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神都猛虎 > 第66章

第66章

追求者,直到遇到夏晓兰。这是他喜欢的女人,哄着惯着,他甘之若饴! 康伟和邵光荣远远站着没过来,原本两人像是要吵起来,战火又熄灭了。 康伟觉得辣眼睛。 别看夏晓兰说话细声细气,那都是假象啊,康伟直觉低头的人肯定是周诚——想他诚子哥前二十年多么牛逼,会投胎自己还牛逼,一遇到夏晓兰,啥坐怀不乱的高冷全抛下了。 处对象太可怕,会让一个人变得面无全非毫无原则啊。 康伟正想呢,就听见两人好像结束了争执,周诚提高了声音: “康子,去把你车开上!” 那群碍眼的人还在京城饭店,周诚决定带夏晓兰到别的地方吃点宵夜。吃啥不是重要的,主要想和夏晓兰多相处一会儿。 邵光荣瞅着那气氛,愣是没敢提自己的打算。 吃的是炒肝和爆肚,虽然周诚一直和夏晓兰夹菜,夏晓兰也没拉着脸,到底气氛还是有点怪。 两人想法产生分歧了,就算不提,那也是个疙瘩。 吃完东西康伟送周诚回单位,夏晓兰已经决定了明天回商都,到了单位门口,周诚抱住她: “晓兰,我喜欢你,所以想娶你。这个问题我俩可以慢慢商量,你不能因此和我生分,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喜欢我,这对我太不公平了。” 夏晓兰心中一软。 是啊,对周诚太不公平了,他只是一心一意喜欢她,想要把她娶回家,就算和她的想法不一致,不能说这种想法是错。 “我没有生气,我喜欢你的心没变,你好好工作,我好好学习,我们都要变得更好!加油,周诚!” 242:一定在吸周诚的血 周诚很舍不得。 夏晓兰也觉得相处的时间太短,她在检讨自己,不能因为婚恋观念的不同,就把周诚的好给否定。 等下一次见面她再和周诚详谈,两个人在一起,就是相互的妥协和让步。 从周诚单位返回招待所的路上,康伟小心翼翼的替周诚辩解:“像童莉莉的,对诚子哥就是一厢情愿,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多了,诚子哥中意的是嫂子你,那些女同志他真是看都不会多看一眼!周怡也是,就是个堂姐,难道还能做诚子哥的主啊?” 康伟把童莉莉比成是癞蛤蟆,是为了逗夏晓兰一笑。 其实谁都知道,童莉莉怎么着也算不上癞蛤蟆。 夏晓兰想了想,“周家的门槛高,你给我说说,有多高?” 这些话不好问周诚,夏晓兰干脆就问康伟和邵光荣了。邵光荣的大伯在商都市政府工作,邵光荣在周诚面前也没说拽的不可一世,夏晓兰就猜,周诚家可能要比邵家更厉害些,至少也是个旗鼓相当。 康伟和邵光荣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周诚家里人介绍了一番。 就算夏晓兰上辈子在跨国企业当高管,估计都不符合周家挑儿媳妇的标准吧。也难怪童莉莉那么嚣张和自信,要说门当户对,其实连童家都还要差点。 夏晓兰家就不用说,要按门当户对的标准,她只有删号重来,看看能不能投个好胎? 不过夏晓兰也没太在意。 还是那句话,她没有求着要进周家门,周家人对她什么态度就不用放在心上。人要有所求,才会多思虑,夏晓兰还没有考虑过要和周诚的结婚的事儿,干嘛要把未来的事提前来困扰? 夏晓兰打听周诚的家世,也想问周诚的家风: “我是不和周诚分手,周家人会来找我家里人麻烦吗?” 康伟是知道关慧蛾态度的,想来周家其他人态度也差不多。不满意周诚找的对象,顶多就是不承认,当没看见夏晓兰这个人呗。或者给周诚施加压力,让周诚提分手。 跳过周诚找女方家的麻烦? 康伟把周家的长辈在心里掂量了一番,觉得不太符合周家办事的作风。 邵光荣也打着包票,“嫂子,我们这样的家庭,讲理的比不讲理的多,就说你和诚哥的事儿吧,周家要是不满意,只能压着诚哥给你提分手。两人对对象一个巴掌拍不响,来为难你有什么用?” 为难女方有啥用啊,像周诚那样的性格,越发激发逆反心理。 家里面不满意,肯定是管好自家孩子。 康伟和邵光荣俩人都这样说,夏晓兰的心也就踏实了。 只要不找她家里人麻烦,和周诚谈个恋爱啊,她能怕谁? 