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这段时间不影响他们卖货,顶多是判决结果下来以后,给咱们赔一笔侵权费。” 有这个时间,不如放在生产研发上。 实际上,使用腾飞噪声整形技术的企业不只乐优一家。 他们要是把人家挨个告一遍,那法务成本也太高了。 狄思科却并没有他们的担忧,“打官司虽然耗时间,但咱们至少能得到一些经济赔偿。咱们找几个已经做大的侵权品牌,有针对性地打上几场官司,也能提高咱们腾飞品牌和腾飞VCD影碟机的知名度,你们就把打官司当成做广告吧!” 众人:“……” 要是换个思路想的话,好像也不是不行。 “打官司的事,你们就不要操心了,搞好研发和生产销售工作就是大功一件。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近期会为腾飞安排一名法律顾问。” 狄思科亲自接手了专利侵权案,正式向那些侵犯了腾飞专利权的企业发出停止侵权通知。 六家企业,只有一家停止使用腾飞的噪声整形技术。 剩下的五家依然我行我素,该生产生产,该卖货卖货,完全不受影响。 于是,腾飞直接向以乐优为首的五家企业提起了诉讼,并在本地日报上发表了捍卫知识产权决心的文章。 这篇报道像是一个开战的信号,乐优很快也在广东的本地报纸上予以回击。 大致意思就是,VCD影碟机的发明者是万燕,你们腾飞也是个抄袭者,居然还有脸跳出来告其他人侵权! 而狄思科则继续在本地报纸上隔空回击—— 如果万燕申请了专利,腾飞会在取得万燕授权、支付专利费后生产VCD影碟机。 腾飞是国有企业,向来依照法律办事。 这次对乐优等五家企业提起的诉讼,并不是针对VCD影碟机的侵权诉讼,而是针对腾飞拥有专利权的噪声整形技术的诉讼。 希望乐优的经营者可以多读书,多了解法律,多去外面走走,哪怕是去镇上呢! 当然,后面这句话他只能在心里想想。 偷了人家的东西,还敢明目张胆地登报回应,狄思科总觉得对方的眼界有限。 乐优那边没过几天就给出了回应。 这次是一篇关于乐优老板的个人介绍。 对方是渔民出身,全家都以打渔为生,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是受到改革春风的洗礼,敢想敢拼,充分践行“深圳精神”,自学了VCD组装技术,并拿出全部积蓄组建了一个电子厂。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出,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的国产VCD影碟机。 乐优会继续走低价路线,不忘初心,为广大顾客将VCD的价格打下来。 这篇报道刊登以后,博得了很多普通群众的好感和支持。 就是嘛,一台机器四五千,谁能用的起呀! 狄思科继续隔空回应—— 让全国人民都能使用上国产VCD影碟机,也是腾飞的使命和长期愿景。 但是就像收音机和录音机一样,产品价格的降低,与生产技术的迭代有关。 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价格并不会降低到让大部分顾客都能接受。 腾飞人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以求让更多消费者尽早体验到VCD影碟机。 腾飞非常理解乐优为消费者着想的初衷。 但是,希望有更多的VCD生产企业能够加入到高新技术的生产研发上来。 而不只是动动手指的拿来主义。 这样只会扰乱市场,打击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科研人员的科研信念和热情。 不利于我国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 乐优总经理顽强拼搏的精神很让人敬佩,但“深圳精神”的内核是“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希望乐优VCD可以尽快加入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停止对腾飞的侵权行为。 狄思科从来不怕吵架。 