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116章

第116章

鱼,将坛子里所剩的所有泡菜都切了,做成浇头浇到了鱼上。吴女侠则从外头买了一只烤鸭、称了一斤羊肉,还提了一壶葡萄酒来。 这下便是鸡鸭鱼肉样样不缺了。 有酒有菜,也算丰盛。 三人随便坐下。 “到长京三年,总算过了个像样的年了。”吴女侠为他们倒酒,“你们什么时候走?” “下个月之内。” “还会回长京吗?” “要回来的。” “不晓得你们回来的时候我还在不在,总之先敬你们一杯。” “客气。” 宋游端酒,女童端水。 “你这腊肉不错啊,果然还是得咱们逸州老家的做法好。”吴女侠夹了一片腊肉,一口下去,便眯起了眼睛。 “是吧。” “那可不是我恭维你,之前从丰州回来,金主出钱请我们去云春楼吃了一顿,他们那的腊肉都比不上你这个。”吴女侠说道,“他们店里的就是摆盘摆得好看,其实花里胡哨,没什么意思。” 道人闻言不禁转过头。 小女童手上捏着筷子,也几乎同时转头,与他对视一眼。 一人一猫都没说什么。 “我前几天在东城看见你说的那个卖皮蛋的人了,卖得不贵,我还买了两个。”吴女侠说道,“感觉没有你做的好吃。” “东城啊……” “嗯。” “卖得好吗?” “还行吧,新玩意儿,没多少人买,估计以后买的人会多些。” 东城倒确实好卖一些。 宋游点了点头,继续吃菜。 牛肉很干,风干鸡也很干,葡萄酒的酒味儿很淡,没什么度数,倒是葡萄味儿特别浓郁,与这桌上的肉搭配起来刚刚好。 最满意的要数干烧全鱼了。 坛子里的泡菜什么都有,酸姜酸豇豆,酸萝卜酸菜,全都炒成了浇头,姜里自带一些辣味儿,混合起来,与前世酸辣味的家常鱼很相似。 “对了——” 吴女侠吃着吃着,很随意的对他们说道:“长京的江湖人似乎在商议,说派人来盯着你,等你下次出城的时候,说要聚起来围你。” “正合我意。” “你自己小心。” 吴女侠说完便闷头刨饭。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外边不知何时有了烟花声。 宴席散去,洗完锅碗,宋游又烧了热水,美滋滋的洗了个澡,连三花猫也洗了,这才回房,站在窗前看远方夜空的烟花。 轰隆的声音接连传来。 一年又一年啊。 宋游在窗口站了很久。 …… 次日,大年初一。 宋游抱着两幅画,沿街行走。 街上真是热闹非凡。 敲锣打鼓的,舞龙耍狮的,满街商贩叫卖,孩童乱跑,时有鞭炮之声,惊扰不知谁的仪仗。 过年好啊过年好,贵人上街来了,富人也上街了,但凡能凑得起过年钱的穷苦人家,也都努力想过个好年,流落街头的人也都在街上,甚至皇亲国戚大多也都会出来走动走动,此时的长京街头,权贵文武,才子佳人,百姓商户,流民乞丐,若画成画,也是一幅百态图了。 道人抱着两幅画,从中走过。 若说今日最热闹的,还得是城隍庙。 如今的城隍庙可今非昔比—— 长京人谁不知晓?去年年初闹得京城沸沸扬扬、人心惶惶,就连陛下都亲自下令宵禁的恶妖,便是被城隍庙的老爷正法的!那像是马一样大的狼尸就摆在城隍庙的院子里!此后庙中神官也常常夜巡,搜捕作恶妖鬼,时常显灵,俨然一个敬职敬责的好城隍! 走到城隍庙一看,果不其然。 莫说庙里有多挤,仅是山脚下,就已经站满人了,来自长京城内或是城外的百姓手上拿着香,挤着往山上走。 上去难,下来也难。 庙中香火更是如云一样,烟气直冲云霄,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 “喵!” 身边传出三花猫的声音。 “是啊。” 人确实太多了。 宋游看向前方。 然而没过多久,便从旁边街道上走来一名华服老者,走到他们面前后,立马便向他们躬身行礼:“小神见过先生,见过三花娘娘。” “见过城隍大人。” “喵啊~” “小神给先生、给三花娘娘贺新春了,祝愿新年吉祥。” “城隍大人也吉祥。”