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身影。 但无论是此刻破营来援的举动,还是那些让他们瞧见的将领精锐,都在昭示着太子的身份。 魏国兵马陆续赶来的响动,有一瞬间盖过了“慕容会”的声音。 “你们有没有听到太子在说什么?” “问问那边的。” “他在说……” “在说,开城投降的段将军已被魏军所杀,把我们聚集在此,是为了方便活埋!” “……!” “轰”的一下炸锅的人群,在短短数息之间,就将这个可怕的消息传到了营中各处,也化作了一团浪潮,蜂拥着跟随着“太子”等人向营外杀出。 长孙嵩带兵来镇压此地的动乱,就惊愕地看到,那些白日里丢下兵械的燕国弱旅,已经变成了一群叫嚣着要让魏军好看的疯子。 他匆匆掉头而走,却见后方的军营中,一匹匹尾巴着火的烈马正在疯狂地奔来,仿佛在一瞬间,就成了冲开闸门的野兽,向着他这只前来巡视的猎人,露出了狰狞的爪牙。 但在这仓促之间,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到底是何处出了问题。 只隐约听到,在远处有一个声音在喊着“太子”。 什么太子,哪个太子? 而就在此时,长孙嵩的一声“撤离”还未出口,已有一匹失控的马撞向了他的坐骑。 他匆匆被一旁的近卫抓住,拽向了另外的一匹骏马。 但还未坐定,他便惊愕地看到,有一支不知何时潜伏在此地的骑兵杀了出来。 来势极快的伏兵中,一支冷箭就这样,在他猝不及防间贯穿了他的面门。 “杀——” “杀魏军!” “奉太子命,夺回龙城!” “……” 长孙嵩直到落地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自己的死亡到底有没有被暴动的燕国士卒察觉。 或许对他们来说,只有两件事是很清楚的。 一件是,他们的太子慕容会又回来了。 另一件是,夺回龙城的过程要远比他们想得更容易。 当天明到来,那些本在等待长孙嵩召见的燕国朝臣已被尽数释放了出来,也被手持刀兵的士卒“护送”到了龙城的王宫之中,接受“慕容会”的召见。 可当上首传来让他们起身的答复,先到的几人小心抬头的刹那,惊讶的声音接二连三地从他们的口中爆发了出来:“你不是慕容会!” “你不是慕容会!” “你!” 士卒发现不了异常,是因为交战之时天色昏昧,作为标杆的太子又头戴盔甲,只起到了暗中动员的效果。 但现在,他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上首之人的模样。 那哪里是什么慕容会! 慕容熙一拍桌案,站了起来:“放肆!” “应帝陛下的楚侯说我是慕容会,我就是慕容会,岂容你等置喙!反正这龙城已被魏军杀了一轮,你们能留得性命,想必和长孙嵩也有话可说,我现在送你们去见他也不迟。” 他不开口不要紧,一开口之间,“应帝”“楚侯”四字就将在场的众人都给砸懵了。 怎……怎麽个事? 他们要在数日间,改变三家归属吗? 桓玄没给他们以深思的时间,在旁开了口:“诸位若无异议,就听他所言吧。不过,我还有一句话要说。” 他犀利的眉眼扫过了在场众人,让人根本无法将天幕所言和此刻的这位凶神联系在一起,只有一句句不容辩驳的声音响起在了大殿之中。 “出兵夺回中山之前,请各位配合我,安定龙城。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正是如此。但这个安内的意思,是说——” “这龙城已为我大应疆土,前燕国太子慕容会,为我大应的征西将军!” 他抬手,举起了一封由王神爱在他离开前送来的圣旨。 一封,空白的,由他发挥的圣旨! 第98章 大吉! 起航之前,桓玄接到这份圣旨的时候,都几乎要怀疑自己是看错了。 而他再度举起这份圣旨的时候,也依然感觉手中沉得发慌。 可在这群面露质疑的“前燕国”朝臣面前,他不能有半刻的犹豫,以至于他举起这封圣旨的刹那,竟像是举起了一把由永安陛下亲赐的尚方宝剑! 让在场众人,包括被迫顶着“慕容会”名字的慕容熙,都毫无一点犹豫地相信,圣旨之上所写的,就是这样的一道旨意。 “征西将军……”慕容熙凝视着那张下拉条,眼神中的意动一览无余。 他掉头向着朝臣问道:“诸位,尊使所言,各位可还有疑虑?” 要是有的话,那就别怪他先提剑杀人了。 但很遗憾,在场的众人没给他以拔剑的机会,就已连连摇头。 “并无……” “就按楚侯所言吧。” “投降永安总比投降拓跋圭要好。” “……” 慕容熙:“……” 他甚至不知道该不该感谢一下长孙嵩了。 果断支持魏国的,被他亲自除掉了。坚持燕国国祚的硬骨头,也被他杀了。剩下还活着的,不是墙头草就是墙头草,又怎会对燕国并入大应的疆土而存有异议。 朝臣之中很快便一一改口,完成了桓玄所说的“安内”一步。 那麽接下来,就是“攘外”了。 …… “我忽然有点庆幸,是我被你抓住了,而不是其他侥幸逃脱的燕国宗室。” 出战的号角自龙城吹响,头顶金盔的“慕容会”踏上了中军战车。 见桓玄已策马跟在了一旁,在士卒呼和就位的声音里,他忍不住开口说道。 桓玄瞥了他一眼,答道:“那也得你确实有本事才行。若是你无法调度士卒随你作战,或者无法说服朝臣为你所用,整顿兵马向魏国反扑,我自要去寻其他的办法。最重要的是,你得有这个亲自领兵的勇气。” “若我瑟缩于龙城,只知号令士卒随你出征,也不叫征西将军了。”慕容熙答道。 慕容熙说话间扶了扶盔甲,向另一旁的士卒发出了信号。 隆隆战鼓声顿时响彻长空。 重新拼凑起来的燕国士卒,组成的其实不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但当这群在辽东苦寒之地长成的士卒向前迈进的时候,自桓玄所见,仍可称之为一路精兵。 只是先前,他们苦于没有一个足够称职的领袖,也失去了宗室的指挥。 现在,却在“慕容会”的带领下向西进军。 进军的目标,正是一度为魏军攻陷的中山。 不过,兵马进军数日后,慕容熙仍有几分疑惑:“按照楚侯所说,要将魏军的队伍逼迫回太行山以西,以免他们手握北方的太多资源,可为何这出兵征讨之地,一定要是中山?” “从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不好吗?” 慕容熙摇头:“您没有和我说实话。若只是要遏制魏国兵力,还有另外的一条路线,那就是先取渤海,继续向南,说不定还能和大应合兵一处,再图谋西进,抗衡魏军,为何一定是中山?” 他年纪虽小,但为了更好地扮演慕容会,有意将肤色又往黑画了一些,还粘贴了一圈胡子。在这样的打扮下,倒是少了些故作成熟的样子,问出这一番话来,也没有了太多的违和感。 可桓玄好像依然没这个兴趣给小孩子解惑。 慕容熙刚要再度开口,忽听前方有人高呼来报。 “报——前方有敌军出没。” 慕容熙顾不上追问,一把扶住了战车,探头而问:“何方敌军?” 哨探道:“似是世家私兵。” 慕容熙眼神里有一瞬的迷茫,但又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一把抓过了手边的舆图,快速地在图上逡巡。 “从龙城往中山进军,会途经……途经范阳。而范阳——” “范阳卢氏?” 再结合这世家私兵一说,慕容熙顿时明白了过来。“楚侯有此进军建议,目的不在中山,而在范阳卢氏?” 他倒抽了一口冷气,蓦地想到了之前天幕提到过的话。永安大帝有心覆灭世家,以扭转晋时田宅连绵却无百姓立足之地的现状,那又怎会只针对南方的世家,自然还有北方的这些! 范阳卢氏自昔年汉末大儒卢植和他儿子卢毓之时崛起,到如今将近二百年,并未随同众多南迁士族一样前往建康,而是继续留于北地。只因他们常年与北方胡人打交道,始终握有一支精锐的私兵,足以保卫自身的安全。 清河崔氏出身的崔宏崔浩出仕于魏,范阳卢氏也有子弟前去任职,算起来还和崔氏互为姻亲。 此刻察觉到燕国兵马异动,虽不知道赶赴龙城的长孙嵩出了什么岔子,他们也必然会出兵拦截。 桓玄的声音近乎冷酷:“征西将军,还需要我告诉你该怎麽办吗?” 慕容熙吞咽了一口唾沫。“杀?” “当然是杀!”桓玄斩钉截铁,“今日他们出兵拦截,便是站队魏国的铁证,燕国残部要为死去的士卒报仇,魏国要出兵抵抗,死几个人,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慕容熙低声:“……范阳卢氏多出经学大儒,也一并杀了?” 他们对汉学精通的拓跋觚尚且有几分尊敬,更何况是卢氏的人。 “呵呵,我现在算是知道,你们为什么不是魏国的对手了。”桓玄冷笑,“他们选择向拓跋圭效力的时候,不就应该想到这一出了吗?” 天幕都告知了谁为胜者,他们还要固执己见,那死也活该! “你别忘了,你现在的职务。”桓玄又提醒了一句。 慕容熙猛地回过神来,高声喝道:“出兵应战,不留活口!” 这覆灭北方士族之事,与其等到陛下亲临北境的时候来做,还不如由他来立功。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顶替“慕容会”身份的时间到底有多久,必须在此期间,立下足够的功劳,让他在应朝站稳脚跟! 他人虽年幼,志向却不小。 在他的这句下令中,燕国士卒凶悍地扑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交流_御书屋
乡村桃运小神医
恶蛟的新娘(1v2)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开局成了二姐夫
深宵(1V1 H)
秘密关系_御书屋
猛兽博物馆
白日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