最怕的,不就是像丁爱珍那样出昏招,不喜欢夏晓兰到了要出阴招下绊子的地步!夏晓兰也没多想,她现在认为她和周诚对两人的婚恋步调有了分歧,只要把这问题解决就行。 周诚那样喜欢她,已经想好带她回家见家长,明年够年龄结婚的事儿。尽管和夏晓兰的想法不同,她在最初的着急过后,慢慢浮上心头的还是喜悦。 夏晓兰的一觉睡得特别香。 可今晚上,包括周诚在内,有好多人要失眠的! 夏晓兰觉得她和周诚需要解决的是婚恋步调不一致问题。 在好多人看来,她才是需要被“解决”的存在。她一离开“五人百姓”餐厅,周诚跟着就走了,康伟和邵光荣也没留下。周诚太维护夏晓兰,一点也没给童莉莉留面子,其他人更不用说。 “莉莉,现在我们去哪儿?” “莉莉你别难过,周诚是被猪油糊了心……” 别管夏晓兰再好看,这群人还是和童莉莉更熟悉。大家从小玩到大的交情,哪能因为夏晓兰长得好看,就倒戈站到夏晓兰那边?主要吧,夏晓兰也没给他们站队的机会,夏晓兰没有讨好他们,声音再温柔咋样,的确是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周诚是厉害。 但众人也没到要靠周诚吃饭的地步。 周诚现在维护着夏晓兰,他们也觉得挺没意思。 当然,周诚要是变得更厉害了,或者夏晓兰从女朋友变成周家儿媳妇,这些人才不会管心里那点小小的不舒服,也不会管和童莉莉多熟悉,肯定要主动和夏晓兰来往的。 童莉莉愣是忍住了没追出去,她今天已经够丢脸了,还跑出去等着被周诚打脸吗? 这么多人是来给她撑场子的,他们的行为已经让餐厅很不满了,有人问去哪儿,童莉莉手一挥: “哪儿也不去,今晚我请客,也请大家尝尝这日本菜!” 餐厅开业不满一个月,童莉莉也没来吃过。 十几号人,日料一份小小的,就算不胡吃海塞,最后的账单也让童莉莉脸都绿了。 她没有这么多钱! 谁会带这么多现金在身上? 一群人吃吃老莫,算上酒钱,兜里揣200块钱也足够。这个日本菜它比老莫贵呀,童莉莉身上没带那多钱,加上周怡的钱也不够,最后还是好几个掏钱凑的。谁也没说啥,童莉莉走出京城饭店时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今晚真是太糟糕了! “莉莉,周怡,回见啊。” “莉莉再见。” 再见吧,通通赶紧走,她现在谁也不想见。 周怡都不忍心,等人走了才扶着童莉莉。童莉莉咬牙切齿半天,“周怡,这地方吃顿饭这么贵,那个狐狸精不就靠着周诚才能出现在京城饭店吗?她那样的农村丫头,凭啥能和我们吃一样的东西,还有她身上穿的,只怕从里到外都是周诚买的,她在吸周诚的血!” 周怡觉得童莉莉说的对,没有周诚,一个乡下丫头哪能一跃和她们出入同样的场合? 可这话周怡不好接,别管吸不吸周诚的血,外人看了生气,架不住周诚自己乐意。 还没说话呢,童莉莉忽然就哭了。 刚才是人多拉不下脸,现在只剩两人,童莉莉绷不住了!周怡和童莉莉也不是塑料姐妹情,童莉莉平时多耀武扬威的一个人呀,此时哭得可怜,周怡也不忍心。 她咬牙,“别哭了,我再帮你一次。” 243:再帮童莉莉一次 再帮一次? 周怡前后帮过童莉莉多少次呀。 给童莉莉创造机会,让童莉莉多在周诚面前出现,结果周诚也没多注意她。 后来干脆直接在中间牵线,当起了介绍人,要把童莉莉介绍给周诚,周诚对童莉莉没意思,也给拒绝了。 周家除夕团聚,周怡没头没脑的提起周诚找了个外地的农村女孩儿当对象,也是绕着弯儿在帮童莉莉。不然周怡又不是吃饱了撑得慌,没事儿当传话筒干啥! 再帮童莉莉一次,就是她这个传话筒还得当。 她心里有点虚,周诚对夏晓兰是真的喜欢,在那么多人面前,要维护的首先就是夏晓兰的面子。 周怡也怕把夏晓兰得罪太过,虽然说周家接受夏晓兰的机会很小,万一,只是万一啊,夏晓兰真的嫁给周诚,那她不是里外不是人? 周怡想来想去,反正都得罪了,干脆就让夏晓兰嫁不进周家。 大早上的,关慧蛾听说周老太太有点咳嗽,还想早点出门去看望下婆婆再去上班。结果就碰上周怡了,关慧蛾早忘了除夕夜的事儿,她当婶婶的和小辈计较个啥。 “周怡,也来看你奶奶?” “听说奶奶有点咳,我给奶奶带点川贝雪梨汤来。” 周怡提着个保温杯,里面装的是川贝冰糖炖雪梨,润肺止咳,也是她当小辈的孝心。