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鹅绒锁 > 第132章

第132章

爱卿啊,捕俘的赏格提高十两,你觉得怎么啊?” 他这话问完了之后,赵鼎却是摇了摇头。 一看他摇头,刘禅顿时吓了一跳。 “十两还不够? 你想涨到多少?” 看到刘禅这个反应,赵鼎那时相当的无语。 官家您对臣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臣是那种死要钱的人吗? 吐槽了一番之后,他才回道: “官家,臣不是觉得少了,而是觉得多了。” 听见赵鼎说给得多了,刘禅顿时一愣。 不仅是他愣住了,张浚和高软软也没想到赵鼎会来这么一句。 这货还有嫌钱多的时候? 哼,他肯定还有别的套路。 于是,俩人同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当然了,一个是准备随时打辅助,而另一个则是准备随时见招拆招。 看到他俩的反应,赵鼎那是相当的无语。 你们都把本相想成什么了啊! 无语之下,他就继续开口解释道: “官家,现在咱们斩敌的赏格是三贯,捕俘的赏格是五贯。 如果把捕俘的赏格提高十贯,达到十五贯的话,两者之间相差就太大了。” “这样不是能激励将士们多抓俘虏吗?” “官家,这样确实能激励将士们多抓俘虏,但如此一来,将会带来另一个风险。” “什么风险?” “万一将士们一门心思的只想多抓俘虏,有些本来应该快速斩敌推进的战役,可能就会为了抓俘虏而停下来。 如此一来,就可能对战事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以,臣以为捕俘的赏格要涨,但不能与斩敌拉开太大的差距。” 赵鼎这么一解释,刘禅不由的点了点头。 “那爱卿你以为该涨多少合适?” “回官家,臣建议将捕俘的赏格提高到十一贯,将斩将的赏格提高到七贯。 如此一来,两者都有上涨。 更高的赏格,更利于激励士气。 同时两者之间四贯的差距,也不至于让将士们利令智昏,做出不应有的举动。” 赵鼎说完了之后,刘禅就点了点头。 “朕没意见,你去问问岳爱卿,要是他也没什么意见的话,那就这么执行。” “官家圣明!” 夸了一句之后,他就又嘿嘿笑着说道: “官家,现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一看到他这个笑容,刘禅顿时头大了。 “你不会又想问朕要钱吧?” “官家圣明!” “......” “不是,犒赏将士们这事儿,难道不应该是朝廷列出预算,等有将士们立功了之后再执行吗? 现在政令都还没颁布下去呢,连缺口有多少都不知道,你就先问朕要钱,这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刘禅这话可谓是直击要害,但赵鼎压根儿就没有被击中要害的感觉,他只是苦着一张脸说道; “官家,臣也知道这么干不合适。 但是,臣没办法啊。 朝廷实在是太穷了,早就已经揭不开锅了。 你要是不支援一点儿的话,这预算臣压根儿就没底气去造。 就算造出来了,也落实不了啊。” 赵鼎这一副我就赖上你的样子,让刘禅顿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朕为了你们,都已经借贷了三百多万贯了。 你连一天都没隔,就又问朕要钱,你当朕开钱庄啊。 而且,你要钱就算了,连个数目都没有,你这分明就是想让朕把涨的这一部分赏格全给承担了啊。 干脆朕也别给你钱了,矿山的份子给你点儿算了。” 刘禅这话说的一点儿没毛病,张浚在一边儿听着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但赵鼎却是俩眼一亮,马上以头抢地。 “臣拜谢官家恩赐!” 赵鼎这个反应,直接把刘禅给整不会了。 “不是,朕在骂你呢,你没听出来?” 刘禅这话,让赵鼎脸上的迷茫都快化不开了。 “啊? 官家您骂我了吗? 臣咋没听见呢? 臣只听见您要把爪哇那俩铜矿的份子赐给朝廷啊。 哦对,臣还听见您说君王戏言呢!” “你......你无耻!” “啥? 官家您要把爪哇那俩铜矿的份子,赐给朝廷五成? 官家圣明,官家圣明啊,臣给您磕头了。” 看到赵鼎咣咣咣就开始磕了起来,刘禅顿时无助的像个孩子一样。 见到刘禅这个样子,高软软连脑门儿都不想拍了。 从跳进张浚的陷阱那一刻,她就已经想到了早晚会走到这一步。 果然...... 不过,你想白拿份子? 想得美! 