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194章

第194章

间,同样蓄满了水,倒映着蓝天白云。 在更远的地方则有一圈护山河,将整座业山围起来,只有一座石桥横在河上。 入眼所见,满地青葱,山上果树正开着花,哪里有一丁点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凉味道了? “这些树也是你种的?”宋游对身边燕子问道。 “回先生,我种出来的树才刚发芽呢,只有这些野草是我衔来的草籽,长成的树都是青木仙翁种下的。”燕子老老实实回答道,“有一次青木仙翁来到这里传话,临走之时,他说这里只有青草而无山树,实在枯燥,于是一挥手,几日时间,这里就长满了树。” “青木仙翁倒是好神通。” “燕安此后常常在这里感悟树中妙法,倒也有不少的收获。” “你也聪明。” “可惜燕安本事不够,还是未能完全消除阴气鬼气的影响。”燕子说道,“别地早已是满山鲜花了,这些草却长得很慢。” “只欠一场春风而已。” 宋游说完吹一口气,化春风拂过大地。 “呼……” 数十里大山绿意顿时更浓了几分。 “走吧。” 道人迈开了脚步,也收回了目光,往山下走。 此处已是奇绝的风景,却不知千百年后,后人再来到这里时,所看见的又会是什么模样?若与如今宋游眼中的大致相同,又不知那时的人站在这片风景之前又会如何想象、如何解答。 道人与枣红马沿着山的坡线缓步往下,几乎与山后浓郁的白云同行,三花猫被草遮住了身形,燕子则在白云前端飞过。 一朵朵野花逐一盛放。 猫儿从草丛中走过时不由被其吸引,燕子亦天空中,看着草地逐渐变成花海。 花海中有两座庙,分列大山两处。 一座是岳王神君庙,里头只坐着一位神君。 门口门联写着: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 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许多钱财。 一间是个低矮小庙,无名无牌,里头也只是个既无口鼻也无耳目的粗糙木像。 门口也写了门联: 地狱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方才省悟; 业镜虽悬台上,只要过得去也肯慈悲。 业山之大,鲜花满地,离远了看两座庙真是渺小,在花海中只剩一个小点,不过却与山后的白云齐平。 道人带着三花猫与枣红马越走越远,从满地的湖泊宝石中穿过,也从满地野花中走过,看着湖泊中泛起涟漪,看着飞虫在花丛中穿梭,看着原本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偶尔也有小动物的动静了,便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满足感。 三花猫时前时后,有自己的事要忙,有时也回到道人身边,与他讲话。 “这个就是三花娘娘给你说过的鱼儿很多的那个小湖,不过都是小鱼,用杆子就能钓到,那边那个湖大鱼多,只是没有那么好捉。” “原来如此。” “这个水塘里很多泥鳅,三花娘娘做的泥鳅干就是这里捉的,现在都还没有吃完呢,装在兜兜里的。” “三花娘娘还会钓鱼了呀。” “都讲到泥鳅来了……” “我毕竟不如三花娘娘聪慧。” “是哦……” 猫儿说完一下子蹿了出去,在草丛中跑出挺远,却不是又发现了什么小动物要过去认识一下,而是已经过了石桥,渐渐远离了业山,她便指着不同的方向给他说,哪里是自己夏天捡菇菇的地方,哪里是自己捉兔子的地方,自己曾在哪里折了树枝当棍棒或钓竿…… 这一年多以来,确实辛苦她了。 不仅自己捉鱼,还要烤鱼来给他吃,舍不得花钱买糖,就会找蜜蜂借蜂蜜,觉得肉干贵,就自己捉兔子捉山猪来自己做,想到道士平时除了吃肉也吃一些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便又去给他摘野果挖野菜,捡菌子,煮稀粥,生怕把他饿着。 