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妖孽美男特工帮 > 第99章

第99章

:“传华陀!” 近来华陀为了响应李承道计划,正在搞医学研究,要做世上最有效的特效药,并把自己的医学经验及学识推广,这都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从选拨人才到选址,确实机构部门,李承道只给他简单的管理知识,其余的都是他自己决定。 由于长安地皮越来越昂贵,而且拥挤,按李承道要求到处开花结果的想法,华陀将大唐第一医学研究部设在同为关内道的同州府。 前日曷利沙来长安,华陀就急赶回长安。 听李承道宣见,即来紫宸殿见驾。 李承道和李小蝶卿卿我我一阵,回到紫宸殿,华陀早在那等候。 “爱卿可是这个东西?” 高怀捧来一个紫石匣子,华陀开了匣子,翻开黄布,里面露出一块似石非石,似骨非骨,触之柔软生温的一块龙涎骨。 匣一打开,李承道远远就闻到异香。 香味带有甜味,闻之幽幽不绝。 华陀赞道:“果然是龙涎骨,看成色却是一块千年难见的上好龙涎。” “够用了吗?” 华陀急道:“欲治蝶妃之病,只三两就够,远用不了这么多。余下的就老臣自己收藏了,望陛下恩赐!” 这东西自己也没用,李承道也不介意。 “这东西听说长于湿热林地,又喜阴凉,不在阳光下,实是最阴之物,十二年才会萌芽,如此大的,确实少见!” 李承道笑道:“朕惦记你的医学开发,朕知道天下之病,多与一生物有关!此物能吞噬万物,它无处不在,人又无法看到……” 华陀奇道:“无处不在?吞噬万物还无法看到,这是什么神奇之物?” “它是神奇,是很多常见病的根源,爱卿可以多研究他,朕也写了一点这方面的知识你可以拿去参考。” “陛下!这神奇之物到底是什么?” “叫细菌?” “细菌!”华陀一脸懵逼,这东西还是第一次听说。 李承道将一本自己写的册子送给华陀,册子里讲的就是细菌的特性,以及如何开发抗生素。 抗生素其实非常常见,它就是一些发霉食物的霉菌所分泌的东西,加以提纯就能使用。 细节,就靠华陀去研究了,毕竟他在医学上比李承道要热心多了,也有心多了。 华陀听了这些东西,大开眼界,原来很多病都是这些看不见的,又远处不在的小生物引起。 对医学的研究又有了大希望。 事不谊迟,华陀听了一番教育后,拿了龙涎骨即去太医院,准备为李小蝶治病。 华陀一走,李承道开始回味李小蝶的建议,虽然有点离奇,但觉得这丫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这时房玄龄进宫见驾,李承道随即宣见。 “陛下!尊陛下圣旨,岭南道设立公国,岭南道刺史已经选址在广州,朝廷欲在广州设广州都督府!” 李承道说道:“可以!就这样办吧!公国也应该差不多了吧!” “从岭南发出信差到长安需要最快需要三个月,如今已是三个月过去,公国楼应该已经差不多了。朝廷已经命各国派使臣驻往广州都督府。” “陛下,设立公国这是世之大事,各国极为重视,为表公信和朝廷的重视,又服各国,臣建议陛下亲往宣旨!” 房玄龄的意思很明显,公国一建立,必须有李承道去开幕,及宣旨公国各项细节,只有他亲去,才能让各国重视。 这其实是一种威压。 李承道想了想道:“好!日期选在哪天合适!” “陛下此去,路上又要数月,建议陛下在后天最为合适,钦天监也将日子定在后天!” “朕!这宫里朕也呆得烦了,就定在后天吧!” “天子出行,国之大事!陛下既然定了,那陛下走后可有安排?” 自己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一个女儿自然不能做这种大事,李承道想了想,道:“朕走后由武媚娘监国!” 