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别人,正是他的老爹。 老六叔刚还苦着一张脸,不过片刻就激动的喜上眉梢。 老哥! 你有眼光! 冯父似乎看不到别人眼里的诧异,浑不在意地又说了一遍:“容婶子的画报我全要了!” 冯茗挪动到他爹身旁,嫌弃地低声问:“你就不能买个正面人物?” 冯父切了一声,“你懂啥?爹的话本子里正缺个反面人物,我要拿着画报回去找灵感!” 沈桃手上的画报很快被抢购一空。 她看时候差不多了,就让赵青山护卫着演员们登上离开的马车。 食客们见演员都走了,这才开始吃饭。 又热闹了好一会儿,食客才全部走光。 庆丰楼安静下来,桌上杯盘狼藉,伙计们穿梭其中忙碌。 冯父则在柜台后满意地数钱。 这一天卖出去的东西,比往常一个月还多。 他从中拿出利润的三成,大概十五两,然后叫来沈桃。 “沈桃姑娘,今天多亏了你,庆丰楼才这么热闹。这是三成的利润,你收好,可别嫌少。” 沈桃也不推辞,这是之前就定好的,她收得问心无愧。 算上卖画报赚下的七两银子,这一趟出行,捞金二十二两。 这放到普通农户家,十年也够呛能攒够这些。 继续演个十场八场的,又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沈桃不多做停留,打算返回黑风寨。 冯茗想要跟着走,冯父拽住他,“儿啊,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你别急着走啊。 再在家住上两天,咱们爷俩好好给话本子润色润色啊。” 冯茗心想,可拉倒吧。 你那是写话本子吗? 那是抄小燕子传奇吧。 他赶紧推辞,“爹,你也知道我文墨不通。有我参与,说不定你的话本子就得搞砸。 爹你继续,我还是跟着沈桃回去,也好多在她身边学点东西。” 说完,他一溜烟钻上沈桃的马车,跑了。 就如沈桃预期的一样,往后的一个月里,她的团队周转于各个酒楼开办见面会。 到后来竟是有乡绅富豪办宴席,专门请他们过去撑场面。 每场至少都有二十两银子的进账。 不足一个月,又攒下二百多两。 时间飞快划过,雪落了一场又一场,再有三天就是新年了。 沈桃房里放了个炭盆,她懒洋洋地靠在炭盆边不想动。 黑风寨的人过惯了苦日子,丝毫没觉得寒冷的天气难熬。 他们都忙着洗衣服、拆棉衣,打扫房子。 沈桃觉得自己再这么待下去就废了,必须起来找点事做。 她穿上棉袄,蹬上棉鞋,两只手互相插在衣袖里取暖,这才用胳膊肘推开门走了出来。 刚一出门,凉气就从四面八方往她的脖子里灌,冷得她打了个寒颤。 鲁齐手里抱着个孩子,笑着迎面走来,爽朗地喊了声:“桃儿!” 这孩子正是赵翠兰的奶娃娃,起名叫赵小风。 原本翠兰要让孩子叫赵黑风的,感念黑风寨的收留之情。 只是沈桃觉得,叫赵黑风实在难听,这才改叫赵小风。 赵小风朝沈桃伸出肉嘟嘟的小手,嘴里咿咿呀呀地说唱,好像在求抱抱。 沈桃从鲁齐怀里接过孩子,“呦,小风这么开心啊,姨姨抱抱。” 鲁齐怀里空了,顺势开始汇报工作:“桃儿,过年的年货已经采办好了,按照你的要求,也给每个人置办了新衣。 只是……” 沈桃看鲁齐欲言又止,故而问:“只是什么?” 鲁齐道:“按照以前在村里的习俗,年前都要给人送点年货,表示头一年的感谢。 你看咱们要不要准备点,给去年支持过咱们的掌柜送过去?” 沈桃一顿。 她没成过家,还真没在这件事上操过心。 现在被鲁齐一提点,她顿时觉得应该走动走动。 沈桃一边逗弄孩子,一边交代:“鲁齐叔,这事就交给你和老六叔去办。 给各个掌柜都备点礼物,周记布庄还有传承首饰店礼送的重一点。 再另外备一份厚礼,我去拜访一下县老爷,冯茗他舅舅。” 鲁齐笑着说:“得嘞,我这就去办。劳烦桃儿你帮忙把孩子给她娘送过去。” 