要是乐优那边没动静了,他还得主动撩拨两下。 双方你来我往,在各自的本地报纸上发声,隔空打口水仗打了半个月之久。 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体验,两地报纸还要将对方的文章转载过来,让读者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腾飞这边,最开始的报道都是记者操刀的,但狄思科觉得记者的某些用词并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所以,后来的文章都由他亲自动笔了。 腾飞成为中央台标王的热度还有余温,狄思科又高调地跟其他企业宣战,立马就引起了广大媒体的关注。 毕竟狄思科不是普通的企业老总,他可是当过歌星的! 20-40岁这个年龄层的读者中,还有很多他曾经的歌迷。 有关他的报道,每次都能得到不错的反馈。 所以,除了北京和广东的本地报纸,很多外地媒体也加入了这场口水战。 纷纷转载两家企业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有一家外地电视台,甚至还搞了一场街头采访,询问大家对腾飞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的看法。 狄思科一直觉得腾飞是正义的一方,他们可是被侵权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竟然有很多人支持乐优的侵权行为! 认为只要能让消费者买到便宜货,专利发明到底属于谁,他们并不在乎。 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大家都可以演唱,并不是原唱的专属。 在电视里看到那段采访的时候,狄思科直接无语了。 他这阵子搞口水战,其实也顶着不小的压力。 很多企业老总都给他打电话,劝他低调一点。 毕竟狄思科是一家5000人规模国营企业的总经理,亲自下场跟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私营老板打嘴仗,还怪掉价的。 公司里有那么多人,让其他人去吵架嘛,哪里需要他亲自下场! 狄思科在电话里哼哼哈哈的应承着,放下电话依旧我行我素。 每天发表一篇小作文。 他的小作文能提高报纸销量,报纸愿意给他预留版面,他连广告费都省了。 因着事件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大,最初只有腾飞跟乐优吵架,后来连一些知名学者也下场发表意见了。 狄思科等的就是这个。 曝光越多,腾飞VCD的销量越高,因为这次侵权吵架,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11月份了。 汪大海最近正跟金明亮商量,占用录音机车间的场地,扩大VCD的生产规模。 狄思科算计着这场闹剧结束的时间,毕竟整天吵架会有不务正业之嫌。 目的达到就可以考虑收手了,之后的事情让法务去处理。 最好能在一个国字头大报上为这场战役画上休止符。 然而,这天周健将却敲门进来,有些兴奋地说:“狄总,中央台的记者想跟您约个采访!” “哪个节目的记者啊?” “《焦点访谈》的!” “你没听错吧?” 周健将乐呵道:“绝对没错,我跟人家确认了两遍呢!” “采访我啊?”狄思科摸摸下巴问,“关于哪方面的?他们要做什么主题啊?” “《知识产权保护路在何方》。” 狄思科在心里比个耶,中央台虽然不是国字头大报,但也是国字头电视台了。 能把中央台吸引过来也不错,没准儿比报纸的宣传效果还好呢! * 狄思科最近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家里的其他人兴许没注意,但郭美云关注到了。 她有看报的习惯,每天都会买北京本地报纸,自然也就看到了那场跟连续剧似的隔空吵架。 狄思科周末带着孩子去农村姥姥家的时候,就被郭美云单独询问,总在报纸上吵架,会不会影响他的形象。 “我有什么形象啊?”狄思科无所谓道,“小姨,您就放心吧,我这是为正义而战!捍卫我们的知识产权!” 