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妖孽美男特工帮 > 第206章

第206章

“多谢王爷好意心领,我郑氏自当不敢当,军队的兵器我自会在最短时间内准备好,王爷若有任何差遣,尽管开口,我郑氏绝不会拒绝。”* .. 第1441章:愿意为陛下战死 郑继伯一脸认真的回答道。 郑氏一族站在李承道这一边,当真是再好不过了。 ……………… 从李承道与突厥人大战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他几乎都在整理自己的战绩。 十几万的牲口,还有迁移到幽州的突厥人,都被安顿好了。 幽州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李承道为了安置这十几万的大草原上的子民,又抽调了幽州各地的工匠,帮助修建城池,发展商旅。 幽州的人对西域的人都有很深的敌意,不过现在西域的人都被消灭了,这五万西域的士兵都归到了李承道的手下,改名为“漠北方”。 有句话叫“爱屋及乌”,看在李承道的面子上,幽州的人对于安插在这里的突厥人,已经没有了太多的仇恨。 事实上,这些平民并不是真正的平民,平日里只会被军队和贵族欺凌,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也会被欺凌,甚至还有不少被流放到西突厥的平民。 可是,这就是战斗的残酷,谁让他们倒霉呢? 另外,李承道还让荥阳郑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为我们的骑兵配备了大量的武器。 事实上,突厥的铁骑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铁骑,所有的突厥人都精通箭术,他们从小就是在马上成长起来的,和其他的铁骑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原铁骑能够和突厥铁骑抗衡,靠的就是武器的精良,而西域的铁骑又不会锻造,他们的铁骑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有了这套铠甲,漠北的铁骑的实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就算是白衣骑士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李承道麾下有一万五千幽州精锐,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会造反,也正因为如此,他对自己的实力很有信心,所以才会把最好的武器交给漠北的精锐部队。 幽州城之外,炎炎夏日之中,一片军容严整,严阵以待。 那些穿着白色长袍的士兵,腰间挂着长剑,威风凛凛。 一袭黑色铠甲的漠北骑兵,杀气腾腾! 幽州骑兵穿着沉重的铠甲,手中握着长矛,仅仅是往这里一站,就给人一种巨大的压力! 这就是李承道麾下的最强战力! 与之相比,罗艺统帅的泾州军势稍逊一筹。 “白袍军团已经准备就绪!请陛下过目!” 站在最前方的岳飞,衣袂飘飘的站在高台上,单膝跪地爆喝。 “陛下,您看!” 在他的身后,所有的白衣士兵,也跟着跪倒在地。 “我的骑兵们,愿意为陛下战死!” 阿利丹也跟着跪倒在地,他的麾下,所有的漠北骑兵都跟着跪倒在地。 虽不如那些穿着白色长袍的士兵那么整齐划一,却也带着一种凌厉的气息,比起他们做王庭卫的时候,不知要强盛了几分! 在轮到那些幽州的重甲骑兵的时候,冯立只是挥了挥右手,示意了一下,那些幽州的重甲骑兵,就纷纷从马上跳了下来,单膝跪地。 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说话,只有那一阵阵金属撞击的声音,才能说明这些铁骑的可怕。 “陛下,您看!” 当这些战士都跪下来后,他们异口同声地喊道。 这一刻,全场的军人们,全都看向了主席台上,看着李承道的背影,一个个的眼中,都充满了狂热! 而在主席台上,则是他们忠心耿耿,誓死效忠的皇帝陛下! 罗艺看得目瞪口呆,目瞪口呆。 这是何等恐怖的大军! 光是这股气息,就将泾州大军压得喘不过气来! 尤其是漠北骑兵,两个多月前,他们还战战兢兢,战战兢兢,战战兢兢,但现在,他们已经脱胎换骨,变得如此强大! 罗艺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李承道的将士们,能够将他们的士气,提升到这种程度。 但他并没有大意,而是向自己的亲信将军使了个眼色,让手下的军队也跟着跪了下来。 李承道看着这一幕,微微一笑,说道:“泾州大军,我无意插手,泾州大军就交给罗将军吧,罗将军何必把他们当成我手下的士兵。” 这些年来,泾州军一直被罗艺调练,早已被罗艺所用,李承道自然不会将这些人纳入自己的军队之中。 他要做的,就是让这只部队听从自己的号令,更何况泾州军本身就是一只强大的部队,可以说是一只精兵。 “属下没有这个胆子!” 罗艺语气中带着一丝尊敬。 李承道微微一笑,也不以为意,只是望着前方的大军,微微合上了眼睛。 这一年来,他一直在隐忍,直到现在,他才真正的有了挑战李世民的资本! 在这段时间内,李世民已经向他发出了九次诏书,但是他都没有理会,显然是已经开始着手调集军队来攻打他了。* .. 第1442章:私囚天子 而现在,他要主动出击! 