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心狠,是因为母亲身上那股无法控制的可怕力量,却不明白那股力量背后的含义,直到此番去到沈家。” “母亲身上有前朝和钟离家的血脉,而父亲忌惮一生的前朝遗患不是旁人,正是他爱过的女子,和她所出的那个孩子。” 他话说到这里,终于停了下来。 下一瞬,一声轻微地响动从他指尖下的石砖中传来。 他微微用力,那松动的石砖便被从那斑驳的石墙中抽出,露出一个半个巴掌大小的缝隙来。 他下意识看向身旁的女子,女子也正抬头看向他。两人目光相对,顿了片刻后不约而同地笑了。 他笑是因为瞧见她担忧神情后有所释然,而她笑却恰恰是因为瞧见了他的释然。 他终于不再犹豫,伸手将那石砖缝隙中的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本被卷起来的老旧笔录,封面上用一种暗青色的颜料书写着四个字:梦谈杂录。字迹苍劲有力、全然不似寻常女子闺中小记的字迹。 而下一瞬,那笔录被翻开的一刻,肖南回才是彻底傻眼。 那份笔录中一个她认识的文字也没有,只有一些漂浮在白纸上、看起来毫无规律可循的横竖和墨点。 “这、这是什么?” 夙未没有立刻作答,又仔仔细细地比对了一番每一页上的内容,这才缓缓开口道。 “经天纬地作画,编织而成的谶书,非族中人不能解读。这或许就是沈石安提到的织锦一族记录预言的方法。” “你是说,这上面记录的是还未织成带子的梦境、还是已经解出来的预言?”肖南回心痒难耐,却实在不得头绪,“可这究竟说了些什么、没有一个字能让人看得懂啊?” 男子想了想,从袖中摸出一样东西。 “现下是看不懂,不过有了这册子,或许我们可以参透其中规律、解开这条带子里的信息。” 旁人说这话,肖南回断然是不信的。但眼前的人说这话,她却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带子破解出来的一天。 夙未将那条最后的织锦小心夹入手记中,将将要合上时,一阵带着细雨的风吹过,掀起了那本手记中的最后一页。 “等下!” 肖南回眼疾手快、一把抓住那翻飞的纸张,重新翻到那沾了墨的最后一页。 那是一幅沾了些许墨渍的画像,寥寥几勾、似乎落笔十分匆忙,却意外地很是传神。 她盯着那画看了一会,终于说出心底的疑问。 “你觉不觉得......这画像上的人有些像我?” 对方也看向那画,只是神色同她相比显得过分平静了。 “哪里瞧出来的?” “这里、这里、还是有这里!” 她有些着急地在那画上比划着,但其实那画的细节非常有限,越是细看越觉得像很多人,而不是某个人。 肖南回也发现了这点、不由得有些挫败,但她依然相信自己看到这画第一眼时的直觉。 “你不要不信我,当初那邹思防的画像,还是我最早瞧出端倪的呢......” 女子还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他却留意到了另一件事。 “不过有件事确实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 她随口问着,心思并没有从那画像上移开。 在她看来,现在不会什么比这张画像更奇怪的了。 “我印象中,母亲虽写得一手好字,丹青却是极差。可这画......” 夙未说到这里顿住,目光又落回那张画像上。 这本手记封面上确是母亲的笔记,内里记载的东西又十分私密,按理说不大可能落在外人手中。 可这画若不是母亲所作,又会是谁的手笔呢? ****** ****** ****** 半筒凉酒下肚,罗合三更天便起了几次夜。 这白石村的酒实在是不好入口,可他其实也不怎么在意。有些人喝酒是为了酒的味道,有的人喝酒只是为了醉而已。 他便是后者中的后者。 石头屋前依稀还有很久以前铺的石板路,他不想走那路,于是又绕到屋后,可屋后又有很久以前种下的满山梨树。 