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道,但这和祖父的遗训相违背,你在历练是没什么,但要再往上走也不知廖直能帮多少。” “若再有谨王提携你,你自己再用心些,超越唐荣也并非难事。” “花花轿子要人抬,自然抬的人越多越好。” 唐陌心里怪感动的,“原来是为我筹谋啊。” “人怎么就这么好呢?” 辛安抬眼,“还不是指望着你好了我才好,辛家才好?” “你可是我的希望,我们辛家的希望。” 第239章 蔡姑姑一家发达了 “我是你的希望?” 唐陌自动过滤了后面的‘我们’二字,就听见辛安说他是她的希望了,心里美滋滋的。 “当然。” 辛安搭上他的肩膀,忍住笑意很是认真的开口,“唐二公子,我这辈子过的好不好可全寄托在你身上,你可不要叫我失望啊。” 唐陌很是开怀,忽然就觉得自己特别的高大伟岸,“有你在我心里也格外的踏实,你放心,定不叫你失望。” 哎呀呀,鼻尖有些发酸是怎么回事? 怎么就这么招人稀罕? “少夫人。” 南风抱着一个匣子站在门口,“欧阳少夫人差人送来好些奶块,说是从草原送来的,给您尝尝。” “拿进来看看。” 南风进门放下匣子,盖子打开的瞬间一股子奶味就飘了出来,唐陌说这是好东西,“听闻草原骑兵出征时带的最多的就是这东西,很顶饿。” “那些人身强体健,据说从小就吃这些。” 辛安在淮江就品尝过这东西,表示接受起来有点艰难,“别看闻着香,吃起来有股子奶腥味,还酸,第一次吃的时候还以为坏了。” 唐陌捏起一块放进嘴里,“还好啊。” 话说完就闭上了眼睛,眉头紧蹙,隔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接连眨了几次眼,“这东西...” 辛安见他那样往后靠了些,此刻她觉得自己有些牙酸,唐陌笑道:“别说,细细咀嚼能品出浓郁的奶香,很醇香。“ “那你多吃。” 辛安表示一匣子都给他了,“多吃还不容易生病,你虚,该补一补。” 唐陌砸了两下嘴,其实也想说接受不来,但只要能强身健体他还是想多试试,又捏了一块放嘴里,努力去适应,还很违心的说了,“嗯,越品越香,看来我还适合吃这个。” “都给你了。” 唐陌也没客气,让南风找来油纸给他包几块,他当差的时候饿了吃,说不定吃吃就习惯了,实在不行还可以给庄实他们吃,总能吃光的。 见他还真的有点喜欢样子,辛安道:“你要真吃得惯回头我就去问问欧阳少夫人在哪里能买,这东西好像也只是冬日才有。” “我...吃完这里的再说。” 辛安也没勉强他,好在隔了一会儿唐陌就觉得嘴里就剩奶味了,腥味也有,喝茶也能压下去。 当日晚上,唐纲和唐荣是一同回的府,父子俩的脸色都不太好,许是襄国公的报复,这两日朝中接连有人参他们父子俩,芝麻绿豆大小的事都拿出来说,尤其是唐荣,参他德行败坏不配在礼部当差,若是再这么下去,礼部的差事就真的保不住了。 父子俩也无心用饭,草草吃了几口就去了书房,王氏一个眼神伺候在外的一个小厮默不作声的离开,可以说书房里的事只要王氏愿意,就不可能瞒过她。 唐陌和辛安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用过饭携手回了秋实院,前脚刚到,后脚南风就说刘长来了,“等了好一会儿,公子可要见他。” 唐陌点头,“带他进来。” 刘长为唐陌带来一个消息,隔壁蔡姑姑一家发达了。 “不仅如期还上银子,还置办了几个下人,出手也阔绰,今儿我爹听说他们还在偷摸打听铺子,看样子还要置办产业。” 唐陌挑眉,“查到他们的银子从哪里来?” “蔡荃去过两次当铺,不过当铺人的嘴紧,没有打听到他当了什么。” 做下人的频繁出入当铺,不是替主子去当就是手脚不干净,他猜蔡家属于后者。 唐陌唇角轻勾,随手抛了一块银子给刘长,“此事办得好,继续盯着他们,最好摸清楚都当了些什么,不要声张。” 刘长伸手接住,“多谢二公子。” 很快辛安就得了消息,满脸讥讽,“原本就是个奸猾之人,不稀奇。” “先留着吧,后面有用。” 唐陌也是这个意思,“我总觉得隔壁的不会这么坐以待毙,他一定会做点什么。” “就是不知道他光明正大的来还是使阴招。” 辛安让南风去叮嘱青墨,唐荣务必要看的更紧些才行。 唐荣是夜里回到春华院,路过秋实院的时候驻足看着紧闭的院门出神,他困顿至此唐陌却日渐出了头,难不成是天意? 不能让他这么顺畅下去了。 “世子回来了?” 蔡姑姑在门口迎接,“夜里凉,世子穿的单薄莫要在外站着,灶上温着秋梨汤,一会儿喝一碗暖暖身子。” 唐荣进了门,蔡姑姑如往常一般殷切的伺候在侧,端着秋梨汤的唐荣喝了两口,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姑姑,蔡荃最近在忙什么?” “还是在当差。” 蔡姑姑抬眼看了下唐荣的神色,“也就是寻常的差事。” “嗯。” 唐荣放下了碗,“眼看就要年底,几处铺子上的掌柜也应该来交账了,原本还想着再置办些产业让蔡荃父子去打理,忙了一年也该给点赏,只可惜...” “今时不同往日了,我这个世子从账上都取不来两千两银子。” 蔡姑姑很是吃惊,“府中账上的银子向来是可着的世子用,以往都是派青墨去取就成了,如今怎么就不成了?” 唐荣苦笑,并未回答,只是叹息一声,“蔡姑姑,你说我这日子怎的就越发不如意?” 蔡姑姑眉头紧蹙,要知道他们一家子的兴衰可都在唐荣身上,唐荣要是不行了他们一家必定第一个被王氏清理出侯府。 原本还指望着陶怡然有孕后能在府中水涨船高,她也跟着更加有体面,做什么也方便,谁知道现在是闭门不出,每日除了养胎万事不管,连带着让她们这些伺候的人想要出门都要费心找理由。 世子更是有一种霉运缠身的感觉,照这么下去,整个春华院的人都得不到好。 “世子,有些话老奴也不方便说,但世子想想,是不是从搬到春华院之后就不太顺了?” 这事蔡姑姑已经琢磨了许久,认定唐荣如今的不顺都是王氏和唐陌的手笔,要不然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接连出事? 唐荣抬眼,“姑姑是何意?” 第240章 不怕隔壁不出手 有些话唐荣希望通过蔡姑姑的口说出来,而蔡姑姑也不负他的期望,叹息一声,道: “原本这话也不是老奴能说的,最开始世子就应该住隔壁秋实院,秋实院比春华院更为通透敞亮,无论景致还是布局都强过春华院,很是周正,即便不懂风水也能看出是个好地方。” “且翻新陈设都是按照世子的身份来的,花费不少,等一切准备妥当夫人却请来个道长,说什么院子大不易藏风聚气,愣是将这小上许多的春华院换给了世子,二公子住进了宽敞华美的秋实院。” 唐荣眉头轻蹙,“母亲许是没有别的意思。” 蔡姑姑是懂唐荣的,晓得以他的身份有些话不方便说出口,,那么她这个做奶姑姑的人今日就得好好说一说。 “世子心善,一直将夫人当做亲生母亲般孝顺,就是先夫人的陪嫁也都交给夫人打理,人心隔肚皮,又怎知她没生出别的心思?” “说到底二公子才是夫人的亲儿子,您再看看住到秋实院的二公子如今是什么境遇,他以前在府中是什么样世子可还记得?” 两相比较只要有眼睛的都看的明白,蔡姑姑笃定背后有王氏的手笔,“一定是夫人和二公子在背地里做了什么,只怕世子的意外都和他们脱不了干系,要知道在二公子的眼中世子可是抢了他妻子的人。” “二少夫人是有几个钱,但能比得上大少夫人的娘家?二公子心里一定是恨着世子的。” “说不定这里头还有二少夫人的事,世子和二公子谁强谁弱只要有眼睛的都看的明白,辛家嫁闺女进来当侯夫人,如今成了没前途的二少夫人,二少夫人心里能不恨?” 唐荣捏着勺炳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搅梨汤,“姑姑说这些我也想过,但母亲待我不错,二弟面上也算恭敬,我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将自己的不顺怪在他们身上。” “父亲知道也会生气,姑姑以后莫要再说这样的话了,传出去不好听。” “世子。” 蔡姑姑极力劝说,“您是侯府的世子,以后就是侯府的侯爷,是一家之主,可不能就这么由着夫人和二公子欺负了去。” “我又能如何?” 唐荣一脸无奈,“难道我能去和父亲说母亲害我?” “还是说二弟害我?” “无凭无据就靠猜?一个风水之说又怎能站住脚?” 说着又叹息一声,放下勺子,“姑姑明日帮我到菩萨跟前上柱香吧,我最近几个月实在是霉运当头,诸事不顺。” 缓缓起身,“天色晚了,姑姑下去歇着吧。” 看着他落寞的背影蔡姑姑眉头紧蹙,扭头看着隔壁的秋实院,一直没吭声的青墨凑了上去,压低了声音,“姑姑,你可一定要帮世子想想法子呀,实在再这样倒霉下去咱们都没好。” “您都不知道世子在外多糟心,差事不顺就算了侯爷对世子的态度也大不如前,咱们总得要想个法子帮帮世子。” 蔡姑姑点头,叮嘱青墨当差也要上心,更不能放松对隔壁的监视。 青墨满口答应,接下来就是搞清楚蔡姑姑到底会从哪方面入手,然后将消息给南风。 若没有南风送药,他的坟头都可能长草了。 次日南风就将隔壁可能会有动作的事告诉给了辛安,辛安勾唇浅笑,“告诉青墨,催着蔡姑姑尽快想出法子来。” 不怕隔壁不出手,就怕他们一直缩着。 南风转头就找王姑姑要了十两银子去办事,王姑姑也不多问当即就给了她,等人走后才对辛安笑道:“这丫头办事越发利落了。” “不过她是夫人的人,这些事让她去办真的没问题吗?” 辛安反问,“就算她事无巨细的都告诉给了婆母,婆母会如何?” 不搭把手帮忙就算是克制。 “我与婆母虽没就某些事敞开来谈过,但有默契。” 王姑姑想了想也是,夫人脑子也没坏,她家少夫人帮的可是二公子,是夫人的亲儿子。 “是我多心了,少夫人还是不准备让翠屏姑姑进院伺候吗?” “姑姑有事?” 话问出来辛安才想起王姑姑明年开春要娶儿媳妇,要回去准备,“我倒是忘了姑姑要娶儿媳妇了,这样,你去找翠屏姑姑,交代她一些该要做的事,然后让她白日来院中伺候,晚上不必住在这里。” “也给春阳春绿交代清楚,库房钥匙就先放在我屋里,往后就隔几日来一趟就可以了。” 王姑姑笑着点头,“原本不该在这个时候回去的,又想着年节上的事我怕是帮不上什么忙,翠屏姑姑这个时候比我更得用。” “姑姑可不要这样说。” 