沈桃抱着孩子到处找翠兰,最后在暖棚中找到了她。 暖棚中的玉米已经抽穗,地瓜和土豆也都开出了朵朵小花。 翠兰正拿着一根羽毛,在这个花蕊上沾一沾,那个花蕊上沾一沾,是在授粉。 前世沈桃虽种过东西,但授粉这些大多依靠大自然的蝴蝶蜜蜂一类。 倒是没想过在暖棚中没有这些小动物,该如何授粉。 还好翠兰心细,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翠兰见沈桃抱着孩子来的,生怕累着她,赶紧伸手接。 孩子看到妈妈,开心地直挥手。 “翠兰,这段时间还习惯吧。” 暖棚里热,翠兰又穿着棉袄,脸热得红噗噗的。 她笑着说:“习惯着呢!谢谢东家帮忙,要不然我现在还不知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 沈桃刚才被鲁齐一提醒,想起年前串门走动的事,便说:“翠兰,年前你要不要去你哥哥嫂嫂家看一看?” 翠兰脸上先惊后喜,“我能回去吗?” “那为啥不能?你去找老六叔,让她把你的月钱结一结,顺便把你哥的月钱结了一并带回去。” 翠兰这次惊讶更甚,手指了指自己:“我?我还有月钱?” 沈桃看着她惊讶的表情觉得有趣,噗嗤一下笑出声,“你当然有月钱!难不成让你白给我干活?” 翠兰眼里聚起泪水,她强忍着不让流下来,推脱道:“我不能要!您收留我,给我吃给我住,还让人帮我带孩子,我感激还来不及,哪儿还能要银子呢。” 沈桃:“这话说得就不对了。我可没让旁人帮你带孩子,他们是看孩子可爱,所以都愿意帮忙搭把手。 至于你,干活认真负责,除了忙活暖棚,平日里还帮忙做饭,帮忙浆洗衣物,一整天忙得像个陀螺,我都看在眼里。 你别再推脱了,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你的小风考虑。 他长大以后要读书,还要说媳妇,哪儿能离得了银子? 莫非你是打算以后让我替你出这笔钱?” 翠兰一听这话,慢慢低下头,嗫嚅双唇道:“那,那我就收了。 谢谢东家!谢谢您……” 第106章 拜访县太爷 翠兰后面要说的话,肯定是感谢一箩筐。 沈桃听的麻烦,摆了摆手,“就这么说定了,你今天就回去吧,住两天也没关系的。” 沈桃走后。 翠兰抱着孩子找到郭婶子。 “郭婶子,我想回娘家看看我哥嫂,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照看一下小风。 我晚上就回来,绝对不会耽误事的。” 郭婶子看到赵小风,就想起自己的孩子。 她抱过孩子,贴心道:“你去吧,孩子我们带着。 只是,你不打算让哥哥嫂嫂看看孩子吗?” 翠兰脸上的落寞一闪而逝,低声道:“我倒是想。可抱着孩子回去,村里人还不知道要怎么嚼舌根。我被休回家已经让哥嫂难做了,怎么好再让他们被人指指点点。” 郭婶子表示理解,抱着孩子去一边玩了。 翠兰找到老六叔,领到了她和哥哥的月钱。 她和哥哥竟然每个人都能领到一两银子! 两人加起来足足二两! 二两银子,这在村里是大数目。 起早贪黑的干,一整年吃喝花销下来,都未必能攒够二两。 翠兰怀着激动的心情,揣起二两银子,又换了寨里发的过年新衣,这才朝山下走去。 路过县城,翠兰给小侄子买了糕点,又扯了些布,买了块肉,打了一斤酒,打算带回哥哥家。 翠兰大包小包,又穿着新衣裳,一进村就吸引了目光。 有那好事的婶子凑上来攀谈,“呦!这不是翠兰吗?这一个多月你上哪儿去了?买这么多东西啊,是回来看你哥嫂的?” 翠兰:“我给一个大户人家做工去了,临过年了,我告了假,回来看看哥嫂。” 那婶子还拉着翠兰,问东问西。 问她是在哪里做工,月钱几何。 能不能介绍她家闺女也去做工。 