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丑话说在前面,今天走出我陈家大门,往后也就别指望我再收你们。 就算你把银子捧到我面前,跪到我面前,我也不收。 我话已至此,想退出的过来吧。” 冯大宝继续挑拨,“大家都听见了吧,陈家一方面想用你们,一方面想拿捏你们。 让她拿捏住了,以后就算有活干,那价格也是压得低低的。 你们出钱出力,只能赚点小银子,买工具的银子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赚回来! 听我的,咱们不学了!等着他们上门请咱!” “是了,我听大宝的!”张石头最先起身。 “也算我一个,我也不学了!” 陈宁也不含糊,直接去拿了账本和钱箱。 工具照价收回来,五十个铜板还回去,顺便用毛笔把他们的名字勾掉。 赵爷的三儿子也悄悄站了起来。 赵爷一个眼刀子射过去,三儿子又乖乖坐下。 经过这一番闹,十七个人退了九个。 只剩孙有粮、李二娃,还有赵爷家的六个儿子。 一群人带着银子出了陈家大门,各个斗志昂扬,好像打了一场胜仗。 冯大宝和冯二宝挑衅地看了陈宁一眼,也跟着他们离开。 张石头笑着感谢冯大宝,“大宝啊,今天这事得谢谢你。 要不是你一语点醒我,我还真吃了个哑巴亏。” 冯大宝搂着张石头大笑,“都是一个村的,谁跟谁啊。 我这人心善,就是见不了大家吃亏。 赵爷家那几个傻儿子还跟着学呢! 等陈木头求到咱头上,让咱免费学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吃了亏,上了当!” 等人都走后,陈宁道:“爹,这里还剩八个人呢,你好好教。 天底下四条腿的鸡不好找,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 就让那些人做他们的春秋大梦去吧,明个晚上,我保证这里座无虚席!” 陈木头点点头继续教学。 只是经这一闹,到底影响了他的情绪,有点蔫蔫的。 隔日一大早,陈宁来到三子所在的村子。 三子是陈木头的徒弟,在隔壁村开木匠铺。 “三子哥。” “宁宁来了!这还没到交货的时候,你咋就过来了?” 陈宁道:“三子哥,听东家的意思,咱们的木匠活会越来越多。 成手木匠要做茶桌,所以人手更不够用。 我家开了个木匠学堂,每天晚上开课,不耽误白天干农活,你们村有没有想学的? 自备工具,交上五十文钱就能去我家学。 等打一打基础,我就把搓衣板这样简单地活交给他们做。” 三子一拍大腿,“这感情好啊,我正想着拉几个亲戚一起干呢。 我抽不出空教他们,正好上你那个木匠学堂! 这事包在我身上,你缺多少人?我给你凑齐!” 陈宁:“再招上十二个人,这一批凑个整数,二十人。 我手里有八套工具,四两银子一套出。 可以到我手里买,没买到的就去外面定。 昨晚已经上过一次课了,想来的尽快!” “好说,我那几个亲戚今晚就安排过去。” 陈宁解决了一件大事,心情愉快地回家了。 三子办事牢靠,第二天晚上开课时,他的亲戚果然到位。 十二个人有八个从陈宁手里拿了工具。 另外四个没工具的,先跟着听,等工具到了再练习。 现在不止孙有粮一个没工具,倒是暂时缓解了他的尴尬。 第207章 匠人交流会 孙有粮虽然暂时缓解了尴尬,可人家的工具很快能到位。 他呢,还是没工具。 没想到,这事在晚上下课时出现转机。 赵爷家的大儿子走到孙有粮面前道:“老弟,我爹说了,你家里的银子都给妮子看病了,暂时凑不出银子买工具。 我们兄弟六个的工具轮班借给你用。 今天晚上你拿我的练习,明天拿老二的,后天拿老三的……” 孙有粮惶恐地说:“这可不行,要不我租你们的,工具都是你们真金白银买的。 我用一晚上,我给你一文钱。” 赵老大拍拍他的肩膀,“老弟你就踏实用吧。 