就是这样,道士也经常连着好久不吃也不喝,可把她给愁得。 宋游转身看了一眼,业山已经远了。 收回目光时,猫儿又化作了人形,折了一根树枝来打草玩,似乎她也长高了一些了,至少这一年中,比往年长高得更多。 多半是愁的。 …… 资郡郡城,仅有的一家旅店。 就是此前曾与狐狸同住过的那一家,旁边有座小山,狐狸与侍女曾在山上亭舍中等他。 有趣的是,店家居然还能一眼将他认出。 “先生,又来了!?” “店家还记得我?” “记得,当然记得,像先生这般不俗的道长,又是从外地来的,可是少见得很。”店家乐呵呵的,又往他背后看了眼,“咦,对了,先生上次不还有两位仙子同行吗?” “这次独自来的。” 宋游对他笑了笑,看来他不是对自己印象深刻,是对容貌绝世的狐狸与侍女印象深刻。 “要一间房间,马儿配草料。” “好嘞!” “店家这里有酒卖吗?” “咱这儿小店,不卖酒,不过先生若是想要饮酒,小人可去酒肆为先生买,甭管多少,给个一两文钱的跑腿费就是。” “不喝,只想买半壶酒,走的时候带上,万一路上遇见故人,可请故人喝一杯。” “那小人替先生指个方向。” 店家立马出门,给他指了个方向:“先生沿着这条街一直走,右边的一条巷子,就是酒肆,走近的时候就能闻到酒香了。” “多谢。” 宋游对他道谢,随即提着行囊,上楼而去。 很简陋的房间,远不如长京的小楼。 好在也算一间正经屋子了。 宋游放下行囊,对着桌椅吹了口气,吹掉上边浮尘,又从被袋里拿出了《舆地纪胜》。 不知不觉,这本在逸都买的书已经发黄了,明明爱护得当,纸张也不可避免的变脆,缺了边角。 宋游小心将之翻开。 猫儿也一下跳上了桌案,从他肩膀上边探出头来,和他一起盯着书。 郡城外边不远就是隐江,沿着隐江顺流而下就是尧州,这是走过一趟来回的路,宋游可以不去郑溪了,走另外一条路。如果合适的话,还可以去拜访一下长平公主,虽然双方也谈不上什么交情,可隔了一年不见,便有点故人的感觉了。 不知道这位还在不在世。 尧州与浪州交界,交界之处便是尊者山,如天柱山一样,是一条神仙的登天路,刚成神的天神要去天宫报到,都得走这几座山上去。 据说浪州海外有一块五方土。 宋游扭头看了一眼三花娘娘,被她的毛戳得鼻子有些痒,见她看得认真,便用手指在地图上画着线,与她商量。 “我们这么走怎么样?” “可以!” 三花娘娘神情严肃,答得认真。 “到了海边,便可以带三花娘娘去海里捉鱼,听说海滩上也能捡到鱼。” “那住在海边的人,不是天天吃鱼?” “据说是这样。” “真好!” “呵……” 过了浪州,便是阳州。 阳州繁华,天下第一。 宋游依然用手指画线,与她商议。 三花娘娘听得尤其认真。 只是过了一会儿,她才歪着头,用脑门蹭了蹭宋游的耳朵,小声说道:“道士,三花娘娘好像有点想狐狸和狐狸的尾巴。” “……” 宋游停顿了一下,才问道:“是哪条尾巴呢?” “每条都好好玩。” “和三花娘娘自己的尾巴哪个好玩呢?” “还是自己的好玩!” “这样啊……” 宋游又停顿了一下,不知作何想,过了会儿才微微一笑,对她说道:“看来三花娘娘这一年成长很大,已经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想念了。” “是道士教我的。” “也是三花娘娘聪慧。” “真的吗?” “自然。” “狐狸说你在哄我!” “狐狸的话怎么能信呢?” “对哦……” 三花猫严肃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跳了下去,继续叼出自己的球玩了起来。 次日清早,牵马去沽酒。 偏远小城,却有好酒,才到巷口,便已能闻到酒香浓郁。 宋游沽了半壶好酒,带着一路北行,到隐江边上坐下,静静等待船家的到来。 第四百零二章 尧州路半 “山清水秀太阳高,好呀嘛好风飘……” 粗糙的声音回荡在碧波之上,两山之间,一艘小船划破了江面平静,从上游缓缓滑来,水面上的蓝天白云也因此荡开了涟漪。 