周家二老有自己的保健医生,哪里缺一碗川贝雪梨汤喝,但周怡心里惦记着老太太,关慧蛾也服气她会挣表现。 “还是你有孝心,那就一起进去吧。” 关慧蛾随意赞赏了一句,周怡却一脸欲言又止。 关慧蛾最不喜欢的就是这样,有话大大方方的说,憋着等人问呢?她没理会周怡就要走进老宅,周怡自己憋不住了:“二婶,我昨晚看见周诚了。” 儿子是关慧蛾关注的重心,她也是真奇怪,“周诚不是在单位里待着,你在哪儿看见他了?” 周诚去年休假修的有点狠,此后一直没有假期,今年春节都没回家,年初三那天下午回来吃过一顿饭。为着周诚那个外省对象的事儿,母子俩那顿饭吃的不算愉快。周诚带回家的山药,关慧蛾都一口没碰。 周怡扭扭捏捏,“我昨晚和朋友去京城饭店吃饭,碰见周诚和康伟他们也在。” 咋去京城饭店吃饭了? 臭小子,估计是请了假陪朋友吃饭,也不说顺道回家一趟。 关慧蛾心里嘀咕,却也没太在意。年轻人有自己的交际圈,家长哪能像小时候一样把孩子拴在裤腰带上。谁知周怡却又丢下个炸弹: “……我看周诚还带着个年轻女孩儿,他说是他对象,当着十几个人的面,说就等着女孩儿点头就带回周家。二婶,我看全京城都知道周诚要结婚了。” 周怡说完就提着川贝雪梨汤进了屋。 一个雷劈在关慧蛾头上,把她劈得七晕八素。 周诚这是想干啥啊? 故意想出这种主意,要和家里明晃晃对抗? 关慧蛾气得不轻,要想细问吧,周怡这小滑头已经提着汤进了屋。这种事不好当着老人面前说,她就按捺住好奇心,在公婆面前没表现出一点异样。 老太太咳嗽是受了凉,3月春来,年轻人已经换下了厚厚的棉袄,穿上了薄呢大衣或毛衣。老太太也是冬装换的太早,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年轻人比吗,就受了凉。 老太太想周诚呢,就是一个春节没见,就像隔了好几年一般。 “周诚请不到假啊?” 周怡本来是帮童莉莉的,这下心里也真不好受,周诚有空陪狐狸精,怎么不说回家看看二老?又为自己不值当,孙女就是比不过孙子,经常在面前孝敬的人是她,爷爷奶奶最惦记的还是周诚。 关慧蛾心中一跳,生怕周怡当着老太太的面说出昨晚见过周诚的事。 幸好周怡有点脑子,没有在老太太生病的时候添堵。周怡其实有那冲动,被她硬生生忍下了。 老年人偏心肯定有因素,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周诚瞒着家里人上前方的事,晋升的那么快,是因为他在前方立功,那真是九死一生,拿命换来的功劳。 周诚年纪还那么小,家世又这样好,他完全不必那么拼,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当时就只有周诚爷爷知道情况,家里其他人都是瞒着的。 后来事情曝光,周奶奶就落下个疑心病,要是久不见周诚回家,就觉得他是去参加啥危险任务。 “行了,周诚单位有自己的纪律,没出息的人才会天天围着你打转!” 老爷子一发话,周奶奶就不吱声儿。 周怡捧着川贝雪梨汤差点没哭出来,没出息的人才围着长辈打转?那不就是在说她! 她不管不顾,想把周诚的事捅出来,关慧蛾已经掐断了周怡的话头: “周怡,我去上班顺便捎你一段路吧,医生说了让你奶奶吃了药多休息,我们都别在这里吵她了。” 关慧蛾有工作,工作还干得不错。 周怡也有工作,周家不养闲人,不上学的人肯定要安排工作。 周怡那口气被关慧蛾一打断,就有了顾虑。她非要说,肯定是得罪关慧蛾。都是周家人,各人的际遇和能力不同,周诚父亲排行老二,却是周家混的最好的。 周怡委委屈屈跟着关慧蛾离开,周奶奶嘀咕:“我看周怡是不是有话要说,她和老二家的奇奇怪怪的。” 周老爷子不置可否:“她自来就是优柔寡断,内外不分的糊涂蛋。” 家里又没亏待她,不知道怎么就养成了周怡的性格,女孩儿不是被忽视的理由,没能力才是。做事优柔寡断,周老爷子早看出来周怡是个扶不起来的。 扶不起来的,周家干嘛要浪费资源在她身上。 关慧蛾让周怡好好把当时的情况讲讲。 周怡也没太加油添醋,除了隐去她们是故意去京城饭店“巧遇”的,周诚说过哪些话,夏晓兰说过哪些话,包括童莉莉说的哪些话,周怡都给还原了。 