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176章

第176章

有察觉到那边的异常吗?”宋游追问道。 “你想多了,祸害凡人是神灵大忌,更何况干涉这般显而易见的能造福万民的事。呵呵,这样的神灵倒有不少,像是被你斩了那个。”蛇仙将手中的长柄陶壶放在火炉上煎,“就算是天宫神灵所为,也不会被人轻易察觉到的。” “有理。” 宋游点了点头。 神之不神,甚至反过来祸害人间的神灵确实不少,伏龙观几乎每代都得在这上面花些力气,典型便是蛇仙的老友扶阳道人,堪称万神斩。 雷部是武神,那傅雷公武将出身,是二愣子,尚且不能明目张胆,被宋游发现了还要狡辩几句,更何况别的天宫神灵了。 天宫神灵中除了少数运气好的,其他若非德行出众之人,便是玩弄人心之辈,反正神灵要得人心,要么靠实力得来,要么靠别的手段。这些神灵大多活着的时候就是人精,死了后有更长的寿命,更了不得的神通,自然有更多的耐心和手段,想要抓住实在的证据应当很难。 像是蔡神医的几次波折。 一次天降暴雨,茅屋为风雨所破,是正常天象,一次地龙翻身引发的泥石流,也绝无可能是神灵为了这件小事而特地引发的地震,这种级别的地震得要很了不得的神灵花不少精力才能造得出来。 别的不说,就说最近的。 蔡神医的徒弟落水打湿了医经,晾晒时被风吹走,没有江面起波或旋涡,没有风雨,没有水怪作乱,甚至船都没有漏,是那徒弟自己背得太重了又没有多少坐船经历,自己踩滑了没忍住,这才落水,此后无论是晾晒、用小石子压着、晾晒的地方,都是他们自己选的。 即使有神灵,也只是吹了阵风。 一阵普普通通的山风罢了。 “蛇仙以为呢?” 宋游干脆直接向他问道。 “当年乱世,我跟随你家祖师,见过太多神灵了。相助那名凡人开创大晏之后,我也有不少成神的机会,后来朝廷给了我个蛇仙的名号,差不多也算是一个地神了吧,至少天宫见了我,是不会当寻常妖怪来为难了,也有人来祭拜。”蛇仙慢悠悠的说道,随即一笑,“这些年来,我对人间与神灵最大的体悟就是,大晏的百姓,对神灵其实缺乏真正的崇敬。” 宋游听了却是神情一凝。 以他的见解自然能听出来—— 蛇仙看似在随意讲述,甚至前半句都不着边际,其实一下就说到了最本质的东西。 大晏百姓对神灵缺乏本质的、发自内心的对于神灵德行的崇敬,这种崇敬,也许只有部分神灵在成神之时才拥有得最多。 这种崇敬是什么呢? 拿近的来说,好比几十年前的何相,在天下危急、百姓苦难之时,站出来引进东方优良稻种,又颁发良策,还土于民,解决了百姓危机,而他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要犯众怒的,没有好下场,但也慷慨赴死。死前一首诗歌,传唱大江南北,直到现在都被许多官员或是用来鞭策自己、或是用来假装一心为民而挂在嘴边,百姓果然也没有负他,自发为他建庙,助他位列仙班,那时的崇敬,就是这种崇敬。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世人终会慢慢忘掉他的功绩,习惯了自己身边那些因他而带来的东西,因为与生俱来,便觉得向来如此。 即使后人从书上读到、听人讲到,心中感慨,感受也远远不如当初那群被他亲手从苦难中拉出来的人深刻。要是偶尔有这么一个人,在从书中读到的时候都能够清晰感受到他的了不起,仿佛跨过时空见到了当时那一幕,那是极为难得的,想来神灵也会为之欣慰。 而后世人会在什么时候去拜神呢? 多数会在有事相求的时候。 不养闲神的道理就在这里了。 这一点伏龙观感受再深刻不过了,宋游的感受也再深刻不过了,早在栩州之时,他就教过民间先生利用神灵驱邪除妖,在言州草原上,也指点过一群鬼兵造福民众来谋求地神阴神之位。 神灵依托民众而存在,但其实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利用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个弊端,就是常常失衡。