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不够大。好在百姓又送了一部分,就以数量取胜。 沈桃其实不在乎吃喝,也不在乎吃喝的环境。 但是吧。今天这环境她真吃不下。 一群八九岁的小孩哥,不知从哪儿爬到了县衙房顶上。 他们双手支着自己的下巴,就那么盯着沈桃。 沈桃告诉自己要淡定,刚夹了一筷子鸡蛋,就听小孩哥说:“你们看,拼五魁还会吃鸡蛋呢。” 沈桃尴尬吞了鸡蛋,要去喝水,小孩哥又说:“哇~拼五魁还会喝水呢!” 小孩哥越说越自来熟:“拼五魁,你追杀纳赛尔十天十夜,你不累吗?” “拼五魁,拼五魁,你和纳赛尔过了两千招,你能打一下给我们看看吗?” 曹宝文哄鸟似的哄孩子,“走走走!没看见沈大人和我们一起吃饭呢吗?” “大人谈正经事,你们少跟着掺和。” 曹宝文一站起来,小孩们就趴在房顶上不动,不冒头。 曹宝文一坐下,小孩们立马冒头,“拼五魁,你给我们讲讲冬武会呗!” 沈桃真的饿啊。 在鹤县这个地方,你要是不在曹宝文这里吃饱,出去没地方吃了。 沈桃给月影使了个眼色,他立刻起身施展轻功,脚尖一点,人就上房了。 小孩哥正是崇拜英雄的年纪,能受了这诱惑? 眼睛冒着金星的拜师,“师傅教我!” 月影:“你们先下去。” 小孩哥领袖高喊:“师傅让咱们下去,都听话,别耽误我拜师,等我学会了也会飞了!” 小孩哥是用梯子上来的,他们依次下去后,沈桃这才开始动筷。 没多会儿,月影回来了。 沈桃小声问:“孩子们呢?” 月影:“围着县衙扎马步呢。” 鹤县招待人的酒,就是自家酿的米酒,喝起来酸酸甜甜。 大家吃的满足,喝的开心,就听曹宝文道:“沈大人,我还没有去过屏县。” 沈桃:“你可以去啊,这次和我一同回去,多待一阵子,我们非常欢迎。” 曹宝文:“不行,码头筹建在即,我得留下。” 他说到这里脸红了,“沈大人,有个不情之请,我想让我手下一小吏,跟着您去一趟屏县。” “由他的眼睛来看看,我们鹤县到底哪里需要改进,如何?” 第601章 别靠我,我靠不住了 曹宝文派的小吏很年轻,名叫程久,满眼写着清澈和正义。 曹宝文殷切道:“程久啊,你跟沈大人回去,好好学习,看看我鹤县哪里需要改进。” “年轻人,鹤县的未来靠你们了。” 程久当即一跺脚,挺直脊背郑重表态,“大人放心,我到了屏县绝对好好学,学好了回来建设鹤县!” 曹宝文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哎。 孩子要去屏县了,衙门该给点银子让他花销的。 可鹤县目前的状况是真拿不出银子,他厚着脸皮走到沈桃跟前,“沈大人,程久是个好孩子。也不瞒着您,鹤县拿不出银子给他花销。” “孩子身体结实,劳烦你给口饭吃,饿不着就行。至于住,大可以让他在你们屏县衙门打地铺,平时有啥活,你就让他去做,孩子手脚利索着呢。” 沈桃点头,“行,程久就跟我去几天,别的事你不用考虑,都有我呢。” 就这样,程久小友跟着沈桃一行人去了屏县。 程久与冯茗年纪相仿,一路上聊的最热络,接待的工作自然落在冯茗头上。 程久白天去转,一到晚上就开始写心得,顺便……算账。 高大的城门,平坦的地面,职业技术学院,托儿所,低保,联盟…… 程久算着算着就哭起来了。 好多钱。 好多好多钱。 鹤县一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他是没本事把鹤县建设的如同屏县一般啊。 曹大人,你说鹤县的未来就要靠我了。 我靠不住啊! 如此重任,我得交到儿子手上了。 不对,说不定孙子也得用上。 ** 鹤县建码头的事落到实处,平岗码头发货也都安排好了。 