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不认识你了,欠我家的东西你就可以不还了,那不行,欠了债你得还,欠了粮交的赋税中间得扣了。这一段写得特别妙,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散曲的套曲《高祖还乡》,这一支散曲在中国文学史上鼎鼎大名,它虽然写的不是历史上那个真实的刘邦,它是文学作品中间的刘邦,其实这个作品呢,它把高祖还乡的故事通过一个同村农民的眼光加以描述,揭了一个皇帝的老底,把他神圣的光环扒下来,原来是个无赖,这和历史上的刘邦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刘邦确实回过故乡,他回乡肯定有他的老乡认识他,当年刘邦在家乡做点什么事,他老乡心里怎么想,谁也不知道,但是睢景臣就加以想象、创造,写了这个散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来了自己的名字,留下来了这部文学作品,它跟历史完全是两回事。 但是反过来它说明一点,高祖还乡的这件事到元代还有那么多散曲作家去创作这个题材,说明什么?这件事太有名了,你看刘邦回乡是在公元前,公元前100多年前回去,到元代已经过了一千多年,人们还在念叨这个事,还在记住他回乡这件事,咱们那么多人春节不都回乡了吗?别说过去一千多年了,几个月都没人提,当场都没人提。就是高祖还乡这个事情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就是讲述刘邦晚年非常有名的一个活动,回乡。当然这个时候离刘邦生命的终结,我刚才讲过了已经非常短了,只有几个月了,他从自己的故乡回去以后,马上就要回到京城,他回到京城以后是他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中间,刘邦还做了哪些事情呢?请看下集《英雄末路》,谢谢大家。 第42章 大风歌(四十二)英雄末路 画外音: 刘邦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的局势下,从沛县起兵反秦,只用了短短的七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布衣百姓到登上天子宝座的华丽转身,但刘邦登基称帝后并不清闲,他一直在为稳定西汉王朝四处奔波,到高祖十二年,已经是重病在身的刘邦仍然带兵亲征,平定了黥布的叛乱。那么他回到京城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邦做了什么呢? 王立群: 刘邦从自己的故乡回到京城,一入函谷关就遇到几千人告状,告谁呢?告萧何,状纸一大摞,罪名就一件,用低价强行买老百姓的田地。刘邦一看这么一大摞告状信,心里可乐了,萧何的光辉形象终于破灭了。然后一回朝,萧何来见他,刘邦笑呵呵地指着那一摞告状信,说了四个字,司马迁的原话“君自谢民”,“谢”就是解释,这话怎么讲呢?您去给老百姓一个说法吧。萧何没吭气,当然萧何明白,他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要不这样办他就完了,命没了,现在是名没了,命保住了。所以萧何跟刘邦说,他说长安这个地方土地少人口多,为什么呢?它是首都地区,凡是首都地区人都多,哪个朝哪一代首都的人不多?所以怎么办呢?萧何建议,说你皇帝的皇家打猎的那个上林苑,里边有大片的土地,我建议你把上林苑开放,让农民去种地,种了地以后那个秸秆,粮食拿走,秸秆留下来喂上林苑的野兽,把那野兽喂饱了,你打猎的时候不是好打吗?萧何不但没解释,反而给刘邦提了个建议。刘邦一听勃然大怒,说了两点:第一,你收了商人多少贿赂?第二,你叫我开放上林苑,损害我的利益,讨好老百姓。最后做了个决定,别在这儿待了,上监狱里去吧,立即把萧何下到监狱里去,而且戴了镣铐。萧何想毁了名保住命,就因为这一条建议下了大狱。汉初三杰,韩信谋反被杀,萧何为民请命坐牢,就张良在家练气功呢,没事。 关了几天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萧何说话,这个人是谁呢?不知道,历史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只说这个人叫王卫尉,王卫尉是个什么呢?王是他的姓,卫尉是他的官名,什么叫卫尉?皇宫中央警卫团团长,一个姓王的王团长出来说话了。说了两句话,说萧相国犯了什么大错?你把他下到大牢里,还给他戴了镣铐。刘邦说,他罪多着呢,第一,他收了商人那么多贿赂,我不治他的罪吗?再一个,我听说秦始皇的那个人家的相国李斯,凡是有了功都归皇上,凡是有了过都归自己,你看我这个相国,比人家李斯差多了,今天这了明天那了,所以他收受商人贿赂,讨好老百姓,我就要治他的罪。这个王卫尉就问刘邦,你说他收商人的贿赂,那点钱萧何能看到眼里吗?你想想,当年你和项羽打仗的时候,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你在荥阳前线一点都不敢顾及关内,整个关中、巴蜀都归萧何管,你平定陈豨的叛乱,你平定黥布的叛乱,你都是亲征,把整个大后方交给萧何一个人,那个时候萧何别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绝对占有(H)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大胆色小子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云翻雨覆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盛爱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