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地上宣泄,只要你自己可以承受,随随便便就能引得天雷下界。” 燕子听完沉默了。 脑中已经忍不住开始畅想自己飞行在滚滚乌云下、翅膀划过勾动万道雷霆、轻巧一掠引下轰然天威的画面了。 “道士……” 旁边不由响起猫儿的声音:“三花娘娘吐火用了多久来着?” 道人转过头,看向自家猫儿。 只见猫儿一脸严肃与困惑。 “……” 道人也认真的思考了下,随即才说:“十年仿佛弹指间,这种事情,三花娘娘自己都不记得,在下又怎会记得清楚呢?” 说着不禁一顿: “不过三花娘娘与燕子不同,燕子是先在雷雨天畅飞,先感悟天雷威势灵韵,早有积累,这才学习雷法。三花娘娘却是先学习火法,之后才开始当烧火童子,感悟火焰灵韵,顺序不同。” “唔……” “天好像有些晚了。” 宋游抬头在枝叶杏果间找了找太阳,随即扶着地站了起来:“三花娘娘的耗子也捉得差不多了,我们可以回去了,免得晚了进不了城。” “这是兔子!” “好好好……” 宋游拿起了竹杖。 “再等一下,三花娘娘把兔子装进来,等下再摘点果子,一起带回去!” 蓬然一声,猫儿变成人形。 地上是一群像鼠又像兔的动物,体型很小,模样可爱,身着三色衣裳的女童漂亮精致得不像话,挎着褡裢,却是不断弯腰,一抓一个,将这些像鼠又像兔的东西全部装进褡裢里,似乎既不觉得它们可怕,也不觉得它们可爱。 “摘杏子做什么?这里到处都有杏子,带着又重,路途又远,又卖不出价。” “带回去吃,就不用买了!”小女童已经装完了兔鼠,开始伸长手,隔空摘来杏子并放进褡裢中,并且和那些兔鼠放的是同一个口袋,而她一边摘一边一脸严肃的说道,“等下三花娘娘卖兔子的时候,给他们说,卖一个兔子,就送两个果子,很快就能卖完!” “……” 宋游悠然感叹着道:“燕子天赋不止于雷法,三花娘娘天赋更不止于火法啊……” 山坡温柔,风草都温柔。 道人拄着竹杖下山。 女童也拄着竹杖跟在他身后。 燕子张开翅膀,保持不动,便沿着山脊线乘风往下滑去。 女童走出两步,回身招手一喊,远处悠闲吃草的一匹枣红马便也小跑着跟了上来,想来即使在数里十几里之外的地方,人们也能看见这片山上往下行走的一行人的剪影。 夕阳逐渐变得温柔。 玉城的影子在前方被拉长,本就土黄色的城墙又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带着缺口与破损,好似从古代历史中走来。 “道士你们先回去吧,三花娘娘去那边把兔子卖掉!” “不用我们一起吗?” “不用的!” 三花娘娘早就是一只大猫了。 这是三花娘娘的职责。 “那请让燕子和三花娘娘一起吧,好让燕子跟随三花娘娘学些三花娘娘身上的独特天赋。” “好的!” “记得早些归家。” “好的!” 城门口两人分开,一左一右。 燕子跟随女童而去。 马儿则是跟随道人。 宋游不由摇头,感觉自己已经完全可以被两名童儿所养活了。 这种日子还挺舒服—— 一来生活中的琐事都不用操心,省去了许多麻烦与心力,二来自己还可以教他们法术和一些大的事情,又有一种养成感而不是被养成感。 原来当年观中老道过的就是这般神仙日子么? 宋游不禁摇了摇头。 走出不远,遇见谢姓商人一行。 一大群人沿街走着,牵了一匹骆驼,骆驼身上放了一些东西,似乎是出来采购的,买的多是旅途能用上的消耗品,看来他们也要离开了。 宋游看见他们时,他们也看见了宋游。 “几位这是……” “在玉城也歇息得有些久了,眼见得夏天就要过完,货也备齐了,还是该回去了。买些半熟的瓜,再买点盐巴,路上用得到的东西,明天早上一早就该回昂州了。”谢姓商人回道,“说来也是有缘,我们刚才还在说呢,先生是有真本事的高人,正想回去便寻先生与先生道别,听说先生这段时间一直早出晚归,怕明早走得早,遇不上先生,结果这就遇上了。” “属实有缘。” “如今西域越来越乱了,倒不是沿途沙匪贼人,而是妖魔鬼怪之事频发,我等虽有经验,却也惧怕。”