想到这里,她便直接说道: “赵大人,你想拿这些份子没问题。 但是,有个条件!” 第571章 玩谐音梗?那可别怪老夫放大招了! 听见赵鼎问什么条件,高软软第一时间看向了刘禅。 一看这是要让自己上场谈判的节奏,刘禅马上一扶额。 “哎呀,朕突然有点儿头疼,高尚宫你最懂朕的心思,你就直接谈吧!” 一句高尚宫你最懂朕的心思,让高软软瞬间神清气爽。 再转过身时,眼里闪烁的精光,差点儿没闪瞎了赵鼎的眼睛。 淦! 这一副火力全开的样子,恐怕要糟啊。 于是,他便紧咬牙关不开口,等着高软软先说。 “赵大人,这爪哇的铜矿乃是爪哇国王划给咱们土地的时候附带的东西。 她就是说这是属于官家的私产,跟朝廷并没有什么关系。” 高软软这话一说完,赵鼎马上就接着说道: “高尚宫说的没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官家的私产。 别说是爪哇的土地,就是那爪哇的国王,也是官家的子民!” 赵鼎这突然的一招以退为进,让高软软顿时愣住了。 一看这招有效,赵鼎赶紧趁热打铁。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朝廷存在的意义,本就是为官家打理这天下。 所以啊,高尚宫你可能误会了一个情况。 本官并不是非得要那所谓铜矿的份子,本官只不过是在履行朝廷那一份替官家打理天下的职责啊。 高尚宫,您总不能不让朝廷尽责吧?” 赵鼎这番话说完了之后,张浚就偷偷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这一手抢占道德高地,玩的漂亮啊! 但他这边刚竖完大拇指,就听见高软软说道: “赵大人您误会下官了,下官岂能拦着不让朝廷为官家尽忠尽责? 只是下官有一问想请教一下赵大人!” 意识到高软软要拐弯,赵鼎马上警惕了起来。 “不知高尚宫有什么问题?” “下官想请教赵大人,朝廷取才的标准是什么呀?” 虽然不明白高软软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赵鼎还是马上回道: “那自然是要德才兼备!” 听到他这个回答,高软软马上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赵大人说得好,朝廷取才自古以来就讲究德才兼备。 以下官的理解,这德嘛自然是指的道德。 但这个才,以下官的理解,应该是有为官家办事相应的能力。 不知道下官这么理解,赵大人觉得有问题吗?” 虽然察觉到了高软软这句话绝对是个大坑,但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赵鼎还是只能点头应道: “这么理解虽然肤浅了一些,但也没什么毛病。” 赵鼎说完之后,高软软先给赵鼎施了一礼。 然后才接着说道: “下官谢赵大人解惑。 不过,有了赵大人的解惑之后,下官反倒有一事更加不解。 不知赵大人能否再赐教一番?” “高尚宫请讲!” “国家大事,下官也不懂,咱们就只说铜矿这件事。 众所周知,开采铜矿是要先期付出巨大成本的。 按赵大人刚才的解释,想要帮官家采矿,需要德才兼备才行。 赵大人的德行,自然是令天下百姓交口称赞。 但是,在赵大人您的治理之下,朝廷已经穷到需要借钱渡日了,您哪儿还有钱支付开采铜矿的成本呢? 所以,下官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赵大人您......德有余而财不足呢?” 高软软最后一句话一说完,赵鼎人都傻了,但刘禅却是激动的直拍大腿。 拍完了之后,他才赶紧换了个惆怅的表情说道: “哎,爱卿啊,朕其实也很想把这铜矿交给朝廷来开采,可惜赵相你德有余而财不足啊。 朕也是出于无奈,才只好拉着高尚宫一起开采。 不过你放心,你的德行朕还是非常认可的。 等朕把铜矿开采出来了,有了财之后就借你一点儿。 到那个时候,你就德财兼备了!” “.......” 看着刘禅那名为惆怅,实为嘚瑟的眼神儿,赵鼎整个人都无语了。 然后,他就怒视了一眼高软软。 跟老夫玩谐音梗是吧? 行,你等着! 心里这么想着,他假装看不出来刘禅的嘚瑟,一拱手就说道:、 “官家教训的是,那臣等就先告退了!” 他这突然一说要告退,把刘禅给整不会了。 “啊?这么快就要走了?” “嗯,臣想赶紧回去找岳元帅商议一下,尽快收复旧都的事儿。” 他这么一说,刘禅更迷茫了。 “啊?为什么要突然加快节奏了?” “嗯,臣是这样想的,目前咱们的即定方略是尽量多的消灭或者俘虏金国的有生力量。 