第122章
。这是我治疗体弱便溏日久的一贯谨慎做法,总以步步稳效而不出意外为目的。可能有人笑我是 “胆小怕事”,然也。不出意外而能治好病,谁不求之?“速战速决” 固然更好,那是要因人、因病、因症而言。所有人、所有病、所有症,都去速战速决,则谬矣!暴急之症可以,体实外感者可以,正气不虚肠燥便秘等症者均可以。唯有体弱病杂者不可以。即使某一病症再突出,也不能顾此失彼,以图一时之快。治其实而不伤其正,济其虚而不滞其邪,方为良法也。 以上3 例,首例王某为夏暑季节冷浴食寒腹泻,方用六和汤乃属和法之用;例2 鲍某为肠胃燥热火泻,方用葛根芩连汤加泻下之味,治属攻法之用;本例患者,素体虚弱,且便溏日久,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则近同于补法之用。3 人体质、年龄不同,病程新久亦异,虽然都是泄泻,但选方用药差异很大。此即是“四因(因人、因病、因时、因症)” 而区别治之的具体应用。 53.湿热痢疾,里急后重 蔡某,男,50 岁。2013 年7 月30 日首诊。自诉:“起初消化不良腹泻,输了3 天液,加吃止泻药,拉肚子止住了,但是吃饭不香,食量减少,脘腹部胀闷,心烦口渴,有时肠鸣,解便不爽,这几天又出现腹痛下坠,蹲下去许久,只排出少量不太成形的粪便,当中夹有些许红白黏冻,肛门感觉灼热,莫不是成痢疾了?” 问他平时饮食习惯如何?蔡某言道:“我平时身体很好,啥都吃,不挑食,每顿饭有酒肉更好。” 刻诊:视其形体尚健,精神正常,面色偏于暗红,舌质略显深红,舌苔白厚微黄;切其脉,弦滑之象。 由上可见,该患者体质无碍,就是肠胃湿热偏重,故而解便不爽,兼有红白黏冻,且腹痛下坠,已成痢疾征象。治宜清热化湿,兼以消导疏利。方用白头翁汤加味。处方:白头翁、秦皮各15g,黄连、黄柏各9g,金银花、葛根各18g,地榆、槐花、赤芍、牡丹皮各12g,木香、枳壳各9g,酒大黄(后下)、甘草各6g,粳米15g,3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暂勿饮酒,饮食清淡几日,勿饮冷食寒、纳凉过度,谨防中暑受热。 白头翁汤清热燥湿止痢,用治湿热痢疾,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身热心烦等症;加金银花、葛根、地榆、槐花、赤芍、牡丹皮、酒大黄,以清热解毒止痢;加枳壳、木香以疏导理气缓痛;加甘草以缓急而和诸药;加粳米以助谷气而护胃。用于体质不虚,肠胃湿热偏盛而致的红白痢下、口渴欲饮、肛门灼热等症,亦是常用有效方。体虚内无湿热,即使有红白黏冻、里急后重等症,而小便不黄、肛门无灼热、不烦渴欲饮者亦慎用。 8 月5 日二诊。自诉:“头剂服后,解便即爽,心烦口渴已解;2 剂服后红白黏冻渐无,腹痛下坠已轻。这两天脘腹胀闷已除,饮食知味,就是不敢犯禁,酒肉都没敢沾边。药是不吃了,因为感觉都已正常,就是来问问还得几天才能大胆吃喝?” 视其面色暗红已退,舌质红润,舌苔淡黄津润;复切其脉,弦滑已转为缓匀。舌脉变化与患者感觉吻合,上方可以不必再服。饮食荤腥之味可以缓慢恢复,但不可暴饮暴食,总宜容易消化,而不过热过寒,以免复伤肠胃为要。 按语:本例湿热痢疾的用药亦属 “攻法” 范围。白头翁汤加清热凉血解毒、导滞泻下之味,乃是寒上加寒,若不是脉象弦滑、舌苔白厚微黄、心烦口渴、痢下红白黏冻、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等脉证为据,加之本人素体健康,仅为湿热痢疾实证为患,岂敢如此用药!本来痢疾治愈之后,再以和法和其脾胃,去其暑湿,方用六和汤加减调之,但是患者执意不愿再服药,宁愿早点吃好的恢复精力,也不愿再多服一剂汤药。后得知服药后饮食又注意了五
相关推荐:
蝴蝶解碼-校園H
沉溺NPH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恶蛟的新娘(1v2)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弟弟宠物
红豆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