李承道忽然瞪大了双眼,抽出了自己的佩剑,大吼一声:“准备!” “锵——”一声金铁交鸣之声响起。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道道长剑出鞘的声音响起,伴随着一股滔天的战意! 他大喝一声:“杀!”李承道在做出这个决定后,第一时间召集了自己的军队,然后让贾诩发了一条降文昭告整个大陆。 如今是个讲究礼教的年代,凡事都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特别是出兵讨伐皇帝,若是没有正当的理由,只会被读书人群起而攻之,人心浮动。 说白了,想要出征,就必须找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借口,总之,就是要打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贾诩的奏折,长达三千多字,将李世民犯下的罪行一一罗列出来。 “李世民忘恩负义,残害自己的兄弟,妄图篡位,这是一种不肖之举!” “私囚天子,伪造圣旨,篡夺皇位,这些都是大逆不道!” “突厥人入侵中原,将长安团团围住,李承道为了救长安,奋不顾身地攻打王庭,但他自己也被突厥人的二十万铁骑包围,岌岌可危。” 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迟迟不肯出兵,还切断了幽州的粮食供应,想要借助突厥人的力量,将大唐的子民置于死地!这是大逆不道!” “这一次,太孙出征幽州,就是为了铲除叛逆之主,肃清叛逆之辈,维护大唐的长治久安!” ……………… 这份告示文一出,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国家。 不得不说,这份奏折对朝廷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作为太子的孙子,李承道剿灭东突厥汗国的功臣,他在朝廷里的威信还是很高的。 如今,他们忽然发出了进攻长安,起兵勤王的命令,这是何等的惊人。 更让人吃惊的是,那封信上的文字。 杀兄杀父! 谋朝篡位! 不顾天下苍生死活,利用大突厥人来杀太子! 这些消息,无一不是骇人听闻。 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弟弟,逼迫自己的父亲,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所有人都知道。 所有人都清楚,如果不是李渊陛下忽然册封李承道为太子,恐怕李世民早就登基称帝了! 不过,就算他们明白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君王,争夺皇权,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除了那些已经和太子、秦王、齐王结盟的大臣之外,其他大臣都选择了置身事外,对这件事置之不理。 他们都是臣子,两不相帮,无论哪一家赢了,对他们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将来想要再往上爬就很困难了,但起码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李建成死后,李世民登基称帝,所有的朝臣都被清洗一空,谁选错了队伍,谁就得倒霉。 所以,虽然李世民想要篡位,但文武百官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也不能再保持沉默了,李承道已经将这件事情摆到了台面上,对李世民施加了很大的道德上的压力,所以他们也不得不站出来。 在李世民和李承道之间,他到底该如何抉择? 但是这份奏折中,最重要的还不是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兄弟,囚禁自己的父亲,更重要的是,这份奏折中,不顾数千人的死活,利用突厥人杀死了李承道。 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兄弟,关了自己的父亲,这是一件很伤天害理的事情,不过皇室之间的争斗本来就很激烈,再加上李世民在大唐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已经有了登上皇位的资格,这件事情最多让李世民受到一些读书人的指责,让他的荣耀蒙上一层阴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是让他们牺牲自己的子民来杀敌,那就是最大的错误了! 李世民和李承道争夺皇位,这是皇室内部的事情,但是突厥人毕竟是外来者,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李承道被一个外来者杀死?要知道,李承道乃是皇位继承人!如果自己死在了这些突厥手里,那大唐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而且,如果幽州失守,以突厥汗国的凶残,整个幽州的子民也会跟着遭殃! 如果让他们通过幽州,越过黄河,进入中原,对于大唐来说,绝对是一场浩劫! 到时候,岂不是会有几万人受苦? 