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是。不过你就直接问了?” 元辞章:“嗯。” 李意清脸皮薄,不争气地红了一大片。 元辞章没有细说,她也能想象得出来,他顶着一张清冷的面容说想给夫人买胭脂水粉,而后那些官员一脸哑然而后纷纷承诺,回家就问。 那些官员回了家中和自家夫人说起此事,不消三日,满京城女眷都能知道这件事。 元辞章感受到怀中温热的呼吸,轻声道:“怎么了?” 第98章 “两三日换两三年。” 李意清心中挣扎了一会儿, 就不在意地摇了摇头,指挥着元辞章道:“先去书房。” 到了书房后, 李意清才走在了地上。 陆寻春不愿意虚与委蛇,只愿意一心报答陛下,效忠朝廷,惹得孟氏不快,被攻讦致死。 那一份他的绝笔,自然被当作了呈堂的证供之一。 李意清提起此事,元辞章立刻明白为何她今日回来后, 不是先用晚膳,而是来了书房。 他走到书架旁边, 伸手在上数第二层的位置取下一个木盒, 走回李意清的身边。 打开后, 里面是陆寻春含冤而死的来龙去脉, 以及对孟氏的清算。 元辞章:“主谋是孟国公的长子,被判了斩刑。” 李意清听到处罚结果一丝波澜也没有, 她伸手抚摸着元辞章仔细整理好的纸张,目光在书院梭寻一圈, 没有找到香灰与香炉。 公主府内没有设置祠堂,李意清并不气馁,“等过些日子,去太清观为陆寻春立一个长生位,这些纸张一道烧了, 以慰他们在天之灵。” 李意清做完决策, 看到桌上芳心阁的妆奁。 元辞章解释道:“还没来得及送回房中。” “无妨。” 李意清摆了摆手, 拨动妆奁上的小银扣,木盖弹了起来。 里面有三个精致的小瓷瓶, 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杏花和梨花的区别。不过最旁边青色的瓷瓶简单素养,看不出来是什么。 李意清产生好奇心,拿起揭开盖子,一股温暖干燥而略带清幽的香味扑鼻。 “是青棠。”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讶然,几分惊喜。 “赠君以丹棘忘忧之草,青棠合欢之花。” 元辞章声音安静温暖。 李意清:“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元辞章看她嘴角的笑,眼底不自觉浮现一抹纵容宠溺。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才去了正堂用饭。 * 时光如梭,转眼间到了年底。 李意清一连两个多月,日日坚持卯时不到就起身来书院,时间一长,就习惯了。 她做事细致,每一篇注解都再三查验古籍名篇,本来周太傅还尚且有些不放心,站在她身后看了几日,见到一切都有条不紊,回了自己位置。 李意清在书院里看到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不同于以往的十一月初就漫天飞雪,今年很是奇怪,直到进入腊月,才起了北风,落雪萧萧。 盛蝉和柳夕年虽然同在西北,却一个在军中,一个在汾州,至今没能通过盛大将军的防守见上一面。 柳夕年在西北开了一间糖水铺子,间或买些猪油膏,西北干旱冷冽,不少人手都冻伤皲裂,她的猪油膏卖得紧俏,渐渐改作药油坊,生活也经营得欲发有声有色。 李意清收到她寄回来的信,信上除了这间药油坊,还有一句话。 “我虽和盛蝉不得见,却同淋一场雪,若是有你相伴,围炉煮酒,彻夜长醉,该是有多美妙。” 李意清看信抽的是编书的闲暇时间,看见周太傅朝这边望来,立刻悄悄将书信压到了最低端,若无其事地拿起一本古籍翻开。 周太傅被她这副样子逗笑了,“你如今又不是学生,而是与我一道编书的同僚,友人的书信,早回才是。” 窗外的雪顺着大开的门吹到了屋里的碳盆上。 “太傅,又取笑我,”李意清笑嗔了一句,抬头看向外面下了雪的竹林,忽然道,“我记得当初园中,有两棵梅花。” “是,不过那两棵梅花有些碍事,被移栽到了叠翠湖边。你要梅花做什么?” 李意清道:“虽然比起北地晚了一些,但是雪诉长歌,梅花凌雪而开,夕年肯定懂我的意思。” 她说完,就跑了出去。 周太傅看着她风风火火的背影,“哎”了一声,见人影都没了,才叹气:“外头还下着雪,就这么跑出去,当真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 周太傅身边的老仆道:“您呐,就是想的太多。您老一把年纪,可公主不一样,身强体健,淋点雪又能怎么样。您还是坐在火炉边,不然老寒腿犯了,可不好受。” * 落雪的叠翠湖上仿佛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看着就冷得让人直打哆嗦。 两株梅花红得似火,在万物枯萎的水天之间显得十分打眼。 李意清不费什么力气,就摘下了一枝梅花。 她没有左挑右选,而在摘下的瞬间,感觉自己手里的这枝,是最漂亮的。 李意清捧着这束最漂亮的梅花回到思明轩,站在门口抖落一身的风雪。 周太傅体虚受不得寒,等身上寒意驱散了些,李意清才走回屋中。 有了对比,才显得此处温暖如春。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捉鬼大师
镇痛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盛爱小萝莉
吃檸 (1v1)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