但臣现在觉得,这样整体的节奏太慢了! 大家按部就班的向着北方的方向,如同蚕食桑叶一般,一步一步往上拱虽然挺好。 但臣害怕时间长了,将士们会失了锐气,等真到了需要拼命的时候,进攻又不行了。 再者说,现在朝廷不是财能不足嘛,臣便想着尽快结束战事的话,也能为朝廷省点儿钱!” “啊?这样吗? 那倒确实是要认真考虑一番,要不朕把岳爱卿叫过来,咱一起商量?” 刘禅在这儿认真思考赵鼎的话之时,高软软心里却是满满的无语。 刚才赵鼎那一番话,她只听出来八个字儿。 尚宫挺好,进宫?不行! 好你个赵鼎啊,老娘不就是跟你玩个谐音梗嘛,你这么快就报复回来了? 而且你报复就报复吧,你往老娘死穴上点? 你这老头子,不讲武德啊! 既然你不仁的话,老娘也就只好......认输了! 这他娘的是点到真死穴了啊。 于是,她转头就看向了刘禅。 “官家,刚才赵大人说的军国大事臣也不懂,但如果赵大人只是因为缺钱而想要改变既定方略的话,臣以为也大可不必?” 听到高软软这句话,再看着她那咬牙切齿的表情,赵鼎差点儿没笑出来。 “哦? 不知高尚功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朝廷解决财能不足的问题? 啊对了,要是借钱的话,高尚宫就不用说了,朝廷实在是借不起了。” 看着赵鼎那已经快要咧到耳朵根儿的嘴角,高软软牙都快咬碎了。 但她也只能面向刘禅笑着说道: “官家,臣以为朝廷不是没钱,而是拿着金饭碗在要饭啊!” 第572章 你要不帮忙的话,将来说不定就要上门求亲了! 拿着金饭碗要饭? 听到高软软这话,刘禅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高尚宫你说的金饭碗是什么?” “官家,朝廷虽然没钱,但这些年朝廷在战场上可是斩获颇丰。 臣以为朝廷可以拿俘虏换钱啊! 要是朝廷能提供足够的俘虏的话,爪哇的铜矿让一半儿给朝廷,臣觉得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说完了之后,她还偷偷给刘禅比了一个手指。 她的意思,是让刘禅问十万的俘虏。 但刘禅看完她比的手指之后,想也没想就说道: “朕觉得高尚宫说的有道理啊! 这样吧,爱卿你给朕提供一百万俘虏,朕就把爪哇那俩铜矿分给朝廷一半儿。” 刘禅一句话差点儿没把赵鼎惊倒在地上。 “多......多少? 官家您说多少?” “一......一百万啊!” 听着他俩这对话,高软软只想捂脸。 赵相啊赵相,我说的是十万,一百万是官家自己提的,跟我没一点儿关系。 这事儿真不赖我,你可千万别把我进宫的事儿给搅黄喽啊! 赵鼎这会儿哪儿还有功夫去搭理高软软啊,本来也就是吓她一下儿而已。 没想到,吓到自己了。 “官家,您要那么多俘虏干啥? 爪哇的铜矿再大,那也用不了一百万俘虏啊!” 高软软这会儿本来想装个鸵鸟呢,但一听赵鼎这话,马上就出口说道: “赵大人此言差矣,那爪哇岛上有三个国家呢,除了爪哇国之外,那俩也有铜矿!” 一听高软软这么说,赵鼎顿时有点儿傻眼儿。 “那......那俩也有?” “嗯!都有! 而且储量还都不小! 除了他俩之外,赵大人是不是忘了三佛齐? 他们可是正经的对下官不敬,对下官不敬,那就是对官家不敬。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家有啥,但他们正好挡在咱去蓬莱的路上。” 听到高软软这话,赵鼎顿时呆住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反应过来之后,他就对着刘禅伸出一只手掌,然后翻了一下儿。 那意思很明显了,二一添作五? 看到赵鼎这个手势,刘禅想都没想,就说道: “成交!” 一听刘禅说成交,赵鼎马上就兴奋的说道: “我这就去找岳元帅去!” 一看赵鼎要跑,刘禅一下儿就急了。 “不是,你找他干啥?” “派兵过去啊!” 眼看赵鼎说着说着就要跑,刘禅一把就把他给拉住了。 “你等会儿! 咱现在汴京方面一条线,吐蕃一条线,这都双线开战了,你还要再开一条战线? 吃得消吗?” “官家您忘了孟都了吗? 他们的祖训就是替咱驻守南疆。 咱的南疆现在又往南跑了,让他们过去很合理吧?” “......” 赵鼎一句话,把刘禅和高软软俩人都给整不会了。 尤其是高软软,她对孟都,或者说佤族人了解的更多一些。 他们原来住在大理的大山里面,一辈子都没见过海。 后来大宋拿回了安南和蒲甘之后,他们便驻扎在这两个地方。 