完了还劝关慧蛾,“我看周诚的对象还行,对着一大群人都不怯场的。” 244:这女孩儿配不上周诚 还行? 不怯场? 同样的话,从不同人嘴巴里说出来,语调一变意思绝对能迥然不同。 不卑不亢和嚣张,有时也就是差个语气。夏晓兰说话天生占便宜,就算吵架都让人不容易恼,声音好听语气软,这是天生的。 周怡一转述吧,意思可就全变了! 起码听在关慧蛾的耳朵里,夏晓兰那不是不卑不亢,而是有着仰仗,才十分嚣张。 一个长得好看,把她儿子迷昏了头,性格还很嚣张的农村丫头形象,通过周怡的描述已经在关慧蛾脑袋里有了具体形象。 不行不行,这样的女孩儿就算是和周诚谈恋爱都是拖累。 关慧蛾一整天的心情都不美妙。 那女孩儿来京城做什么?不是说是豫南省的,现在还在念书? 人来京城,懂礼貌的就该来周家拜访,当然,周家认不认可是另一回事,真上了门不过是冷淡相对,是不可能把人给赶出去的。 没来周家,还勾的周诚从单位偷偷请假——太不懂事了,周诚奶奶再想孙子,也没说去打搅周诚的工作,把人从单位叫回来。周诚倒好,为着一个农村丫头,不仅从单位请假相陪,连家都不回。 关慧蛾既气农村丫头手段高,也气她儿子周诚糊涂。至于周怡嘴里提的“童莉莉”,关慧蛾根本没往心里去。喜欢周诚的小姑娘多了去,周诚以后前途越好,门当户对的女孩儿几乎随便关慧蛾挑。 一事不烦二主,关慧蛾又找上了康伟。 “我听说那谁来京城了?你把人叫出来给我看看。” 第一次时康伟会惊慌,第二次康伟就很淡定了。主要是关慧蛾已经知道夏晓兰的存在,康伟也不算是出卖周诚。昨晚在京城饭店有那么多人在场,周诚怎么对待夏晓兰的大家都看得见,康伟就知道这事儿早晚要传到周家人耳朵里。 没想到这么快,多半又是周怡。 康伟觉得周怡有毛病,做事不分里外。和童莉莉好就好呗,童莉莉喜欢周诚,难道就要把周诚打包送去童家啊? 康伟不惊慌,还有个原因: “关姨,您想见诚子哥对象啊?可她已经乘坐今天早上的火车回商都了。” 两套房子都设计完了,夏晓兰不可能久呆在京城。 商都的服装生意还离不开她,刘勇留在京城装修房子,商都那边只剩下两个女人带个小孩儿,夏晓兰也不放心。 关慧蛾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早上就走了?” 昨晚还和周诚吃饭呢,大早上就坐火车离开,这是害怕周家有人找她? 听言行挺嚣张的,原来也没胆子。 关慧蛾觉得又好笑又好气,心中还有淡淡的不屑,越发觉得不能让周诚继续和这样的女孩儿谈恋爱。 康伟都准备了一肚子的话,以为关慧蛾要问,哪知道听到夏晓兰回商都,关慧蛾只是摆摆手:“那不见也罢。” 连夏晓兰来京城做什么都不问。 为什么回商都也不问。 康伟琢磨着,周家对未来大嫂挺不屑一顾的……可是咋办,瞧着诚子哥那样,是一定要娶未来大嫂的。还没进门呢,婆媳关系就这样僵,康伟都不知道自己该替谁点蜡。 替夏晓兰吗? 夏晓兰根本不是个受气的。 康伟现在知道夏晓兰有本事,并不是一定要巴着周诚不放,周家要是反对,夏晓兰说不定就把周诚一脚给踹了。 想来想去,还是替诚子哥点蜡吧,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简直太可怜。 夏晓兰还不知道,因为回商都太快,她在周诚他妈心中现在打分基本是负数。 当然,原来分数也不高,这是又降分了。 知道了她也顾不上,就连康伟都看出几分夏晓兰和周诚的相处模式,女人自己有本事,底气就足。想高嫁当然要弯腰,一时的弯腰是为了谋求更多好处……夏晓兰不想高嫁,她不愿意受气,她就想自己站得高高的。 幸好夏晓兰没继续耽搁回了商都。 倒不是生意上出了啥问题,是她小姨刘芳找到了商都,最近两天一直往商都跑。 刘芳急着找夏晓兰的下落,跑了好几次七井村都落空。 后来刘芬回去处理田地的事儿,就把这边的电话号码留给了陈大嫂。刘芳又和二姐错过,听说二姐回村就去过陈家,刘芳是个厚脸皮,她就把陈大嫂给赖上了。 见天守着陈大嫂。 恰好村里的电话安装好,陈大嫂就给商都打电话,问问刘芬的意见。 李凤梅是觉得刘芳有毛病,忽然这么执着的和娘家频繁联系,又是给钱又是要给夏晓兰介绍对象,多半有别的打算。