房玄龄吃了一惊,大声道:“陛下不可,难道陛下要开后宫干政先例?吕后之例,陛下不可不防!” “朕已决定了!这事不要再议!” 房玄龄震惊之余,也是非常不解,陛下为什么忽然要将武媚娘摆到朝政上,如此英明的圣主,怎么会做这种事。 想了许久,或许陛下另有深意,也不再反对。 毕竟李承道的种种设想都非常超前,而且都是对的。 “朕去广州,随行人员萧瑀、岑文本即可,蝶妃伴驾!朝廷大小事务尚书省决定,不能决定由武媚娘决定。” “遵旨!” 李承道要去广州,武媚娘监国,消息一传出去,立即引起轰动,没有人理解李承道唱的是哪一曲,竟然公开让一个后妃娘娘出来执政。 魏征更是公开叫着要陛下收回成命。 李承道知道这事会引起骚动,干脆躲要蓬莱苑谁也不见。 更不见魏征,只气得魏征在宣政殿前跪了三个时辰。 跟着他在跪的多达百人,都是三品以上官员。 奏章如雪片一样飞进宫内。 皇宫也更是乱了,所有后妃羡慕嫉妒恨,但又不敢怎么样,自然是凑在一起各种冷言冷语攻击武媚娘。 只有呼延热娜不懂政事,反而去讨好武媚娘。 武媚娘监国,在这后妃眼中,陛下这明显是最看重她,将来她如果有一儿子,那就是太子无疑。 海棠站在武媚娘身边,武媚娘坐在镜前画眉,海棠道:“都说陛下最钟爱蝶妃,我看陛下心里最终还是娘娘最重要!” 武媚娘放下画笑,不出声,呆呆地坐着出神! “娘娘你怎么了?” 武媚娘叹了一口气,道:“我宁愿不监国,只愿陪着陛下去广州!” 后宫那些妃子没长远眼光,只知眼前,只有武媚娘心里最清楚,福兮祸所倚,自己是遭流放的日子不远了。 武媚娘心里最清楚,但隐隐又感觉,就是流放也未必是坏事。 她的权利心特别重,对于流放她暂时也不能确实是好还是坏! 但她知道,苦是要吃一段时间的。 .. 第四百八十一章 御驾南下 武媚娘能猜到这一点,其实不难,今天李小蝶在蓬莱苑对李承道的建议,她是不到半个时辰就全知道了。 武媚娘也知道,陛下果然最看重那小丫头,她的话照单全收,是真的要把自己放出去。 让自己去治理一国,也未必不是好事,总比呆在这后宫不见天日好。 权利欲望让武媚娘又看到希望,但她心里又很落寞,她爱李承道,可李承道却要放她出宫。 自己在他心里的位置,自从来了李小蝶就一落千丈了。 天竺有亲王,武媚娘猜不到李承道要将她放到哪里去。 总之,她决定好好监国,做一点成绩,让陛下知道自己有这能力。 而且,这监国本身就是一次观察,武媚娘心里最清楚。 如果做得不好,就算把自己也放出去,到了那国后,权利可能也不会全在自己手里。 海棠见武媚娘忧心肿肿,心中大是奇怪。 第三日! 由长孙顺德亲率禁军三万,岳飞率五百锦衣卫,岳云护驾,瑀兼、岑文本随驾,大军护着蝶妃娘娘和李承道一路黄盖御辇、凤辇一路浩荡往岭南道进发。 长安百姓送御辇到十里亭外。 武媚娘率百官在长安南门列队相送。 由于李小蝶在治病中,所以华陀也随驾,在路上为李小蝶治病。 旌旗招展,三百宫女三百太监,一路气势如雷,所过这处百姓慕拜。 御辇宽一丈,长十二丈,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皇宫,里面设施一应俱全。 而李小蝶一天中除了和华陀页面一柱香时间,其余时间多在御辇里陪李承道厮混。 做皇帝就是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浪得不要不要的! 一日进入江南道襄州府,襄州刺史大人冯君衡早早为李承道准备了行宫,就安排在襄州首富孙元才的良壁园。 孙元才自己一家人早早住到自己家另外宅子。 李承道和李小蝶住进良壁园,见这里风景独雅,有江南秀气,比起皇宫更接地气,心中也开心。 时值春花三月,风带香味,左右太监宫女环侍,李承道和李小蝶坐在良壁园的看玉亭内,侧面湖波碧荡,小船有襄州才女吹笛抚琴助兴味。 