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宝珠仍在苍穹散发神光,照出昏暗天地,真如末日之景。 “啪……” 宋游竹杖点地,顿时乘风而起,直入黑云。 “嗡……” 一道金光由天际荡开。 黑云从中间开始,缓缓消散退去。 一时好似倒转阴阳,回天返日。 天光洒了下来,照亮世间。 是破碎不堪的数十里荒山,是金灿灿的倒塌的业山,是凝结的大泽与定格如画的涛浪、陷在其中的巨鼍和远处老鼍王的尸首,还有那仰躺在水泽中间也被半封住的、还喘着气的白犀大妖法身。 宋游被风托着落下来,踏上大泽形成的陆地,缓步而走,身影在这上古战场般的天地间实在渺小,走了许久,才走到巨人前边不远。 巨人一颗头颅都有一间宫殿那般大小。 道人拄杖抬头,看向巨人。 巨人亦转动着眼珠,与他对视,微张着嘴,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下姓宋名游。” “嗬……” 巨人吐气便如风吹。 “在下听说过你族的遭遇,白牛大王自甘堕落,你们并未同流合污,却也被连累,如今来帮国师,寻求阴间地府活命的机会,实属无奈。念在你们二位并未伤到阴魂凡人,也并未在世间酿成祸端,又念在你们重信重诺,便放你们一条生路。”宋游平静的说道,“江水离去,顺着隐江便可东流入海,离大晏远一些,神灵触及不了,也可活命。只劝尔等今后坚守本心,莫要害人。” 巨人眼中有了些意外。 没想到这名道人连天宫正神,且是有名的战将巨星神都毫不留情的诛杀了,却会留他一条性命。 道人也不管他,只默默转身,往后走去。 巨人只能看见他的背影,听见有声音传来。 “若受不了海外莽荒,灵力贫瘠,有朝一日,感应天地骤变,就可回来,也许还可助我一臂之力……” 道人越走越远,声音越来越小。 “嘭!!” 惊涛拍岸声陡然响起。 那定格住的浪涛轰然落下。此前大战之中还不觉得,如今天地安静下来了,浪涛拍出的巨响真是震耳。江水轻吻他的皮肤,湿湿凉凉,他也不知自己是否可以动弹了,只是久久没有动。 “哗啦……” 慢慢察觉到江水退去,水位骤减。 巨人另一边眼睛转动着,看见那大泽中的水在往来时的路上迅速消退,回归原本的隐江河道,只留下被大水肆虐过的荒山。 远处的业山上的灵光亦在消退。 第三百八十八章 长元子 业山灵光散去,山石变回凡石,山土也恢复凡土,虽有山岳之重,又哪里压得住上古大妖? 灰白色的巨犀自然破山而出。 越州白犀仅剩的两名大妖变回人形,是两个异常高大、体魄肥壮的男子,对着宋游齐齐拱手,弯腰行礼,恭恭敬敬,随即折身踏入水中,随着正在退去的浑浊洪水,回到隐江,东流入海。 三头鼍龙各有伤势,也显现出来。 有狐妖迈着优雅的步子朝他们走去。 这一阶段的战斗已经结束,然而破碎的业山鬼城,也给宋游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天色真正的黑了下来。 悬在天空的宝珠不知何时也已经不见了。 宋游依旧拄杖,慢慢行走。 业山周边的大片小山基本已经被轰平,大地被摧残得不成样子,又被水浸泡过,一片潮湿。 道人独自向着那方走去。 浩大的天地似乎只剩下他。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满天繁星浮现了出来,不能细数,越数越多。同时此方天地阴气鬼气虽被那场惊天战斗抹去了不少,却也仍旧不少,一到夜里便有不少鬼火冒出来,飘在空中,照亮大地。 远处却有一点阴魂新生。 如今天道有变,这里阴气鬼气浓重,在这里死去的人,只要不是被某些能伤及神魂的方法杀死,神魂俱灭,几乎必定成鬼。 宋游朝他走了过去。 只见那名中年道人自一滩血肉中化鬼成形,他却一点不意外,也不慌张,反倒在废墟间找了一个小高坡,迈步走了上去,步伐像正常人一样。 