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聊一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与他人,会形成怎样的关系? 有人问,家里没权没势,既没有人脉也没有资源,怎么才能破圈?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哪怕没权没势,你家里祖辈父辈、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谁都没有读过书吗?谁都没有工作过吗? 只要读过书,自然会有老师和同学。 只要工作过,肯定会有老板和客户。 他们是不是人脉和资源? 这个世界上,只要不是孤家寡人,就不存在完全没有资源和人脉的人。 问题在于,人家为什么要帮助你?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处在高位,我们会不会帮助别人? 马克思讲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老话儿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孤军奋战的人,也站不到高位上去。 所以,关系一定要建立。帮,肯定是要帮的。 那么高位的人,会愿意帮助哪种类型的人呢? 感恩的人?还是聪明的人? 帮助别人,最终是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关系更稳固。 如果帮助一个聪明但不感恩的人,只要拉踩别人对他有利可图,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做的人,会有贵人愿意帮助他吗? 感恩,是我们最大的资本。 好多人自私却不自知。 一个满嘴都在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父母、抱怨社会的人,他是一个懂感恩的人吗? 生活中有很多人,坏就坏在了一张嘴上。 活儿没少干,但嘴里唠唠叨叨的没句好话儿,功劳苦劳全被自己给嘚吧没了。 不论多少功劳,一抱怨全没了。 万事皆分阴阳。 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事情积极正向的一面上,才不会把贵人赶跑,我们的运势才会越来越好。 说回上面截图的问题,我们为善为恶,应该听自己的,还是要符合大众的期待? 我们为善,被大家所厌恶,那还要为善吗? 什么样子的善,会让别人厌恶我们? 这确定是善吗? 还是打着“我为你好”的幌子,做着自以为是的事儿? 比如我写这本书。 大家看完了感觉有收获,这算是善事儿。 如果我非得强迫那些看不进去的人看,他们看了一肚子气,产生了厌恶的情绪,这就不算是善事儿。 再比如陪孩子写作业。 大人孩子都爱玩,小孩儿不喜欢写作业很正常。 如果孩子不写作业就骂他,口口声声为他好,把孩子骂的一无是处,孩子除了受到了心灵上的伤害之外一无所获,这就不算是善。 如果孩子不写作业,我们找到他不愿意写作业的卡点,帮他解决问题,比如给他一个更简便的算法,让他能感觉到自己变成了更优秀的自己(这是快乐的本质),作业越写越快,越写越开心,这是善。 让别人厌恶的事情,不能称之为善。(极有可能是打着善的幌子,却没有帮对方真正的解决到人家的问题。) 同理,为恶,别人都喜欢,要不要为恶? 什么样的恶,别人都喜欢? 关于善恶的标准,不是“我认为”,也不是“别人认为”,而是看实际的结果,。 一切以事实为依据。 ????? 下图是星象师的提醒。 2025年,是很特别的一年,千年难遇,甚至是万年难遇。 2025年很难,难到很多事情都不方便说。 危机,拆开来看就是危险和机会。 很艰难,但同时也是巨大的机会。 正心正念的做事,是2025年最大的护身符。 第854章 何为贪 澄清几个误解。 先说风水。 这位友友提到了疹子,她检查了艮8位。 位置找的是对的,但是她说没找到问题,所以我问了命宫。 命宫和流年上看也没什么问题,那就还是风水上的问题。 后来她说那里有个冰箱。 关于风水的问题,这里澄清一个点。 不好的风水,就像一把小刀,每天伤害一点点,日积月累,衣服割破了可能就伤到肉了。 不是伤到肉的那天,才摆错了东西。 当然,也有人会比较敏感,摆错的当时就能感觉到。 不论是敏感还是不敏感,在查找风水的问题时,只看摆错了什么。(而不是看哪天摆的) 福德,是一种正气,或者说是气场。 气场厚的人(福德厚),相当于多了一层护体,不容易被不好的风水伤害到。 福德,可能是自己积累的,也可能是祖上留存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祖上留存的,是不能改变的。 而我们自己正心正念做事,则是可以改变的那部分。 有些修行的人,不在意风水,只在意德行。 这样也可以。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全部都拿去瞎讲究了,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的事情了,这也是一种偏执。 如果风水上有些地方暂时不能改的,那就更多的去做正心正念的事,用福报去化解。 如果还没买房子的话,未来可以避开的不利之处,顺手避开更好。 