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多数世人,往往只在有事相求的时候,才会去给神上香。求神拜佛的求字,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即使定期拜神,大多数人也是想祈求神灵帮助和保佑,不然就是怕不上供被神灵记挂、责怪,本质不是崇敬神,是崇敬神灵的法力和神通。”蛇仙继续慢悠悠的说,脸上带上了一抹笑意,“有事相求时,去寺庙才跑得勤快,事越急切,心越虔诚,香火愿力也越足,这些想来伏龙观的传人再清楚不过了。” 宋游听着慢慢思索。 蛇仙说得其实很对。 这也是问题的所在之一。 这世间是真的有神灵的,倒也不是说民众遇到什么事就去求神拜佛不对,而是神灵往往并不具备百姓相信的那般伟力。 所谓亘古长存、法力无边、无所不能,都是世人对神灵吹捧,也是神灵用于保证香火的手段,事实上神灵了不起的地方并不在于这些。而神灵的法力神通也是有限的,往往也没有三头六臂无数分身,顾及不到世间万万民众。 好比最常去宫观寺庙求神请佛的患病之人,他们拜的神灵不见得刚好会治病,就算会治病,也治不了天下万万人。 相比起来有些神灵就很通透。 好比那位直接在庙宇门口写下“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许多钱财。”这副对联的岳王神君,便是直接给你说了,帮不上忙,爱拜不拜。 爽快,通透,豪气。 是位了不得的神君。 有些神灵则不行,得靠这个活命。 “想要愚民的又何止朝廷?”蛇仙一边笑着说,一边向他递来刚刚煎好的茶。 第三百五十六章 蛇仙相助 蛇仙不愧是曾与扶阳道人结缘、又修行这么多年的蛇仙,一下便点出了根本原因,不过宋游听了,却没有太过于关注这些,而是一边伸手接过蛇仙递来的茶,一边直言问道: “那么前辈觉得,其中本质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本质问题?” “是。”宋游捧着茶说,“前辈与扶阳祖师在乱世结缘,见过许多神灵,后又修行多年,也曾被大晏皇室封为蛇仙,有山下人来供奉,想来前辈的见识广博与对神灵的了解都远非在下所能比,前辈又是世间少有的师门长辈了,因此想问问前辈的看法……天宫为何常有神灵神之不神,不司其职,反过来祸乱人间,在前辈看来,根本的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蛇仙不由看了他一眼:“看来你还有别的想法。” “实在是下山以来,经常有些事让我觉得,天宫和神灵的问题不止于此。”宋游饮茶道,“不从这里加以遏制,堕落的神是斩不尽的。” “你又如何看呢?” “我觉得……” 宋游停顿了下,眯起眼睛:“成神之道,是个重要原因。” “你倒胆大。” “天道无情,大可说来。” “你比你的祖师们更胆大。” “也许。” 宋游微微一笑。 但他觉得,只是因为自己拥有着另一个视角,因此对于所谓的“天道”,或许会比祖师们看得更清楚一些。 香火神道是天道从上古乱世中选出来的胜利者,香火信仰成神,是这个世界演变出来的一条路,也有人认为一切规则都是天道制定的,此时宋游说这条路有问题,在蛇仙听来,就好像在说天道的不是——寻常人指着老天骂,尚且要担心遭报应,何况是作为天道宠儿的伏龙观呢。 而在宋游看来,天道无情,无所谓感情,无所谓喜怒,天道也不是独立的思维,并不站在世间任何一个生灵的对立面,它是一个架子,建立在整个世界无数生灵的基础之上,它是世间所有冥冥中的思维的聚合体,包括蛇仙,包括每一个人。 它既不会因凡人指着它骂几句而愤怒,甚至可能它都不知道愤怒,也不会因自己几句话而有什么感情波动,甚至它可能都没有感情波动。 