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等一会儿再走,这里好多火,三花娘娘的褡裢里装了三条四脚蛇,五只蝎子,两条大黄蛇,我们把它烤熟吃了再走。” “……” “你怎么不说话?” “……” “停一停!” “太热了,少说一点话吧。” 道人步子不停,面无表情的说道。 三花猫则是立马一愣,严肃的盯着他。 过了一会儿,道人仍旧没有停下,她也不在意,自有自己的解法—— 三花娘娘又化作人形,拿出自己的小竹杖,给它施一个小避火决,将一条土黄色的沙漠蛇绑在上面,走得离道人远一点,举着竹杖将之伸出道人法术庇护的范围,借助高温缓缓烘烤。 不时收回来,闻一闻看一看,再撒点盐巴上去。 走个路搞得还挺忙碌。 身后废弃的地火国中,又有不怕火的妖灵精怪冒出了头,悄悄打量这一行离去的背影,不知他们是什么来历,只觉得心惊。 …… 又是几度沙漠戈壁交换。 宋游的烤馕一直省着吃,饮水和西瓜更是节省如金,但慢慢也吃得差不多了。 所幸燕子来报,已快走出沙漠了。 路上也出现了连成长龙的驼队。 这条路真是遍地黄金,仿佛每走一步就能多捡一块金子,即使前方大旱,沿途满是干死者,也仍有商队不管不顾的向前。 宋游与从西边来的驼队同行走了一段,又与从东边来的驼队擦肩而过不知多少次,如此又走了半天,等到绕过一座沙山,前方已经出现了一座泉边驿站,当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古老而华美的楼阁,以及旁边的瞭望塔。 月牙泉的水位似乎又下降了一点了。 依然有许多商人前往求水,毫无疑问,全都被拒。 这场干旱似乎不止是越往西走越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旱也在持续加重。 之前来的时候,补水被拒的商人虽然十分遗憾,却也没到要死要活的地步,最多是另想办法,或是硬着头皮往前。然而此时却已经有商人倒在地上,嘴巴干裂、神志不清了。可以想见的是,他们很可能今天就会脱水,倒在这里。 甚至连值守的官兵都看不下去,只得扭过头,移开目光。 宋游还剩小半壶的水,还剩一个西瓜,自然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于是连忙将之取出,蹲下来喂给这些商人。 渐渐有人回过了神,本能的大口饮水。 若有人症状轻些,或是稍微缓过来了一点,宋游便收回手,将西瓜拍碎,分一块给他们吃。 此时无所谓商人,无所谓固执与否,也无所谓是否自讨苦吃,有的只是苦难之人,和一个刚好能解他们苦难的道人而已。 第五百三十二章 偏要与天借雨 “救救我吧……” “多谢神仙……” “神仙,也给我喝一口吧。” “神仙,我等刚从西域过来,快渴死了,药泉驿不给补水,恐怕撑不到走到沙都就要干死在路上,请给我等也饮一口吧。” “给我家儿郎饮一口吧……” “就一口……” “吾弟快渴死了……” “再喝一口……” 众多声音在大漠中此起彼伏。 风一吹,满天飘沙。 “唉……” 道人打量着他们的神情,沉默片刻,终究是叹了口气,拿着空空荡荡的水囊说:“每人只可饮十口。” “多谢神仙!” “神仙慈悲……” 众人连忙大声道谢,争先恐后涌来。 道人再一倒,水囊又出了水。 每人都饮十口,也只可饮十口。 只是有人正常饮水,有人大口吞咽。 很快有人发现不对—— 这个水囊就这么大,哪怕全装满水,也撑不住几个人喝十口,可这道人先前便喂了不少昏迷者饮水,如今又赠他们水喝。每个人可以饮十口,哪怕不是十大口,也足以饮饱了,可来了一个又一个,水囊中却依旧有水。 “果然是神仙……” “神仙在上,请受小人一拜!” “不知神仙尊讳……” “小人回去要给神仙立牌!” “……” 道人却摇头不答,只说自己是个道人,会些江湖小手段。 同时他在赠水上也十分克制,即使是渴得已经昏迷不醒的人,也最多给他们饮十口水。 