刘芬心眼没有李凤梅多,再一个那是她亲妹妹,小时候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往刘芳嘴里塞,年龄差距不大,不至于把刘芳当女儿待,疼是疼爱的。 刘芳嫁人后,梁家条件特别好,刘芬在夏家是个受气包,也帮不上刘芳啥——说到底,血浓于水,刘芳也不像夏大军那样带给过刘芬重大伤害,她心里还是丢不开自己妹妹。 知道她心软,刘勇和夏晓兰都哄着。 这一次刘勇和夏晓兰都跑到京城去,没人在身边打岔,陈大嫂打电话来问怎么办,刘芬还是把联系电话给了刘芳。 刘芳可算抓住了个机会,劈头盖脸的就把刘芬说了一顿。 什么大年十五提着东西回娘家,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让她白跑了一趟,全村人都看她笑话。 又担心娘家一大家子在外面被人骗,也不捎个信啥的。 反正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说到最后刘芬特别不好意思。 刘芳问她在哪里,她就把在商都的地址说了,等李凤梅知道时为时已晚。李凤梅也没办法,就算她男人刘勇不待见刘芳,真是刘芳遇到了啥过不去的坎儿,当大哥的还能不拉一把啊?他当初可是跪在父母坟前发过誓要照顾好两个妹妹的。 “不说也说了,刘芳要找来,你可别傻乎乎把生意上的事都告诉她。” 知道住在哪里,那知道“蓝凤凰”也是迟早的事。 当然,高高在上的梁太太可能瞧不上个体户的生意,李凤梅是把小人之心摆在前面,不想刘芳参合进服装店的生意——“蓝凤凰”已经不算一般个体户小生意,开业两个月,它在商都打出了名气! 245:谁让她是农民女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 刘芳没白往七井村跑,总算叫她打听到了二姐母女在商都的落脚处。 听说是租人家的房子住,刘芳松了口气。听说夏晓兰有个对象,她还以为夏晓兰带着刘芬嫁去了别人家。没嫁人就好,要不是为了那门亲事,她也不至于上赶着要和离婚的二姐母女来往。 要说刘芳一点都没想过要帮衬下离婚的二姐是假,不过在刘芳看来,给夏晓兰介绍的那门亲事就是在帮衬母女俩。嫁过去吃穿不愁,农村丫头又没个文凭,父母还离婚,自己名声也不咋样,还想结更好的亲啊? 要不是亲外甥女,这样的好事轮得到夏晓兰么。 “找到人就好,这事儿是很急,多时间都等了,也不差这几天,你先弄清楚她们在商都过的如何。” 梁秉安很严肃的和老婆谈了谈。 刘勇和刘芬为啥没说一声就去了商都,还不是刘芳操之过急。 这要是再找上门瞎说一通,梁秉安疑心事情是彻底成不了,别看刘勇和刘芬穷,俩人还真没向梁家开口求过啥。刘芳在梁家地位并不低,一来是年轻时长得好看梁秉安自己愿意娶回去,二是刘芳给梁秉安生了一儿一女,第三就是刘芳娘家不烦人。 没给梁秉安添麻烦,穷是穷点,总比那种又穷又死皮赖脸的人强。 当然,梁秉安不讨厌刘家人,也不会多喜欢。 姻亲是助力,能相互守望帮忙,他年轻时觉得能靠自己奋斗,娶了门不当户对的刘芳,岳家一点忙都帮不上。人到中年才知道,自己有能力,姻亲要是能再帮一把,他肯定能走得更远。 刘家就是太穷了,不仅自家穷,还是外地人。 刘勇取得是再嫁的女人,李家也是农民。 刘芬嫁的也是农民。 刘芳已经是刘家最有出息的一个,还能指望刘家能帮上啥忙? 幸好上一代不行,还有儿女这一代。看过夏晓兰之后,梁秉安就特别有信心。夏晓兰长得太好看了,是很容易讨男人喜欢的长相,定力稍微差点的,站到夏晓兰面前可能都走不动路,对爱好美色的人来说,夏晓兰的长相简直是一把利器,能劈开所有阻挠,结一门好亲事。 这亲事是对梁秉安有助力的。 是他牵桥搭线结的亲,那功劳就是他的。 而且不让夏晓兰嫁,对方中意的人是梁欢,梁秉安既舍不得对方能给的好处,又不愿意让梁欢嫁……梁欢是他梁秉安的女儿,以后可以嫁给更好的人。夏晓兰么,长得好看,投胎时候没选好,当了农民夏大军的女儿,现在的亲事就是最好的结果。 梁秉安想要促成这门亲事的意愿很强烈,甚至已经在对方面前透漏过夏晓兰的存在,他把事情掰开了和刘芳讲,足足讲了一个小时,务必要把刘芳的思路讲清楚。