自然地,这是宋游的猜测。 事实上天道也是所有人的猜测。 真正与它“见过面”的,感受过它的存在的,也许只有伏龙观的少数传人。 “信仰成就神灵,香火铸就法身,确实是不错的,即便是现在天宫,也比上古时候那一堆乱象要好太多了。以民心来铸就大法力者,使得神灵永远也不能脱离广大生灵而存在,既在人间之上,又是人间的附属,真有意思。若真是天道所为,还真是一个绝妙的想法。不过也许老天也没有想到一点,就是人心啊,实在复杂,有时候人的想法,是不受自己所控的。” 宋游说着看向蛇仙: “受别人所控。” 蛇仙眉头微微皱了一些。 若方才是有质疑天道的嫌疑,如今便是在指着天帝的鼻子讽刺了。 民心所向,信仰所归,铸造神灵法力法身,想法很美好,可有时候人的思想实在容易被别人所控制。 好比那傅雷公,道教说他有多厉害、多正直、多了不起、统领雷部众位正神,老百姓毫不犹豫的就真的信了。 好比天宫之主,赤金大帝,虽也不是无德无能之人,要真无德无能,也教不出那位被扶阳道人看重的、以人格魅力聚拢天下群雄俊杰又打遍整个天下没有敌手的大晏太祖了,但要说他真有多高的德行,有多了不起的能力,也不见得。只是大晏林家得了天下,原先的天宫之主也在一系列变动和斗法中失了势,加之天下剧变过后,万物待新,林家朝廷便趁着大势造了一个赤金大帝,说他历经多少多少劫、有多高多高的法力,是为天宫之主,一时间全天下百姓也就真的信了。 深信不疑。 而这一类不靠德行、靠朝廷封成的神灵,却在天宫掌握着不小的权力,长久以后终成祸患。 若这话被天宫神灵听见了,也许有德行的神灵就当没有听见了,要是被傅雷公之流知晓,传到赤金大帝的耳中,恐怕了不得。 不过蛇仙也只是有些凝重罢了。 “你说的这些不以德行善举成就神位的人,确实是作乱神灵中的多数。”蛇仙思索着说道,“但以我的经验来说,也不光是如此。” “哦?” “神是人变的,人心善变,神也如此。凡间不少奸臣,年轻时都曾是意气风发勇敢无畏的英雄豪杰。神灵的寿命更为悠久,若是那些年纪轻轻就身死而成就神位的,心变了并不奇怪,那些能保持德行到老到死的神灵,变了初心的概率不大,可也只是不大而已。”蛇仙说道,“我们当年也曾与这种神灵打过交道,细读他们生前壮举善行,再看到他们如今的模样,任谁也会感叹。” 是了—— 面前这位蛇仙是见过上一代天宫那些堕落的神灵的,当初他跟随扶阳道人,斩杀下界的神灵不知有多少。他也曾亲眼见过两代天宫的更迭,上一任天宫之主覆灭于人间的大势,也覆灭于伏龙观之手。 “前辈言之有理。” 宋游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不过这倒是没那么重要了。 神灵变化是很正常的事,避免不了的,也是天道早就考虑到的。 所以它在推动世界大变的时候,并没有将所有上古人道修士的传承都一股脑的掐断,而是留下了一些,其中伏龙观更是被它所格外青睐。 香火神道,神灵必须得有香火,神灵若是失德,不再诚心为民,也还是离不开民众香火,便得以其它歪门邪道来吸聚香火。可这个世界并不是神灵为所欲为的世界,上边有天宫以及其他德行出众的神灵监管,下界又有从上古时候传下来的人道修士和朝廷监管,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迫使很多神灵想要作乱、迷惑人心而不敢,一方面神灵就算选择了作乱,也不敢闹大,受到制约,且有被斩的风险。 宋游捧着热茶,继续与蛇仙详谈。 两人聊得兴起,借着观中祖师的关系,这份难言的羁绊,只很短的时间,关系便迅速熟悉。 三花猫则趴在旁边,从桶里抓了一条小鱼出来,正抱着啃,时不时扭头看他们一眼,然后又继续啃。 宋游倒是早就有了心理预期,从始至终内心都很平静,蛇仙却是越谈越尽兴,恍惚之间,好似从这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当初行走天下、见到世间乱象而皱眉犹豫的另一个年轻人,最终他下定决心,以上古人道修士最后的传承,代表人道与神相斗,并改换新天。 