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锅冰雪,配上掰成小块的烤饼,白雪慢慢融化。 然而雪夜之中,竟有人来。 只见三花娘娘拿起一根木柴,戳进火堆,身体没有转动多少,脑袋却几乎转到了后边去,看向夜空。 “怎么了?” 宋游也跟着转头看去。 此时天早已黑了,头顶无星也无月,世间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小女童却依旧盯着那方,既不说话,也不将头转回来。 过了一会儿,才隐隐见到一道身影。 火光中身影逐渐显现。 是一名穿着黄色僧袍的僧侣,体态有些胖,头上裹着布,双手合十,沿着官道,步伐坚定,缓慢走来。 僧侣无疑也看见了他们,停下脚步,打量了他们几眼,似乎确实他们是人非妖,这才保持着双手合十的姿势,躬身行了一礼。 “阿弥陀佛。” 宋游也起身回了一礼,这才问道:“大师父为何深夜赶路?” 僧人从疲惫的脸上挤出笑意,恭敬的答道:“未达目的地,只好赶路。” “这么晚了,还能看得清路吗?” “肉眼不能,心眼却能。” “好一个心眼却能。”宋游道了一句,这才问道,“不知大师从何处来,要去何方?” “从身后村庄来,要去寒酥。” “夜深风雪重,寒酥还有三十里,大师即使走到城门下恐怕也进不了城了,不着急的话,便请来此处一同暂避风雪吧。” “几位不怕贫僧带了疫病?” “大师怕我等带了疫病吗?” “恭敬不如从命!” 僧侣隔着夜与宋游相视一笑,又合十行了一礼,这才迈步走近。 双方一名道人,一名僧人,口音都与禾州人不同,前方就是疫病最严重的寒酥,若怕疫病,怎会在此处夜行? “多谢几位。” 僧侣在火堆旁边找了个空位坐下,对他们说道:“贫僧法号一度,原是昂州人,在昂州胜德寺出家。” “在下姓宋名游,逸州灵泉县人,暂无道号。” “舒一凡,江湖武人。” “在下逸州灵泉县阴阳山伏龙观旁边猫儿庙的三花娘娘。”小女童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僧人,学着身边道士的语气,话却要长得多,一口气说完对她来说显得有些艰难。 “贫僧有礼了。” 僧人多看了一眼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原是逸州金阳道旁猫儿庙的神灵,与在下因缘相遇,结伴游历天下,已经快五年了。”宋游对僧人解释说道,补充一句,“我等此行亦是从昂州长京而来,年初进的禾州。” “原来如此。” 僧人长了一张微胖的圆脸,看起来颇为慈善,只是眉目间有一抹忧愁与疲惫:“倒是有缘,贫僧来禾州之前,便在长京天海寺挂单了几年。” “天海寺?” “道长也听过么?”僧人问道。 “去过一次。”宋游不由露出笑意,对他说道,“天海寺,惜字塔。” “那棵树真是神奇。” 僧人便也露出了笑意,眼中有些怀念回想之色,再看宋游时,便仿佛得遇故人一般,笑着说:“道长从逸州来,想必也是四处游历,不知是何时到的长京,又何时离去的呢?” 宋游亦不拘束,一边烤着火一边说:“大约明德四年二月到的长京,今年正月份离去的。” “那真是不巧。”僧侣合十颔首说,“贫道刚好明德四年初离开长京,此前在天海寺挂单修行五年。” “该说巧还是不巧呢?” “哈哈,道长说得是。” 这倒是和蔡神医差不多了。 在长京没有遇上,反倒在两三千里之外的禾州归郡遇上了,很难说是有缘还是无缘。只能说是当时缘分未到,如今则到了。 “大师又怎么来了此地呢?” “我等佛门中人,终有普济天下之心,如今北方混乱,贫僧虽本事低微,却也愿以微薄之力,救济乱世。”大师双手合十说道,“因此在天海寺修行过后便来了禾州,恰好没多久,便听闻归郡大疫,于是便来了归郡,听说寒酥最为严重,便一路前往寒酥。” “原来如此。” 