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是不是比去年要好?” 王老汉一听粮食眼睛便亮了,猛地点头:“您说的是,也幸好临着这条大河,虽然没有下几次雨雪,可总算是不缺水,比去年是要好些。” “那这河水往年水情如何?”徐有贞接着王老汉的话头问道。 之所以是问他,不是去找县衙去核实水情,是因为若是不遭灾,水情的具体情况衙门中人还没有这些生活在水边的百姓了解。 王老汉果然利索的回答道:“前些年发过几次大水,只是多在上游那处河堤决口。 平时我们这的河道倒是挺老实,堤坝也结实,没有出过事,就是老受上游连累。” “那这是为何?”徐有贞不解的问道。 王老汉表情有些激动,“要怪就怪我们命不好吧,县令大人家的祖坟地在上游北边。 每次大水过境,那县令就下令掘开这南边的堤坝,我们这些生在南岸的人就活该被淹了! 找了几次也没什么用处,后来大家也都认命了。” 徐有贞眉毛一挑,还有这种事? 不过现在也不是为谁伸冤做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结合朝中资料,查证可以助于皇上南水北调构想的水情,其余的事都要靠边站了。 “原来如此,那照您这么说,这河平时还是挺温和的?”徐有贞再确认的问道。 王老汉点头,“这倒是,没了那遭瘟的县令,我们这平安的很呢!” “爹!您少说两句!”王老汉的儿子见老爹一直在说县令的不是,赶忙拉着他的袖子劝。 王老汉眼睛一撇徐有贞,用力瞪了儿子一眼。 徐有贞自然明白这个眼神的意思,便说:“老人家放心,我回京之后会找有关衙门处理的!” “哎,哎!谢谢这位大人了!我们这几个庄一定对您感恩戴德!”王老汉露出真诚的笑容说道。 徐有贞拱手道:“百姓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不敢劳老人家兴师动众!” “那怎么……饭来了咱们先吃饭!”王老汉话说到一般,媳妇儿媳正好端着碗筷过来。 犹豫着没再说下去,伸手让客人先吃。 胡高韵看着黑黑的窝头和不知什么东西做成的一盘子菜,只觉得喉咙发紧怎么也不能下手。 其实窝头跟馒头一样,区别就是为了快点熟,会用大拇指在地面捣一个“深坑”,所以叫窝头 “快吃啊大人,这是高粱面,香着呢!你们在京城吃的都是细粮,尝尝老汉家的粗粮。” 王老汉招呼一声,一人手里塞了一个高粱面窝头。 胡高韵强挤出一个笑容,看看吃的正香的徐有贞,用力的噎进了喉咙里。 中午饭后,在王老汉一家的一再挽留下,徐有贞几人留下饭钱朝上游而去。 王老汉摸着手里沉甸甸的碎银子,心里只觉得这顿饭吃的值,说不定以后就再也不会被水淹了。 徐有贞一行沿着河堤一直走到了王老汉说的拿出经常被掘开泄洪的堤坝,过水痕迹依旧明显,栽种的树木凭空少了一截。 再往对岸看去,只见河水汹涌而来,正好在此处拐弯,怪不得要掘口泄洪,早晚的区别就是人为和天为,淹南还是淹北。 “大人,咱们是不是要找到这大兴县令……”胡高韵问道,他倒是个厚道的,记着王老汉一家的嘱托。 第373章 “说什么?没见北岸是京城方向吗?万一冲撞了皇上,你我担待的起? 总要有人吃这个苦的,怪只怪他们命不好!快些记下,我们还要往上游察看!”徐有贞看也没看胡高韵一眼的说道。 胡高韵不敢多言,放眼望去,两岸种苗皆是郁郁葱葱。 一晃一年过去,今年的正旦朝会照例在奉天殿内举行。 只是按朱祁镇的要求,将日本的使臣放在了使臣最后。 大家也都知道这事的原因,三岛有玉自然也不例外。 早就在广州事出之后,被册封的日本国主就已经上了请罪折子,详明情况。 言说了日本战国分立南北又合二为一的经过,言之凿凿的说这所谓的倭寇,就是南朝所为,跟自己是一点关系也没有。 只是朱祁镇根本看也不看,就命内阁给退了回来。 这次恰逢正旦大朝,三岛是带着君命来的,现在大明已经彻底断了跟他们的通商。 所有试图靠岸的倭船都会被大明的水师缉拿,以至于现在大明的茶叶瓷器,他们只能高价在海上采买。 眼见终于轮到自己上去恭贺,三岛有玉赶紧正了正衣冠,甚至捏着嗓子小声轻咳几声,这才拿出一副自信(奴才)的笑容走上前来。 “大明皇帝陛下,下臣三岛有玉奉日本国主之命,前来恭贺新年正旦,祝……” 十二旒冕掩映的天子面庞微微一动,然后传出了朱祁镇疑问的声音:“你们倭国不是已经向我大明宣战了吗? 哦,倒是和我中原学去了不少的礼仪,还记得自己藩国的身份。 既然如此就赶快告诉你们倭国国主,尽快自裁以谢天下,否则我大明的兵锋终有一天会落在他的脖子上。” 三岛有玉心头一颤,赶忙解释道:“皇帝陛下,那倭贼实乃南朝之人假借我国国主之名行事,请陛下明鉴啊!” “假借?那你们如今为何迟迟不将反贼剿灭?怎么要留着过下一个正旦吗?”朱祁镇讥讽道。 “这、实在是反贼势大,若是皇帝陛下肯将火器货于日本,我主定能尽快剿灭贼人,以平陛下怒火。”三岛有玉眼睛一转说道。 “哼!还想买我大明的火器? 难道朕还要让你们用着大明的火器来攻打大明的土地,杀害我大明的臣民吗?” 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身子肉眼可见的抖动着,像是在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 数九寒天,奉天殿中的火炉也无法完全压制的寒冷,竟在三岛面前失去了威力,他额头冒汗,不住地用手擦拭。 三岛有玉终于扛不住这巨大的压力,“皇帝陛下,您千万不能被南朝的反贼蒙蔽啊! 他们就是想让天朝对我们不满,以此来削弱我们日本正统皇室的实力,借此达到篡权的阴谋!您一定要明鉴啊!” 朱祁镇终于收起了身上的威压,身子向后轻靠,“你们的一言一行在朕看来,都不过是自说自话。 看在倭国毕竟是太祖定下的十五不征之国,朕也终究不愿违背祖制。 但是你们倭国如此挑衅大明,杀害大明的臣民,单单这些说辞,是无法弥补百姓收到的伤害。” 三岛有玉一听想要补偿,当即一抹头顶汗水说:“陛下圣明!陛下仁德!我主准备了些许礼物,补偿大明,请皇帝陛下过目!” 说着早就准备好的礼部官员便奉命带着一口口大箱子来到奉天殿上,原本这些俗物皇帝都是不惜的看的,今天也是为了大明百姓索要补偿,破例如此了。 箱子打开,一片惊呼声在奉天殿内响起。 “成色这么纯的银子?比起来那些坑坑洼洼的银锭,简直不能算钱了!” “可不是,这倭国看样子盛产银矿啊。” “没想到一个岛国竟有如此多的宝贝,简直是暴殄天物。” …… 朱祁镇看得明白,一眼看出这些银子成色的除了户部的人之外,就是勋贵们了。 他们的父辈多是开国功臣,传到他们手里的珍宝自然也不少,眼界也比清流们高一些。 等大臣们尽情讨论之后,朱祁镇才再一次开口,“怎么,你们倭国就准备拿这些东西来搪塞朕?” 嘈杂消失,众臣恭敬等待,三岛有玉似乎早有准备,“皇帝陛下,我们日本国主对此次事件十分抱歉。 可他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弥补,只是先让下臣带了这许多的财宝。 请皇帝陛下明示,我们日本就算倾尽全国之力,也要满足您的要求。” 朱祁镇猛然站起怒斥道:“朕的要求?哼,你们残害的大明百姓至今还没有得到你们的一句道歉,不必跟朕在这谈什么要求不要求了,终有一日我大明的水师挥兵东瀛,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朕的要求了。” 三岛有玉一愣,这不是该坐地起价立地还钱的时候了,怎么还没还价就谈崩了? “皇帝陛下!陛下!是下臣言语不当,请皇帝陛下再给藩属一次机会,我们诚心愿意赔偿大明百姓!”三岛有玉跪下来说道。 曹鼐这位礼部尚书也不失时机的站出来劝道:“皇上,我天朝上国自古以来都讲究以和为贵,既然日本使臣如此有诚意,请您念在邦交千年的份上,就且再听一听吧!” 倒不是曹鼐愿意称呼倭国为日本,实在是他这个礼部尚书的身份在那放着,总要代表大明注意一下言辞,不然倭寇鬼子什么之类的他也能说得很熟练。 “请皇帝陛下给下臣一次机会!”三岛有玉赶紧开口。 朱祁镇看着曹鼐,犹豫片刻后这才让冲上来的锦衣卫退走坐回了龙椅。 “既然如此,那朕就再姑且听听,若是再敢有什么小心思,那朕就要大军送你回家了。”朱祁镇冷脸道。 三岛有玉再擦擦额头的冷汗,庆幸昨天去曹府走了一趟,也暗恨那于谦不通人情世故,自己去拜访竟然闭门不见,真是不如曹大人会做官。 “皇帝陛下……” 正旦大宴结束之后,各国使臣退去,一个个皆是酒香环绕,都没少喝。 第374章 “没想到你们倭国这么大方,白银千万两拿出来也就罢了,竟然还请大明上国前往本土驻军。”瓦剌时辰嘬着牙花子说道。 三岛有玉脸又是一黑,他现在也反应过来了朱祁镇跟曹鼐的一唱一和,心中暗恨不已。 还好现在一切只是一个口头约定,答应了再多,拖着不就行了,想到这里心里这口气才顺了下去。 三岛有玉看着瓦剌使臣的嘴脸冷笑一声说:“你们一个被上国打的差点亡国的丧家之犬还敢来我这冒头? 信不信我大日本派出精锐跨海将你们那什么王庭金帐掀翻,让你们瓦剌消失在大地上?” “你!”本想踩人一脚的瓦剌使臣被这么一呛当即大怒就要出手,幸好宫禁森严,锦衣卫迅速上前维护秩序。 不过见两人都是外臣,也半拉不拉的互相帮着打了半套这才将双方礼送出宫,反正最后都是灰头土脸的。 回去的瓦剌使臣苦思冥想了一路,他还是不太明白,自己高了那倭人三圈,他是怎么跳起来打到自己脑袋的? 三岛有玉则是捂着裤裆对天发誓,这断子绝孙脚他一定要找机会踢回来。 “袁同知,您刚才的那一脚飞踹可真是厉害,那瓦剌人都被您给踢蒙了!” “毕哥,小弟这点皮毛哪能跟您的那一记撩阴腿比,啧啧,想起来就不寒而栗啊!” “哈哈……” 正月假期匆匆而过,上元佳节刚过,文渊阁内就汇集了所有阁臣跟六部九卿大佬,一个个面色红润,显然在假期里没少进补,见面互相道着吉祥话。 除了大臣们之外,今天还有郕王列席,穿的分外正式,看起来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喜报要亲自上奏。 朱祁镇虽然昨天在杨采薇那没少折腾,可总能分得清轻重的主,早朝自己都已经不参加了,这第一个正式的小会总不能再迟到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曹鼐眼尖第一个看见朱祁镇赶紧跪地迎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他臣子紧跟着给皇帝磕头。 新的一年,图个喜庆,朱祁镇准备了些红包命金英发下去,君臣间再互相说几句吉祥话,这个头就算是开好了。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众位卿家还要继续实心用事,为大明的万世长青奋斗!好了,有什么要紧的事都说说吧。” 心念第一要事,就是钱,所以杨善第一个站了出来,“启奏陛下,去岁朝廷税收为一千三百万两,支出因倭寇与瓦剌等鞑贼犯边,超支了两百万两。” 这话一出,属实是新年的第一根针就扎在身上了,朱祁镇脸上的表情虽然没有垮掉,可看上去肯定不好看。 就连其余的朝臣看着杨善都多有纳闷,这往日的老滑头,今天怎么这么不知道轻重,什么都往外说呢? 不等众人继续猜测,杨善清了清嗓子补充道:“但是!在皇上圣明的领导下,户部所立各大商号得净利两百万两,扣除存续经营银两外,上交国库一百三十五万两!” 看着众人精彩的表情,再看朱祁镇前倾的身子,杨善笑容越来越骄傲, “商税更是了不得,仅仅半年时间,大明各省府州县商税就由原本的全年一百万两,增长到了二百八十万,净增一百八十万。 其中司礼监所辖各司贡献最大,这全赖皇上圣明,我大明的财源才能如此兴盛!” 朱祁镇当然知道这些数据,念出来是为了让大家都听听,知道这些方式有多少好处,这才能让他们推进自己的想法。 “除去超支的两百万两外,朝廷增加收入一百一十五万两!”朱祁镇手抚龙椅开怀大笑,“各位卿家以为如何支用这笔支出?” 大家都明白,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朱祁镇自己分出的内帑,还将天子所属的矿脉分包出去,有马屁精甚至私底下说,皇上堪比唐太宗哩! 见大家都不说话,朱祁镇也没客气,“既然你们不说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树深时见鹿
镇妖博物馆
鉴宝狂婿
开局成了二姐夫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