人都是有私心的,对于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兄弟,杀死自己的父亲,杀死自己的父亲,夺取自己的王座,普通人并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可是,这次的灾难,真的是生死攸关,谁愿意自己的亲人,死在这次的灾难之中?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的生气! 这道呈文一出,整个朝廷都为之震惊,所有的读书人和平民都愤怒到了极点。 “大秦残暴!我大孙当立!” “混账东西!你怎么能当我大唐的皇帝!” “他为了大唐的子民,镇守边疆,居然被人暗算,真是可恶至极!”* .. 第1443章:你这个叛徒 “太孙太子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深入王庭解了我突厥汗国的危机,救了我大唐的颜面,可是我秦王居然做出这种卑鄙的事情来!” “我们虽然是凡夫俗子,但也知道什么叫荣辱荣辱,你身为大秦的国王,怎么能如此愚昧!” “放屁!你这个叛徒!” ……………… 无数民众和读书人破口大骂,长安城里的读书人更是愤怒到了极点。 有几个读书人带头,更有不少平民汇聚到了这天策府邸之前,对着这天策府邸叫骂声一片。 “这天策府邸,那可是兵家必争之地啊!好大的胆子!一个不留!” 禁卫军首领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看到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吵吵嚷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大胆!我们是国子监的学生,你凭什么抓我们?” 为首的书生怒目而视,倔强道。 读书人是一群非常难缠的存在,大唐虽然也是文武双全,但自从建国以来,读书人越来越受重视,而国子监又是大唐最好的学院,其中大部分读书人都是当官的,想要抓到读书人,实在是太难了,不然的话,只会引来读书人的怒火。 他的回答得到了众人的称赞。 “那有什么用!犯法的话,我还能把你抓起来不成?” “守卫!都给我抓起来!押到大理寺里去,等候发落!” 禁卫大将军怒吼一声,立刻有数千名士兵上前,将几名挑起事端的书生给拿下,摁倒在地。“放屁!邪恶的国王!丧尽天良的皇帝!就算你把我们都杀了,又怎么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呢?” 那个被擒住的书生,哪怕被摁在了地面上,也不愿意低下头,大声叫嚷着。 这般强硬的态度,让周围的民众发出阵阵喝彩和称赞。 “我为什么要让所有人都闭嘴?” 就在这时,一声平静的话语传来,一个身穿华贵皇衣的英俊男子,带着一群护卫,从天策府中走了出来。 这不是李世民又是谁? 看到李世民,刚刚还热火朝天的天宣城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一哄而散,唯独一些被关押在这里的读书人没办法离开。 一般人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可李世民就在这里,谁还会去招惹他? 但也有一些大胆的平民并未离去,或是在远处观望。 “陛下。” 看到李世民,禁卫首领大吃一惊,立即跪倒在地,“属下无能,打扰王爷休息,属下立刻将他们都带下去,将他们都带下去……” “不必了。”叶伏天摇了摇头,说道。 李世民挥了挥手,对着那个被士兵压着的书生使了个眼色,让士兵把他放开。 “呵呵!贼子,别高兴的太早,我孙太子马上就会攻入长安!” 在李世民面前,这个书生居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有些魄力。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抹愤怒之色,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平静地说道:“诸位之所以对我恨之入骨,不过是看到了投降的文书,觉得我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人的死活,可是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不会出兵支援幽州了?” “你知道这场暴风雪有多难吗?你可知道,我们要准备多少粮食,多少衣服?战术是你出的?或者说,你以为他们一出手,我们就输了?” “一群跟风的蠢货!” 李世民一番话说得那书生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随后,他又是一声冷哼:“至于他一路杀到长安,那就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了,现在你所立足的这个国家,大部分都是我亲手打下的!你以为我是谁啊!” 他看了看周围,平静地开口道:“不错,本王确实是为了夺取皇位才杀死了太子,但是李承道只是为了争夺这个位置,什么都是假的!只不过——” “我答应了!” 这句话充满了霸道,让人不寒而栗。 这一刻,所有人都想起了,大唐的立国之本,就是他一手缔造出来的!也是一位成名已久的猛将! 