随即盘坐下来,眺望远处。 远处狐妖身披五彩神光,凌空踏步,登上天穹,陡然倾泻下无数道神光,与三头鼍龙相斗。 光芒甚至照到了这边来。 因为打斗,大地时亮时暗,光芒闪烁。 一切都倒映在中年道人的眼中。 直到宋游走近,他才回头看了他一眼。 “国师现在腿不瘸了?” 宋游拄杖停在他面前,低头凝视着他——这国师虽有道行,但并不高,如今的他化成的鬼,比之寻常凡人死后化作的新鬼也强不了多少。 “贫道的腿疾在身上,也在心里。”中年道人声音飘忽如风,似乎随时都会断掉,他淡淡的瞄了眼远处那滩自己留下来的、任谁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的红白色血迹,似乎毫不在意,“如今肉身已毁,心疾也去,腿疾便自然痊愈。” “国师的心疾在哪里呢?” 宋游站在原地,低头询问他。 “贫道曾与道友说过,贫道的腿疾乃是家师所留,并不曾欺瞒道友。”国师依旧平静说道。 “嗯。” 宋游只点点头。 其实很多时候满口谎言的人并不善于骗人,惯于骗人者,反倒常说真话。 “家师亦是家父。我本姓杜,两千年前,曾为虞朝皇帝炼制长生不死药,最终结果道友知道。”国师只风轻云淡的说道,“皇帝死了,虞朝总共也没有挺过两百年,不过我们对长生不死药的寻求却从未停过。有时即使是贫道我,也不知道那一代代的人为何如此坚持。呵,虽说长生不老是帝王大妖也拒绝不了的诱惑,可先祖愚钝,比不上贫道,先祖又聪明,比许多人聪明,想来大多数人早就知晓自己一辈子也求不来这长生二字。” 说着停顿了下: “不过两千年终究太长了。两千年来,一代一代,代代相传,再大的山,也被移走了。到了家父这一代,他在鹿鸣山奉天观学道,一边学道一边以炼丹为由寻求长生不老药,只是他失败了,服了丹药,肉身倒是长生了,却神魂失序,变成了和阴尸邪物差不多的东西。贫道那时既是他的徒弟也是他的独子,一直陪在他身边,后来与他争斗,被他撕咬坏了腿,便一直这样了。” “这成了国师的执念么?” “算是,也不算。” 国师从他身上收回了目光,转而看向远处,依旧盘坐着,如寻常道观盘坐修行赏山风山雨的道人,开口说道: “贫道没什么修行天赋,再怎么学,道行也就那样。不过贫道自幼聪明,除了修行法术以外,但凡只需用脑的东西,大多一学就会,甚至许多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往往也能一眼看清本质。如此一来,好像做什么都成,却又反倒不知该做什么了。” 远处的狐妖与鼍龙争斗越发剧烈。 各种各样的神光不断闪烁,照得这方忽明忽暗,不断有轰隆的声响动静传来,也不断有气浪吹到这里来,吹得国师的魂魄亦是闪烁不定。 “看来国师选了个最难的。” “是因为它足够难。”国师却不在意风吹,对他说道,“也是因为先祖一直以来都想炼成这长生不老药,家父也如此,甚至因此而死。贫道便想看看它究竟有多难,以贫道的本事,究竟能不能成。” “原来如此。” “说这些已无意义了。”国师再度收回目光,继续看向他,“此番等你来,只与你说三件事。” “在下来寻国师,目的也是如此。” 国师听了也没什么表情,既已会心,何须一笑,便也没有多余的话:“贫道虽图长生,但在位多年,在国事上皆尽心尽力,虽损阴鬼,但不曾做过任何不利于大晏与人道之事。即使是业山鬼城,贫道亦是尽心尽力。” “分水刀落入北方妖魔手中,也不算是不利于大晏与人道之事吗?” “原来道友得了分水刀啊。”国师摇了摇头,遗憾这位道行太高,自己不仅算不透,甚至都不敢算,“可是分水刀本在皇家宝库中,道友真以为那位武皇是贫道说什么就信什么、贫道要什么就给什么吗?” “陛下厉害。” “说这些也没用了。陛下寿命最多还有两三年,此事已败,他再也不可能成为阴间鬼帝了。”