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星蕴偃师 > 第300章

第300章

候,陛下都说好。” 祝缨又与骆晟一起道谢,侍女和宦官都有点好奇地看她,心道:驸马总算结交了个正经有用的人。 侍女一看之下也不久留,又福一福,一行人原路返回了。 骆晟又给祝缨让菜,祝缨品了品,确实好吃!吃完了还得夸一下公主孝顺,给皇帝送饭。 骆晟道:“天下子女,莫不关心父母。对了,令堂没来吗?” “路途遥远,年纪也大了,能不动就不动。” 骆晟颇有知己之感:“一老一小,最是熬人。”接下来他竟迟疑了一下。 祝缨配合地给了他一个疑惑的眼神,骆晟才略显羞涩地说:“听说,你那里有不错的灵芝?” 他显然对“索贿”这件事十分的不熟练,脸有点红。 祝缨道:“是,有赤芝和紫芝,每年品相好的也就那么一点点,尽着先进到宫里。其余就要略小一点,或没有那么好看。不过入药嘛,差别也不大,很适合长者和女子服用。长公主春秋日盛,得多用些。我那儿还有,您要不嫌弃,我明天叫人送来一些?” 骆晟连忙说:“多谢多谢。” 他舒了口气,看祝缨浑不在意的样子,又有点不太自在。他不是故意的,但是祝缨给皇帝进了灵芝,给他家的礼物里也有灵芝。他这边府里把灵芝送了一些给隔壁娘家安仁长公主府,长公主挺喜欢的,当时顺口一说:“打发个人去让他再拿一些来吧。” 骆晟听她说得轻巧顿时头皮发麻,主动承揽了这项事务,说是自己正好有事找祝缨,一并就办了。 祝缨看着这个老实人,也有点点觉得好笑,不过她不讲究这个。与瑛族等有关的事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要再麻烦骆晟的,送礼就送礼了。 她不再提灵芝的事,也没再有奇怪的眼神,更不打听公主府里、宫里的事,只与骆晟叙一叙旧——他们十年前为田罴的案子共事过。 想起当年,骆晟也很高兴:“郎还教过我些事。” “谈不上一个‘教’字。” “要的,要的,也有人告诉我一些事,没你这样仔细说实话的。” 骆晟说着,渐渐将这事当成了真的。认真说起田罴案的时候,祝缨对他说实话,不敷衍。看来是曾被当个泥菩萨似的供奉敷衍过了。 宾主尽欢,骆晟亲自将祝缨送出府。祝缨道:“留步。” 骆晟道:“我再走几步,消消食。” 祝缨一笑,踩着凳子上马,远远地看着一队灯笼火把过来。骆晟正要回府,也看到了:“咦?” 祝缨又落回了地上:“要我避让吗?” 骆晟又张望了一眼,道:“这人……” 来的是他亲娘,安仁长公主,一个得王云鹤出手才能老实的人。祝缨做个手势,胡师姐就带着人将她的马之类牵远一点腾地方。 安仁长公主的车直直地过来,她撩开帘子问:“前面是谁?” 她的身后,又冒出个盛妆的脑袋:“管他呢!咱们只管……诶?” 骆晟赶紧上前见他的母亲和姨母,车里另一位是安德长公主,他结婚的媒人。 祝缨就更得再等一下了,安德长公主听说是祝缨之后,想了一下,道:“哦!我知道你!你是……” 骆晟道:“就是他,梧州刺史。”他有点怕姨母口无遮拦,比如说个跟段家结仇之类的。 安仁长公主道:“哦,你来啦?我记得以前你没来过呀。” 安德长公主笑道:“我也没见过呀,怎么就只到阿姐这里呢?” 其实不是安仁长公主的府邸,安仁长公主的府邸在隔壁,从永平公主的府邸过去。 祝缨道:“当然是因为早年曾与鸿胪共过事,觉得鸿胪为人谦和踏实值得结交。前些年我总是奔波不得闲,今年可算能够如愿了。”总不能直说自己太穷出不起这份厚礼…… 安仁长公主的笑容变成了疑惑:“诶?” 骆晟忙说:“十年前了,田罴的案子,陛下派我出京的那回,其实主办的是他。他一向精明强干。” “哦——”安仁长公主高兴了。 安德长公主道:“咦?哪一回?” “就是一个官儿,出京叫仆人和妾给谋害了,仆人顶替他做官。