说罢,李世民就径直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再也没有理会这些读书人,也没有理会他们。 李世民一走,禁卫首领就气不打一处来,直接下令将这些读书人全部都拉走,同时对整个天策府进行了严密的看守。 李世民来到王冲的住处,坐在那里喝着清茶,眼神中透出一股疲惫之意。 “李承都的魄力,远超我的预料,他第一时间就发动了叛乱,而且还给了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李世民叹了口气,神色复杂。 长孙无忌也是一声叹息,如今告示传了出去,只看长安城里那些读书人的反映,便知道告示的分量有多重。 而现在,李承道才是真正的掌控者。 李世民原本的打算是,以违抗圣旨为借口,出兵攻打李承道,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李承道居然先自己一步出手了。 “从接到这道诏书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有所准备了。” 长孙无忌一脸的无可奈何。 “算了,既然我与他结下了梁子,那么当务之急,还是先想想怎么处理他吧,李承道身边有几个人?”* .. 第1444章:不必多礼 李世民吩咐完之后,转身看向了一旁的长孙无忌,开口询问道,“这位是谁?”说完之后,李世民又看向了长孙无忌。 “他麾下有五万白甲战士,加上洛依麾下的泾州战士,差不多有十几万。” “不过,他既然发了军,那必然是在暗处,绝不可能仅仅发了十万大军,便直奔长安而去。 “嗯。”长孙无忌想了想,应了一声。 李承道收服五万大突厥铁骑的消息,在他的授意之下,一直保密到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知晓,但是长孙无极还是隐约有所猜测。 但是李承道居然敢收服西厥骑兵,这就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要小看他。”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命人去找李靖、程咬金和侯君奇。 足足花了近半个时辰,三人方才赶到。 “陛下!”一名侍卫恭敬地行礼。 见到李世民,三人都是一脸恭敬的行礼。 “不必多礼,今日把诸位请来,便是李承道率兵入关之事,如今他领了十万将士,要去长安。” 李世民说完,就命人给三人准备了一桌酒菜,三人落座。 程咬金闻言,便就是直接开口说道:“臣早就料到他不会就此放弃,还请皇上高抬贵手,臣这就去取了他的首级,为敬德讨个公道!” 程咬金杀气凌然地道,对于尉迟恭被李承道杀死的事情,他还是有些记恨的,几个将军都是同生共死过的,所以大家的交情还是不错的。 “这个李承道不可轻视,能够击溃大西域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还望陛下允我随他一同前往。” 侯君集神色凝重,却是更加的小心。 “君集说的没错,李承道能力超群,而且手中有一支强大的军团,我想让三位随我一同前往。”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到李靖似乎在发呆,他微微皱眉,说道:“可是有心事?” 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了李靖。李靖听到李世民的话,这才反应过来。 对于李世民的命令,他也是犹豫了一下,其实,对于李承道,他也有几分好感,毕竟,他也不愿意和这样一个击溃了突厥汗国的英雄在沙场上交手。 但李世民既然开口了,他也不好推辞,只能抱拳说道:“属下愿意为陛下效劳。” 李世民很是高兴的点了点头,随即肃穆的说道:“李靖,程咬金,李靖,侯君集,都给我等着!” “末将在!”一名侍卫恭敬的行了一礼。 三人同时单膝跪地,异口同声的说道。 “朕命李靖为总兵头领,程咬金与侯君集为前锋头领,领二十万大军,于黄河之北,挡住敌军!” 李世民沉声道,经过这几天的筹备,他的军队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之多。 这一次,李世民要对付李承道,就算是他,也要小心翼翼,因为李承道的实力非同小可,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击败过西域的西域,立下过赫赫战功。 所以,他立刻就派了顶尖的名将李靖,还有他的两个得力干将程咬金与侯君集,与李承道对峙。 李世民有信心,以这三个人的实力,配合二十万大军,绝对可以让李承道无法渡过黄河。 “是!” 李靖叹息一声,按照李世民的吩咐去做。 三人走后,李世民终于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副帅,你说,本王与这小子之争,究竟是哪一方能撑到最后?” 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突然开口,对着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无忌微笑道:“王爷执掌兵权,手下大将如云,这一战的胜负,非王爷莫属。” “那么,当李承道率领大军进攻长安时,为什么朝中百人皆告病辞,拒不入堂呢?” 李世民气急败坏地叫了起来。 