宋游看向他,这名城隍看起来倒是越发的有神威了,“城隍大人本事越发高强了,在下才走到庙前,大人便已察觉。” “在先生面前,哪里又称得上本事?何况都是托先生的福。” 城隍大人看似从容,其实心中紧张。 此刻应当便是去年春天时,先生说过的“下次再来”了,也不知自己这一年辛苦下来,又能落得个什么评价。 “城隍大人近一年以来,兢兢业业,日夜巡查,搜妖捉鬼,这才换得长京百姓的信任与崇敬,换得如今香火如云,哪里是托在下的福呢?”宋游很平静的看向面前这位神灵,“说来该恭喜城隍大人,如今在这个位置上,算是坐稳了。” “小神愧不敢当,不敢不敢。” “今日既是想出来走走,看看新年的长京,也是想再来看望一下城隍大人,与大人道别。”宋游对他说道,“顺便还有一事相托。” “先生要离开长京了?” “这月就会离开。” “不知先生又要往哪里去呢?” “大概是往北。” “不知先生又有何事吩咐?” “此前一年里,在下相继得了两幅画,都甚是喜欢,不过在下此番游历,还得十多年才能回山,想将这两幅画带上,又觉得十分不便。”宋游说着低头看了眼自己抱的两幅画卷,“尤其这次去往北方,听说北方妖鬼无数,常有南方少有见到的大妖大鬼,怕不慎伤到了它们,可在下在长京认识的友人多数也不稳定,思来想去,只好来找城隍大人,希望能将这两幅画暂存于城隍大人处,以后再来取回,不知城隍大人是否方便?” “哎呀……” 城隍一时睁大了眼睛。 深吸了口气,随即才说道:“先生信任小神,能将心爱之物托付于小神,小神自当好好保管!” “长京乃是天下第一城,城隍大人是长京的城隍,也该是天下第一城隍,想来这两幅画放在城隍大人这里,定是万无一失。” “小神担保!绝无损失!” “多谢城隍大人!” 宋游递出手上的两幅画。 “多谢先生!” 城隍大人则是双手接过。 “城隍大人今日香火繁忙,在下就不多耽搁了。”宋游说道,“这便告辞。” “先生慢走。” 宋游又施了一礼,这才转身离去。 身边猫儿学着他人立而起,拱了拱两只前爪,亦跟着离去,小碎步迈得尤其欢快。 城隍抱着两幅画,低头小心打量。 此时心中仍旧又喜又惊。 此前先生说过,下次再来见他,再为他带三炷香,不过今日见了之后,却没有在先生手上见到香,他内心还有些忐忑。 然而却拿到了两幅画。 方才先生说,他已经坐稳了长京城隍的位置,其实才短短一年,哪怕在长京城中再得民心,终究不算深入,哪里又谈得上坐稳了位置?若是那宫城之中发一道令,或是天宫降下旨意,自己积攒的这点香火,又如何能够抵抗? 不过拿了这两幅画,也不见得全是好。 这说明这位伏龙观的仙师今后必定还会再回长京,再来城隍庙,届时自己要是做得不好,恐怕也没那么好过关。 这又好比年初时的那句话…… “……” 城隍深吸了一口气,神情凝重,只捧着这两幅画,沿街行走,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踪影。 第二百零二章 燕子衔粮来 新年开始的几天,常有客人来。 最先便是鹤仙楼的晚江姑娘。 其实之前秋游玉曲河之后,她也来拜访过几次,或是带一壶酒一些点心,或是送些市面上不容易买得到的水果来,与他闲谈一些妖鬼神仙,或是叹息几句公主的事,总之都是一些与其他人不好说的事情。 那位权势滔天的公主果然没来打扰宋游,不过也托晚江姑娘带了信礼来,信中一堆客气话。 崔南溪来了,陈将军也来了。 包括城隍都再来了一次。 还有一些交集不多的达官贵人,也都带着礼,说是来贺新春。 宋游则一一向他们道了别。 至于礼物…… 有些礼不好收,有些礼不好拒,但即使是收下的礼,多数也是带不走的。有些能带得走的,甚至送得非常巧妙合适的,宋游又不想带走。也不愿意把它们拿去卖了换钱,便只能堆在这间屋子里。 又过几天,有些曾帮助过的长京百姓也来了,感激他曾经的善行,往往也带了一些薄礼来,这些礼就很实在了,绝大多数都能入口。 甚至有人送了东城买的皮蛋来。 