十口之后,有些人当场就能醒过来,与他道谢,即使没有当场醒来的也足以脱离生命危险,最多再缓一会儿,就能够转醒,再吃两口西瓜,补充一点营养,便足以撑到他们回到沙都。 只是西瓜却只有那么大,药泉驿旁倒了不少人,有虚弱者,昏迷者,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药泉驿,想在丝绸路上鼎鼎大名的药泉中补给饮水,走到这里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力气了,哪怕每人只吃一两口西瓜,也是不够吃的。 “唉……” 宋游只好捡起一粒西瓜籽,埋入沙土中。 只倒一点水进去,立马就被干渴的沙子吸收,蓄于其中。 但见道人伸手一指,洒落一点灵光,凝结成团的沙土很快就被破开,呈现出一抹绿意。 绿意见光就长,长得飞快,前面的嫩芽触手随风摇晃着、抖动着伸长,简直像是蛇虫一样在地上爬动,没两下的功夫,就在地上牵出了长长一条藤蔓,叶子早已舒展开来,从嫩绿变得翠绿,又变成深绿,还开出了黄色的花。 花朵比昙花还更短暂。 几乎刚刚展开花瓣,众人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花瓣就又干枯凋谢了,取而代之的是下边一颗颗小豆。 也是没来得及看清,小豆就变成了鹌鹑蛋小的一个小球,翠绿色的,上面有花纹,已经呈现出了西瓜的模样。又一个眨眼,它已经变得有鸡蛋大小,再一眨眼,已经有超过拳头大小。 而这只是其中一颗。 藤蔓上总共结了三颗。 没一会儿的功夫,藤蔓上就多了三颗脑袋大小的西瓜,各个颜色翠绿油亮,条纹深色清晰,看得饥渴难耐的人嘴馋不已。 同时也惊讶不已。 这么一小会儿功夫,他们就好似看完了西瓜几个月的生长过程。 宋游则走上前去,弯腰摘掉西瓜,将之拍碎,现出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依旧分给那些因中暑缺水而虚脱晕厥的人——这时的他们哪怕身上还有干粮,恐怕也是很难吃得下去的,几口西瓜就正好,补水补糖,好吞咽,消化也快。 刚结出的西瓜,生长于烈日之下,却还没怎么被烈日晒过,带着解暑的凉意。 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现场顿时一片哧溜声。 其它商旅行人看得嘴干不已,却没人敢上前抢夺,也许在这条路上走商的,本就没有几个浑人莽夫,直到有人移转目光,又试探性的瞄了眼宋游,蹲下去摘了一片叶子来吃,才引发连锁反应。 是啊—— 西瓜没得吃,这一条藤蔓可也不短,上边这么多青绿的叶子,既都是水,又是西北不常见到的娇嫩绿叶,也是好东西。 众人连忙都扑上去摘食。 一口下去才发现—— 不知是自己太久没有吃过绿叶菜了,还是太口渴缺水了,亦或是神仙种出的西瓜本就不同凡响,哪怕是一片叶子吃进去,竟然也有着清凉解暑的感觉,甚至感觉一股凉意从喉咙往下,顺滑无比,又迅速充满整个胸腔,沿着胸腔充斥四肢百骸。 是热得快要中暑时的一股凉风凉意,是渴得快要昏迷的一口清冽甘泉,这种感觉实在舒适,即使让重利的商人,一时之间心中竟也起了一种千金不换的感觉。 见得他们如此享受,又有更多的人扑上前来,争抢叶子。 一条瓜藤上的绿叶很快就被抢光,到头来甚至连瓜藤都被扯来嚼了。 众人仍旧意犹未尽。 却不知那瓜又是什么味道。 众人都看向那些吃瓜人。 终究是脑子活跃的商人,迅速反应过来,不由心中一惊,不知自己这样做是否妥当,有没有耽搁神仙事情、坏了神仙法术,会不会引起神仙怪罪责罚,于是都接二连三的瞄向道人。 却见道人一脸平静,平静得温和,真比神台上那些位威严大气的神像更像神仙,只对他们摆手说道: “诸位,没有水的话,就回沙都吧,或者往东边走,再往前走已经是死路一条了,金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沙都是有水的。 只是稀少,价比金银。 “多谢神仙……” “敢问是哪路神仙……” “神仙还请留名!” “多谢神仙……” “在下不是神仙,只是凡间一道人。”宋游没有多听他们的谢,也不愿受他们跪拜,只独自迈步离去。 枣红马摇晃迈步,叮叮当当。 三花猫回头看向众多商旅行人,又看向地上的瓜藤,再看向道人,也迅速小跑着跟了上去。 一行人只给他们留了个背影。 前方仍有源源不断的商人走来。 后方西域也有商人穿行而来。 “唉……” 道人不禁叹了口气。 很快走到月牙泉边。 这里仍旧有两名持戟官兵守着,只是此时的他们却有些慌乱。 若说沙都是大晏西北边陲上的明珠,这口药泉就是沙都的生命之泉,早在沙都建立之前,来往商人也好,当地人也罢,乃至于沙漠里的一些动物甚至妖灵精怪,都会来此饮水。随着沙都越发繁荣,药泉的意义也在变化,不仅是商旅行人的重要补水地,也是许多文人武人、番邦外人来往于西域与中原,路过沙都时必然要来一趟的风景名胜。 已然是沙都的地标之一了。 到了后来,甚至传出了这口泉水有灵,喝了可以治病,连旁边水草都成了名药材,水中鱼儿吃了能长生的传言。 因此才得名药泉。 原本他们的职责就是在此守护药泉,因为州官和百姓都相信,这口沙漠泉水来得并不一般,不可以让它干掉,若是干掉,害怕它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恢复了。 可就在刚刚,莫名其妙的,泉水却下降了一小截,本就所剩不多的泉水几乎少了三分之一。 两人都有些惊慌。 一番查探,却又听说那边有个道人,正在用水囊给快要干死的商旅行人们喂水,小小一个水囊,水却硬是倒不完。 听起来像是江湖人的把戏。 西域精兵本不弱于塞北,若是往常,早该持戟提剑冲上去了,不管什么江湖高人,法术把戏,看一剑下去砍不砍得死再说,可却发现那是前些天曾见过的高人,他们回去之后,还听军中校尉讲过几句塞北之事,根本不敢阻拦,只好在心中忐忑—— 一下觉得是这位取的水,上边应该不会怪罪他们,一下又怕泉水干了不恢复、上边无处问责,非得怪罪于他们。 此时道人过来,他们仍旧忐忑。 却见道人十分恭敬有礼,对他们说道:“今日行走于此,见路上好些人快要干死,实在于心不忍,因此在泉中取了些水,请两位校尉与将军说明,乃是伏龙观宋游取的,百日之内,必定十倍百倍还于药泉,免得连累两位。在下也会向驿官说明。” “是……” “若还有连累,便请两位来告知在下。”宋游说着,转身指了指旁边的沙山,“之后很多天,在下都会在那边山上。” 两名官兵顺着扭头看去—— 就是旁边最高的一处沙山,也是整个沙都周边最高的一处山了。 阳光之下,仿佛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道人与他们行礼,又去驿站走了一趟,恳请官员派人去前边路上守着,告知来往商旅行人,药泉已经不能汲水了,免得他们将之视作最后一根稻草走来,却又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倒在这里,再向他们借一张桌案,以摆祭坛。 随即迈步往沙山上走去。 胡木大仙在这里聚不了水气,他便自己来聚,此方天地水气灵韵不够,他便自己来凑,就不信这一场雨下不来。 第五百三十三章 神仙不曾食言 “想请二位助我一臂之力。”宋游一边往沙山走,一边说道。 “一臂之力!” “先生请讲。” “我欲摆坛请雨,然而此方天地本来无雨,不仅无雨,水气灵韵也不够,所以既是摆坛,也是摆阵。”宋游边走边说,“摆坛是向此方天地祈祷,亦是向天道通禀,要三种不同的蜡烛,九种不同的香。” “三种蜡烛九种香?”燕子重复。 “蜡烛还有不一样的吗?”猫儿疑惑。 “三种蜡烛好找,只需去沙都城中,向商铺一问,自然会有。”宋游说道,“膏烛、蜜烛、麻烛、瓠烛,任取其三即可。沙都乃是西域中原贸易中心,不至于找不齐。” “什么什么糊竹……” “那香呢?” “香稍微麻烦一点,同一个地方,除了达官贵人自己用的香,民间通常只会有一两种香,各店的配料几乎都是一样的。”