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点春工又一年。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采云边。”丽娘游园感伤,一梦柳生。柳生惜玉怜香,邀丽娘云雨欢幸。无奈梦醒魂惊,丽娘深感柳生切切之情,思之成病,病即弥连,手画写真,欲传之后世。三年后,写真有灵,竟求得梦中柳梦梅与之相见,人鬼相逢,情不可抑,既知两人有宿世姻缘之分,遂复生圆梦。真乃情之至也! 今时,傅易辰归国,游园之际,邂逅徐笙。香椿绿影下,玉人独立,清骨风流,便一见倾心。辗转求欢,徐笙却冷眼相对,复以前事虐之,掷傅易辰一颗赤子心于地。傅易辰倔强如驴,屡败屡战,心碎亦然,不求回报一般,爱之,呵之,视徐笙为天下至宝,一生所爱。潘子琛觊觎徐笙许久,从不掩饰:垂涎徐笙玉貌,便夺之;见徐笙动摇其心志,毅然弃之;后深陷情网不可自拔,思之欲狂,告之。虽有偏颇,确为“真性情”。 无奈世事残酷,徐傅二人都心系傅氏上下,一个献身于宿敌:徐笙舍身求全,委身于潘子琛,却无蜜语甜言遗之,字字刻薄冷酷,誓要剜心一般,教潘子琛心碎;一个出卖心头所爱:傅易辰深爱徐笙,却无奈委曲,将徐笙拱手于潘子琛,后追悔莫及,如焚如釜,爱之深,恨己切。所幸互不相知,暗涌皆在冰下,情路依旧迂回。 如此这般,光阴如水,徐笙也竟为傅易辰所打动,丝丝缕缕入了心,再也不可拔去。可当时徐笙懵懂无知,不知情根深种,只知“山药猪手”,是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终于自傅易辰为徐笙挡枪之时悟透,嚎啕大哭,哭尽十年泪。尽管徐笙深知傅易辰终究会离他而去,强忍悲戚,满怀爱意,接受傅易辰。傅易辰自是欣喜若狂,亦起了贪心,希冀那三字自徐笙口中说出,画下圆满句号。徐笙哪知傅易辰心思,只当自身卑贱,唯有一腔真爱回报傅易辰之痴心。 至此,二人同心相结,是为游园。 初写三万余字,后搁笔不前。于今年春,突发奇想续写之。闻新朋老友之赠言赞语,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势如破竹有之,辗转徘徊亦有之,一时间遍尝五味,虽无“两句三年得”之苦,深有“一吟双泪流”之感。其间研读《牡丹亭》《桃花扇》《益智录》《品花宝鉴》……累则累矣,心情着实愉快,乐在其中,孜孜不倦。路遇急流险滩,百度之,旋即便得,大快。尤其于修文其间,百度诸多知识点,获益良多,不禁惊叹“开卷有益”,笑。 加上番外,第一卷字近十二万。三篇可爱番外赠于各位看官。《茭荷香里鸳鸯浦》为徐笙与傅聿甄、乔擎之桥段,主要讲述徐笙早年对傅聿甄的懵懂情怀,青涩可人,乖戾娇纵,博君莞尔即可。《栀子凝露缀玲珑》为徐笙儿时学戏之时,与师兄颜应语、师姐梁紫凤之故事。睫毛亦不知八十年代香江有否如此古朴之粤剧班子,模仿清末梨园风景,另加杜撰,只求展现少年徐笙之清纯温良,心地通透,与师父、师兄、师姐之质朴情感,背景或有不属实之处,望一笑置之。《凤凰台上凤凰游》赠与可爱老友——园子,是为周荣兰、郑书赫与傅易辰之小故事,本欲作一外传赠与园子。园子念睫毛体弱,不允,故有此番外。纨绔子弟郑书赫一见周荣兰,为之心折,惶惶不可终日……该番外以第一人称叙述,乃一大尝试,不知各位看官满意否? 首次写长文,有诸多短处,望见谅。后记之后,奉上一趣味集锦,都是平日码字时收集的有趣资料,另有诸多美食菜谱奉上。 第二卷名为“惊梦”约莫于两周之后动笔。 进程将慢上些许,睫毛身单体弱,考试繁重+假期实习之类琐事繁多,望见谅。 再次鸣谢各位对睫毛多加照顾之良师诤友(按英文首字母排序):班班、伯涵、沧华、大叔、风铃、风凡、幻蓝、Kiwi、King、Monmon、裘、倩、树蕾、蔚、晓琦、小六、小牙、小莉、衍、园子、颖、鱼等诸君,以及不知睫毛何为的爹和娘亲。 鞠躬,真诚感谢。 附录:趣味集锦 为何收集这个趣味集锦,其实有多个原因,第一巩固一下笔者所学,第二适当传播知识,如有错误,请大家提出,第三这些都是笔者所爱,尤其是食物部分,若不记录那就太可惜了,希望大家喜欢。有兴趣的看官和执笔的同好们,亦可自行深入,搜索百度。笑。 盘扣 盘扣或称盘钮,是清朝开始被广泛地使用。盘扣的扣子是用一种叫做“袢条”的折叠的布条编织而成的。盘口有很多种:最普通的一字扣,还有做工复杂的琵琶扣、如意扣、三耳扣、蝴蝶扣、蜻蜓扣、凤凰扣、燕子扣、蜜蜂扣、菊花扣、梅花扣、金鱼扣、树叶扣等等。纯手工的盘扣现在比较稀少,制作工艺也濒临失传,令人惋惜。 檀香 别名“白檀”。公认为最好的檀香精油产自印度的迈索尔(Mysore)。原产印度。宋叶廷珪《香谱》:“皮实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为紫檀。其木并坚重清香,而白檀尤良。宜以纸封收,则不洩气。”花初开为黄,后为血红色,很有一种哀绝之感。木材奇香,常作家具,也作高级香料。