这可真使他眼前一阵恍惚。 当年岁月真是遥远。 不过面前这位年轻人,似乎想的东西还要更了不起一些。 起码要更难一些。 “刚还说你在北边闹出的动静相比起你的祖师们也不算小了,现在看来,你想的要比他们更大。”蛇仙摇头,“只是不知你要约束神灵,要改一改这成神的路,又想怎么做?” “就是没有想出来。”宋游皱眉思索,这对于一个懒人来说可真是为难,“时机也不到。” “这般大势,确要借势而为。” “借势自然便要简单些。” “眼下可是一个太平盛世,哪有人能在这时候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天宫的?上古时期此间天地最了不得的大能怕也做不到。况且,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深思熟虑,多做准备,需用很长的时间。”蛇仙说道。 “正是。” “不如先看南边丰州。”蛇仙对他微微一笑,“鬼城建立已数年,地府将成,那边聚集了人间百万阴魂,不知谁又将成地府之主。” “是……” 宋游也跟着微微一笑。 刚刚还说这种不靠德行善举而成神之事隐患极大,这就又来一个新地府,不知新的地府之主又是哪个“赤金大帝”、哪个“傅雷公”? “正巧在下开春就往南下,无论如何,也是要去看看丰州鬼城的。”宋游说着,却停顿了下,“只是不知怎的,我却总觉得有些不对。” “哪里不对?” “不知如何叙说,许多细节都让我起疑,便只有去看看才知晓了。” “亲眼所见确实好些。” “对了——” 宋游开口对蛇仙说道,又将话题扯回了原点:“听闻蔡神医的《蔡医经》记叙了他毕生所学医术和疾病的本质,若流传于世,恐怕造福的还不止是当世的万民,后世无数子孙也将因此受益,蔡神医如今已是四度著书,可见他老人家有多不甘心,在下于心不忍,不知前辈……” “你想要我怎么做?” “天宫神灵胆子再大,做这种事,也不敢在前辈这里明目张胆的来,蔡神医年事已高,也没几年可活了,晚辈想请前辈允准,让蔡神医今后在前辈的茅屋中写完下半部书。”宋游拱手说着,顿了一下,“著成之后,我自会将之带走,将之传扬开来。” “四度著书啊……” 蛇仙念叨着,即使是他也不禁摇头感叹。 当世神医,四度著书,四度被毁,可真奇妙。怕是无论这本《蔡医经》最终失传,还是成功传世,就因为这四度著书又四度被毁的经历,也将成为后世人代代相传的传奇故事了。 只是两个结局,一个称奇,一个遗憾。 “我与那蔡神医本没有见过几面,感念于他的医术与品行,我才庇佑于他,上次他来找我托付医经,看他心诚,我才同意。”蛇仙一边端起陶壶倒茶一边说道,“不过既然你这晚辈都求到了我这里,我自然也不能拒绝,不然老友在天之灵怕是要骂我小气。左右也是一件好事,便让他在我这几间钓鱼的茅屋里著书吧。” 蛇仙说着顿了一下: “我虽不常来这里,但毕竟也是我的地界,寻常阴神小神,也不敢在我这里放肆,有名号的神灵更不敢来。” 语气中填满了自信。 “多谢前辈。” 宋游诚心诚意,行礼道谢。 第三百五十七章 神医著医经 次日清晨。 中间的茅屋点着火炉,挂着蓑衣,钓具便靠在墙边,屋中只有一名老者和一只趴在火炉边的三花猫。 老者用铁棍拨火,低头看猫。 猫也抬头默默打量着老者。 “你叫三花娘娘?” 老蛇仙率先开口,移开目光问道。 “对的!” 猫儿依旧盯着他,严肃的回答道。 “你是什么时候与他相遇的?” “是在下午!”猫儿回答无比精确,“太阳要落山的时候!” “哪一年。” “是叫明德元年……” “在哪啊?” “在庙子里。” “庙子?” “我的庙子!” “你的庙子?” “三花娘娘原先是猫儿神,帮人捉耗子的,但是天宫的神仙不准三花娘娘当猫儿神……” “所以他把你带走了?” “是他请三花娘娘和他结伴,同游天下,好让他不孤独。”猫儿语气认真,“然后三花娘娘答应了。” “那你当时想和他走吗?” “三花娘娘答应了!” “原来如此。” 