不过也是一种负担—— 宋游从上个月开始,就在有意清理自己家中的东西,腊肉泡菜都还不说,吃不完带不走可以留给隔壁邻居,鸡蛋米面酱醋是要清理的,然而旧的还没有吃完又有人送了新的来,实在无奈。 以至于有时候宋游也觉得恍惚,原来自己这么懒散的一年下来,竟也帮过了这么多人。 一直到了正月初七,宋游都还在吃一位妇人送来的鸡蛋。 然而又有妇人送菜来。 “多谢多谢……” 宋游好不容易将这位妇人送走,却见门外站了一名瘸腿的中年道人,身边跟着一名道童,提着一小包的礼物。 中年道士与他对视,立马行礼笑道: “道友慈悲。” “国师也来了啊。” “看来道友近日很繁忙啊。”国师笑着走进来,几次相谈后,双方熟悉了不少,“开春之后便一直繁忙,直到今天才来给道友贺新春,还望道友不要觉得贫道怠慢才对啊。” “国师说笑了。”宋游无奈笑笑,“说来好笑,在下在长京一直清闲,没想到近日里也繁忙得很。” “道友自到长京以来,便常常帮助京城百姓,有人来贺新春也是情理之中,这说明我大晏的百姓还没有忘了礼。”国师说着笑了笑,“贫道知晓道友不喜欢这些事情,只带了一包香料来,想来道友用得上,还望道友莫要推辞。” “多谢国师。” “贫道此来,除了贺礼,还带了一件陛下的托付,一件消息。” “哦?” “去年长京丰收,多亏道友,陛下想请道友去宫中做客,亲表谢意,不知道友是否愿意?” “好意心领,只是在下过不了多久就要离开长京了,剩余这段时间,还想在京城四处走走、看看,做些准备,便请国师替我回复陛下。” “那陛下便要怪贫道口才不佳了。”国师笑了笑,没有多劝他,只又说道,“还有一件消息,却是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大晏如今人口近两万万,人多地少,光靠地里的收成,很多百姓已经吃不起饭了。前几日从栩州传来消息,安清燕仙显灵,说是从海外带回来了比当初的东方稻产量更高的良种,要安清百姓种下,州官得知后,已上表朝廷,陛下听后大喜,已下旨请燕仙进京。”国师说道,“听说燕仙是受了道友的指点,也算是道友的故人了。” “指点谈不上,只是建议。” “此举功德无量啊。” “皆是燕仙之功。” “这个自然……”国师听了若有所思,“不过燕仙已答应进京,过几日想来就该到了,贫道必先告知燕仙,请他来与道友叙叙旧。” 宋游却是看向了国师,出言问道:“不知陛下与国师又如何想?” “自古以来,神灵皆以功劳德行成就,燕仙找回的良种若真能解大晏百姓之急,自然功德无量。”国师说着顿了下,“说起来,虽然安清燕仙曾经犯过官仓盗粮的罪行,但也是为了救济灾民,本不该惩治。若良种有用,便又是一件奇功,自该敕封为神。” 国师说完顿了下: “至于这份功德,呵呵,道友也无需担忧,靠抢来的功德成就的神灵,终究不会长久,若有哪个神灵能做出这种事,也合该落下神坛。” “国师英明。” 国师闻言却只是笑眯眯的看向宋游:“不知这样,道友可还满意?” 宋游便也点点头,淡淡说道:“有国师这番话,在下便放心了。” 也没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此事虽说是他答应了老燕仙,但也是理应如此——若这长京真有人敢夺取这份功德而成就神位,或是天上真有神灵能做出夺取功德来巩固神位的事,宋游只能说,人间之事他管起来麻烦,可离了人间,便正是他的擅长。 “凡间本不该与神仙妖鬼多有接触,以往朝廷敕封神灵,也不会真的要英灵妖仙来领旨,可陛下这次却请了燕仙亲来,足可见陛下的重视。” “陛下也是一位明君。” “是啊。”国师点点头,“之后便应当和此前引进东方稻一样,试种一地,收成不错便试点推行,随后慢慢推广全国,需要一些时间。” “这便不是在下的擅长了。” “道友谦虚啊……” “实话实说而已。” “刚才听说道友将要离开长京。” “没错。”