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屋里在主位坐下,看着毕恭毕敬的松下纯太郎,陈景恪指了指旁边的位置道: “坐。” 松下纯太郎恭敬的回道:“侯爷面前,小人哪配坐,您就让我站着吧。” 陈景恪点点头,转而说道:“你在日本那边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干的很不错,耿大将军都对你赞不绝口。” 松下纯太郎心里顿时乐开了花,侯爷终于表扬我了,腰情不自禁的又弯了几分: “都是侯爷的功劳,若没有您,我早就沉尸大海了。” 陈景恪笑道:“功就是功,大明赏罚分明。你立下如此大功,朝廷定有重赏。” “你有什么想要的,不妨先和我说说,只要不过分朝廷自会有赏赐下来。” 松下纯太郎激动不已,来了来了,最期待的环节来了: “小人不敢有什么要求,如果说祈求……小人倒是有一个,希望侯爷能准许。” 陈景恪说道:“呵呵,有什么想要的就说吧。” 松下纯太郎噗通跪下:“小人想当明人。” 陈景恪听出了他的意思,说道:“你想要汉姓?” 松下纯太郎以额头抵住地板,说道: “是,请侯爷为我赐姓。” 这个请求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赐姓什么的,并不是说只有陈景恪能做,他们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取汉姓。 但问题不在于他姓什么,而在于姓氏从哪来的。 如果他是个普通人,自己给自己取个姓,倒也没人说什么。 可他不是普通人。 对于他们这些异族,想混大明的上层社会,姓氏的来源就很重要了。 自己给自己取一个? 会被嘲笑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投降中原王朝的异族将领,不敢自己改姓非得皇帝赐姓的原因。 除了皇帝赐姓,某些身份地位高的人,也可以帮忙取姓氏。 说白了就是以自己的身份地位做担保。 以现在陈景恪的身份,还是有这个资格的。 按照松下纯太郎的功劳,给他一个汉姓并不过分。 所以,陈景恪故作为难,迟疑了片刻才说道: “按理说,你是朝廷的功臣,只有陛下才能为你赐姓。” “不过你我关系匪浅,现在又求到了我头上……” “罢了罢了,我就厚着脸皮为你取一个吧。” 松下纯太郎激动的道:“谢侯爷!” 陈景恪又问道:“你可有中意的姓氏?” “这……”松下纯太郎浑身一抖,支支吾吾不敢开口。 陈景恪笑道:“这有什么不敢说的,你不会是想姓朱吧,这可不行。” 一个小玩笑,让松下纯太郎放松了不少,鼓起勇气道: “小人想姓……姓陈。” 陈景恪愣了一下,这又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选择。 “也好,你想姓陈那便姓陈吧,咱们正好也做个本家。” “嗯,那我再为你取个名字,就叫陈慕华吧。” 陈慕华激动的热泪盈眶,不停的磕头道: “谢侯爷恩典,谢侯爷恩典,小人家族生生世世为陈家赴死。” 陈景恪并不把这话当真,就算他有这份心,又能管得了后人怎么想? 况且,陈家也不需要他赴死。 “起来吧,和我说说这些年你是如何策反日本人的。” 陈慕华又磕了几个头,才从地上爬起来,将这些年用过的手法详细说了一遍。 比如,不定期的召开文会,邀请日本的读书人、社会名流、官僚权贵参加。 文会上,会有人引导话题,谈论中原的文化。 通过这种活动,对那些人进行洗脑,同时筛选亲近大明的人。 他还会出钱宣扬文会,将其包装成上流活动。 日本各界人士,无不以参加活动为荣。 他还会出钱帮亲近大明的人扬名,利用关系帮他们出仕。 如果是做生意的,就拉着他们一起发财。 还有其他手段,简直是层出不穷,陈景恪都听得震惊不已。 这松下纯太郎,真踏酿的是个人才啊。 这种人才,必须要好好使用才行。 于是他说道:“不错,你的这些方法,让我都有些佩服了。” 陈慕华谦虚的道:“侯爷过誉了,不过是些小聪明罢了。” 陈景恪颔首问道:“不知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陈慕华恭敬的道:“小人没有什么打算,一切听侯爷指使。” 陈景恪也没有兜圈子,直接说道: “那好,正好有个官职非常适合你。” 当官?当大明的官?陈慕华不敢置信的道: “真……真的吗?可……可小人什么都不会啊。” 