他,”安仁长公主指着祝缨说,“以前见过那个人,路上一看,认出来了。” 两个公主就在门前说话,说得永平公主都从府里出来了,祝缨道:“正月风仍大,殿下还是入内暖和些。下官就不奉陪了,听着自己干过的事怪不好意思的。” 骆晟忙说:“对,你也早些回去,外面冷。”他很怕母亲当众跟祝缨要个灵芝什么的。也不是买不起,也不是不能要,就是此情此景说这一句怪不好意思的。 ———————————— 祝缨从公主府回到家里,亲自拣了两枝好灵芝,吩咐小吴:“明天一早送到骆鸿胪的府上。” 她自己第二天得去吏部领告身。 早朝毕,吏部已将告身办好,一共两件,此外又有别的文书,上面的手续也都办好了。 “多谢。”祝缨说。 夏郎中道:“哎,你等等,福禄县令不弄了?司户不要了?” 祝缨道:“你现在就能找到合适的?” 夏郎中道:“那你可自己找啊!我这儿空着的人太多,上头也要查我的。我还指望你自己找着合适的人呢。” 选派官吏是吏部的事情,长期缺官不补是吏部失职了。祝缨道:“我也不能现在就选定了。” “那我就随便挑一个填上了。” “别!这俩先糊上!司户的那个,这才调走,不急。你这儿弄了个人,路上病倒了,我还是用不上。梧州是荒芜了一些,人也不愿意去。你随手填个名字,也招埋怨。咱们这样,我过两天就动身了,路上要遇着合适的,我就发文给你。你帮我把人挪过来,如何?越往南,他要跑的路就越少,也越适应。绝不超过四月。” “四月啊……” 祝缨一个长揖:“拜托——” “好吧。” 祝缨道:“多谢。哎,有附近籍贯待选的官员又或者临近州县官员的履历么?借我看一下,拜托。” “也行,行文下去赴任快,选的时候留神,不能选本地人啊。” “你看梧州有几个等选官授职的?当然是外州的。不过我那儿是羁縻,也会零星夹杂一两个羁縻县的。” “那倒不碍事。随我来,我给你找,只能在这儿看。” “多谢。” 剩下就是去通知小吴和杭勤了。 一回到家,小吴就来汇报,他已经将灵芝送到了:“告诉他们了,这是驸马要的。您的帖子也递过去了。公主府就是规矩大哈,比侯府厉害多了。” 祝缨道:“别琢磨那些了。拿着!” 她将一应文书拍到了小吴肩上,小吴反手按住,抖着手接过了,抱着蹲地上打开来:“真的是!这是哪儿啊……” 他不懂地理,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祝缨又给他一个信封:“仔细读一读,你的上司是谁、下属是谁、地方气候如何、物产如何,都在里面了。” 小吴改蹲为跪,先磕头,再双手接了信封:“谢大人,大人深恩厚德,满门感激不尽。梧州的事项单子我已经写好了,我这就去取。” 他返身取了写了的几页纸交了过来,祝缨道:“急什么?你还要同朝廷办交割呢。先回家报喜。” “是。” ———————— 祝缨打发丁贵也回去给他帮忙,她自己则带上小黄、胡师姐等人直奔国子监——找杭勤。 杭勤正在抄写课业,听岳桓叫他,心下忐忑:难道是我旬考没考好? 他焦虑地到了岳桓面前,岳桓却是一脸的微笑,先问他:“你上次言说无论何时都愿为朝廷效力,无论艰险、不管哪里,是真的吗?” “是!” 岳桓道:“那你收拾收拾吧,学不用上了,你的告身下来了。” 杭勤茫然地问:“告身?不给上学了?” 岳桓道:“你这个呆子,被刺史看到了当心他不要你!” “怎么会呢?”一个有点耳熟的声音响起,杭勤循声望去,是上次那个自称是鲁大人故吏的刺史。 祝缨问道:“福禄县丞,不干也得干了。” “福禄?”杭勤一个激灵,“福橘?糖?” “对。” 岳桓看不下去了,喝一声:“你那是什么样子?还不拜见刺史大人?” 杭勤如梦初醒,忙拜了下去。 祝缨将他扶起,道:“请起。向你老师告个别,咱们去见一下鲁大人。” 她给杭勤安排得明明白白,推辞?