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都不去。 我妈不想离我爸太远,她说她要一直守在这个房子里。” 沈玉瑶沉默了。 老人的想法做晚辈的劝说不了那就只能尊重了。 但这一回的海市之行让沈玉瑶的心一直沉甸甸的。 她离开之前专门把小毅叫回了家,从空间里拿出了好多各种补品,让他隔段时间去给姑姑送一点,顺便看看老太太的状态。 还一再叮嘱,若是有什么事一定要提前通知她。 若是缺少什么也一定要跟她说。 小毅全都答应了下来。 沈玉瑶临回家之前又去看了姑姑一趟,这一回沈天晴的状态要比那天好上一些。 她甚至还笑着安慰沈玉瑶,让她别操那么多心。 说自己好着呢,身体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那一刻,沈玉瑶再也不会想到,会是她和姑姑见的最后一面。 和姑姑分开后沈玉瑶就回了家。 从海市到京城火车要四十多个小时。 沈玉瑶从车上还没有下来,就看到了站在站台上等待着她的丈夫。 她还惊讶了一下。 要知道此时距离元旦也就剩下几天的时间,这时候正是程立言他们最忙的时候。 她从车上下来,问:“你又跑这一趟干什么?我又没带东西,哪里还用接?” 程立言接过她手里拎着打掩护的小包,说:“还是要接一下,这几天你也是辛苦。” 他的语气十分温柔,眼神里带着怜惜。 沈玉瑶并没有多想,还以为她是担心姑父的事儿自己情绪不高。 可是当两人坐上车之后,程立言并没有立刻开车,而是对她说:“玉瑶,有件事必须得告诉你。” 说到这里,程立言停顿了片刻,似乎是要说的话太难说出口,连他都要斟酌一下。 沈玉瑶的心瞬间一沉。 她挺直了脊背,问:“什么事,你说。” 程立言语气低沉地道:“姑妈追着姑父一起走了。” 第478章 能穿越两界的孩子们 姑妈去世的消息给沈玉瑶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让她久久缓不过来。 主要是太突然了,明明两人前几天才刚见了面。 那时候姑妈还让她放心,说自己没事,说要多活几年,看着孙子孙女们长大成人。 这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这一回她没有再去海市。 大军和二虎都打电话过来,说母亲是在睡梦中走的,走得很安详。 母亲之前因为他们把沈玉瑶叫来就表示了很大的不满,嫌他们折腾人。 这一回无论如何不能让她再跑一趟。 不能让老太太带着怒气离开。 沈玉瑶没有再争取。 就如姑姑之前说的,人死如灯灭,走都走了,再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姑姑的事情让沈玉瑶颓废了好久,有相当一段时间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姑姑、姑父离世,还有其他的原因,只是她根本不敢深想。 之后的两年沈玉瑶一直没有再去海市,家里的几个人也都不让她去。 一则怕她触景生情,再则那边除了小毅,也确实没有太多可让她牵挂的了。 而小毅,在两年后终于毕业了。 小毅毕业分到了海市军分区的舰艇支队,平时是有出海任务的。 以前上学的时候,无论寒暑,但凡有假期小毅一定回家,为的是能够去看看外公外婆。 可一旦正式上班,那想再找机会回家就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了。 所以,这一回沈玉瑶去了海市。 一来,她要来祝贺儿子毕业;再来也为了让儿子亲口对外公外婆说这个好消息。 其实,这两年两边孩子的走动越来越少了。 明月早在五年前就成了亲,嫁给了当年陈尚书的孙子,也就是陈大将军的小儿子。 那小子是陈家唯一没有从军的人。 他的性格一点都没有随了父兄,而是更像他后来的岳父,沈峻林。 自小就是个翩翩公子,在文学方面造诣很深。 家里从军的人太多,谁也没有指望这个最小的,所以他倒是纵意生长起来。 两家是多年的交情,沈老夫人对明月的期许也是希望她以后能够轻松一点,能好好过日子,做自己。 所以给她相看人家的时候,至始至终没往宗妇这个方向走。 在见了这个小陈后,老夫人很是喜欢。 刻意给两个孩子创造了几次见面机会后,两人也看对了眼,很快就喜结良缘。 如今的明月跟着丈夫常年在外游历,两个不缺钱,又无须承担家族重任的主儿,将心思都放在了纵情山水中。 中间,明月因为生儿子倒是在家里安生了两年。 可等孩子刚满一岁,夫妻俩就带着孩子,乳母以及一大堆的行李、佣人再次踏入了远行之路。 这样的明月,沈玉瑶想要再见一面可就太难了。 明晨就不用说了,他订婚后就跟着爹娘放外任去了。 如今正跟着沈峻林在无双国最北的一片山区试验种植耐寒作物呢。 回来之日遥遥无期。 