脱离孟蒲县,沈桃跨出了平稳的一步。 闲下来了,沈桃打算去退伍老兵基地看看。 其实就是灾民住过的茅草房,现在改了个高大上的名字。 老兵初来屏县时,有被军队抛弃的失落,亦有前途未卜的迷茫,用丧都难以形容,可以说整个基地的氛围让人压抑。 屏县是不养闲人的。 退伍老兵到屏县的第二天,就被人安排开始干活。 盖房子,上户,安排活计,上岗培训,身体检查,整的比军队训练都忙活。 一个叫鲁齐的管事可会画大饼了。 那饼画的又大又圆,画的人内心振奋。 画大饼表达的不够精准,用鲁齐自己的话说,这叫前途规划。 他若仅仅是口头说,大家高兴两天就熄火了,也不会再信任他。 但人家说过的事全都一一实现,第一批去春耕的退伍老兵,都拿到钱了。 有啥比有活干有钱拿,更让人心安的前途呢? 如今退伍老兵振奋着呢,精神状态嗷嗷的,都忙着练身手。 鲁齐管事说,过几天有人来选镖师。 镖师虽然危险,但给的钱多。往后赚了银子,盖房娶妻,他们就算在屏县扎根了。 这好地方,他们有机会留下,一定要抓住机会,否则机会稍纵即逝。这是鲁齐说的。 鲁齐新学了一个词叫稍纵即逝,为了显摆,他特意说了前面的话配合一下。 反正他自己说的挺满意的,退伍老兵也佩服的不行,觉得他好有本事。 鲁齐飘了,为了让大家觉得他更有本事,天天晚上学成语。 点灯熬油的学。 考科举的学子都没他用功。 陈明阳在鲁齐的配合下,选走了一千个身手好的。 准备让他们蹚路线,为货品陆运做准备。 剩余的老兵,沈桃准备全送到鹤县修码头。 走之前怎么也得交代几句,屏县走出去的人,代表屏县脸面。谁要是坏了屏县的名声,别怪她沈桃不讲情面。 沈桃是悄悄去的,到了老兵基地一瞅,发现他们都围成一个圈,听中间那个人讲话呢。 人数众多,沈桃混在里面不打眼,坐下跟着听。 讲话的人是鲁齐,他的面向其实有点凶,尤其不说话盯着你的时候,感觉要打人似的。 所以鲁齐叔出去谈生意,对方每次都要把他换掉,换个面善的人来谈。 鲁齐为此郁闷了很久。 有时候盯着老六叔的长相,他还有点嫉妒呢。 嫉妒让人心里丑陋,鲁齐叔就总盼望老六叔脱发长胖。 偏偏老六叔负责戏楼,总是要在台上和大家见面,人家可注意形象了。 不仅没脱发,没发胖,还愈发精神喜人,可气死鲁齐了。 但是此刻的鲁齐,面相还是一样的凶,但放到这个场景里,格外配。 就这长相一看就不好惹,老兵会觉得他彪悍,就信服他。 原来,鲁齐叔应该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啊,沈桃心里在黑风居人员使用说明书上添了一笔。 鲁齐板着脸站在中央,“你们马上就要去鹤县干活了,建码头。” “你们知道建码头的意义吗?” 有个退伍老兵酸个叽的说:“那能有啥意义?不就是干活赚钱吗。” 鲁齐指他,面色严肃,看的对方有点心虚,甚至开始琢磨,莫非他错了?建码头还有别的意义? 鲁齐看着他自乱阵脚,然后才道:“码头对一个城镇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修了码头,就是替他们打开了赚钱的大门。” “往后鹤县人吃饱了,有余钱了,他们感不感谢码头?” “感不感谢修建码头的你们?!” “等到你们老了,就能骄傲的对儿孙说,你爷爷我这辈子就是个传奇!年轻上战场玩命保护国家,下了战场修码头发展国家,对不对?!” 这段话说的退伍老兵心里热乎乎的,异口同声喊:“对!” 鲁齐对他们比了个大拇指,“你们这叫什么?这叫英雄!” 有人跟着起哄,“对,我也觉得我是英雄。” “鲁管事,让你这么一说,我有点骄傲呢!” “哈哈哈哈!” 