若是从前,翠兰根本拉不开面子拒绝,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在黑风寨待了一遭,李三老师每天教认字,教道理。 她明白了,很多糟糕的人情关系,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翠兰拒绝道:“婶子,天色不早,你早点回家吧,我还有事。” 说完她转身就走。 她走后,一脸笑意的婶子顿时变了脸,“呸!还做工?怕不是出去干什么不正经的买卖了。好人家的闺女,谁能这么短时间赚这么多钱!” 翠兰来到自家门口,大老远就看到嫂子李氏在门前扫雪。 “嫂子!嫂子!”翠兰小跑两步,手里拎着东西,让她这几步跑看起来有点滑稽。 李氏扔下扫把迎过来,“翠兰你回来了?咋还带这么多东西?” 她接过东西,这才细细打量赵翠兰,扯出一个疼惜的笑,“看着瘦了。” 翠兰笑盈盈的,“嫂子,我可没瘦,摸着腰上都长肉了。我哥呢!” “你哥在屋里,快进屋。” 两个小侄子正在屋里玩翻绳游戏,看到赵翠兰全都扑过来,“姑姑,你回来了!” 眼看过年,小侄子也没添新衣服,屋里也冷冷清清的。 翠兰赶紧放下东西,掏出怀里的银子递给赵青山,“哥,东家让我带来的,是你这个月护卫的月钱!” 赵青山刚刚还在愁着没钱过年,没想到这会儿钱就来了。 他又高兴,又羞愧。 “这护卫也不是见天都去,隔几日才去一次。 东家还给我按整月发,我心里过意不去。” “东家说了,以后还有用得到你的时候呢。 跟着她干,这钱只会越来越多,哥,你放心收着吧。” 赵青山担心翠兰在山上的境遇,夫妻俩拉着她说了好一阵子话。 天都快黑了,李氏起身要做饭。 翠兰拉住她:“嫂子别忙了,我得赶紧回去。 虽然东家给了我假,但是小风还在山上。 大家都是好人,愿意帮我拉扯一下孩子,可我不能没有自知之明。” 赵青山道:“你说得对,那回吧。我送你,你一个女子走夜路不安全。” 翠兰也没推脱,让赵青山送着回了山上。 鲁齐是个心中有数的,动作也够麻利,下山置办了一堆礼物。 鲁齐把最贵重的一些,送到了沈桃房间。 第二日,沈桃叫来冯茗。 两人带着礼物,套着马车直奔徐以德的府邸。 眼看就要过年,衙差轮流上班。 县老爷徐以德倒是清闲地待在家里,准备迎接新年。 徐以德府上的人都认识冯茗,痛快的放行。 刚走到前厅,就见徐以德穿着官袍,手里拿着官帽,怒气冲冲地往出走,边走边道:“过个年也让人不消停!都到这会儿了还告状,烦死了。” 看到冯茗和沈桃,徐以德给了个笑脸:“茗儿和沈姑娘来了,不巧了,县衙有事,我得去断一断。 你们若是无事就在家坐一会儿,估计一会儿我就能完事!” 冯茗经常来舅舅家,他道:“行,您快去吧,我带着沈桃在这儿玩一会儿。” 一个时辰后,徐以德去而复返,脸上的气恼却仍未消散。 眼看到了午饭时间,徐以德让厨房上了饭菜,招待冯茗和沈桃。 他自己去后堂换了身轻便的衣服才出来。 沈桃这时才郑重一拱手,“徐大人,眼看过年了,我备了一份薄礼,还望您不要嫌弃。” 徐以德很喜欢沈桃,毕竟这是给他带来过利益和名声的人,又是冯茗的朋友,故而轻松道:“快坐吧,都是这么熟悉的人了,还这么客气。” 饭菜很快上桌,两杯酒下肚,冯茗好奇心作祟道:“舅舅,刚才是啥事,让你这么生气?” 一提这事,徐以德脸上又浮现出气恼之色。 左右不是什么机密,徐以德便抱怨起来,“还不是那些放高利贷的地痞流氓! 年前逼到人家家里要债。 都是人,都得过年,缓两天再要能怎么样? 想治治他们,谁奈借贷文书齐全,抓不住把柄,好生让人气恼! 不止这一年了,每年到了年根底下,就给我来这一出,扰我清静!” 沈桃听到高利贷几个字,脑海中一阵翻滚。 现代人都是怎么解决高利贷的? 确切说并没有完全解决,但解决了大部分。 那就是向银行贷款,每月按时还一部分以及利息。 若把这个办法搬到古代呢? 沈桃一阵阵兴奋起来。 