檀香通常以薄片型的方式出售,焚此香有消炎、抗菌、催情、镇咳、袪痰、补身、收敛之效。 焚香 并不是把香丸、香饼直接加以焚烧;要让香丸、香饼发香,需借助炭火之力。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是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因此,香炉中的炭火要尽量燃得慢,火势低微而久久不灭。为此,人们发明出复杂的焚香方式,大致的程序是: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放在香炉中,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墼填埋起来。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在香灰上放上瓷、云母、金钱、银叶、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小小的香丸、香饼,是放在这隔火板上,借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古人在谈到销香之法时,总是用“焚”、“烧”、“炷”诸字,但实际上并非把香直接点燃烧掉,而是将香置于小小的隔火片上,慢慢烤出香气。(感谢百度) 很显然,焚香的过程相当烦琐。然而,这还不算完事,香一旦“焚”起,还需要不停地加以观察,称为“试香”。一种方法就用手放到灰的上方,凭手感判断灰下香饼的火势是过旺还是过弱。笙笙爱用此法。 “神丽如花艳,神爽如秋月,神情如玉壶冰,神困顿如软玉,神飘荡轻扬如茶香,如烟缕,乍散乍收。”(Chapter1 前尘下) 此句出自明未清初人卫泳的《悦容编》(又名《鸳鸯谱》)。《悦容编》是一本讲述审女性之美的书,由十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随缘、葺居、缘饰、选侍、雅供、博古、寻真、及时、晤对、钟情、借资、招隐、达观。笔者没有看完,只是随意翻阅了几下,顿觉此书文笔优美,辞藻秾丽,言辞中肯,很是值得欣赏,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写作素材。 “不,不,你是我的圣塞巴斯蒂安。”(Chapter1 前尘下) 圣塞巴斯蒂安(Saint Sebastian)是圣经中的人物。他外貌英俊,体格健美,一个皇帝爱上了他,不惜以一半江山为代价来换取他的爱。但是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圣塞巴斯蒂安坚贞不屈,宁死不从,最终被乱箭射死。他的年轻美貌和坚贞悲壮成为艺术家热衷的体裁,经久不息,“象征着雄性的箭刺穿了他的身体,为他的同性身份做了最好的诠释”,因此,他也成为了同性恋基督徒的庇护神。 宁式床 笔者出生于宁波,祖母便有这样一张古朴而华美的宁式床,三面围栏,四柱床架。儿时经常在上面翻来滚去,细数凹凸有致的葡萄,好不惬意。 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读到它是在《阿Q正传》,不知大家有没有印象。 宁式家具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家具之一,宁式床在其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宁波老话讲“一世做人,半生在床”,可见宁波人对床的重视,这也推动了宁式床的发展。宁式床其实就是宁波产的“拔步床”。 “拔步床”,有人称之为“床中床、罩中罩”,是一种相当精致奢华的大床。床体外设架如屋,由飘檐、拔步及花板三大部分组成。宁波产的“拔步床”——宁式床用料讲究,结构复杂,设计精巧,耗费巨大。平台上四角立柱,用以悬挂床帐,三面围栏,可雕刻,有的还在进入口的两边安上雕花窗。比较考究的一种被称为“千工床”的宁式床还要包括:睡铺、挂面、马桶箱、梳妆台、小橱、首饰箱、点心箱、麻将桌、香烟抽屉等,人入其中如同置身室内,有一种“房中有房、室内有室”的感觉。 马 如果你问我:“你觉得什么动物最英俊?”我会回答:马。 现在的马主要是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谢谢百度) 马的种类很多,据说最矮的马只有60厘米。有夜眼,奔跑迅速,较容易适应环境。马的视力不好,但是听觉和嗅觉灵敏,喜欢吃甜食,胡萝卜、玉米和方糖是马很中意的零食。很有趣的一点就是马是站着睡觉的,这是祖先的光荣传统,有利于逃跑时发力。文里面出现的马都是存在的品种,荷兰温血马是最适合马术运动的马,就是那一匹诺赛。 花雕 选用上好糯米、优质麦曲,辅以江浙明净澄澈的湖水,采用古法酿制而成。其性柔和,色橙亮,香芬芳,味甘醇,乃我国黄酒中之奇葩。 