鲁齐清了清嗓子,“你们是英雄,所以英雄出去修码头,要拿出范儿来!” “啥饭儿啊,能吃吗?” “我说的范儿,是觉得自己与普通人不同,要给旁人做出表率的一种感觉。换句话说,英雄干活能够偷工减料吗?英雄能耍小聪明躲懒吗?” “英雄能顺人家东西,骂人家娘吗?能推老人和小孩吗?能背后议论人家婆娘长的好看吗?能踹寡妇门吗?” 退伍兵摇头,拉着长调喊:“不能。” “所以你们会这么干吗?” “哈哈哈,我们是英雄,肯定不能啊!” 第601章 孟蒲县终于有感觉了。 沈桃从没发现鲁齐这么能说,还说的贼有道理,鸟不悄的把道理给你灌输进去。 她还做啥动员啊,鲁齐做的比她好! 听的她都不想走了。 鲁齐继续道:“你们是一个英雄团体,但是吧,哪儿都有滥竽充数的,你们当中说不定就混着一粒老鼠屎,想败坏你们的名声。” “到了鹤县,大家都互相监督,找到身边的假英雄真骗子,不能让他堕了英雄的名声,坏了屏县的招牌,能不能做到?” “能!”沈桃也热血沸腾的跟着一起吼。 “好!一旦发现有人败坏英雄名声,陷你们于不义,我屏县绝对不留。谁给他求情,谁和他一起走,行不行?” “行!” 鲁齐拍手,“行了,那散了吧。” 他心里对今天讲话非常满意,一口气用了好几个成语呢。 瞧瞧他们一个个崇拜的小眼神呦~ 不行,崇拜不能断,书还是得看。 沈桃跟着分散的人流退出基地,少干一样活儿,开森! 待会儿路过市场门口,买杯奶茶庆祝庆祝! ** 孟蒲县,芙蓉街。 两个开小饭馆的老板各自去门前张望,然后碰上了。 这两家饭馆,一家中午生意特别好,一家晚上生意特别好。 他俩店面挨着,见天就琢磨怎么能把客人撬过来,让自己中午和晚上生意都好。 所以他俩心里算计着对方,说话也阴阳怪气。 “呦,这不是黄掌柜吗?平时生意好得不得了,今儿怎么得闲了?” “李掌柜你竟说那话~你平时生意不好?晚上的客人又点菜又点酒,你赚翻了吧。” 阴阳怪气完,两人各回店铺,心焦的等着客人上门。 第二天。 两人又在门口碰见了。谁也不服输,各自收起焦急等客的表情,互相刺了几句。 第三天。 两人依旧看对方不顺眼,但为了打探对方生意,不咸不淡的聊了几句。 …… 第六天。 两人并排坐着,双手托腮看着街上稀稀落落的行人出神。 人呢?!!马呢?!!屏县的送货队呢!! 这条芙蓉街,每天都有运货队伍走过,遇上饭点,就到店里吃。 一连六天了,街上行人越来越少,车队也不见了。 屏县莫非改道了? 去码头不走芙蓉街了?! 那他们走哪条路?店跟着搬过去还不行吗?大不了就摆街边。 黄掌柜和李掌柜对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这层意思。 李掌柜:“我去芙华街问问,看屏县车队是不是改走那边了。” 黄掌柜:“那我去芙英街问。” 李掌柜:“回头搬过去,咱们还当邻居吗?” 黄掌柜:“当呗。” 两位掌柜关了店,各自出去打探消息。 孟蒲县,码头。 搬货力工成群结队的靠坐在麻袋堆下面,有懒洋洋睡觉的,有聊天的,亦有满脸焦急等着赚今天生活费的。 其中一人纳闷道:“平时这个点早都忙活起来了,早干完早回家吃饭。这几天可邪门了,屏县的货呢?” “我也纳闷呢!再这么下去,我一家老小就要喝西北风了。” “你们说,屏县是不是黄摊子了?” “竟说瞎话,黄摊子也得一点一点黄,货逐渐逐渐变少。谁家黄摊子咔嚓一下就黄了?那不是黄了,那是让人给灭了。” “我说兄弟,你可别提灭不灭的,不吉利。我还等着卖这把力气给屏县,赚钱养我一家呢。” “嗐。等着吧。” 又三天。 黄掌柜和李掌柜托腮坐在店前。 落日余晖下,瘦瘦的李掌柜依靠着胖胖的黄掌柜,一阵风吹过,两人的背影寂寥可怜又无助。 