若只是她自己,她断然不敢。 毕竟这是个强权的时代,得罪人,小命不保。 可若是背后人是徐以德呢?! 第107章 说动徐以德 沈桃心情一好,筷子就挥舞得飞快。 冯茗经过一阵子的接触,自然十分了解沈桃。 他用手肘轻轻碰了碰沈桃的胳膊,从牙缝里呲出一句话:“沈桃,你怎么这么开心?是不是想到了解决的好办法?” 沈桃笑着低声回应:“思路并不成熟,容我回去再想想。” 两人的互动全落入了徐以德的眼睛。 徐以德私以为,这是有情男女的互动。 原本以冯茗的门第,应该配个闺阁贵千金。 但沈桃不仅医术高超,赚钱能力更是不凡。 这么一揣摩,冯茗能找了她,冯家乃至于徐家,都如虎添翼。 徐以德笑吟吟道:“你们二人在聊什么,这么开心?沈姑娘,不瞒你说,茗儿是我看着长大的,为人憨厚老实,对家人更是诚心。 茗儿,沈姑娘医术精湛,为人仗义,一起逃荒过来的人,她都能待如亲人。 你们若是互相有意,我可以为媒,替你到你父母那里去说和一番。” 沈桃:……你是咋看出来我俩互相有意的?我自己咋不知道。 冯茗肉眼可见的脸红了。 他慌忙辩解:“舅舅,你在说什么?我和沈桃在聊正事,她有办法解决放.贷的问题。” 沈桃用胳膊肘捅了捅冯茗,她还没完全想好,怎么这会儿就说出来了。 徐以德一听,眼睛亮了三分,“什么?!沈姑娘你有法子解决放.贷之事?若是这样,我可要替县里的百姓谢谢你了!” 说着,徐以德竟站起身来冲沈桃拱了拱手。 他心里美滋滋的,若是这能解决,百姓岂不是对他感恩戴德? “沈姑娘,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徐以德恭敬开口。 沈桃想了想才说:“徐大人,这只是我的初步设想。 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您听了不要见笑。 我观察咱们屏县的银号,大抵都是存银和兑换,就算是往出放银子,也只针对大户。 所以对急需用钱的人来说,地下放.贷者是首选。 可若是咱们的银号,可以给百姓拆借银两呢!” 徐以德眉毛微皱,思索半晌道:“拆借银两给百姓,若是百姓不还,又当如何?” 沈桃微微一笑:“据我了解,地下放.贷者往往是九出十三归。 以借.贷十两银,三个月归期为例。 借.贷者借了十两,到手九两,每一月追加一两银利息。 三月到期日,一并需归还十三两。 若是超期不还,按照这个标准继续滚利,直到还上为止。 有些地下放.贷者丧尽天良,为了牟取暴利,利息更是随意追加,百姓苦不堪言。 可若是银号可给百姓借.贷,利息低于他们,不仅可解百姓燃眉之急,也可给银号增加收入。 具体需这样实施,借.贷前,银号派人核实借.贷者的身家。 比如他有一座民房,银号预估出民房价值几何。 假如这房子价值十两,我们就借给他纹银十两,约定好三年之期归还。 计算好三年的利息和本金,分解到月,让其偿还,压力就小了很多。 若是还不上,或者拒不归还,我们就可以按照借.贷前签下的合约,收走房子以抵债。 当然了,卖出的钱需退还人家已经偿还过的部分。 若我们为此单开一家银号,一来是百姓不信任,二来没有大笔银两用于周转。 可若是和现有的银号进行合作,我们拿钱入股,有徐大人您做靠山,就容易多了。” 徐以德手指在桌上敲着,越敲动作越快,可见其内心之焦急。 他心中暗自盘算。 计算利息,按月收取。 短时期内见不到太多收益,可长远计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徐以德又问:“我大月皇朝的银号面对的大多是商户。 吸纳商人存款,再放.贷给其他商人获利,和你所说如出一辙。 若是推荐到全县城,普通百姓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他们都来借.