同床共枕十几年了,刘芳的办事能力咋样,梁秉安还能不清楚吗? 这事儿又必须交给刘芳去办,他一个大男人,整天围着离婚的妻姐打转像什么话! 当姨父的也不可能经常找青春貌美的外甥女“谈心”。 梁秉安把家里的情况说了,这桩婚事成不了,他就卡在这现在的位置上升不上去,要不就让梁欢辍学回家嫁人,要么就让夏晓兰嫁人。 “事情就这样,你自己拿捏好态度,施恩还要惹人讨厌,我活了这么多年,也就遇见过你一个!” 刘芳叫丈夫说的讪讪。 她也知道梁秉安说的是实话。 知道了二姐在商都的住址,刘芳就想上门走动。快两个月才问到刘芬的下落,刘芳也觉得她二姐好像和从前不太一样,可能在商都真的赚到了钱,或者是自尊心作怪,竟真的不想要她给的4000块钱。金钱不能让刘芬动心,刘芳就只能打感情牌。 梁欢知道她妈要去商都,也闹着要去。 “去啥去,你还要上学呢!梁欢我告诉你,别的地方家里能惯着你,上学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过两年考不上大学,看你爸怎么抽你!” 梁秉安最要面子,梁欢初中毕业没考上中专,梁秉安面子挂不住,对外就说梁欢要念高中考大学。私底下托关系找了老师给梁欢开小灶,梁欢在高中成绩还不错。 刘芳是觉得女儿聪明,可考大学也不容易。 县里谁家孩子考上大学,都是要骄傲的,梁欢要是能成为大学生,她的未来才是铁打的金光大道。 她不让梁欢去商都,一是梁欢要上学,二是梁欢嘴上不饶人,去了又和夏晓兰吵架咋办?刘芳就准备自己去商都探探情况再说。 梁欢嘟着嘴,“整天就是学习,能不能有点其他话了?我不去也行,我听我们班同学说,商都有一家服装店里卖的衣服特别好看,妈你多带点钱去,看到有好看的衣服给我买两件!” 梁欢抓着刘芳的胳膊摇晃,刘芳哪里能抗住女儿的请求。 “好,给你买,服装店在哪里啊?” “就在商都百货大楼旁边,叫啥蓝凤凰。” 刘芳记在了心里。 别看刘芳一家人住在县里,省城的百货大楼刘芳每年都要去。嫁给梁秉安和嫁给夏大军,婚姻让刘家两姐妹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她让梁欢赶紧喝了牛奶去做作业,自己却在琢磨要给刘芬带点啥东西去。 在家里翻了半天,过年时别人送来的点心还没动,说是从京城运来的,纸袋子装着,显得体面又高档。还有两件衣服,她买来不太喜欢,都只下过一次水。 不过她的衣服哪件不好,给她二姐穿也不埋汰人。 就是她嫂子李凤梅身材比她胖,刘芳的旧衣服应该穿不下。算了,大哥家就给割两斤肉去,这年头谁家也没把提着肉上门亲戚打出去的道理,两斤肉在哪里都拿得出手。 年前那顿团年饭,刘家的伙食是不错,刘芳始终认为她大哥在打肿脸充胖子。为了在村里人面前绷面子,过完年,不知道要勒紧裤腰带过多久的节衣缩食的日子呢。 第二天,刘芳按着地址找到于奶奶家,刘芬自然没有在家苦等——于奶奶那张生人勿进的脸太有威慑力,板着脸问刘芳找谁时,刘芳就想起来当初梁秉安第一次把她领回梁家,梁秉安奶奶就这样! 246:刘家两姐妹都傻! 幸好梁家老太太去世的早,不然刘芳的日子可没这么好过。 梁老太太是身体力行反对刘芳进门的,梁秉安当初都动摇了,要不是刘芳破釜沉舟堵了一把,她肯定嫁不了梁秉安。 看见于奶奶,刘芳就想起来梁秉安的奶奶,十几年过去,梁老太太给刘芳留下的难缠印象还没消失。一见到于奶奶,她的记忆就复苏了。 倒不是说两人长得多么像,而是类似的气质,不骂你不打你,一双眼睛把你从头到尾看一遍,你会怀疑自己是个贼,是不该出现在对方眼前的人物。 刘芳被于奶奶的气势吓住,说话就带着三分小心: “大娘,刘芬是住在这里不,我是她妹妹,昨天通过电话的,今天来看看我姐。” 她陪着笑脸,穿得体面整洁,能说不乖巧吗? 刘芳当然乖巧,不然她最开始咋嫁进梁家的,不过她的乖巧是看人下碟。 于奶奶才不吃她这一套。 从眼神到长相,于奶奶都能大致看出刘芳是什么样的人。要不是她最近和刘芬、夏晓兰的关系变得有点奇妙,她铁定把刘芳给关在门外面。 “你姐上班去了,你进来等吧。” 于奶奶拉开门,下巴微扬,看起来就挺倨傲。 