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吞白玉(NPH) > 第15章

第15章

炮制手法决定了药效。” “有些药物带有毒性,炮制不当吃了会死人的。”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御医们。 一名御医回道:“小郎君所言甚是,只是东宫药房里的药和御药房的药,是一同采购的并无分别。” 陈景恪依然坚持,只是这次换了个借口:“煎药也是个大学问,火候掌握不好也会影响药效。” “御药房的郎中对此应当更为娴熟,煎出来的药效果更佳。” “太孙危在旦夕,只有一次抢救的机会,我们必须杜绝任何意外。” 太子妃吕氏呵斥道:“哪来如此多歪理,御药房离此地甚远,一来一回要耽搁许多时间。” “我看你是没有把握,故意拖延时间,好将责任推到他人身上。” 众人也都生出了差不多的想法。 唯有朱元璋,看了一眼吕氏,眼神里闪过一丝惊疑之色。 然后又深深的看了一眼陈景恪,不动声色的道:“好,咱就听你的,治不好太孙你就等着陪葬吧。” 他一锤定音,吕氏也不敢再说什么。 药方被送到锦衣卫手里,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御药房煎煮。 陈景恪其实也很无奈,吕氏是续弦,朱雄英不是她的亲生儿子。 继母、继子、皇位继承权,由不得他不多想。 事关生死,他必须要杜绝所有危险。 吕氏当了好几年太子妃,东宫上上下下都有她的人,想做手脚太容易了。 所以他宁愿舍近求远,也要去御药房拿药。 朱元璋应该是看出了他的想法,所以改口去御药房抓药。 第4章 力挽狂澜 只用了小半个时辰,锦衣卫就将煎好的药送了过来。 众人连忙给朱雄英喂服,还好他还有基本的吞咽能力,不一会儿就将一碗药汤喝下去。 接下来就是等待。 心中有了希望,众人反而比刚才更加忐忑,感觉时间都变慢了。 御医频频检查朱雄英的情况,观察他的身体变化。 马皇后、朱标也是坐立不安。 朱元璋虽然没有说话,但也是急的来回踱步。 唯有陈景恪,静静的站在一旁。 药已经用了,剩下的就看天意了,急也没用。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过了约莫有两刻钟时间,一名御医突然惊喜的道: “太孙醒了,太孙醒了。” 听到这惊喜的声音,朱元璋、马皇后四人哗啦一下就围了过去。 朱雄英虚弱的看着众人,最后目光停在马秀英脸上,眼泪登时就滚滚而下。 “皇祖母,呜呜呜,我好难受。” 马秀英刚刚收起的泪水再次流淌而下,抓住他的手安慰道: “雄英不哭,祖母在这里陪着你。” 周围人不禁为这祖孙情深感动,陈景恪心里也酸酸的。 朱元璋虎目含泪,高兴的道:“好好好,咱的乖孙醒了就好。” “不哭啊,皇爷爷请了最好的郎中给你医治,很快就好了。” 朱标这个亲爹都只能站在后面,不过也激动的老泪纵横。 “咳……”陈景恪干咳一声,道:“陛下、娘娘,太孙只是苏醒,并未痊愈,还需做进一步的治疗。”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你这后生没有让咱失望,你说怎么治咱都听你的。” “谢陛下信任。”陈景恪谨慎的道:“我还需为太孙做进一步检查,方能知道该如何进行治疗。” 马秀英很自觉的起身让出位置:“雄英就拜托你了。” 陈景恪连忙侧开身子:“娘娘折煞我也。” 来到床前,见朱雄英在打量自己,他就笑道:“太孙莫怕,很快就好了。” 朱雄英只是静静的看着他,没有说话。 陈景恪也没有多想,按照流程小心的为他做检查。 前世他是经历过医患矛盾的,尤其是部分孩子家长的奇葩程度,他更是深有感触。 所以对儿童病人他习惯性的特别温柔,说话都不自觉的带着哄孩子的语气,检查时的动作也特别轻柔。 此时面对朱雄英也是如此。 看着认真为自己医治的少年,朱雄英只觉得心中充满了安全感。 人在生病的时候,心灵也会变得脆弱。 朱雄英幼年丧母,朱标忙于政务对他少了几分关心,平日里反而是马秀英对他关心更多一点。 但有些感情,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比如父爱和母爱。 可以说,在感情上他是有很大缺失的。 面对救了他的命,又特别温和的少年,他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个念头,他要是我哥哥该多好。 