岳云守在园门口,萧瑀匆匆来见。 “陛下!这几日朝廷章奏全在这里了!” 李承道嗯了一声,喝一口大红袍,道:“你捡重要的简明说一下!” “长安建地越来越昂贵,八日,监国下令在长安周边再扩充新城,向外把长安扩大三倍,朝廷百官谏阻,国库财力有限欲等陛下回来再议,监国不顾群臣……” 不等他说完,李承道道:“说重要的!” 这还不重要啊!萧瑀尴尬,本来他捡这个事最先说,是想引起李承道的注意,他也不喜欢这个武媚娘太专权了,陛下一走,就做如此大的决定。 听陛下不喜欢,翻出下个奏章道:“狄仁杰在通州抓到联盟的飞流数十人,这是锦衣卫递奏!” 萧瑀特别说明这是锦衣卫递奏,是因为锦衣卫的事原本不在他管辖范围,他也没权利在中间递奏章,只是李承道在外面,一切从简,由他暂时代替,萧瑀老成,特别说明。 李承道对李小蝶道:“飞流是什么人?” “飞流不是人,是联盟下属一个分坛,专负责各坛之间上命传递,和各坛之间的交流!” 李承道点点头,看来狄仁杰已经抓到联盟要害了。 李小蝶又道:“飞流一旦毁灭,只怕联盟更难抓捕,他们会变得更松散更隐弊。” 这话是有道理的,他们中间一失去联系,就会隐伏不动,更难找到人。 好处是,狄仁杰或许可以这些人身上查到线索。 萧瑀打开第三份奏章道:“听说陛下亲往公国大楼,各国已派出使臣,或国王亲自前往广州都督府,共享公国建立荣誉,也以此示对陛下的诚意!” 李承道:“可有没去的国?” “有!扶桑、拜占庭、阿拉伯帝国是其中主要大国!” 李承道说道:“着冯立掌舰队从西南海面逼近阿拉伯,李靖从北面驻所天竺边境,可以先和阿拉伯打一仗,告诉安北都护府,什么事也不要等朕来下旨,将在外,要自主而行!” 萧瑀道:“刚好有安北都护的奏章,李靖现驻扎于天竺之西的尼伯格城,往西即是阿拉伯边境土桑城,李靖说那里出现大量阿拉伯军,来意不善,问陛下能不能主动出击!即然陛下这么说了,那臣就回去拟旨,让他们击退阿拉伯人!” 李承道点点头! 李小蝶道:“不行!” 萧瑀奇道:“娘娘意思是?” 李小蝶道:“阿拉伯人是因为天竺落于陛下之手,唇亡齿寒惧怕大唐才出兵,原本他们就打算和天竺联手,没想到天竺败得太快,我如果猜测不错,他们出兵却没有急于进攻,是在等拜占庭!陛下认为李靖现在能打败这两国联手吗?” 李承道李靖除了留守天竺的兵马,剩下的大概三十万左右,如果两国联手起码也有百多万,胜算五五开。 兵法说,如果五五开的胜算,这仗就没法打,也不能打,至少也要有八城胜算才能出兵。 “你的意思呢?” 李小蝶道:“陛下英明,还要问我这个丫头。如果你真要问,阿拉伯是害怕大唐才出兵自救,以攻为守!如果我们大唐主动提出和他们修好,永不侵犯那将会如何?” 萧瑀道:“那是他们求之不得!” 李小蝶道:“这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大唐如日中天,没有哪个傻子想和陛下掰掰手腕,如果我们主动讲和,他们会怎么样?” 李承道笑道:“只怕得寸进尺,他们会要在公国的地位!” “正是,我们可以给他,但我们也有条件,就是让他们给我们路,跳过他们,直接去打他们西边的拜占庭,只攻一国,这样李靖压力就少很多!” 李承道笑道:“这就是你以前说的跳板战术?” 李不蝶微笑。 “等李靖拿下拜占庭,然后向东杀个回马枪,攻入阿拉伯,然后天竺出兵往西打,只怕阿拉伯人两面受敌,这仗他们也不会打了!”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军人乞丐 萧瑀笑道:“听闻蝶妃娘娘精于算计,今天看来老臣也是受教了!” “你要学的东西还多呢!” 萧瑀忙道:“是是是!臣老了!” 萧瑀又道:“如果阿拉伯人自持有拜占庭合力,不答应怎么办?” 李承道笑道:“他们是两人,朕是一人,一人要齐心多了,两人总会各有私心,这个好办!