李掌柜绝望道:“老黄,屏县的人呢?他们不来了吗?真的不来了吗?” 黄掌柜:“我也想知道呢,不从孟蒲县走货,他们去哪儿走货了?瞧瞧这街上静的,邻里打孩子都听的清清楚楚。” 不止街上静,平日里热热闹闹的码头,现在也十分冷清。 力工在码头等不起了,散到孟蒲县各处,寻找新的活计糊口。 只是他们始终不明白,为啥屏县的货就不来了呢?这不存心坑人吗。 他们心里多少带着点对屏县的埋怨。 县令李安这两天也发现了端倪。 屏县的人啊货啊,一下就从孟蒲县消失了。 他有点心慌。 但又强行令自己镇定,催眠自己,除了孟蒲县,屏县没地方发货的。 沈桃忽然停了来孟蒲县的货,是计谋,是博弈,是以退为进,是逼他李安主动低头呢。 他不能慌,不能慌。 屏县货多,一直压着不发损失会很大,沈桃坚持不了多久的。 只要他撑住,沈桃还是会向他低头。 李安心理建设时,他的亲信急匆匆跑进书房,急的连门都没敲,“大人,不好了!” 李安皱眉,“没规矩。退出去重新敲门。” 亲信心里都快沤死了,都啥时候了还敲门? 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不得不从,重新敲了门,才被允许进书房。 李安撩了下眉,“说吧,什么事?” “大人,屏县在孟蒲县的厂要撤了!” 李安:“就这事啊,我当是啥呢。这是沈桃的计谋,以退为进之法,逼着我给她低头。晾上两天也就好了。” 亲信心梗。 以退为进之法? 他打听到了,不止孟蒲县的厂要撤,而且孟蒲县还在鹤县投建了码头,厂子都要开到鹤县去。 你个狗东西还淡定的说这是人家的计谋? 计个毛!人家不用你码头了,人家家大业大自己建! 有你哭的时候! 李安以码头要挟沈桃来孟蒲县开厂,惹了人家生气撤摊的事要事传开,孟蒲县百姓没了生计,肯定会上门讨要说法。 他们肯定不敢打李安,那是朝廷命官。他就不同了,就是个替李安办事的狗腿子,还不被摁住打个臭死啊。 反正弟弟说了,屏县要把厂开到鹤县去。 他老爹和弟弟都要跟着厂走,厂里人听说他给县令跑过腿,人挺机灵,有意招揽。 人家给出的工钱,可比李安给的高太多了。 谁还在这儿受鸟气? 老子不伺候了! 至于打探出来的消息,老子不告诉你了,你就自己在衙门里感觉良好吧! 李安自以为揣度了沈桃的心思,等着亲信夸他呢,一抬头看到亲信表情嫌弃。 他不太高兴,“怎么,不信本官?” 亲信掐腰后退一步,“信?!信你个大头鬼!老子不伺候了!” 李安怒极反笑:“你说什么?” “tui!老子自己奔前程去了,你爱咋咋吧!”亲信说完,转身就走。 李安气的手直哆嗦,冲着亲信背影大喊:“你给我回来!谁让你这么对我说话的?给我道歉,自己去领罚。” “本官看在你跟我办差的情分,给你个面……” 面子的子字还没说出来,门外飞进来一只滂臭的鞋子,鞋底正中李安的脸。 亲信的声音一颤一颤的,像是蹦跳间喊出的话,“老子不给你当手下了,莫叫老子,听了心烦!” 第602章 来自亲信的报复 亲信缺了一只鞋子,一蹦一跳出了衙门。 他心情复杂的走了两步,迎面遇上他弟急匆匆赶来。 “哥!你可让我好找,我就知道你又来了衙门!你不是答应去我们厂上工吗?管事人现在找你签合约呢,快走吧。” 亲信的弟弟拉着他就走,后知后觉发现他丢了一只鞋,碎碎念道:“这么大人咋还把鞋弄丢了?你坚持坚持,前面就有卖鞋的,我给你买一双。” 亲信自然了解自家弟弟,他可抠了,主动给他买鞋还是生平头一遭。 “给我买鞋?你今天发横财了?” 弟弟仰着下巴神秘一笑,“你这么理解也可以。” 亲信来了兴致,“哦?真发财了?银子不会来路不正吧?” “切。哥,你就这么看我?