他一定会保护我,照顾我,就像现在这般。 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油然而生。 朱雄英从昏迷中苏醒,高烧也得到控制,已经脱离了危险。 剩下的伤寒症,正常服药就可以了。 陈景恪之所以还要如此郑重的做检查,是想排查一下他是否还有别的隐藏疾病。 毕竟只是伤寒症,不至于难倒这么多国手。 明清两朝可以说是中医最辉煌的时候,各种思想理论被梳理总结,各种新药物得到应用。 可以说,此时的中医就是人类最优秀的医学体系,直到现代医学的出现。 伤寒这一块,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已经攻克了大部分,又经历代医家圣手陆续增补。 到现在,几乎所有症状的伤寒,都有现成的成方可供使用。 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病毒也在进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现新毒株了。 但朱雄英感染的并不是新病毒,却难倒了这么多国手,很不正常。 要么他还患有别的隐疾,要么有人做了手脚。 一番检查之后,陈景恪的心变得沉重了许多,不是隐疾。 这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 但作为一个平民百姓,对此他毫无办法。 只能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按照诊断结果开了一副药。 然后声称有几味药拿不准,找几位御医探讨。 御医们发现,他所谓拿不准的那几味药,其实只是无关紧要的辅药,用哪一种都无所谓。 他们也不傻,马上就猜到陈景恪在分润功劳给大家。 之前他们治不好太孙,在朱元璋面前大大的失了分。 现在太孙的病情控制住了,他们参与了后续治疗,尽管只是辅助也是一份功劳。 不指望这份功劳能获得多少好处,至少可以做到功过相抵。 想明白了这些,几位御医心中对陈景恪充满了好感。 医术高明,会做事做人,这小子将来有前途啊。 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最终拿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药方。 陈景恪将药方递给朱元璋,“太孙已经服用太多药物,短时间不宜再服用新药。” “这副药三个时辰后再煎煮服用,以后每日早晚一副,五日应当就能痊愈。” 朱元璋小心的接过药方,这次他没有交给别人,而是自己收了起来。 马秀英高兴的走到床边,不停地安抚自家宝贝孙子。 朱元璋起身道:“治好了太孙的病咱有重赏。” “你们几个……念在你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不追究你们的罪责了。希望你们以后勤勉任事,莫要懈怠。” 后一句话是对几位御医说的。 听到这句话,几名御医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谢陛下隆恩。” 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陈景恪正准备找机会告御状,哪知朱元璋又说道: “后生,皇后身体略有不适,你也给瞅瞅,到时一并论功行赏。” 众人这才想到,方才皇后也昏倒了。 御医已经诊断过,是伤心过度导致的。 但很明显,皇帝对御医的医术已经不是很信任,所以才让陈景恪再次检查。 陈景恪并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听到朱元璋让他给马皇后诊治,也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他最喜欢的两个皇后,一个是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一个就是马皇后。 前世还在网上讨论过她所患何病,只是资料太少没有任何线索。 反倒是朱标,大家根据历史描写推断,大概率是中风导致的脑溢血。 