宋游说道,“既是游历天下,自然不能一直留在一个地方,在下在长京的收获已然足够,只等下次再来看了。” “道友又往哪边走呢?” “实不相瞒,在下是个懒人,却是到现在也没想好。”宋游停顿一下,抬眼看这位国师,“不过于现在而言,实在是往哪边走都一样。也许等到在下出了长京城,自然就知晓往哪边走了,既然如此,何必提前忧心,不如顺其自然。” “道友心思果真与我等不同。” “国师以为,在下往哪边走好呢?” “既然是随道友心意,顺其自然,贫道便不好多嘴了。”国师表情亦十分从容,接着又说,“只是道友此行,无论往北往南,亦或往东,想必都会再回到长京,再回来时,长京多半要有些变化了。” “这也顺其自然。” “哈哈哈……” 国师又与他闲聊一会儿,喝完了一壶茶,这才告辞,拖着一双瘸腿离去。 宋游淡然起身,去洗了茶壶茶杯,也没有打开国师送来的礼物,只把它往边上堆积的礼物上一放,便不再管了。 之后几天,来的人要少一些。 宋游依然每天出去闲逛,看看长京百态,东市采买,西市采买。 被袋已经取了出来,就放在楼上,他和三花娘娘每天都往里边放一点东西,又每天都只往里边放一点东西,绝不放多了,这样不急不慢的做着准备既不会给他们一种匆忙感,也免得仓促之下有所遗忘。 宋游想等到老燕仙,等到再走。 不知不觉,便到正月下旬。 长京的百姓就像是当初安清柳江大会上的江湖人一样,纷纷抬头,看向头顶飞过的一群鸟。 “那是什么鸟?” “好像是燕子。” “燕子?这么早哪来的燕子?” 不过他们却要比当初柳江大会上的江湖武人还要意外一些——当时的江湖人身在安清,站在燕仙台上,知晓安清有燕仙,而此时的长京百姓却并不知晓燕仙的存在,只知晓这个时节长京没有燕子。 至于震惊倒不见得。 当初那群江湖人见多了神鬼妖怪,知晓天上的燕子不寻常也不算太吃惊,长京的百姓见得不多,却并不觉得这是妖怪神仙,只觉得是种异象。 可长京却不止是凡人。 城中有天海寺,寺中多的是有道行的僧人,亦有别处高僧在此挂单。城中还有聚仙府,是国师所建,里头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修行玄门中人。城隍庙还有城隍一位、神官数名,城中更有妖鬼不知多少。 在燕子飞过之时,但凡有所感应的,全都抬头看去,有人警惕,有人惊叹,有人畏怯,还有人感慨。 千年道行的老燕仙进京了。 …… 当日晚上,宋游坐在桌子前,三花猫则蹲坐在门口,只给他一个背影,尾巴左右摇晃。 外面黑漆漆一片,不知它在看什么。 忽然,猫儿抬起了头。 夜空安安静静,无星无月。 猫儿却好似看见了什么。 “道士。” 只见猫儿立马扭头,对身后的道人说:“你等的燕子来了!” “回来吧。” 三花猫立马扭身跑了回来,在他身边坐着,仰头继续看外边。 “多谢三花娘娘。” 宋游低头对她说了句。 再抬起头来时,门口已多了几道身影。 为首的是一名老者,身材高瘦,发如银丝,满面皱纹,好似风都吹得倒。在他身后跟着几名年轻男女,也都瘦瘦高高,每个都生得极为好看。 猫儿瞄了眼几名年轻男女。 宋游的目光也从燕仙身后的几名晚辈身上扫过,随即才看向老燕仙,起身迎接: “燕仙,好久不见。” “先生啊……” 老燕仙连忙快步进来,满脸感动,边走边做行礼的姿态,一开口就是说道:“老朽该如何感谢先生才好呢?” “可不敢受燕仙如此大礼。”宋游对他说道,“燕仙莫要多言,快快请坐吧。” “多谢先生!” 老燕仙坐了下来。 几名后辈则站在他背后,悄悄瞄向宋游。 “今日太晚了,就不请燕仙饮茶了,便请喝一杯水吧。”宋游为老燕仙倒了一杯水,随即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没有见到燕安呢?” “先生莫要担心,燕安无事,只是他们分散搜寻,彼此之间通信艰难,有的回来了,有的还没有回来。”老燕仙说道,“老朽能感觉得到,此时燕安还在海外搜寻中,等他回来,老朽定叫他立马来见先生。” “原来如此。” 