郭美云也是看了报纸,才知道国内的专利保护竟然如此薄弱,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不过,看到他这副一本正经的样子,郭美云忍不住笑了起来。 狄思科被她笑得摸不着头脑,转移话题问:“小姨,我姥姥给您介绍的对象咋样?见面了吗?” 郭美云不自在地撩了一下额前并不存在的碎发,“你打听这个干嘛?” “我就问问,那人怎么样啊?多大年纪了?您要是能瞧得上他,我就帮您打听打听人品。” 他姥姥是个狠人。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平时也没啥社交,去趟乡里都算远途旅行了。 居然愣是给她小闺女张罗了一个相亲对象! 狄思科听郭美凤说起这事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以为姥姥那天只是随口说说呢,没想到老太太的行动力超强,没几天就有了人选。 不过,小姨的条件摆在这里,姥姥要是给小姨找个种地的,或是油坊老板,面粉厂老板之类的乡镇企业家,狄思科第一个不同意! 找个那样的男人,既不能在事业上给她助力,又不能在生活上照顾她,还不如让小姨自己过呢。 当然了,如果人年轻,长得又英俊,那就另当别论了。 郭美云觉得在儿子面前提到相亲对象有点尴尬,不过,她想着反正胖胖也不知道自己是他亲妈,透露两句好像也不打紧。 于是,就低声说:“还没见面呢,你姥姥说是个副县长。” “副县长的年纪不小了吧?” 北京的副县长级别可不低,那是副厅级干部。 郭美云:“据说跟我同岁的。” “哪个县的副县长啊?是咱们县的吗?姓什么?” “就是咱们县的,听说姓郑。” 狄思科努力回忆了一会儿,问:“是不是叫郑国威啊?” “你认识?” “打过两次交道,但不熟。” 姥姥家所在的县算是农业大县,他之前在经合办搞农贸公司的时候,跟县里联系过。 郑国威就是分管农业的副县长。 狄思科有点记不清对方的长相了,好像是个身量很高的中年大叔。 “那副县长的人品怎么样?”郭美凤出来喂鸡的时候,听到儿子的话就顺口问了。 “能通过国家考察的干部,人品应该是信得过的。” 郭美凤撇嘴,“那可不一定。” 她之前找的那个老徐,也是被国家考察过的。 退休以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不但娶了小保姆,还老年得子了。 他家那个大儿子本来就不让人省心,这回又添了一个小的,听说家里整天鸡飞狗跳。 他都六十多了,中风以后腿脚不利索,哪有精力照顾那么小的孩子? 郭美凤只要想想,就觉得老徐作孽。 狄思科只跟郑副县长接触过两次,不能武断地评价其人品。 但老太太似乎跟对方挺熟的,拍着胸脯打包票保证,一定是个好的! 双方很快就安排了一次相亲。 地点就在女方家里。 小姨这边负责做主的是八十老母,郑副县长那边也是由八十老母出面的。 相亲那天上午,郑副县长和他母亲,以及媒人,坐着一辆吉普车来到老郭家。 郑家老太太一下车,就咧开缺了两颗门牙的嘴,拉上郭家老太太的手。 两个老太太就站在院子里,老姐姐老妹妹的喊上了。 满院子人都看得想笑。 见状,狄嘀嘀和狄嘀嗒也似模似样地牵起对方的双手,上下摇晃,被狄思科每人赏了一巴掌,才蹑手蹑脚地跑去村里,跟小伙伴一起玩耍了。 这次相亲的形式,非常有年代特色,因着两个老太太都年纪不小了,所以相亲也是按照她们那个年代的形式来的。 男女双方在女方家见面,女方亲戚都在家里等着相看上门的男方。 所以,姥姥家的屋子里挤满了人。 郭美凤的一家子,从老大到老六都来了。 大舅二舅两家人也都全员出席。 乌泱泱地挤了满屋子,就是为了看热闹的。 大家都很好奇,老太太能给高级副总裁介绍个啥样的对象! 郑家老太太说:“老妹妹,实在没想到咱们还能有这个缘分呐,你家二姑娘当初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文曲星。谁家不想娶个这样的媳妇啊?我当年想也不敢想!” 她当然不敢想了。 两家是同乡不同村的乡邻。 当年她儿子只是公社农技站的临时工,郭美云却是远近闻名的女大学生。 齐大非偶。 这样的媳妇,他们老郑家配不起。 郭家老太太客气道:“哎,老姐姐,我家这丫头没什么大出息,现在只在外国人的跨国公司当个二老板,比不上郑县长出息啊!” 