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都要用自己发明的无影灯来亲眼见证自己老母亲几十万次手术,而爱因斯坦也要往牛奶锅里面煮上几万次自己的手表等等,反正好像不引用一点前人的话语和故事,就显得自己的文章议论的不够充分一般。 当然了,这一点并非是中小学生们的特长,事实上不管往前推多少年,哪怕到了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哲学家们,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也都要引用比他们更加久远的前辈的话语。 就好像是庄子要造一个鲲鹏,孔子要仿效文王,至于圣经……其实说这是一本童话大全更加合适,因为里面描写的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 古往今来,所有哲学家里面唯一一个在自己的代表著作中,没有引用任何典故或者是名人名言的,大概也就只有老子的《道德经》了。 所以这《道德经》大部分也就看不懂了。 至于我们的刘旭在写《世界论》的时候,自然也不能够免俗,哪怕有许多话语和道理是刘旭自己想出来的,但是他不能直接在书上写“现代有一个叫做刘旭的贤者,他认为……道理……就是正确的。” 这看上去非常的让人不适,本能的也会觉得刘旭是一个自大狂。 所以刘旭在写某个道理的时候,往往要谦虚的表示就是某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曾经说过的话,或者讲过的道理。但问题是谷安世界的历史人物们刘旭要么不熟,熟悉的那几个,谷安世界的人比刘旭更加熟悉,刘旭将这些话套在这些人的身上,一旦被人查出问题来,那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更重要的是,如果道理的来源都是错误的,那这个道理又如何能够说服他人? 思前想后,刘旭就在自家的《世界论》里面深造出了一位名叫孔夫子的人物出来,刘旭在《世界论》里面表示,这孔夫子不知道是多少亿年前的一位大天世界之主,只是时光流逝,逐渐被人所遗忘。 而他幼年时曾经得到过一本名叫《我语》的奇书,这本书就是这位孔夫子写的,里面有许多蕴含天地大道的至理,被自己记录了下来,然后就应用到了《世界论》里面。 奈何后来这本书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他自己也没有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找到这位孔夫子的踪影,但这位孔夫子肯定是存在的。 好家伙,这样刘旭就拥有了一位永远不会被戳穿,永远不会被发现任何劣迹的伟大先贤,可以借着这位先贤的口,说出永远不会错的话。 于是整本《世界论》里面,大大小小有四五百处引用孔夫子《我语》里面的名人名言,只是这名人名言只有刘旭一个人见过,其他人根本不曾见到罢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世界论的读者将《世界论》给读完了一遍,也几乎将《我语》给读了一遍,心中对这位至诚至圣的孔夫子也是敬服不已,冥冥中也就出现了这么一位孔夫子的映照角色出来。 只不过因为这个孔夫子是刘旭完全生造的,所以和之前刘旭的诸多映照角色也截然不同,短时间内并没有诞生自己的灵性与意志,但实力却毫无疑问的是大天世界之主的存在了。 至于刘旭为什么要让这位孔夫子出头,而不是映照圣人,那自然是因为担心被科技世界发现蛛丝马迹,毕竟科技世界的眼线遍布整个虚空,而刘旭映照的圣人也和真正的圣人无异,要是真的映照那几位,怕不是没多久的时间,科技世界的狗腿子都杀了过来。 还是这样一位没有任何来历的孔夫子用来起来更加的方便。 至于刘旭为什么能够映照这位货真价实的大千世界之主出来,甚至一句话就击破了大天世界之主的一击,那是因为刘旭在这十几年的航行中,已经悄然实现了出发前曾经定下的一个目标,也就是打破三十三重天中的第二十四重天的上限,诞生一丝丝原本属于大天世界之主,也就是第二十五重天的世界之力。 而这一切,那就要归功于我们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大了。 原本刘旭在写《窃宋》的时候,就是奔着利用剧情的高潮来让自家能够突破二十四重天,拥有一部分大天世界之主的世界之力的想法。 奈何刘旭的想法虽好,但进度却远远赶不上,不但谷安世界这边的进展非常缓慢,《窃宋》的小说这边,剧情也不尽如人意。 