当知道李承道要进攻长安的消息后,朝中百位大臣纷纷以生病为由拒绝入朝,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被逼着在朝堂上表明自己的立场。 最令他感到愤怒的,是那些大臣们为何不愿意向自己这边靠拢,莫非他们认为凭自己现在手里掌握的那些势力,根本无法战胜李承道? 开什么玩笑! “一旦药师被李承道击败,那么,所有的官员,所有的百姓,所有的读书人,都会明白,到底是什么人,才是真正的皇帝!” 李世民目光一寒,沉吟着,目光中隐隐透出一丝杀意。 ……………… 李世民当众训斥读书人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所有的读书人,甚至是文武百官,都被这个消息给吓了一跳。 所有人都没有料到,李世民竟然会当众承认自己杀了自己的兄弟,而且还说出了自己要谋朝篡位的意思。 不过转念一想,李世民的做法似乎也是最好的办法。 李承道的奏折上,只有最后一条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其他两条都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有些残忍,但毕竟只是一场争夺储君之位的斗争,与李世民没有任何关系。* .. 第1445章:魏家大院 李世民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想要登上皇帝宝座,同时也在告诉所有人,他必须要选择哪一方。 李世民的态度非常坚决,这也说明了他的实力,这让许多人都想到了李承道的风头,那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皇帝! 如此一位以一己之力,为大唐打下基石的皇帝,难道还打不赢自己的孙子李承道? 这让很多人都产生了一丝怀疑。 而就在这件事情发生不到两日的时间里,李承道被册封为谋反,并在李靖的带领下,派出了二十万大军,在程咬金与侯君集的帮助下,平定了这场叛乱! 李世民的反应极快,将自己的实力发挥到了极致。 于是到了第二天,许多文武百官都没有再以生病为由,而是急匆匆的赶往朝。 而对于李世民的指责,也渐渐的减少了,谁都知道,李世民和李承道之间,只剩下了一场龙争虎斗。 ……………… 魏家大院。 “要不要请李靖带兵出战?” 魏征闻言,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事实上,在他看来,李承道这一次出征未免太草率了一些,就凭他们这十几万人,如何能够拿下长安呢? 还是在幽州好好发展吧。 但他也知道,李承之王不能再拖延时间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就是触犯了他的底线,一旦李世民有了足够的时间,必然会派大军来对付他,所以他必须要主动出击。 但是李靖,程咬金,侯君集三人率军出战,又有二十万之众,李承道想要取胜,却也没有多大的把握。 “事已至此,我也只能尽量帮助你了。” 魏征在心里轻轻一声叹息,站了起来,去了自己的书房,飞快地写信,吩咐自己的亲信将这份信件送出城外,交给了李承道。 三天之后,李承道终于知道了李世民的决定。 “这位秦王,当真是非同小可,胆量丝毫不在陛下之下。” 贾诩看到这份报告,不禁赞叹道。 李世民很轻松的就解决了海王船的问题,让海王船重新回到了王座的位置上,如此一来,海王船和海王船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海王船和海王船之间的矛盾也就少了很多。 胜者为王败寇,胜者为王。 “我从来没有轻视他,这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李承道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对贾诩这番说法深以为然。 虽然李世民一直都在和自己作对,可是现在没有了渔船,李世民想要和自己作对,那就太难了。 李世民能够调集的五十万兵马,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 谁也不知道,李世民到底准备了多少兵马,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 “这场战斗不能拖延太久,必须尽快结束。” 李承道喃喃自语了一句,他抬起头来,对贾诩说道:“温赫,你觉得李世民派李靖带着二十万兵马来攻城如何?” 李世民命李靖出征,这件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李承道今天就是要和贾诩商议这件事情。李承道的大军从幽州出发,从长安城出发,一路杀到了沧州。 沧州靠近幽州,与幽州的关系一直不错,在这里驻扎的军队并不多,对李承道也没有任何的阻碍,相反,沧州守对此非常的欢迎,甚至表示愿意站在李承道这一边。 因为,李承道在幽州之外,就是为了阻止突厥人的入侵,如果不是李承道在幽州被攻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失去了对整个苍州的控制。 “陛下,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渡黄河,取冀州,魏州,邢州,三足鼎立,然后再向洛阳进发,再向长安进发,然后再向黄河进发。” 