国师摇了摇头,继续说自己的正事,“阴间鬼城的制度贫道都已建成,律法也已定好,所有为官之人,都是生前仁善之辈。在此之中贫道不曾有任何私心,也未曾给天宫或陛下铺路。不过不是贫道不忠于陛下,只是贫道在道友到长京的时候就已知晓,陛下不能为阴间鬼帝,哪怕贫道大计幸成,他也做不了。” 说着他抬头看向宋游:“道友可以继续沿用原先阴间鬼城的制度条律,只需等那些阴鬼回来,再造鬼城,它就能继续运转。” “这是第一件事。” 国师并不担忧宋游不信任他。 宋游也并不多怀疑。 到底是否如他所说,其实不难查清,反正无论信与不信,宋游还是要再看一遍的。 “道友的封印不止能封鬼城鬼气一年吧?” “三年。” “如今鬼城中的鬼被贫道烧了不少,阴间地府凝聚的时间怕又要推迟不少。更重要的是,阴间地府的凝聚本身也是个不短的过程。”国师听见他的答案也只点了点头,并不惊疑,“贫道有一日,曾做梦梦见一幅景象,是阴间地府凝聚的景象。天地东西南北中五方各有一块灵土飞来,远处又有一种蕴藏四季、生机无限的泉水涌来,辅以阴阳灵力日月精华,造就阴间地府雏形。” “梦?” “是天道给贫道的启示。” “天道给你启示?” 宋游倒是朝他投去了目光。 国师也抬头,与他对视。 宋游顿时就明白了—— 若是没有自己,面前这位瘸腿道人真的会炼成长生不老药,这是一条此前未被天道封锁过的新路,至少能在天道制裁他之前获得长生。同时他也真的会让阴间地府在近些年来凝聚成功。 这人很了不得。 “东南西北中五方土,以及四时泉。贫道寻找数年,找到了它们的踪迹,不过却只取来了北中两方土。怕被大战损毁,放在隐南县城。此外南方土应该在云州以南的群山之中,东方土在浪州以外的孤岛之上,西方土在西域大漠深处。四时泉大概在竞州,不过四时泉离开泉眼灵力便失,多半要精通四时灵法的人才能取得来。” “这算第二件。” “贫道当初困扰于只能增长‘阳寿’,无法增长‘阴寿’,乃是偶然从上古遗址得到启发,贫道一直觉得,这并不简单。” “有人想借你之手练出长生药?还是想借你之手,引出天下大乱?”宋游忽然转头,看向远方还在征战的狐狸。 “贫道觉得,是后者。” “可有凭仗依据?” “心中混沌,说不出来。” “第三件了。” “无事可说了。” 国师很平静的坐在小山坡上,依旧看着远处妖魔斗法,对他说道:“让我神魂俱灭吧,不然那些阴鬼回来,贫道反倒不知该如何面对。” “呼……” 一阵风吹过,中年道人烟消云散。 若业山之事不传出去,这位长元子应该会在民间与史书上留下个不错的名声。 宋游摇头一笑,看了眼远处战况。 仅仅一眼,他便转身,背对那方战场,好似对那惊天动地的大妖搏杀毫不关心,只面向前方残存的业山,闪烁不断的灵光将他影子拉得很长,随即陡然调动起身上余存的大部分灵力,高举竹杖,往下一顿。 “嗡……” 灵光沿着大地荡开,仿佛无边无尽。 法术神通,既死也生。 山石悬浮飞起,归于原位。 大山崩塌只在顷刻,是上古大妖无穷的破坏力,如今在灵光下逐渐重组,复原成山,亦是让人难以想象的神力。 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道与狐妖 业山建成,仿佛如初。 宋游依旧不理会身后激战,只迈步走向前方业山,走进了业山之中。 狐妖与鼍龙之战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一面生,一面死。 道人则已身处业山内部。 “且借一缕星光。” 山外满天星光好似被引来此处,朦朦胧胧,照出了业山内部的景象。 是一片荒凉杂乱。 宋游能恢复业山原貌,但却不能将鬼城中原本阴鬼修建的建筑也给恢复。 不过他也不在意,就地盘坐下来,闭目沉思。 修行果然要下山才行。 下山这么多年,宋游除了道行增长,修为精进,对这所谓的“天道”也是越发了解了——时常在登山之际、在修行之中、在恍惚之时,一个不经意间便触碰到了世人口中、修行之人也常说的“天道”。 “天道启示……” 据宋游所感,天道本无情。 不仅无情,也不独立于尘世之上,不超脱于天地之外,把它想成一个位居穹顶操控天地的神灵是大错特错的。 天道应是世间潜意识结合的造物。 是山水灵韵,是街头乞儿,是王公贵族,是飞禽走兽,是妖魔神鬼,世界所有生灵意识共同造就了它。 你也有份,我也有份。 它是你,也是我。 在世界意志的面前,其实无所谓人神妖鬼的,人与妖都平等。 只是为何是人道天下呢? 兴许正是因为平等。 在世界意志这里,没有法力神通,没有善恶种族,所有意识都平等,都是汇聚成它的一条溪流。只是世间草木万千,实在谈不上意识,飞禽走兽无数也大多愚笨,难言智慧,即使得道化形,许多修行百年的妖也不见得有凡人聪明。 人的意识强大,数量又多,自然慢慢便占了优势。 不知伏龙观历代传人有几位察觉到了这一点,总之当宋游察觉到这一点后,其实推翻了以往很多认知。 都说上古神魔与人道修士逐渐消失,长生者也不得长生,是为天命。 可真的是有一个独立于天下生灵之外、操控世间运转的更伟大的神灵凭着自己的喜好改变了世界吗? 分明是那个时代混乱无序,生活于天地间的广大生灵水深火热、苦不堪言,早已不堪忍受那些抬手投足间便能山崩地裂的人道修士、稍有喜怒就要人间掌权者拿活人去祭祀的神灵,还有那些肆意吃人、杀人为乐的妖魔鬼怪,早已厌倦了长生大能的统治与折磨,众念所归。 当世间多数生灵都觉得该换天了,天道就换天了。 伏龙观乃是地圣传承。 不是谁都能称圣的。 除非瞎编乱造,否则再有神通,法力再高,也是不能称圣的。 这个字并不代表力量。 都说伏龙观得天道眷顾,这才从上古流传至今,不仅传承未断,反倒每一代都保留着上古大能的能力。 真的是得“天道”眷顾吗? 这份特权与殊荣真是来自于一个独立于世间生灵之外的“伟大神灵”吗? 其实是来自于世间生灵啊。 地圣德行无限,思想影响天下,又对天下万民与文明有着极强贡献,天下苍生认为他与其余神魔妖鬼长生大仙都不一样,于是天道变化也不曾为难他。随后伏龙观一代代传承皆不求长生,皆造福天下生灵,保住本心,这才得以延续。 世间生灵需要这么一个人来行走人间,于是伏龙观代代人杰。 非是谁的安排,乃是众念所归。 非要说安排,也不是哪一个人安排的,是世间大多数生灵的期盼与信念。 所谓天命所向,大多是凡间人用来自我安慰或鼓舞的托辞,可若是真的天命所向,也绝不是哪个“伟大神灵”觉得该这样,而是众念所归,是世间本该如此。 阴间地府也是一样。 世间万民觉得应该有,世界意志也就觉得该有,因为它本就代表天下苍生。世间万民希望它快些现世,世界意志也就想快些凝聚出来,而它并不管这是不是皇帝为成鬼帝、国师为求长生而推动的,它本无情。 国师得到的启示应是真的。 短时间内,国师并没有说自己做梦的细节、如何判断是天道启示而不是别的大能托梦伪装,然而国师这种人定会考虑这些,所以大概率有别的细节支撑他做出判断,只是没有给宋游说。 宋游姑且相信于他。 天道的启示很单纯,是想快些凝聚出阴间地府,于是冥冥中让国师看到了无人插手下阴间地府凝聚的大概过程。 没有人去取五方土四时泉,阴间地府还是会成,只是要稍晚一些。就像即使没有国师和皇帝推动,阴间地府也依旧会在多年后铸就一样。不过世间既然已经具备了条件,便可以人为加速它。 快些凝聚,总归是好事。 人杰参与,可以避免好多混乱。 至于宋游之后问的,是有人想借国师之手炼成长生药,还是想引起天下大乱,其实本身是有些怀疑那位狐妖。 狐妖虽限于天道没有修成九尾,然而天赋实在不容小觑,又精于算计,且图谋国师长生药多年,是值得怀疑的。 国师想来也怀疑过她,尤其是自己炼成第一炉丹药、狐狸找上门来之后,应是有别的证据支撑他,打消了对这狐狸的怀疑。只是因为刚刚死了新化成鬼意识混沌,或是如宋游此前怀疑国师一样,许多细小的蛛丝马迹铸就了怀疑,但又不足以编织成证据,因此说不出来。 