因为福德用不完还可以存给后代,没必要消耗在这种地方。 也就是说,我们不执着于风水,但也不执着于忽视风水。 非法,非非法。 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无。 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 关于面部调整也是。 大家聊着天的时间顺便就把筋骨调整了,让自己的气更加的流畅,自然是很好。 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头部都有淤堵的地方,五行杵四处敲一敲。 主要放松上图这两个部位。 一个是耳朵上面,眉毛的高度。(避开太阳穴) 一个是脖子侧面的筋。(比如按左侧的时候,头向右转更容易按到。反之亦然。) 如果牙痛,除了这两个地方之外,颧骨下沿苹果肌附近也能找到淤堵的地方,轻轻揉一揉把它通开。 缓解牙痛的方法前面也写过,我看评论区也有不错的推荐。 第102章的留言 掐耳垂的办法也挺好。 耳朵是一个倒着的婴儿,耳垂对应着头部,适合天天揉一揉。 面相上讲,耳垂大有福,也跟耳朵代表头部有关。 耳垂大的人,聪慧。 耳垂薄的人,记忆力和执行力弱。(修心开智慧,耳垂会变大变厚。) 在健康方面,如果耳垂附近已经有皱褶的人,容易脑供血不足,或者有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所以,平时多搓一搓耳朵,对健康大有益处。 顺便还能提升一下面部,看起来更年轻。 但有的人痴迷于好看,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脸上,那倒也不必。 偶尔想起来的时候按一按,疏通一下经络,就当是休息了。 休息之外,生命还是要用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任何事情都不必执着,一旦执着了就容易起贪念。 ????? 贪念一起,就容易走偏。 比如下面这种。 这种不算是内求,这是贪图了“道”。执着于神通也是贪。梦虽然可以通灵,但在梦里修不出正道。 就好比经书可以给我们指路,但想靠着读经证道,这本身就违背了道。 道是天道,是因果。 哪一位佛菩萨不是通过利益众生而证道的?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既是阴阳,也是因果。 因果是唯一的正途。所有违背因果的偏门都是魔的诱惑。 我们只需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其他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来就来,不来就不来,不执着于某个固定的结果,才不容易走歪。 ????? 再分享个好笑的事情。 第94章评论 这一段讨论的是那个总抠实木家具的工人,一位友友质疑为什么我不给老板赔偿还帮着工人。 老板作为创业者,他应该对自己录取什么样的工人负责任。 作为一个老板,必须要有包容工人笨笨的这种觉悟。 工人不笨的话,人家自己就当老板去了,谁给你打工? 所以作为领导一定要明白,工人笨是必然的。 自己只需要衡量一下,这个笨的程度是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 不要指望工人会很聪明,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贪念。 再说中介要不要帮忙赔偿。 其实劳务中介和媒婆一样,只负责给双方牵线搭桥,大家认识一下。 至于见面之后能不能相中,结婚之后会不会吵架,这不是媒婆(中介)的责任。 如果结婚之后有人去借网贷,欠了一屁股的债想让媒婆负责还钱? 这上哪儿说理去? 谁介绍的找谁负责一辈子? 这算不算也是一种贪念? ╮(╯_╰)╭ 内求是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让事情变得更好。 重点在做什么。 只在于本身。 不在于结果。 更不在于别人应该做什么。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至于结果,尽人事听天命。 第855章 自我实现的预言 上两章讲的人脉和资源,很多友友没明白。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 命运好不好,说的就是我们跟他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命,改的就是关系。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拆开来再详细说一下。 第853章评论 这位友友的观点是:你在下层,指望别人来帮你有点搞笑。不付出,没人会帮忙的。 如果你相信没有人会帮你,那就真的没有人会帮你。 这是心理学家罗伯特·默顿所提出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也就是说,你相信什么,什么就会实现。 比如,你认为老板喜欢你(正向思维),他多给你安排工作,你会觉得他这是在重用你(想锻炼你提拔你),他少给你安排工作,你会觉得他这是在照顾你。 