离间他们李靖会做得到!阿拉伯不愿意朕也可以联合拜占庭打阿拉伯。” “是!臣这就去似一份密旨,请陛下盖玺。” 萧瑀转身要走,才走几步,一拍额头回来道:“襄州刺史冯君衡召集襄州名流,欲请陛下赐宴!” 李承道摆摆手:“这个就不必了,朕早就说过,所过之处一律不见地方官员。” 萧瑀退出,李承道对李小蝶道:“朕此次来到江南,本想好好在襄州看看,但日程过于急促,只有以后再说了!” “为什么是襄州?”李小蝶好奇。 “襄州前刺史王必成是个人才,很懂朕心,将襄州搞得风生水起,冯氏家族精于钢铁冶练,现在军中武器多是采用他们的钢料,可以说是襄州一块牌子,在大唐也是少见!” “现在襄州民间富裕,生活水平高,都是冯氏家族带起来的!” 李小蝶道:“这与前刺史有什么关系?” “朕的冶造局研究技术,并不造产品,他们的技术也是给人用的,只要朕允许。前刺史力排多家竞争得到技术,又扶持了冯氏,才有今天的襄州!” 李小蝶对经济不大懂,听了也懂了一点点。 “陛下的冶造局很神秘,到底还在做些什么?” 李承道笑道:“这是秘密,你也不能知道!” 李小蝶嘟嘟嘴。 “后天起程,今天不如去看看襄州到底有多富裕!” 李承道想了想道:“好,朕就陪你走走!朕也想看看江南民情!不必带人,岳云一个就够!” 说走就走,李承道和李不蝶换了平民装束,还真象一对夫妻,只是这个当妻的比当老公的确实显得有点太少。 两了出了良壁园,出了襄州城,也没目的,只奔大路而行。 岳云亲自驾车,李小蝶将脑袋伏在车窗上,看着人来人往。 通往襄州城的大路人流如鲫,多是商人,及货物。 路上有点拥挤,亏了岳云驾起车来并不熟练,走走停停的。 “是要修路了!” 李承道明白,要想经济必须修路,但现在的路很不适应发展,大唐必须大量修路,必须能适应百年后的经济。 这是一个举世大工程,比建筑一座皇宫工程量要大得多。 李小蝶却想的不一样,道:“路人匆匆忙忙都在为自己利益忙碌,而我们又在忙什么呢?” 李承道笑道:“岳云!小蝶在问你在忙什么呢?” 岳云回道:“保护主子和小姐就是我的职责!” “看来只有我不知道我在忙什么了?”李承道大笑。 由于路挤,岳云逼迫将车停在路边一块泥地上,见前面有个落脚点,即道:“主人!要不要先坐一下!” 两人下车在前面一个路边小茶铺坐下。 要一碗茶,和水,并没有别的东西。 一乞丐见李承道三人气度不凡,知是有钱人,涌了一个过来,李承道见他瘦骨嶙峋,双眼呆板,瘸着一条腿,对岳云道:“赏!” 岳云一出手就是五两银子,那乞丐大喜过望,伏地就拜。 远处的乞丐见他乞讨成功,而且发财,都围了过来。 李小蝶道:“你们为什么不种地,不经商也可挣口饭吃,要不也可以骂骂当今天子,不做事怎么有饭吃?” 李小蝶见们其中多有健康的人,心中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去做事挣饭吃。 毕竟现在大唐到处在发展手工业,很多事都在找人做,随处可见招人的牌子。 “大小姐,这话可说不得,天子圣明,是我们不中用不中用了,可不怪天子!” 李小蝶哦了一声,瞟了一眼李承道,李承道低声道:“你是想找我的渣?” 但他也有不明白,这些人除了瘸的,也都能做事,这年头哪里挣不到饭吃。 岳云急忙分钱,分了几锭银子。 乞丐们再三叫恩人,正要退开,李小蝶拉住那个瘸腿的,道:“你腿是怎么瘸的?能说说吗?” “别说了!这腿不怪别人,你看……” 乞丐撸起裤管,原来他腿早已断了,下面绑个圆木代替。 岳云一看,即道:“这是给砸断的!” “这位公子好眼光,这是给突厥人砸的!” 李承道一怔,道:“你是军人?” “是!小人以前是军人!现在不是了,不中用了!” 李承道奇道:“听说朝廷对退下来的军人每月都有抚恤,足够你们生活,你为什么还要乞讨?” 