宋游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遇见的修行中人大抵如此,佛道皆有,不过这妖疫中的妖法邪术乃是出自雪原大妖王,一般的修行中人也没有那么好祛除,而对于病症他们就更加无力了,哪怕懂医术的道人,也很无力。这段时间以来,宋游也只见过一个懂得巧妙法术的人,能将病症移走,但他忙活两三天下来也最多只能治得好一个人。 宋游想了想,才说道:“不过如今县城多已封闭,严管进出,大师就算到了寒酥城下,怕也不容易进得去。” “也得到了再说,若能进得去,贫僧便直去病迁坊,若进不去,便去城外村落就是。” “大师有治病的办法?” “贫僧学识甚浅,法力微薄,治不了病,只能为病患消除痛苦,延缓疾病罢了。”僧人颇为惭愧的说,“让道长见笑。” “在下亦无治病之法,何来见笑?” “莫道荧光小,犹怀照夜心。” “便是如此了。” 宋游附和了一句,想了想又说:“不过大师可听说过蔡神医?” “如雷贯耳,听说蔡神医也在归郡。” “正是。”宋游对他说道,“蔡神医前两日已在灵泽研究出了对症之法,能治好九日疫。” “此言当真?” “自然。” “道长如何知晓?” “我等正是从灵泽而来。” “那便太好了!” 僧人顿时极其高兴。 随即反应过来,自己喜形于色,这才收敛了笑容,双手合十,闭目默念一声,等到睁开眼睛时,已经一片平静: “若是如此,贫僧便更得去寒酥了。” “这样啊。” 宋游点了点头,能猜出他的意思,又与剑客、女童皆对视一眼,这才说道:“我等本也是打算去往寒酥,奈何风雪难行,只好就地过夜了,既然如此,或许明日我们可以同路。” “那便多有打扰。” 本身都是修行玄门中人,又都是为了治病救人来此,即使称不上初见便似故交,也实在无需多的客套。 相遇相交都该如水,简简单单、干干净净。 于是一行人围着火堆坐着取暖,等到雪水将烤饼煮成了糊糊,剑客盛出,一人一碗,加上此前灵泽县官员百姓赠送的柿饼,也一人一个。肚子里有了东西,便暖和了许多,才好继续畅谈。 等到夜深时,宋游又聚了一堆土堆,堵掉了最后一个缺口,询问僧人是否要薄被,僧人只说不冷,便也作罢。 其实只要是活人,哪有感受不到冷的? 道行再高,也是会冷的。 若是感受不到寒冷,便不会知晓温暖为何物,不知温暖的可贵了。 只是冻不坏罢了。 只是僧人如此说了,以宋游的性子,也懒得再纠缠,倒是三花娘娘最知晓寒冷的难受,硬是拿着薄被丢到了他身上,又翻过土堆缺口,在寒夜里去捡了许多干柴来堆到旁边,顺便捉了只耗子,留着明天早上吃,这才钻进羊毛毡里,与道人一同盖着毛毯,一半发呆一半睡觉。 晚间僧人拨珠默诵经,诵到半夜,中间怕火熄灭,又添柴几度。 次日清早,已落了满身的雪。 道人与剑客又煮了糊糊,加上柿饼,分与僧人同吃,三花猫礼貌问过僧人吃不吃耗子以后,便也出去遛弯,顺便吃了耗子。 随即继续上路。 同行者又多一人。 寒酥的雪不知下了有几日,怕有一尺多厚,脚踩下去是深深的脚印,三十里路居然走了一上午。 这一上午,可不是睡到日上梢头,再走到中午时分。因为北地寒冷,即使俞知州赠送的羊毛毡与羊毛毯的保温隔热能力都十分出众,然而睡到清晨最冷时分仍然会被冻醒,索性上路,几乎与日出同行。 中午时才抵达寒酥城门之下。 不出所料,寒酥早已封城。 然而守城的兵卒只看了一眼城下之人,便远远喊道:“来者可是从灵泽县前来的宋游宋先生?” “咦?” 僧人颇为惊异。 迎着他的目光,宋游先是与城墙上的兵卒问答,随即才转头对僧人答道:“在下此前曾与蔡神医同行,后辞别神医继续向北,想来应是灵泽县的官吏邮差送来了神医破除疫病的消息,顺便给在下行了个方便。” “原来如此。” 僧人双手合十,笑着说道。 城门亦在两人面前缓缓打开。 