本来刘旭打算搞一个创新,按照金庸武侠小说的写法,将《窃宋》的开篇写成一本武侠小说一般的故事,于是开始融入了大量的武林门派,内功心法,最后还写了一个五代末年的江湖出来。 当然了,刘旭这也不是瞎创作,为了剧情高潮就胡乱编排历史人物,因为历史上的赵匡胤人生中也确实有过一段在江湖上厮混的经历,在江湖上拥有赫赫的神威,他还曾经组织过江湖上颇为庞大的组织:义社,后来更是将义社内的高手全都拉进了他的禁军里面成为了低级军官,赵匡胤这才有了自己的基本盘。 不过赵匡胤最强悍的其实还是他的个人武功。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把古往今来所有皇帝聚在一起,然后给他们的武力值搞一个排行,那排名前三的是谁可能争论不休,但排名第一的就一定是赵匡胤了。 第1890章 千里送京娘 虽说赵匡胤的故事并没有引发多么剧烈的高潮,但也确实得到了部分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他们都觉得改变了写法的新书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事情。 尤其是通过描写江湖中的故事,来展现老百姓在乱世中的现实生活,以及将江湖斗争中的种种脉络延伸到各个朝廷上,从而体现出朝廷对于民间的治理和剥削等等,都是极为精妙的。 所以《窃宋》的故事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小说的人气也很高,被读者评论为一扫《日月倒悬》的狗血宫廷剧情,重回《南北归一》巅峰之作。 而赵匡胤这样一位从江湖中来的主角,以及顶天立地的侠客形象,更是得到了许多读者们的喜爱,尤其是那段千里送京娘的故事。 这段故事说的是赵匡胤在江湖中行走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一群武功高强的强盗抢了江湖第一美女赵京娘,想要在道观中就对赵京娘行苟且之事,结果被赵匡胤悍然出手,一己之力就击杀了十几名高手,将赵京娘给救了出去,并且打算将她护送回家中。 但赵匡胤不知道的是,这会儿强盗的背后其实是天下的黑道第一高手,而他杀的人里面,就有这位第一高手的亲弟弟。 于是这位黑道第一高手开始对赵匡胤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追杀,赵匡胤在千里送京娘的过程中,和这位黑道第一高手斗智斗勇,一路上有各种毒杀,围杀,伏杀,还有和这位黑道第一高手正面对决等等。 黑道方面对赵匡胤足足进行了30多轮的攻击,但最终都被赵匡胤以各种手段化解,而赵匡胤在这疯狂的追杀中,从一开始的力不能敌,好几次都被打到浑身吐血,在生死边缘徘徊。 但这个过程中赵匡胤也有诸多奇遇,武功进一步大成,更是在战斗中创造了一套全新的武功:盘龙棍,内力和修为都达到了江湖中的巅峰。 等到这场追杀的后半部分,赵匡胤就从前期的各种被追杀,转而演变成了对各路黑道高手的反杀,将一个个曾经将他逼得无路可逃的高手全部击杀,最后更是与那位黑道第一高手展开了最终决战,凭借他自己创造的盘龙棍,将这位名噪天下的黑道第一高手给正面击杀。 至此,赵匡胤也就成了鼎鼎大名的江湖第一高手,同时也护送赵京娘到了自己的家中,送到了亲人的身边。 这一段剧情可谓是小说中的第1段大高潮了,他的读者们都非常满意,赵匡胤在这过程中人气也直线上升,《窃宋》的评分更是一度达到了9.6分这样的高分,都快要追上《三国演义》和《天可汗》了。 结果没想到的是,读者们在这段剧情到了最后的时候,却发现感觉似乎有些不对劲了 虽说赵匡胤和赵京娘一路相处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期间有好几次赵匡胤遇险,赵京娘都没有任何避讳的给赵匡胤疗伤,双方有过无数次亲密接触,赵京娘更是直接摆明了自己的心思,想要和赵匡胤在一起。 而读者们其实也和赵京娘是一个心思,虽说赵匡胤已经有了妻子,可这个妻子登场时间并不多,而且是家中指腹为婚的妻子,双方并没有什么感情,所以许多读者都以为赵京娘是第一女主来着。 疯狂的想要看到赵匡胤和赵京娘的CP剧情,奈何赵匡胤却和赵京娘兄妹相称,对赵京娘坐怀不乱,将完整的赵京娘送回了家中。 如果说继续发展到这里还算正常,读者依然能够接受的话,后面的剧情就彻底不对劲了。 首先是赵京娘的家里人在得知了自家女儿的情况之后,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赵匡胤,成全这一段姻缘。结果却被赵匡胤给拒绝了,用赵匡胤的话来说,他虽然对赵京娘也非常的喜爱。可如果他就这样娶了赵京娘,难免会被世人认为他挟恩图报,有损自己的名声。 