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上交给国家! > 第211章

第211章

前炒好的底料,再涮点嫩生生的野菜,肯定好吃。 没一会儿,许夏和吴书瑶也挎着满满一篓子花椒嫩芽下来。 王淑芬又利索地起了一锅油,调上稀稀的面糊,洗干净的花椒嫩芽在面糊里过一遍,就可以直接下锅炸,酥脆好吃,还带着鲜花椒的清香,很特别却又很上头的滋味。 “嗯,就是这个味儿。” 许夏迫不及待地捏了一片刚出锅的炸花椒嫩芽扔进嘴里,一咬满口香。 她和吴书瑶两个人跟小仓鼠似的,守在锅前,一边给小炭炉生火一边嘴巴不停,直到听见门口哧哧的停车声,这才停了。 许夏赶紧擦擦手出门,一眼便瞧见了风尘仆仆的三个人。 黑了些,也瘦了些。 尤其是后面的孟予安,脸上黑一块红一块,简直跟变了个人一样。 不过她来不及笑,因为某人脸上还挂着彩,几道刺目的红痕刚刚结痂,看起来颇有些触目惊心。 比照片上看着还严重些。 “怎么回事儿啊?”许夏赶紧凑过去瞧了瞧。 “没事儿,一点小擦伤。”孟北野浅笑着摇了摇头,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 而旁边的柯阳却夸张地啧了一声,“小许老板,此事说来话长,待会儿我可要好好跟你唠一唠……” “你还是歇歇吧。”孟北野嘴角一抽,赶紧拽着柯阳走向后备箱,将里面从藏区空运过来的墨脱红米搬下去。 扎西给他们三个人都带了一百斤,若不是运输麻烦又贵,他恨不得给拉上一车。 孟予安那一百斤正好带回去给孟菁,孟北野自己没留,直接全搬下来了,还有两坛陈年红米酒。 几个人忙活了一通,院子里已经摆得满满当当,许夏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这哪是小礼物,简直是搬家啊。 “这是我朋友家自己种的墨脱红米,味道很不错,那边黄色的袋子是种子,如果尝着喜欢的话,你也可以匀出一块地来,试着种一种。” 孟北野一一给介绍着,随后,又从车辆后座小心翼翼的提出一个神秘的黑箱子。 “至于这个,一会儿进了屋再和你细说。” 许夏愣愣地点点头,不知为何,她一下子就想起了柯阳发来的照片上,那个神秘的冰坨子。 难不成,那东西还真的有什么说法? 带着一腔疑惑,许夏来不及寻根究底,赶紧让人先洗漱吃饭,看他们的样子也知道估计在路上根本没休息,下了飞机就直接过来了。 趁几个人进屋洗漱的功夫,许夏解开袋子,抓了一捧他们带回来的墨脱红米瞧了瞧。 与一般的稻米不同,这些红米晶莹剔透,通身带着暗红色,尤其在米粒的中间部分,颜色越发嫣红,极为漂亮,而且袋子刚一解开,便扑鼻而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许夏并不是没见过红米,但如眼前这般的,倒真是头一次。 她立刻来了兴致,当下就挖了一大碗,简单淘洗后放到砂锅里开始焖,随后从装野菜的篓子里抓了一把收拾好的鲜嫩荠菜,又拿了一条酱油肉切成片。 待到十分钟后,先将酱油肉铺在半熟的红米饭上,等酱油肉蒸出了咸香的油水,与粒粒分明的米饭融为一体,再将切碎的荠菜铺上,继续焖五分钟,一碗春意盎然的赏春饭就做好了。 简单,却又好吃。 这时候,火辣的腊排骨香肠野菜锅子也坐上了小炭炉,还有酥酥脆脆刚出炉的炸花椒叶嫩芽。 三个刚从飞机上下来饥肠辘辘的大男人,哪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二话没说,直接将饭碗干了个底朝天。 腊排骨香肠一口爆汁,炸花椒叶清新爽口。 但最绝的还是这一锅菜饭,得到了桌上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嗯……小孟带回来的这米好吃。” 