宋游这才松了口气,继续看向燕仙。 当初安清一别,到现在已过三年,此时再见,也有些唏嘘感慨。 这位老燕仙又苍老了些。 第二百零三章 猫界美食家三花娘娘 大门已然关上,屋中烛火摇晃,映照出老燕仙与年轻道人的面容。 “燕仙海外搜寻良种,可还顺利?” “都是儿郎们在外搜寻……”老燕仙露出惭愧之色,“好在儿郎们大多机灵,虽然海外妖魔野蛮,不讲规矩,但为难燕子的也不多,绝大多数儿郎们倒都没有被伤到,辛苦了三年,也算找到了几样良种,尤其是先生曾讲过的几样。” “辛苦燕仙的后辈了。” “只是今日带的几样良种都留在了宫中,不过还有些在路上,等送达了长京,老朽一定将之带来给先生过目。” “……”宋游笑了笑,继续问道,“陛下和国师怎么说?” “托先生的福,陛下与国师都很客气,只说先在安清试种,慢慢推行。” “敕封之事呢?” “恐怕得等到良种试种之后了。” “也应该的。” 宋游点了点头说道。 没有试种,谁知道你带回来的是真良种还是假良种,没有推广开来,谁又知晓它适不适合大晏的土壤,究竟能否造福百姓。 “那便要恭喜燕仙了。”宋游对他说道,“待得试种推行开之后,燕仙神位即成,今后天下生灵世世代代皆受燕仙的恩惠,功德无量。” “都是先生的指点。” 老燕仙连忙说道,随即又说:“当初先生托老朽寻找的作物,老朽也找到了。” 话音落地,回头看了一眼。 几名晚辈便各自捧着一个小布袋走上前来,规规矩矩放在面前桌上,也将布袋打开,展示给宋游看。 借着油灯,里头全是辣椒。 不同模样的辣椒。 “儿郎们在海外搜寻数年,倒真发现有一个地方,长着许多低矮灌木,结着辛辣的果子,当地的人一直将它们拿来吃,已经吃了很多年了。儿郎们便搜集了几样不同的,带了回来,不知是不是先生要的东西。” 宋游不由站起了身,端近油灯,细细看了看。 布袋中的果实都已晒干,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红有黄,起码大半可以确定是辣椒。 “正是。” 宋游转头看向老燕仙:“多谢燕仙了。” “老朽感谢先生还来不及呢!” “所有的都在这里了吗?” “带回来的都在这里了。” “这样啊……” 宋游想了想,伸手从每个袋子里拿了几颗,便对燕仙说道:“在下每样只取几颗就够了,多了反倒不好带。” “那剩下的……” “燕仙若有闲心,可将之种下,再分给各处百姓为种。此物结出果子便可用于烹饪,也可以晒干之后再行烹饪,类同茱萸生姜与花椒。”宋游对面前的燕仙说道,“尤其是在内地蔬菜匮乏之地,在下一路走来,见到不少山区贫苦百姓,想尽办法将饭食哄进肚子里,若有此物,这些百姓在没有肉菜的时候也许会过得轻松一些。” “便依先生所言。” “那便多谢燕仙了。”宋游笑着道,“也许用不了多久,在下已经不需要再自己带此物、也能在大晏各地买得到了。” “老朽一定尽心竭力!” “此物颇有辣味,便称为辣椒,如何?” “辣椒……” 燕仙想了想,说道:“燕子吃不出辣味,化形之后,也不爱吃辣,不过老朽倒也听得出来,是个贴切的名字。” “便叫辣椒。” “正好,今日老朽面见陛下与国师,说起这几样良种的名字,国师要老朽替它取名,然而老朽一时却想不出好的名字,便说来请教先生。”老燕仙说着露出忐忑之色,看向宋游,“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再取几个名字?” 宋游与老燕仙的目光对视。 燕仙目光浑浊,闪烁不定。 宋游心中又何尝没有计较。 “既是燕仙与燕仙子孙辛苦带回来的,在下怎么敢为之命名?”宋游笑了笑说,“便由燕仙自己命名吧,或是以燕子之名来命名也好。” “以燕子之名?” “燕仙随意。” “便依先生!” 老燕仙立马说道。 身后的几只燕子没有他那么深的城府,已经高兴得乐了出来。 