其次就是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已经在江湖上人所周知了,他也在江湖上一概宣称,他和京娘是兄妹相称,他对京娘也秋毫无犯,江湖上的豪杰们也因此都觉得他赵匡胤是个大侠。 如果他现在和赵京娘结婚,兄妹变成了夫妻,岂不是意味着他之前做出的所有表态都成了笑话了吗? 最后,他一把人送回去,人家父母就催着他结婚,这是否表示赵京娘已经并非完璧之身,无法再嫁给其他人,只能嫁给他赵匡胤,那坏了京娘身子的人,除了他赵匡胤还能有谁呢? 所以赵匡胤坚决不娶,只是其中的理由也不好说出口,于是在当天晚上就直接离开,一个月后重新回来,想要去看望赵京娘,却得知因为赵匡胤的不娶,导致周围邻居们议论纷纷,都说赵京娘肯定已经被强盗坏了身体,否则哪有男人能够拒绝迎娶赵京娘的。 而赵京娘的父母也压力很大,想方设法的想要将赵京娘嫁出去,从而避免这样的闲言碎语,而赵京娘心中又只有赵匡胤,最终赵京娘悬梁自尽,香消玉殒了。 这个被赵匡胤几乎献出生命来保护千里平安的江湖第一美女,居然就以这种理由而死去了。 最终,赵匡胤在赵京娘的坟前上了三炷香,连一句对不起也没说,就策马扬鞭而去了。 这段剧情一写出来,对于赵匡胤的个人形象的杀伤力可想而知,读者们更是彻底傻了,整个赵匡胤的形象都要彻底崩塌了,而作为写出这样的剧情的刘旭,更是被骂了几乎好几年的时间。 嗯,这样的剧情如果出现在起点小说里面,怕不是无数人就直接高呼有毒,然后毒发身亡,订阅崩盘,作者直接爆炸了。 不过这就是历史上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虽说这个故事本身不是真的,只是元曲的一段故事,和西游记的来历差不多,但这段故事自有其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加上又是极好的江湖题材,于是刘旭就写了。 结果自然是效果爆炸,整本《窃宋》小说在这里达到了这本小说排名第三的剧情高潮,给了当时还在赶路的刘旭巨大的冲击……虽说最后这剧情高潮终究没有突破第二十五重天,但是却让两个重天之间的壁垒被冲击的削弱了不少,给接下来的排名第二的高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什么,你问排名第二的高潮是什么? 那当然是赵匡胤天冷了加件衣服的剧情了! 第1891章 效仿关张 赵京娘的剧情让《窃宋》直接迎来了评分上的第1个滑铁卢,一口气从9.6分的高分直接跌到了9.1分。别看只跌了0.5分,但是这对于堂堂的元始天尊的小说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跌幅了。 毕竟现在元始天尊已经是一代传说中的人物了,再过上几十年的话那就是教科书里面的人物了,同时任何官方媒体没有一家敢说元始天尊的坏话,而且评分榜上也会对很多刻意的差评进行删除。 比如那些因为一时气愤直接打零分的读者,这些读者的分数就直接全部都被删除掉,不计算到总分里面了。 这一点排行榜甚至还直接发布了相关的解释,他们表示小说排行榜追求的是最公正的分数,而对一本得到广泛认可的小说打出0分这样的分数,明显是在一时愤怒的情况下打出的恶意分数,并不能够代表小说的真实品质,所以这样的分数一概不计入总分之中。 这个理由听上去似乎非常的合理,因为刘旭的小说确实不可能差劲到只有0分的程度,但怎么不见排行榜对其他小说的零分进行限制? 事实上不仅仅是0分,凡是低于6分的打分都一律被直接删除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窃宋》一口气掉了0.5分,算是相当严重的掉分了。 其实本来分数一度掉到了8.6分的,只是后来有许多读者自发的在读者群和各种论坛里面解释说垃圾作者并不是要写一本拥有完美主角的小说,而是推演华夏世界的故事,那这个主角干出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是对这本小说差评的原因,而是要看这样的剧情是否符合逻辑,又是否是为了恶心读者可以为之,其背后是否有更深刻的含义。 以及揭露其所在社会的荒谬等等, 经过这么一说,读者们瞬间感觉这个剧情似乎可以接受了,垃圾作者写这段剧情分明是为了告诉我们恋爱脑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呀! 而且赵匡胤这么做其实也没有错,人家对一位美丽的姑娘始终恪守本分,做一个君子该做的事情,也没有侠恩抱负,只是不爱而已,难道这也有错吗? 要怪只能怪赵京娘和她的父母罢了。 