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haitangshuwu.com珈蓝传(修仙高H) > 第77章

第77章

神话故事书吧。 玄不玄的,很难定义。 《圣经》玄不玄? 万物都是神造的,不玄吗?” 大家笑着点头不语,在有神论的地盘上,谁比谁更玄呢? 道家讲究“万物同体,均受于天。”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中提到:“子欲学吾道,慎勿怀杀想。……我命即他命,慎勿轻于彼。” 戒杀生,是道家五戒之首。 《太上感应篇》中明确提到“积德累功,慈心于物……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道家讲的杀生,指的是伤害生机。 既包括动物,也包括植物。 “生旺时,乃天地发生万物之情,不可违悖,天意至垂。 天地收藏之时而取之,则用无穷也。” 刚出生的动物植物,生机盎然,不可杀。 顺应天道而取,取其大者,临老自死,果实成熟,不算杀害生机。 儒家的观点,与道家一致,讲究顺时而取。 杀害生机,视为“不孝”。 第300章 财多伤人 《礼记》:“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意思是,不论砍树还是狩猎,都要顺应天时。 违背天时,是不孝。 比利牧师轻轻念诵道:“不杀生,讲的是慈悲。 慈悲,是爱的第二个名字。 慈悲,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愚蒙人哪,你们要会悟灵明;愚昧人哪,你们当心里明白。 人的爱带着条件,只有神的爱才是无条件的爱。” 比利牧师,时而念经,讲他想讲的,时而用经文,回答大家提问的。有问有答,相谈甚欢。 在临走的时候,有人又聊回了布施的问题。 他疑惑道:“如果奉献,或者说布施,能够得到更多的财富,那为什么,只有犹太人最有钱? 其他的教派,不也遵守十一奉献吗? 佛教和道教,不也讲布施吗? 为什么他们,没有发大财? 而只有犹太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呢?” 比利牧师没着急开口。 于是,大家便看向了我。 我简单的说道:“《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佛所行赞》讲:钱财非常宝。 意思是说,钱不是永恒的宝贝。 金多乱人心。 稻盛和夫,被誉为经营之神。 从商道,到佛道。 他捐赠了全部的股份。 而且,带领日航从亏损回到500强时,他拿的是0薪水。 《太平广记》里,也记录过不少点石成金的故事,一旦贪心,就成了祸事。 儒、释、道都认为,财多伤人,多舍养身。” 比利牧师这时,又轻轻的念诵起了一段段的经文,道:“向穷人施舍,是借贷于上主;对他的功德,上主必要报答。 有人慷慨好施,反更富有;有人过于吝啬,反更贫穷。 慈善为怀的人,必得富裕;施惠于人的人,必蒙施惠。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 变卖你所有的,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 耶稣说过:施比受更为有福。” 听到这里时,我心中暗惊了一下。 基督教也不提倡“积攒财宝在地上”? 难道神也认为,财大伤身吗? 那……犹太人掌握着大量的财富,符合神的旨意吗? 我心中冒出了很多的想法。 在告别的时候,大家真诚的跟比利牧师道谢。 我也感觉收获良多。 我急要找个安静的地方,慢慢的再理顺一下脑海中新涌入的内容。 比利牧师用他那柔和的嗓音念诵出来的经文,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 伴随着的,还有佛经、道经和儒家经典。 以前看过的那些书,只是看过,并没有太多的感悟。 此时,竟然都跳了出来,不断的在我眼前回旋着。 “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元之灵,天之灵也。”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谁? 是谁,住在我们的身体里面? 神?佛?元灵?心?魂?胎元?元神?还是梵天? (篇外:我又倒回去看了一下书评,高人很多。 我把截图放在作者有话说里面了。 王阳明讲:人人都是圣人。 每个人,都是自带灵性的。) 第301章 天地之主 神的灵,是不是我们说的神灵? 天之灵,是不是我们说的“在天之灵”? 《道德经》讲:“……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太上常说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故曰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是天地之母。 神,创造了宇宙。 那神,是不是也是天地之母? 我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我们的里面。 