这两个地方倒是有海,而且这两个地方后来还都建成了码头,他们也开始接受水师的训练。 现在让他们出海作战的话,从技术上来说,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可是,佤族是耕战一体,或者叫全民皆兵。 他们生活的地方,就是他们战斗的地方。 如果让他们短期外出作战的话,那没什么问题。 但要是时间长了,他们的族人便必然会跟着迁徙。 人家刚刚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在安南和蒲甘这两个地方定居没多少时间,又要让人家迁徙? 这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合适? 想到这里,她便出声说道: “官家,赵大人,这件事下官觉得还是要从长计议! 不如这样,先让下官代表去和孟都将军谈一谈。 他们这些年定居在安南和蒲甘两地,人口增长的极快。 他们的族人已经从当初的百万人口,增长到了现在的两百多万。 如果孟都将军愿意出征的话,我们再谈出兵的事儿好吗? 毕竟,您也知道,佤族将士们的习惯,和中原地区还是不太一样的。” 高软软这么一说,赵鼎瞬间也冷静了下来。 他作为宰相,这些年与孟都之间信件来往不断,对于佤族的整体情况,他其实非常的了解。 而且孟都每次进京述职之时,他都会热情的接待,两人之间这些年也建立了非常好的私交。 刚才那会儿他只是听到有那么多的铜矿,以及三佛齐的位置之后,有点儿上头而已。 这会儿高软软虽然没把问题点透,但他其实已经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于是,他就对着高软软施了一礼。 “那就有劳高尚宫了!” 看出来赵鼎的郑重,高软软也施礼回道: “赵大人放心,下官必不负官家和朝廷期望。” 之后又说了一会儿其他事儿之后,几人便一齐离开了御书房。 看着离开的众人,刘禅还有点儿懵。 不是,太医不是说让朕多关心高尚宫的吗? 怎么说着说着就又要走了? 这还让朕怎么关心? 得亏高软软不知道刘禅的心思,要不然的话,估计真不想走了。 而几人离了御书房之后,高软软就快走几步跟上了赵鼎。 一见他明显有话说,张浚一溜烟儿就走没影了。 等张浚走了之后,高软软不等赵鼎开口,就直接说道: “赵大人,咱们明人不说暗话。 下官这辈子非官家不许了! 当然了,下官也知道赵大人在担心什么。 下官可以对天起誓,这辈子只求能进宫伺候官家。 对于更高的位置,下官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高软软说到这里,赵鼎一下子就停住了脚步。 然后,非常认真的看着高软软的脸,一字一句的问道: “你对那个位置真的没有任何的妄想?” 见赵鼎果然是在担心这个问题,高软软同样认真的回道: “赵大人放心,下官自知自己乃是外族,而且还有休夫之事在前。 下官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而让官家与朝廷对立! 如果赵大人愿意帮忙的话,下官感激不尽,以后也会竭尽所能的帮着朝廷做一些事情。” 听出来高软软话里有话,赵鼎下意识的问道: “如果本官不愿意帮忙呢?” 听到赵鼎的问话,高软软突然就笑了。 “赵大人如果有时间了,应该到外面,尤其是海外走一走。 到时候您可能就会知道,下官现在拥有的财力,到底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赵大人您真的不愿意帮忙的话,那说不定将来你们可就要替官家上门求亲喽。” 说完了之后,高软软像只骄傲的孔雀一样直接就走了,只留下赵鼎在原地傻眼儿。 第573章 杜英武他不对劲啊! 看着像只骄傲的孔雀一样离开的高软软,赵鼎直接被她最后一句话给整不会了。 不愿意帮你的话,你就要让本相代表官家去向你求亲? 咋的? 你还想着在海外找个地方称帝不成? 美的你,老老实实进后宫吧你! 就在赵鼎想着到底要不要拉上岳飞一起,去跟官家商量纳高软软进后宫的事儿之时,远在高原之上的刘锜、岳云等人,乐得牙花子都快吡出来了。 此时在他们的面前,放着张浚刚刚安排人送上来的二百门火炮。 看着火炮在阳光下反射出的幽冷的光,刘锜激动的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拍拍那个。