我们厂给愿意随行的当地伙计,发了一笔安家费。” “我和爹一人拿了五两,我刚才问管事了,他说你也有。” 亲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内心五味杂陈。 他给李安办差,是以仆从的身份跟随其左右,每月仅得一两不到。 就这还时常拖欠。 有时替李安办事的花销,李安黑不提白不提,只能自己咬牙垫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人家屏县咋就这么仁义呢。 好在他跑的快,还有重新选择的余地,否则这辈子就搭李安手里了。 兄弟俩来到一家成衣店,里面也卖成人鞋袜。 弟弟不仅给他买了鞋,还给老爹和老娘各买了一双,一副财大气粗样,让人眼馋。 换了新鞋,亲信跟去厂里。 厂里管事把他当座上宾,愿意给安家费,还给他安排了销售经理的岗位。 意思是,让他发挥为人处世的特长招揽生意。 完成每月销售指标,就能拿二两银子的工钱,超额完成还有另外的提成。 亲信有点怵,二两银子说起来好听,可要完成销售指标才能拿。 万一完不成呢? 会不会一文都没有? 亲信的弟弟满脸喜色的捅咕他,“哥,你要发达了。如今生意好的很,就在厂里蹲着啥都不干,找上门的生意都够完成指标。” “你随便努力努力,一个月五两不是梦!” 亲信咽了下口水,五两啊!真嘟假嘟? 他弟咬耳朵道:“信我啊哥,我们原来的销售经理就是个草包,一个月还能拿三两多呢。” “这不,他飘了。他不认为是厂里福利好,反而觉得自己有本事,值这个价呢。厂子一说要搬迁,他主动跑来请辞。当银子好赚?以后有他哭的时候。” 亲信嗯了 一声,“那我听你的,我签合约,同你和爹一起去鹤县。” 前脚签完合约,后脚管事就给了他五两安家费。 热乎乎沉甸甸的银子揣进怀里,亲信觉得自己走路发飘。 瞧瞧人家屏县办事多敞亮? 哼!李安到现在还拖他两月工钱没给呢。 刚才太激动,用鞋子扔了李安的脸,这银子是别指望要回来了。 亲信后悔,反正银子都要不回来了,咋就没把另一只鞋也摔他脸上呢! 他越想越气,跟弟弟说:“你先回家,我还有点事要办。” 弟弟满脸不高兴,“咱们全家都要搬到鹤县去,要收拾的东西不少呢,你可早点回来,别躲懒不干活。” “知道了。” 弟弟走后,亲信揣着手往孟蒲县的劳务场走。 这里每天都有人蹲活,谁家挑人干活,就来这里寻人。 今日的劳务场蹲得乌泱泱一片。 感觉竟是比从前人还多。 看来屏县的撤出,对百姓影响不小。 亲信找了个墙角挤了挤,蹲下了。旁边蹲的大哥丧着脸,好像谁欠他银子不还似的。 亲信笑脸问:“大哥,也是来找活儿的?我经常过来,看你眼生啊。” 有人搭话,大哥大吐苦水,“我原来在码头搬货,这几天也不知道屏县咋了,没活了,只能来这儿蹲个运气。” “你说屏县会不会以后都不来了?全家老小指着这个活呢!” 亲信做了嘘的手势,压低声音道:“兄弟,我知道点内幕消息,你想不想听。” “啥内幕消息?” “不是屏县不来了,是咱们县令不让人家来了。” “啥?”大哥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炸毛了。 “嘘嘘嘘!别嚷,再嚷我就不说了。” 大哥眼睛冒出两簇怨恨的火焰,“我不嚷,你接着往下说。” 亲信掐头去尾
相关推荐:
归宿(H)
宣言(肉)
大唐绿帽王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她太投入(骨科gl)
角色扮演家(高H)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