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语权,没有话语权就把他选掉了,所以刘襄是第一个起兵的,又没有当上皇帝,刘襄气得不得了,几个月以后气死了,他爹当年就是气死的,他也是被气死的,所以灌婴在铲除诸吕的过程中间立了很大的功。等到周勃、陈平这些人看了一圈觉得刘襄不能用,刘襄太年轻太能干,还有那么两个能干的弟弟,这刘家三兄弟要摽到一块儿咱们都不是他的对手,因为他们三个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年轻,周勃、灌婴、陈平三个老将再厉害,比起来刘氏三兄弟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年龄大了。所以最后是立了汉文帝,选了代王刘恒,其实周勃跟陈平选错了,代王刘恒很厉害,刘恒进到皇宫的当天晚上是一个通宵没有睡觉,干什么?一连下了三道诏书,第一道诏书,就任命他的一个亲信做卫将军,掌管京城的南北二军,因为京城有南军跟北军,南军跟北军原来分别掌握在南军在吕禄手里边,北军在吕产手里边,都是吕后的两个侄子,吕后两个哥哥的儿子,这两个人掌了权了,杀了他们,这个权到谁手里了?到周勃手里了。所以汉文帝是周勃立的,周勃立的汉文帝,周勃认为汉文帝很懦弱,很无能,所以就立了他,但是汉文帝即位的当天晚上,第一个夺周勃权的就是汉文帝,然后汉文帝就把周勃,你也别当太尉了,你干脆当丞相吧,让他担任左丞相,陈平比他更高明,陈平一看周勃被任命为左丞相,陈平跟着就请病假不上班了,汉文帝亲自到家去问他为什么不上班啊?他说我这个右丞相不合适,右丞相的位置是在左丞相之上,周勃立功,我们俩立功这样的,过去我的功劳比周勃大,这一次消灭诸吕是周勃的功劳比我大,我这个右丞相应该让给周勃,不应当我来做,汉文帝就同意,周勃就傻乎乎的从左丞相升成右丞相,陈平就把右丞相让给周勃了,他甘当左丞相,陈平是太精明一个人了,他两个都去当丞相了,谁当太尉啊?灌婴,灌婴当太尉,说明汉文帝还信任灌婴,结果陈平很快就死了,陈平死了以后,周勃被免官了,灌婴到汉文帝三年,灌婴也死了,陈平第一个死,灌婴第二个死,周勃活得最长。 那么这两个人为什么并称呢?“绛灌”、“绛灌”我们都介绍了,他两个为什么并称啊?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历史经常给他们两个并到一块儿,第一功劳,第二权势,第三资格。就功劳来说,周勃跟灌婴是第二层次功臣的领头羊。第一个层次是韩信、彭越、黥布这一个层次的,第二个层次是周勃、灌婴这一批人,他们是功劳很大,仅次于第一个层次的大功臣,这是功劳大,这应当是经常并称的一个理由。第二权势,第一层次的人虽然封了诸侯王,刘邦不信任,第二层次的人,刘邦没有封王恰恰是刘邦最信任的人,因为信任有权势。第三资历,你想想到了汉文帝的时候,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都死光了,最后就剩了三个,陈平、灌婴、周勃,陈平还第一个死,而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活的最长,他俩资历、资格在这儿放着,资格叫什么?资格是无形资产,我们经常说,我参加革命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一句话就把你说蒙了,周勃跟陈平跟着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有的还没出来呢,资历,无形资产,他俩老资格、有功劳、有权势、资格又老,所以经常是“绛灌”、“绛灌”他俩一块儿说,而且他俩势力很大,说陈平“盗嫂受金”,谁领的头?他俩“绛灌”领的头。 还有汉文帝时候有一个才子贾谊,大家知道贾谊写过《过秦论》,贾谊曾经少年才子,正受汉文帝重用,一下子被贬到长沙去,谁说他的坏话?“绛灌”,“绛灌”做了不少好事,他俩还老爱进谗言,做一个男人经常进谗言,不好,但这两个人确实是敢说话,他两个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文化,所以“绛灌无文”就后来成为一个典故了,这就是在第二批封的侯中间,这两个人为什么经常被并称的重要原因,当然第二批封了十九个侯中间,不光有“绛灌”还有其他人,这在其他的侯中间,其他的十几个侯中间还有三个侯很特殊,另外这三个特殊的侯都和吕后有关,他们因为是外戚被封侯呢?还是因为有功被封侯呢?请看下集,谢谢大家。 第25章 大风歌(二十五)吕氏英杰 画外音: 刘邦于高帝六年两次封侯,其中大部分人是因为军功,但其中有三个人身份特殊,他们是周吕侯吕泽,吕后的大哥,建成侯吕释之,吕后的二哥,舞阳侯樊哙,吕后的妹夫,而三人中最著名的就是勇闯鸿门宴的樊哙,樊哙自从刘邦起兵反秦后就一直跟随刘邦东征西讨,那么他一生立了哪些功?他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取向狙击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致重峦(高干)
痞子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