是不是说,天地之母,住在我们的里面? 王阳明说: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为什么是天地万物之主? 是不是因为,心藏神? 心里藏的那个神,又是哪个神? 是不是天地之母的那个神,才配称之为,万物之主? 我感觉,好像离谜底越来越近了。 以前看书,“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翻译为,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性。 属于唯心主义。 我一直很奇怪,闭上眼睛,看不见桌子,难道就会以为桌子凭空消失了? 什么样的神经病,才能说出这么傻的话? 直到此时,我才明白,这属于翻译上的问题。 这就好比说塞翁失马。 善术者,看见儿子腿断了,说这未必是件坏事儿啊! 如果这个善术者,能预测未来,一切都说的通。 如果善术者,翻译成擅长马术的人。 擅长骑马的人说出这种不合逻辑的话,听起来像不像精神不正常? 看书,要看原文。 翻译出来的内容,会把人带到沟里去。 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比利牧师说话时,会经常直接引用经书里的章句了。 哪怕跟口语的用词有差距,哪怕听起来怪怪的,但至少表达的是原意。 一旦用自己的理解,做了翻译,很可能就走味儿了。 所以,从那以后,我也生出了深深地敬畏之心。 引经据典时,尽量会写上原文。 我的翻译,只是我的理解,哪怕描述的不精准,至少还有原文在,不影响“道”意的传达。 当能打破翻译的假象,打破语言的局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儒、释、道、和天主,都在努力的用着不同的词句,描述着“天地万物之主”。 更神奇的是,这个天地万物之主,住在我们的心里面! 如此,我们才可以配得上《礼记》的那句:“人者,天地之心也。” 这也是为什么,不论有神论还是无神论,都讲“有求必应”吧。 因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 所以,心想——事能成。 用的就是,王阳明说的那颗心——天地万物之主。 那自然就会,有求必应。 同样是这颗心,关键要看怎么用。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焦点效应。 是指人们往往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高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 还有个词,叫聚光灯效应。 是指当人在面对一些尴尬境遇的时候,总会将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 社交恐惧症,大部分来源于此。 这就是心的错觉。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谁有空关注你,笑话你。 这种非理性的恐惧,就是潜意识。 大概就是,当“天地之主”习惯了。 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看的很重要。 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第302章 天道地道人道 我们是天地之主,难道其他人就不是吗? 大家都关心的是他们自己,不会有太多人在关注我们。 做自己就好,没必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 别人对我们,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 有,也无所谓啊。 毕竟我们也是天地之主,谁怕谁啊? 《心经》讲:“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意思是说,心中没有牵挂,人生就没有恐惧。 《论语》也讲,无欲则刚。 意思是,我什么都不在乎,还怕他个球。 如果怕,那是因为心被情绪所绑架。 灵性大师麦克辛格在《臣服实验》里说过:各种想法、情绪……吸引着你的意识,你已经完全被控制了。 解决的办法是:静坐在那儿,旁观自己的意识。 当“天地之主”的那颗心,可以旁观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也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 《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意思是,不用经过大脑考虑,直接就能知道的,就是良知。 《传习录》讲: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 当我们能放下个人的私心,站在天理的角度随心而为,就是良知,也是臣服。 《传习录》讲:良知即是道。 