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人情往来不就是这样的?村长为人公正,就算没有这事,我也愿意把这机会给他家,不会错。” 卫氏点点头,表示自己又学到了。 别看婆婆不识字,就是个农妇,但处事能力很强,她要学的还有很多。 不过卫氏并不着急,反正分家以后婆婆也是跟着自己,有的是机会去学,想到这里,她心里甜滋滋的。 第二日,梁老三没去学堂,家里的一群孩子也跟着在家里闹腾,一问才知道梁老三给孩子们放了假,让孩子们回家去帮家里秋收。 秋收挺忙的,因庄稼成熟的时间不一,会持续一到两个月,但最忙的就是收稻子的时候,故而专门给孩子们放了假。 不要求他们一定要跟着去地里干活,好歹在家里帮帮忙,洗衣做饭喂牲口什么的,多少也能给家里大人分担一些。 当然,有不少孩子还是要跟着大人下地干活的,农人的孩子早当家,不会就学。 这样一来,梁家又多了梁老三和几个孩子能帮忙,能比计划更快的收完。 梁老三虽然是当夫子的,但田地里的活儿可没少干,干起活儿来不比谁差。 见他换了一身利索的衣裳拿着镰刀要去收稻子的时候,郑母还很是意外,她以为,读书人都自命清高,不愿意下地干活的。 她家老爷以前是有些家底,倒是不用亲自干活,但后来家道中落,儿子是个不成器的,卖了不少田地,剩下没多少,也不愿意自己种,还要花钱找人去管理。 她一直以为这是正常的,毕竟读书人的手是用来写文章的,可不是拿来做农活的。 可如今看见女婿拎着镰刀就这么走了,明显就是做惯了农活的样子,况且家里年纪大的几个小子也跟着一起下地,她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某些想法或许是不对的。 “娘,您看什么?” 郑氏看自家老娘一直盯着远去的大家伙儿看,一时不解。 “枫儿他爹怎的也跟着下地干活?” 郑母心中疑惑,就问了出来,不仅如此,家里的男娃都跟着一起去了,包括那个才三四岁的小君。 “哦,他一直都干活的,本就是农家出身的,没那么娇气。再说,朝廷都那么看重农事,注重生产,读书人更应该亲自体验农忙的辛苦,读书人下地干活并不丢脸。” 郑氏知道郑母这么诧异的原因,接着解释道:“我爹以前不下地干活,是家里条件好,有佃农帮忙管理,郑开诚不下地干活,那就是单纯的懒,不学无术还懒成那样,所以才会家道中落。” 反正都断亲了,郑氏说话也不用顾及什么,实话实说罢了。 郑母的脸色僵了僵,知道女儿说的是事实。 梁家日子这么好过,从她来,桌上顿顿都有肉,家里也比较和谐,比早些年郑家还未没落的的时候过的还好。 可即便是这样,家里众人该干活的时候都会去干活,甚至亲家和亲家母这么大年纪了也照样去地里干活,这就是人家能把日子越过越好的原因。 如今家里就剩下她们母女和江若云以及大房二房的两个小女娃。 她就是个没用的,暂时先养病,拖着后腿。 闺女是要写书,得了特权可以不下地。 江若云是要负责做饭,毕竟今日有二三十人要吃饭,要是跟着去地里,这饭就容易煮不熟,到时来帮工的人难免会有怨言。 而两个小女娃则在家里帮忙打下手,反正就没有闲着的。 这么看来,郑母也闲不住,说道:“那你去忙你的,一会儿我帮着小云一起做饭就行,你放心,我不碰水,不会有事的。” 之前在家的时候她就算病着都要洗衣做饭的,怎么来了闺女婆家反而什么都不能做了? 这两天吃着药,她感觉好了不少,身子都有劲儿了,跟着江若云一起做饭还是没问题的。 郑氏知道她闲不住,且家里人都忙着,她看着也不自在,便说道:“行,你看着做些能做的事就好,我一会儿也来。” 说着,郑氏就一头扎进小书房奋笔疾书,把脑子里早就捋好的剧情写下来。 饭做好,几人现在家里迅速解决,然后用筛子簸箕之类的物件把食物装上,一起拿到地里去吃。 都是梁家族中的子侄,关系比较亲近,邱氏不至于抠门,头一天晚上就交代江若云和郑氏要做什么菜,必须吃干饭,必须有肉,还必须要有三个菜。 人多,种类太多了不方便送饭,就简单做好三四个菜,用盆装着就能送去地里吃。 种类不多,但数量管好,又舍得放油盐,梁家子侄一个个吃得嘴角流油,往常过年都不见得吃这么好,今日来给二叔伯家收稻子,不仅有工钱拿,还有这么好的饭菜招待。 大小伙子们一个个都念着邱氏他们的好,想着一会儿干活更要好好表现,不能让二叔伯家亏了。 一大群人忙活了两天,总算把稻子收好了,接下来就等着晒一两天,然后脱粒。 这些活儿梁老头带着家里人就能做,就是花的时间长一些,但距离交税还有些时日,可以慢慢来。 江若云没矫情,换上利索的衣裳也跟着干,就是这稻子落到身上痒得很,晚上要洗很久才行。 梁烨看着心疼,说道:“媳妇,其实你不用跟着干的,大嫂她们一个都没干,你何苦跟着受罪?明日带着娘逛街去,顺便再买些送回娘家的中秋礼。” 其实他是想喊媳妇回娘家躲两天的,但想到这段时间家家都在收稻子,估计岳母家那边也正忙着,媳妇去了也躲不开,还不如去上街呢。 正好之前买回来的东西拿去送给大伯家和村长家一些,几个妯娌娘家分不过来,再去买些也是好的。 