谢姓商人诚恳说道,“这段时日以来虽然未曾问及先生师门出处,却也知道先生法力高强,于是想要向先生求一封驱邪避鬼的符箓,好保沿途平安。” “这有何妨?” 来到玉城以来,多亏这群商人,才能在车马店落脚,也多亏他们邀请介绍,了解玉城风情,平常也多有请教他们,因此宋游说得也爽快。 “哪里当得了一个求字?不过几张黄纸一点朱砂,正巧我们的纸也用完了,正要找人问去哪里可以买得到,若是诸位知道,便请带路。” 谢姓商人一听,欣然应允。 于是宋游跟着他们又在玉城之中逛了一圈,看他们采买用品,有些自己感兴趣或是用得上的,也暗自记下地址和价钱,偶尔也买一点,直到买完当地特产黄纸之后,太阳已近落山。 一行人走回车马店,刚好遇到三花娘娘挎着明显空了许多的褡裢回来,双方相对而行。 天上飞着一只燕子,在这季节倒也常见,而女童脚步轻快,甚至感觉每走一步都要微微跳一下,左顾右盼,眼神灵动,显出极好的心情。 直到与宋游目光对视,她的脚步稍稍收敛了一点,但也依然轻快,只是不再左顾右盼,而是一眨不眨的盯着道人。 双方慢慢靠近,放慢脚步。 “三花娘娘耗子卖完了吗?”宋游问道。 “唔?” “兔子卖完了吗?” “卖完了,一下子就卖完了,三花娘娘还买了一点灰面和一点胡葱回来。”女童拉开装过兔鼠的褡裢对他说,“你怎么也现在才回来?” “中途遇见谢公他们,刚好我们的纸写完了,便跟他们一起去买一些。”宋游指着身后的谢姓商人一行说道。 商人们便也对女童点头或行礼。 倒不是因为看出女童不简单。 虽然确实看出女童不简单,可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尊重本身是有传递力的。 虽然三花娘娘只是一名小女童,天真不谙世事,对外也只是道人的道童,但他们尊重道人,道人又对女童十分尊重,平常的一些细枝末节又确实显现出这名女童的不简单,自然而然的,他们便也对女童尊重有加了。 双方一同进了车马店。 枣红马无需人牵,一进前院,自己就往后院走去。 刚一进店,宋游就感觉到了不对。 “……” 三花娘娘则感觉到了他的不对,大概是步伐的稍微停滞,神情的细微变化,被她所捕捉,于是疑惑的看向道人。 道人没有说什么,只往房间走。 “吱呀……” 一推开房门,便连三花娘娘也觉察到不对了。 “蓬!” 褡裢顿时落在地上。 女童化作猫儿,迈着谨慎的步伐,小心走进房间,不发出一点动静,同时仰头到处看,时而仰头低头俯身嗅着空气中的味道。 诚然,游历在外,三花娘娘几乎没了领地的感念,但猫儿对于自己生活歇息的环境还是无比熟悉的,每到一处陌生地方,最先做的事情,定然是熟悉当地环境,要对其了如指掌才行。 而这个房间明显有点不一样了。 只是她也没嗅到别的味道。 直到走到房间正中时,扭头往墙上一看,她才知道不对之处出在哪。 “喵!” 猫儿顿时扭头看向道人,指着墙上。 墙上四方灵韵,如今少了一方。 少的正是那如水一般的水行灵韵。 第五百六十三章 你先供着吧 “道士!你的那个水不见了!” “知道了。” “在哪去了?” “远处。” “你知道在哪吗?” “自然知道。” “什么时候去找?” “不急。” 哪有天黑赶路的道理? 水行灵韵不会少,不会丢,大概率那位拿到它之后,比道人保存得还好,又有什么心急的必要? 宋游只不急不忙的走到房中,取出一张新买的纸,又取来朱砂画笔,开始画起了符箓。 这方水行灵韵最是灵动,最有生机,也是宋游感悟最深的一方灵韵,有时常常觉得它像是有生命一样。可自打在浪州海外被他找到以来,至今也有数年的时间了,却一直受风吹雨打,也算是委屈它了。 到别地被供两天也好。 宋游慢慢画符,一点不急。 反倒是三花娘娘急得在房中团团转,真正意义上的团团转—— 小到自己来回走动,大到绕着画符的道人和桌案转圈圈,再到围着房间转圈圈,不时询问道人几句,焦急之色溢于言表。 