老船家捶了几下腿,又高声唱着。 忽然歌声一顿,看向远处。 像是被什么给踩塌的资郡渡口上,正站着一名年轻道人,脚边一只三花猫,身后一匹枣红马。 “倏……” 一只燕子就从他面前划过。 “哎哟……” 老船家揉了揉眼睛,喊了一声,得到回应之后,才连忙将船靠过去。 片刻之后,船已再次离岸。 此时船上已多了一匹枣红马,一名年轻道人,那三花猫扒在船边,俯下身子,探出头认真盯着水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道人则对船家说道:“船家有腿疾,也一把年纪了,怎么还在江上跑船?” “还不是为了讨个生活。”船家挥了挥手说道,随即看向宋游,语气有些试探,“倒是仙师,上回送了仙师后,小人听了仙师的话,停船回家去休息了几天,却不料那几天地龙翻身,山崩地裂,连这江都断了,跑到另一条路上去了,过了一天才又回来。有资郡的人说,是有了不起的水龙在掀风作浪,拱开大地,小人还很担心仙师呢。” “灾情严重吗?” “资郡倒是不太重,听说到郡城,就基本感觉不到什么震了。”船家说道,“倒是这江水,当时在河上或者岸边的人都能看出不对,那一点不像是地龙翻身,鬼怪得很,后来江水换了路走,又换回来,这么一去一来,两岸边倒是有不少人家遭了殃,江上也不知道翻了多少船。” “是啊……” 宋游也点了点头。 隐江虽然已经没有了千百年前的气势,可也算是一条大江,东奔入海,江上来往大大小小不知多少船只,突然被截断,怎会是小事。 这也是宋游可以放过白犀、却不可以放过鼍龙的原因之一。只是知晓狐狸不会饶了他们,于是没有亲自动手罢了。 上古传承的大妖,就有这么可怕。 可惜,从上古传下来的大妖恐怕已经没有多少支了,大多都已经没落,越州的几支恐怕都已经算是混得好的了,从此也少了两支了。 “听从资郡南边逃过来的人说,隐江的水冲到了他们那边去,一大片山变得像是海一样,而且白天天就黑了,还鬼哭狼嚎,电闪雷鸣,说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妖怪在那里作乱,有神仙和妖怪打架。”船家边说边看宋游,“后来江水回来之后,又过了一些天,江上开始又有船了,小人还来过这边等仙师,只是没有等到,还以为小人与仙师无缘,仙师已经走了,却没想到,仙师一年之后才出来。” “在那边有些事情。” 宋游笑着对船家说道,顿了一下:“说来我们也是特地在这里等船家,已经等了两天了。” “啊?怎可劳烦仙师等我。” 船家顿时瞪大了眼睛,被吓得不轻。 “船家无需紧张,本身江上的船就少,这两日我们也只是谢绝了一艘空船罢了。”宋游开口说道,“我们还记得去年船家载我之情,也记得上次说还能再与船家相遇,便请船家喝一杯水酒,这次带来了,只愿为船家驱驱体寒。” 说完拿出酒壶,倒了一杯酒。 “哎呀……” 船家慌里慌张,想拒绝又舍不得,想答应又不好意思,放下船桨将手在身上反复擦了又擦,这才接过。 “多谢仙师。” 随即仰头一口饮尽。 是小地方的酒,却也是郡城卖得最贵的酒了,船家也没有尝过。 喝完也只笑呵呵对宋游道: “这酒好……” 这年头的酒不容易醉人,只是一杯而已,并不耽搁行船。 船家还了酒杯,不怎么划船,轻舟顺碧波而下,伴随着高歌声,眨眼便到了尧州地界,宋游上回下船的渡口。 许是酒性温热,能驱体寒,一路下来,春波尚有几分寒气,这老寒腿都再没痛过。 “仙师还是在这里下?” “还是在这里下。” “好嘞!” 船家立马靠船过去。 宋游拿出船钱,他不肯收,宋游也强行给了,随即谢过船家,下船而去。 还是那条山间黄土路,比丰州资郡的路好走些,两旁笔直的杉树成林,是三花娘娘曾骑着猛虎带着群狼奔驰过的地方,还是春日,山间还是弥漫着一层化不开的迷雾瘴气,似是披了一层轻纱,恍惚之间,和去年没有任何区别。 “走吧。” 宋游迈步往前,马儿顿时跟上。 马蹄声得得,铃声晃荡,回荡在两山之间,树林之中。 