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61章

第61章

唧……” “小友说什么?” “先生请跟我来……” “我还以为燕子未化成人形时不能说人话呢。” “是我愚笨,一时忘了……” “走吧。” 宋游便跨步出去,跟着他往山上走。 到山上时,燕子才化作人形。 “先生,有礼了。” “今日你为老师,该我向你行礼。”宋游讲完真就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学生有礼。” “不敢不敢……”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先生是高人,我怎敢当先生老师。” “此言差矣。”宋游摇头说道,“一来我算不得高人,二来足下也非同一般,三来,呵,这世间只有高傲之人,没有全能之人,其实我从下山一路走到现在这半年来,遇见的老师已有许多,小友远不是第一个。” 说完不待他再说什么: “请开始吧。” 少年还在思索他的话,闻言便也慌张的点了头,道一声好,又请他服下燕儿丹。 “燕儿长齐羽毛,自然而然就会飞了,我昨日请教老祖,先生最大的困难是知道自己有一双翅膀、知道自己是一只鸟,所以等下我还是如前天一样先带着先生飞一段,飞高一些,其间我逐渐减少对先生的影响,好让先生慢慢感受自己煽动的翅膀。” “好。” “若先生不小心掉下去了,请勿惊慌,因为我们飞得很高,不会一下子就摔下来,而且先生是神魂变化,摔在地上也不会受伤。先生正好趁此机会试着自己煽动翅膀飞起来。我听闻有些鸟类住在悬崖边上,就是这样学会飞的。” 这两段话实在是长,少年讲出来时,已是鼓足了勇气。 宋游则笑着点头: “有理。” 这办法一听就很可行。 于是盘膝一坐。 先前就已服下燕儿丹,只是他早就看出这丹药并非寻常丹药,是一种神通变化,即使已经服下,但以他的道行,不想神游便不神游,不想变成燕儿就不会变,此时一坐,自然神魂出窍。 只是以人类之心学燕儿飞行,却绝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甚至“把自己当一只燕子”这一关就要耗费不少时间。 可要问今日学些什么? 只先与风打个招呼,看看天地广阔。 第六十三章 绝非寻常之物 当天中午,安清县城。 北城门边上有家旅店,倒是好找,旅店对面有家肉汤馆子,在这安清县也是不错的饭店了。 包浆的榆木桌子,宽板凳,两人相对而坐。 三花猫就坐在宋游板凳的一头,因为是在外边店里吃饭,她不好上桌,但她也不乱跑,宋游给她带了一个深口盘子,就放在面前,此时里头搁着一大块龙骨和小半盘汤,她伏低身子认真吃着。 桌上则是一大盆的猪骨萝卜汤。 骨头以大坨的筒子骨和龙骨为主,上面的肉很多,炖得稀溜耙,白萝卜则已炖成了半透明的样子,吸饱了肉汤,吃起来比肉也不差。而泛着油花的清亮汤底上又有葱花葱白的点缀,如玉一样,色彩看上去也是十分开胃的。 “吸溜……” 吴女侠左手拿筒子骨,嘴巴一凑上去,都不用扯,一吸肉就下来了,嚼吧两下,赶紧把头一低,右手拿着筷子快速刨饭。 饭是白米饭,名曰帽儿头。 要说有什么讲究倒也没有。 就是盛得满满的、堆出尖尖的白米饭。讲究些的店家会给你压得严严实实,一碗能抵两个平碗的量。若是遇到奸商,就先拿一个碗盛,压得紧紧实实了再扣进另一个碗中,这样底下是空的,而上面又会冒出头来,垒成个尖尖,营造出看起来很多的错觉,像是一个帽子的顶一样,因此得名帽儿头。 按碗算钱的。 别小看这么碗白米饭。 街边专门有卖帽儿头的摊子,有些人进城办事,想吃点扎实的,就会去来一碗帽儿头,配点咸菜,也算是一顿好饭了。 究根结底,是这年头百姓过得苦,没多少人把白米饭当顿吃。 这是个好吃又奢侈的玩意儿。 “爽快啊!” 只听吴女侠长叹一声。 