老太太不懂副总裁是干嘛的,郭美凤给出的解释是相当于二掌柜。 郑家老太太谦虚:“我这个儿子就是赶上了好时候,他能有今天的出息,还是党的政策好呀!” 然后,两个老太太又一起赞颂了一遍党的政策。 郑国威能当副县长,完全就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恢复高考的时候他都三十了,结果愣是考上了大学。 郭家老太太吹捧:“除了政策好,还得是郑县长自己有本事。当年我第一次见郑县长的时候,他还在公社农技站工作呢,我跟老头子每次在公社碰见他,他都可热情了!那会儿我就知道,小郑肯定有出息,这不就应验了嘛,果然当上县长了!” 她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 当年她家美云是大学生,她跟老头子去公社的时候,一直很受礼遇。 对他们客气的,不只郑国威一个。 不过,郑国威这人很不错,后来她家美云“死”了,很多人都对老郭家转变了态度。 但小郑每次遇到他们还是那样客气。 老头子前几年还能走动的时候,偶尔会去乡里。在街上遇到了,小郑还会下车跟他打招呼,有一次还让司机把老头子送了回来。 就凭这一点,老太太愿意给美云做这个媒。 她觉得郑国威的人品比那资本家少爷好。 两个老太太聊得热火朝天,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 但今天的相亲当事双方,自打见面以后,只客气地问了好。 除此之外,还一句话没说过呢。 一个副县长,一个副总裁,坐在各自的母亲身边,愣是被两个老太太拿捏住了! 郭美云的表现还算自如,她不是没经过事的小姑娘,被人围观相亲,虽然有点尴尬,但偶尔帮客人添茶倒水,有点事情做,倒也不算难捱。 她不住地倒水,郑国威就客气地点头道谢喝茶,一句话还没搭上呢,先混了一个水饱。 他觉得再让老太太聊下去,恐怕会没完没了,于是趁着谈话的空隙说:“妈,您跟胡大娘好久没见了,好好聊一聊吧。我跟小郭同志也很多年不见了,先出去走走。” 郭美云腹诽,她跟对方好像没见过面,之前也不认识,怎么就很多年不见了? 一直没有用武之地的媒人,立马拍手说:“还得是郑县长想得周到,可不是得出去走走嘛!” 她在心里暗自感慨,还是给成年人做媒轻松,不像小年轻似的扭扭捏捏。 郭美云既然答应了相亲,就会认真对待。 成不成的再说,最起码态度要端正。 于是,她在众人的注目礼下,跟郑副县长一起走出了大门。 郑家老太太灌了一肚子茶水,也被媒人和二舅妈搀去上茅房了。 屋里一时只剩下自家人。 老太太赶紧问:“我给你们妹子介绍的这个对象咋样?” 大舅先表态:“挺好的,没想到您还能联系上副县长呢!真人不露相啊!” “哎,也是以前的老关系,你妹妹要是不回来,我也想不起来联系人家。”老太太不放心地说,“不过,我瞧着美云好像不怎么热情呢!” “第一次见面,又是这个年纪的人了,怎么热情啊?” 老太太叹气说:“让他们先接触一下,要是不合适,你们再帮美云介绍几个合适的人选。美凤,你认识的人多,帮你妹子多留意着。” 郭美凤觉得老太太就是瞎操心,她家美云那样的,别看已经五十了,照样很有市场。 但老太太显然不这样想,交代完女儿,又在房间里环视一圈,看到了坐在角落里喝茶的狄思科。 “老五,你现在当了大官了,接触的男同志也多,要是有好的,甭管是当官儿的,还是做生意的,可得帮你小姨介绍介绍!” 突然被点名的狄思科:“……” 儿子给娘找对象,也真是够炸裂的。 第179章 郭美云对家人为她组织的相亲活动很配合。 在村口的那排鸡冠木附近, 与郑国威聊了两个钟头才回家。 老太太对此乐见其成,闺女回来以后,问也没问对小郑的看法如何, 赶紧张罗着摆桌吃饭。 倒是郭美凤见妹妹神色平静, 忍不住多嘴问了句:“那位郑县长怎么样?有希望么?” “人挺好的, 咱妈眼光不错。” “真的假的啊?”郭美凤不太信,“见一面就觉得人家是好人了?那你俩能试着处处吗?” “人确实是好人, 但我们不太合适。” 郭美凤猜测:“你是不是对郑家老太太犯怵啊?” 别看两个老太太聊得挺投机, 其实像郑家老太太那样的老人,只适合当普通乡亲处着。 “那倒不是,我俩没谈到家庭问题。我连他的婚史和家庭成员的情况都没问。” 郭美凤:“……” 那你们聊了两个钟头,都聊什么啦? 