三花猫一边迈着小碎步跟着,一边高高仰起头,看两边的山与雾,林与鸟,时不时也把头低下,看看身前身后,若有所思。 不知是在想去年山上藏着的小妖怪,还是觉得今年这条路上少了马车与琴声。 不久便又到了那条岔路。 岔路口的茶摊还是没有开门。 宋游在茶摊的石头上坐了会儿,借着破烂的茶棚遮阳,拿出干粮和水来吃着。 路边和茶摊街沿都生了不少杂草,马儿一声不响,低头啃着,全是拔草和咀嚼的声音,猫儿也从褡裢中拿出了泥鳅干,趴在地上抱着啃。 “道士吃不吃泥鳅?” “不了谢谢。” “很干净的。”猫儿抬头盯着他,“比城里的人做的肉干还干净。” “三花娘娘吃吧。” “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猫儿摇头晃脑的,小声嘀咕几句,继续抱着泥鳅干啃着。 泥鳅干又干又柴,啃着都掉渣,咬下去嚼起来满是嗤嗤的声音,听着很舒服。 阳光将整个世界照得明亮。 天气好似也有些热了。 宋游将手上的菜团子吃得干净,留在手上的渣滓,稍大些的也全部捻来送进嘴里,实在过于细小的,便拍拍手任它随风而去,随即将背往后一靠,靠在茶摊的木柱子上,既看着猫儿咬着泥鳅干,也看这午后阳光下空无一人的官道。 此时有种格外的自在与悠闲。 此前一年,紧张忙碌也好,枯燥沉闷也罢,立马便烟消云散了。 “……” 宋游不由得伸了个懒腰,有些犯困。 路经荒野,破废茶摊,阳光亮得刺眼,安静而无人的午后山路,身心疲劳而放松,能睡上一觉,想来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三花娘娘,我得睡一觉。” “好的……” 宋游便半眯着眼睛,睡了过去。 从坐下来歇息开始,一直到吃完干粮,再到坐在这路上眯了一觉,面前的岔路也只走过一队人而已,有牵着驴的百姓,铃儿响叮当,也有赶着马车或推着板车走过的商人,木轮与地面滚动的声音在疲劳之时真是毫不打扰,反而催人入眠,也有步伐轻快的旅人与江湖人,大多数人从此走过时看见道人席地而眠,不怕山匪不怕贼人,那自在的姿态,都不禁朝他投来目光。 路人参与进了道人的午梦,说不定道人也是他们旅途的点缀。 等宋游迷迷糊糊醒过来时,世界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低头一看,三花娘娘也已经趴在自己身边睡着了,燕子在对面枝头缩着脖子睡着,就连面前的马儿也是安安静静站着,一点声音都不发出来。 几道光柱透过破碎的茶棚打在地上。 身旁十分寂静,只有地上一队蚂蚁搬弄着他掉下来的菜团子渣与三花娘娘留下来的泥鳅干的渣。 宋游不忍叫醒他们,此般场景也确实让人不想离开,于是便安静的坐在这里,既不感悟天地灵韵,也不思索接下来的路线,只是低头看着地上的蚂蚁搬着食物绕着三花娘娘走,有的还凑近去,想观察一下这头沉睡中的巨兽。 “……” 三花猫缓缓的将眼睛睁开了一点,看见道人已经醒了,立马便把眼睛睁大,环视四周一圈,也低头看了看地上的一串蚂蚁,忍不住手欠用爪子轻轻拨弄了一下它们,拨翻了几只蚂蚁,这全是刚睡醒迷糊之际的本能行为,但也没有多为难它们,很快便抬头看向道人: “你睡醒了?” 几乎同时,燕子也睁开了眼。 “睡醒了。” “要走了吗?” “三花娘娘可以再睡会儿。” “三花娘娘好像睡醒了。” “那走吧。” 宋游便站了起来,活动了下身子,浑身舒爽。 三花猫也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余光瞥见地上的蚂蚁,又忍不住伸爪子拨一拨,又拨翻几只。 自然地,还是本能。 根本管不住手。 起身跟着道人离去,看着道人将被袋放上马背,都还忍不住回头,看着那些蚂蚁。 一行人走上官道,沿着道路离去,只是上次走的是左边的岔路,这次走的却是右边那条,马蹄声与铃铛声成了午后的山路上唯一的声响。 几日之后,安民县。 