多少也是给宋游的参考。 不知不觉间,外头声音已经平息了。 业山通道口传来了脚步声。 脚步声缓慢而轻巧。 宋游停下了思绪,淡淡看去。 借着暗淡星光,女子仍旧一身白衣,一点杂色也没有,身后是为她背琴的侍女,都一脸虚弱和疲惫的慢步走来。 道人坐着不动。 女子则走到他面前,与他隔了半丈,随他一样,盘膝坐下来。 侍女坐在她身后,乖巧无比,一言不发。 女子朝宋游伸出了手,五指摊开。 手掌细白,五指纤柔。 掌心飘出两颗丹丸。 “此乃国师炼成的阴阳长生丹,一颗可延寿千年。另一颗是炼丹剩下的药渣,虽然作用不大,但凡人吃了,也可延年益寿,若是死人,只要脑袋还在自己的脖颈上,也可醒而复生,晚江将之收了起来,揉成丹丸,一并献给道长。” 丹药缓缓飘向了宋游。 狐妖则收回了手。 一颗是金灿灿的丹药,随风飘动,散发神光,蕴藏着无限生机,一颗黑漆漆的,虽远不如那颗金丹,却也是生机无限。 更奇妙的是,明明是以歹毒的方法炼制而成,不知多少阴魂殒命其中,可它却一点杂质也没有,显得灵光耀眼,圣洁纯净。 宋游抬手,收起两颗丹药。 这才抬眼看了她们一眼,淡淡说道:“看来狐妖近些年来下降的风评也不全是世人谣传。” “皆是无奈之举。”女子柔声说,声音很小,“鼍龙一族冷漠嗜血,不顾情分,杀我族人,吞我祖母,种族恩怨不得不解。道长要知晓,狐狸虽强于山兔野猫,可也柔弱,鼍龙天生体大而凶猛,狐狸想要打败他们,是很不容易的。” 这次侍女坐在她身后,乖巧安静,目不斜视,一句话也不说。 只由这女子说来。 “隐瞒道长,是我们不对,不过晚江自问从未害过人,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没有害过。除了与鼍龙相关的,甚至就连得了道的妖鬼,只要已经有了如人一样的意识,我们也从未害过。”女子如实说道,“我们只是一只狐狸,并不是人。有一个人,为了一己之私,想要害人,和我们狐狸实在没有关系,晚江心想,就是最心善的人,看见两群狐狸为什么而争夺厮杀,最大的善意也只是静静旁观吧。” 宋游其实内心平静,只淡淡的看向她们:“足下是个很了不得的妖怪。” “道长可有觉得我们对不起你?” “为何这么问?” “……” 女子抬头与他对视,过一会儿才说:“因为晚江对道长倾慕并不是假的,在长京对道长说过的一切话,除了与业山相关,都没有假话。” “我们等这个机会已经太久了,在长京都藏了好多年,关于种族恩怨,实在不能因为倾慕道长就将它舍弃。”身后侍女终于忍不住说话了,不过无论是语气神态还是声音都很正经,声音清脆,“我们从未替国师欺骗过道长,最多知而不报,避而不答,任道长去查,可有些时候,避而不答本身也算一种隐晦的答案……道长扪心自问,道长对国师的怀疑,难道也没有一丝丝来自于我们的隐晦提醒吗?” “有。” 宋游平静答道。 如此看来,在自己下山之后,国师与狐狸都为自己察觉业山真相而做了准备。 国师请来了鼍龙与白犀,还有天宫斗部巨星神,这般阵容已能踏平北方任何一位堕落妖王了,是能与上古大能相斗的。若寻常不擅长争斗又下山不久尚未大成的伏龙观传人来了,也许真会折在这里。 狐妖则做了另外的准备。 不好说谁的计谋更高深,谁的准备更厉害,立场注定了国师的失败。 狐狸确实无需为人间争端负责,也没有告知宋游的义务,大山中妖魔鬼怪的争斗,人也最多旁观,不会插手,何况几年来多次相处,有时她们字里行间或语气中隐晦泄露一些,有时避而不答,也算赠给宋游的怀疑,已是仁至义尽。最对不起的应该唯有假如真的被他抢了丹药的国师。 奈何,道人本是人。 宋游只抬头与她们对视:“足下此时到来,是想再要什么?” “……” 女子其实一直在打量他的神情,见状无奈一笑,随即有气无力的说道:“晚江再来寻道长,本想求两样东西,现在看来,第一样、也是晚江最想求的一样一时半会儿是求不到了,便先求第二样吧。” “你要求长生丹?” 