郭美云挎上姐姐的臂弯说:“聊了聊彼此的工作,看得出郑县长是个很有抱负的人, 在事业上还有追求。我这样的身份,配他并不合适。” 她若只是出国还罢了,但中途改名换姓过。 虽有不得已,可是身份比较复杂, 不太适合做郑国威这类人的配偶。 郭美凤睁大眼睛问:“他还敢嫌弃咱家大总裁啊?你好歹还是个硕士呢, 学历比他高多了!” “哈哈,没有, 人家挺诚恳的,是我觉得不合适,不想拖累人家。” 以他俩的条件,配偶的选择范围都挺广的。 没必要明知不合适,还非得凑到一起。 郭美凤觉得郑国威的硬件条件真挺不错, 她老娘组织的这次相亲很靠谱。 不过,听妹妹说两人不合适, 她又立马转了口风。 “既然不合适,你还跟他聊那么久干嘛啊?都耽误吃饭了!” “郑国威跟胖胖认识,有过工作往来,而且职务比胖胖高。我要是只跟人家聊两句就回来了,未免不给人面子。他跟胖胖在同城工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碰上了,别因为我的事给胖胖惹麻烦。” 郑国威这个副县长,出了北京,在地方上相当于副市长。 无论如何,她得给人家应有的尊重。 郭美凤倒是没想过这些,她小心地往屋里瞅了瞅,“那你跟郑国威这次相亲算什么啊?失败啦?” “不算失败,就当交个朋友吧。” “这话你可别立马跟咱妈讲,老太太刚才还让我跟老五给你介绍对象呢!” 郭美云无所谓道:“介绍吧,有合适的我就去看看。” “你真乐意相亲?”郭美凤狐疑地问。 “乐意啊,反正我呆着也是呆着,就当找人陪我聊天了。” 父母年迈,郭美云离家三十年,早在心里做了最坏的打算。 如今老父老母依然健在,她每天回家,还有八十岁的老娘为她张罗着热菜热饭,老太太还能精气神十足地给她找对象,对她来说已经是万幸了。 至少还有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机会,没在父母亲缘这方面留下遗憾。 “咱妈这是还把我当小孩呢!”郭美云好笑道,“当年姐夫来咱家的时候,也是今天这样的阵仗,姐夫被人围着相看,脸红得都能烤白薯了,我偷偷跟咱妈笑了好久,当时咱妈就说,等我到了年纪以后,也给我相看一个。” 可惜,她当年在学校找了王政安,老太太一直没机会给她相亲。 今天倒是弥补了这个遗憾。 郭美凤在她手上拍了拍说:“咱妈就是担心你,她给你安排相亲,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找个借口推了,过了这阵子就好了。” 她家老太太不是个爱揽事的人,除了儿女的婚事由她张罗,孙辈的婚事都是由各自父母操办的,她跟老爷子从来不插嘴。 郭美凤丧偶十几年,老太太也没提过让她再嫁的话。 毕竟她有六个儿女,即使不找老伴,也不愁养老。 如今美云刚回来,老太太就给她安排了相亲。 说到底,还是不放心小闺女自己一个人。 两姐妹谁也没跟老太太提相亲的结果,不过,美云只跟小郑见了一面就没了后续,老太太以为闺女眼光高,就想给她再介绍个更好的。 狄思科听说以后,特意往姥姥家跑了一趟。 “您可别怪我说话难听啊,您给我小姨找对象,能找个啥样的呀?那郑县长就是您手头最能拿的出手的人选吧?” 老太太瞪眼:“当了大干部就看不起你姥姥了?” “您连县长都认识,谁敢看不起您啊!”狄思科拉着老太太瘦巴巴的手说,“我的意思是,您手头的资源不适合我小姨!我小姨还得回法国工作呢,您净给她安排些内地的对象,那能培养起感情吗?” “她不是要回来搞什么实验吗?” “那实验室是设在合资公司下面的,合资公司就跟工厂的分厂似的。”狄思科打个比方,“我小姨已经干到总厂的副厂长了,要是让她现在回国,就相当于从总厂副厂长降职到分厂的车间主任。您忍心让她放弃大好前途呀?” 老太太在几十年前就舍得花钱让
相关推荐: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凄子开发日志
总统(H)
突然暧昧到太后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痞子修仙传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烈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