长平公主果然如她自己所说,经过了丰州的阴寒鬼气侵蚀,又翻过瘴气重重的尧州山岭,在尧州落脚后,也水土不服,恐怕此后得知狐妖真相也对她的骄傲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知有没有受到惊讶,总之短短一年间,便像是苍老了十几岁,快比得上她在长京朝堂中的那位帝王父亲了。 只是得知道人来访,她还是拖着风烛之躯,盛妆出席,亲自招待,维持着曾为大晏公主的风骨,也维持着对道人的礼节。 明德九年三月初,道人离开安民。 不久,长平公主病逝家中。 有史以来曾掌握过最大权势的一位公主就此逝去,不知那位曾与她搀扶走过半生的帝王知晓消息时又是多久之后了,那位帝王又会如何感慨。 第四百零三章 黄粱县尊者山 “自古民间亲人别…… “泪比皇宫殿上多。” 宋游拄着竹杖慢悠悠的走,配合春光,像是郊游一样,身后的枣红马驮着被袋老老实实跟在后边,相比起来,猫儿和燕子就自由得多了。 尧州多穷山恶水,瘴气重重。 还是春日,便已热得像是盛夏。 像是郑溪和安民还好一些,越往南边走就越热。土人的比例增加,会说官话的人也越来越少,宋游经常在路上找人闲聊,经常听不懂,偶尔在那掺杂着浓重口音的官话里听说,这边即使是冬天,也像是暖春一样。 不过有一点倒是很有趣—— “这里好像离栩州很近了。”宋游坐在竹林地里,拿着《舆地纪胜》,转头对三花娘娘说。 “栩州?” 正在路边啃草的三花猫顿时扭头看他。 燕子也飞了过来,落到了道人肩膀上,低头盯着道人手中的书。 “是啊,栩州。” “是我们出逸都去的那个栩州吗?” “三花娘娘记忆不错。” “是燕子的家那个栩州吗?” “三花娘娘记忆超群。” “是遇到邻居女侠那个栩州吗?” “三花娘娘过目不忘。”宋游说着却停顿了下,“只是三花娘娘怎么不说隔壁那个女的人了?” “三花娘娘记得她的名字。” “三花娘娘果然厉害。” “栩州很远!” “离这里很近。” “唔?” 猫儿歪头用疑惑的目光看向他:“可是我们走了很远!” “是啊,走了七年了。” “七年了!” “三花娘娘过来看。” 三花娘娘明显可见的变得成熟了些,想来在业山一年的独立生活、学习以及还要照顾瘫痪在高台且爱挑食的自家道士的忧愁居功至伟,不知道有没有一年前那场激烈变数的功劳,总之趁着三花娘娘越发聪明,宋游便把地图拿给她看,并把她嘴巴含着的半截青草扯下来,以青草的尖部指着书本上的地图对她说: “我们原先在这里,这里是逸州,然后往东往南走到栩州,最后又往东往北,到了长京,在北方这么绕了一圈,回到长京,又一路南下,过了丰州到了尧州西部,也就是这里……” 宋游指着地图上的尧州。 猫儿认真的看着。 宋游又指着尧州西边的一州:“这里就是我们以前走过的栩州,也就是燕子的家,柳江所在。” 猫儿一眨不眨,表情认真。 此时的她已经没有问类似“我们怎么不直接到这里来呢”之类的话,就如她现在也不会问道人为什么要爬山,辛苦爬上去又要辛苦下来。 三花娘娘毕竟聪明绝顶,在与道人相伴的几年中,已经知晓了道人下山为何,也知晓了路途的意义。 只是对于她来说,路途上的大半意义仍然是跟着道士走。 就如当初道人请她离开小庙时说的一样,是跟他同行,让他不孤独,也如她平日里经常说的一样,跟着道士走。 宋游耐着性子,又花了一些时间,告知她大晏天下的模样,以及基本的地理概念。 “那我们要走回栩州吗?” 三花娘娘一脸严肃的看着宋游。 “燕安要回老家看看吗?”宋游微微转头对肩膀上的燕子说道,“燕安要回去看看的话,我们就在前边县里等你两天,反正也不远。以你的速度恐怕半天都不用就能飞回去了。我们正好也歇息歇息。” 猫儿便也转过头,盯着燕子看。 “……” 燕子想了想才说道:“老祖宗已经上天去了,不在安清了,我虽然想回去一趟,不过回去也没什么看头,一天时间就够我飞个来回了。” “也好。” 宋游点了点头,盯着手中的简笔地图,眼中露出几分回忆之色。 当初走到栩州时,真是刚下山不久,出了逸都便直奔栩州了。