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城降甘霖 寒酥,即为雪花之意。 寒酥县挨着雪原,离北境言州也不远,一到冬日,气温极低,常常飘雪。 一度法师跟着一名胥吏、沿着寒酥县的街道行走,左右环顾,几乎家家户户都房门紧闭,街上一个人都见不到。即使那些紧闭的门户,大多数里头也是不仅没有任何动静,连任何生机也没有。 这场大疫,不知空了多少人家。 如今正值寒冬腊月,怕是太平年间也会有百姓受冻而死,更遑论当下灾年,又是兵灾又是妖魔,又来大旱,又来瘟疫…… 世间的苦究竟共有几斗? 一度法师想起了自己四处挂单、游历修行时见过的那些苦行僧。 随即摇一摇头,继续行走。 前方小吏一边走一边与他交谈。 说起寒酥县的人口,有多少人得了疫,死了多少,县官哪些跑了,哪些还留着抗疫,又有哪些对策。 小吏姓金,在县衙也谈不上什么官职,母亲和哥哥也在病迁坊,因此很乐于向他说说里边的情况,也对他这种人十分敬佩。 一般病迁坊都设在城门口,这样方便,很多事情都方便,他们这些修行中人或外地来的大夫要想进去,也很方便,进城门直接就到了。此后城中若还有官吏能够管事,都不会让你乱跑,进出查验也方便。 寒酥县也如此。 只是他们从南城门进来,病迁坊却在北城门。 昨夜初遇的那位道长显然也是第一次到此地,然而城中官吏却似乎对他极为尊敬,不知为何,但总归是托了那位道长的福——守城的官兵不仅很果断的放自己进了城,而且没有让自己从城外绕到北门,而是允许自己从城中穿过,还叫了一名胥吏来带路。 这自是一件好事。 只是进城之后,他与那位道长便分开了,那位道长说去城中庙宇找当地社神,不知所为何事,他则前往病迁坊。 一度法师行走归郡以来,遇见过不少同行之人,既有道人,也有僧人,有江湖高人,也有各地游医,大家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法子,常常聚在一起又常常各自离去,甚至有不慎染病死去的,既到乱世,便身如聚沫,又如烛如风,这种事情,实是常事,一度法师也不过多关注。 “就是这里边了。” “多谢金施主。” “小人兄长昨日才进去,病情很轻,长得与小人很像,大师若见到了,请替小人为兄长问一声好。”胥吏停住脚步,对僧人说道,“此外兄长以前也在县衙办事,大师进去之后,有什么事,可以先找他。” “一定一定。” 一度法师知晓他其实是想请自己多多关照他的兄长,但也笑着答应下来。 胥吏这才放心的离去。 一度法师则跨过一堆杂物。 “咳咳咳……” 还未进去,便已听见了咳嗽声。 所谓病迁坊,便是城中隔出来的一片区域,将染病的百姓都放进去,好与正常人隔开。但其实大多数病迁坊并不负责医治,除了有同样染了病或者心善的大夫愿意主动进去才行。此外每天固定时间,由病轻的或专人把死人拉出去,再由人带走焚烧或埋掉。 说白了,不过把病人扔进去等死而已。 但已是无奈之举。 作为有道行护体的僧人,一度法师不会被病邪侵扰,可也没有治病之法。 唯有两个法术法咒。 一是从师父那里学来的救苦救难咒,也是他出家的胜德寺唯一的佛门法咒,没有别的用处,只能帮人减轻痛苦。 一度法师精通此法,由他诚心施法念咒,哪怕得了九日疫痛不欲生,也几乎可以做到无病无痛。只要患病者身体还未萎缩,便能行走,只要喉咙还没有彻底哑掉便能自如说话,既少了苦痛,也保全了尊严。 二是游历至天海寺时,从住持方丈那里学来的去灾解厄咒。 去灾解厄咒本有治病的作用,不过只能治些伤寒小病,九日疫过于强大复杂,此咒也解不了,只能减缓疾病蔓延,让患者多挣扎一些天。 前者易,每日可救百人。 后者难,每日只可一人。 然而僧人法力精力都有限,若是患病者不多还好,人数一多,终需取舍。 行走归郡已久,知晓无论如何自己也治不好这妖疫,让患者多活一些天倒不是全无意义,只是终究不如让更多人减轻痛苦来得好些。 