信仰实在太迷太玄,这个世上从来就不是做了好事就一定会被人记住、被人感恩戴德的。世人又健忘。虽然他们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从数万里之遥的海外找回了良种以济天下苍生,但谁也无法保证几十上百年后还有多少人记得它们是被一群燕子衔来的。 可若以燕子为名,便不一样了。 “时间太晚了,在下今日得早睡,明日便要离京。”宋游看着这位越发年迈苍老的燕仙,“燕仙奔波辛劳,没事的话也请早些回去休息吧。” “先生明日就要离京?” “是啊。” “老朽还说过几日将良种拿来与先生过目。” “燕仙取回的既是真良种,在下今后自能在别处见到,何必急于一时。”宋游说道,“在下为等燕仙,已在长京耽搁太久了,不好再久留。” “也好……” 燕仙想了想,这才点头。 只是目光有些闪烁,起身也有些犹疑,似是有话要讲。 宋游一见便知道了。 “燕仙莫要担心,在下已先后与陛下、国师都说清楚了,不会少了燕仙的功德,也不会有谁来抢了燕仙的功德。”宋游说道,“燕仙拿到敕封之后该羽化便羽化、该升仙便升仙,若有不对,再来寻我便是。” “多谢先生!” 老燕仙立马施礼,随即抬起头来,又郑重问道:“先生大恩,老朽又该如何报答呢?” “有益于天下苍生之事,哪里谈得上报答?何况燕仙此时年迈,又能帮得上我什么呢?”宋游微微一笑,“若燕仙心中真当过意不去,便等他日燕仙成就神位,又因天下香火受益,有了了不得神通之时,再说也不迟。” 老燕仙闻言,却是一愣。 眼光又闪烁了几下,这才再次施礼,说道:“伏龙观于老朽的大恩已有两次,今后先生若有任何差遣,老朽定万死不辞!” “不至于不至于。” “那便不打搅先生了。” “燕仙慢走。” 宋游站起身来送客。 老燕仙则叫自己的子孙后代取回了几袋辣椒,便离开了此处。 大门一关,油灯昏暗的光迅速收窄。 老燕仙眼中有些思绪。 当初在安清之时,他也与这位宋先生说到过报答一事,只是当时这位宋先生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倒不是说他不愿报答恩情,而是这样的话从宋先生这样的人口中说出来,自然是不寻常的。 几只燕子在夜空中远去。 …… 猫儿终于从门口收回了目光。 接着又跳上桌子,低头凑近桌上的干辣椒,嗅了嗅,便又眯着眼睛皱着鼻头缩回来了。 宋游也捏起一颗辣椒,一边若有所思,一边随手将之掰开,放在鼻子前深深闻了一口,又把里面的籽取出来。 三花猫蹲在旁边看着他。 “……” 宋游忽然转头看了眼房间角落。 那里放了一个陶罐。 “……” 宋游又瞄向了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亦盯着他。 片刻之后—— 西城的某片空地。 小女童提着一个小马灯笼,站在边上一动不动、为道人照亮。 灯笼的形状不规则,映照出的光也不均匀,小女童却觉得好看极了。 面前蹲着一名道人,正在挖土。 挖出来的土便全部放入身旁的陶罐里,陶罐底部不知怎么回事,多了一些小孔,十分规整圆滑,像是本身就有的一样。 “好了。” 道人抱着陶罐,走回屋中。 挑了一粒饱满的辣椒籽,埋进土里,浇透了水,放在大门口,道人这才将其余辣椒籽全部收好,带着三花娘娘上楼睡觉。 寒夜漫漫,北风呼啸,辣椒籽却迅速发芽,钻破了土层,没有阳光照样生长。 到半夜时,已长大成

相关推荐: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宣言(肉)   生存文男配[快穿]   媚姑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下弦美人(H)   虫族之先婚后爱   归宿(H)   修仙有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