贷,短期内又无力偿还。 再有商人大量借.贷或取银时,银号岂不是无力周转?” 沈桃继续道:“拿屏县举例。屏县虽然有不少的富户和商人,手中钱财庞大,可他们毕竟是少数人。 普通人手里虽钱财微薄,可基数庞大,这便是聚少成多。 若是吸引他们将手里的钱存进银号,岂不就有了资金周转。” 徐以德:“吸引普通人存银?存在银号又不能生息,办起来还颇为麻烦,岂如自己找个隐秘的地方存放合适? 更何况,银号万一倒闭,辛辛苦苦一辈子的钱就打了水漂。” 沈桃笑道:“您说出了重点。可若是存在银号能生息呢? 存的利润小一点,放.贷出去的利润高一点。 一来一回,银号赚得多,亏的少!” 徐以德神情严肃,慢慢道:“容我想一想,想一想。” 沈桃知道这不是小事,不是一呼一吸间能想明白的,所以道:“徐大人慢慢思索,可一旦做成,普通百姓可靠银号生息,缺钱的人又能靠借.贷周转。 利息不会忽高忽低,也不会因为借.贷而一夕家破人亡。” 事已经说到这种程度,几人再没心思吃饭。 沈桃和冯茗起身告辞。 冯茗在马车上问沈桃:“桃儿,我有些事想不通。 即便银号开办借.贷,百姓可从中周转,可一旦还不上,还不是要闹个家破人亡。 这和在市面上借.贷又有何区别?” 沈桃笑了笑,“冯茗,你不懂。银号要想长期开展这个业务,势必是要把借.贷的利息规范化、透明化,且低于地下放.贷者的利息不少,方能引人前来。 低廉的利息,只要认真劳作,还是能还上的。 还不上,房子或田地被收走,也合理正当,毕竟你用了人家的钱。 人只要健康活着,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 可那些地下放.贷者,为了一己私利,利息高得吓人,甚至仗着百姓不认字,写阴阳合约。 借给你钱时,一切都能通融,笑脸相迎。 可还不上钱,他们却变了一副嘴脸,养的打手在这时候派上用场。 轻则逼迫你卖房卖地,卖儿卖女,骨肉分离。 重则断手断脚,性命堪忧,一辈子就此毁掉。 多少无辜的女孩因此沦为风尘女? 又有多少男孩成为别人的家奴,一辈子仰人鼻息? 两者相比,孰轻孰重?” 冯茗低头不语,因为他被沈桃说服了。 这的确是利民的好事,应当推广。 再说冯茗和沈桃走后,徐以德在屋里转来转去,心思难安。 沈桃所提之事,确实对百姓有益,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且不说能不能吸引百姓存款。 若是把钱放给普通百姓,他们还不上呢?! 徐以德思来想去,又想起今日大堂之上,放.贷者嚣张的嘴脸,心中升起阵阵恶寒。 想他为屏县父母官二十载,虽然喜欢听百姓称赞,可说到底并没做出什么政绩。 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现在这有一件他去做了,就有可能会利福百姓的事,他到底做不做呢? 思量再三,徐以德朝门外交代:“帮我准备一份礼物,一张拜帖,我要去拜访全通银号的掌柜。” 第108章 洗大澡 徐以德的拜帖上约见的是第二日。 可全通票号屏县分号的掌柜李台却没等到第二日,当天晚上他就在庆丰楼摆了一桌,宴请徐以德。 两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徐以德看气氛不错,这才说明来意。 李台是个生
相关推荐:
缠绵星洲(1v1虐爱)
狂野总统
魔界受欢之叔诱(H)
阴影帝国
修仙有劫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沦陷的蓝调[SP 1V1]
心情小雨(1v1强制)
下弦美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