那乞丐也奇道:“这事没听说!刺史大人发下通告,所有腿下来的军人朝廷出面,帮助给口饭吃,就是让进了冯氏做工,象我们这种人做不了什么,朝廷就没办法了!” 李承道哦了一声。 “那进入冯氏做工的有多少退下来的军人?” “就我们村子里吧,可能十多个,都还是能做事的,别的村就不知道了!” 乞丐似乎也不愿意多说这痛苦的事,说完就转身回到队伍。 李小蝶笑吟吟地看着李承道,嘻嘻道:“前刺史大人有才,现刺史大人不怎么样啊!” 李承道微怒道:“你还笑得出来,走……” 三人上了马车,李承道说道:“去冯氏!” 冯氏已超出作仿范围,已经有现代工业模式,正式名称为冯氏商埠,已人现代公司雏形。 冯氏商埠在襄州府之北的上洛县。 一进入上洛县,这里更是襄州商业名城,大多是依靠冯氏的商人,形成了冯氏四通八达的商业链。 甚至兵部都在这里设有经事衙门,就是专和冯氏打交道。 冯氏在当地威望高过县衙门,而洛县衙门甚至成了冯氏的代办。 一路走访,李承道对冯氏了解得越多。 这里县官,几乎要冯氏来决定,而冯氏为襄州提供了近一半的税收。 就是有钱能通天。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商业里的混乱 这里商户都是经营与冯氏有关的产业,或是冯氏的供应商及经销商。 在冯氏商埠周围,更是繁荣,这里的人口也更密集,几乎形成了一个商业帝国。 人一多,就更带动了消费和商业。 对这里的商业氛围,李承道还是很赞同的。 远远看去冯氏冶炼基地,露天大棚里,工人正汗流雨背,赤着上身和炉火打交道,南面是一连窜棚区,透桔杆能看到里面的草床。 而周围是围墙,有专人把守,岳云试着进入,也被人拦下。 问了很多人,才知道这里的管理极严,里面的人不允许外出,外面的人也不允许进入。 岳云装作是来找事做,问当地百姓,才知道想进入冯氏必须有县衙门推荐,一般人是进不去的,也不招人。 岳云又去县衙门,得到的答复是不招人。 李承道就奇怪了,这么多人做事,怎么会不要人? 使了银子,问了衙门一个当差的捕快,才知道冯氏做工的都是退下来的军人,不招外人。 李承道才算明白,当天已晚就在这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启程回襄州。 一回襄州,李承道传见岳飞。 岳飞一听陛下意思,即道:“我锦衣卫在各地都有耳目,这事半天之内即可以有回复。” 在襄州的各地锦衣卫忽然接上上差指令,这个指令很让他们尴尬,怎么但起这种民间事来了。 但这种事也太容易了,果然就是半天,就各种信鸽集结到襄州府锦衣卫指挥使。 这种效率还真只有锦衣卫能办到。 在良壁院的李承道看着岳飞逞上来的密报,命岳云去襄州府,说天子明天召见襄州刺史和冯立德。 另一边,以李小蝶的名义写了一个条子,命快马递往长安。 第二日,襄州刺史冯君衡阳、冯氏商业冯立德兴匆匆到良壁院见驾。 陛下一路上从未私召见任何官员,冯君衡又是紧张又是兴奋,第一次见驾难免激动。 两人在院外站了许久,才见岳云过来道:“两位大人这边请。” 两人跟了岳云经过右厢房,进入一偏室。 这偏室本是放杂物用,非常凌乱,两人一惊……相顾愕然。 岳云道:“陛下有旨,两位就在这里,没陛下旨意哪里都不要去!” 两人心里慌张,不一会,进来两个侍卫大汉! 前面一个身材高大,一脸凶相,一进门即道:“陛下问三件事,不需要回答!” “第一件!襄州军人补贴去了哪里!” “第二件!冯氏是否懂大唐商业法!” “第三……陛下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两人说完转身就走,顺便把门带上,也没上锁。 冯立德瞅了一眼外面,也没人据守,心中不知所措,见冯君衡已是全身虚汗。 