蛇仙很平静的点了点头,眼神闪烁了几下,不知想到什么,随即才问道: “你几岁了?” “我不知道。” “不知道?” “道士说三花娘娘寿命很长,所以不用管几岁,道士还说三花娘娘生来自由,想是几岁就是几岁。” “寿命长也不见得全是好事……” “为什么?” 猫儿十分不解,活得久多安逸啊。 “……”蛇仙摇了摇头,并未多说,只是又问道,“得道几年了?” “我不知道。” “也不知道?” “那时候我不会数数。” “化形呢?” “一、二……六年了!” “那你还小,未来还很长。” “是大猫了!” “呵呵……” 蛇仙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觉得与这小猫儿说话还挺有趣。 但突然又想到,开始觉得与小孩子说话有趣,似乎也是一种变老的心态。 这时猫儿主动开口问道: “你叫蛇仙?” “叫什么都行。” “你是怎么长到那么大的?” “嗯?” “那么大……” 趴着的猫儿短暂的将手从胸脯底下抽了出来,比划了一个长度和宽度,然后又重新缩回去,农民揣,仰头直直的把老人盯着。 “这个啊。” 蛇仙倒还真明白了她的意思,对她笑着答道:“妖的本体长得比寻常动物要大些是很正常的事,我年纪大,活了几百年了,蛇妖又特殊,所以本体便这么大了……” “什么特殊?” 猫儿继续严肃的问。 “寻常动物长到成年,最多成年之后一段时间,就不会再长大了,年老了甚至会削瘦缩小,但传说蛇有龙的血脉,所以会一直长。哪怕是普通的蛇也会一直不停地长大,直到老死,只是会一年比一年长得慢。”蛇仙声音慢悠悠的,“成了妖后,便会容易长得很大。” “可以学吗?” “与生俱来,学不了。” “那猫能够长到多大呢?” “……” 蛇仙转头仔细看着她,与她对视。 老者的眼睛已有几分浑浊了。 猫儿的瞳孔却清澈无比。 蛇仙从中看不到丝毫忧愁,好似她从未担忧过一只道行注定会变得深厚的妖和一名伏龙观修士之间的寿命差别,再看这双眼睛的剔透,想来外面正在洗脸的那名年轻道士将她保护得很好。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蛇仙没有说什么,只是想了想,才回答道:“我记得伏龙观里有几门法术,可以把自己变大,有假的变大,也有真的变大。” “道士也说!” “那你还担忧什么呢?” “三花……” 三花猫一句话还没有说话,便从外头传来了自家道士的喊声: “出发了。” 猫儿顿时把没说完的话吞了下去,迅速站起来,扭头对蛇仙说道:“我要出发了!回来再和你讲话!” “再说吧。” “再说?” “看缘分吧。” “走咯!” 三花猫甩了甩头,迈步往前走去。 从这里往门外走,每走一步都离温暖的火炉更远一些,寒意渐重,等钻出木门,外头已是冰天雪地,寒风袭来,三花猫不由打了个冷战,随即仰头找到前边的道士与枣红马,又抬头看了眼天上的燕子,顿时迈开步子,朝前方迅速跑去。 等跑到道人身边,她才放慢步子,慢慢跟在他背后,在雪地里艰难行走,每走一步就戳一个小窟窿。 蛇仙在屋中看着他们远去。 忽然露出一个微笑,仿佛心里也能觉察到几分美好,也许年纪大的人之所以喜欢和小孩子聊天,就是想从这个过程中汲取几分单纯,好用来中和一些自己这一生的复杂沧桑。 …… 山上已经是漫天风雪。 “正好有你在。” 宋游拍着身边马儿的脖颈,一边走一边对它说:“蔡神医估计有些家当要带过来,没有你,光靠他那头驴子,一趟怕是运不过来。” “噗……” 马儿仰头打着鼻响。 三花猫认真迈步,在雪中行走,每一步都格外忧愁,却也跟得很紧。 宋游见了不禁说道:“我说我们去接蔡神医,顺利的话,下午就能回来,就算蔡神医那边收拾得久,最多也只到明天,外边风大雪重,三花娘娘走起路来累得很,而且寒冷冻脚,请三花娘娘在这里等待,三花娘娘也不肯。” “三花娘娘不怕累,也不怕冷!” “是嘛……” “对的!” 猫儿毫不犹豫,边走边仰头看他。 