陈景恪笑道:“真的,我会上奏朝廷,在鸿胪寺设立一个官职。” “级别就暂定在正五品吧。” “任务就是培训外交人员,教他们如何在藩属国,宣扬大明的繁华。” 各藩属国都有自己的情况,天长日久必然会在文化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他们的特色越明显,在思想上和大明就越疏远。 思想上的分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彻底四分五裂。 作为宗主国,大明必须要延缓这个过程。 利用驻外天使的影响力,拉拢诸侯国的权贵,让他们学习大明的文化思想。 培养扶持亲近大明的年轻人,让他们走上重要岗位…… 这些都是不错的法子。 以前陈景恪空有想法,缺少得力的人手去执行。 很现实的事情就是,华夏当了几千年的天朝上国。 在文化方面是绝对自信的。 哪怕是被异族统治时期,文化方面也从来没有低过头。 这也导致,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大才,大多数人都缺少外交思维。 宋朝表现的尤为明显,外交方面简直一塌糊涂。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忽必烈这个人很迷信,他根据天象推算宋朝还不到灭亡的时候。 所以对灭宋一直很犹豫。 然后他派使节去和南宋沟通。 使者到了临安一看,南宋朝廷就是一坨,回去之后就鼓动忽必烈南下。 忽必烈依然犹豫要不要出兵。 然后最奇葩的地方来了,南宋边军守将在没有接到上面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出兵撩拨蒙古军队。 忽必烈一看都开打了,也别犹豫了,然后南宋就被灭了。 当然,南宋被灭的原因很复杂。 可在外交上的糟糕表现,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大明立国之后,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天朝上国思维更加严重。 即便陈景恪和朱雄英主持编撰了专门的外交手册,可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那些人的思维。 鸿胪寺的官吏处处以天使自居,在藩属国面前表现天朝上国的威仪。 这本身没有错,他们也做的很好。 可问题是,这种不对等的交流,并不是合格的外交方式。 现在大明强势,藩属国自然不会怎么着。 可将来呢? 难道要学习南宋,一边被人摁着暴揍,一边还要摆架子? 陈景恪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可并没有什么卵用。 在那些人看来,华夏思想如此先进,应该是你们主动来求学,哪有我们当老师的送学问上门的? 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抱着这种思想,还是有一些比较务实的人的。 可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陈景恪也无可奈何。 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没那么多精力从头培养专业的外交官。 现在有了陈慕华,事情就好办多了。 让他去培训专门的外交人才,亲自上阵手把手教这些人该怎么去做。 早晚能培养出合格的外交人才,建立一套真正的外交规则。 听说让自己当官,还是中枢衙门的五品官,陈慕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侯爷,这……这真的可以吗?” 陈景恪鼓励道:“为什么不可以,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在这一块上你比大多数人做的都好,足以胜任这个工作。” 不过他也理解对方的担忧,说道: “记住,你是我的人,别丢了我的面子。” 陈慕华一想,就是啊,我是侯爷的人,谁敢不听我的,那就是不尊重侯爷。 如此一想,顿时就有了底气。 “是,侯爷请放心,小人保证完成任务。” 陈景恪点点头,又聊了一会儿日本那边的情况。 顺便询问了一下宇合家的人。 陈慕华回道:“侯爷放心,我早早就派人将宇合秀太的子女接了出来。” “现在他们就在城外的一条船上,等候您的吩咐。” 