随即她放下这块筒子骨,对宋游说:“我们来的第一天,掌门就带我们来这里吃,说都开了十多年了,吃了果然不错,今天才带你来。” “确实不错。” “肉新鲜,不用怎么煮,只要盐味放对了,再加一点姜,自然好吃。” “有理。” “你想好哪天走了吗?” “暂时没有。” “这几天又做什么呢?” “近几日寻了一位良师,学一些以前没有的本领,学个大概就走。” “噢……” 女子拖着长长的尾音,倒也不过问是什么本事,只继续闲聊:“你会去长京么?” “会的。” “这么肯定?” “长京是大晏都城,天下首善之城,既是游历天下,又怎么能不去看看?” “什么时候去?” “随缘。” “挺好……” 宋游则瞄着这位女侠的神色,小声问道:“女侠也要去长京?” “对头,明天就走。” “去长京做什么?” “去闯荡啊!” 吴女侠暂时停下吃饭的进度:“虽然逸州也不错,但这里的天终究是小了些,而且在逸州二十多年了,也不是不好,就是有些乏味。反正无论是想扬名还是长长见识,都该出逸州去闯一闯。” “志向远大。” “谈不上。” “足下同门也去吗?” “他们不去,就我一人。” “直接去长京么?” “差不多吧。不过路上遇到好玩的事,或是与我西山派交好交恶的门派,少不得也要去拜访一下。”吴女侠笑了一声。 “阳州阳都也不错。” “是不错,可还是长京好。” 宋游看到了她眼中对长京的向往。 这也正常。 因为大晏实在强盛,这种强盛是一个没有正站在世界之巅的国家的国民所难以体会的,它绝不止是军事强盛、经济发达那么简单,而是从文化民生等各种意义上的世界之巅。它的许多政策都将影响整个世界,许多潮流也都会引起它国追随。哪怕大晏有再多吃不饱饭的人,可拿他们与此时的异域外邦民众相比,他们仍是能挺直腰板的。 这样一个国家的都城,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城市,无疑代表着文明的巅峰,在很多人心中,就是个梦一样的地方。 不止是大晏人,甚至包括许多异域番邦的人。 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对它充满了向往。 有人横跨万里而来,寻找这个商人口中的天朝上国。甚至有人本是其他大国的王子,来了这里却也不愿离开。连妖都往那里聚集,连宋游都很想去见识一下它的繁荣风采与它所代表的时代文明之巅。 “如果你也要去长京。”吴女侠又开始吃了,“那我们说不定还能在长京碰上。” “足下在长京可有故人?” “没有。” “那我便是足下在长京的第一位故人了。” “差不多。”吴女侠眨了两下眼睛,“我本来不觉得有什么的,你这么一说,突然感觉还挺奇妙的。” “也许。” “你从哪边过去?” “先去平州。” “这么走过去?” 吴女侠用骨头在空中画了一笔。 “差不多。” “很绕啊!” 吴女侠思索片刻:“不过我也慢得很,而且我应该要在长京待很久……” “多久呢?” “做完我想做的事。” “这样啊……” “我想想……” 说完她便举着骨头怔着不动了。 宋游也不惊扰,也不看她,只用筷子戳了一块萝卜在碗里,看了看边上的三花猫,又给她夹了块肉多的龙骨。 “这么!” 女子的声音突然出现:“等我到了长京,我在那边没有门路,前边一段时间找不到活干,肯定很闲,我每天下午黄昏去西城门转悠,要是你跟我相差一个月到,你就找得到我,一个月过后,我就只每初一去转,你记得初一天黑前再来。” 宋游闻言不由怔了怔。 “每天都去么……” “你想什么呢?只有前面一个月,后面我每月初一才去。” “每月初一都去……” “一年也就十二三天而已。每天也就去转一圈,反正我们混江湖的,也天天都在外面转。” “……” 宋游忍不住眼前恍惚。 也就只有这个年代才会有人用一个月的时间来等某个友人吧?到了后世,人们连一个小时都显得那么不耐烦。 