没来由的烦躁突然涌上头来,罗合狠狠踹了一脚道旁的鸡圈。 李元元的栅栏虽然看着难看、却结实非常,他这一脚踹出去,栅栏纹丝未动、他自己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就那么坐在了路中央,望着栅栏内那几只扑腾的母鸡、不甘心地喘着气,喘着喘着又冒出一个酒嗝来。 胃里火烧般灼热,像是本该流出的眼泪都憋回了肚中,在那反复发酵酝酿。 若非那人开口,他当真是不想回到这个地方的。所谓情景,不在景中,怎样都好;人在景中,难免伤情。 醒时忧丝缠绕、醉时噩梦侵扰,他的酒显然已经不大管用了。 他曾经不明白,如果上天认为苟且偷生的他才是罪人,为何不带走他、却要带走他的亲人。可如今他才明白,或许这才是上天给他的惩罚。对有罪的人来说,死是一种解脱,活着才是无间地狱。 他又坐了一会,终于决定站起身来。 起身的那一瞬间,他突然感应到什么似的,猛地抬起头来。 月光穿过山门照在那条生出青苔的石板路上,隐隐约约地、一名女子正穿过细密雨雾、从开满白色花朵的梨树下走来,一头乌发色如远山。 那窈窕的身影是那样的熟悉,恍惚间令他想起多年前的日日夜夜,他就是这样站在路口,等他那一双幼妹打酒归来。 手中的酒囊轰然落地,罗合的眼中都是不可置信,声音嘶哑而颤抖。 “阿杼?” 他的声音消散在雨雾之中,一阵风飘过,又将那女子的身影隐了去。 他慌忙揉了揉眼睛,又不自觉地往前迈了几步,四顾搜寻着那个身影。 “阿杼?是你吗......” 风骤停,蒙在他眼前的雨雾突然散开。 女子就站在他面前七八步远的地方、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风吹起挡住她半边面容的长发,露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来。 “找到你了。” 第165章 阿杼还记得她与阿镜初识的那天。 钟离一族,以织法入命,而其中又数女子最有天赋。族中书写命稿的老人判定她天资最高,唯岁运压日、恐伏吟之命。最终,她被赐名为杼,寓意穿梭往复、编织未来的人。而那个与她同场、比她年长一岁的女孩则被取名为镜,寓意安放在屋瓦之下、妆台之前、不染纤尘的存在。 那一刻,她便明白族人对她二人的期许是不同的,或许她注定要肩负责任、在奔波辛劳中成长,而镜则会无忧无虑、平安快乐地老去。 然而命稿书成的结果,却往往不以人们的期许为转移。这一点,她是很多年之后才明白的。 彼时族中人丁并不兴旺,同年龄里男孩子多些,女孩子只得她和镜两人。从她记事起,她便和阿镜关系最好、走得最近。镜个性爽朗、爱哭爱笑,而她向来内敛、似乎天生便没有脾气,就连斥责的话也说得温和。她能同镜成为最亲密的挚友,是因为她们是族中唯一可以彼此分享秘密的人。 秘密,是关于梦境的秘密。 她们常在夜晚聚在一起,挑灯将彼此的梦境记录在一本册子上,阿镜常叫那本册子“梦谈”。 她和阿镜并不相似,就连梦境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唯有喝酒是相同爱好。少时黄昏日落前,她们便会相约一同出山去偷酒,长大后也会挽着手一同去打酒,风雨无阻、岁岁如此。 但这样的日子终于还是到了尽头。 这一切都开始于那个可怕的梦。 那与其说是梦,不如说是地狱之景、一切的终结。梦中山火呼啸、河海沸腾,焦土遍野、瘟疫横行,男女老少都沦为奴隶,而王座之上端坐的魔鬼无时无刻不在饮血啖肉、放声尖啸。 她动不了、醒不来,只能在无尽的绝望中哭喊,终于梦境开始下沉,她穿过破碎的山河与层层叠叠的时光,最后落在一处院子里。 睁开眼,她发现自己站在荒凉的将军府后院中,一名身穿黑衣、头发高束的女子正在月光下缓缓走来。 她的目光落在对方手中的那条带子上,突然明白了什么,奋力向她冲去、想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那女子却在下一瞬消失在了原地。 