陈景恪说道:“我不方便见他们,先让他们混入迁徙来的普通人里面。” “过几日陛下会从这些女人里挑选几名入宫,到时候你把宇合秀太的女儿也加进名单里。” 陈慕华自然明白是为什么,现在接见宇合秀太的子女,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是大明策划的刺杀吗。 虽然日本已经被灭了,就算此事暴露也没什么关系。 可好好的谁也不想给自己脸上抹黑不是。 这时,陈景恪好奇的问道:“宇合秀太的女儿,漂亮吗?” 虽然朱雄英使了美男计,可也不能给他塞个丑女不是。 要是实在太丑,就找个漂亮的冒充宇合秀太的女儿也行。 陈慕华还以为他有了别的想法,连忙说道: “漂亮,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四岁,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坯子。” “侯爷喜欢哪个,今天晚上我就将她送到侯爷府上。” 陈景恪一脑门黑线:“别扯淡,两个都送进宫里去。” 陈慕华知道马屁拍在马蹄子上了,赶紧认错: “是是是,小的胡说八道了。” 陈景恪叮嘱道:“把她们两个保护好了,别给自己找麻烦。” 陈慕华神情一凛,道:“小人明白,保证不会让她们伤了一根头发。” 陈景恪点点头,也不再说这件事情,转而道: “听说你有个弟弟,现在在哪?” 陈慕华连忙回道:“就在府外候着呢。” 陈景恪说道:“去将他叫过来吧,我看看他。” 陈慕华恭敬的退出大堂,去门外叫人。 他刚离开,福清端着一碗羹,就从后堂走了进来,说道: “累了一天,还没用晚饭吧,先喝点粥垫一垫。” 陈景恪笑道:“我正好饿了,还是娘子懂我啊。” 福清将碗摆在他面前,笑道:“就会给我灌迷魂汤,快喝吧。” 陈景恪端起碗试了一下,温热正好,一仰头呼噜噜一口气就吃完了。 福清心疼的道:“慢点吃,看把你给饿的。” “这皇帝也太小气了,都不知道让你吃了饭再回来。” 陈景恪放下碗,说道:“他倒是想让我留下来着,可我一看宫门就要落锁了。” “真要在那吃饭,晚上就回不来了。” “这不是怕你独守空房吗,就饿着肚子回来了。” 福清白了他一眼,道:“年龄越大,越会油嘴滑舌了。” 心里却美滋滋的。 “对了,周管家犯什么错了,让你生那么大的气?” 提起那个管家,陈景恪脸色有些难看的道: “宰相门前七品官,他更甚,人言安平侯府的周管家至少是个六品。” 福清皱眉道:“谁家嚼这个碎嘴子,我怎么不知道他嚣张跋扈?” 陈景恪说道:“老杜和我说的。” 福清顿时不说话了,老杜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杜同礼,他没事儿自然不会说周管家的坏话。 既然说了,那这事儿就假不了。 况且她又不傻,陈景恪这么一说,她就知道自己被欺瞒了,眼睛含煞道: “好个刁奴,看我怎么收拾他。” 陈景恪反而劝道:“毕竟跟了我们十余年,也没有酿成什么大祸,若惩罚太狠恐寒了人心。” “将他所犯之事说清楚,惩戒一番放还雇工契约就好了。” 福清知道他的性格,就说道:“好,我知道该怎么办。” 正说话间,就看到陈慕华领着一个人,正往这边走。 她就拿起空碗,起身说道:“我先去后面准备晚膳,你忙完了记得去吃。” 说完就从一侧离开了。 没一会儿,陈慕华就带着他弟弟松下清次郎来到正堂。 第531章 韭菜长高了 这还是松下清次郎第一次见到陈景恪,他可是听过太多关于对方的传说,心中充满了敬畏。 所以,直接五体投地大礼参拜。 陈景恪笑道:“起来吧,无需这般大礼。不要听你大哥瞎说,我这人很好说话的。” 松下清次郎盯着脚尖,回道:“小人是仰慕侯爷威仪,只有如此方能表达心中的敬仰之情。” 陈景恪哑然失笑,这也是一马屁精。 不过这样更好,交给他的任务当能完成。 “你大哥将你的功劳都告诉我了,干的很不错。” 松下清次郎谦逊的道:“都是大哥的功劳,我不过是跑跑腿而已,实在不敢居功。” 陈景恪赞道:“兄友弟恭,不错。” 又表扬了他们几句,他才终于说出自己的目的: “你也为大明立下大功,理当奖赏。如果想当官,我可保举你出仕。” 松下清次郎有些激动,一句‘我想当官’差点脱口而出。 话到嘴边及时反应过来,改口道: “小人的一切都是侯爷给的,只想报答侯爷,无有别的想法。” 陈景恪笑道:“你倒是会说话……我确实有个任务,就是有些危险,不知你可愿意一试。” 