王淑芬这向来不爱吃大米的人也忍不住又装了一碗,软糯中又带着几分嚼劲儿,米香味儿十足,嚼到后面还带着点极为自然的甘甜。 总之就是好吃。 “扎西大哥这米确实是不同凡响,就是白水煮个粥来都特别好喝。”柯阳点点头,赶紧附和道。 “这应该不是普通红米吧?”许夏眼睛亮晶晶的,只看外表就很特别了,没想到味道更是惊人。 “嗯,这是我朋友家族传下来的改良品种,有几分古代胭脂米的特性,所以格外好吃。”孟北野耐心跟她解释。 “胭脂米……怪不得。” 她自然听说过这御田胭脂米的大名,只可惜这与绿畦碧粳米齐名的清代贡米早已在70年代绝迹,再也无人能品尝到其真正滋味。 那可是让康熙皇帝都爱不释口的味道。 许夏心中难免一阵唏嘘,不过现下这红米的味道已经足够好了,她越吃越喜欢,心里不由得更庆幸孟北野带了种子回来。 暗暗决定过完年她一定也得垦出一片梯田来种一种。 一阵风卷残云之后,桌上已经被扫荡得干干净净,锅子里更是一粒米都没剩下。 就在众人都四仰八叉地倚靠在凳子上消食之时,孟北野却走到一边,提起了那个神秘的黑箱子,将许夏叫到了屋里。 许夏一边揉着肚子,一边眼都不眨的看着孟北野的动作。 “这是什么?” 孟北野的声音从前方响起,“这也是种子。” “不过,是来自两百年前,雪山上的种子。” 随着箱子边缘的锁扣轻轻弹开,一阵雪白的寒气从中溢出,旁边的许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她愣了愣,将目光缓缓探进去。 待那氤氲的白雾终于消失,许夏也终于看清了箱子里东西的全貌。 她呼吸一滞,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也……太美了…… 这是,种子? 第369章 御田胭脂米 只见白雾四溢的箱子里,颜色艳丽华贵的圆长型谷粒正静静的躺在寒气之中,这些稻米的种皮不似一般种子的黄褐色,而是呈现深沉的红,顺纹镌刻着紫色的丝线,瑰丽似晚霞。 她一时间说不出任何话,只能惊叹造物主的神奇。 而这,这居然是来自两百年前的东西…… “红莲胜雕胡,香子馥秋兰。” 看到这些种子的第一时间,许夏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了这句诗。 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在看到绚烂如浴水红莲般的胭脂稻迎风摇曳时由衷的感慨。 这……究竟是什么…… 瞬间一个难以置信却又近在咫尺的答案猛地撞入了她的脑海。 许夏如遭雷击,立刻望向对面人的眼睛。 不可能吧…… 孟北野自然一下子就猜到了许夏的想法,他微微颔首,同样静静望着低温保险箱中的稻米种。 “嗯,这是我朋友扎西家族的长辈,两百年前藏到南迦巴瓦峰雪山中的胭脂米种子。” “只可惜,已经过了太漫长的时光,恐怕无法成活了。” 他又将目光移到还在怔愣之中的许夏身上,眸光含笑,似乎很有信心。 “但我想,如果是你的话,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 “这……这也太珍贵了吧……” 许夏一时间还没办法将自己的眼睛从那些漂亮种子的身上移开,喃喃道。 或许因为已经过去了两百年,也或许因为路上轻微的颠簸,有一些种皮已经从米粒上脱落,许夏小心翼翼地拈起几颗放在手心。 心疼的同时,也不由越发惊叹,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手心的米粒通身晶莹剔透,粒粒似红玉般精雕细琢,宛若艺术品一般。 许夏本觉得多吉家的墨脱红米,颜色已经够漂亮了,没想到这真正的胭脂米,居然如此惊艳。 