因此他已经很久没有施过去灾解厄咒了。 今日再念起来,已经有些生疏。 是的—— 若是没有听闻蔡神医破解了妖疫还好,既然听说了,这寒酥县的百姓便有了救。救苦救难咒得念,去灾解厄咒也得念,让一个患者身上的疫病减缓一些天或许便能救一条命。即使知晓神医有了治疗方法之后,要推广开来,尤其是推广到这些穷苦百姓身上来,也十分艰难。 只是总归也是有了希望。 于是病迁坊中有了诵经声。 病人口耳相传,自发聚到僧人身边,或坐或躺,听着经声入眠。 咳嗽声明显变少了,且越来越少。 自大疫以来,北城门口的夜还从未如此安静过,只剩下北风呼啸,与诵经声深夜不歇。 “咳……” 僧人面上疲惫又多几分,嘴唇也干裂了,不过直至法力枯竭,他也并未停止。 直到五更天,才稍作歇息。 几乎刚一闭眼,便有神灵入梦来。 梦中是一名驼背的老妇人,还不到人的膝盖高,倒不是生得矮,而是小,比例还是和寻常老妪一样。 老妇人自称是寒酥土地神,来梦中不为别事,只为告知百姓,明日天亮之后,巳时天上会降甘霖,未得病的人淋了甘霖,能防止被传染,得了病的人淋了也能少些痛苦,兴许能多活一两日。 次日早晨。 只见一个和昨日带路的胥吏长得有七八分相似的中年人四处奔走,告知昨夜神灵托梦,生怕大家不知晓不重视、或是不知道巳时是几时。 在他的宣扬下,无论得病没得病的人,只要还能走动的,都出了门,在外等着,甚至有些已病入膏肓走不动的,也被人搀扶着,到了露天处。 僧人将信将疑,抬头望天。 今日虽不是晴天,但天空也是一片铅白,唯有几道浅灰,没有乌云,哪来的甘霖? 何况此时乃是寒冬,就算要下,也该是下雪才对。 想到昨日小吏的托付,趁着这名中年人再一次从自己身边走过,僧人叫住了他: “施主。” “嗯?”中年人顿时停下,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与他施礼,“大师何故叫住小人?” “施主可是姓金?” “大师如何知晓?” “施主的弟弟托贫僧向施主问一声好。” “二金……” 中年人顿时一愣,随即连忙问道:“二金现在如何?可还在管病迁坊之事?” “贫僧进来时,令弟在城门口值任。” “那就好那就好。” 听闻弟弟已经离开了危险的病迁坊,中年人这才连忙松了口气。 “施主兄弟情深。” 一度法师道了一句,随即才对他问道:“昨夜贫僧也梦见了神灵,难道诸位都梦见了么?” “回大师,小人问过,都梦见了。”中年人答道,“而且以前小人常去城中雪庙,在土地庙中见过这位土地神,和梦中长得一样。” “原来如此。” “大师可还有事?” “还有一事……” 一度法师清了清嗓子,对他求助的说:“贫僧在此处念经,可为病患祛除痛苦,一日可惠及数十人,不知可否请金施主将那些离得远些、又病情最重苦痛最深的病患带来?” 中年人答应下来,便又离去,此时病迁坊露天之处已经挤满了病患。 一度法师不禁又抬起头,看了眼天空。 神灵若能显灵,又怎会等到今日? 然而就刚刚说了几番话的功夫,天空竟已无风成云,黑乌乌的一小片,刚巧笼罩寒酥上空。 算算时间,已临近巳时。 到了巳时,果真天降甘霖。 这雨神奇,淋在身上,一点不觉得寒,最多只有几分凉意,若是患病之人,反倒解了头疼欲裂的毛病。落在地上,润物无声,入土不见,落在衣裳上亦淋湿不了布料,只钻进身体里。 满城百姓皆惊,只觉神仙显灵。 “土地神……社神……” 一度法师口中喃喃,抬头看天,淋着这雨,忽然露出一抹笑意。 “呵……” 哪里是神灵为之? 乃是同行人啊。 僧人脸上笑意渐浓。 即使行走归郡以来,早已遇见过不少同行人,心中也仍旧难免为之感动。 收回目光,看向身边百姓,已经用尽法力的僧人十分无奈,只好低头闭目,心中默念: “佛祖在上,弟子道行浅薄,法力低微,然而见归郡百姓苦难,心中不忍,法力耗尽也杯水车薪,若佛祖能听得见,便请大发慈悲,将无边法力借一瓢于弟子暂用,弟子愿以阳寿相换。” 