刘芳蹑手蹑脚的进门。 于奶奶的院子和夏晓兰刚租房时不太一样了。那时候房子大归大,却没啥生机,于奶奶白白放着一个大院子没心思整理。夏晓兰和刘芬住了几个月,连带着院子也有了变化,刘芬不是啥雅人,让她整理个鸟语花香庭院出来是不可能。 但刘芬特别勤快,种田是一把好手,院子里种点小菜是不用说。 她也没把于奶奶家的院子挖的乱七八糟,顺着墙根种了葱姜蒜等常用的调料,还有一洼韭菜。冬去春来,这些菜长得挺快,葱葱郁郁的在墙角一圈儿翠绿喜人。 刘芬又怕女儿每天学习累,想给她换换心情,几毛钱一株的兰草买了好多。原本想种在院子里,于奶奶不忍看,不知道哪里找回来好多旧的陶土盆。反正于奶奶一上手,几毛钱的一株的兰草陡然变得高档,在夏晓兰房间外的窗台上摆成一排。 兰花的幽香,让刘芳精神一震。 于奶奶派头大,她摸不清于奶奶的来历,可不就是要一直乖巧吗? 于奶奶给她一个凳子,她就老老实实坐着等。等了一会儿,还是本性占了上风。 “大娘,我二姐在上啥班啊,也没听她说过。” 于奶奶瞅她一眼,从夏晓兰和刘芬来商都租房子,这个亲戚还是第一次上门。既然刘芬都没说,于奶奶咋会多这个嘴。就这心思都写在脸上,还敢来她面前套话? 于奶奶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刘芳聊着,反倒把刘芳的话给套了。 说是怕离婚的二姐带着外甥女在省城不好,今天特意来看看。话里话外,又向于奶奶打听夏晓兰有没有处对象,对象又是哪里人。 关心外甥女的终身大事,倒比关心离婚的姐姐居多。 于奶奶想到夏晓兰那张脸,心里就有了数。 “对象啊?我瞧着行,和你外甥女很配。” 于奶奶其实都没和周诚接触过,长得是还行嘛。何况夏晓兰精明的像鬼一样,能轻易被男人给骗了?于奶奶心想,夏晓兰自己找的对象,肯定比这眼神不正的小姨妈介绍的对象强。 刘芳却想远了。 和夏晓兰配? 夏晓兰就那张脸好看,农村户口没学历没工作,和她相配的对象,估计也就是个长相不错的小年轻。说不定连正经工作都没有的,游手好闲的那种混混。刘芳觉得心里有底,咋说她介绍的亲事,对比条件也是为了夏晓兰好。 快到中午的时候,刘芬回来了。 急匆匆的回来,一看她妹妹和于奶奶聊得居然还行? 于奶奶啥时候成了热情好客的老太太了,刘芬感动啊,觉得于奶奶对她好才这样。 于奶奶看刘芬的眼神就能猜到她心思。 不愧是亲的姐妹,两个都一样傻。一个是傻的老实本分让人头疼,另一个是傻的自作聪明让人发笑。但和于奶奶住了几个月,经常对她笑脸相迎,帮她扫大街给她做饭的,是傻的让人头疼的那个,她能欺负刘芬,别人跑上门来欺负算咋回事! “你回来就好,我去扫街了。” 于奶奶把自己的扫帚拖出来,刘芳愣了半晌,问她二姐:“扫大街的?” 刘芬说是,刘芳差点没气死。 扫大街的老婆子,她还小心翼翼恭维啥。梁秉安的奶奶当年瞧不起她,那是梁家的确有本事,一个扫大街的老婆子也在她面前摆谱! 刘芳想骂几句,又想起自己来的正事儿。 她往刘芬身后张望,“咋不见晓兰?” “她出门儿还没回来。” 刘芬说的出门,是去京城。刘芳给理解成出门做生意没回来。 按下心中的急切,她把拿来的东西交给刘芬,“这点心是别人送的,我都舍不得吃拿来给你和晓兰尝尝。肉是给大哥他们的,他家三口子不住在这里?这衣服……” 刘芳想说这衣服给你穿,猛然才意识到,她二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打扮寒酸。 没有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身上穿着的又和过年不一样,说多时髦吧算不上,但料子做工啥的,绝对不会比刘芳平时穿的衣服差。 起码要比她拿来的两件衣服好。 刘芳的话就咽了回去,“我听那扫大街的大娘说你在上班,你在哪里上班?” 工厂招人,说夏晓兰走狗屎运考进去吧,刘芳还信。就刘芬这种年龄的农村妇女,文化水平就是当初上过扫盲班,年纪一大把,能找到啥工作? 城里的工作要是那么好找,就不会有一大把待业青年。 