贾诩拿起一张地图,在上面点了点,然后对李承道道:“况且邢州乃北地的一个重要粮仓,只要拿下了这里,我们就不用担心军队的粮食问题了。” 这次的十六万兵马,一部分是泾州供应,另一部分则是李承道利用郑氏从西域王庭那里掠夺来的钱财,从郑氏那里收购的。 现在还好,一旦被李世民斩草除根,那么邢州就成了当务之急。 “过黄河,想要拿下魏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承道皱着眉头望向那张地图。 魏州有黄河天然屏障,将军们虽然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可是这里驻扎着二十万大军,固若金汤,固若金汤,固若金汤,想要攻破黄河,难度极大。 再者,进攻魏州的五万漠北骑兵,以及一万五幽州的重甲骑兵,都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要等他们真正过了黄河,那时候,他们的实力才会显露出来。 “难也要战,我们要加快速度,争取赶在李靖率领的军队抵达之前,将这魏州拿下,否则等到叛军二十万兵马抵达,我们想要拿下这魏州可就难如登天了。” 贾诩面色凝重地道。 “朕知道了,你吩咐所有人,速度要快,十天之内,一定要将黄河给我渡过去!” 李承道立刻做出了决定。 ……………… 李承道知道黄河的重要性,李世民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武将,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 第1446章:终究是来迟了 李承道不能过黄河,自然不足为惧。 所以,李世民才会从洛阳,汾州,汴州三处地方抽调二十万精锐,再加上李靖等人昼夜不停地赶路,七天之后就已经抵达魏州,在黄河南部安营扎寨。 李靖带着人马抵达的第二天,李承道也带着人马来到了这里,只是他来的有些迟了。 黄河之畔,魏州的城头之上,李靖与程咬金等一众将军,正与对面的“白衣卫士”遥遥相视。 黄河边上,白袍军早已布置好了阵势,旌旗迎风招展,整齐划一。 “难怪能以一己之力,击溃突厥人,麾下的兵马果然非同小可。” 李靖也是暗自点了点头,一只大军的实力如何,只看这股气息,便可看出一二。 李承道的军队明明是长途跋涉,却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队形,给人一种沉稳而强大的感觉。 这是一支刚刚打了一仗,刚刚打了一仗的大军,李承道在剿灭了突厥人之后,立即出征,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就在李靖打量着李承道的时候,李承道正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在黄河上遥遥对峙。 “不过,终究是来迟了。” 李承道看着那面写着“李”字帅旗的魏州城头,忍不住叹了口气。 自己明明命令全军昼夜不停的赶路,却偏偏慢了一拍,让自己错失了夺取魏州的良机。 “王爷,过江吗?” 冯立走了过来,对着苏白问道。 李承道摇摇头:“不行,我们长途奔袭,早已精疲力竭,渡河之事,必然会被敌人截住,只会增加不必要的损失。” “吩咐全军,去伐木,就地扎营,歇息歇息。” 没能抢到魏州,虽说有些可惜,但也只是可惜,并不代表没抢到魏州,就输了。 “是!”众人齐声应道。 冯立恭敬的行了一礼,随后退了出去,开始整顿军队。 冯立走了以后,李承道把岳飞,薛万彻,罗艺,贾诩等人都叫了过来,大家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军营内。 “此次领军之人为李靖,其手下则是程咬金与侯君集,这三人我都不认识,不知罗将军与薛将军是否认识?” 等所有人都到齐之后,李承道才开口询问薛万彻和罗艺。 在场的他,岳飞,贾诩三人都不太清楚,但是薛万彻,罗艺这些与李靖等人都是同生共死的大将军,对于这三人的情况应该更清楚一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罗艺和薛万彻对视一眼,罗艺先开口道:“我曾经和李靖并肩作战,也曾经是他的敌人,他是一个很好的统帅,我认为他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几位顶尖将军之一,擅长防守。” 薛万彻也是点了点头,说道:“论起用兵,我的确不如他,但依我看,岳将军并不比李靖差多少。” 罗艺闻言诧异地看看薛万彻,再看看岳飞,有些莫名其妙。 这岳飞年纪轻轻,怎么可能与李靖相提并论? 李靖好歹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在还没有建国的时候,他的声望就已经很高了,就连李世民都对他非常的看重。 但转念一想,李承道如此看重岳飞,倒也能理解。 如果不是真的有能力,李承道又如何让岳飞做白袍军的总指挥?即便是冯立,薛万彻等人,也不是岳飞的对手。 “太孙太子的手下,还真是能人辈出。 罗艺若有所思。 随后,他收敛了心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镇痛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