于是乎,在这种评论下,赵匡胤的风评倒是好了一些,而赵京娘的死其实也让赵匡胤很是触动。他觉得赵京娘之所以会死,还是因为她被盗匪给掳走了,而这又是因为天下混乱,盗匪遍地,如果天下能够尽快平定,将那些所谓的黑道武林高手全部扫平的话,也就不会再有赵京娘这样的悲剧了。 自己就算在江湖上的声望再高,也终究无法影响着天下大事,也不可能扫平天下所有的匪徒,想要让天下太平,最好的办法还是当兵,让天下归于一统。 于是赵匡胤重新涌出了参军的念头,于是他孤身一人重新回到洛阳,原本打算投奔父亲的好友,结果半路路过邺城的时候,看到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正在赈济灾民。 这让赵匡胤非常的惊讶,因为他一路上行走江湖,见过太多鱼肉百姓,竭泽而渔的节度使了,但是像郭威这样主动赈济百姓的节度使,赵匡胤却是第一次见到。 赵匡胤自然早就听说过郭威的名声了,于是留下来细心观察,通过诸多细节小事之后,赵匡胤有了自己的想法,只是他还没有来得及行动,突然就遇到了一位早年的朋友。 这位朋友就是当初他暴揍王彦超卫兵之后,遇到与他一起吃酒的贩枣商人,两人在邺城重新偶遇,大感缘分,于是又重新坐下来吃酒。 双方聊了一下最近的境遇,这商人这才知道,原来坐在自己对面的居然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绝顶高手:赵匡胤,不由的对他另眼相看。 而当赵匡胤聊起他重新想要投军,而且还细细的观察了郭威之后,商人就好奇的问道“不知道在贤弟的眼中,这郭威如何?” “此乃天下一等一的英雄!”赵匡胤言之凿凿的说道“未来重整天下,辅助圣朝,一统南北,驱逐契丹的英雄,必定就是这位郭威了,我正打算去投奔与他,只是不知道他是否愿意接纳!” 这个商人顿时大喜过望,然后袒露了自己的身份,原来这个郭威就是他的姑父,他幼年父母遭遇兵灾,家道中落,他孤身一人去投奔嫁给了郭威的姑母柴氏。 柴氏生不出孩子,于是和郭威商量着,就收了柴荣做养子,于是柴荣就改名叫做郭荣,是郭威最亲近的义子,而且直到现在,郭威都还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 至于他这个商人的身份,其实也不是欺骗赵匡胤,因为他之前确实替郭威经商,经常往来于江南与江北之间,整个郭家的经济大权其实都掌握在郭荣的手中。 只是最近郭威深感身边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于是让郭荣弃商从戎,目前在他身边做了天雄牙内指挥使,兼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 最后,郭荣直接抱住赵匡胤的胳膊,恳求赵匡胤留下来帮他,做他的副手。因为他初登高位,身边完全没有自己的亲信,自然想要笼络赵匡胤这样的人才。 赵匡胤自然不会拒绝,于是郭荣兴奋的带着赵匡胤直接去见郭威,郭威对赵匡胤一开始还颇为不以为然,觉得不过是个江湖匪类罢了。 但是当他得知赵匡胤居然是赵弘殷的儿子之后,对他的态度立刻大变。因为赵弘殷曾经是他麾下的一员猛将,和他关系相当不错,只是后来被皇帝调走了,但郭威一直都记着赵弘殷。 现在得知赵弘殷的儿子要加入自己的军队,自然是满心欢喜,同时毫不犹豫的将赵匡胤收入麾下,并且任命其为镇将,直接归属于郭荣。 郭荣得知之后大喜过望,再一次抱着赵匡胤道“天下大乱已久,就要靠我们这些年轻人来振奋,我今日得到了香孩儿你的帮助,就如同刘备得到了关羽张飞一般的亲兄弟。只可惜我们身边没有桃园,否则一定要效仿那刘关张,来一场桃园结义!” 第1892章 第1次加衣服 接下来就是赵匡胤跟着郭荣的戎马生涯了,没问题赵匡胤本身武艺就高到了几乎极致,而且为人沉稳,做事细致,再加上本身就是军旅世家出生,一身一半的本事都在军队上。 所以赵匡胤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了郭荣最为信任的手下,而在过程中,赵匡胤也想方设法的将自己在义社的兄弟们都给接过来,加入军中,成为了赵匡胤自己的班底。 郭威有郭荣这个亲信,郭荣有赵匡胤这个亲信,赵匡胤又有义社十兄弟这样的亲信,而郭威自己,则是后汉的先皇帝刘知远的心腹亲信,可谓是一环接一环,这也是整个五代十国时期的惯例了,每个军官都要笼络属于自己的亲信,否则这军队根本指挥不了。 但如此一来,军队也就变成了各级将军们的私产,如果最上面的皇帝能够罩得住这些将军,自然就是天下太平,可如果罩不住的话,那就是一场场野心家的兵变了。 事实也是如此,身为刘知远的心腹的郭威,很快就发现他不再是现任皇帝刘承祐的心腹了,哪怕他帮刘承祐第一时间灭掉了其他的造反派,但小皇帝刘承祐依然不信任郭威,甚至暗地里派出手下去下令杀了郭威灭口。 