于是能够穿越两界的四个孩子,三个都指望不上了。 唯一一个还有机会经常走动的南熹如今已经是京城大学新闻系大二的学生了。 她没上大学前,沈玉瑶都不知道京大的课业竟然如此繁重! 虽然她也是大学教授了,可工美的课程与京大的课程还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以前她也没怎么关注过。 直到女儿上了大学,她才发现南熹几乎没有一点课余时间了。 现在南熹住校了,一周也不一定回来一次。 沈玉瑶看过她的课表,那真是排得满满当当。 除了上课,南熹还报了好几个社团,有限的那点时间还要去参加社团活动。 如此忙碌的姑娘,自然也没什么时间两边跑,以至于沈老夫人想要见她一次,都要跟沈玉瑶念叨好几回,南熹才能挤出时间回家一趟。 老夫人从来就不是个爱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几次后她就再也不提这事儿了。 反倒是沈玉瑶隔三差五的会给女儿打个电话,让她回来看看外婆。 小辈儿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谁也指望不上了。 只有沈玉瑶还保持着每天都会给父母各写一封信问好的习惯。 她现在已经失去了回家的能力,能够做的也只有这样了。 在三哥沈峻林外放的第二年,老大沈峻元升职回了京城。 沈峻元在此之前一直在地方上任职,足足干了十多年,此时终于熬足了资本回了京城,做了无双国的户部尚书,正二品大员。 作为相府的长子,沈峻元这一回来肯定不会再走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可同时也意味着已经成为了一品将军的沈峻林此生都得长守边疆,再也没有了回京的可能性。 但对于这一点,全家人接受良好。 毕竟在沈峻林选择了从军这条路之后,这就已经变成了他的宿命。 自从沈峻元回京以后,给沈玉瑶往来信件最多的人就变成了大嫂向春云。 沈玉瑶和大嫂原本感情就好,现在关系处得也就更和煦了。 沈老丞相如今隔三差五的还会给女儿、女婿写一封信,信有长有短,主要看老爷子的心情。 但老夫人已经不太给沈玉瑶写信了。 除了偶尔写一两个字条,有事一般都让大儿媳主笔写给她。 问就是岁数大了,眼睛不好使了。 为此,沈玉瑶很是担心。 还专门把南熹找回来,让她过去探望。 好在最后得到的消息都是,老太太身体还很硬朗,主要是眼花了,写字费劲,就懒得动笔。 沈玉瑶这才松了一口气。 日子就这么缓慢地往前走着,转眼又是两年过去。 这一天,沈玉瑶接到了很久没有联系的司钦的电话。 第479章 回华林 “七十五岁大寿啊,那我们肯定得过去!” 知道司钦打电话来是邀请他们一家参加顾大夫七十五大寿的宴席时,沈玉瑶当即说道。 想想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顾大夫都已经到了古稀之年。 其实前几天顾大夫七十的时候,孩子们就张罗着要给他办一场了。 只不过那时顾大夫还没有完全退休,他被药研所返聘,当时还在跟一个项目。 那时候老爷子项目不太顺,正处于暴躁阶段,谁也不敢惹他不高兴。 在建议提出,被他断然拒绝后,几个孩子都没敢再吱声。 如今老人家年事已高,终于彻底退了下来,所以孩子们再提出申请的时候,他就选择了同意。 沈玉瑶很清楚老爷子的想法,他是觉得自己年岁一天大过一天,还不知道有多少能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 平时小子们天南地北的,相互想见一面都不容易,更别说聚在一起了。 如今他们愿意以这个名义团聚一下,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他也想念那几个小子了。 其实何止是顾大夫想念那几个小家伙,沈玉瑶也非常想念。 曾经与孩子们在一起的那段时光,对她来说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知道顾大夫要过生日,程立言和南熹都很快的请好了假。 唯独小毅因为要出海训练,无法成行,只能电话里跟老人家表示祝福了。 其实小毅和顾大夫的感情一直很好。 他记事早,虽然不见得能够记得住小时候在几个哥哥的怀里、背上长大的事。 但是小时候一去华林,爸妈必然要带着他和妹妹去探望老人还有几个哥哥,还会不停的念叨往事,这些小毅都知道。 所以,他自小对于顾大夫还有几个哥哥就很亲近。 当初陈冰、陈星,还有岳山几兄弟离开的时候,他可是没少哭鼻子。 从京城到华林可比从滨海过去要远得多,所以哪怕差不多时间出发,沈玉瑶一家三口到的时候,几个孩子也差不多都到齐了。 而且,全都跑到火车站来接他们。 