不做官?那是不可能的。都保送到国子监了,他就图个京城学习气氛好吗?还得去奔着出仕的。 杭勤麻溜地跟着祝缨出了国子监,岳桓允许他暂住在国子监。祝缨将马也准备好了,与他并辔而行,道:“我不日南下,可以捎你一程,你先回家报个喜,再赶过来。” “是。” “巧了,你是鲁公选出来的学生,我是相信他的眼光的,你不要让我失望、让鲁公蒙羞。” “是是是。” 说了一阵之后,杭勤回过神来,话也溜了:“前番大人到国子监,学生还在想像您这样的人物能有机会多请教就好了,不想竟、竟,实在是、实在是……请大人多提点。” “好说。到了,鲁公今天在家。” 鲁刺史也准备要走了,京城水浑,什么唐王?论长当是赵王,从先太子算是皇孙。投唐王是投机,他又身在外任。还是早走的好! 鲁刺史检查着要携带的书籍,门上来报:“大人,有客,是上次来的那个……” 姓戴的?鲁刺史的脸拉了下来,等听说是祝缨,才稍稍缓了缓:“他?又有什么事?” “带了个年轻学生来,说是来拜见您,请您训示。” 鲁刺史脚下一滑:“训示?他?请我?!”:,,.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274. 雷池 不可轻动! 人都到门口了,再说不见也不合适,鲁刺史清清嗓子:“请进来吧。” 来人答应一声,急趋而出,身边的仆人问鲁刺史:“大人,这些箱子……” “放在那儿吧,还怕他看到不成?本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鲁刺史说,提了提领口,将下巴微扬了一点。 杭勤再次陷入了手足无措之中,在国子监被好消息砸了个头晕眼花之后,路上小风一吹他清醒了一点,踏入这处“豪宅”才意识到这是要见鲁刺史了! 他又有点懵了。 如非必需,祝缨极少摆谱,都是以安静平和示人,杭勤感觉还不明显。鲁刺史则不然,他早过了五十岁,略发福,一张威严的脸,身材也加重了这种威仪感。连说话的腔调都能吊起人的心。杭勤上京前见过鲁刺史一面,那个劲儿现在还压在他的心上。 祝缨一进书房就看到正在打包的箱子,道:“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你就说,得先过来,迟了就要再等不知道几年了。” 鲁刺史用不太在乎的口吻道:“宦海浮沉,终有一别,也有重逢时。你也准备要动身了吧?” 祝缨道:“是。” 鲁刺史狐疑的目光往杭勤身上一扫,杭勤打了个激灵,赶紧低头站好。 祝缨道:“这是杭勤。” “这名字……哦!”鲁刺史又扫一眼杭勤身上的书生袍。 国子监没有给学生发一模一样的制服,但是“士子”的着装都有个大致的样式。鲁刺史将几样合在一起,很快想起来这是谁了。 既然是自己治下的学生,祝缨将人再带过来,鲁刺史就要过问一下了。如果是学生犯了错,他也得稍稍维护一下的。 鲁刺史道:“你带他来是有什么事么?” 祝缨道:“向您报个喜。” “嗯?什么喜事是我不知道你先知道的?”鲁刺史口气并不责难,而是好奇。 祝缨道:“福禄县的县令、县丞都缺了,不能一直不管。县令得选个有点经验的,县丞倒是可以以学生充任。巧了,梧州也有两个保送的学生在国子监,我往国子监看他们的时候,顺便一问。他正合适,就去同吏部协商,先给一个县丞。” 鲁刺史“哦”了一声,又将杭勤再看一眼,杭勤有点抖,刚回来的一点机灵劲儿又没了。鲁刺史的卖相是官场里很有压迫感的那一种,严肃,沉穆,声音也略低沉一点。 祝缨道:“怎么傻乎乎的?鲁公既然挑出了你送到国子监,就是看你有过人之处。出了家乡,这就是你最亲近的人,怎么反而说不出话了呢?不是鲁公选的你,我也不会想见你。” 杭勤听她这么说,又恢复了一点机灵,忙上前给鲁刺史见礼。 