据清代梁章矩的《浪迹续谈》记载:绍兴酒“最佳者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即开酿数坛,直到此女出门,即以此酒陪嫁,则至近亦十许年,其坛率以彩缋,名曰花雕”。百度中还有一个故事,别有意趣,特此摘抄:“传说早年绍兴有张姓裁缝妇人有喜,裁缝望子心切遂在院内埋下一坛黄酒,想等儿子出世后用做三朝招待亲朋用。孰料妇人产下一女,失望之余这深埋院中的酒也被忘却。后来其女长大成人,贤淑善良,嫁与张裁缝最为喜欢的徒弟,成婚之日院内喜气洋洋,裁缝忽想起十八年前深埋院中的老酒,连忙刨出,打开后酒香扑鼻,醉人心脾,女儿红由此而得名。此俗后来演化到生男孩时也酿酒,并在酒坛上涂以朱红,着意彩绘,谓之‘状元红’。” 贵妃醉酒 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部分,也有资料表示此剧源自昆曲剧目。故事讲的是:唐玄宗爽约于杨玉环,临幸江妃宫,杨妃闻讯,懊恼欲死。其性本善妒,一时间情怀难抑,三杯即醉。酒入愁肠,醉意盎然,忘其所以,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倦极回宫。 据说原来这表演是一段粉戏,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雕琢,才有了今日艺术造诣颇高、独具美感的《贵妃醉酒》,也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1914年梅兰芳在北京首次演出此剧。梅兰芳进行了许多创新,将杨贵妃塑造得既美艳娇柔,又仪态端庄,衔杯、卧鱼、醉步、扇舞等身段难度甚高,提高了表演价值,其中的七十二个打转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笔者让少年笙笙打了三十六个转,嘿嘿。 照水梅(Chapter7 空叹下) 梅,古又称“报春花”,被我国人民视为吉庆的象征。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又说梅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梅在冬春之交开花,耐寒开放,“独天下而春”,是传春报喜的象征。梅又以“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而被喻为民族精华,为世人敬重。(多谢百度) 梅花历史悠久,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和宋梅,为五大古梅。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红梅、照水梅、绿萼梅、玉蝶梅、洒金梅等。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花瓣粉红,花密而浓;玉蝶梅花瓣紫白;绿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芝士青瓜班戟(Chapter8 绮惑下) 源自师太的小说,笔者最爱的是芒果班戟。 班戟就是pancake,灵格斯的翻译是薄煎饼。 下面是摘抄自贴吧的制法。 材料:青瓜茸,两杯;鸡蛋,两只;牛油,三汤匙;面粉,四分之三杯;黑胡椒,适量;蕃茄,两、三块; 制法:(一)榨干青瓜茸的水分,放入碗内,与鸡蛋、牛油、面粉、芝士、黑胡椒混和。(二)以中火烧热平底锅,加入班戟混合物、每面煎约两分钟,直至呈金黄色。(三)在班戟上涂上牛油,伴以烤蕃茄即成。 东坡肉(Chapter9 幽媾上) 主要用猪肉、酒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肥瘦相间,肥而不腻,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相传是大诗人苏轼所创,以其号“东坡”名之。宋代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如今是杭州名菜之一,深受笔者喜爱,也是笔者就读的大学食堂之一绝。 蟹粉小笼(Chapter9 幽媾中) “蟹粉小笼”原是江浙一带的产品,尤以上海城隍庙的“蟹粉小笼”最为出名。其特色就是皮薄透明,馅多汁重,滋鲜味美。亦是笔者之最爱。 一般制作方法在此(感谢网友) 材料:蟹粉 2两半,碎猪肉 4两,猪皮冻 2两,葱姜 半两,面粉(高筋中筋) 4两,黄酒 1汤匙 。 做法:(一)大闸蟹蒸熟后,拆出蟹肉蟹膏。(二)将蟹粉加少许猪肉及黄酒炒匀,放入雪柜雪冻。(三)面粉加水搓成面团,用棍开圆形薄皮。(要中间厚,四边薄) 4蟹粉加碎猪肉、猪皮冻、葱姜及少许胡椒粉捞匀。