《圣经》讲:“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神就是爱。” “没有爱,就没有上帝。” 所以,良知,是神,是道,也是爱。 所以不能杀生,因为爱,因为他们也是天地之主。 所以越舍越有,因为爱,因为他们也是天地之主。 我们与无限在一起。 所以我们可以心想事成,我们可以有求必应。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谦虚,是臣服。 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那,如何才是谦? 六十四卦里,地山谦。 上卦为地,下卦为山。 山在地的下面。 我有,但我不显。 我可以宏伟,但我不炫耀。 这是谦。 谦,不是软弱无能。 而是我明明有能力硬刚,但是,我却选择了低调,谦让。 六十四卦里,为什么只有谦卦,可以全吉? 有个词叫,委曲求全。 这个曲,是弯曲的曲,而不是委屈的屈。 弯曲,意味着谦虚,意味着避让。 只有柔软弯曲,会谦让的人,才能求得全吉。 风水上,讲究的恰恰也是:曲则顺,直则冲。 冲则为煞。 这也是天地之道。 我在比利牧师那里时,还不明白,为什么神要“赐恩给谦卑的人”。 直到,我想到了谦卦的卦辞。 《易经》讲:“天道亏盈而益谦。 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 人道恶盈而好谦。” 不论天道、地道、鬼神道、人道,都要趋向于平衡。 天道: 满到太满的,天会让他减少。 谦卑有损的,天会让他增多。 地道: 改变盈满高大的,让它流向谦损的地方。 风和水,便是依据此道,从高处流向低处。 这边冷,风就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吹过来。 这边低,水就会从地势高的位置,流下来。 鬼神道: 鬼神,是指看不见的神秘力量。 它们会祸害骄傲自满的人,会福泽谦虚的人。 我们小时候,那些嚣张跋扈的人,现在大概都不见了。 各有各的原因。 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会持续的去消磨傲慢人的运势。 第303章 心的维度 人道: 很多人的内心,是有仇富情结的。 也有很多人的内心,是吃软不吃硬的。 没有人会把谦虚的人,当成敌人。 只要对方一低头,气儿很容易就消了。 能被人记恨的,多半是嚣张狠戾的人。 越谦虚,越会被抬高。 越高傲,越会被拉低。 越臣服,越把自己放在低的位置上,就越会引导能量和运势,流向自己。 能量引导术,讲的竟然也是天道。 谦卦的外卦,为坤,坤为地,为顺。 外卦为顺,代表外在柔弱。 内卦为艮,艮为山,为止。 内卦为止,代表内心要适可而止,知足才能长乐。 《圣经》讲:“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 儒家提出了“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 而佛家则讲: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道德经》讲:“祸莫大于不知足。” 知足,是远离灾祸的必备条件。 不知足的人,是无法谦虚和臣服的。 我们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我们要臣服,才能顺应天道。 我们也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儿,“神的灵”还住在我们里面呢。 这是从比利牧师那里出来的时候,我收获到的感悟。 只可惜,这是我通过脑子,推理分析出来的结论。 懂是懂,但只限于脑子懂。 心,没有懂。 于是,一路走来,生活给我上了一课又一课。 后来,我才慢慢体会到,什么是心,什么是脑。 心理学讲的,不一定是心。 很多效应,都说的是脑子。 比如光环效应。 看人穿的好看,就误认为他工作能力也很强。 这是脑子在推理。 再比如投射效应。 自己怎样,也觉得别人也跟自己一样。 再比如锚定效应。 先标个高价,划掉,再写个低价在旁边,让人感觉占便宜了。 这也是大脑的推理。 归纳推理,是人类最高级的思维方式。 但这只限于大脑的维度。 脑跟心,不在一个纬度上。 心的维度,要高的多。 大脑厉不厉害? 也很厉害。 就好比一条一维的横线,上面有无数个点。 大脑,也能想出无数个点子。 但是跟二维的平面相比,那就差距太大了。 二维,有无数条一维的横线。 每条线的上面,都有无数个点。 差一个维度,差的是无数倍。 心的维度,比脑高。 脑的维度,理解不了心的层面上的事儿。 所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所以,“人所看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才是永恒的。” 所以,“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修行,靠的是行,而不是嘴。 说的再多,没亲自践行,也体会不深。 当我带着无限的感悟,回到住处的时候,看见杜乐正抱着手机傻笑。 