道理三花娘娘都懂,然而那么贵重的宝物,丢了不立马找回来,她又怎么睡得着?怎么静得下心来? 道人依然画符,安慰着她。 画完符箓,直接睡去。 三花猫在旁边盯着他看了许久,倒也没有无奈,没有别的情绪,就是单纯的等待,只是等到枯燥,她才出门而去,为明天做着准备。 次日清早。 宋游醒来,简单洗漱,也收拾了一下被袋。 大部分行囊都留在车马店,却也多少要带些东西,这两天路上用得着的。 随即拿起一堆符箓,准备出门吃早饭,顺便将之交给谢姓商人,只是刚走出两步,房门就被敲响了。 “笃笃……” 只有两声,声音特别轻。 此外没有别的声音。 是那名侍女。 宋游脚步顿了下,便又回身拿起昨晚换下的道袍,前去开门。 果不其然。 门外站的正是那名王宫侍女,她穿着当地人常穿的衣裳,因为与宋游语言不通,低头不言,一幅默默报恩的老实模样。不过在她旁边,还站了一名穿着大晏服装、挺着大肚子的商人,笑呵呵的,正是谢姓商人。 “谢公也来了啊。” “正想看看先生醒了没有,好在临走前邀请先生最后同吃一顿早饭呢。”谢姓商人说道,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来要符箓的。 “那便正好,符箓在下昨夜就已经画好,正好交给诸公,也好与诸公交代两句。”宋游一边说道,一边看了眼旁边的侍女,“也正好,请谢公帮我翻译几句话,告知这位娘子。” “不知先生要说什么?” “这几日以来,多谢这位娘子,不过在下今日要出门远行,不会回来,之后几天,就请娘子不要再过来了。” 谢姓商人如实转达给了侍女。 侍女听完回了一句。 “她问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她好把洗了的衣裳带来给先生。” “至少四五天。” “这么久?”谢姓商人还没翻译,却是愣了一下,先问宋游,“先生这是要去哪里?” “此前答应了玉城国君,要找回丢失的银壶,这都过去大半个月了,银壶仍然没有着落,在下也该去找找了。”宋游回答着说,“不过这就不必告知这位娘子了,这位娘子心善,免得她更内疚担忧。” “原来如此。” 谢姓商人点了点头,这才为他翻译。 心中却是有些感慨与敬佩。 其实到了玉城没有几天,他们就从店主口中听说了那日的事情,随后这名侍女每天都来车马店,带走宋游的衣裳去换洗。乍一听来,像是当地传闻中很简单纯粹的报恩故事,很容易让人津津乐道,然而他们行商多年,毕竟已不是少年了,见到这名侍女貌美,又是宫中来的,初时心中难免有些轻浮的想法,也有几句调侃,然而多日以来,却只见侍女早来早去,从不停留,道人也一句话不与她说,竟如故事中一样纯粹。 不知道人当初为何挺身而出,随后又是如何说服碧玉国君,不过仅见他此时为了寻回银壶,甘愿远行,谢姓商人也对他多一分敬佩。 侍女抱着衣裳,鞠了一躬,低头快步离去。 谢姓商人则与宋游往饭堂走去。 “先生家的童儿呢?” “还在睡懒觉。” “不来吃早饭吗?” “等下给她带一盆奶回去就是。” “先生这童儿也不错,虽然有些爱睡懒觉,但白天勤快又机灵,能省不少功夫。”谢姓商人与他穿过葡萄架,一边走一边说,“对了,今日天没亮的时候我们还在院中遇见一件怪事。” “什么怪事?” “也是刚睡醒的时候,我们忽然听见后院有些动静,像是骆驼在动,想到今天就要离去,于是有个人忍不住开窗看了看。却见后院挨着河边的地方亮着一团火光。”谢姓商人眉飞色舞,“原先并未闻到什么味道,这么一打开窗,河风一吹过来,立马就闻到了像是烤饆饠的味道,吓得那小子立马就把窗户给关上了,直到今天天亮,去后院看骆驼,这才敢去查看,先生你猜怎么的?” “怎么了?” “河边地上竟然有个坑,里头还烧过火,像是一个小的馕坑!”谢姓商人说道,“说不准昨天晚上就有妖怪在这院子里做东西吃!” “神奇……” “哈哈不过那妖怪厨艺不行,坑里的饆饠都烤焦了,贴在上面都拔不下来。” “……” 宋游也跟着露出笑意。 