鲁刺史被塞了一嘴的人情,味道还不错,清清嗓子,杭勤头皮又是一麻。只听鲁刺史说:“祝刺史精明强干又待人和善,既看中你,你就是有可取之处,不必如此拘束。来,坐。” 三人坐下,杭勤只敢坐一半椅子。 仆人上了茶,鲁刺史看杭勤也敢小喝一口,再看祝缨,又想起来这人初见自己时的样子。心道:杭勤这样才是正常的年轻人嘛! 不由对杭勤又慈祥了几分。 话还是对祝缨说的:“你是个能做大事的人,不声不响就将事情办了。什么时候都这样,可谓谨慎。” “您过奖了,不过是好面子,怕先宣扬了又办不成,要被人取笑。” 鲁刺史笑道:“你岂有办不成的?” “办不成的我不说,您就不知道,还当我能干呢。” 鲁刺史又笑:“每次办成了都要吓人。” 取笑几句,鲁刺史也勉励一下杭勤,让他:“好好跟着祝刺史学,福禄县是祝刺史曾任过的地方,你到了一定要虚心求教,不可妄自尊大。” 多啰嗦了好几句,杭勤也都老实记下了。 鲁刺史对他说的话也就到这里了,接下来他主要是对祝缨说的:“我预备回去了,你呢?” “也快了。家里也在收拾行李了。还要同亲友辞行,如无意外,月底前动身,路上快些能赶得上春耕。” 鲁刺史道:“是呀,不看着总不能放心。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你的。” “您有何指教?” “我观识字课本可以做蒙书来用,你那里还有多余的么?若有,再给我几本,我带去翻刻一些。” 祝缨道:“还有一点,您要多少?” “我自留一本已经有了,你再给我两本做样子。” “好,明天回头我就让他们送过来。” 鲁刺史道:“你在吏部那里还顺利?” “还好。往年熟人也调了几个走,万幸还有认识的人。大人呢?” 鲁刺史:“只要不得罪狠了,不过分的要求吏部不会故意为难。” 但是想要指定某人做某官,那就得看各人的本事了。 鲁刺史做了许多年的地方官,与吏部交道也熟。祝缨祖宗八代没个显贵,估计得是因为陈相,这位祝缨的同乡,曾以丞相的身份兼领过一阵的吏部。看陈大公子与祝缨的相处,得有点穿针引线的作用。 鲁刺史心里评估着,生出一点“后生可畏”的感慨。祝缨示好,他也就接了,给子孙结善缘也是好的。所以他才要“翻印”,因为识字课本上也印了祝缨的名字。鲁刺史准备翻印个几百本,自己再添个小序,把祝缨也写一写,夸两句,把自己的名字也添上。 祝缨与杭勤在鲁刺史别院稍坐一阵,将杭勤给鲁刺史看了,再聊几句就告辞了:“我还要回去准备,回程的时候我捎他?” “你来、你来。” “我看您准备得比我快,路也比我近,回去也早,要不,您回去打发人往他家里说一声?他父母的封赠也一并下来了。” “好。”鲁刺史笑眯眯地答应了。 祝缨于是带着杭勤告辞。 —————— 出了别院,杭勤才彻底清醒过来,暗自后悔:我刚才没有好好说话,别是出丑了吧? 他又有点患得患失了。 祝缨却对他说:“走,先给你裁几身衣服,现在量体,走之前取了就行。” 杭勤哪里知道做官的门道?他还以为上官给衣服是惯例呢。其实地方官还真有一点这个意思,但是应该是县令干这个事。公廨钱中的一部分就是由主官分配的。 祝缨带他去量体。他品级低,并不像祝缨这样得准备好几套不同名目、款式的正式服装。县丞很简单的,先准备两套就得。 量完体,祝缨道:“你的住处人多手杂,告身文书先放在我这里,走的时候再给你。” “是。” 祝缨让他先回国子监,现在可以与同学们讲他的“好事”了。但是说:“不许酗酒,不许收受重礼,不许犯禁。从现在开始,你一言一行都要落到别人眼里考核了,运气好了被御史瞧上了也说不定。” 杭勤忙说:“是。” “去吧。” “是。” 杭勤回到国子监,所有的智慧都回笼了,悔得直跺脚!想起来了,这是大恩人呐! 他是个保送生,而各州有保送生是因为祝缨上了一个奏本!别人不说,他们保送生提起来都是感激的。