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子烧了,把他们家给砸了! 反正谁也别想好过。” “吴叔叔还说了,”张莱莱感慨:“他说他现在就剩下贱命一条,谁来欺负他,他搞谁! 想报公安就报!只要不判他死刑,他出来就继续搞! 反正他过不好,谁也别想好过!” “后来呢?”沈玉瑶是真的惊讶了。 “后来王大明的儿子找了几个人过来打吴叔叔,但吴叔叔也不是一个人。 他把胡同里回城的待业青年都召集到了一起,两边连着打了好几架。 王大明儿子的人最后输了,吴叔叔把他们家的厨房给点了。” “厨房点了?” 沈玉瑶再次震惊。 不是她要一惊一乍,主要是大杂院的房子太密集,一间紧挨一间。 这要是一不小心,会酿成大祸的! 第434章 要来两间房 “对,点了。”张莱莱说。 说到这儿她想起了小亚跟她学那情景时的画面,不由得又笑了。 她说:“沈阿姨你不知道吴叔叔多鬼,他把房子点了,然后接了一桶水守在一边。等王家闹得鸡飞狗跳了,他一桶水浇过去就把火给灭了。 说是给王家一个教训,如果不还钱下回烧的就不是厨房了。” 沈玉瑶扶了扶额:“王家就这么退让了?” “哪儿啊!王月玲她哥王立生当时就找了居委会,居委会过来调解的时候狠狠批评了吴叔叔,让他赔钱。 吴叔叔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当天就和孔奶奶一起去了王立生他们厂。 在工厂门口,孔奶奶拿了个锅,见人就敲得邦邦响,逢人就哭王立生一家子狼心狗肺,把他们一家子给害惨了。 两个人一口咬定王家欠他们一千块钱,说如果这钱不还他们就没活路,就死在厂子门口。 不管是厂领导还是派出所谁来调解也不行,整整闹了半个月!” 沈玉瑶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有多热闹。 当初在大杂院住的时候,她和孔桂香也是有来往的。 她知道那人虽然嘴碎,虽然看上去恶声恶气但实际上心眼不坏,至少比马二花要好上太多! 再说,她说的也是实话。 她早年守寡,和儿子相依为命。 好容易儿子长大,能接班了,结果被马二花的女儿给拐跑了! 至少在孔桂香的心里,儿子是被她女儿给拐跑的,毕竟按条件她儿子不用下乡。 拐跑就拐跑吧,至少儿子自己愿意。 结果马二花他们一家不做人,还把王月红给骗回来嫁了! 王家闹成什么样不说,孔桂香和吴小军是实实在在被这一家人给坑死了。 说毁了他们两代人都不为过。 沈玉瑶搬走的时候,孔桂香都有点病病歪歪的了,现在什么样真不好说。 吴小军下乡十几年,算是老知青了。 他在城里无根无基,只有一个十来个平方的小房,一个病歪歪的老娘。 快四十岁的人了,他回来能干什么? 更何况,为了回城他还和乡下的媳妇离婚了! 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了。 他回来和王家死磕根本就是情理之中,自然谁去劝解也不可能。 果然,张莱莱继续说道:“反正闹得挺厉害的。再说了,不管是厂里还是邻里们,谁不知道他们两家的事儿啊? 就我这种小孩儿都知道,更别说像我妈,像钱阿姨他们那一批人了。 大家都站在吴叔叔和孔奶奶这一边。 王家在大杂院后来都不敢出门了。 我听小亚说的,说是厂领导来家里做工作,让他们要么还钱,要么把房子抵给吴叔叔算了。 王家闹死闹活说没欠钱,可谁也不听他们的话。谁心里都知道他们不欠,可又有谁会去替他们澄清呢? 最后厂里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这事儿再不解决,为了维护厂里的秩序,就要让王立生退岗,把他的工资关系转到居委会,等待再就业。 王家这才怕了。 后来也不知道他们和吴叔叔怎么谈的,先是王立生带着老婆孩子搬走了,后来王大明和王二花收拾了收拾据说回乡下了。 他们家那两间房还有一个厨房就归了吴叔叔。” “竟然真要回来了。” 沈玉瑶笑道:“这也算是出了口气了。” “何止!” 张莱莱继续说:“等把房子要回来后,吴叔叔直接把那房子过户到了他以前的媳妇名下,然后回原来下乡的地方跟媳妇办了复婚,把一家三口都给接回来了。 我来上学的时候吴叔叔已经把人接到院里了,我妈还专门去送了礼,我还跟着去看了呢。 吴叔叔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都有五六岁了,看着可喜欢人,可好看了。” 说到这儿张莱莱叹了口气:“吴叔叔他们一家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确实是苦尽甘来了。 如今大量的知青返乡,全国大小城市都缺房。 