紧张得胖脸色发白,没有血色。 冯立德道:“现在知道紧张了,当初哥是怎么说的,做事得留后路,现在你自己解决,连我也被你连累进来。” 冯君衡道:“这几天谁见了陛下?” “你问我?”冯立德一脸好奇。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在长安了!” 冯君衡看着外边喃喃道:“能不能出这屋,已经不是我两能不能好好回答这三个问题!” 冯君衡打开门,看到外面地上有纸笔,取了回来,道:“这事实在为难,如果据实回答,本刺史只怕是死路一条,如果敷衍或许还有条生路,陛下也不敢查得太深!” “毕竟这么大事,可不是我冯君衡阳能做到的!” 冯立德苦笑道:“月前朝廷大量官员调动,只怕那些人也保不了你了!” “哎!事到这一步,听天由命吧!想来想去,一切罪行由本官个人承当,或许有活路!” 岳云回来见李承道。 李承道正与李小蝶在玩朴克,看到岳云进来,道:“他们怎么样?” “很镇静,也有点慌!” “没有喊冤?” “回陛下!没有!” 李小蝶道:“这种事可不是一个刺史能做得到的,刺史虽然在地方上是土皇帝,但这关系到朝廷的钱粮划拨审核,只怕户部也有关系!” “所以朕以你的名义告诉武媚娘,看她如何反应!” “陛下真是高明,得罪人的事让她去做了!” 李承道微怒道:“什么话,大事面前朕怕得罪人?” 李小蝶嘻嘻笑道:“应该你走了!” “宣岳飞” “遵旨!” 岳云急去叫自己父亲。 不一会岳飞进来,李承道站起身想了一下道:“着!立即革去冯君衡刺史一职,诛三族!” “着!朝廷户部立即收回冯氏商业,冯氏划入朝廷商业部!” 岳飞领旨正要退出,李小蝶道:“岳大人!陛下这两旨等十天后再实行吧!” 岳飞不解其意,看着李承道。 李承道道:“是朕欠考虑了,就按蝶妃意思办吧!” 第二日皇驾起程,禁军在前开路,只一日到襄州通县。 刚在通县扎下来,就有岳飞传来冯君衡的自首贴。 李承道看了贴子,冯君衡只说这些事全是自己糊涂,酿成大错,只求一死! 一切罪行,自己人一承当,但不能坏了冯氏基业。 李承道将贴交给李小蝶。 李小蝶看后道:“一人承当,他这是在保护身后的人!” “不错!他以为保护别人,别人就会保护他!如果不出朕所料,这几天必会有人来奏章保冯立衡,朕到要看看是哪些人!” 李小蝶笑道:“在你这样的明君面前想做什么都给你看穿了,这臣子也不相当啊!” “奸臣自然不好当,如是良臣,朕又亏了谁了!” 第二日继续南下。 到了元县,萧瑀果然送来大量奏章。 李承道一边看奏章一边冷笑,当也心中发凉。 上这些奏章的都是学府的才子,甚至有大唐学府的老师及百家名流。 他们根本不是朝廷正式官员。 也不可能和冯君衡的事扯上边。 看上去就是本着忠心上奏天子,说冯君衡当罚,也当死,但不谊深究,这会坏了陛下的商业鸿图。 据古论今,文采华丽,条条是道。 李承道越看越是想发脾气。 李小蝶道:“这是雕虫小技,陛下也不必在意,是我们轻看对手了!” “不错!朕也是大意了!” .. 第四百八十四章 八纵八横 李承道南下时间,下旨武媚娘监国,是李承道知道她将来是一个武则天,虽然大唐在自己手里决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不是想看看武媚娘的野心和对权利的欲望。 给她条件看看她到底会怎么做,这其实也是对她的一种爱护,如果他老老实实监国,以后对她可以放心一点,更喜欢她一点。 毕竟也与自己共床过,当然还有另一条心思,这个武媚娘自己一眼就猜了出来。 这考验她的能力,这点武媚娘非常清楚,加之现在有个陛下新欢李小蝶才干出众,更有心好好表现,想压过蝶妃一头。 虽然监国,但她还是没资格坐到含元殿或紫宸殿什么的。 李承道也没说让她在哪里办公,一切看她自己的所作所为。 