她再次醒来,已是七日之后。 她不知道这七天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觉得族中人人自危,而阿镜也不见了踪影。 族中威望最高的姑母亲自守在她的床前,询问她梦境中的内容,随后告诉她:她要代表族人出使霍州,将那条带子连同梦境中预言的事情告知沈家氏族,寻求所谓的救世之法。 年轻的阿杼并不情愿做这件事,她不明白为何如此沉重的职责要落在一个不足百户的家族之中、甚至是她一个不过十几岁的女子身上。但她的姑母告诉她,只有这样做了,她日后才能与族人相守、才能与阿镜相见。最终,她偷偷在梦谈杂录的最后一页画下了梦中女子的样貌,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与阿镜分享一二,随后接下了姑母的嘱托,孤身一人带着那条织锦前往北地寻求昔日盟友的帮助。 然而她与钟离家都不知道的是,过往数十年间,沈氏早已独霸霍州内外,他们在扩张中尝到了甜头、知晓了神明的秘密,滋生出了凡人难以想象的可怕野心。 沈家家主沈石安同她说起了异史同贞的故事,希望她能将预言中人的线索尽数与他分享,并暗示所谓恶神并非不能为我所用,若是结盟便可获得永生的褒奖,取代赤州人供奉了数百年的神明,成为这片大地上名副其实的王。 即便已经改姓钟离,但她没有忘记过族人传承的信念,更没有忘记族中长辈赐名于她时寄予的期望。年轻如她,根本不知何为权势与欲望,只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做事。她拒绝了沈石安,从此转动了开启噩梦的锁匙。 沈石安假意接纳了她,实则决计不能允许一切的隐患存在,暗中将关于预言的事情报给了天家。沈石安反复向她试探预言的细节,终于引起她的警惕,在穆尔赫封城的前一刻,她从祖宅的密道跑出,躲过沈家的看守、独自逃出了霍州。 她迫切期盼着能早日回到家中、回到家族的庇护中,一路上忍饥挨饿、小心隐藏着行踪,行到赤州边界时才敢在过路的驿站讨了一口茶喝。然而就在她喝完那碗热茶的一刻,她听到了路过的兵卒收兵时的闲言碎语。 沈家为表忠诚,彻底出卖了曾经的朋友。帝王夙印因方士言说对前朝之事很是忌惮,更无法容忍污蔑王之正义的存在。为抹杀这则虚无缥缈的预言,钟离一族被屠杀殆尽,昔日避世的小村庄从此成了连路人都不愿经过的埋骨地。 她不敢相信、不亲眼见到一切便不能说服自己这一切已成定局,她冒着死亡的危险想要重回钟离,却力竭落入山崖之下、被过路的将军救起。她这才明白,当初姑母选择让年幼的她去霍州是有原因的,或许从那时起,她的家人便知晓了自己命运的终点,而她却直到此刻才看清这一切。 没有人知道那个一身黑衣、头发高束、手中握着一条带子的女子是谁,更没有人知晓她与那则灭世预言之间的关联。但她可以等,等到有人可以为她解答的那一天。 她坚信,只要她一直守在那个地方,一定能够等到那名女子出现的那一天。 她孤身来到朔亲王府上,将家族的秘密深埋心底,期盼着有朝一日,那预言中的人早早现身,她便可以从这无止境的诅咒中脱身出来、将那救世的虚无职责卸下肩膀。 也许是上天怜惜她的境遇,又许是她的命稿中合该有此福德。阿杼没有想到,在将军府上的日子竟会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她的哥哥们待她如亲妹,老将军与夫人也将她视如己出,她们将她当做寻常女子一般照料呵护,差人教她弹琴书画、骑马射箭,为她千里寻姻缘、觅得一桩两情相悦的好婚事,最后亲手缝制锦绣嫁衣、送她上了通往锦绣前程的花轿。 渐渐地,年幼时的一切像褪去的潮水一般远去。沐浴在白日的阳光下,她常常忘了自己血海沉浮的身世与家仇,恍惚自己便生在这个温馨宁静的大院里,有慈爱的父母、温厚的兄长、过不完的悠长岁月。