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肉文短篇合集(H) > 第260章

第260章

最让人心疼。 小姑娘的哭声并不大,只是小声抽泣,拳头捏的紧紧的,留下一滴泪,她就赶紧擦掉,生怕被娘看到心疼她似的。 哪有比一个明明委屈,却还孝顺的顾忌娘亲感受不敢哭出来的小姑娘更招人心疼呢,在场这些刚刚还在维护马梅芳母子的妇人们一下子转变了立场,恨不得现在就围过去帮宝宝擦干眼泪了。 于此同时,她们还注意到了宝宝刚刚说的那几句话。 龙凤胎一直和她说深潭里的荷花很漂亮? 他们明知道深潭危险,为什么要和一个五岁的小姑娘说这些呢?真的是宝宝要去深潭边玩耍的吗? 大伙儿的表情一下子变得深沉了。 可笑马梅芳玩了一出心计,却没有想过,七岁的孩子不会撒谎,同理,五岁的小姑娘岂不是更不会撒谎。 “咱宝最乖了,谁敢说你不乖,娘撕了她的嘴。” 葛石燕这个时候哪还有心思和大房那几个人计较呢,三步并两步跑到养女面前,抱着她哄了起来。 平日里,在大伙儿面前,葛石燕鲜少有这样温柔的时候。 大家都知道宝宝的来历,葛石燕能将这个孩子养的那么好,可见她这人有良心,有良心的人,又哪里会是恶毒的人呢。 大伙儿的心思又往葛石燕那边偏了偏。 “这是怎么了?” 这个时候,傅大岩抓完药回来了,看着院子里满满当当一群人,愣在了院子外头。 葛石燕见到老伴撇了撇嘴,她倒要看看,这次老头子会站在哪一边。 第101章 农家童养媳3 “这是我们家的私事, 大伙儿就先回去吧。” 傅大岩东拼西凑地还原了在他离开后家里发生的那一场闹剧, 他的脸色有些难看,倒不是觉得葛石燕欺负了老大一家, 而是在傅大岩看来,家丑不可外扬。 在场这些人里, 有多少真心实意关心他们家的事?更多的是将这件事当成一个热闹, 当成一个谈资, 以后好讲给不知情的人听。 他觉得,家庭就像是一口锅,有些事宁可闷烂了, 也不能说出来让别人家笑话。 “不行,都不能走!” 葛石燕和傅大岩持相反的态度。 老大家不干人事, 她凭什么还要给他们留面子,最好闹得大一些, 让全村的人都知道他们一家是什么样的为人。 “葛氏!” 傅大岩加重了语气。 “你放心, 这一次, 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说到这儿, 他已经带上了哀求的语气。 “忽然想起来, 我家灶头还烧着水呢。” “我家猪还没喂呢。” “我家娃可能要吃奶了。” …… 乡里乡亲的,谁也不想在主人家已经表现出不欢迎的态度时再留下来看热闹, 大伙儿互相使了一个眼色, 然后找着借口陆续离开了傅家。 临走的时候,那些女人还不忘用同情鼓励的眼神看了看葛石燕和宝宝娘俩。 以往村里都说傅大岩偏心眼,心疼后娶的娘子和小儿子, 傅老大一家就是在苦水里泡着的小白菜。 现在看来,傅大岩也不见得一面倒的偏向后面那一房媳妇,可见之前村里的很多传言,都是不可信的。 女人们心中各有考量,傅时春和马梅芳经营了多年的可怜儿的形象在这一刻严重受创。 在乡邻们走后,马梅芳都绷不住自己的表情了,她神色阴沉地盯着宝宝,思考刚刚对方的那番话到底是随口说的,还是有人在背后指导。 那种恨不得戳穿她小身板的眼神,宝宝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她揉了揉眼睛,装作不经意地走了几步路,正好躲在了傅大岩的身后。 马梅芳的眼神直勾勾地盯在宝宝身上,自然顺着她移了过去,只不过当她意识到宝宝现在在谁身边的时候,就立马收回了视线。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她那恶毒又憎恶的眼神,被傅大岩看在眼里。 宝宝抱住养父的大腿,害怕地躲在他身后,好半晌,才探出半个小脑袋,眼神怯生生的,犹豫了好一会儿,悄悄扯了扯傅大岩的裤腿,在傅大岩低头时,给了他一个信赖的眼神。 在傅大岩心里,这个养女的分量完全比不上自家的孩子,顶多和亲戚家的孩子比肩,可这会儿当她在害怕时第一时间想到依赖他,并用这样深信不疑的眼神看着他,傅大岩那颗心顿时被挤的满满胀胀的,第一次,发自内心的将宝宝当成自家人看待。 老大媳妇确实过分了! 傅大岩回想了一下刚刚看到的恶毒眼神,实在不敢相信那样的眼神,出自向来温婉老实的老大媳妇身上。 之后的事,宝宝身为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不适合听,即便宝宝撒娇卖乖,依旧被被葛石燕带回房间里,只能躺在炕床上焦急等待结果。 “我不同意!” “娘啊,你在天有灵睁开眼看看吧,你儿子你闺女被欺负成啥样了!” 隔着石砖墙,宝宝隐约听到了不少声音。 傅时春被人从地里叫回来,出嫁的傅月夏也听到了风声,生怕自己兄弟吃亏,风风火火赶回娘家和后娘干仗。 他们都是一伙儿的,唯独葛石燕势单力薄,唯一能仰仗的傅大岩,也不知道态度如何。 从醒来到现在,宝宝还没有见到记忆里和原身感情最好的小哥,也就是养母葛石燕的亲生儿子傅时年。 按照两个孩子的感情,原身病的那么重,傅时年应该和葛氏一样,一直在她床头守着才对。 宝宝琢磨着,傅时年极有可能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树深时见鹿   淫魔神(陨落神)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镇妖博物馆   过激行为(H)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村夜   弟弟宠物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