三花娘娘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尤其善于默默观察后偷偷学习,奈何烤饆饠本身是在馕坑里面烤的,馕坑的建造本身就需要很高水平,而火候什么的都在坑中进行,三花娘娘根本看不见,自然也就无从学习。 渐渐走到了饭堂。 前院葡萄架上的葡萄熟了,于是今早的早饭除了骆驼奶和烤馕,又多了葡萄,每张桌案上都摆着葡萄,随便人吃。 宋游也将符箓交给了商人一行,给他们说好,哪个是驱邪,哪个是辟阴,有哪些功效,如何保存与使用,又吃完早饭,这才将他们送走。 驼铃声叮叮当当,逐渐远去,很长一队。 道人好似看见了他们穿过风沙的画面,脚步坚定依旧,一言不发,为东方带来香料与钱财,为西域带去东方的丝绸与瓷器。 后世人不见得会知晓他们的姓名,但一定会记住他们此时走过的这条路。 “……” 宋游收回目光,也回了房。 端一盆骆驼奶喂给猫儿,拿上竹杖,向店主讨两串葡萄,出门买几个烤饆饠和两个蜜瓜带着,便也出城而去。 大半个月以来,玉城外面几十里,几乎每个方向、每一条路都是他们走过的,这一条路也是其中一条。 道人的步伐和此前一样,不曾快也不曾慢了去,然而和此前不一样的是,这次他只看向前方,不再环顾四周风景,因此便显得坚定许多。 枣红马与三花猫都跟在后头。 燕子在天上探路。 …… 两天之后,玉城之外二百里处。 群山之间有一片寺庙,寺庙和此前宋游曾夜宿过的寺庙一模一样,依山而建,覆盖了一大片山,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就连通往山门的阶梯都是最好的石料修建,两旁每隔几阶就有一座小型金顶白塔。 山中宫殿房间无数,处处诵经声。 唯一不同的就是,大半个月前那片寺庙是在大路边上,离玉城不过四十里,这片寺庙却在深山之中,根本没有人会来到这里。 最顶上堪比皇宫大殿的宫殿中,原先宋游见过的那些大和尚大多都不见了,少许还留在这里的,也都缩在最后面苦读佛经,摇头晃脑,明明殿中烛台明灯什么的都和此前一样,却仿佛多了几分神气。 最上首坐的换成了一名极度肥胖、满身肥肉的大肚僧人,身上只披着宽松的金色僧袍,笑容满面,好似一些雕刻出的笑佛。 此刻他的面前摆着一座七彩琉璃台,在西域比五色玉更珍贵的七彩琉璃如今只成了衬托,用来摆放上边那如同流水一样平平无奇的物件。 大肚僧人笑眯眯的,眼睛只看着那团水一般的灵韵,移不开目光,像是里头有无尽的美妙,又或者这是什么稀世珍宝。 而事实确实如此。 这确实是稀世珍宝。 自打三天前他取来这件宝物之后,才知什么叫天地至宝,大道结晶,相比起来,自己所藏的那些宝物也好,法器也罢,全都暗淡无光了。 而他这三天便几乎什么也没做,只在这里看着这方灵韵,不时伸手想去摸,又怕把它摸坏了或是亵渎了,便又把手收回来,最多便是凑近了睁大眼睛仔细看里面的光华,感受其中灵韵玄妙,无尽的奥秘,甚至有时会对其行礼,仿佛它已比他的生命更为重要。 “至宝!这才是至宝啊! “哈哈哈哈…… “天地竟有如此奇宝!” 大肚僧人喃喃自语,有时看得入神,甚至忍不住露出本体真容。 是一只肥胖至极的黄鼠狼。 第五百六十四章 道人已至 “轰隆隆……” 外头忽然起了滚滚雷声。 透过大殿敞开的大门,可以看见外边天空乌云密布、狂风肆虐,远处隐隐有雷霆闪耀,似乎这里也迎来了由夏转秋的最后一场雷雨。 然而殿中僧侣三百六十八,却没有一双眼睛看见这一幕。 所有僧侣,无论高矮胖瘦,无论坐得靠前还是靠后,离得是远是近,全都伸长脖子,看向上方七彩琉璃台上的那方灵韵,也不嫌脖子酸。 “轰隆隆……” 一道天雷就在头顶炸响。 殿中僧侣分道行高低、佛法深浅,有的岿然不动,只继续眼巴巴的盯着上首七彩琉璃台上的水性灵韵,有的对于天威则仍有几分惧怕,于是会下意识的颤抖一下,然而即使全身颤抖,也一点不肯移开目光。 