除了司钦,另外几个孩子沈玉瑶都差不多有十几年没有见过了,再见时自然内心无比激动! 说是孩子,可其实面前这些个早已经不能称之为孩子了。 就连最小的年年,如今也都已经二十七,早已经是个成年人。 更别说年龄最大的司钦,如今都快要年近四十。 “小星,小冰,林林,年年……” 看着立在面前这一排大高个儿,沈玉瑶一个个挨着叫着他们的小名,眼眶莫名其妙就开始隐隐发热。 面对着这一张张或开朗或内敛的笑脸,她的眼前浮现的全都是他们小时候的模样。 直到这一刻,她才真正意识到那些时光早已经远离,孩子们都已经长大。 而她,也慢慢老了。 “沈姨,走,咱们赶紧回去吧,爷爷还在家等着呢。” 司钦他们所在的药研所与京城药研所联系紧密,他差不多一年半年的总是要过去一趟,所以和沈玉瑶算是见过最多的人。 看出沈玉瑶触景生情,司钦连忙上前接过了她手里的提包,劝说道。 而顾林也过来挽住了她的胳膊。 顾林如今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可是性格还是一如既往地温柔又体贴。 这些年他也去过京城几回。先是结婚,他带着妻子以旅游结婚的名义去了京城,特意过去给他们两口子认识。 后来生了妞妞,又专门带着女儿去了一回。 说起来,顾林当年还是沈玉瑶的学生,曾经正经跟她说过写字。 而且他还是这一群孩子里,唯一与沈玉瑶走了同一条路的人,也算是继承了她的衣钵。 虽然顾林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要考到京城,要去找司钦和他们,但这孩子高考的时候,所有的志愿全都报的是华林附近的学校。 虽然他没提,可所有人都知道他之所以这么做,为的是离家里近一点,能够照顾忙碌的爷爷,还有当时已经读了高中的年年。 后来顾林考取了华林纺织工学院,读了工业设计。 这个专业其实最早的时候,还曾经是沈玉瑶考虑过的专业。 毕竟纺织品设计就包括在这个专业里。 顾林自小成绩就好,大学时更是出类拔萃。 他毕业后也与沈玉瑶一样,选择了留校。 如今也是纺织工学院的讲师了。 这边沈玉瑶和顾林说着话,那边程立言已经开始考校起了陈冰。 陈冰是几个孩子里变化最大的。 当年大脑袋小身子,豆芽菜一样的小孩儿,此刻又黑又壮,站在那里仿若一棵青松。 看着他,沈玉瑶甚至都有一刻恍惚,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滨海,回到了部队大院。 见到了丈夫还有他那群战友年轻时的样子。 程立言显然也有这种感觉,所以还没出站呢,他就拉着陈冰问个不停。 从陈冰越来越僵硬的背影,沈玉瑶都能感觉到孩子的紧张。 看到一边陈星紧抿着嘴憋笑的模样,沈玉瑶也不由得跟着轻笑了一声。 陈星是几个孩子里唯一拿起了手术刀的人。 此时的他已经是滨海第一人民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师了。 据说在当地已经很有名气。 虽然没有学习中医,可从某些方面来说,也算是顾大夫后继有人。 “南熹,你这可不行啊!还想当战地记者呢,就你这蔫巴菜一样的小身板,还没到战场呢你都走不动了。” 就在沈玉瑶打算问问岳山情况的时候,就听到后面传来年年与南熹的对话。 年年的声音不高,可语气里却带着嫌弃。 “你快放假了吧?要不这个假期你别回去了,留这儿我给你开开小灶,好好给你制定一个健身计划。 保证你照着练上两年,等毕业的时候跑得比猴都快。” “你才比猴快呢!妈,你听见没,年年哥怎么说话呢!” 听见后面年年和南熹嘻嘻哈哈笑闹成一片,沈玉瑶的脸上也不由得浮上了一抹笑意。 第480章 回华林 2 年年是当初顾大夫收养的最小的那个孩子。 生下来身体就非常不好,真就是老爷子一口饭一口药喂大的。 五六岁的时候看着还跟人家孩子三四岁差不多。 那时候大家都怕他活不了,天天替他悬着心。 那时候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就这样的年年长大后竟然会是所有兄弟里长得最高的一个! 不仅高,最后还上了体育系。 年年后来考上了海市的师范大学,与卉卉成了校友。 只不过他入校的时候,卉卉都已经毕业了。 年年和小毅年纪相差不大,小毅考上舰艇学院的时候年年还没有毕业呢。 他们自幼就相识,如今又在一个城市上学,自然相处的极好。 不仅和小毅,和文虎,和卉卉,还有吴玉兰年年也都很相熟,平时的走动也非常多。 家里在海市有房子,南熹自然去的机会也多,时间长了和年年也更为熟悉。 当初毕业的时候知道年年一定要回华林,南熹还不理解,还说要亲自去一趟海市,给她年年哥做思想工作。 沈玉瑶没有拦她,却也知道这工作根本不可能做得通。 顾大夫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家,是主心骨,是拴着风筝的线。 