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回道:“我无碍的,奶娘。” 秦婆子观她脸色如常,放下心来,又想起一事:“得去跟王爷说,这几日你们不可同寝。” 汤幼宁也没问为何不能同寝,拿起瓷勺道:“一个人睡宽敞。” 待到她喝完汤去找薄时衍,他正在书房里批阅折子。 各地秋收情况陆续报上来,有暗戳戳炫耀功绩的,也有哭穷受灾希望明年减轻赋税的,五花八门,一股脑塞给小皇帝定夺。 薄时衍粗略看了两眼,一边张耳朵听汤幼宁说话。 得知她的来意,薄时衍淡声道:“圆圆不妨说说,你来月事,与我分房有何干系?” 这话把汤幼宁给问住了,她一手捻着自己的衣带,老实一摇头:“我不知道。” 薄时衍知道她不知道,替她解惑道:“因为在此期间,妻妾无法伺候郎主。” 他修长的手指握着笔杆,慢条斯理在纸面上落下墨迹,问她:“圆圆有伺候本王么?” 伺候? 汤幼宁回想一通,他沐浴更衣乃至擦脸,都是自己动手,于是继续摇头:“我没有……你自己说不要我伺候的。” 她还记着呢。 薄时衍也不反驳,只是扬起眉尾:“既不曾伺候,期间也就不会耽误事情,还有什么分房的必要?” 汤幼宁一挠头,好像确实没有必要? “还有其他事么?”他抬眸看她一眼。 她摆手:“没有。” “那就自己去玩吧。”薄时衍提笔,继续埋首于书案。 汤幼宁也不打扰他的正事,自己乖乖退了出去,跟秦婆子转述分房的结果。 ****** 天越来越冷,京城的第一场雪洋洋洒洒飘了下来,比起往年提早了些。 街上有经验的老人们,猜测说今年的寒冬或许会更长更冷。 如意夫人先前说,下雪就邀请汤幼宁去瞿山白马寺赏梅,帖子如期而至。 不巧,汤幼宁的月事尚未结束,薄时衍不愿放她出去。 汤幼宁很想去,拽住他的衣袖,道:“王爷,老夫人那么好,难道要拒绝她么?” 薄时衍反手捏住她的肉爪子,“改日再去。” 可是她不想改日。 汤幼宁没有再说,只是小嘴微噘,可怜巴巴。 薄时衍着眼落下,话头在舌尖一打转,道:“本王陪你去。” “嗯?”他也要去么? 汤幼宁觉得自己的月事没有任何妨碍,哪里都能去,但他好像不这样想。 薄时衍一声吩咐,陈管家与苒松连忙张罗起来。 瞿山也不是很远,不过山里深了些,须得多备些御寒衣物。 气候严寒,梅花开得早,瞿山白马寺香火旺盛,梅林成片,吸引众多善男信女、文人骚客。 且那里的素斋也极其有名,因为深山里的泉水露水,滋养出来的农作物也是不同。 听说一棵不起眼的大白菜就能尝出区别来呢。 这些是十澜告诉给汤幼宁的。 在汤幼宁看来,没去过的地方有那么那么多,每一处都是极好的。 而且还有如意夫人随行,她的画作尚未与之交换,因为挑挑拣拣,总想选出最好最满意的那一幅。 出发这日,摄政王府的马车驱使到城门口,与如意夫人会合。 老夫人带了自己的小孙女,名叫杭宛歌,年岁比汤幼宁小些,正好路上作伴。 得知薄时衍也来了,如意夫人忍不住一笑:“我老婆子竟也有与大人物同游的时候?” 薄时衍上前,朝她行了晚辈礼,道:“许久不曾拜见老夫人了。” “你还记得老身,倒是我的福气。”如意夫人故意这般说道。 打趣了两句,她才放过他,叹气道:“原本想着路上把圆圆叫过来同车,现在却是不能了。” “晚辈叨扰了老夫人的雅兴。”薄时衍嘴上致歉,毫不客气地把汤幼宁留在自己马车上。 双方没有在外头寒暄太久,各自上车,启程去往瞿山。 马车吱吱悠悠上了路,车内燃了小炭盆,煮茶烤火两不误。 “祖母,那位便是名扬天下的薄时衍?”杭宛歌还是头一次得见。 她常年在外,待在京城的日子屈指可数。 如意夫人极为开明的一个人,她教导出来的儿子,不是那等迂腐重规矩之人。 并不拘着孙子孙女,反而喜欢让他们去外地多走走看看。 出一趟远门所增长的见识,远不是书中能比拟的。 杭宛歌自认见过许多男子,却没有一个是薄时衍这样的。 ……不过也是,权势滔天的摄政王,仅此一人。 她一手撑着小下巴,笑道:“摄政王,还没有王妃对吧?” 如意夫人扭头看来,松了手中的茶盏:“歌儿,你想说什么?” “祖母,”杭宛歌知道她看出来了,眨眼道:“杭家三姑娘,可以成为他的王妃么?” 如意夫人眉头一皱:“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你爹娘让你回京,已经安排好了人选给你相看。” “太迟啦,”杭宛歌摇头道:“我今日见过薄时衍,只怕那些人再难入眼。” 俗话说人比人得
相关推荐:
将军在上
乡村透视仙医
婚里婚外
篮坛大亨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树深时见鹿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顾氏女前传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沉溺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