每一步都要被雪没到大腿根。 只是走着走着,忽然觉得前边的马儿停了下来,正当三花娘娘也停下来,仰起头打算看看怎么个事的时候,便见一阵动静,马儿趴伏了下来。 片刻之后,三花猫已趴在了马背上,一边走一边与道人说话,说她刚在屋里和蛇仙讲话的事情。 大约中午时分。 宋游再度敲开了蔡神医的房门,在师徒三人的注视下,对他们说道:“我已与蛇仙说过了,蛇仙他老人家感念于神医的品德,也觉得医经问世是造福于天下万民的好事,他答应若是神医想写完医书,便允许神医去他平常钓鱼的茅舍著作,可为神医保平安。” “这……这也就是说……” 神医睁大了眼睛,看来蛇仙也觉得他的医经失落与神灵有关。 “只要神医愿意写完医经,尽管去就是了,在蛇仙那里,大可安心。”宋游顿了下,“只是有一点。” “请先生讲。” “蛇仙说他毕竟是蛇,医药里边常有用蛇入药的方法,蛇蜕与蛇蛋都可以,只是蛇胆需杀生蛇,且蛇胆入药其实有几分冒险,作为交换,希望神医在医经中写到蛇胆用法的时候,能谨慎一些。”宋游看向蔡神医,“不知神医意下如何?” “蛇仙说得极对,蛇胆入药确实有几分冒险,容易使人被虫邪所侵,老朽一直都在研究它的替代方法。何况这也不用先生与蛇仙来说,自在北钦山被蛇仙庇佑之后,老朽就很少再以蛇胆入药了。” “这样最好。” “正是午饭时候,刚做好了饭,便请先生吃了饭再走吧,也容老朽和徒弟收拾一下东西。” “不急。” 宋游对他们笑着说道:“在下也不急着下山,神医大可慢慢收拾,等到了湖边的茅屋,为了保险起见,也请神医的两位高徒将仅剩一份的医经上半部再誊抄一遍,还是分作两份,一份留在茅屋中,一来可让蛇仙帮忙保存,一来可供神医今后续写下半部参考查阅后,一份由我带走,看某些神仙们有没有胆量来我这里搞小动作了。” “誊抄也得好些日子,即使两人分开誊抄,不舍昼夜,至少也得十来天的时间。” “不急不急,正好赏赏山中雪景,效仿蛇仙垂钓舟上,或去深山与蛇仙煮茶谈道,讲讲师门往事。”宋游对他笑着说。 “多谢先生!” 蔡神医顿时施了一个大礼。 没有多久,两个徒弟便端上了饭菜。 一锅清粥,一盘煎鸡蛋,一盘用酱油凉拌的核桃花,清淡中也有滋味。 两个徒弟没吃几口,就去火速收拾东西了,宋游则告知他们自己带了一匹马来,此行怕是要在湖边茅舍住上一年以上,请他们除了笔墨纸砚和能够用到的粮食干肉,其余一些生活所需之物,也尽情带上。争取一趟带够。至少带够这个冬天用的。之后再有不够的,等天气晴朗了或是开春后雪化了再用驴回来驮、下山采购。 下午出发,黄昏前回到茅屋。 这时蛇仙已经不在这里了。 宋游帮着他们收拾了下茅屋,有间茅屋顶上有破损之处,也帮着修缮,还顺手去深山找了古木削成桌凳,方便师徒三人创作与誊抄所用。 此后便也在这里住了下来,等两位神医的徒弟誊抄完医经的上半部。 神医每日书写,几乎不停。 两个徒弟也完全没有慢慢誊抄的意思,几乎是废寝忘食。 宋游反正是闲,便有时去山中寻访蛇仙,与之煮茶闲谈,有时也下山去买几只善于下蛋的鸡鸭上来,买些粮食肉干,纸笔墨条,为蔡神医几人补充物资储备,时不时还得劝解他们注重身体,不可操之过急。就是三花娘娘,也会在每天黄昏后去屋中一趟,应他们之请,用自己的本事为他们点灯。 第三百五十八章 京城梅花开 长京十绝中最高雅的一绝,如今已然不再了。 原先门庭若市、尽是达官显贵的鹤仙楼,在晚江姑娘葬礼结束之后,

相关推荐: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阴影帝国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小公子(H)   修仙有劫   高达之染血百合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老师,喘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