刘芬不擅长于说谎,李凤梅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不要说“蓝凤凰”是自家的生意,就说两人是帮别人看店的,起码要在梁家人面前要这样说。 “我帮人卖衣服,收收钱,搬搬东西。” 帮人卖衣服? 刘芳恍然大悟,那也难怪穿得不一样,百货商店里的售货员个个都穿得好,刘芬要是穿的差,不是影响店里的形象么! 刘芬难得说谎,心里慌得很,就低头往厨房冲: “阿芳,我去给你煮点东西吃,你等了这么久该饿了吧?” 刘芳不耐烦,“别煮了,我请你到外面吃去,吃完饭还要去那个啥蓝凤凰帮梁欢买衣服。” 247:大哥一家真发了! 去蓝凤凰买衣服? 刘芬顿时就慌,她本来就不擅长说谎的,刘芳居然要去蓝凤凰,去了她说的谎就被揭穿了嘛! 刘芳看她神色古怪,就奇道: “咋的,我请你吃饭还不成啊?又不要你给钱。” “不、不是……阿芳,我就在蓝凤凰上班。” 这倒是没想到的事。 刘芳还挺高兴,“二姐,梁欢说这个店在省城生意特别好,连我们县里人都听说过,还特意要来省城买衣服的地方,没想到你现在还混的挺好,工资咋样?” 工资咋样啊? 生意就是和大哥家合伙的,赚多少钱女儿都随便她用的。 刘芬想起来自己是有工资的,店是1月24号开业,过了年2月24号那天,晓兰就说要给大家发工资,她领了200元呢。84年,200元的工资是不错,刘芬不知道咋说,就含糊点头: “工资还行……” 刘芳也没细问。 夏家条件差,她二姐没机会见到钱,只怕有几十块工资都觉得很不错了。这种店能给多少工资,顶天几十块,肯定比不上她家老梁的收入。刘芳嫁进梁家后还真没怎么吃苦,她生梁欢时是六几年,多少人饿的要抓土吃,她坐月子时还能吃上炖鸡蛋。 那时候她就想,梁家的日子真是好啊,她死也不会再回农村去。 梁家就一直没真正受过穷,这几年连农村人的日子也在变好,梁家的日子就更好了。 刘芳今天的态度是真好,拉着她大姐出门,请客吃了羊肉烩面,又一块儿去“蓝凤凰”选衣服。刘芬急的满头大汗,可她偏偏没有急智,只能被妹妹拖着去。 李凤梅远远瞧着,刘芬咋把人给往店里带了? 难道刘芬没抗住?! 刘芳更吃惊好不好,店里就李凤梅一个人在,哪有老板会同时请姑嫂俩来看店的。一个卖货,一个收钱,岂不是能合伙把店给搬空? 李凤梅也知道瞒不过,刘芳既然找到了蓝凤凰,早晚都知道谁是老板。 营业执照是用刘勇的名字注册,李凤梅干脆坦坦然然承认,“小芳来了呀,吃过饭没有?我说你姐咋中饭都不吃就走了。” “大嫂,这店……” “哦,我和别人合伙做点小买卖,这不怕丢妹夫的人嘛,就没告诉你们。阿芬不是没事做么,我就请她来店里帮帮忙。” 是李凤梅和人合伙开的店! 刘芳的震惊显而易见。 就是两人说话功夫,还有人来来往往的试衣服。店里的客人是一直都没断,李凤梅和刘芬也配合默契,半小时功夫,店里就卖了4件衣服出去。 衣服好看吗? 刘芳觉得好看。 可就算以刘芳的消费水平,她都觉得店里的衣服不便宜,已经和百货大楼里的衣服一样贵,有的衣服还要更贵一点。这样一家店,每天得卖多少钱啊?刘芳的脑子嗡嗡响。 李凤梅说是和人合伙的,就这三间店面,这么大的规模,咋看也不是摆摊的那种小个体户。 七井村的人没说瞎话,她大哥刘勇真是在商都发了财!刘芳说不上啥心情,难以置信有,又挺气愤和委屈。发了财她又不图娘家的钱,要不是她今天来撞见,还不知道要瞒她到啥时候! 一时恼了,她真想扭头就走。 可梁秉安把情况给分析的那么清楚,她倒是仗着脾气扭头走了,接下来的事儿该咋办? 刘芳委委屈屈的呆在店里,压根儿忘记了要替梁欢买衣服的事。 李凤梅和刘芬一直在忙,下午四点的时候,李凤梅要去接儿子放学,问她今晚是不是要住在商都? “你看,我和你姐忙着这样,也没功夫回家给你做饭去,你要在商都呢,就等我们关了门再去店里吃饭。” 这话听起来挺耳

相关推荐: 吃檸 (1v1)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致重峦(高干)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取向狙击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