武媚娘冰雪聪明,自然不会去紫宸殿,她选择了东宫。 东宫本是太子宫,但现在并没有太子,是空着的,自己又是监国之尊,坐到东宫还是有这资格的。 一接到李小蝶的条子,武媚娘知道人生考验来了,急在东宫面见房玄龄。 武媚娘将纸条递给房玄龄,房玄龄看后道:“娘娘以为如何?蝶妃和陛下日夜在一起,这条子意义深远!” 武媚娘道:“本宫也知道这其实是陛下借蝶妃的手写的条子,意义无非就是在说有这么回事,看本宫怎么做,而陛下不愿意正面告诉本宫怎么做,才有这借手条子!” “娘娘所见不错!陛下另一个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全权交由娘娘处理,但主犯冯君衡和冯立德却不见陛下送来长安,那么娘娘只能查此案在长安的牵扯。” 武媚娘道:“本宫也明白,所以找你来,这事必和户部有关,本宫琢磨着让京兆尹去查此案如何?” 京兆尹是长安城地方最高长官,管理长安城治安与政务,权利虽大,却还没到可以调查朝廷三品官的户部的地步。 房玄龄道:“娘娘是想推托此案?或是拖到陛下回来后再查?” 房玄龄心里明白,如果此案和户部有关,那么必查户部尚书,而原尚书已调去大唐学院为学院院士。 明眼人都明白,原尚书是前庐野王李玉的人。 查下去,必又是老案重提,可能牵扯到李玉,而李玉是陛下有意无意表示不能再问的人。 他也已经做一个县令。 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说穿了,此案其实就是前李玉谋逆案没有深究之下的余案。 这样事就大了,武媚娘知道其中厉害,虽然有心监国却也有雷池不敢越。 所以提出让京兆尹来蒙混过关。 “难道大人还有什么好法子?”武媚娘也是一脸难受,心里矛盾,有心做好,却实在难办。 本来就是当然的,考验不可能出一道容易的题。 “臣建议京兆尹由魏征牵头,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武媚娘听这话,就看出房玄龄的谋国之能,这是不但要查而且又不查到底,魏征也知道其中关巧,他和李玉关系本来就不错,让他带头确实可以做到两全其美。 “还是房大人想得周到!就让魏征和京兆尹去吧,这百官监察之事本就是他御史台的本分!” “另外!陛下说欲在大唐修路,这是陛下图纸!” 房玄龄接过图,惊道:“这可不同往常修的路,此路宽五马,来去分路,单向而行,一条路就是十马之宽,上铺沙砾。长安分出就有四条四向,再加其余各州各道这……这得多大的财力啊!” 武媚娘道:“这正是本宫的为难之处,如果动用小财本宫也就决断的,可这修路规模得用大量动用国库,陛下又没给本宫这个权利,你说说看有什么好主意?” 房玄龄为难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事就得要钱,何况大量的钱,没钱能有什么办法。 “看来陛下在外面是看到路不通的国情,如今商业繁忙,朝廷以前也有提过,但相比之下都是小打小闹,这次陛下看来是动了决心。” 看来房玄龄也想不出没钱也修路的办法,武媚娘道:“陛下既然要修路,那就修呗,本宫到有个主意,不知能不能行!” “娘娘请说!” 武媚娘道:“从国外征用奴隶,这样就能省下大量工钱,只要付出少部分财力就可以修路!” “娘娘这主意极好!刚好天竺送来大量降兵,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蔡姬传   数风流人物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取向狙击   云翻雨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