郭威又不是岳飞那样的傻瓜,在见到了杀他的诏书之后,当即就开始造反,率领麾下的兵马反攻开封,在这个过程中,赵匡胤也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最终郭威造反成功,刘承祐兵败被杀,郭威立其他刘姓子孙为帝,一时之间威震朝野。不过这个过程中郭威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他全家上下上百口全部都被杀了。 作为出镇一方的大将,再加上五代时期各路节度使争相造反的业绩,所以后周对于离开首都,去其他地方上镇守的武将都非常的不放心,要求这些武将将自己的家眷全部留在京城里面,美其名曰是照顾,但实际上就是人质。 郭威自然也是如此,他出征的时候除了自己之外,就只带了郭荣这个侄子。也正因为侄子这个身份,所以刘承祐并没有为难,相反,郭威刚刚出生不到一年的儿子,就被强迫留在了开封。 等到郭威真的造反之后,愤怒的刘承祐自然是手起刀落,将郭威满门上下全部斩杀,包括郭威仅有的一个儿子,至此郭威就又成为孤家寡人,身边当真是一个活着的亲人也没有了。 另一方面,虽然郭威刚刚废立了皇帝,成为了权倾天下的权臣,但契丹似乎并不想让郭威过好日子,很快就开始兵马南下,想要趁着后汉内乱的时候分一杯羹,大肆打劫一番。 郭威无奈,只能率军北上迎敌,大军到了澶州之后便稍作休整。 澶州这个地方听上去似乎有些不熟悉,但澶渊之盟这4个字大家就非常熟悉了。 没错,这澶州其实就是澶渊之盟签订的地方,当年宋真宗和寇准就是在这个地方抵抗辽军,结果虽然取得了大胜,但最后还是要年年给岁币这样的结果。 所以澶州确实是抵抗辽国的最前线,大概是今天濮阳的位置,乃是两条大河的交汇之处,北方的契丹能够顺流而下,直击澶州。 而澶州一失,开封就直接暴露在辽军的兵锋之下了。 结果大军到了澶州这个地方的时候,军报里面的契丹大军并没有到来,大概是堵车啥的原因,反正澶州周围是比较太平,大家纷纷表示没有见过辽军。 只是郭威依然忧心忡忡的看着南方,想着要是契丹杀过来了怎么办,自己又该如何抵抗辽军。没想到夜里忽然刮起了大风,郭威被这大风吹得不由的有些寒冷,紧了紧身上的衣服。 身边的随从第一时间发现了自家将军的状况,急忙的取了一件衣服过来,披在郭威的身上,同时贴心的在郭威耳边喊了一句“陛下!天冷了,加件衣服!” “还是你细心!”郭威赞美一句,然后发现这衣服似乎有些复杂繁琐,低头一看,发现这衣服居然是金黄色的,上面还绣着五爪金龙的模样。 “不好!这是龙袍!”郭威大惊,正准备质问随从,没想到以郭荣为首,郭威手下的几十员武将几乎同一时间从各个角落里面钻了出来,郭威还没有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什么,这些武将就集体跪在郭威面前,口中山呼万岁,仿佛此时的郭威已经是皇帝了! “你们这是要害苦我了,你们这是要我郭某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断子绝孙呀!”郭威哀叹了一声,拼了命的想要把绑在身上的龙袍丢掉,奈何怎么解却解不下来,最后只能坐在同样早就准备好的龙椅上不断的叹息道“你们这是害苦了我呀!” “你们真的是害苦了我呀!” 郭威在龙椅上不断的自怨自艾,奈何风实在是太大了,这龙袍真的脱不下来。 而率先捧着龙袍走出来的郭荣,此时已经乖巧的退到了角落里面,看了一眼一直跟在自家身边,同样全程目睹了此事的赵匡胤道“老赵,这事你怎么看?” “臣不敢多言!”赵匡胤连忙低着头说道,赵匡胤是没有资格上去献龙袍的,毕竟他现在只是一个低级武官,他只是作为一个殿前司的侍卫和郭荣的保镖,全程围观了这一幕好戏罢了。 “老赵,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你与我的关系更是亲密,你心里面究竟怎么想的直说就好,我还能责怪你不成?”郭荣乐呵呵的说道。 “是!”赵匡胤犹豫了一下,然后道“这戏演的太假了!” “是吗?”郭荣一听笑了“这戏我可是足足琢磨了一路才想出来的,真的很假吗?” “假!”赵匡胤直愣愣的说道。 “那你说说看,这事情做的对不对!”郭荣又问道。 “此举天理难容!”赵匡胤咬着牙齿说道“陛下本是一牙兵,多亏有先帝青睐才有今日,虽说刘承祐坑害陛下,但刘氏无罪,太后也有旧恩。陛下不思报答先帝之恩,反过来欺负太后孤儿寡母,夺了人家的江山,却是天理难容!” 赵匡胤说完这些话就直接跪倒在郭荣面前道“殿下让臣直言,臣就直言,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起来,快些起来!”