可到了月光入窗的时候,她便会想起黑夜里呼号惨叫的族人、姑母最后对她字字泣血的嘱托、和她隐姓埋名换来的苟且偷生。 她的心长久地被撕裂,她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说服自己:或许和将军一家在一起的日子才是她真实的人生,而那些挥散不去的黑色回忆只是她长久以来的一个噩梦。 只是她没有想到,沈家没有放过她、更没有忘记当初的预言,昔日噩梦卷土重来,直至雨安将她再次拉入一场难以醒来的迷梦。梦中她孤零零地守着一处空院子,恍惚看到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女孩走进了那处院子,怯生生地把怀里的梨递给她吃。她看到那女孩一天天的长大,脸庞渐渐变得熟悉。但她已无法分辨,这种熟悉究竟是因为朝夕相处的那些岁岁年年,还是因为她曾在另一个遥远的梦境中与她相逢过。 如今梦醒时分,那团笼罩在她眼前的白雾终于散去。她这才明白:原来预言中的女子早已出现,甚至与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那么多年。 命运之可悲可叹可笑,在于身处其中而不可窥其全貌。病时不知富贵,乐时不知烦忧。 当初离开家的时候,她还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烦恼于姑母的嘱托、以为自己月余过后便会回去,连告别都那样匆忙。 如今她终于再次回到了这里,却已是年过四十的沧桑妇人,在常人无法想象的混沌地狱中受尽折磨,心中只剩满满的痛苦与仇恨。 伏吟伏吟,反复呻吟。 上天就是如此书写她的命稿的,硬是要让骨肉分离、血亲相离之痛在她身上践踏两次。她曾以为自己摆脱了属于自己的命运,可到头来不过是脚踏其中而不自知罢了。 不远处的石头房子里透出灯火来,警惕的刀客与剑宗已经有所察觉般地醒来。 昔日兄长浮肿沧桑的面容就在她十步远的地方,他的眼中有欣喜、有迷茫、还有一种令她感到厌恶的懦弱。 “阿杼......” 他唤着她从前的名字,又说不出其他的话来。他确实没有开口说话的立场,甚至连喊她的名字也不配。 肖黛望着罗合,缓缓抬起了左手。 ****** ****** ****** 豆大的火苗晃了晃,古塔内最后一盏油灯也熄灭了。青烟在空中拉出长长一条细线,在夹杂了水雾的空气中扭曲缠绕。 夙未收起那本册子,轻轻揉了揉眉眼。 肖南回凑过去,殷切地望着对方。 “怎样?可是解出来了?” 男子睁开眼,意味不明地对上她的视线。 “我在你眼中,还比不上一本旧册子、一条破带子吗?” 她愣住,脸上有种来不及闪躲的惶恐和尴尬,瞧着令人心生愉悦。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看你研究了许久,这眼瞅着天都要亮了......” 他似乎不想她继续说下去,突然抬起左手拂过她鬓角的碎发。 她果然打住了话头,那只手却没有停下,将碎发拢到她耳边后,又辗转停留在她的脸旁、轻轻摩挲着。 他的脸上没什么表情,手下动作却极尽缱绻,那只方才撑在石台上的手有些凉意,擦过她脸颊的一刻却好似起了火。 “怎么了?突然这样......” 横劈竖打不成曲,轻拢慢捻最传情。原来越是轻柔小心的动作,越是会令人心动。面对这样的亲昵,她显得更局促了。 这是她的缺陷,总是对一切太过亲密美好的东西望而生畏、心有戚戚。 他收回了手,却没有收回目光。他的神色很安静,声音也轻轻地。 “没什么。只是想看看你。” 虽然外面已经天光,但阴雨连绵,这塔内依旧黑漆漆的,肖南回都不知道,眼前的人是否能看清她的脸。 但她仍能感受到那束落在她脸上的目光,他似乎是在看着她,又似乎是穿过了久远时光,在记忆中描摹她的模样。 他张了张口,似乎想要说什么,突然一阵异响从塔外传来。 沉闷的声响,乍听之下像是一阵雷声,细细分辨便能察觉出差异。 