你家妮子生病我帮不上忙,用我一晚上工具,我又不能掉块肉。 有那多出来的铜板,你买点吃的给妮子。” 孙有粮真是千恩万谢。 第二天一早,三子他们村后生来陈木头家上木匠学堂的事,就传开了。 张石头着急了。 他急匆匆地赶到冯大宝家。 “大宝啊,你听说没有?陈木头从邻村找来十几号人学习。 人家不仅交了木匠学堂的五十个铜板,还把工具原价买走了! 要不我们去找陈木匠低头认个错,再回去学吧。” 冯大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眼珠子转了半晌才道:“赵木头他急着赚钱,所以才去外村请人来学。 说白了,大头的钱是他赚,蝇头小利让给别人,工具钱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赚回来。 你有工夫就上山多砍点柴,采点野果到集市上卖。 这无本买卖,不比给他出力强?” 张石头琢磨一会说:“大宝你说得也是,靠山吃山,无本买卖我想干就干。 总比给他们干活,还要看他们眼色强。” 张石头再次被冯大宝说服,拎着柴刀上山去了。 ** 沈桃按照约定,隔了两日又登了青楼大门。 青楼不大的后院挤了二三十号乐师。 有弹琵琶的,有弹古筝的,还有拉三弦儿,吹唢呐的。 韩馥正指挥他们合奏,奏的曲子都是青楼里惯常奏那些。 欢快且艳俗。 一见沈桃,韩馥赶紧招呼:“沈掌柜来啦?快进来坐,听见我们刚才奏的曲没有? 这可是褚州最流行的曲调。 我按照你的要求做了改动,让他们用点力气奏。 来来来,从头来一遍,让沈掌柜听听!” 乐师们又从头开始演奏。 沈桃刚听了个开头就叫停了。 “韩妈妈,我说的节奏,不是让他们用点力气奏。 怎么说呢?我哼一个调子给你听听。” 沈桃回想现代DJ节奏,张口就来,“咚次咚次打次,咚次打次。” 就是所有的曲调全都卡上咚次打次的节奏。 有乐师摸到了门道,沈桃咚次打次了一遍,他就拨弄琴弦按着她的节奏来了。 虽然没有现代重金属那种冲击感,但也节奏明显,让人想跟着律动。 韩馥十分满意:“看不出来啊沈掌柜,你还精通乐理。 快快快,都忙起来,把所有曲子都按照沈掌柜的要求重谱一遍。 曲子改得好,我有重赏!” 乐师喜上眉梢,开始谱曲,时不时拨弄琴弦。 整个后院都被各种各样的曲调充斥着。 沈桃听得整个人都错乱了,“我先走了,等曲子谱出来,你选节奏最欢快的,然后让书画他们配着跳舞。 别跳得软绵绵的,跳得有力度一些。 动作要简单,让人看一眼就想跟着扭腰,就想跟着学。” 韩馥极聪明,从沈桃的言语和要求中,推断出了她想要的效果。 她道:“沈掌柜,那我就不多留你了,我这青楼要安排的东西也多。 赶明我的青楼开业,我再邀请你!” 沈桃听完,脚底抹油溜了。 她也就有这点本事,剩下的全看韩馥自由发挥吧。 ** 现下是八月底,天一日热过一日。 沈桃明白,这是要上秋的前兆。 一旦到了秋天,农户开始农忙,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寒冬。 她那个要炸出匠人的交流赛,要尽快提上日程。 商人的订单纷至沓来,农户才能在寒冷的冬天有事可做。 想到这儿,她一时也不敢停歇地去找徐以德。 彼时,徐以德正坐在院里乘凉呢。 两个衙差在后面给他摇扇子。 他的官袍扣子都没系好,松垮垮地挂在身上。 这要是被上官看到,非要治他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可屏县地界,他徐以德才是老大,根本没在怕的,就用这幅形象接见了沈桃。 “哎呀沈姑娘,你这个大忙人终于抽出空来看我了。 托你的福,最近越来越多的商户进入屏县。 这个月仅是从商铺收上来的税银,就比往常要高出一成。” 沈桃喝了口凉茶,舒服地哈了一声。 徐以德就是会享受,熬好的茶放凉,再到井里冰着。 