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不光是刘锜激动,岳飞、杨再兴、张俊三人也是看着这两百门崭新的火炮,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他们上一次挺进高原之时,因为时间紧急,全军一共不过带了十门火炮而已。 这个数目,压根儿就不够分。 而且因为这玩意儿太重,这里的路况又实在是太过于恶劣,再加上见识了杜英武大军的作战能力之后,他们便压根儿就不爱用这玩意儿了。 实在是,没什么必要了! 但是,刘锜攻匹播城的时候,他们才算是真正见识了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好用。 刘锜的大军刚开到匹播城的时候,一看对方的人数,他心里还有点儿发怵。 当时他手里只有几万人,而对方有几十万人。 他手里除了大家不要的十门火炮之外,别的啥攻城器械都没有。 当时刘锜的第一反应,是建造攻城器械,配合着火炮进行攻城。 可是,吐蕃这地方,草原太多,大树太少。 凑了好几天,刘锜也没凑够足够的攻城器械。 无奈之下,刘锜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想着来一炮试试吧。 因为当时已经对地方的战斗力有了一个差不多的预估,所以刘锜的想法,是放完了炮之后,万一对方四散而逃的话,他就能抓多少抓多少。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刘锜一轮齐射之后,城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这个情况看得刘锜是一头的雾水。 因为搞不清楚城里啥情况,刘锜也不敢贸然进去查看。 毕竟,城里的人太多了。 万一一个不慎,被对方来个反杀,那可就不妙了。 于是,他便只好继续齐射。 一直到带来的炮弹打完了八成,城里还是没有任何的动静。 到了这个时候,刘锜终于感觉到了不对。 于是,他便派出一支部队,想要派上城墙去看看什么情况。 反常的是,将士们往城墙上爬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就像是城里压根儿没人一样。 就这么有惊无险的爬上了城墙之后,整个小队的人全都傻眼了。 整个匹播城里,跪的满满当当的全是人。 所有人的嘴里都在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念些什么。 但他们的姿势,倒是极为的统一,跪地,双的合十。 一直到刘锜带着人进了城,他才终于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是真的。 他只是放了一波炮而已,然后就抓了几十万的俘虏。 而且是乖乖的跪地让他们抓,一个没跑。 也不对,不是一个没跑。 后来他们才知道,最高级别的那个将领,带着自己的亲兵跑了。 这一下子,岳云几人终于意识到了这火炮可真是个大宝贝啊。 对于这些从来没见过火炮的人来说,这玩意儿根本就不是武器,而是天罚。 拿着这玩意儿打仗,压根儿就是降维打击。 于是,十门火炮就成了香饽饽。 可恨啊,香饽饽太少了。 后来,才有了刘锜写回去的那一封信。 没想到啊,张浚竟然这么给力,这么短的时间,就给运上来了。 此时的刘锜,自己乐呵完了之后,看着不停流口水的岳云三人,那叫一个鄙视啊。 “行了,别特么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了。 走,军营里议事去!” 等进了军营之后,岳云三人仿佛商量好了一样,齐声说道: “大将军,一共两百门火炮,咱们一人五十门。 原来那十门也全部给您,你独占六十门,这很公平了吧?” 一听几人这话,刘锜气得直拍桌子。 “干什么呢? 抢劫啊? 一共两百门炮,你们一人五十门分完了,不用步防的吗?” “大将军,这还步什么防呀? 咱们四个人,一人五十门火炮,兵分四路直接杀上逻些城得了呗! 反正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发现杜英武在其他地方出现。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他还在逻些城里呢。 那就别让他动弹了,咱直接杀过去。” 听到岳云这句话,刘锜直接骂道: “滚蛋! 本将军看你们是这段时间抓俘虏抓爽了,都忘了战场险恶了吧? 那杜英武再怎么说,曾经也当过李朝的宰相。 