江若云看他一脸大惊小怪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你是不是把我想得太娇气了?” 第94章 娘家催生 从小到大,她没少干这些活,并且收稻子都没让她去地里晒太阳了,现在只是帮忙脱粒其实没那么费劲儿。 上辈子李文光那狗东西说自己是读书人,不愿意下地干活,李老太那老不死的又说自己年纪大了,说李小梅年纪还小,全家就她一个适合干活,家里的田地就让她管理。 现在想来,真是给李家当牛马的一辈子。 好在这辈子牛马换人了,还是妹妹争着抢着要去当的牛马。 想想就觉得舒心。 梁烨见她云淡风轻的样子,就知道以前在娘家没少干这活儿,忍不住说道:“以前是以前,现在你都嫁给我了,就好好享福,娘年纪也大了,你带她去街上逛逛,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其实梁烨的本意是想找人来直接把这些事都做完的,这样家里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赚这么多钱来不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吗? 偏偏他老爹不同意,说这样太招摇了,在村里被人家说闲话,影响名声什么的。 梁烨就趁机让他们直接搬去城里住,结果老爹二话不说就给他一下,说他忘本,老农民不守着这田地还怎么过日子? 无奈,梁烨只能光着膀子跟着老爹一起干活了。 但他自己干倒是没什么,却没道理让媳妇跟着自己一起吃苦。 “你呀,就别操心了。这阵子家里正忙着,娘怎么能丢下家里的事情去上街?劝不动的,再说了,我们帮着一起干,也能早些把事情做完,让爹娘能歇歇。” 说着,江若云爬上床躺下,只觉得浑身都舒坦了不少。 这几天小君也跟着在地里忙活,别看他年纪小,但能帮着捡穗子或者给大人送水的,做得有模有样。 就是小家伙也是累得慌,之前每天晚上都要来他们这边跟江若云腻歪一阵的,这几日累得吃完饭就去睡了,书都不读。 孩子还小,江若云对他没有多少要求,倒是没因为这事说他,毕竟自己也没时间看书了,又有什么资格去说教孩子呢? 又忙活了两天,到了中秋前一天了,虽然还没忙完,但邱氏不能耽误儿媳们回娘家探望,之前买的糕点不够了,就从家里拿了些鸡蛋补上,反正带的礼挺多,很体面,让亲家挑不出什么错。 例外的是郑氏,郑母都住在家里了,就没必要回什么娘家,郑氏想把自己的那一份让给其他妯娌,但邱氏坚持让她自己收着,糕点都留着三房自己吃,补的鸡蛋就放在灶房里,一天煮一个给郑氏补身子。 郑母知道这事,感动得又要掉眼泪,她算是知道亲家母怎么能把这么一个大家庭管理得这么好了,就是因为能一碗水端平,小事上会有偏颇,但大事上从不马虎,让几个儿媳都说不出什么来。 邱氏见她这样子,一把拉住她转移话题:“老姐姐诶,闲着也是闲着,来给我捡捡稻子里的土块石子什么的,这大好的日子可不兴哭啊!” 郑氏知道婆婆不爱看人哭,偷偷捂着嘴笑。 郑母也知道自己性子软弱,急忙吸吸鼻子把眼泪收回去,说道:“好好,我去干活,不想这些。” 也是包了村长家的牛车,就让梁老大赶着牛车跟她一起回娘家,李氏一大早就提着东西出了门,显然不想跟江若云一路,马车就落在家里,梁烨赶着车往娘家赶。 好巧不巧的,娘家也在收稻子,梁烨和江若云刚到就跟着一起下地干活了。 梁烨小声叨叨:“早知道就不让你跟着来了,在咱家都没让你下过地,偏偏一回来就赶上了……” 江若云看他跟个小孩子一样,安慰道:“没事,咱们一会儿吃了午饭就回去。” 不是她不愿意帮娘家干活,是一来就听着她娘念叨李文光要出息了,报了下个月的童生试,考过就是童生老爷了云云。 二十岁的人还没考过童生,是什么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吗?再说李文光现在只是报名,又不是已经考上了,不知道她娘在激动些什么? 在家里就一直念叨,来到地里干活了还一直说,她不爱听,干脆早点回婆家算了。 梁烨却觉得来都来了,岳母家有活儿干,他不能干一半就走,还是说道:“这不太好吧,我帮忙干一些,大哥大嫂也能少干一些。” 江若云见他一脸认真的样子,知道他是真心挂念自己娘家,叹了一口气说道:“到时候再说吧。” 梁烨动作比较快,一会儿就割完一行,去割下一行了,江若云追不上索性就不追,按照自己的速度干活。 没一会儿,赵氏凑了过来,小声说道:“前几日你妹妹送消息回来,说她怀
相关推荐:
女奴的等价替换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新年快乐(1v1h)
乡村透视仙医
猛兽博物馆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神秘复苏:鬼戏
恶蛟的新娘(1v2)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