宋游垂眼看向手中丹丸。 “正是。” 狐妖答得干脆,也很诚挚。 第三百九十章 道士你是不是有什么厉害的本事没教给三花娘娘? “足下既能力胜老鼍王,还能独斗三位鼍龙大妖而取胜,又有狐祖断尾,为何不早些以九尾复仇呢?” “一来晚江为了今日力胜老鼍王,已做到了狐妖所能做到的极限,再独斗三位鼍龙大妖而胜之,已烧了百年寿元。二来狐祖断尾霸道,并不是随便哪个狐狸都能动用,晚江当日离开越州时,还没有用它的能力,如今虽然能用,也得烧掉百年寿元。三来此前鼍龙身在越州,晚江虽能借狐祖断尾拥有上古大能之力,却也得提防越州那棵千年柳树。” 女子条理清晰,语气平淡: “四来狐祖断尾只有一条,自古以来,都只有这一条,已传了数千年了,它的意义是在世间演变为神道天下的情况下,保住我族传承,若晚江为了报仇用了断尾,今后的九尾狐一脉,就是天宫想杀就杀了。” “所以足下用了一条断尾,要保证自己修成九尾,拥有大能之力,再为狐族留下一条?”宋游问道。 “正是。” “好算计。” 用了狐祖断尾,杀尽鼍龙,顺便得来长生丹,一石二鸟,随即延寿千年,修回九尾,再把断尾补回来。 “其实还有第五点。” “愿闻其详。” “道长大概是这世间最懂妖心的人了,可再懂妖心,也不能全懂,就如我们,看似懂人心,其实不懂。”女子抬眼看了一眼宋游,“这年头的妖实在是很寂寞的,一旦化形,就不再是野兽,可也不是人。既无法和野兽相处,也难以和人相处,实在两难。” 宋游听了只想到了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也是如此。 与猫不同,又与人不同。 自她化形开始,便不再是猫了,相比起来反倒更爱与人相处,可她也与人有大不同,若真与常人相处,恐怕也是艰难的。 “我们化形之后,寻常狐狸野兽在我们看来便过于野蛮,可人要么惧怕我们,要么蔑视我们,要么对我们有贪欲,即使不惧不轻不贪,也很难与我们妖怪平等相处,人心如此,也怪不得谁。”晚江姑娘说道,“只是我们便只好居于深山,与同类相处了,如此实在枯燥,偏偏上天又给我们留了比人更长的寿命,生命孤寂,又该做什么呢?” “这倒与国师有几分相像。” 宋游从对三花娘娘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回了一句,感觉才一会儿没有见,竟然还挺想念三花娘娘的。 “生命孤寂,无聊漫长,晚江欲修成九尾,登临上古大能之境。奈何修成九尾须得千年,晚江天赋出众,也得八百年,奈何天道转变,狐妖已活不到那么久了。所以想在道长这里寻求长生仙丹。”女子对宋游说,“晚江只求半颗即可。” “原来如此。” 宋游点了点头,神情淡然:“只是这次,足下又用什么来求呢?” “用真心。” “真心……” 宋游喃喃念了一句,随即对她说:“便由足下自己来说,我要怎样才能继续信任足下呢?” “……” 女子闻言闭上了眼睛。 此次来所求的第一样,便是道人的一颗宽平之心,如今看来,心结难解,不是那么容易宽平的。 狐妖再聪明,终究不懂人心。 也许是立场不同,自然难以释怀。 然而女子睁开眼睛,却是忽然仰头,露出白腻优雅的脖颈,随即张口一吐,吐出一颗五彩宝珠,是此前悬在空中以照夜明的那一颗。 宝珠闪闪发光,被女子的手托着,照出狐妖惊美面容。 也照亮了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大唐绿帽王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御用兵王
高达之染血百合
寡妇门前桃花多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