传说中御田胭脂米是专为皇家进贡的清代贡米,连皇帝老儿都爱不释口,从不在民间流传。 因为种植困难且产量极低,这种珍稀稻米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于70年代末期彻底绝迹,所以后人再难尝到其真正滋味。 想必孟北野那位朋友的祖辈,应当也不是寻常人物。 至于这些种子为什么会出现在藏区,又为什么会被孟北野带到千里之外的临安来,恐怕就是另有故事了。 许夏踟躇地点点头,又忍不住抬起眼睛看向孟北野侧脸那触目惊心的划痕,胸腔微动,眸光颤了一下。 “这些种子,应该得来不易吧……” 她叹了口气,“即便是再好的朋友,这么珍贵的胭脂米种子怎么可能说送就送……” “我和柯阳帮了他一点小忙……” 孟北野轻描淡写,只不过话音还没落下,就听到外面柯阳的大嗓门开始喊起来。 “野哥——野哥快出来,我正讲到你跟扎西掉到冰川下边呢,赶紧的,快来说说冰川溶洞里长啥样,我没去过啊!” 孟北野还没出口的话就这么被卡在了嗓子眼里,旁边的许夏眼神也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他后脑勺一凉,赶紧将箱子扣上,塞到许夏怀里。 “这箱子电量快耗尽了,得尽快送到你们的冰柜里……咳,我出去看看。” 说完,便把头一低,迅速溜了出去。 “傻子。” 轻柔而低沉的声音在空旷的屋子里绕了一圈。 许夏低下头,嘴角浅浅扬起一个弧度,也不知是在说大嘴巴的柯阳,还是某个口是心非的人。 “哎哟,当事人来了,我来采访采访,赶紧讲一下掉下去那个瞬间,你脑袋里在想什么?” “是在后悔有什么没完成的心愿……” “还是在想我此生最好的兄弟柯阳一定会跳下来救我……唔……野哥你捂我嘴干嘛,我还没说完呢……” “你闭嘴吧。” “人家王阿姨正听得起劲儿呢,不行不行,赶紧来发表一下感想……” 听着外面两人驴头不对马嘴的凌乱声音,许夏忍不住摇摇头,眼睛不受控制地弯起,随后她郑重地将箱子抬起来,往后院的冰柜走去。 虽然不知道会不会真的有奇迹发生,但她必然要试一试。 等到许夏再出来时,柯阳已经被孟北野修理地服服帖帖,端庄地坐在小板凳上,笑容苦涩。 “时间不早了,那我们就先回去,等过完年后有机会再来拜访。” 孟北野把人拉起来,先对着旁边的王淑芬和许建国打了声招呼,又对许夏笑了笑,“年后再见。” “嘿嘿,刚才吃着那腊排骨香肠和酱油肉好吃,阿姨还给我们每人装了一兜。” 柯阳嘴角一咧,又笑出了声,抱着那一兜子腊味跟宝贝一样。 见他们要走,许夏也跑回屋里,给三个人每人带了一瓶泡了三个月的黑枸杞泡野桂花蜜。 这是用今年山上自己种的黑枸杞泡的,颜色已经青紫发亮,在瓶子里漂亮得很。 “大老远还给我带礼物,我也没什么送的,一人带瓶蜜回家吧。” “嘿嘿,这多不好意思啊。” 柯阳挠挠脑袋,虽然嘴上说着客气的话,但两只爪子却已经迫不及待地伸了过去,他早就听江源儿说了,小许老板家的蜜可不一般。 而且人家专供给燕城的大客户,一般人都买不到的。 这样的好玩意儿带回去,又能让老柯同志安静几个月,不在他耳朵边唠叨了。 “对了。” 许夏又将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色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将军在上   村夜   树深时见鹿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我的傻白甜老婆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红豆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