5慢慢用皮包入配料,蒸约6-7分钟即成。 鲜奶炖蛋(Chapter9 幽媾中) 牛奶香浓,炖蛋滑腻。 材料:鸡蛋和牛奶的比例一般为1:1.5,小盒光明纯牛奶一盒,鸡蛋两个,少许炼乳 做法:(一)将鸡蛋打匀(可加适量白糖),缓缓倒入纯牛奶,根据个人口味,加适当炼乳,拌匀。(二)用网状过滤器过滤掉蛋液里的气泡。(三)将蛋液倒入容器中,封上保鲜膜,在锅中隔水加热,一般6~8分钟即可。 鸭汁云吞(Chapter9 幽媾中) 先用老鸭加火腿煲出浓汤,再加云吞一同煮,鲜香味美。 阿姐鼓(Chapter9 幽媾下) 知道这个词源自一张专辑,朱哲琴的《阿姐鼓》。 在西藏的文化传统中,“阿姐鼓”是一面用纯洁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这名少女必须是心甘情愿地为之献身方可。这是现代西藏早已废除了的酷刑。 第一次听《阿姐鼓》,就有一种无可言明的震撼。这首歌讲了一个“生死轮回”“死亡之美”的故事:一个孤单的女孩失去了相依相伴的哑巴阿姐。她不明白阿姐为何离家,在天边传来的鼓声之后,日日夜夜想着她,日日夜夜寻找她。终于有一天,她突然明白了那鼓声是阿姐在说话,是信仰带走了阿姐。 歌词: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玛尼堆前坐着一位老人 反反复复念着一句话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天边传来阵阵鼓声 那是阿姐对我说话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徐笙总会想起戏班里的那一张清代紫檀条桌。罚跪的时候,徐笙总盯着那回纹马蹄的桌脚。其形如同书法中的‘垂露’笔势,自然流畅,典雅沉稳,与明代的马蹄相比,却不如其雄健明快,外柔内刚,显得有些呆板无趣,落了俗套。”(Chapter10 心系上) 马蹄足,是明清家具术语,或称“翻马蹄”;足头向外的称“外翻马蹄”。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畅,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它是反映明清古典家具风格特点的典型式样之一。 王世襄在其巨著《明式家具珍赏》——传统家具造型渊源里的叙述马蹄足时有如下一段话:唐代壸门床和须弥座都四面见方,垂直不带侧脚。有束腰高桌的腿足也多用方材,不带侧脚。壸门从床上消失蜕化之后,只剩下歧出的牙脚,它就是有束腰家具足端的马蹄。由此可知马蹄是壸门蜕化后的产物。可以说成型的马蹄足即滥觞于此。唐宋家具旧物今已不可见,有实物佐证、马蹄足逐渐变化有迹可循只在明清两代。(多谢网友) 翠榴石(Chapter10 心系下) 翠绿色的石榴石,是一种钙铁榴石,主要产自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产量较少。翠绿色以其高达0.057的色散,被称为世界上最为闪耀的宝石。 特此将乌露丽叶和歌德以石榴石传情的故事整理,奉献给大家。 年仅19岁的乌露丽叶第一次看见年近八十岁的歌德时,便深深地爱上了他。由于两人年龄差距太大,她的爱情受到了家族的坚决反对。她拥有一块石榴石,那是家族的传承之物,她深信石榴石的传说,即能传递恋人之间的爱。于是,她每次和歌德约会,都要戴上石榴石,她要让石榴石见证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也许真的是石榴石显灵,把乌露丽叶近乎疯狂的爱传递给了歌德,歌德深深被乌露丽叶跨越年龄的爱打动了,因而一部伟大的传世诗篇《玛丽茵巴托的悲歌》由此诞生。 现在这一枚石榴石被珍藏在欧洲波希米亚石榴石博物馆里。 巧克力塔(Chapter10 心系下) Tart(塔)是一种传统的法式甜品,在烤箱中烘烤而成,带着浓重的麦香和小麦的口感,是法国人最爱的甜点之一。 巧克力塔做法:(感谢网友) 材料: 模具;塔皮需要蛋黄2个,糖65g,盐1/4小勺,融化黄油90g,低粉120g;馅料需要动物性鲜奶油120g,牛奶100g,糖15g,蛋黄2个,黑巧克力85g+牛奶巧克力70g,白兰地1大勺。 塔皮做法:1、盆里放入蛋黄、盐和糖,用打蛋器打到乳白色,糖溶化即可 2、
相关推荐: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镇妖博物馆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婚里婚外
鉴宝狂婿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NTR场合_御宅屋
将军在上
乡村透视仙医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