无论他们飞得再高,再远,最后都会回家。 像司钦,像林林,像年年,他们并非没有更好的机会,可最终的选择都是回来,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你养我们小,我们必会为你养老。 沈玉瑶没有理会后来两人的叽唧歪,继续和顾林聊天。 “岳山今年还回不来啊?” “回不来,他还有半年,要到明年夏天学习才能结束。” “学位拿到他还会继续往上读吗?” “不知道。不过他是公费留学,继不继续往下读,到时候都是要先回来的。”顾林解释道。 岳山是几个孩子里唯一一个学了数学的。 这小子自小就不爱说话,是哥几个中存在感最不明显的孩子。 但他也真的着实有天分。 岳山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因为和顾大夫多少有点交情,当年被下放时就把最小的儿子岳山托付给了他。 顾大夫把岳山带回去的时候他只有三岁,仅比最小的年年大半岁。 后来他父母平反了,亲自赶到华林向顾大夫道谢,并且把岳山给接了回去。 或许有点遗传因素,也或许是因为环境改变,身为大学教授的父母更能够发现孩子的天赋。 这小子在数学方面一鸣惊人! 接连在省市地区拿了几个数学大奖,后来又出国拿了几个国际大奖,高中是保送进的大学,一毕业就拿到了学校公派留学的名额。 如今研究生都要毕业了。 “真快啊,一转眼你们都有出息了。”沈玉瑶再次感慨道。 今天司钦还有陈冰都是开车来的,所以大家出了站没有用多少时间就到了顾大夫如今所住的家。 顾大夫如今住的是药检所的专家楼,是一套四室两厅的大平层,足足有快180平方。 平时家里就只有他和还能结婚的年年住,冷冷清清,可此时里面却聚满了人。 硬是把这么大的房间都挤得显得小了。 给沈玉瑶开门的是张莱莱。 当年沈玉瑶和乔安全都有心撮合张莱莱和司钦,但考虑到滨海和华林相隔太远,谁也没好开这个口。 但缘分这个东西真是不好说。 或许真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在司钦返回华林第三年,也就是张莱莱毕业的第二年,两人还是结了婚。 张莱莱没有回滨海,还是直接随军来了华林,然后按照军属的待遇分配到了华林一中,如今是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两个人生了一个女儿,叫司颖,今年已经十二岁了。 对了,张莱莱的母亲崔霞与她的继父也跟着来了华林。 崔霞的主意一向很正。 她当初决定再嫁,就是为了给她,给女儿奔一份更好的生活。 为了她们娘俩能更好过一点。 在崔霞的心里,谁也没有她闺女重要。 她不会让女儿在感情与亲情之间做取舍,不会让女儿为难。 反正她就一个人,大不了女儿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 她从来不觉得必须得留在滨海。 她那老伴虽然有两个儿子,可也都成家立业了,与老爹平时的来往也没那么频繁。 相比较儿子,还是老婆更亲一点。 知道崔霞要跟着张莱莱走,老头想都没想,就也答应跟过来了。 司钦除了顾大夫并没有什么亲人,对于岳父岳母也很尊重。 加之他工作非常忙,一旦进了项目组那就可能十天半个月的不着家,有时候涉密的话,更是跟消失了一样,连张莱莱都搞不清楚他到底去了哪里。 崔霞和老伴年纪都不大,就一直帮他们两口子照看着家,司颖也是他们两口给带大的。 可以说司钦和张莱莱能够一心做好工作,老两口功不可没! “沈姨!” 看到沈玉瑶,张莱莱啊了一声就扑了过去,紧紧将她给抱住。 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一样,在她的脸上使劲儿的贴了贴。 贴的沈玉瑶的心都软了。 她还没来得及跟张莱莱说话,就听到了一个久违的,熟悉的声音:“玉瑶!” 她循声望去,就看到了多年没见的好友——肖梅。 第481章 回华林 3 多年不见,肖梅胖了很多。 她原本个头就不算太高,如今胖起来看着人竟然慈祥了许多,再也不见之前的那份锋锐。 不过这也正常,如今肖梅的日子要比以前不知道好了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盛爱小萝莉
天下男修皆炉鼎
屌丝的四次艳遇
[快穿]那些女配们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云翻雨覆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烈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