无边丝雨飘摇而下。 神奇的是,佛祖好似真的听见了自己的祈求,当睁开眼睛时,身上原本用尽的法力已恢复了七七八八。 “阿弥陀佛……” 一度法师闭上眼睛,诵读佛咒。 …… 中午时分。 道人亦带着三花猫与剑客来到了病迁坊,见到了无数等死的百姓,亦见到了被人群所环绕、诵读佛咒好比菩萨的胖僧人。 一行人一路走来,不知见过多少疫病中的百姓,然而每一次见,仍旧心有不忍。 而这胖僧人,既施法让百姓免于痛苦,一日数十人,又施法扼制病情,一日仅一人,二者于他而言实在消耗太大,到了后面,法力耗尽,便几乎是在消耗自身的根本。可这病迁坊中何止千人,以他这样,又不知要费几条命。 果真如他所说,莫道荧光小,犹怀照夜心。 这心炽热,仿佛不知疲倦。 宋游待他停下时问他,他便只说,这个世间并非一个天地中有千千万万人,而是千千万万人的眼中,有千千万万片天地,救了一人,非只是救了天地间的一个人,而是救了一个人的一个世界。 挺有意思的说法。 这人也挺有趣。 宋游喜欢和这样的人交谈、相处,喜欢见识这样的世界。 本来他是来向他道别、要前往雪原的,与他一番谈话,受他影响,竟也决定多留一些天,随他一同为寒酥县的患者续命。 有多的灵力,依旧化成丹丸,让当地社神去跑,送去寒酥县的村庄。 正好这社神也可怜。 寒酥县临近雪原,毗邻一位连天宫也不放在眼里、连雷部正神也除不掉的大妖王,本身神灵就难当。一场大疫,寒酥县百姓十不存三,活着的就算还有祭拜神灵的心思,祭拜的也不是她了。信仰断绝,已在消散的边缘,现在法身还不见得有三花娘娘的猫体大。 社神虽无作为,实是无力,终是比天宫那群正神要好多了。 便给她攒些香火。 于是道人、猫儿与剑客皆留在了病迁坊,整日不出。受他的影响,县中还存活的官员富户对病迁坊都多了些关照,每日吃得好了些,听闻病迁坊有高人在救治病患,能治苦痛,能缓病疾,有富人与官员也将患病的家人送了过来。 这下病迁坊百姓的日子便更好过了。 那原在寒酥县衙做胥吏的金姓中年人也是个妙人,九日疫前几日不算痛苦,僧人的救苦救难咒用在病重者身上更划算,他便联合其他几名病轻的人每日送来重患,也做着一切辅佐工作。 只等待真正的希望到来。 不过神医的疗法非止一个药方那么简单,除了内服外用的药方,还有针灸熏疗辅佐,才能彻底去根,耗费的不止是物资,还得有人。 归郡虽只是一郡之地,也不算太偏远,然而要等神医通过郡城慢慢推广全郡,还要送报知州,再以禾州之力救助归郡。禾州疲敝不堪,不见得能提供救助整个归郡的人力物力,说不得还要到昂州长京去请朝廷,不知要多久。 希望已有了,却并不好等。 第二百四十六章 除夕正好除疫 药方最先来,比宋游都先到。 然而寒酥药铺早就空了,最多富人家中还有存余,却也得先救自己家人。 药材几天后才到,杯水车薪。 又过几天,才从郡城传来了完整的治疗方法,加上几名从普郡来的大夫,大约到十多天时,才有第一批真正勉强能管几天的药材送来。之所以勉强能管几天,还是因为寒酥所剩人口本就不多,据说蔡神医研究出治疗之法的消息已经被禾州紧急送往了京城,要请昂州援助。 逐渐有病轻的人痊愈了。 这时病迁坊中倒有了些变化—— 若是有人能被治好,大家自然希望被治好的人会是自己,若是所有人都能被治好,大家自然希望先被治好的会是自己。 有人说道人和僧人优先救城中富人贵人,又有人说他们尤其不爱救富人贵人,有人说他们每日本能帮更多人,却要塞了钱才肯帮忙。僧人问起道人是否在意这些流言蜚语,道人则反问他,僧人笑笑,道人亦笑,却是无人在意的。 越接近黎明,人们便越渴望光明。 向来如此。 不觉已到十五天。 此时寒酥病迁坊中虽仍有大量病患,并未痊愈,但僧人与道人所能做的,却差不多已经做完了。 