郭荣连忙将赵匡胤扶起来,用力的抱住赵匡胤道“我知道的,你是江湖上的英雄,是绿林里面的好汉,你最重义气,而且你说的都对,父亲他这么做确实是欺负人家的孤儿寡母。” “你能对我说出实话,我很高兴,因为这证明你香孩儿就是关张那般忠肝义胆的好汉,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我郭荣一个也看不上,只有你赵匡胤,才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忠义双全的汉子,我郭荣有你这位朋友和兄弟,实在是三生有幸!”郭荣激动无比的说道。 第1893章 英雄气短 “哎,这个郭荣真是个首屈一指的好汉,我越来越喜欢郭荣了怎么说?”这段剧情更新的时候,元始天尊的读者一群里面,吕布天下第一在那里大肆的发表着自己的感慨。 “确实,这个郭荣,不管是人格魅力还是军事能力,甚至就连金山的能力都是极为完美的,像郭荣这么完美的角色,我上一次看到还是李二来着。” “……” 像这样的话题在一群里面并不少见,甚至完全是最近的主流,讨论郭荣的读者甚至已经超越了讨论赵匡胤的读者了。 虽说这本小说的主角依然还是赵匡胤,但因为此时赵匡胤基本上都是跟着郭荣,所以郭荣的登场次数并不比赵匡胤少,甚至总的算下来还要多一些戏份。 而在这些剧情里面,郭荣展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实在是过于完美了。 郭荣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冲在所有士兵的最前面不说,他在军营里面也做到了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士兵们吃什么,他和所有的军官就吃什么,在郭荣成为防御使,手下统领有三千士兵的时候,郭荣居然能够叫出每一个士兵的名字。 这里面固然有郭荣强悍的记忆能力,但这份心意却还是无人能及的。 这是对军队,对带政务和百姓,郭荣也是极尽温柔,他部队驻防的区域,总是百姓喜爱集结的地方,驻地外甚至自发地形成了一条集市,方圆几百里地的人都喜欢来这条集市上交易,这和其他军营门口秋风萧瑟,连个人影都看不到的情况截然不同。 因为郭荣的军纪严明,而且会保护百姓,所以郭荣的军营门口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除此之外,郭荣对待身边所有人,不管是手下还是亲人,那都是亲如兄弟,给人阳光明媚,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么说吧,如果刘皇叔待在郭荣的麾下,估计也会对郭荣感恩戴德来着。 而最让读者充满了好感的,则是郭荣的英雄气概,他当真是一个如同李世民一般的人物,部队到了那里,威风也就到了哪里,视所有的敌人如无物,每战必胜。 这么说吧,本书真正的主角赵匡胤放在郭荣身边,都显得有几分英雄气短,真真正正的成了郭荣身边的配角,而是李渊都压不住的天策上将。 除了在武力值上赵匡胤碾压郭荣之外,其余任何方面,赵匡胤都比不上郭荣,这才是最让人叹服的地方。 正是因为如此诸多的描写,让几乎所有读者都对郭荣充满了好感,感觉整本小说的主角都已经从赵匡胤变成郭荣了。 “哎,郭荣确实是越看越喜欢,奈何人家不是主角呀!”在一片赞美声中,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不和谐的声音。 而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往往也是最刺耳,最让人难受的声音。 因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整个作者世界,整个三千世界联盟的所有人类也都知道,这本小说的主角是赵匡胤,而不是郭荣。 根据元始天尊历来都是以下一任皇帝为主角的规则来看,那下一任一统天下的皇帝必定是赵匡胤无疑,眼下的郭荣不管再如何的优秀,如何的完美,他都不会是真正一统天下的那个皇帝,这个皇帝只能是赵匡胤,这是小说开始第1章就摆明了的剧透。 在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再看这些剧情就显得格外难受了,尤其是喜欢郭荣的读者,此时可谓是左右别扭到了极致。 一方面随着郭威持续不断的进步,眼下都已经成了皇帝了,那郭荣下一步也能够期待他成为皇帝了。 