喝到嘴里冰凉凉,十分解暑。 “徐大人,我这次来,还是有事求你帮忙!” 徐以德:“沈姑娘见外,有事你就说。都是为了屏县百姓,还用得上一个求字?” 他捏了捏小胡子,问:“这次是啥事?” 沈桃道:“民间有很多匠人,有人擅长做腌菜,有人擅长做酱料。 有人擅长雕刻,有人喜欢研究奇花异石,有人擅长特殊刺绣法。 我想举办一次匠人交流会,在全县范围内召开。 各行各业,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合适,就可以拿出来报名参赛。 我还要邀请百人商团来观摩。 一旦商人觉得合适,当场就可以下订单,您看可好?” 徐以德捻着自己的两撇小胡子,“这匠人交流会费心费力,若是商人不下单,岂不落了一场空?” 沈桃拍着胸脯保证,“徐大人,要是真没有商人下单,还有我啊? 只要产品质量过硬,我定能给它推火!” 徐以德:“好!沈姑娘,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你打算什么时候举办?都包括哪些行业?参赛流程又是怎样?” 沈桃与徐以德商讨了好一会儿,最终定下三大赛道。 第一赛道:农畜产品。 其中包含新品种农作物、奇花异草、牲畜家禽; 第二赛道:手工艺品。 包括针织、刺绣、雕刻、编织、织布,但不局限于此。 第三赛道:美食产品。 包括干菜、酱料、果干、美酒、调味品、新式糕点、特色美食,但不局限于此。 比试时间就定在九月十八,距现在半月有余,有足够时间准备。 有了上次的经验,就不用到处乱转找场地,直接用上次选的地址就好。 第208章 三大赛道 徐以德还记得上次开展技能比试大会,沈桃拉了许多商家打广告。 那一票他赚了一千多两银子。 这次他又挑着眉毛看沈桃,贼兮兮的笑:“这次还打广告吗?” 沈桃摇头,“这次可不打了,上次的技能比试大会是开给百姓看的。 这次的匠人交流会可是开给商人看的,产品为主。” 徐以德:“说得也是,我这就去准备。 沈姑娘,百人商团的事还得劳你费心思。” 沈桃比了个ok的手势。 “包在我身上。” 事关重大,沈桃去城东找刘大头。 为了吸引商人,她的邀请函不能太寒酸。 刘大头擅长雕刻,她打算请刘大头用薄木片雕刻一批邀请函。 沈桃说明来意,刘大头拍着胸脯保证,“给我三天!就三天,我交给你两百份请帖。” 沈桃:“银子怎么算?” 刘大头:“东家你可说笑了,区区请帖我还管你要银子? 说实话,我这个人有点心高气傲。 尤其是一个行业做久了,就想搞点更精专的东西。 只可惜我是个俗人,每天就是做家具。 还是人家指定什么样,我就做什么样,半点由不得自己。 因为这,我每天心烦着呢。 现下好了,我可以做茶桌。 茶桌好啊,一整块木头让我随心发挥,想雕什么样都行。 我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 以前人家都叫我刘大头、好一点的叫我刘木匠、刘师傅。 你猜那天来的商人他叫我啥?” 刘大头神秘兮兮的,眉梢眼角的笑意都藏不住。 他就差催促沈桃,让她赶紧问他,人家管他叫啥。 沈桃如他的愿问:“他叫你啥?” 刘大头双手背在身后,大肚子挺起,昂着下巴道:“他呀,有眼光,他叫我刘大师! 这一声刘大师叫的,我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都有劲了。 大师~他可是叫我大师哎~ 这辈子没白活!” 沈桃是万万没想到,一句大师对刘大头竟有这样大的感染力。 “你放心,以后叫你大师的人还多着嘞!” 沈桃商定好请柬的事就回了黑风寨。 徐以德也很快把告示张贴出去。 屏县街头巷尾都在议论。 “匠人交流会,分成农畜产品、手工艺品,还有美食三个赛道。 每个赛道的第一名奖银子一百两!” “那可是一百两!” “我真想赚这个银子,可我赚不到啊!” “哎?