现在穿越了,他也想看看她所患到底是什么病,满足一下自己两世的好奇心。 马秀英并不着急给自己看病,她要好好陪陪自己的乖孙。 可陈景恪急啊,每多等一会儿陈远就多一分危险,他恨不得马上就诊治结束,找朱元璋告御状。 然而再着急也没用,只能在一旁等着。 还好,朱雄英久病虚弱,没一会儿就沉沉睡去,马秀英这才肯接受诊治。 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 马秀英并不认为自己得了什么重病,倒不是讳疾忌医什么的,而是确实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症状。 不过老朱这么关心,她心中很受用就是了。 望闻问切,一套流程刚走了一半,陈景恪神色凝重起来。 “娘娘最近是不是总觉得身体乏力、没有胃口、精神不振、心悸心慌?” 马秀英点点头:“确实如此,这不是劳累过度导致的吗?” 陈景恪摇摇头,“具体如何,还需做进一步诊断。” 这次他检查的更加细致,有些地方甚至反反复复检查。 众人自然也看出情况不对,脸色都是一变,朱元璋更是紧张的坐立不安。 没有人敢出声询问,房间安静的落针可闻。 足足检查了两刻多钟,陈景恪才收手。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问道:“后生,皇后怎么样了?” 陈景恪斟酌了一下道:“娘娘身染沉疴,随时可能爆发。” “啊?”朱标惊呼一声,道:“怎么可能,御医方才还说只是劳累过度,歇息几日便好。” 众御医都羞愧的低下头不敢说话。 朱元璋恶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一群庸医。” 几名御医吓的噤若寒蝉:“请陛下恕罪。” 陈景恪却替他们开脱道:“陛下息怒,此事需怪不得几位前辈。” “他们判断出错,确实有自身的失误,但更大的责任还在于娘娘自身。” 见他竟然将矛头直指马秀英,众人都有些惊骇。 “治病救人,最忌讳的就是病人太有主见,未将全部症状告诉郎中。” “娘娘就是如此,御医掌握的情况不全面,才会出现误判。” 一众御医无比心生感激,这个后生仗义啊。 马秀英并没有生气,而是叹道:“是我太想当然了,以为就是一些小毛病不碍事,谁知……” 意外的是,朱元璋也没有生气,只是说道:“哼,后生你不要替他们说话。” “你第一次给皇后看病就能诊断的出来,他们天天就在宫里,竟然看不出来,实在该罚。” 陈景恪心道,还真是冤枉御医们了,我能看出来是因为先射箭后画靶。 之前就知道马秀英有病,诊治的时候自然会往这个方向去考虑,更容易发现隐藏问题。 御医们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出现误判太正常了。 朱元璋紧接着问道:“后生,皇后的病严重吗?该怎么治?” 陈景恪语气沉重的道:“娘娘的病能不能治好,一半看人力,一半看天意。” 众人大惊失色,本来他们以为会很严重,没想到竟然到了看天意的地步。 如果不是他刚刚治好了朱雄英的病,众人肯定会训斥他危言耸听。 但即便如此,心中也不无怀疑。 不会是这小子诊断错了吧? 马秀英就是第一个怀疑的,平日里她也就是有些心慌乏力,并无别的不适。 且以往也没有生过什么太大的疾病,怎么突然就沉疴爆发要看天意了? 不过她性情温和,并没有直接质疑,而是说道:“后生,你给我说说,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陈景恪知道她不信,只能尽力解释: “娘娘的病源自于当年吃过太多苦,身体过度被透支,一些小病也未能及时治疗,形成了暗伤。” “年轻时身体强壮,暗疾都被压了下去。随着年龄渐长,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这些暗疾就会陆续爆发。” “娘娘腿脚时常抽筋,就是体内一种名为钙的气缺失导致的,需要药物补充才行。” “您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浑身酸软,都是暗疾爆发的征兆。” “正常情况下,这些暗疾应该陆续爆发,如此身体有了适应过程,也有了治疗的机会。” “然太孙重病,娘娘过于劳累伤神,导致暗疾集中爆发……” 见他说的如此具体,众人终于相信了,可这个结果也是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 朱元璋喃喃道:“咱就说,皇后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怎么会这么容易就晕倒。” 