这声音,似乎是从地面传来的。 肖南回猛地站起身来,向着塔外走去。 细雨迎面打湿了她的衣衫,略带早秋寒意的风吹过,灰绿色的大地已归为平静,放眼望去,满目的旷野荒原景色一如昨日。 难道真的只是雷声? 身后传来脚步声,男子也从塔中走出。 肖南回下意识转过头去安慰道。 “许是我听岔了,这山谷中打雷本就比平原上要沉闷些......” 她正说着,突然便看见眼前人的瞳仁中升起两个光点。 肖南回后知后觉地转身,望见远处的那片光亮后面色有些迟疑。 “李元元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起灶了......”她话说到一半,突然察觉不对劲,“不对,是走水了!” 李元元已经在此生活了数十年,断然不会犯些打翻烛台的错误,更莫提她同丁未翔都是机警之人,怎会不察有异、让火烧得这么凶?一定是出事了。 是沈家的人?还是仆呼那?还是...... 她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嗓子眼一阵发紧,半晌才转过头对那人急声道。 “李元元那边可能出事了,你不要落单,随我一同回去看看。丁未翔已经通知了最近的黑羽营守卫,天亮后再有一两个时辰便能到了。即便形势紧急,只要小心些、捱过这阵子......” 他打断了她一连串的话,抬手拂去她皱起的眉间。 “你带我一同前去,恐怕不太方便。” 肖南回更着急了。 “那我也不能把你一个人扔在这啊!万一要是有谁顺着摸进来......” “我信你。”夙未轻垂眼帘,声音中有种一如既往的说服力,“况且我说过,这塔中是最安全的地方,那人找不到我。我便留在此地,你去看看回来找我就好。” 她颇有疑虑地望着他,像是在思考他这番话是否有些什么别的目的。 但他毕竟不是她。他是坚硬温润的圆璧一块,任人左瞧右看也看不出任何纰漏与破绽。 肖南回放弃了,她也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再去纠结。 “那你好好待在塔中等我,哪里也不要去。”走出去几步,她又不放心地回头叮嘱道,“等我啊。” 他点点头,轻轻摆了摆手腕,她这才转过头去,匆匆离开。 他静静站在塔前,望着女子的背影穿过花海、融入半人高的草丛中,再也不见丝毫踪迹。 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在如丝毯一般的细草间敲打出密密麻麻的声响,是这天地间最和谐的琴瑟之音。 不知过了多久,那声响中混入几缕杂音。 男子低下头,轻轻掸去衣袖上已积了一层的水痕。 颗颗水珠落地的一刻,一双穿着带锈胫甲的脚的脚踏出草丛来。 他没有骑马,而是选择带了十几名高手轻装步行,显然是一路厮杀、有备而来。 雨水打湿了他的甲衣,又顺着枪杆缓缓滑落。他的枪尖点在地上,随着他迈向他的脚步在地上拖出一道长长的水痕,发出一阵刺耳的声响。 平地拖枪,这并不是什么枪法,而是一种威慑人的手段。 遥远的回忆涌上心头,他看着眼前的人不由得笑了。 “此情此景,当真令人觉得有些恍如隔世呢。” “你知道我要来,所以方才故意支走她?”肖准脸上的神情如石像一般冷硬,不过数月未见,他鬓间却已生出丝丝白发,本该是意气风发的年岁,眼神中却已有了苍凉之意,“这样也好,她确实拦不住我,她不在也会省去你我不少麻烦。” “麻烦?”雨中男子的神色比远山看起来还要深远难测,声音透着一股寒凉,“孤不似青怀
相关推荐:
沉溺NPH
婚里婚外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万古神尊
顾氏女前传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将军在上
村夜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