甚至有的嘴上还在喃喃念着经文,可这似乎也成了下意识的行为,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前方的宝物上。 像是只是看着,就已经是莫大的快活和满足了,世间极乐莫过于此。 所有人动作都一样。 一时场景有些诡异。 雨声也逐渐变得清晰了。 直到门口噗通一声响。 一名身材壮硕、中年面貌、同样披着僧袍的身影跌跌撞撞跑了进来,本来满脸的慌张急切,可刚一跨进门槛,稳住身形,看见上方七彩六里台上的那方水行灵韵,顿时就呆滞了几分。 好在殿中仍有人沉迷不深,或是还保持着一些理智,被他惊扰,依依不舍的从上方收回目光,随即怒意上涌,呵斥着道: “你怎么进来了?” “这哪里是你能来的地方?” “宝物也是你能看的?” “发生了什么事?快快报来!” 下方刚进来的黄袍僧人被吓了一跳,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于是结巴着说道:“回禀世尊和诸位菩萨罗汉,山外有个修行者闯了进来,是那天晚上见过的那名大晏道人,恐怕是来抢我们宝物的!” “抢宝物?” 殿中众人这才大惊,纷纷惊醒。 “谁要抢宝物?” “抢宝物的人在哪?” “谁敢?” 一时大殿中无比嘈杂。 众多目光全都盯着新进来的僧侣。 “回禀世尊和诸位罗汉菩萨,那个道人离这里已经只有十里远了,很多师兄弟都去拦他了,但都拦不住他。”僧侣慌慌张张的说道,然而却仍忍不住将目光往上方投去,每看一眼灵韵,就要呆滞一下,“还请世尊和诸位菩萨罗汉们去看一看吧。” “去看!谁去?” “请师兄去吧!” “你去,我在这里守着宝物!” “我也要守着宝物!” “世尊决定!听世尊的!” “世尊!” 僧侣们又都看向最上首的大肚僧人。 大肚僧人却只将目光放在灵韵上,头也没抬的说:“那么多儿郎都拦不住,果然是个有本事的,便请使者们一同去吧!” “那我等……” “那晚去了的,便辛苦了,这次就不用去了,在这里与本尊一同观宝!” “是……” 坐在最下面的一百多名黄袍僧人满面不舍,却也更不肯让那道人到了这里来夺走宝物,也不敢违逆“世尊”旨意,于是齐齐起身,艰难扭头迈着极快的步子离去,行走之间,有如踏风,都想快去快回。 报信的僧人退到角落,本想留在这里,多观看一下这件天地至宝,却也被人发现,并赶了出去。 “轰隆!” 外头雷声越发刺耳。 雨声也越发喧嚣。 大概过了不到一刻钟—— “噗通!” 报信的僧人又回来了,此时他浑身已被淋得透湿,贴在身上,勾勒出健壮的体型与肌肉轮廓,却是更加慌张了,甚至路都走不稳,被门槛绊倒一下子扑了进来,趴在大殿地板上,留下一片湿润。 “回、回禀世尊和诸位菩萨罗汉,一百多位使者去了,也没能拦得住他,现在他离大寺只有五里了!” 殿中众人闻言,大多大惊。 “怎会如此?” “就算他很厉害,也不可能一百多位使者一起也拦不住他吧!” “听说他身上还有宝物!” “难道是那融化玄冰的宝物?” “这下怎么办?” 众人全都急躁起来,议论纷纷。 报信的僧人便等在下面,伸长脖子,眼巴巴的盯着上方琉璃台上的灵韵,享受片刻的极乐。 大肚僧人也盯着灵韵,头也没抬的继续说道:“既然如此,便请罗汉们同去吧。” “是……” 又一百多名僧侣站了起来。 有的原地转一个圈,便施展遁术,径直消失在了这里,有的一挥袍袖,便化作一阵黄风,也冲出门去,竟还真有几分本事。 “轰隆隆……” 雷声越来越近,有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雨打得寺庙房顶哗啦作响,水在屋檐下连成了柱,雨铃上的水更是直淌而下,推动着雨铃晃荡,发出叮咚声。 大殿中开始弥漫着一些慌张的情绪,只是仍有许多人只顾着将目光投向上方至宝,既不管外头的风雨,也不管那正在朝他们逼近的道人。 “嘭……” 风吹动着门,狠狠砸上。 外头的雨也被吹了进来。 同样被风吹进来的,好似还有还有一名被吓破胆的报信僧人。 “不好了!” 报信僧人这次甚至都没有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上方琉璃台上的至宝了,跌跌撞撞的进来,站都站不稳,一下子跪倒在地,从四个方向投来的饱含怒意或质疑的目光更让他胆颤: “报!罗汉们也拦不住他,现在他离这里已经只有两里远了!” “……” 殿中一时安静了下。 众人皆是大惊,面面相觑。 “怎么可能?” “你可不要误报!” “罗汉们个个道行精深,法力高强,各有本事,又人数众多,怎么会拦不住他?” “这……” 报信僧人只趴伏在地,瑟瑟发抖。 众僧便知,这不是误报。 确实有位大法力大神通者找上来了。 一时不禁睁大了眼睛。 尤其是那晚曾经去过玉城外、见过那名道人的大和尚们,此时脑中全都浮现出了那名道人的身影,又不由自主的构建出了雷雨群山间、一名年轻道人拄着竹杖冒雨而来的画面,一百多位使者未曾阻拦他的步伐,一百多位罗汉也不曾让他止步不前。 众僧随即又看向最上方。 却见肥胖至极、腰的直径都堪比身高、所有肥肉都瘫在座椅上的僧人摆手说道:“所有菩萨都去……” “这……” 面对这根本没有思考的命令,众多僧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开口说道:“世尊在上,那人乃是从大晏来的,恐怕厉害得很,为了宝物,还是请世尊与我们一同亲去看一眼吧。” 一句“为了宝物”打动了大肚僧人。 大肚僧人迟疑了,终于第一次将目光从水行灵韵上挪开,看了看外头,只见满天风雨,雷霆不断,只是仍旧舍不得离去。 “取我的宝贝香炉来!” 大肚僧人如此说道,声如雷霆。 立马便有僧人化风离去。 仅仅几息之后,上首高台上便多了一张红木桌案,桌案上一个纯金的玲珑香炉,大肚僧人捻着三炷细香点燃。 本身就是细得能插进耳朵的线香,在他格外肥大粗厚的手掌下,更是细得像是一根头发。而随着他将细香插进香炉,没有任何动作,下方的纯金香炉陡然金光大盛,随即细香的红点瞬间便从上到下,竟是一下就烧了个干净,只冒出一片浓烟。 浓烟在空中凝而不散,任风吹进殿中来,也只能吹得它不断变换形状,无法将之吹散。 下方香炉金光闪耀。 上方浓烟中竟也闪烁起了光影。 光影构建出了画面,逐渐由模糊转为清晰,呈现出一片大雨下的山林—— 乌云遮光,雨雾朦胧,使得天地都变得昏暗下来,而在这片昏暗浑浊的天地间,在乌云之下,却有一道黑色的身影如闪电般划过雨幕,下方也有一名小女童骑虎狂奔,身周群狼猛虎环绕,又有妖怪与石巨人同行,与她一同冲开风雨。 此时呈现出的画面十分激烈。 四周密林之中还有别的身影在狂奔,是属于这片天地的妖怪,要么化为人形穿着僧袍,要么化作本体,有的从远处汇聚过来拦截他们,有的从身后紧追着他们,有的在前方聚集拦阻,有的突然从密林中冲出偷袭。 然而燕子的翅膀不仅可以割开风雨,飞行之间亦能勾连天地雷霆。 此时本就是雷雨狂躁天,满天雷霆亟待释放,他在天上畅意飞行,灵巧无比,但凡看见妖魔,几乎只需轻轻一引,随意指个方向,头顶黑得如墨一样的乌云中便降下一道明闪
相关推荐: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沦陷的蓝调[SP 1V1]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宣言(肉)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姑母撩人
人妻卖春物语
我以力服仙
寡妇门前桃花多
下弦美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