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正如年长的声音所说,三少爷很快就被其他的东西分去了心神,无暇再顾及小小的护卫队。 “这定城附近的路,都这么宽敞平坦?不是说,定城附近,边关之地,大部分是个穷山疙瘩吗?”三少爷坐在马车上,只觉得行路十分平稳,掀开车帘一看,车下的黄泥路坚实又平坦,比他们江南周边的一些路虽有不如,但是也十分方便了。 “三少爷,只有这一条从运河下来通往定城的路是这样的,据说定城那边的人说,要想富,先修路,因此费了大力气把这路从定城修到运河口。”管家解释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话虽然粗俗,但是细细品来,也是道理。”三少爷点头。 “可不是,定城出货,只收粮食和酿酒,这两样运输都不方便,路况不好的话,那就更难了。如今这路修得好,这不用银两,我们运粮过来也成,就当做两笔生意了。”管家说道。 “是这个道理。听闻定城粮价很贵?” “比我们江南贵多了。听闻他们今年还受了旱灾,收成不好,因此粮食在定城大受欢迎,我们用粮食来换,比用银子来换实惠。”管家解释道。 “嗯嗯。”三少爷点头,也不问为何定城粮价高企而不平粮价。毕竟能独自出门来定城做生意,临出门前他爹还是告诉了他一些道理的。 据说今年定城附近受了旱灾,朝廷天天收到定王爷的哭穷哭难折子,只是朝廷一直按而不发,只是减免了定城附近受旱灾地区的赋税——都受灾了,能收上来的也有限,干脆免了,免得朝廷名声不好听。 不过常平仓赈灾粮是不用想的了,据说户部尚书当庭历数定城附近受灾并没有严重到开常平仓的程度,再翻家底直说朝廷也没有余量,让定王自己想办法,熬一熬过了这个年关便好。 定王能有什么办法,于是只能从江南购粮。 就这,还有那迂腐的文官说定王挖朝廷的墙角,掏空江南存粮,一旦江南有事,定王就是罪人。 据说后面那个大朝会,定王快马加鞭送来一封万民血书,字字血泪与哭诉,只说得那文官草菅人命,置定城万民于水深火热不顾,不仅不伸缓手,还断定城万千平民唯一生机,一肚子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应该被刻在史书上受尽世代辱骂。 只说得那文官当场撞了柱才完事,至此,再也没有人敢嘀嘀咕咕。毕竟,抿心自问,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顶住来自定城的万民血书。 至于江南,江南倒也无所谓,旱灾江南没啥事,粮食他们大大的有。他们也不想背这个置定城百姓于不顾的坏名声。 最重要的是,定城有几样好东西,是其他地方没有的,是所有人都想要的,这就是:定城的酒,定城的马,定城的光。 定城的酒是指定城的灼心酒,这个酒,只需要小小的一壶,就可以达到那些文人墨客需要的小醉微醺的灵感之境,比起之前那灌一肚子酒频频出恭,不知道风雅了多少倍。 定城的马,就是指定城收割的西北之地的骏马,毕竟定城与那草原接轨,定王麾下时时有好消息传过来,西鞑没多少钱,但是西鞑的马是真不错。定王打仗,也不算没有一点收获。 定城的光,就是指白蜡之光。这小小的一枝蜡烛,已经成功打入了高门大户的日常所需,比起以往那烟熏火燎的蜡烛,这又洁白又馨香的白蜡中不知胜过了多少倍。 据说,现在有一句话,叫做“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点最贵的香,才叫痛快来人间一趟。” 就为这一句话,从江南到定城的行商络绎不绝,只是不管是马、还是酒、还是光,都贵得不得了。 江南采购所得的货物,再分销到各地去,最大的分销地就是京城。因此,江南与定城的交易,属于禁也禁不了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交易。 如今,听闻今年第一茬的白蜡收获,因此苏三少爷便被赋予重任,来争抢这一块蛋糕。 也不是苏老爷放心三少爷,这么重要的事情就派了三少爷当大任。而是真神了奇了,定城这些玩意居然还限购,一队商队一次只能购买限定的份额。 据说,不能形成垄断,不能受制于某些大商家。 因此,要想源源不断的有定城的货,那就必须源源不断的来跟定城交换——苏三少爷这一次看似带足了分量,其实真万一出了什么事,也就是一次的分量,不至于让苏家伤筋动骨。 苏三少爷总觉得定城这一切,想一想,好像都挺正常,但是再想一想,又极不正常。只是,一时半会之中,想不出其中深意。 只记得他爹出门的时候说,让他去到定城之后,多看,多听,多想,以后会受益终生的话。 就在苏三少爷的沉思中,车马缓行,一路上果然如管家所说的太平无事,在黄昏日落之前,终于到了定城大门。 城门高耸,墙上多是斑驳修补的痕迹。定城的城墙并非本朝所建,往前回溯几百年前,从前朝的前朝开始,定城便是抵御北方入侵的重要守关之地。本朝开国没有多久,定王分封至此处,于是这座城市便渐渐被叫做定城。 这些历史的痕迹,更像是定城的勋章和骄傲一样:屡经战火,但是依然骄傲屹立如初。 “三少爷,咱们家的文书证明呢?”管家走过来问道。 苏三少爷从怀里掏出一叠文书,这是跟定城的约定证明,凭此证明,可以以定城交易约定份额的商品,不管是白蜡,还是美酒,还是快马,当然,也可以获得一些优待。 比如此刻,管家从三少爷手中拿到文书证明之后,小跑到前边递给城门官,城门官验证过之后,他们这一对人马很快从排队进城的人里面出了来,有官差上前检查过他们的货物,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指挥着他们进城去了。 毕竟他们是带着粮食和原酒过来的,如果因为排队等候耽搁了进城,即使没有劫匪,不小心撞了倒了也是麻烦。 定城人对这些从江南而来的客商得到的特殊待遇毫无意见,排队的众平民、马车或官轿,纷纷为这一对行商让出来道路,示意他们先行。 正是有了这些江南而来的行商,定城才有了可以活命的粮食,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苏三少爷第一次得到这样的优待和敬意,虽然他们家一直有钱,但是士农工商,很多时候他们在官衙士子面前还是低人一地。 但是刚刚,他分明看的清楚,为他们让路的,有两座轿子,那是官轿。 枣红色轿子,轿顶用银,轿盖用皂色,四人轿
相关推荐: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小白杨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屌丝的四次艳遇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绝对占有(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