虽说郭荣不是郭威的儿子,而是侄子,本身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郭威此时所有的亲人都已经被杀了,唯一的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也死了,郭威甚至连一个真正姓郭的兄弟家的孩子都没有,就只有郭荣这么一个养子而已。 除非郭威接下来又生了儿子出来,或者从极为远房的亲戚里面挑选一个稍微带点血缘关系的孩子做为继承人,否则他的帝位终究是要给郭荣继承的,郭荣就是下一任的皇帝。 在这些读者的眼中,郭荣也在步步高升,他们看着自然是欢喜不已。可如果郭荣真的成为了皇帝,而赵匡胤则是未来命中注定的一统天下的皇帝,那这就意味着郭荣未来必定会惨遭不测,当郭荣成为皇帝的时候,也就是他离死不远的时候了。 所以这部分读者们可谓是忧心忡忡,不知道自家心爱的角色会走向何等的结局。 “你们说,如果郭威这个皇位坐稳了,那赵匡胤又是究竟怎样爬上皇位的,郭荣他又会经历什么?”略微沉默一会儿之后,又有读者问道。 “我看有可能是契丹南下,将郭威的皇朝给灭了!”一位读者道“现在的契丹简直强的变态,前几代的中原皇朝会被干垮,都和契丹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如果契丹大举南下的话,郭威一旦抵挡不住,那他依靠谋朝篡位得来的天下就会崩裂。” “在这个过程中,郭荣战死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而赵匡胤就会继承郭荣的军队和政治遗产,再依靠他老爹那边的一些资源,未来从零开始,和刘知远以及郭威一样的一步步打成皇帝,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番论调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高度认可,毕竟这个剧情的逻辑是非常完善和通顺的,可能性也很高,所以大家都很认可。 不过还有人表示,郭荣的身份始终是个大问题,他毕竟不是郭威的亲生骨肉嘛,而且郭威这个时候也就40多岁,还没到50,还是有可能在怀孕生孩子的。 而这孩子一出生的话,郭威肯定不愿意将皇位传给侄子郭荣,但郭荣在军队里面已经根深蒂固,拥有一大票自己的班底,郭威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亲儿子登基,那到时候恐怕会想方设法的干掉郭荣。 郭荣又是个如此实在的好人,所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郭荣这个英雄惨死,赵匡胤含泪接受了郭荣的政治遗产,然后在合适的机会举旗给郭荣报仇,最后登基称帝了。 这番论调也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认可,而且他们觉得可能性更高,毕竟这样的剧情发展才够刺激,够英雄,也够气短,足够把人给气死,符合垃圾作者的一贯尿性。 只是很多喜欢郭荣的读者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故事罢了,所以认可度排在第二。 第1894章 生老病死 “周泰天下第一:晚辈拜见诸位叔叔伯伯!” 正当群里面的众多读者们聊着郭荣的时候,忽然一个熟悉的人冒出来发言道。 “卧槽,老周,这些年你死到哪里去了?” “老周,三个月没见你冒头了,你要是再不出来,我们都要去你家吃席了!” “老周,你的副群主已经没了,是老吕亲自下掉的,和我们没有关系哈!” “老周,这么客气的叫我们叔叔伯伯干什么?就算你叫我们叔叔伯伯,我们也绝不会把副群主还给你的。毕竟群规上面写的死死的,超过7天无理由不上线,那就直接下管理的哈!”看到周泰天下第一上线了,群里面顿时传来了快活的声音,很多老人纷纷冒头来问候周泰天下第一。 眨眼之间就有数百条消息刷屏,这似乎把周泰天下第一给吓了一跳,过了一会,周泰天下第一才重新开口。 “我是小周:各位叔叔伯伯,抱歉今天才找到爸爸他的OO账号,这是最近清理异物的时候在他的日记本里面找到的。爸爸他在日记里面说,如果他走了,那我一定要在群里面和各位叔叔伯伯说一句,否则你们会一直在等他回话的!” “……” 霎那间,刚才还在刷屏的群里面直接一片沉默了,许久都没有人说话,大家似乎都在努力的理解这番话语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说……老周他……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和周泰天下第一关系最好的吕布天下第一打字问道。 “是的,爸爸他是一个月前走的,他两个月前就已经病得很重,陷入了昏迷状态,不管是中药还是各种现代科技我们都试过了,还请了签约作者过来给他治疗,但是都没有用。” “那位签约作者大大说父亲他是本源耗尽,是寿命到了,否则他连车祸后只剩半截身体的人都可以抢救回来,没道理无法让父亲他老人家康复。” “爸爸他临走前曾经短暂的回光返照过,他跟我们说,他这一辈子能活84岁已经很知足了,能够被垃圾作者救回来,能和周泰同乘一骑,他就已经心满意足,这辈子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他老人家除了让我跟各位叔叔伯伯说一句之外,还让我一定要继续留在群里面,时不时的替他在群里面看看,以后我就叫小周了……虽然我不姓周……苦笑” “好了,暂时不打扰各位叔叔伯伯了,有机会我还会上线给各位叔叔伯伯聊天的!”留下这句话,已经改成“我是小周”的周泰天下第一的儿子就下线了,留在了群里面依然长久的沉默。 “好了老吕,不要伤心了,老周他都说了,他活84岁已经很知足了,你不要再伤心难过,舍不得他了!” “是呀,生老病死,那都是人的宿命,除非能够成为世界之主,那哪怕是大神也要死,说起来咱们和大神都是一个待遇。” “就是,其实这些年死的也不只有老周一个。现在仔细想想,咱们群里面已经有二三百个五十年前就在的老家伙都不说话了,现在想起来可能也是已经走了,只是人家的孩子不愿意再上OO号,给我们说一句罢了。” 众人纷纷宽慰吕布天下第一道。 “滚蛋,老子才不是因为老周走了才伤心的呢!”吕布天下第一忽然幽怨的说了一句道“老子是想起来,老子只比老周小六岁,他今年84,那我其实也已经78了,我是不是也快寿命到了!” 众人听得一愣,然后纷纷骂道:“贱人!” “滚球,你明天就要死了。” “是呀,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说的就是你这样的王八蛋!” 众人纷纷笑骂了起来,吕布天下第一飞快的回嘴,整个群里面的气氛很快就从刚才那股子沉默和悲伤的氛围中解脱了出来,重新变得欢快起来。 似乎好像大家真的又开心了一样。 此时距离刘旭发表第1本《三国演义》,已经过了50多年的时间了,当年的第1批读者,哪怕是像吕布天下第一这样当时才刚刚毕业,还是个20多岁的小年轻的读者,此时也已经七十多岁,步入了人生的暮年之中,准备要迎接死亡的到来了。 其实当年的第1批读者已经死了一大半了,毕竟这些读者中有很多在当时都是30甚至40岁以上的人了,50年的岁月无情地将他们的时光和寿命催折。 刘旭的小说还在继续,华夏的历史才刚刚到了宋朝,他们就已经走的差了一半了。 刚才吕布天下第一的那番话看似在调节气氛,又何尝不是在感叹自己真的寿命快要到头了呢? 所以群里面的气氛虽然很快又欢快的起来,但其实没过多长的时间,很多人就又不说话了,他们似乎不知道该在群里面说些什么了。 ———————— “哎,想不到我们才刚刚与这些读者们熟悉,却已经要走了!”在手机的另一端,一个肤色黝黑,胖胖的,面部显得有些扁平的中年男子,放下手里面的手机感叹着说道。 “二哥,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就连您这样的千古一帝,不也难逃生老病死吗?”另一个皮肤相对白皙很多,但同样胖胖的,面部扁平,一看就是前者亲兄弟的男人笑道。 “是呀,不管是怎样的帝王将相,都是难逃一死的……就是我不记得我是怎么死的了,实在是难受的很!”黑胖男子嘀咕了一句,一旁的白胖男子脸色微微有些发白,但还是很快恢复了正常。 兄弟两个又说了些话,黑胖男子正打算在手机里面再找点乐子的时候,忽然一个文人冒冒失失的闯了进来,略显无奈的说道“陛下,周皇他又来了!” “义兄他又来了!”黑胖男子的脸色一僵,自从被映照以来,他最害怕的事情大概就是见自家的这位义兄了,然后义兄他又最喜欢找自己聊天,自己又拒绝不得,这让黑胖男子如何是好。 “哎,快把义兄给请进来吧!”黑胖男子最后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然后对一旁的弟弟道“光义,柴荣义兄来了,你避一下吧,毕竟他一直都不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我的风骚情人
红豆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我的傻白甜老婆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白日烟波
深宵(1V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