好些人家几代人都窝在一间小鸽子笼里,日子过得极为艰苦。 吴小军想来在回城前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他和媳妇必然一开始就是假离婚,这样他才能顺利回城。 而一回来他就目的性极强的和王家死磕,最后不仅报了仇,还弄到两间房。 这一系列的行为足以说明十几年的下乡生活让吴小军脱胎换骨,长了本事! 这样的人,只要认真,将来的日子必然会越过越好。 沈玉瑶还和张莱莱聊了一会儿,聊了好多往事,自然也说了些她们分开后各自的经历。 知道沈玉瑶如今也回学校读书了,张莱莱既惊讶也高兴,一再说要去工美看看。 沈玉瑶自然表示了赞成,还和她约好了下周去自己家做客的时间。 张莱莱没让沈玉瑶请客吃饭,说下午学校还有活动,她得赶回去。 看她说得无比认真,沈玉瑶也分不清真假了,也不好强留,两个人就在甜食店分了手。 沈玉瑶重新赶回书店的时候,好嘛,她都离开一个多小时了,那仨人连窝都没挪。 她走时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沈玉瑶也没有打扰他们,自己重新去了三楼,开始看她想看的东西。 他们四个人在书店整整消磨了一天,回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 远远的几人就看到家里的灯是亮着的,南熹高兴地说:“爸爸回来了!” 然后就朝家飞奔而去。 等沈玉瑶他们走到家门口时,程立言已经抱着女儿等在家门口了。 不等几人进院,他就对沈峻林说:“三哥,明天有一个参观太阳能厂的机会,你去不去?” 第435章 学校来了两个外国人 沈峻林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第二天一早就和程立言一起走了。 因为那个太阳能厂并不在京城,所以他们这一去就是好几天,一直到周末也没回来。 吴正军提前两天打来了电话,说周六晚上要在国际饭店请吃饭,为了庆祝他妹妹终于如愿被选中,要去美丽国做一年的交换生。 说他请的人不多,就只有沈玉瑶他们一家以及冯长远一家,请一定要抽时间参加一下。 因为乔安一家也要去,而沈玉瑶三哥来之后就没有再和乔安联系,也好久没有见了。 所以哪怕程立言没在家,她也带着孩子们欣然前往。 沈玉瑶送给吴君然的是一套颜料,这是阿娘从无双国给她寄来的。 在无双国都属于精品。 果然,吴君然一看到就惊艳到了不行。 原本就甜的小嘴,这会儿更是好听话说个不停。 那样子,只恨不得把沈玉瑶当做亲姐了。 吴正军看沈玉瑶对妹妹如此重视,也很感谢。 对他们也就更热情了。 因为都是熟人,彼此间没有很生疏,所以几个人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沈玉瑶先问了吴君然交换生的事儿。 吴君然原本就是个性子直的,听沈玉瑶这么问,特别坦荡地说:“玉瑶姐,跟你我就说实话了,我这名额是我哥想办法帮我找的。不然以我的实力,我们系再有两个名额也轮不着我。” 她这话一说完,吴正军就一脸无语的看了过来。 显然他对于自己妹子的心无城府也是真没脾气了。 看到兄妹俩的表情,沈玉瑶一个没忍住,扑哧一下笑了。 乔安也笑。 边笑边说:“妹妹,以后说话注意点吧,不能说的别说。要是你分辨不出什么是不能说的,那就少开口说话。” “你不说话也没人把你当哑巴。”吴正军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吴君然吐了吐舌头,却完全没有受教的模样。 她道:“我就跟玉瑶姐说,也没告诉别人。” 她说着又一脸崇拜地看向沈玉瑶:“玉瑶姐,不是我说,这回咱学校的交换生又不是只针对本科生,研究生也是可以争取的。 你怎么不试试啊?你要试保准行,那现在我们就可以作伴了。” “他们两个还小呢。”沈玉瑶摸了摸女儿的头。 她对于出国什么的完全没有兴趣。 且不说她学的是国画,出国根本没意义。 就说她那空间,她那神碗儿,她要是带着走了,丈夫和儿女又怎么和家里联系呢? 看出她说的是真心话,吴君然没有再劝,而是笑着转换了话题。 她又说:“玉瑶姐,我跟你说个事儿你肯定不知道!” 看她神神秘秘的样,沈玉瑶捧场地道:“什么事啊?” “咱学校从美丽国重金聘请了两位老师来教油画你知道吗?” “从美丽国请了两个老师?” 这一点沈玉瑶是真不知道。 “什么时候的事儿?那两人住哪儿了?” 现在运动刚过去没有多久,如今国门还没打开。这种时候聘请国外老师的情况,真是非常之少。 别说沈玉瑶了,听吴君然说起这个,连冯长远都停止了和吴正军的谈话,朝她看了过来。 “那两人已经来了?现在住哪儿呢?”冯长远问。 “来了,放假前我见到他们了。