怎么见着真人自己就不会说话了呢? 我怎么一见到贵人脑子就发懵呢?! 杭勤先不跟同学说自己的好事,先在心里列出个一二三条,下次再见着祝大人,就一定要鞍前马后地跟着。人家这么年轻就做到刺史了,必有过人之处,得跟着学。福禄县既是刺史发迹之地,必然重视。虽是县丞,也不会寂寂无名。到了福禄县,也得好好干。 于公于私,这样做都是上上之选。 打定了主意,杭勤才开始跟同学们说话,他特意将梧州的两个同学张生、范生邀了来说话。 张、范二人同是保送生,与杭勤也熟,连同杭勤的同乡那位姓邓的保送生,四个人坐到一边。 张、范、邓都觉得奇怪,因为平常他们四个人是不会特意聚到一起的。两两同乡,四个之间不太熟。 范生道:“杭兄相召,不知是何缘故?” 杭勤有点小满足地说:“我将启程,要离开国子监了。” 邓生吃惊地说:“你书读得好好的,怎么要走?是家里有什么事吗?” “是……张兄、范兄知道的,刺史祝公到京来了。” “诶?你与大人是如何认识的?”范生问。 杭勤道:“二位都是梧州人氏,难道不知道起先南府的典故?我们鲁刺史曾任过南方的刺史。” 邓生道:“就是祝公上次与岳大人见你我时说的?” 杭勤道:“对。本是来见张兄和范兄的,想起来鲁公,就将我们也唤去了。” “哦!”张、范两人恍然,但是问题还没回答呢。张生道:“这与你离开国子监又有什么关系?” “大人说,福禄县缺个县丞,让我过去。” 邓生“咝”地一声,坐在椅子上半晌没说话,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范生的口气微微遗憾:“你的功课原就比我们强。既是大人说你行,你就行。” 鲁刺史选人自有一套。名曰“保送”,鲁刺史也是经过挑选的,太笨的,家里再送礼也不能送到京城来给自己丢人现眼。鲁刺史现在任的地方,离京城不算太远,其学校比梧州那样的地方强不少。 杭勤只是“不一定能”考上国子监,资质也不算差。范生说他功课好,倒也不全是恭维。 张生也说:“咱们保送生里,你是头一个出仕的。恭喜恭喜,真是我辈楷模。” “因为你们是本地人,祝公再欣赏你们,也难让你们回原籍。”杭勤难掩喜悦地说。 邓生有些失落,但不肯让人看出来,强打起精神说:“这么说,我又要换一个伴儿来,也不知道来的是谁。” “无论是谁,都是同乡。”范生说。 他与张生都不是福禄县的人,但是都打算杭勤临行前再跟他约个饭,万一家里有急事不凑事,多个县丞多条路。 杭勤道:“我这几天还能住在这里。也能够出去,有什么要捎带的,我都捎带来。” 三生都说:“你忙你的正事,忙你的正事。”三生有点想与他拉关系,又有点不太想看到他的笑脸,一时左右为难。 杭勤想的却是:我得跟这两位好好打听一下梧州的讯息!别到了地方不长眼,一张口就开罪祝公! —————————— 学生们演着小小的勾心斗角,祝缨面前却是一派的和谐。 她回到家里,吴家一家老小又来等着了! 小吴拿着告身回家,老吴见识多些,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赶紧让全家收拾收拾,要去祝府道谢。 小吴道:“这是个好地方?” 老吴啐了他一口:“放什么屁?大人什么时候亏待过自己人?就算是个艰难的地方,提携咱们家从被呼来呵去到有个官身,刀山油锅咱们也得为大人蹚!”

相关推荐: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高门美人   在爱里的人   删除她gl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作恶(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