宋游无视了三花娘娘的问话,“好在我们游历多年,走访各处,见识了多种不同的香,只是需要你们替我去买或采集原料。” “好的!” “原料是什么呢?” “首先要有二十七支竹签。”宋游一边走一边回想,“材料就比较多了,松针、白芷、丁香、兰草、沉香等都要有,一时说出来你们多半是记不住的,我等下用纸写下来,按照每样多与少、好不好买到列一个表,有些可能要南边才能找到。” “好的!” “知道了。” 两只小妖怪都没含糊。 “摆坛需要时间,蓄集水气灵韵,这段时间我都会在这山上,马儿就交给你们照顾了。”宋游说着顿了顿,“这边草少,最好把它带到离沙漠远一些的地方去,要是还有水源,就更好了,若是找不到,便只好让张知州帮忙照顾了。” “三花娘娘最会照顾马儿!” “燕安记下。” 宋游已经开始爬山了。 只是与此前不同,此前走三步滑两步,这次却是稳稳当当,每一步下去甚至都不会陷入沙里,仿佛山上不是流动的沙子,而是一面巨大的粗糙的金黄色的石头山壁。 宋游很快到了山顶,写下线香原料,交给两只小妖怪,并设摆法坛。 法坛大致有两种效果—— 一是存续法力。 二才是向天地神灵祈祷。 在上古时期,修士用得更多的反倒是第一个用法,后来神道昌盛,修行衰弱,第二种用法才成了主流。 有时要做某件大事的时候,需要很多法力,便常常出现自身法力不够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便可以设置法坛,以独特的办法将自身法力存蓄起来,存够了再使用。 宋游修四时灵法,灵力乃是时节灵力,好处是有些灵力自带水气灵韵,不过却也不是所有灵力都有这等效果。 算下来其实没有多少。 此地水气灵韵实在太少,少得几乎没有,仅靠这些灵力来补足,是不足以在一个大范围内降下雨水的。 因此要慢慢来,要设摆法坛,一日日的将这些灵力积攒起来。 直到足够降雨。 几乎当天,两只小妖怪便带回了三种不同的蜡烛,此后几天也一直在外忙碌奔波,有时兵分两路,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一个去沙都城中到处比购低价原料,一个飞到很远的地方去采集天然原料,有时也一同出去,分工合作。 宋游摆好法坛过后,便一直呆在山上,每日以特定方法往里灌注法力,其余时候便在山上坐着,看日出日落,星月转换。 山下依然骆驼成群,商旅来往不绝。 这里是进出西域的必经之路。 客商们路过药泉驿,抬头看去时,天空依旧湛蓝无边,没有别的颜色,地面也依然唯有沙山,可在最高那处沙山的山顶,却多了一张高桌案和一名盘坐的道人,众人沉默走过之时,都不由得向那方投去目光。 双方都成了彼此眼中的风景。 待得两只小妖怪收集好了所有原料,又借助大漠烈日晒干,宋游才带着他们在沙山顶上坐下来,不急不忙的开始制作土香。 “先做哪一种呢?” 宋游想了一会儿,这才露出微笑。 只见他取来松针、兰草、丁香以及多种山间看似寻常的野草,只拿在手里,轻轻一捏,再松开手时,就已经成了细碎。 可是他却不接着捏下去,而是转头对两只抱着杵臼的小妖怪说:“大概就捣成这样粗细,就可以了。” “这样粗细!” “知道了。” 燕子少年并不多说,抓起一把松针,便放进了药臼里,拿起药杵,开始捣动。 三花娘娘直愣愣的盯着道士,本来想问一句“你明明可以捏碎,为什么还要叫我们捣”,但见旁边少年已经开始干活了,她也不好落于其后,便咕咚一声,把话又吞了回去,转而抓起一把兰草。 却不是放进药臼,而是伸长了手,学着道人刚才的样子,手掌紧握,一个白白嫩嫩的小拳头,却因为用力而不断颤抖着。 牙齿也不知不觉的咬紧了。 片刻之后,她才松开手。 一堆兰草渣纷纷扬扬落下,落进药臼中,却远没有道人那般细,也完全不够均匀。 “!” 小女童神情一阵严肃,这才不情愿不甘心的拿起药杵,开始捣起来。 一边捣,一边伸长脖子,对比道士那堆草料的粗细度。 此后每捣一次之前,她必定先抓起草料,在手中捏碎,一边捏一边思索,研究如何才能捏得和道士一样碎,随后才开捣。 