我想起来一个人,我家有个远房亲戚,听说会一门造油印(印泥)的手艺。 只可惜那油印太难做,价格奇贵。 头些年听说他把房都卖了,做了些油印想拿出去卖。 屏县没人买,他就拿到褚州去卖。 没想到让人半道给抢了,油印也毁了。 现在一家人就挤在破木屋勉强生活,可怜着呢! 我这就去通知他,万一他要是得奖了,那可就翻身了。 这一百两银子,他说啥也得分我一点。” “兄弟你还等啥呢?你快去啊! 我也得好好想想,我认不认识有本事的人,赶紧通知他来报名!” 屏县召开匠人交流会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似的,飞进千家万户。 对普通人家来说,这消息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对有些人家,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屏县有个背靠大山的村子。 村里的房子建得很密集,唯独有一户离群而居。 破木屋盖在山脚下,只有一间,四周用树枝扎成简易栅栏。 破屋子里住着一家四口,一对夫妻以及两个儿子。 男人打了一捆柴背回家,手里还拿着一株奇特的植物。 刚走到栅栏前,就见妻子冷着脸,把一堆瓶瓶罐罐扔在院子中央。 男人着急地扔下柴跑过去,跪在地上检查瓶瓶罐罐。 “你这是干啥?” “干啥?我要把你这些东西扔出去! 顾长河啊顾长河,我嫁给你这么多年,你一直在研究这些东西。 刚攒点银子,你就去买昂贵的材料往这些瓶瓶罐罐里添。 我不同意,你就说我没远见,说你这破油印能卖大价钱。 结果怎么样? 不仅没卖出大价钱,还害我们连家都没了,一家四口挤在这小屋子里。 就这么小个屋子,还要给你腾出地方,摆这些不中用的东西。 咱们省吃俭用存的银子,你就跟着迷一样都花在油印上,半点不顾及我和孩子。 儿子现在大了,眼看就要定亲。 你今天必须做个决断,要么把这些瓶瓶罐罐扔出去,往后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过日子,给儿子娶媳妇。 要不然,你就带着你这些瓶瓶罐罐给我滚!” 顾长河苦闷道:“秀芬,你不懂,这些东西真能卖大价钱。 你别这么生气,气大伤身。 你容我一段时间,你再容我一段时间。 若是卖不出去,我保证绝了做油印的心思。” 秀芬打定主意,今日必须要个说法,“顾长河,你听听你说的话? 从咱俩成亲第一日,你就是这么说的。 现在老大都十四,你还是这话! 我不是没给你时间,实在是日子太难熬,我看不到出路啊!” 秀芬坐在地上,把头埋在膝盖上大哭。 两人僵持之际,忽然有人在门外喊:“是顾长河家吗?” 秀芬怕人看笑话,用袖子抹了把脸,起身进屋。 顾长河回身道:“我是顾长河,你是?” 陌生男子激动地上去握住顾长河的手,“长河,我是李大贵啊,是你四姨母的妯娌的堂哥家的李大贵啊,你想起我了吗?” 顾长河:…… 没想起来。 李大贵十分自来熟。 “你家可真难打听,我去了好几个村子,听说你们搬来搬去。 好在终于找到了,你现在还做油印吗?” 一提起油印,顾长河双眼放光。 “你要买油印?给你看看我最近研究出来的油印,里面加了朱磦biāo、金桂、金碧、牡丹、美丽红、箭镞zú砂三十多样金贵东西。这油印色泽古雅、质地细腻,夏不渗油,冬不凝固。” 李大贵看着散落一地的瓶瓶罐罐道:“咋地,和嫂子吵架了?” “你不买油印?”顾长河略有失望。 “我不买油印!我来寻你,是想和你说你的机会到了! 县令牵头办了个匠人交流会,你这油印算是手工艺品可以参赛。 还有百人商团来观摩。 若是赢了,第一名有一百两银子赏银。 我特意跑一趟告诉你这消息,你要是赢了那一百两,你可得分我一点,也不枉费我一片心意。” 