现在回想,若只想那个时候,便仿佛没过多久,可其实也已经七年多了。而若是回想这七年以来走过的山水道路、经历过的事情风雨,便觉得已经过去很久了。 宋游自然是不会再特地回去看看。 如今老燕仙已不在栩州了,以前所熟识的走蛟观的观主也不知道还在不在,柳江大会倒是应该还会开,只是今年不开,开也不是现在,而且过去也不见得还能见到故人,便只剩下熟悉的山水——宋游应当还会再看一遍这些熟悉的山水,至少看一遍。至少在生命结束之前,是需要看看自己年轻时曾走过的路的,只是显然不是现在。 “那我们去哪?” “去尊者山吧。”宋游对三花娘娘说道,用手在地图上画着线,“慢慢过去,看看尧州的风土人情。” “好的!” “……” 道人笑了笑,篷然一声,也合上了手上的书。 不觉已到落花时节。 前路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 …… 明德九年夏,尧州协郡黄粱县。 道人拄着一支竹杖,带着满身风尘,来到了这座偏远小城,左右打量。身后一匹枣红马,既无缰绳也无马鞍,却默默跟在他的身后。 这座小城就在尊者山下,离尊者山也就数十里远,天气稍微好点,便能在城中看到那座高山了。 不过宋游并没有在城中住宿,因为在半路上的时候他便找人问过路,说是尊者山下就有客栈,而且不少,住那里方便些。 尊者山大概是整个尧州和浪州最高的一座山了,连绵的几百里山岭天然便分开了尧州与浪州,尊者山又屹立在这山岭之上,类似宛如擎天巨柱一样的天柱山却又像是一位站立不动的老翁,故名尊者山。 爬尊者山本身就要一整天,自然要先到山脚下住一夜。 于是宋游只是从黄粱县穿过,做了一些补给,便赶在黄昏前来到了尊者山下,想趁着这两天天气好,先上山看看,下山后再来城中休整。 山下果然有几间客栈,游人还不少。 宋游找了一间住下,向客栈的店家买了一碗雕胡饭,顺便向他打听尊者山的事情。 店家是在这里做游人生意的,不知回答过多少人类似的问题,几乎宋游刚一发问,便全都说了出来: “小店门口这条黄土路,客官看见了吧,明早赶早一些,出门往左走,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前面会有人让你交山税,五十文钱,交了钱顺着那条小路就可以上山了,马驴骡子也可以上去,爬得快半下午就能到的,爬得不快,就得到晚上了。中途基本不用担心走错路,倒不是上山就只有这一条路,而是客官来的日子很对,只要走得早,一路上人多得很。” “五十文的山税?” “是啊,名山嘛,尊者山,到山顶上炷香能沾福气的,捡块石头回去都能镇邪,五十文钱,不亏本。”店家说道,“再说,都是官府收的。” “幼童又要多少钱呢?” “多大的幼童?” 店家好奇的打量了眼道人,又左右看了看,并未看见任何幼童,只见到了一只仰头目光炯炯的三花猫,不由疑惑的问:“先生不是独自一人来的吗?为何要问幼童。” “大概这么高。” 宋游伸手比划了一个高度。 “那都有半人多高了。”店家皱眉而摇头,“那小的就不知晓了,遇到有良心的,兴许就不收钱了,遇到没有良心的,兴许也收一半。先生若肯偷偷的塞十文钱到差人裤腰带里,说不定也没人收。” “这样啊。” 宋游点了点头,这才又问:“去爬山的人真的很多吗?” “名山嘛,多得很呢,达官贵人也不少。” “多谢店家。” “记得起早……” “在下记下。” 宋游转头看向了外面。 正是落日时分,远处的山黑漆漆的,头顶的云又很厚,偏偏中间留出了一线,便让夕阳的光照了进来,将山上的云霞染得一片

相关推荐: 祸国妖姬   角色扮演家(高H)   修仙有劫   魔界受欢之叔诱(H)   生存文男配[快穿]   高达之染血百合   左拥右抱_御书屋   缠绵星洲(1v1虐爱)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军师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