而其实算起来,他和面前这位女侠也不算多深的交情,就是比较有缘,又都觉得对方是难得的有信义的人,此外宋游还觉得她有妙趣,在这个年代有着一个难得的灵魂,相处起来也轻松,所以愿意和她交友、结缘,至于她怎么觉得自己,他就不知道了。 可论起来,两人交往次数并不多。 即使如此,她却愿意这样做。 宋游心里是有点震撼的。 这不是他所熟知的交友方式。 左想右想,实在忍不住问出一句: “为何?” “什么为何?” 女子反倒奇怪的看向他,她手上还举着骨头,好像觉得他的奇怪才奇怪,自己则只是做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却只见宋游一脸诚挚与疑惑: “先请足下勿要多心。只是在下久居深山修道,初次下山,少与人交友,因此疑惑。在下虽与足下有缘,可也只是短短相识,诚然,足下到了长京便是举目无亲,可以足下的风采,轻松就能交到新的朋友,为何会为了等待在下,便日日去城门守候呢?” “只前边一个月才天天去,而且不是守候,只是转悠,本来我就爱转悠。” 女子第一时间是纠正。 “是。” 宋游并不与她争论这个。 而见到他依然诚恳请教的目光,好像在说“请足下为我解惑”,女子便也继续回答了。 没有多想,只说心中话: “你太小看这个天下了,虽然咱们好像每天身边都人来人往,可其实你算一算,这么人来人往一天下来,你又认识了几个?” “善!” “相识本就不易,何况你我投缘,不过是去城门转悠几天而已,相比起一个不容易遇见的投缘之人,这算不得什么。”女子顿了下,“听说长京城里住着上百万人,不然你又怎么遇得到我?” “有理!” “记得来西城门找我,要是找到了,我再请你吃肉。”女子说着,顿了一下,“记得是西城门,傍晚,要是连着两次去都没找到我,那你也就不用再去了,我要么不在长京,要么死求了。” “……” 宋游消化着她的话,同时摇头说:“足下今日已然请过了,若是有缘再在长京相遇,该我还请足下一顿了。” “也行!” 女子一点也不磨叽。 一顿饭吃完了,她叫店主来结账。 骨头称斤算钱,配菜和加工钱都在里头,店主报价一百二十二文,收她一百二十文整。 女子数钱,心里很痛,表面却镇定。 这顿饭贵,却也值当。 敬一段难得的缘分。 “告辞了。” “长京见。” 两人一左一右,一个回旅店,一个去城中,就此分开。 没有多的话要讲。 只是宋游心中仍旧感慨不已。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世界太大了,人又太渺小,因此每一次的相遇相识都显得弥足珍贵。 山河远阔,人海茫茫,不知多少人一别就是一生,若是友人天各一方,再想重聚,有时真的要竭尽全力才行。 大家司空见惯,于是理所应当。 可这绝非寻常之物。 第六十四章 毛居子道长和苍耳子道长 城中裁缝铺。 宋游已缓过神来,站在一位老嬷嬷面前,为她比划着,要做一个类似褡裢的东西,到时候缝在被袋上。 “大概这么大……” 老嬷嬷眯着眼睛仔细看,又拿出尺子来比:“比褡裢要大一些。” “对,不要太平。” “先生要装大的物件?” “是。” “物件多大?” “大概……” “喵~” 一只猫扒拉了下他的衣袍。 宋游低头一看,便明了了,于是干脆将猫抱起来,举给老嬷嬷看: “装它。” “缝在马驮的被袋上?” “我要带它远行。” “明白了。” 老嬷嬷很有自信的摆了摆手。 “多谢婆婆。” 专业人做专业事,宋游充分信任老手艺人的本事,留下定钱,说好什么时候带被袋来缝,便带着三花猫离去了。 …… 几日之后。 燕子的飞行本领学得差不多了,除了多了种本事,也收获了一种新奇的体验和新的视角,感悟不少。 也到了离开的时候。 宋游得了青阳子的准许,来到道观后院。 院内院外都是竹林。 只是院外是普通竹子,以实用为主。院内则是一种园林观赏竹,都长得不粗,也长得不高,竹节密集,摸起来手感润滑,质地坚硬,感觉应是刚竹的一种,用来做竹杖最适合不过了。 宋游看上它们很久了。 今日过来,便围着竹林左看右看,摸了又摸,精挑细选,多番比对,这才选中了一棵。 “对不住了。” 宋游拱手行礼,这才走上前去。 虎口卡住竹子根部,不见有什么动作,便轻松的将之取了出来。 再握着竹子慢慢往上一捋,上边的细小枝丫便纷纷掉落,又比划着合适的长度,拇指食指再一捏,上半截也断掉了,断得整整齐齐。 于是只剩一根竹杖,大小刚好适合一只手握住,竹节处光滑无比,像打磨过,通体笔直,长度也刚刚好,阳光下青翠如玉。 宋游拿着看了又看,十分满意。 于是想往外走。 才走出几步,忽然又停下。 回头一看—— 一只小女童也站在竹林之中,弯腰蹲着,手握着一根手指粗细的小竹子,正在那左掰右掰,摇着竹子画圈圈,费尽心力,想把它扽下来。 宋游不由走过去,仔细看她为难。 “三花娘娘。” “唔?” “你做什么?” “掰竹子。” “你掰竹子做什么?” “你掰竹子又做什么?” 三花娘娘停下动作,回头看他。 “我当拐杖。” “我不知道。” 三花娘娘如是说道:“你问了观主,我也去问了观主,他说也准我取一根。” “懂礼。” 宋游笑了笑,便走过去。 这竹子只拇指粗细,已被她掰折,折处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但是竹子坚韧,就是不断。 于是他在女童旁边蹲下,握住折处上边一点的位置,再松开手,无声无息间,竹子便已有了一个整整齐齐的断口,像是利刃劈出的一样。 女童顿时愣住,扭头直盯着他。 宋游又笑了笑,再如先前一样捋一把,给她处理干净,这才递给她说:“金行之法的粗浅妙用,想要学吗?学会之后,砍柴就方便了。” 女童接过竹子,却还蹲在原地,仰头直直的盯着他看,不说话。 若是以前,她肯定要学。 可现在学了好久的火行之法,早修晚也修,上午下午定时练习,却也只是刚刚能吐出明火而已,就是这样,还已担下了烧火的重责。 那道士给她说,多烧火有助修行。 女童眼珠子左转右转,抿了抿嘴,最后一言不发,拿起竹杖,扭头就走。 宋游笑笑,也跟着出去。 前院中枣红马安静站着,背上已搭上了被袋,观中道人站在旁边,道观依旧安安静静。 宋游拿着竹杖走过去,向众人诚心行礼:“来观中半月有余,承蒙诸位道友款待,实乃一路走来最舒服的一段日子了,在下感激不尽。” “哪里的话。” 众位道长连忙回礼。 “不过在下此番下山游历,终究是要与诸位道友道别。心中不舍,却也无可奈何。缘聚缘散,都有妙处,就不多说了。”宋游顿了下,瞄一眼人群中最小的那名童儿,又看向大家,“待在下游历结束,诸位道友若游至逸州灵泉县,可来阴阳山寻我,必好好招待诸位。” “一定!” “这便告辞了。” “道友慢走!” “情谊已满怀,何必再远送。” 宋游带着枣红马和小女童走出道观,诸位道长果然停在门口,并不远送,他只最后与他们行了一礼,便不再多说,转身离去。 小女童也握着竹杖与他们道别,随即转头看向宋游,边走边说: “青阳子!” “对。” “光华子!” “那是福清宫的宫主。” “为什么都叫子?” “最近些年道人起道号流行叫什么什么子,文人就叫什么什么道人。” “你叫什么子?” 小女童拿着竹竿胡乱挥舞,和他并排走着,扭头看他。 “我不叫子。” 小女童歪头替他想了想: “毛居子。” “毛居子是什么?” “你没见过毛居子?” “是什么?” “你不聪明。” “所以是什么?” “会粘在毛毛上不掉下来的。” “噢……” 宋游这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一种植物果实。 “还有苍耳子。” 小女童又补了一句。 “你很喜欢吗?” “不喜欢!!” 小女童连忙摇头,声音坚定。 从她的表情里宋游看到了满满的讨厌和警惕。 毛居子,就是鬼针草,又叫跟人走,粘衣花,果实是一团黑褐色的短针,会沾在衣服或毛发上。苍耳子则是绿色的小球,长有倒刺,粘在衣服或毛发上比毛居子还要难以清除,特别是毛发上。 看来她以前没少受这两样东西的折磨。 