如果你认为老板不喜欢你(负面思维),他多给你安排工作,你会觉得他是在给你穿小鞋,他少给你安排工作,你又会觉得他看不上你、想把你边缘化。 不论你认为老板喜欢你还是不喜欢你,你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预言”,然后理直气壮的说“看吧,我说对了吧!” 就像我认为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一样,我能发现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确很幸运。 比如这本书。 我当年是文科不如理科,所以才选的理科。 文科不好,书写的不好,这是正常的。 但写成这样,大家还这么支持,这多么让人惊喜! 那么多人在写书,我何德何能在排行榜上那么靠前? 只能用运气好来解释。 所以,我的心中是充满感恩的,因为大家给与我的认可远高于我的能力,我只想着怎么才能做到更好来回报大家的信任。 但如果反过来,我认为自己运气很差,那我可能就会想,写书的这些人有几个学历比我好的,写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大家还无脑跟风,没有慧眼不识珠,我怎么那么倒霉就是遇不到更多的伯乐呢? 我们相信什么,什么就会实现。 我们拥有怎样的人生,取决于我们的信念。 上面截图的观点,翻译过来是:我穷=我没有价值=我不能付出=没有贵人会帮我。 不付出,就没有贵人,这么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贵人帮人,也是有选择的。 只想索取不想付出的人,帮他干什么呢?把他扶上高位,给自己培养对手吗? 所以,“我不能付出=没有贵人会帮我”,没有问题。 有付出才有收获,实现对等的交换,这是阴阳,也是天道。 问题出在了前两步。 我穷=我没有价值=我不能付出。 人生价值,跟钱没有必然关系。 正是因为贵人有钱而我没钱,所以才能实现交换。 如果贵人有钱,我也有钱,贵人又不缺钱,你拿什么跟人交换? 而交换的本质是,互通有无。 在第460章讲过,隋巧花给我们送零食等各种谢礼,让我倍感压力的事情。 虽然隋巧花的行为让我们知道她是一个很感恩的人,但是如果送礼送到让对方感觉到了压力,那这个礼送的是不合适的。 你拿你有(但别人没有)的去换别人有(你没有)的,这才是有意义的交换。 隋巧花一年的薪水还没有我一个月高,她要拿钱给我买礼物,那种压力你们能理解吗? 她想表达心意我可以接受,但她选择的方式真的是亚历山大。 我宁可她有空时来帮我家擦擦玻璃表达感谢,我也不希望收到她用钱买的礼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需求。 用自己的特长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这才是交换的意义。 比方说大家给我打赏礼物。 如果你有收获想表达感谢又有经济能力,那么你的礼物我收的会很开心。大家的认可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是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讲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如果你自己还负着债呢,你非要花钱给我发礼物,那这个礼物就太沉重了。 表达感谢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非要用钱。 点点免费的用爱发电,或者在书荒广场推推书,或者在评论区公开留言互动,都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啊。 能量是相互的。 你舒服,对方才会舒服。 让彼此都舒服的选择,才是可持续性的。 所以,“我穷=我没有价值=我不能付出”,这个观点不成立。 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必妄自菲薄自己没有价值。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优势,你会的,你的贵人全都会,那还有的差别呢。 贵人忙的时候,你可不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分担呢? 不能付出,不是因为穷,也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价值,而是因为没有那个意识。 一位友友说,一个圈子有一个圈的氛围,何必硬挤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这话说的…… 如果种粮食的人和缝衣服的人都不去挤对方的圈子,会怎样? 要不要挤进去,关键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挤进去是想占人家的便宜,那确实不能硬挤,这会让彼此都不舒服。 但如果挤进去是为了满足对方的需求呢? 要想破圈,必须要向上社交。 我说的这个向上社交,不是热脸去贴冷屁股,而是互通有无,合理的交换。 