朱标深深鞠躬道:“神医,请一定要治好我娘的病。” 陈景恪哪敢受他的礼,连忙躲到一边:“殿下莫要如此,我定竭尽全力为娘娘治疗。” 说起治疗这种类型的疾病,他还真有着丰富的经验。 这种情况,前世他真见过太多太多。 得这种病的群体,主要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群。 他们年轻时候吃过太多苦,受过太多罪,小病靠熬,大病靠命。 很多人都留下了暗疾,年龄大了就开始爆发。 想痊愈很难,但治疗得当,控制病情、减少痛苦、延长寿命还是能做到的。 有钱人可以吃各种特效药,请专门的医疗团队,普通人只能慢慢调理。 而养生方面,很少有比中医更擅长的。 陈景恪根据前世的经验,结合马秀英的情况,很快就拿出了一整套的疗养方案。 “这是初步的治疗方案,这个药方可增强娘娘的体质,每日服用一副。” “这是药膳的方子,每日必须严格按照上面的要求进食。” “七天后我会再次为娘娘诊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朱元璋看着这满满三大页纸,多了几分心安。 将纸收起,他起身道:“后生,你就暂时留在宫里,好好为皇后治病吧。” 陈景恪纵使心中很着急,却也知道现在不是告御状的时候,只能耐着性子道: “是。” 朱元璋又道:“咱乖孙的身体还需要治疗,也接到后宫暂时和皇后住在一起,方便后生医治。” 朱标自然不会说什么,说起来他心中也充满愧疚。 自己这个父亲对他关心太少了,反而是自己母亲照顾他更多一些。 这孩子打小就和皇祖母亲近,现在生病了想来也更希望和她在一起。 闻言吕氏脸色一变,缩在袖子里的手指捏的发白。 宫人们很快弄来一架御辇,小心的将朱雄英移过去,朱元璋和马秀英也随后登上。 陈景恪因救治皇后和太孙有功,也被特许登上御辇。 对臣子来说,这堪称是天大的恩赐。 然而陈景恪却一点都不激动,此时他满心思的都在想着,该如何开口告这个御状。 还不等他想出办法,就见一名锦衣大汉来到御辇前,呈上一封密信。 朱元璋看过之后,瞅了陈景恪一眼,就将密信收起什么都没说。 第6章 锦衣卫带来的危险 赵瑁一下差就回到家中,招来管家问道:“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赵尽忠恭敬的道:“老爷放心,她的尸身已经下葬。” 赵瑁点点头,又问道:“那个郎中呢?他家人有没有闹?” 赵尽忠回道:“那郎中的儿子去衙门打探情况,被衙役撵走就躲在家里再未露过面,我已经派人严密监视他们母子。” 赵瑁犹豫了一下,道:“找人将他们做了,免得坏了我的大事,要制造成意外事故。” 赵尽忠胸有成竹的道:“此事简单,放几只火耗子神不知鬼不觉。” 火耗子,就是将火油布缠在老鼠尾巴上点燃,吃痛后老鼠就会往犄角旮旯里钻。 这个年代的房屋大量使用木材,一旦起火很快就会失控。 关键是很难查到原因,只能认为是意外失火。 赵瑁摆摆手道:“这些无需给我说,我只要结果。” 正说话间,一名奴仆匆匆跑过来:“老爷不好了,不好了。” 赵瑁眉头皱起,面露不喜之色。 赵尽忠却知道这个人,正是派去监视那郎中家人的,难道出什么事情了? “如此慌张成何体统,快说出了什么事情,若敢欺骗老爷有你好果子吃。” 那仆人慌张的道:“有锦衣卫在打探那个郎中陈远家的情况。” “什么?”旁边的赵瑁再也无法保持淡定,惊呼一声追问道: “给我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何事。” 这可是锦衣卫,皇帝的鹰犬,胡惟庸案和空印案就是他们一手操办的。 这两桩大案死者数以万计,不知道多少权贵官僚人头落地。 自己这个礼部尚书在他们面前也不够看,关键是他心中有鬼,碰到锦衣卫更加惊慌。 那仆人道:“我们三人奉赵管家之命监视陈远一家,方才有几个锦衣卫过去打探他家的情况……” “我怕坏了老爷大事,就赶紧回来禀报了。” 赵瑁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怒道:“赵尽忠,你不是说那郎中只是个普通人吗?” 