如今……” 吴君然想了想:“应该是住在招待所,那天我看到教务处的领导陪他们上楼了。 听说为他们两个人专门腾出了两个套房呢。我们学校招待所总共就只有两个套房。” 听说是住在招待所,冯长远的眸光缓和了些,然后说:“回头得派人去学校问问什么情况。这事儿怎么我们军区没有得到通知呢?” 吴君然没有想到自己随便一句话竟然引得一屋子人如此重视,有点茫然地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冯长远当然知道吴君然不了解情况,他没有再提,继续转头和吴正军聊天,只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四个孩子已经很熟悉了,虽然兵兵和小毅之间相差着年龄,但小毅一直都比同龄人稳重,两人竟也能聊到一起。 而绣绣和南熹显然也很有话说。 乔安和沈玉瑶说起了张莱莱。 乔安说她来京城后就再也没见过莱莱,没想到沈玉瑶倒先遇到了她。 她们又从莱莱说到了小亚,又从小亚说到了肖梅。 反正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说的全都是一些两人都很熟悉的人和事。 吴君然在一边也跟着听,仿佛听得还津津有味,并没有露出什么不耐烦的神情。 直到两人聊的差不多了,她钻了个话缝凑过来压低声音说:“玉瑶姐,我刚才还没说完呢,让冯哥吓得我都把后面的话给咽回去了。” 看她说得好笑,沈玉瑶笑着问:“你还有什么没说啊?” 吴君然转了转眼珠子,问:“玉瑶姐,你家里有人姓杨吗?” “姓杨?你怎么要问这个?”沈玉瑶有点不解。 “没什么,就是,那个新来的女老师和你长得好像啊! 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就是她年龄更大一点,也没你好看。但长得是真像! 我问了,那个老师姓杨,是海外华人,祖上也是从咱们华国过去的。 我就想,没准儿和你们家有什么渊源呢?不然要什么情况,两个人才能长得这么像啊!” 吴君然显然怕沈玉瑶不信,还跟她说可以去招待所看一看,反正那俩人也不会一直不出屋,总能有碰到的时候。 一副要让她眼见为实的样子。 而这时沈玉瑶的心里已经有了点隐隐的猜测—— 毕竟她这具身体的母亲就姓杨,当初她那便宜爹可不是就逃到外国去了。 第436章 那女人的来历 沈玉瑶几句话将吴君然糊弄了过去,只说有空的时候会去看个新鲜。 她还没有见过跟她长得相似的人呢。 之后就想办法将话题给引开了。 但实际上她将这件事放在了心里。 只想着回去后确实得想办法搞清楚那人的来历。 程立言是在三天后从部队回来的。 沈峻林并没有同他一起回。 他回来时沈玉瑶正在家里做过年吃的点心。 她前段时间从委托行买回来了一个很老旧,但是还能用的烤箱,此时正在学习做西点。 程立言一进屋就闻到了满室的香甜。 “好香!在做什么呢?”他脱掉外衣就走向了厨房。 而这时沈玉瑶也从厨房迎了出来。 她先朝程立言身后望了望,然后问:“我哥呢?” “留太阳能厂了。”程立言解释道。 一听这话沈玉瑶不高兴了。 她板着脸指了指墙上挂着的日历牌:“你看看今天几号了,马上就要过年了!你怎么这时候把我哥给扔人家厂里了?怎么就不能过了年再去学啊?” 听沈玉瑶这么说,程立言也满肚子委屈。 “你当我让他留的?那我也得劝得动他啊!你三哥那性格你还不清楚? 看着挺好说话一人,真做了决定八匹牛都拉不回,比你二哥还倔!” 为了陪沈峻林去太阳能厂参观,程立言特意找了个去实地考察的理由,为此还亲自陪了过去。 到那儿之后,因为过来接待的领导太多,程立言怕三舅哥跟着觉得不方便,还特意留下来寒暄,找了个专家陪着他一起逛。 这下好嘛,程立言这边嘴皮子都磨得快秃噜皮了,那边沈峻林再也参观不完了! 他们去之前是提前商量好的,这次去就是去看看,也稍微了解一下这个太阳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至于学习技术,程立言特意解释,说自己已经和厂里打过招呼了,过完年有个特训班,就是教怎么安装,维修机器的,到时候让沈峻林去上那个特训班。 结果说得好好的,谁知道沈峻林一来就改了主意呢? 在程立言找过去的时候,沈峻林正站在成品室看得目眩神驰呢! 他看到程立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立言我打听好了,明天厂里就有一个培训班要开班。这个比年后那个特训班要学的东西多,开班时间也长。 这是工厂为了培训厂里的技术工人特意加开的一个班,据说他们年后厂子要扩建。 我想学这个,你帮我看看能不能改一改?” 程立言刚才也听工厂领导介绍了。 