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需求。 上面的圈子也有吃喝拉撒睡的需求,也有社交的需求,也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有钱人抑郁的比没钱的人多的多,如果你有让人快乐的能力,你还会缺贵人吗? 所以,与其抱怨“穷在闹市无人问”,不如问问自己, 让心自由,得打破思维模式。 所有的不行和没有,都是禁锢。 我没有钱,我没有特长,我没有能力,我没有办法…… 丹霞禅师连佛像都能烧,人生还有什么不能? 我长得胖,我可不可以少吃多运动? 我不会做家务,我可不可以去学? 我白头发,我可不可以搞成黑的? 哪有什么不可以? 只是自己的选择罢了。 不是不能,而是我们选择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方面。 就像我跟大家分享面部的调整一样,调不调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相由心生,心变了,脸自然就变了。 之所以分享,是因为不少友友有容貌焦虑。 我颧骨高怎么办? 我有悬针纹怎么办? 我夫妻宫凹陷怎么办? ……只有问题,没有方法。 分享调骨,只是为了让大家多一个选择。 至于要不要把时间花在变美上,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我们可以不在乎形象,但我们得有选择的自由。 就像丹霞烧佛一样。 我可以不烧佛像,但不是必须不能烧。 我可以不杀生,但不是必须不能杀。 我可以读经书,但不是必须要读经。 所有的必须和不能,都是禁锢。 我可以这样做,但不代表我必须这样做。 当你心中有“必须”的时候,就有了执念。 找到那个“必须”,找到那个“不能”,打破它,回归本真。 像婴儿一样,用无限可能性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 第856章 利他即是利己 “穷在闹市无人问”这句话,很多人认为没毛病。 大家之所以认同,是因为确实有很多“穷人”,住在“闹市”,“无人问”。 这是一个事实。 但归因方向错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表达的是别人都是势利眼。 这就好比说,自己考试没及格,去骂老师,谁让她打分低! 分数确实是老师给打出来的,但修行,修的是自己。 遇到问题,责怪别人,还是提升自己? 我们不讨论对错,只讨论利弊。 如果向内求,提升自己,随着自己越来越优秀,人会越活越开心,因为自我实现是快乐的本质。 如果怪别人,这个人也不好,那个人也不好,怪来怪去容易抑郁。 别人都不是个好东西,就自己是个好东西? 一旦有了这种偏见,还会想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活着吗? 也就是说,一旦把问题归因于外在,会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这就是入魔。 天堂与地狱,就在一念之间。 所以圣人才会提醒我们,“吾日三省吾身”。 把注意力收回来,放在自己的身上。 这种思维模式很重要,可以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有人懊恼:别人都不喜欢我。 喜欢,是一种需要。 向内求,问问自己:我身上有哪些特质,可以满足别人的需要? 或者说,你能为别人提供怎样的价值? 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容貌? 还是让人如沐春风的谈吐? 是活泼开朗的性格? 还是替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喜欢,没有固定的标准。 任何特点都可以。 可能有人仅仅因为说话大嗓门,便让某些人感觉特别爷们、特别有安全感,所以喜欢。(当然,也可能有人感觉这样特别粗鲁,所以说,各花入各眼。) 找到我们自身的特质,再遇到欣赏我们的人,问题便解决了。 我们的优点越多,被欣赏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一个五官精致的男人,同时还特别的有学问。事业有成多金,还特别的会做饭。不但肌肉紧实,里面还装了一个非常趣的灵魂…… 这种人,会发愁没人喜欢自己吗? 能提供的价值越多(利他属性越强),我们就越容易被需要,自然就会被更多的人喜欢。 所有的问题,落实在的身上。 我们也不需要变得特别完美。 即使没有好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先婚后爱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凡人之紫霄洞天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可以钓我吗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大风水地师
蛇行天下(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