辛安笑眯眯的拉着她的手,“在我眼里也就我娘能越过你去,我可是一直拿你当长辈看的,所以在我这里你不要这么客套,有什么就给我说。” “回去后将东边那个有梅花树的院子修整一下,给王福成婚用,以后你们一家子就住里面,那院子宽敞,以后有了小孙孙也跑的开。” “咱们的新宅过年也该热闹热闹,还得辛苦姑姑照看张罗。” 王姑姑忙笑着道谢,“多谢少夫人赏。” 辛安又让她拿一百两去张罗,“回头再从库房里挑几样物件儿,算我给王福添的聘礼。” 王姑姑很是满足,得了少夫人这样大的恩典,回头就要叮嘱那父子俩更加用心的当差才是。 仅仅是过了一日府中就有了风言风语,说王氏偏心亲儿子,算计了侯府世子的秋实院给了唐陌,若不是她这番算计就不会有后面新娘子走错院门的事,唐荣也更不会诸事不顺,言语当中都指责王氏并非慈母,所有的错皆在她一人身上。 辛安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让张管事管好下面人的嘴,若谁敢不敬主母无论是谁的人即刻发卖,绝不容情。 前脚张管事刚走后脚隔壁养胎的陶怡然就说肚子不舒服,府医诊治了半天什么问题都没有,陶怡然又说自己心慌不安,刘姑姑和蔡姑姑嘴里直念阿弥陀佛,说担心是冲撞了什么。 辛安冷笑,“这是准备说那院子不利于养胎还是说我们夫妻克了她们?” 第241章 吃白食的唐纲 蔡姑姑出手了,先在府中生起舆论,而后拿陶怡然的肚子说事,辛安除了压制府中下人的嘴以外并未再做什么,欲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王氏自然也得了消息,除了派人盯着外也没多说一个字,年底忙,她忙着带辛安赴宴。 唐陌的改变和辛安的慷慨都让王氏出门赴宴的境遇得到了改善,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茶水一喝小螃蟹一下肚,关系自然就亲近了两分。 “说来不怕您二位笑话,继母难为,我是好东西流水一般送给她,也尽量不出现在她跟前。” 京中吴家的小将军成亲,宾客盈门,和相熟的夫人们坐下说话时王氏也一改往态度开始吐气苦水来,“我一听她肚子不舒服心里就发紧。” 王氏这些年在京城没什么特别要好的夫人,主要是因为她爱面子不愿意说自己的不容易,也甚少东家长西家短的拉家常,人家都觉得她人不怎么样架子还拿那么高,也就不大愿意和她往来,有什么消息也不告诉她。 现在居然听到她抱怨,众人这不就来了精神,觉得稀奇的很。 有夫人就忍不住就问了,“接连发生这些事就半点惩处都没有?” 那唐荣没事人一样出门当差,还在外宴请,脸皮也不是一般的厚。 王氏苦笑,“这里头是非对错难说的清楚,深究起来大家的面上都不好看,骂上两句以后不犯就是了,眼下又是有孕在身,说重了不也担心肚子里的孩子嘛。” “要我说你就太宽和了,不过你那身份却的确难为,不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王氏端起茶盏,“我也就想着无愧于心,也不求回报,只要他俩好好过日子就行,今年的确不顺当,只盼望着翻过年万事大吉才好。” 继母的难处在场的人都晓得,又从王氏的语气中听出了唐纲偏心的事实,总之,知道别人过的不好心里自然有两分同情,看对方也顺眼,而后自然愿意说两句好话,“你那二儿子倒是不错,听说很得那廖指挥使的赏识?” “哎哟,那小子不给我惹祸就谢天谢地了,别的可一点都不奢求,倒是听说您家公子又升迁了,怎么就那么会教孩子,可得要给我传授点秘诀才是。” 