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她指的方向看过去,一块长六尺宽八寸的木板被人抬了起来。洛石和杜掌柜自觉招呼架着木梯的人,一声爆竹响后,匾额被人挂在了门顶。 正楷落笔“仁清堂”,大气而端庄。 旁边落着一行小字,“问诊”、“药膳”、“抓药”。 旁边有不明者好奇问这“药膳”是什么,立刻有在此听了半响的人主动回答:“那可是好东西,医书里写的食补,就是将滋补养人的药材和吃的饭菜相结合,能调理身体,强健体魄……” 几人叽里呱啦一通解释,那人渐渐明白。 府城人大多有点小钱,对这样的新事物也充满了好奇,闻言立刻朝着上首的洛石喊道:“店家,你们哪天开门啊?” 洛石看着面前一个个面露好奇的人,清了清嗓,“最迟下个月底开业。各位要是有空,请多多前来捧场,届时每人送上一碗乌梅汤。” 听到有东西相送,地下立刻一阵喧嚣。 杜于泉任他们小声交谈,等周边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抬高声音道:“诸位,今日小店挂匾,特意准备了一些状元酒用以取乐。在场学子吟诗一首,即可获得一碗,魁首者可得白银三两,略作缠资。” 书生本就已经充满好奇,听到三两白银,更是个个摩拳擦掌。 “各位,我就先献丑了。”率先走出来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场环绕一圈作揖后,清嗓道,“药香飘逸绕梁间,香气袭人醉心田。 满目琳琅皆良药,室中静谧远尘喧。” 他的话音一落,就收到一片叫好声。 杜于泉说话算话,干脆利落地伸手揭开了酒坛的红封,满上一瓷碗后,递给吟诗的书生。 气氛瞬时被点燃,原先还在观望的书生立刻踊跃起来。 “宝瓶玉匣藏珍异,金杵银臼捣琼芳。” “……” 就连来观看的路人,也忍不住跃跃欲试。 有一个老汉嘴馋那一碗酒水,主动搭话:“小郎君,我等作诗做不做数?” 旁边有书生轰然大笑,“你知道平仄韵律吗,就敢自请作诗。” 老汉:“小老儿会不会,诸位听着就是……闹市喧嚣一隅间,药坊新启客如川。红炉慢炖千金药,白瓷轻盛百味鲜。” 原先还淡淡的李意清立刻忍不住抬头望去。 老汉吟完后,摇头晃脑看着哑口无声的众人,“小老儿这诗,如何?” 原先笑话他的书生面色绯红。 他们大多只将目光聚焦在药房上,而这位老者,却点出了药膳。 “老汉高才。” 几人纷纷拱手。 胜负已出,洛石爽快地将三两白银递到了老汉的手中。 旁边的书生或叹息,或摇头,准备散开的时候,忽然听到杜于泉道:“诸位学子乃未来大庆栋梁,我们东家说,每人赠一斗米字据。诸位可凭借这字据,前往大庆任意元家米庄换一斗米。” 元家的米庄遍布大江南北,这字据他们都有所耳闻,却都不知道获得的方法。 李意清愣了一瞬,看向毓心,“这是谁的主意?” 毓心朝她眨了眨眼,并不多说。 原先垂头丧气的书生立刻抖擞精神,出门在外,一要金银盘缠,二要粮食温饱,三两白银弄不到,这一斗米也是好的。 门前的人好一会儿才散开。 期间李意清饮了两杯酒水,状元酒不算烈,她神色自然。 等人散开,李意清才道:“今日这事儿,还有字据,怎么回事?” 洛石和毓心没有说话,杜于泉左看看右看看,见无人应答,主动道:“姑娘,不是你安排的吗?” 他用眼神示意二楼。 李意清怔了一刹,抬头朝二楼望去。 二楼,一个身穿青衣,面若冠玉的翩翩公子旋开折扇,浅笑盈盈望着楼下。 见李意清望过来,他“刷”地一声收起了折扇,步履轻盈走下楼来。 “嫂嫂,初次见面,还未自我介绍。”公子朝李意清轻轻俯首,“在下元家旁支元禄后嗣,元尧臣。受族兄委托,特来相助。” 原来是元辞章请来的人。 李意清回了半礼,然后道:“仁清堂之事,还请尧臣堂弟多多费心。” 元尧臣说得风轻云淡:“嫂嫂放心,我十一岁随父兄经商,迄今已经六年。目前手底下十三家金铺,二十二家布坊,十八户米庄,算得上小有所成。日后我会竭尽全力帮助杜掌柜,早日独当一面。” 他语气平静,似乎并不觉得自己的成绩有多么傲人。 每一句话落下,杜于泉的头就埋得更低了几分。 别人家的十七岁啊。 等元尧臣说完,他稳了稳心神,认真道:“多谢元小兄弟,我一定好好学习。” 元尧臣摆了摆手,“不必这么见外,我年纪略小,你们都叫我尧臣就是。” 杜于泉从善如流,“尧臣……尧臣兄弟。” 元尧臣没在意,而是紧紧盯着李意清。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兄长的妻子。 去年两人回到江宁住了半载,他正好和父兄远在青州,现在可算是能好好看看到底是何方仙子,才能让自家那个清冷圣人兄长都忍不住坠入凡尘。 第131章 “你你你,你胡说。” 李意清当然注意到了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捉鬼大师
镇痛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盛爱小萝莉
吃檸 (1v1)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