山顶响起了或沉闷或清脆的咚咚声,持续了将近一天。 宋游终于开始配香。 每样香只做三支,因而无需什么繁复的工具,只需挑个无风的时候,或是请风稍停一停,在神台桌案上将原料铺开混合,用红纸与竹签将之裹成串就可以了。 “三花娘娘,舔一下。” “为什么?” 三花猫一边问着,一边凑过来舔。 从红纸一头舔到尾,顺利粘上。 猫儿神情一愣,原来是这样。 第一支香就这么做成了。 也是直到这时,三花娘娘才察觉到什么—— 此前捣草料时,全是原料,各是各的味道,又全都混在一起,不成比例也无所谓配方,如今挑了其中一部分原料,按照特定的比例混杂在了一起,裹成手指粗的土香,又凑近这么一舔,立马便让她感觉到了熟悉。 味道与声音都有一种魔力,常常与记忆关联起来。 有时可能记忆已经模糊了,可当你听到熟悉的声音或音乐,尝到熟悉的味道,便会立马化作记忆的影子,将之勾出来。 那是刚相遇的时候了…… 真是一下就将她拉到了当初。 山下村中,低矮的土墙茅屋,老妇人,自制的木头香桌,桌子香槽中装满的香料,以及那束从窗口斜斜照进来的光,光中是细微的香末,一下子使得双方都有了形状。 当然,还有那名躬身站在旁边认真学习的道人。 恍然之间,一切都变得清晰。 三花娘娘甚至看见了道人脚边那只老实蹲坐的猫,不敢离道人太近,也不敢离道人太远,并不是性格老实,实是不敢多动。 此时回想起来,盯着做香的道士,三花猫的神情却不由越发严肃—— 一直以为自己以前记性不好呢。 这是怎么回事? “呼……” 刚巧有清风来,夕阳也来。 金色的光斜斜的照着道人,风一吹香末,空气中飘扬的全是光点,在阳光下闪熠如新。 “……” 三花猫吸了吸鼻子。 空气中飘来的味道,好像来自十年前。 …… 大地由秋到了冬,温度直线下降。 今年的冬天远比以前更冷。 若换做往年,到最冷的时候,沙都地区夜间往往会下几场薄雪,覆盖沙山,覆盖戈壁,将大地变成冰雪的海洋,正好戈壁是有起伏的,便如海上的波纹,沙山高大,则如大浪。到了白天,太阳出来了,雪才会慢慢融化,露出大漠本色。 今年刚刚入冬不久,寒风吹拂下,温度便已经低于往年的最低温度了,却一点雪也没见到。 许是寒冷的缘故,下方走过的商旅驼队终于变少了,可这段时日以来,所有从下方路过的商旅行人都能看得见——药泉驿旁边最高的那座沙山之上多了一个法坛,多了一名道人。 尤其是药泉驿的官吏兵差,更是看得清楚。 有时只有那道人一个人,有时身边又多两个一高一矮的童子童女,无论日夜,都在那山上,既不饮水,也不吃饭,不知在做什么。 如此将近百日。 将近百日之后,只是一个寻常至极的一天。 道人却已经积蓄够了足以让大半个沙都地区下一场大雪的水气灵韵,于是毫不犹豫,果断起身,叫上两个童儿,来到法坛前方。 “呼……” 三花娘娘替他点燃了蜡烛,递到他手上。 三种不同的蜡烛在风中摇曳。 燕子也逐一点燃土香,同样逐一递给他。 九种不同的香,有的来自逸州,有的来自长京,有的来自北方,有的来自东南沿海,每种配料都不相同,燃烧出同样的青烟,带着不同的味道,被风一搅,混合成玄妙的感觉。 道人诚心将之插好。 到此,礼节排场就差不多做到位了。 道人一面祈祷上苍,告知行雨,一面一拍桌案法坛—— “轰!” 积蓄百日之久的水气灵韵瞬间爆发,化作冲天的灵光,直冲天际,像是要将苍穹也给捣烂,随即又在天空陡然荡开,像是涟漪,眨眼之间便荡出上百里。 …… 药泉驿中。 官员裹着厚衣服,嘴唇严重干裂,手也被冻得通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皴裂,却仍旧提笔写着公文。 “呼……” 有阴风钻进来,使他不由缩着脖子,打了个寒颤。 抬头寻找,才发现是窗户没有关严实。 “今年这鬼天气啊……” 没有炭烧,窗户可就得关好。 官员一边念叨着,一边写完最后几个字,放好笔起身去关窗户。 手刚握上窗框,正想关严,顿了一下,还是习惯性的将窗户打开,探头出去看了一眼。 就这一眼,他便愣住了。 