说话的夫人自得的笑了起来,她儿子升迁了嘛,就等着有人来恭贺她,此刻满脸都是笑意...... 王氏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辛安的进展也极为顺利,先是坐着听林窈等人说话,说年关将近街上也不太平,丢了两个大姑娘,还丢了几个娃娃,这种事年年都有,虽不稀奇但也对丢娃娃的人家报以同情。 很快几人就说起了陶怡然,辛安铺垫了一下后对着林窈等人就是一顿吐槽,“自从她有孕我连狗都栓起来了,恨不得将嘴也给栓住,就怕隔壁的说什么听到狗叫就心惊。” “我院子里的人说话也不能大声了。” “昨日肚子痛,下面的人都说冲撞了什么,又说什么住的院子不够宽敞,憋闷,你们说我是不是连院子都要保不住了?” 林窈等人对她表示了同情,“那两个一个惯会作妖,一个道貌岸然,你们两个住他们隔壁,可不就是要遭罪。” “只怕你这是刚刚开始,后面还不知道有什么等着你。” 辛安哀叹出声,“我怎么就这么难?“ 不远处襄国公夫人正和人疯狂编排吐槽陶怡然和唐荣,一个祸害他儿子,一个对他儿子下手,她能放过那两人? “我那儿子不过是浑了些,脑子还是清楚的,若不是那人在他面前说了什么,他能去惦记人家姑娘?” “这就是随根儿了,见到是个男人就想招惹,不要脸的贱蹄子,还以为是个人都像那个恬不知耻的人一样,大白天和她白日宣淫?” 那些靠着国公府立身的人当即附和,说的口沫横飞,辛安远远的瞧了一眼,笑着转了身...... 一场喜宴吃下来,唐荣和陶怡然的名声更是不堪,婆媳两人满意而归,回府后一如往常那般忙着府中的大小事,冷眼看着蔡姑姑联合刘姑姑唱大戏。 天凉的很快,早上起床已经有些冻手,吹来的风越发的冷。 天一冷药膳坊的生意就越发的好,除了开张那日的一部分人成为了回头客外,好些商贾也将药膳坊当做宴请的第一首选,要知道药膳坊不仅排面足够还极为容易遇到权贵,口口相传之下在药膳坊宴客已经极有体面的事,如今想要定下包房至少需要提前三日下定才行。 “这药膳坊果真是名不虚传,今日多谢侯爷盛情款待,破费啦。” 天色渐晚,药膳坊其中一处包厢门打开,几位吃的红光满面的官位笑着出了门,唐纲走在几人中间,笑道:“冬日天凉,这药膳吃了浑身舒坦,若是各位还吃的顺口,以后常来就是。” “侯爷说笑了,药膳虽好但要价不菲,我等不及侯爷财力,哪敢言‘常来’二字?” “文兄说的是,我等清流,若不是有侯爷宴请,这药膳坊的门也是不敢随意踏足。” 唐纲有些飘飘然,觉得这药膳坊实在是给他增面子,“不过是一桌子饭菜,各位大人若是喜欢,来了记在本侯账上。” 一旁的方达差点没在心里将白眼翻上天,还没开张他就料到会有人吃白食,别看京城权贵好像挺多,但家道中落只剩下个空壳子的人更多,这些人想要附庸风雅想要摆排场讲阔气就会选择用祖宗名气吃白食。 他做好了准备,有应对的法子,但怎么都没想到第一个吃白食的是唐纲。 这都带人来吃多少回了,那是一次银子都没付过。 “侯爷这是要回了?” 心里无论怎么唾弃面上还得堆笑上前,唐纲‘嗯’了一声,“认认这几位大人,以后来了好生招待,花费记在本侯账上。” 方达笑着应下,几人对唐纲又是一阵吹捧,唐纲很是受用,当即就对方达说了,“给本侯留出来一间包房,以后就莫要再安排其他人。” 方达差点没绷住,强撑着笑将人送出了门,伙计站在门口点头哈腰的送客,转身回来就苦着一张脸,“掌柜的,是不是要给二少夫人说一声?” 