而且他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拿下整个天竺,那能是个一般人? 他们这么老老实实的等在逻些城里,让咱们去抓他?” 刘锜的话一说完,岳云就反驳道: “大将军,不是我们要小看他,而是现实就是这样啊。 俗话说,战报可能会骗人,但战线不会啊。 咱们自从进入吐蕃以来,这都已经推进了一多半儿的距离了,可是您见到杜英武的身影了吗? 他就算再不把天竺的百姓当人,可他们终究是人啊。 咱们从进入吐蕃到现在,已经抓了他们多少人了? 除去送回朝廷的那六十万,咱们已经又抓了二十来万了。 这可是八十多万人啊! 八十多万人被抓,他杜英武别说放个屁了,连个面儿都没露过一下儿。 而且咱也不是没做防范,各个能够行军的路口,咱们都派了人把守,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任何他的踪影。 所以,末将以为,咱们说不定真的高看他了。 甚至,他现在是不是早就抹脖子自尽了也说不定呢?” 岳云一番话说完了之后,杨再兴跟张俊也马上表示赞同。 实在是,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不把人当人的将领。 自己人被抓了八十来万了,连个面儿都没露过一下儿。 这实在是......太不合常理了! 第574章 官家护着我? 见岳云、杨再兴、张俊仨人的表情都重视了起来,刘锜心里才稍微放了点儿心。 他也知道这不能怪他们,毕竟谁要是天天几千人追着几万人跑,时间长了也得掉以轻心。 但是,他不敢啊。 这次进吐蕃作战,他是大将军。 这要是万一翻车了,以后他就估计只能端坐大后方了。 所以,虽然心里一直有个声音不停地告诉他,杜英武就是个傻逼。 但他也不敢当真! 不仅不敢当真,他还得不停的告诉自己,杜英武这么做一定有深意。 要谨慎! 甚至要比以往更加的谨慎! 此时看几人脸上的轻视之色少了一点儿,他才开口说道: “岳云、杨再兴!” 见刘锜开始点将了,俩人赶紧站了起来。 “末将在!” “命你二人为先锋官,领十万大军,另拨你们火炮五十门,于三日后出发,经乃东向逻些城挺进!” “末将遵命!” 等俩人坐下之后,刘锜又看向了张俊。 眼看他神色不太情愿,刘锜明白他是想当先锋官。 刘锜不让他当先锋官,倒也不是报复他。 而是因为岳云俩人更加年轻,而且他俩对地形更加的熟悉。 想到这里,他便温声说道: “张俊,本将军有一件关系此战成败的重要军令要交给你。 如果你能完成,此战你当为首功。” 听到刘锜这么说,张俊的神色才好了点儿,赶紧站起来说道: “大将军请下令!” “本将军需要你带领五万大军延后岳云两人一日出发。 你的任务,并不在于行军。 而是需要侦察这一路上所有能够通告的关隘,然后绘制详细的地图报于本将军。 本将军会安排将士进行部防。” 刘锜这么一说,张俊的表情顿时就垮了。 人家跑前面打仗立功去了,却让我在后面跑地图? 你还说你不是针对我? 但现在人在屋檐下,他也只好尽量收敛自己的情绪,开口说道: “大将军,你是不是过于谨慎了! 咱们已经侦察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发现杜英武有任何想要往咱大宋行军的踪迹。 说不定咱们最初的判断就是错的,他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往咱大宋去,只是咱们自己吓自己而已。 再说了,这吐蕃的地形已经决定了,能够行军的道路就那么几条。 他就算想要偷偷过去,也不可能绕开咱们已经把守好的几个节点儿。 所以,末将以为,咱们不如全军挺进逻些城。 毕竟,咱们现在并不知道逻些城里到底有多少人。 岳云和杨再兴他们只带十万人进入,万一不敌的话,那岂不是更加的糟糕?” 张俊这话说的表面上挑不出来任何毛病,但刘锜怎么可能听不出来他实际上的意思? 于是,他就看了岳云和杨再兴一眼。 “你们

相关推荐: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差生(H)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捉鬼大师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蔡姬传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