第209章 四处撒请帖 顾长河听到这个消息,呆愣半晌,泪水夺眶而出。 他双膝一软跪倒在地,拳头一下下砸在地上。 “老天你终于开眼了!” 他嚎啕大哭。 李大贵被他吓了一跳,以为他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吓傻了。 他一边往门口跑,一边说:“兄弟,我已经通知你了。 你回头要是得了那一百两,你可别忘了兄弟!” 然后飞快跑了。 秀芬虽然狠心把顾长河的东西扔出去了,可到底夫妻多年心里惦念。 她听到男人的哭声赶紧跑出来,抱着顾长河问:“咋了?这是咋了?” 顾长河紧紧回抱秀芬,泪水浸湿秀芬的衣裳,“秀芬,转机来了,转机来了!!” 秀芬刚才没听见李大贵和顾长河说了啥,但她也没追问,就抱着顾长河,让他把这些年的愤懑哭出来。 顾长河任由情绪发泄了一会儿,这才跟秀芬道明前因后果。 秀芬听闻顾长河还是没放弃油印,心中带着一丝苦涩地问:“你想去试试吗?” 顾长河重重点头,“秀芬,最后一次,这真是最后一次。 若这次我再不能出头,不用你说,这些瓶瓶罐罐我亲自砸了。” “唉!就听你的吧。”秀芬做出让步。 两人一起又把这些瓶瓶罐罐拾回屋里。 与顾长河有相同境遇的还不止一家。 石桥村一户人家姓王,男主人名叫王喜。 王喜的双亲卧病在床多年,家中条件极差。 他到了二十五岁才经同村人牵线搭桥,娶了村中一带着女儿的寡妇为妻。 寡妇名叫木杏,嫁给王喜后两人过了三年蜜里调油的生活。 日子虽然清苦,但俩人勤劳肯干,日子蒸蒸日上。 没想到王喜捉野鸡时误入深山,遇到了老虎。 老虎把他扑倒,把他的腿撕咬的鲜血淋漓。 好在有猎户路过,一箭射伤老虎救了他一命,却落得残疾。 公婆病重,男人坏了腿整日缠绵病榻,家庭重担全落在木杏一个人身上。 小妇人倒是有情有义,没撇下他们跑路。 家里条件差买不起药,木杏就整日上山采药,一来二去还认识了一些野生调味料。 以野生调料做辅,她做出的酱菜人人都道好,拿到集市上去卖,勉强给一家人混个温饱。 今日她又带着酱菜去集市,就听到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匠人交流会。 其中一项美食赛道,里面专门提出了善于储存的美食可参赛。 她动了心思,去县衙报了名。 木杏是这么想的,她的酱菜若是得了名次,那再好不过。 若是得不了名次,在全县面前露个脸,以后的酱菜能好卖一些。 县衙的人倒也和善,听说她报名,仔细地登记了她家住址,要参赛的项目后,给她发了一个牌子。 让她在九月十八这一天,以牌子为信物来参赛。 一连五六日,县衙门口都很热闹,全是来报名参赛的。 徐以德啧啧称奇,“我倒不知咱们屏县有这么多能工巧匠,还是沈姑娘这主意出得好! 哈哈哈,我屏县振兴有望啊!” ** 刘大头做得了请帖,差徒弟把二百张请帖送到黑风寨。 请帖用薄木雕刻而成,上面还有精致的镂空雕花。 最后棕油刷漆,不仅古色古香,还能透出木质纹理。 一看就高端大气上档次。 沈桃很是满意。 隔日,她就带着二百张请帖驱车赶往孟蒲县。 沈桃赶到时,正赶上几条大船靠岸,码头所有的摊位前都聚着人。 屏县特产的摊位前人数最多。 在摊位不远处,十多辆马车一字排开。马背上盖着一块布,上面绣着屏县两个大字。 沈桃大老远就看到大山领着三四个商人,来到马队
相关推荐: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狂野总统
军师威武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高达之染血百合
阴影帝国
虫族之先婚后爱
她太投入(骨科gl)
老师,喘给我听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