松下清次郎立即说道:“小人愿为侯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陈景恪点点头,严肃的道:“现在大明的敌人只剩下极西诸国。” “只是大明需要时间来消化胜利果实,短时间内无力西征。” “我要你聚拢一批日本逃民,冒充海盗前往极西,将那里的水搅浑。” 松下清次郎有些迟疑,道:“小人倒不是怕危险,只是听闻极西诸国也不乏大国。” “只怕我能力不足,坏了您的大事。” “且,拒绝归降大明,选择逃离日本的那些人,多是顽固不化之辈。” “我也怕他们背后生事,甚至架空于我。” 陈景恪满意的道:“你能想到这些,可见也是足智多谋之人,我没有选错人。” “至于你担心的事情,我也早就想到了。” “我会派一些人过去辅佐你,还会用一些手段,送给你五艘炮舰。” “有了这些,足以应对极西诸国的水师。” 闻言,松下清次郎大喜。 那可是炮舰啊,他大哥为大明效力这么多年,都未能拥有哪怕一艘。 这次竟然一口气调拨给他五艘,想想都激动。 陈景恪继续说道:“至于那些日本逃民,不过是用来让你取信于西方人的炮灰罢了。” 松下清次郎见他把一切都计划好了,也不再有任何疑问,道: “小人定不会让侯爷失望的。” 陈景恪自然知道,光靠忠诚是不行的,得给好处才行,接着就说道: “你应当知道,我给你大哥赐姓了吧?” 松下清次郎大喜,难道也要给我赐姓吗? 陈景恪说道:“如果你不嫌弃,我也给你取个姓名吧。” 松下清次郎激动的道:“谢侯爷。” 陈景恪说道:“你大哥叫陈慕华,你就叫陈慕夏吧。” 合在一起就是仰慕华夏之意。 松下清次郎噗通跪下,道:“谢侯爷恩赐,小人唯有结草衔环以报大恩。” 之后陈景恪又交代了一些具体的细节。 比如和欧洲大陆上的法兰西等国交好,打击英国的势力,最好能在英伦三岛上站住脚跟。 虽然陈景恪对世界历史了解不多,但圣女贞德的故事他还是听过的。 再加上朝廷打探来的消息,让他对目前的欧洲有了一定了解。 英法百年战争,这会儿正打的如火如荼。 根据后世英国的发展来看,战争刺激了商业经济发展,商业发展刺激了航海业…… 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应该就是在这个时期就埋下伏笔了。 派一支海盗过去,打击一下英国的航海业,进而遏制他们的商业发展。 如果能在英伦群岛上站稳脚跟,那就更好了。 一边折腾英国,一边玩离岸平衡让欧洲保持分裂。 陈景恪没有消灭欧洲诸国的打算。 一来鞭长莫及,大明至少需要三五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将现在占领的土地消化。 还有文化方面,不是说提出一个新框架就完事儿了。 再激进的思想,在保守的人手里,也会变成保守思想。 他要做的是扭转整个文化方向,扭转千年来形成的主流意识。 这甚至比领土扩张更难,需要他用毕生力量去做。 况且接下来还有工业化之类的。 领土扩张反倒是不那么着急了。 二来也是为了保持文化多样性。 让欧洲保持分裂状态,变成华夏养蛊的地方。 看看他们能不能演变出先进的思想,到时候华夏思想可以通过借鉴完成再一次进化。 至于会不会养虎为患……除非他们能出个秦始皇。 他们有出秦始皇的土壤吗?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养虎为患的可能性为零。 而且说句不客气的,华夏都领先这么多了要是还能被超过,那后人得多不争气啊。 被反噬一下涨涨教训,也是应该的。 直到天色全黑,两兄弟才离开安平侯府。 朱雄英登基之后,已经取消了宵禁。 只不过城门依然会按时封闭,晚上不允许随意出入城池。 但在城内可以自由活动。 事实上,大多数朝代平稳期都是如此。 只有刚建国和王朝走下坡路的时候,才会施行严格宵禁。 只不过古代没有路灯,晚上大多数人都不会随意外出。 只有某些喜欢夜生活的人,才会格外活跃。 回到陈慕华位于洛阳的住宅,兴奋的兄弟俩没有睡觉,而是让家人准备了酒菜痛饮。 兔死狗烹的故事他们可听过太多了。 更何况,之前他们做的事情并不光彩,要说心里没有担忧是不可能的。 现在不但平稳落地,还被赐了汉姓并得到了重用,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不过他们也知道,现在还不是酩酊大醉的时候。 只是小酌了一番就各自歇息了。 第二天他们就返回城外的船上,开始为后续的工作做准备。 ----------------- 直到日上三竿陈景恪才起床,揉着有些酸的腰眼,打着哈欠前往皇宫。 他没有正式的职务,是无需上早朝的。 更何况,大事儿开小会,小事儿开大会。 早朝只是交流的地方,不是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 真有大事儿,那也是下朝之后开小会做决定的。 所以,他对早朝也没什么兴趣。 到了乾清宫,他让人取来地图,看着欧洲的形势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过了多久,内侍提醒道: “侯爷,陛下退朝了。” 陈景恪这才回过神,随口道了声谢,然后提笔将刚才想到的一些要点写了下来。 不一会儿朱雄英的身影果然出现了,一见面就挥退周围人,问道: “什么事?” 正常情况下,陈景恪进宫后会去内阁处理一些事情。 直接来乾清宫,就说明有不方便告诉别人的事情,往往还都是大事。 陈景恪就将他昨天的计划,以及今天想到的讲了一遍。 听完陈慕华的事迹,朱雄英也大为惊讶: “没想到那个贪生怕死的家伙,竟然还有这本事。” “你的这个想法好,就让他去培训外交人才,鸿胪寺所有人都要跟着去学。” 之后又谈起让陈慕夏去搅乱极西的事情。 “日本灭国之事很容易就能查到,但极西诸国的人肯定不知道细节。” “他冒充日本难民,在我们的驱赶下,一路逃到了极西世界。” “为了逼真,可以让秦王出动水师,当着极西人的面与他们打一仗。” “我让陈慕夏聚拢一些不服大明的日本难民,目的也在这里。” “到时候就让这些难民当炮灰,被秦王的水师给杀死。” “如此一来,极西诸国的人定然不会怀疑他。”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对抗大明,也为了多了解大明,极西诸国定然会接纳他。” “到时候他就可以合纵连横,搅乱整个极西世界。” 朱雄英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这个法子好。” “你果然阴险奸诈啊,刚收割了日本,这就开始布局整西方人了。” 陈景恪:“……” 你这是夸人还是骂人呢,算了,我心胸宽广不和你一般见识。 “根据西方传来的情报,埃及那边已经将运河挖好。” “到时候陈慕夏先去马穆鲁克(埃及),那里的鱿人定然会收留他们。” “大明正好以此为借口出兵,夺取对运河的控制权,掌握东西方交流的命脉。” 朱雄英颔首道:“马穆鲁克这步棋下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收尾了。” 然后他感慨道:“难怪你那么忌惮鱿人,他们才去了几年,就渗透进了马穆鲁克高层。” “还鼓动马穆鲁克贵族,不惜代价去开挖运河。” “为了这条河,死了得有十好几万人了吧?” 陈景恪说道:“算上因为反抗被镇压处死的,至少有十几万人。” “现在马穆鲁克贵族已经天怒人怨,只要我们的大军到达,轻易就可以拿下此地。” 马穆鲁克贵族是突厥人的一支,属于少数派。 被统治的平民是大食人,是多数派。 本来腐化的马穆鲁克贵族,就已经很不得人心了。 现在为了挖运河,更是彻底和底层的大食人割裂。 只是底层大食人缺少兵器和组织性,无法对抗贵族。 大明军队过去,会自然而然的变成解放者,可以得到底层大食人的拥护。 陈景恪指着地图说道:“马穆鲁克王国多沙漠,宜居土地主要集中在赤水附近。” “我大明水师无有对手,在这里能发挥最大战力。” “等拿下这里之后,就沿河安置汉人人口,一点点替代大食人。” 赤水指的就是尼罗河,名字来源于山海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因此,陈景恪将尼罗河命名为赤水,将黑海命名为黑水。 埃及的人口分布,了解过的都知道,全国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尼罗河沿岸。 只要大明掌握了这条河,就能轻易掌握这里。 以大明水师的实力,大食人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当然,大明不会搞种族屠杀,而是会采用相对温和的方式,让他们无痛无觉的消亡。 比如教化吸收一部分,比如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比如将他们迁徙到阿拉伯半岛或者黑非。 