往常经常盘膝坐在山顶法坛边入定的道人今日站到了法坛边,不见有什么夸张的动作,只是隐隐可见大风掀起他的衣袍发丝。有神光冲天而起,又布满苍穹,轰然一声,宛如雷鸣,便也衬托得他仿佛神灵。 “……” 官员整个人看得呆了。 这便是他说的祈雨吗? 为何与他见过的所有祈雨都不一样? “呼……” 天地间开始起风。 这风依旧寒冷,可比之先前,却似乎多了几分湿意。 “是错觉吗……” 官员依旧喃喃自语。 可他却分明清晰的看见,原本蔚蓝如洗、深邃干净得让人害怕的天穹上忽然多了一些“烟雾”。 起初只像是蓝天颜色稍浅了一些,掺杂了一点难以察觉的灰白进去,后面又像是笼罩了一层轻纱,轻纱很快变得厚重,被风吹着,卷积聚集成了肉眼可见的白云。 真是好久没有见到这么大片的云了。 官员开着窗,任由寒风吹,只呆呆的仰起头看着天上—— 那白云的颜色也在慢慢变深。 官员甚至一度以为自己在做梦,不由得揉着眼睛,直到天空已经被乌云遮蔽,吹来的风夹杂着明显的湿意,仿佛使他干裂的嘴唇和脸颊都觉得舒服了许多,而下方和旁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僚注意到了外面的异样,纷纷走出阁楼馆驿,抬头望向那方。 如自己一样,像在看神灵。 直到有人一声惊呼—— “下雪了!” “雪!?” 官员也愣了一下,连忙仔细看去。 不知何时,灰蒙蒙乌沉沉的天空上已经布满飞絮,正在纷纷扬扬落下。 有的落在沙漠地面上。 有的随风飘进了阁楼之中。 有的落在了已经干得只剩最后一点稀泥的药泉中。 “雪!” “真的是雪!” 下方兴奋的声音不断传来。 官员也不禁咽了口口水,舔着干裂的嘴唇,品尝血腥的味道,抬头望着天,却舍不得移开目光。 这不仅仅是雪,还是一场鹅毛大雪。 神仙不曾食言—— 如今便还药泉水来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 沙都地区,不知多少人走出了家门,哪怕外头天寒地冻,北风刺骨,也仍旧不管不顾,只抬起头,看着头顶如墨的乌云,满天飞絮。 大雪虽寒,落在地上,却尽是生机。 不知多少人欢呼,多少人流泪。 “下雪了!” “老天开眼!” “为何不早来一天?” “父亲该多撑两天啊……” “常兄!下雪了!” 有百姓嘴唇脸颊早已干裂,甚至露出肌肉纹理和半干的血迹,浑浊已久的眼睛里终于亮起了光。 甚至干脆高扬起头来,张大嘴巴,想接住此时的雪,眼中倒映满天飞花。 或是雪花刚一落地,也不管有没有沾上灰尘,他们便连忙将之捻起,塞入嘴中,生怕这雪只下这一刻,晚一步就没有了。 有商旅行人已经倒在半路上,意识模糊之际,身体时冷时热,却感觉有冰凉的湿意落在了自己脸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正是迷迷糊糊之间梦见、幻想了不知多少次的画面。 一时只见真当难分真假。 也有百姓哭嚎懊恼,只因自己的挚爱亲朋倒在了生机到来的前夜,临死都在梦想着这一幕。 戈壁里的野驴匍匐在地上,仰头看天。 洞穴里的蝎子钻了出来,站在沙地上,用身体迎接着此时的灵光与大雪。 寒风吹过,天地浑浊。 即使是从丰州来的阴差拘带鬼魂路过,看见这一幕,也不由得停下脚步,即使是当地的妖灵精怪亦或是什么正神地神见到这一幕,也不禁显身出来静观茫茫
相关推荐:
寡妇门前桃花多
她太投入(骨科gl)
角色扮演家(高H)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修仙有劫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腹黑哥哥。霸道爱》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人妻卖春物语
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