方达瞪了他一眼,“干你的活,少夫人心里有数。” 伙计不再多言,忙进门去招呼客人,方达叹了口气,到了柜台还是将唐纲的账给记上了,收不收得到是一回事,记不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242章 王氏:凭什么不给钱! 天越发的冷,也有了淡淡的年味,辛安不再每日窝秋实院过小日子,王氏每日带着她处理年节上的大小事,光是送年礼一项两人就商议了两三日,又有各项采买,银钱筹措,每日都有大笔的银子花出去,王氏感慨这银子赚的难花起来却太容易。 辛安正在翻看往年的账册,老侯爷征战多年皇帝赏赐无数,除了金银玉器归属老太太收藏外,府中还有些好些产业,光是铺子就有三十几处,庄子三处,别院两处,收入尚可。 “我看府中铺子的收益还算不错,这两年的年景也不错,庄子上的收成就足够府中吃用,父亲的俸禄也不少,怎的还有些捉襟见肘的意思?” 要不是她爹每年的十万两顶着,侯府还真不宽裕。 王氏都不好意思在辛安跟前说唐纲唐荣父子俩的阔绰,只道:“除了照拂那些老兵,你祖父还留下一些兵丁需要养活,何况你父亲还时常需要宴请,花销上就多了些。” 那父子俩请客吃饭没够,一年光是花在吃喝上的银子就是一大笔,还不说需要送礼,这更是一笔极大的花销。 要是她多念叨两次还会说她是妇人见识,不懂外头事的艰难。 辛安其实心知肚明,唐纲就不说了,唐荣在宴请上的花销就好大一笔,且为了维持他世家公子的贵气,吃穿用度无一不是好东西,他还喜欢玉,要知道玉器可比金器更贵。 “大哥到了礼部,俸禄没拿到几个花出去的倒是让人心惊。” “夫君在北衙军才花几个钱?” 以前的唐陌喜欢和唐荣攀比,吃穿用度都要比着来,其实是有点模仿唐荣的意思,如今的他彻底活回了自己原来的样子,也不讲究吃喝,身上不佩美玉,清爽了不少,花费上自然更少。 王氏道:“我和你们父亲商议了,明年开始除了例行的月钱外,府中每年会拨给你们一笔银子,你大哥五千两,你们是两千两,拿了银钱后就不能再找账房开支私账,用不完是自己的,不够用府中也不管。” “另外会各自给你们两处铺子,自行经营,盈亏自负。” 省得唐荣在账上无休止的支取。 辛安觉得很合理,少三千两她也不在意,只要不让唐荣多吃多占就行,没银子他找陶怡然,然后狗咬狗,啧啧... “二少夫人,方管事来了。” 辛安‘嗯’了一声,和王氏说了一声就起身去了她的小偏厅,方达是来说杂货铺要开张的事,“昨日徐家的货船到了京城,带来半船的货物,三日后就可以开张。” 辛安表示开张当日会去看看,杂货铺和药膳坊不同,不需要请什么宾客,省去了许多的麻烦。 方达又说杂货铺开张定是会忙些日子,“药膳坊已经平稳,我想着请一个可靠的管事在药膳坊坐镇,不知道少夫人意下如何?” “往后我们的买卖也不止这两处,是应该请人来帮你。” 辛安说王进父子也不擅长这些事,“是准备从淮江要人来还是你已有人选?” “是有一个。” 方达说他有一个老友,姓钱,“此人为人圆滑,曾在官家府上当过差,后来官家获罪他也就没了去处,这两年做些小买卖,日子倒也过得去。” 辛安愿意给方达这个面子,“只要人正直,忠心,有本事就可
相关推荐:
你倒是把笑话讲完啊[快穿]
嫁寒门
渣渣渣[快穿]
杀神狂兵
为动画制作献上美好祝福
兽降三国
做鬼也要上了你
沪上荷偕
夏日汽水
绝代天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