这些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朱雄英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异议。 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此要地,需要派一位能力出众,又信得过的人去镇守。” “你觉得让谁去合适?” 陈景恪笑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这里就是给吴王准备的封国。” 吴王就是朱雄英的同母弟朱允熥。 前世,史书记载朱允熥性情怯懦不堪大用,至于原因应该不难猜。 这一世就不同了,朱雄英这个亲大哥在一旁照顾。 又有陈景恪等名师教导,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 让他去埃及,是可以镇的住场子的。 而且他和朱雄英非常亲,不会有别的想法。 又得到了陈景恪的真传,能更好的配合大明朝廷的外交政策。 将他封过去,还有个原因是朱樉。 以朱樉的性格,将谁封过去他都会不开心。 老子经营那么久打下来的土地,怎么能落到别人手里? 哪怕是朱元璋其他儿子封过去都不行。 只有朱允熥过去,他才不会有意见,还会给予一定的照顾。 朱雄英嘿嘿一笑,说道:“还是你懂我啊,那就将允熥封过去吧。” 说到这里,他忽然有些不舍的道: “哎,我们兄弟四人,就他和允炆与我最亲,可是他们两人却又封的最远。” “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 朱标子嗣不丰,加上吕氏之事的刺激,使得他对后宫更没兴趣。 吕氏死了之后,他的后宫只添了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与朱雄英年龄相差太大,所以平日里接触也比较少。 和他关系好的朱允炆和朱允熥,一个封到了炎洲,一个即将封到马穆鲁克。 堂兄弟里面,与他关系好的朱高炽去了次大陆,朱济熺马上也要去碎叶川,其他人也各有去处。 身边熟悉的能聊得来的人越来越少,他难免有些感慨。 陈景恪叹道:“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离别在所难免。” “万幸的是,大家分开是为了做出一番大事业。” 朱雄英点点头,他毕竟还年轻,正处在雄心勃勃的时期,伤感来的快去的更快。 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转而和陈景恪谈起了封赏的事情。 灭日和收复西域,很多人都立下了大功,朝廷必须要拿出足够的封赏才行。 具体如何封赏,需要尽快拿出章程。 第532章 又无题了 和朱雄英商量完马穆鲁克的事情,又讨论了一下对功臣的封赏,之后两人就去了内阁。 事情实在太多,他们一刻都不得闲。 下午,陈景恪察觉大家看他的目光有些异样。 一开始他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直到杜同礼悄摸摸的找过来:“侯爷,公主将周管家处理了。” 陈景恪愣了一下,然后脸色一变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杜同礼心道果然如此,这事儿是公主自己的主意,侯爷干不出这种事儿。 “今天上午,公主将所有仆从都召集到一起,公布了周管家的罪行。” “然后用升官贴将他处置了。” 所谓升官贴,就是用牛皮纸蘸水贴在人脸上。 牛皮纸韧性强,光凭呼吸或者舌头舔,是无法弄破的。 关键它还有一定的透气性,人不会快速窒息死亡。 但透气性又不足,会让人持续缺氧,最终因为氧气不足死亡。 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 只是想一想就知道,
相关推荐:
永乐町69号(H)
大风水地师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蚊子血
罪大恶极_御书屋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炼爱(np 骨科)
有只按摩师
医武兵王混乡村
试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