不过现在已经是春天了。 这两样东西应该不多吧? 走出半刻,宋游放缓脚步,从马儿背上拿出那本《舆地纪胜》。 翻开第一页,是一张大晏地图。 十分粗略的一个地图,只画了大概的国州形状,标注出了各州都在哪里,别的什么也看不出来。具体各州气候如何,有什么景点名胜,都在州中大概的哪些位置,又该如何去,则在后边用文字说明,偶尔也附有小图。虽然还是得问路,可已是帮了大忙了。 不过这地图和后世的地图是两种东西。 仅是它并非按照北上南下来画这一点,就已添了很大的困扰了。 得靠自己的地理常识去分辨。 栩州应当在靠近大晏西南的位置,如果地图北上南下,在中间略靠左下。要是直接往北走,去长京并不远。考虑到要走一段回头路,而长京也只是宋游的其中一个途经点,并不是他的目的地,所以不值得直接过去。 因此他打算继续南下,直到走出栩州界,再往东。 先到平州,寻访云顶山。 然后再往北上,最后西行,如此绕一个圈,多走几州,再到长京。 没有万里路,却也有八九千了。 “……” 宋游将书放回被袋中。 回头一看,青山已变得模糊了,青山下的道观也变得很小了,屋后竹林糊成一团,早已见不到那些道人的身影。 宋游一时停在原地,多看了几眼。 也许自己再也不会回到这里了,这一刻就是与这片山水相处的最后一刻,这一眼就是最后一眼。 也许还有相逢时,可也已是十年二十年后,即使山水不改,人也不再少年,那时的宋游自己目前尚不认识,又怎知他会有什么心情? 只是旅途中的一段风景,却也还是不禁感叹。 “道士。” “嗯。” 宋游收回目光,只看向前路。 正是早晨,一颗湿漉漉的朝阳刚升到山顶,模糊在山雾与天云相接之处,拄杖缓行,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前方不知又是怎样的山水人情。 也正是今日,才有消息自凌波县传到安清县来,说那作乱数年的水妖已然伏诛,江中浮起来的尸首至少有十丈长,宽也有几丈,若不是柳江那一段足够宽足够深,还真容不下它。 此时水路已通,再无水妖作乱。 降伏水妖的是一云游仙人,年轻模样,跟了一匹枣红马,没有缰绳,带了一只三花猫,灵性十足,他连水都没有下,就除了此般水妖,若说不是神仙下凡实在难以有人相信。如今凌波县十万百姓已在筹备为他塑像立庙,就立在重开的凌波渡口,以表谢意。 还在安清县没走的江湖人听了,再细细一想前几日所见,俱都惊奇不已。 尤其是西山派众人。 …… 群山连绵,宅院之中。 “先生走了……” 少年依旧恭恭敬敬站在老者面前。 “咳咳咳……” 老者连连咳嗽,拐杖顿地,发出苍老的声音:“我叫你胆大一点,不是要你去搏个天地出来,去振兴我族,去如何如何,咳咳咳,只是想叫你在遇到自己想做的事的时候,能够壮着胆子去做,该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平白的丢掉了,声音大一点,少让人看轻,能省许多麻烦……胆小怯懦的人不是不可以,只是容易错过很多东西。” “老祖……” “别讲废话咳咳咳……”老者连连咳嗽,“讲你想讲的事。” “我想……去送送先生……” “可以。” “谢老祖宗……” 少年转身就往外走。 “等等。” “啊?” “先生是位高人,你要是觉得他不错,你就随他而去,说不得是你的机缘。道行也好,修为也罢,总之这一生会过得畅快一点。”老者用一双浑浊的眼睛盯着他看,“你自己想好。” “我……” “怎么?” “我不敢……” “那你就要错过了。” “我……” 少年站在原地,眼中充满纠结。 最后也只说出一句:“我多送先生一程,送先生走出栩州,我再回来。” “随你。” 燕子飞出门去。 第六十五章 义庄与剑客 青山如墨,一片云闲。 山间土路上,道人在前,马儿在后。 土路只有三五尺宽,还常有塌陷断裂之处,人走倒是没有问题,枣红马行走其间,却不得不多加小心。 一只燕子在天上盘旋。 今天天气倒也凉爽。 