赵尽忠连忙解释道:“那陈远家三代单传,冯氏也是陈家收养的孤女,后来嫁给陈远为妻。” “从未听说他们有什么显贵的亲朋好友,我亲自调查过此事,绝不会有错。” 赵尽忠是赵瑁家族的家生子,世世代代都是赵家奴仆,可以说和赵家是绑定的。 且一直以来忠心耿耿,所以赵瑁对他的话并无怀疑,但…… “那锦衣卫为何会调查他家的情况?” 赵尽忠结结巴巴的道:“老……老奴也不知道啊……老奴这就去查。” 赵瑁骂道:“愚蠢,怎么查?直接找锦衣卫问他们为何查陈远家的情况?” 赵尽忠有些慌乱的道:“那……该如何做,请老爷示下。” 赵瑁已经稳住了心神,眼神里闪过一丝阴狠和疯狂: “不论他们背后有没有人,此事都拖不得了。” “马上去牢里送那个陈远上路,要伪造成畏罪自杀的样子。” 赵尽忠眼睛一亮,吹捧道:“妙啊,只要他死了,此事就死无对证……老奴这就去办。” 等他离开,赵瑁又叫来一名心腹仆人:“去通知王尚书等人,最近风紧低调行事。” ----------------- 只看朱元璋的表情,陈景恪就知道这密信里写的,肯定是自己的详细信息。 在入宫的马车上,锦衣卫对他进行过搜查,还详细询问了姓名和家庭住址之类的信息。 想来当时就有人去做调查了。 他们家也实在没什么秘密可言,略微打听就能查到。 就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碰到监视自己家的…… 不好,他突然打了个激灵。 要是监视的赵家奴仆,看到锦衣卫在打听自己家的情况,会怎么做? 赵瑁十有八九会提前动手将陈远弄死,彻底将此案做成死案。 想到这里他也顾不上场合不场合了,直接跪地道:“请陛下救救家父。” 马秀英朝他投来疑惑的目光。 朱元璋故作惊讶的道:“哦?你父亲怎么了?” 陈景恪焦急的道:“赵瑁派人在我家附近监视,锦衣卫打探我家情况,肯定会落入他们的眼中……” “以赵瑁的手段,必然会杀了我父亲,并伪造成畏罪自杀……”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请陛下先派人救家父一命。” 朱元璋眉头皱起,面露不悦之色。 赵瑁是礼部尚书,陈景恪一口一个赵瑁,是极为失礼的行为。 不过见陈景恪挑明,他也不再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而是问道: “锦衣卫的奏报里说,你父医术不精,治死了赵尚书的宠妾才会被下狱。” 陈景恪按捺住焦急情绪,将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 朱元璋更是不喜,斥道:“仅凭臆测就怀疑朝廷命官,你可知这是何罪?” 陈景恪自然知道,靠这些是说服不了任何人的,早就编好了一套说辞: “此事疑点众多……赵家人前后言语不一致……我思前想后,终于想到了原因,家父是替我挡了灾祸。” 朱元璋眉头微皱:“哦,替你挡灾?” 陈景恪说道:“是,三日前我家中来了一位水土不服的豪商,当时家父不在,由我为他诊治。” “期间闲聊得知他乃江西人,当地官吏侵吞粮仓存粮。” “等到朝廷盘点清查存粮时,就威胁当地富户出钱出粮填补亏空。” “那富商只是薄有家财,每年为填补空缺,已经快要家破人亡。” “他进京城是为了找人打点一下,看能否少出一些钱粮。” 朱元璋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马秀英也是一惊,说道:“后生,你可千万莫要乱说话啊。” 陈景恪严肃的道:“我愿意为我说的每一句话负责,如若有假愿受剥皮萱草之刑。” 剥皮萱草,可不是死了剥皮,而是将活人的皮扒下来,和凌迟处死没什么区别。 敢发这样的誓言,朱元璋表情也凝重起来:“好,你继续说。” 陈景恪继续说道:“我问他为何不告官,他说此事六部官吏皆有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鉴宝狂婿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神秘复苏:鬼戏   恶蛟的新娘(1v2)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镇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