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国外条件允,只需要喷一些氯氟菊酯就能轻松解决。 但是这东西还没彻底引进和推广,就连他们院里都没多少。 束清芳一张脸汗涔涔的,听了笑笑:“嫂子别急,你看能不能弄到稻壳,能弄到的话烧成灰然后撒到菜叶子上,情况就要好很多。” “啊?”田嫂子挠头,“家里的烧锅灰行不行?” 这一时半会也不是水稻收割的季节,稻壳还真不好弄到。 锅底灰正常都是草木灰,和稻壳灰比起来,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看着嫂子期盼外加为难的眼神,束清芳挣扎。 最后还是摇摇头,怎么也不能砸了院里的招牌不是? “嫂子,尽量还是弄到稻壳灰更好。” “唉~”田嫂子叹气,这个时间让她上哪弄这个?又不是在老家大队上。 走两步像是想到什么,楚楚家不是就住附近的大队么。 等下楚楚下班了,问问她最近回不回娘家。 就一点稻壳灰,应该不会太麻烦人家吧? 此时此刻,地里一片忙碌景象。 而山上,霍北山带了一只警犬和几个人漫山搜寻着什么。 警犬是营里特别训练出来的,嗅觉比人灵敏十倍不止。 太阳大,天气异常炎热。 警犬喘着粗气,舌头不停地吐出来,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散热。 热归热,但是警犬的工作态度堪比战士,丝毫不含糊。 每走一步,它都会用鼻子仔细地嗅着周围的空气,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气味。 霍北山也紧紧跟在警犬后面,穿梭在密林和草丛中。 傍晚,田婶子特意在门口等宋楚楚回来问稻壳灰的事,结果一直等到天黑,都没见她回来。 原来是二哥让人给她捎了信来,说是大嫂已经生了。 宋楚楚惦记大嫂,下了班没回家,直接骑车到码头坐船回了娘家。 大队。 进了大队,宋楚楚打算先骑车去老宅。 还没到,在路上碰见了几个婶子正赶着一群灰扑扑的鸭子,目测得有个三四十只。 赵桂香最领头,手里挥舞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前头还栓了两个粗粗的布条,在前边引路。 远远看到是宋楚楚骑车往这边来,赶紧让其他两个人配合着自己把鸭子从道路中间往两边赶,免得挡路。 “嘎嘎嘎——” 海鸭扑腾着翅膀,从中间让开一条道。 宋楚楚纳闷,大队什么时候养了这么多鸭子?养这么多鸭子干嘛。 问了桂香婶子才知道,原来是二哥去西市那里跑市场的时候,注意到当地有大队就在海边红树林里养了这种海鸭。 这种海鸭平时就吃点小鱼、贝壳螃蟹。 好养活不废粮食不废事,最主要的是蛋下的快。 重点就是这个海鸭蛋可以用海盐制成咸鸭蛋,口感是咸香绵沙,还富得流油。 不仅如此,耐储存、方便运输。 宋星阑在当地看见、尝过之后,觉得有搞头。 大腿一拍,不辞辛苦从当地弄到几十只鸭苗直接就带回来让大队长安排人去养。 去年大队因为办起了自己的渔厂,年底大家交完公粮后,每个人分到手的钱肉眼可见的比以往两年加一起的都要多。 大队长是实打实尝到了甜头,这次当然双手双脚支持宋星阑的决定。 目前几十只海鸭饲养情况良好,都存活了下来。 白天赶到海边的红树林里,让它们自己找食吃,晚上在赶回鸭棚里。 等海鸭下了蛋做成咸鸭蛋,以大队的名义和供销社去谈合作,到时候大队不就又有了一笔进账。 第216章 老宋家迎来了第四代 “你二哥打小脑子活,主意多。”桂香婶子好久不见宋楚楚,难免想多跟她说会话。 “以往一个个都瞧不上他,还嫌小星整天吊儿郎当是个混不吝。”赵桂香撇嘴,颇有一股扬眉吐气的架势,“现在看他有出息能带着大家伙一块挣钱,恨不得把你家门槛都给踏平了。” 在外,去公社开会、汇报,这些台面上的事,都是大队长跟老支书出面。 可对内在大队,所有人都知道能出主意有出息的是宋家的老二宋星阑。 以往大姑娘小媳妇谁家有待嫁的姊妹、闺女,一提宋大海家的两个头都直摇。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主动上门要跟宋家结亲的,跟韭菜似的,一茬一茬往宋家跑。 宋大海刚开始还觉得挺长脸,次数多了,他也不堪其扰,更可怕的是竟然还有人打他的主意! 宋星阑自己也是经常天南海北到处跑,很少有时间在家,烦也烦不到他头上去,倒是落个清净。 “可不是么。”桂香婶子对面的另一个妇人也赶紧帮腔。“你二哥那脑子,就跟算盘珠子似的,噼里啪啦,一转一个主意,真是厉害! 以后啊,咱大队可就靠你二哥啦!” “......” 宋楚楚虽然龇个大牙笑的一脸憨憨,但实际上并没有被一声声的“糖衣炮弹”给炸晕。 除了桂香婶子是真心在夸二哥,其他人的话听听就行。 再说自家二哥她还不了解么,二哥对外,绝不是那种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人”。 二哥他走一步能看百步,做一个决定要是对自己没利,他绝对是不会应承下来。 他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子。这点倒是跟楚家人很像。 宋楚楚着急回去看大嫂,冲桂香婶子笑笑,又冲其他人寒暄两句就又骑车往老宅去。 就耽搁了这么一会,鸭子就已经在原地拉了不少粪便。 赵桂香跟另外一个人继续赶鸭子回棚里,剩下一个人就留下来把地上的鸭粪都铲着带回去。 鸭粪也能当肥料,必须带走。 宋家,老宅。 宋楚楚一只脚刚踏进门就闻到空气中飘浮着鸡汤的香味。 眼睛一瞥,角落里果然看见一地还没来得及收拾的鸡毛,外加一堆石子砖头瓦片。 去年一大家子勤勤恳恳挣工分,连带跟宋楚楚后面,也攒下来一笔钱。人家里劳动力多的好处一下就体现出来。 老太太深知,树大分枝人大分家的道理。于是就决定花点钱先把空的宅基地也给盖起来。 宋老太在厨房给孙媳妇炖鸡汤,大顺子蹲在院里洗尿片,二伯娘王秀琴拎着水壶在旁边加热水。 小孩子娇弱,用的东西旧一点没事,但是一定得干干净净。 尿布洗过后必须再拿开水好好烫一烫,然后拿太阳底下晒的软和和的才能拿给孩子用。 “奶奶,二伯娘,大哥,我回来了。” 宋楚楚声音甜脆,脚步轻快地走进院子。 “楚楚~” 二伯娘语气里透着喜气,拎着水壶就迎上来。 “你来啦楚楚。”大顺子手里还拿着尿布,起身。 “你这丫头,天都要黑了还专门往回跑一趟干啥。” 王秀琴看到她手里还拎着饭盒,一看就是收到信就赶回来的。 “生孩子是大事,我急着回来看大嫂嘛。” “大哥,我嫂子
相关推荐:
老师,喘给我听
她太投入(骨科gl)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大唐绿帽王
偏执狂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寡妇门前桃花多
媚姑
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