宋游抬头看了看天,看不出个什么,但感知天地灵气变化,时节轮转,却觉得今天不会这么一直晴下去。 只是晴也好,雨也好,都差不多。 宋游继续慢悠悠往前。 前路是何方?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 只往南边走。 见路边长着一丛刺苔,宋游经过之时,便随手折了几根,春日刚冒出来的笋芽,实在又嫩又脆,避开刺轻轻一掰、都不需要用力就断了。 刺苔和月季类似,长得也像,春秋冒出来的嫩笋都是可以吃的。 大概筷子粗细,轻轻一掰,将外面的皮撕掉,里面是翠绿半透明的嫩杆,看起来像是莴笋,送进嘴里,是很清脆的口感,清甜回甘,带着一种十分清淡的植物香气。这年头的零食就是这样,满地都是,原生态,味道见仁见智,但是要自己去山上找,自己采摘,也别有一番乐趣。 不多时,一只燕子轻巧的滑翔过来,停在马儿脖颈上,朝缝在被袋上的布兜里瞄了眼,这才看向宋游。 “先生,前边有野果子,我见过猴子吃,已经熟了,红彤彤的,旁边还有草地和小溪。” “辛苦你了。” “不辛苦。” 这时只见布兜里一阵晃动。 一颗毛绒绒的小脑袋钻了出来,眼睛半眯着,瞳孔是一条细细的线,迷糊的左看右看: “到哪里了?” “路上。” “没走动吗?” 猫儿将头多伸出来了一点,左看右看。 燕子便又飞了起来,远离三花猫。 “先生,我替你指路。” “好。” 宋游跟随着他的方向走。 昨天刚出安清县城不远,这燕儿就来找到了他,说要一路送他们出栩州地界。 而这一路走来也真是多亏了他,才能每次都找到合适的歇脚点。 因为身处高空,藏在山里林中的水果水源他都能一眼看到,若是离得近的他便带着宋游和马儿过去,离得远的,他就飞过去化成人形,摘了果子打了水再穿林而来,身上被荆棘树枝划破了好几次。 今日依然如此。 跟着走了不远,果然见一小溪,溪水潺潺,听着就让人心静,又清亮见底,看着就让人生津。 旁边一丛灌木攀崖也爬树,上面结着果子,是一种大拇指大小、椭圆形的红果子,处在大山深处,无人来摘,结得很密。 “羊奶果。” 宋游认了出来。 这也算难得了。 伸手先摘一颗,等不及清洗,随便擦擦就送进嘴里,只觉汁水丰富,酸甜的味道弥漫出来,一路走来的疲惫立时少了大半。 剩余的则慢慢摘下,到溪中洗净,今日便请馒头来当主食,饭后吃些野果,何尝不是神仙日子? 走时再带一些走。 只是走到半下午的时候,山间便起了风,天空也逐渐变得阴沉起来。 燕儿早早就飞了下来,告诉他今天可能要下雨,说完就又往远处飞去了,在灰杂的天空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很快失了踪影。 风越来越大,吹得布兜抖动。 天空也越来越暗,像要天黑了一样。 三花猫又从布兜里冒出头来,头上的毛也被吹乱了,看起来有些怪: “好大的风呀。” “三花娘娘应该下来走走了,在布兜里呆久了,会变成一只胖猫。” “三花娘娘不会。” “多走走好,看看风景。” “三花娘娘上午走了一上午。” “下午也走走,免得晚上乱跑。” “猫不能走太远的路。” “三花娘娘岂是凡猫可比。” “……” “三花娘娘意下如何?” “好大的风呀。” “是啊。” 三花猫悄悄地又缩回了布兜中,只传出含糊的声音:“明天再走,明天再走……” 像是说给她自己听。 宋游笑着摇头。 燕儿又飞了回来。 风实在太大了,使得燕儿只

相关推荐: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心情小雨(1v1强制)   宣言(肉)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姑母撩人   下弦美人(H)   沦陷的蓝调[SP 1V1]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