他特别爱笑,笑点很低。 但笑成那样儿,也很少见。 我伸长脖子,靠近了杜乐的手机,想看看什么事儿,会那么好笑。 一看,原来他是在看爽文。 第304章 无脑才能爽 我扫了一眼,奇怪的问道:“这里面的霸总,天天都不用干正事儿,光争风吃醋,就能事业有成了?” 杜乐头也不抬的道:“看这种书,你得提前先上交脑子。 要不怎么叫,无脑爽文呢!” 说完,又在那儿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无脑……爽文? 也就是说,要爽,得无脑? 无脑,才能爽? 这跟修行,倒还挺像的。 都是要放下脑子,才能获得快乐。 我便好奇的,也看了一下那本爽文。 大概情节是,男二是帝国的霸主。 男二和男一,都喜欢女主。 女主跟两个人,关系也都很好。 男一认为霸主的位置本该是属于他的,要报仇。 男二被男一逼得,让出了霸主的位置。 女主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 最后,男二承认是自己卑鄙无耻,抢了本该属于男一的霸主位置。 女主看清了男二的真面目,果断的做出了选择,跟男一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杜乐也跟着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道:“真好,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爽文的爽,只在于放下大脑的逻辑,但是,没有放下情绪。 情绪是跟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 我问杜乐:“有没有可能,是男二更爱女主,不舍得让她为难,所以才选择自黑退让的呢?” 杜乐瞅我一眼,道:“这是无脑爽文,无脑,懂? 你以为这是悬疑小说呐? 男一配女主,才是完美结局。” 我笑了笑,没跟他争辩。 当男二被男一逼下台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好纠结。 两个人都对女主很好,都像好人。 当男二自爆阴谋的时候,大家心里就爽了:这是坏人,坏人就该一无所有。 当人的情绪,被外在事物主宰的时候,快乐的决定权,是不在自己手里的。 所以修行讲,放空大脑,才能臣服。 这个放空,既包括逻辑思维,也包括情绪起伏、执念等等,所有需要动脑的念头,都要放下。 我慢慢的在体会着,放空大脑的感觉。 这时,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做中介之后,我手机习惯性7X24小时开机,信息秒回。 手机一亮,我立马点开了消息界面。 吴昊问我:师父,方便打电话吗? 反正也没什么重要事儿,我直接就给他回拨了过去。 “师父,我交女朋友了!”吴昊在那边笑嘻嘻的道。 我:“……” 特意发信息,问我方便吗,难道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个? 我都有点儿想挂电话了。 但是出于礼貌,我还是客气的应付了一句:“恭喜啊!” “嘻嘻,”吴昊声音轻快的道,“师父,其实,我是有两件事儿要麻烦你。 一个是,我女朋友皮肤敏感,不能碰金属,比如说不能带金属首饰,或者金属材质的眼镜等等。 化妆品、洗发水等都很容易过敏。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还有一件事儿是,她牙不太好,经常疼。 这会儿又犯病了。 我记得你之前提过一款牙膏特别好用,问一下叫啥名字。” 第305章 气沉丹田 我捡着简单的问题,先回答道:“牙膏叫佐藤,但是,你先不用去买牙膏。 你让她念一下000?777?000,试一下这个先。 又不花钱,效果还快。 无效的话,你们再去买牙膏。” “好的师父,收到!”他爽快的答应着,然后就听到,那边一阵阵的窃窃私语。 大概两个人刚好在一起,他在那边直接转达。 “师父,默念还是出声音念?”吴昊问。 “默念为主,或者说是默想。 念出声儿的话,容易耗气。”我答道。 “要是就想念出声儿,可以吗?”吴昊又问。 我笑道:“如果没有其他人的话,非要念出来,也行。” “那如果身边有人呢?”吴昊继续问。 “那就默念呗。”我有点儿不太理解,这种简单的问题,怎么会反复提问。 “为什么?”他还在问。 “干扰他人。”我道。 “声音干扰吗?”吴昊还在问。 正常情况下,他是不会这么啰嗦的。 不知道是不是刚交了女朋友的原因,心细的有些多此一举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先婚后爱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凡人之紫霄洞天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可以钓我吗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大风水地师   蛇行天下(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