年后的班针对的是购买用户。 收的学生基本都是各单位派来学习基本操作和维护的人,学的是皮毛,就教会最基本的就行。 而现在开的班儿是为了培养厂里的技术工人,是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班。 这教的就多了,从最基本的原理开始教起。 可自家三舅哥学这些有什么用呢? 他学了如今无双国的技术也无法支持他建出太阳能啊! 但沈峻林却说:“技不压身,多学学记录下来,一辈不成两辈,总有能成事的人!” ——这让程立言还有什么可说的? “我也没办法,他非要留我也不能把人给拉回来吧?”程立言无奈地道。 沈玉瑶听完沉默了。 她在心里反复咀嚼着三哥那句“一辈不成两辈,总有能成事的人!” 好一会儿道:“明天我去书店,把三哥之前没来及买的书都给买回来。” 那天买的书有点多,后来沈峻林就不好意思再挑选了。 无论沈玉瑶怎么说自己有空间,可以先放进去,不用一直拎着,沈峻林买了差不多十本以后就没再买。 只说了看完再来。 沈玉瑶决定明天去一趟,把哥哥感兴趣的学科,但凡有的书都买下来! 以家里给她送来的那些金银,就是把整个社科类的书全都各买一本,也完全不成问题! 说完三哥的事儿,沈玉瑶又跟程立言说起了那个姓杨的,从美丽国聘请来的老师的事儿。 程立言听后说:“这事儿我知道,老冯跟我打电话沟通了。这事儿是教育部审批过的,因为你们学院确实缺油画教师,所以这次走交换生流程时,也特意申请了教师交换名额。 那两个老师是被交换来的,为期也是一年。这事儿教育部那边备案了,但是他们只跟公安打了招呼,没有和老冯他们那边打。 老冯已经派人去过问了。” 沈玉瑶知道他们部队走流程非常繁杂,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情况必定会把你查得个底掉。 以前她觉得很麻烦,但现在却觉得这样挺好。 于是她问:“那老冯那边查出什么来了吗?我有点怀疑那女人和我这个世界去世的母亲有点关系。” 程立言看了沈玉瑶一眼,知道她说的是原身的母亲。 他只是没想到媳妇竟然愿意给那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喊妈。 沈玉瑶瞪着她:“怎么了?我不应该喊妈吗?” “应该,应该。”程立言连忙点头。 之后他才继续说:“老冯查了,那个女人叫杨玉芝,今年四十五岁,当年确实是与父母一起从内地逃逃到美丽国的。 她兄弟姐妹一共七人,她排行老四,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 她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母亲还在。 她这次来除了交流学习以外,应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为了寻亲。” 说到这儿,程立言顿了顿:“当然,这是她对外的说法。寻不寻亲这不好说,她大概率是为了她父亲当年留在国内的财产而来。 据老冯调查,她来后很少外出,有限的几次都是去逛胡同,看房子。看的都还是老房子。” 第437章 找上了门 沈玉瑶觉得丈夫的话是对的。 想当初原主的便宜外公可是大资本家! 他虽然早早就把产业转出去了,可国内肯定还剩下许多无法转移的,例如房子。 所以说这个杨玉芝回来查找她父亲留下的产业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过很难。” 看出了妻子的想法,程立言说:“从建国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好几次房产改革。房契地契都换了好几拨。 如果是工厂或者商业用地,那早就归了国有。如果是私人宅院,除非中间去换过契约,并且产权分明,没有任何纠纷,这才可能要回,不然很难。” 沈玉瑶想到之前吴正军曾经无意说过,他外公当时留给他妈的房子解放后也是先后经历了好几次波折。 几个大的产业一解放她妈就主动捐给了国家,只留下了几个小的铺面还有房子。 像吴正军外祖家,那还是因为国内有人,吴正军和他母亲当时都在,提前换了产权证,这才做到了产权分明,没有纠葛。 像是姓杨一家当初可以说是落荒而逃,即便国内留的有产业,那人也没给他留下的儿女分一丝一毫。 这种情况,哪怕他们能够拿得出最早的凭证,政府也很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醉情计(第二、三卷)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