一度法师的救苦救难咒是简单的佛门法咒,有法术传承的寺院基本都会,但一度法师却用得十分熟练,效果便也非凡。在宋游的帮助下,一度法师的救苦救难咒几乎惠及到了寒酥病迁坊中每一个人,无论病轻病重。 该延缓病情的也已经延缓了。 这方面一度法师出力就不大了。 一行人已无需再在寒酥久留。 只是病迁坊中的病患仍旧喜欢围在一度法师身边,听他念经讲法,一度法师亦十分耐心,即使再怎么疲累,也照顾着这些百姓的心情,耐心与他们讲述着佛法、慈悲、为善之道。 宋游往往只在一边看着。 莫说他是个假道士,就是他是真道士,或是天宫神灵,这时也是阻挡不了的。 寒酥有僧人,别处亦有道人。 未来谁盛谁衰,一切难说。 …… 第十六日,清早。 “刷!” 一只三花猫从墙头上跳下来,不顾四处的病患行人,迈着小碎步在人群中穿梭,很快钻到道人的身边。 胖僧人也与道人坐在一起。 “三花娘娘回来了啊?” “对的。” 宋游偏头看着她,伸手摸摸她的脑袋,随即抬头看了眼天空。 今日时节倒是应景。 不多时,有专人来发饭。 在病迁坊中负责发饭送药的,多是原先衙门中的胥吏,姓金的中年人便在其中,有宋游与僧人的照料,他倒是还活着。 “先生,大师……” 发到宋游和一度法师这里来时,两人才发现今日的饭不同以往。 早饭多是稀粥,今日浓稠了许多,粥里还可以见到一些肉沫,每个人还赠一块白面馍馍。发到僧人手上,因为僧人不吃肉,发饭的胥吏们便给了他两块馍馍和一个特意准备的菜包子。 姓金的中年人左右看了看,还从袖口里摸出一截血肠和几块肉干,递给宋游,又从另一边袖子里摸出一块柿饼,递给僧人。 “这是舍弟托人送来的,皆是心意,请务必要收下。” “多谢足下。” 宋游很大方的收下了。 旁边僧人本欲拒绝,但见道人拿得干脆,这才勉强收下。 随即拿着两块白面馍馍与菜包子,左看右看,这才疑惑的问道:“为何今日似是有些不同呢?” “大师已不知晓今日何时了吗?” “却是不知。” “……” 宋游便露出微笑。 看来是禾州太苦,行走归郡,一心济人,以至于忘了时日。 于是便对他说道:“今日明德五年腊月三十,已是除夕了。” “啊……” 僧人不禁一愣,随即也感慨万千。 “竟是除夕了!” “除夕除疫,正好应景。” “却是没有除完……” 僧人眉目间仍有些忧心,掰开手里的馍馍,随手放下,想递给猫儿吃。 然而猫儿只是低头嗅了嗅,看他一眼,便果断扭头,转向道人,吃起了道人手上的肉干,一边吃,还一边回头瞄向僧人。 “大师何时离开?” “也是今日。” “那便正好同行。” “哈哈。” “快吃吧。” 宋游又将肉干与血肠分给剑客。 肉干就是很普通的风干肉,血肠则似乎是寒酥的特产,多半也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得起的东西了,只是他是外地人,不太能吃得习惯。 宋游几口喝完了肉粥,将血肠分给了病迁坊中的老年人,回到屋子,收拾好行囊,便与僧人一同,准备离去。 一时病迁坊热闹了起来。 道人与僧人住在病迁坊中间的一间屋子,从这里到坊口也就几十丈远,却聚集了不知多少病患,且越聚越多。 但凡还能走得动的,都聚在了两旁,沿街相送。 “先生要走了吗?” “大师今后去哪?” “多谢先生和大师啊……” “先生是神仙下凡啊……” “大师乃是真菩萨……” “小人给先生和大师磕头了。” “先生和大师大恩大德,老身
相关推荐: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心情小雨(1v1强制)
宣言(肉)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姑母撩人
下弦美人(H)
沦陷的蓝调[SP 1V1]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