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婚姻止步 > 第68章

第68章

,要不要尝试一把? 我敢保证这绝对比跳棋还吸引人。” 商人哦了一声,“正好天色还早,那就尝试一番。” 鲁婶一一介绍了麻将里的条饼万,以及麻将规则。 其他水手去外面逛了一圈,手里拿着吃食走到沈桃的摊位前。 他们看到一群人正围着桌子好像在玩什么新型游戏,全都靠过来看热闹。 冯茗、沈桃、大山在外围观战,一边看,一边给周边人介绍规则。 水手们也慢慢入戏,还跟着着急。 “哎哟我的亲娘啊,人家打了八饼,你这该碰啊!” “哦对对对对,我刚没看着,多亏你提醒!” 现代人玩麻将都上瘾,更何况在没什么消遣活动的古代。 麻将玩儿了一圈又一圈。 天都黑了,这几个商人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沈桃催促道:“各位爷,天色晚了,要不今天先散了?” 一个商人遗憾请求道:“我这手气正好呢,最后一把,再打最后一把。” 一局终了,众人悻悻地推倒牌,依依不舍地站起来。 鲁婶:“几位爷,咱们船只要是没对接到货物,回去就是跑空船。 要不要订点东西带回去卖?” 几位商人对视一眼,而后有一人道:“今儿个太晚了,我们兄弟几个回去商量商量,明个一早给你们答复。” 虽然没能成交,鲁婶还是笑脸相送。 等商人走了,水手七嘴八舌地商讨着。 “这麻将的确有趣,咱们在船上来回跑,无趣得很。 要不合伙买一副麻将?跑船的时候也是个消遣!” “行!咱们合伙买一副!问问他们多少钱!” 沈桃在山上和众人商议过价格。 麻将在黑风寨卖五两银子一副。 毕竟那里接待的都是有钱人,五两对他们来说是小数目。 可到了码头,价格就不能定这么高。 毕竟饭店开在路边和开在飞机场里,菜品价格可是相差许多。 啥地段啥价嘛。 沈桃笑着比出三根手指,“这麻将我们卖三两!” “啥?三两?!你们抢钱啊!” 农家人勒紧裤腰带,一年到头也就能攒下二三两银子。 水手见天在外面跑,赚的的确比农户高,可三两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沈桃道:“不瞒您说,这麻将看起来简单,可做起来着实不容易。 您想想,做这一副麻将,得有人伐木吧。 得有人运送木料吧。 一百四十多个木块要挨个打磨、雕刻、上色。 成手工匠不眠不休三四天方能做出一副麻将。 我们还要进货、从屏县拉过来还要收运费、摊位费、人工费。 杂七杂八加起来,我一副麻将都赚不到你十文钱呢!” 沈桃说得可怜巴巴。 水手也被沈桃绕进去了,跟着点头。 他们又嘀咕了一阵,凑了三两银子递给来。 沈桃揣好银子,鲁婶赶紧把麻将包好递给水手。 他们兴致勃勃地带着麻将离开。 第198章 搭建运货团队 沈桃冲大家耸耸肩,“咱这就算是开张了!” 她拍拍手,“趁这会儿工夫,咱们把东西都摆好! 明早一来,咱们就正常营业!” “好!”众人异口同声。 沈桃这个摊位有三十几个平方,坐北朝南,方方正正的。 可摊位里砌了墙,又在两侧打了展示柜,剩余的空间看起来就是狭长的。 即便这样,也比其他摊位摆得乱糟糟的看起来通透敞亮。 她把茶桌摆在最里侧最显眼的地方。 好东西就是显B格,有茶桌镇店,摊位看起来更加高大上。 沈桃笑道:“今天就这样,咱们收工!孙大孙二一起去我家吃饭。 鲁婶手艺好着呢,让她给你们露一手!” 孙大和孙二也不推辞,憨笑点头,“好,好。” 大山上了门板,又落了锁,一行六人乘坐马车往城中行去。 天色已黑,已经没有卖菜和卖肉的,鲁婶无法展示厨艺。 不得已,他们在酒楼买了几个菜带回农家院。 大家都饿了,吃得那叫一个香。 孙大和孙二吃饱后笑着说:“东家,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冯茗自来熟搂着两兄弟道:“好兄弟,你们都是好样的。 以后要是有事,我还找你们!” “得嘞!冯哥,那我们就先走了。” 农家院拢共两间屋子,男人挤一间,女人挤一间,勉强睡下了。 第二日,沈桃几人赶到码头摊位时,昨天那几个商人竟然就在门口等着。 看到沈桃几人,他们赶紧迎上来,“哎哟,你们可算是来了。” 大山撤掉门板,迎几人进门。 一进门,商人的目光就直勾勾盯着沈桃的茶桌,以及桌上摆着的茶器。 沈桃全当看不到,邀请他们在茶桌前坐下。 “等久了吧,早上寒凉,喝杯茶暖暖身子。” 鲁婶送上一桶清水,顺便给茶炉引火。 烈火煮水,茶壶里发出滚水的咕噜声。 沈桃用热水烫了茶器,把废水直接倒在茶桌的雕花镂空上。 商人眼睛瞪大,站起来看。 “这水流下去了?” “正是,这下面有孔洞,直接流下去了。” 商人啧啧称赞,“妙啊妙啊。” 沈桃插花焚香,随后开始碾茶。 商人像好学的孩子,目光紧紧盯着沈桃的一举一动。 直到沈桃勾勒出最后一下,把飘着一幅画的茶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才如大梦初醒。 “桌子妙!这茶更妙!” 他们端起茶欣赏,都舍不得下嘴,半晌才浅尝一口。 苦涩的味道让他们皱起眉头。 随后苦涩消散,浓郁的茶香在嘴里弥散开,他们才舒展眉头。 一商人当机立断,“掌柜,这茶桌怎么卖?这茶器又怎么卖?” 沈桃笑道:“茶器我是替别人卖,至于价格几何,回头还得劳烦您到屏县跑一趟,挑挑种类,跟东家讲讲价。 至于这茶桌……” 沈桃伸出一根手指。 “一……一百两?!这价格是不是高了点?!” “您几位走南闯北,肯定看出我这茶桌的好处了。 这是整块木头雕刻,用的还是树根的位置。 也不是每个树的树根都能做成茶桌,可遇而不可求。 匠人还要根据树根形状雕刻,打造出不同的意境。 千桌千面,绝对不会相同。” 沈桃又是一顿巴拉,忽悠的形式跟之前忽悠水手一模一样。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卖给你一百两咱都没赚啥钱。 “几位爷,这东西在你们手里一转,就进了高门大户。 那可就不止一百两了,您说呢?” 商人被彻底说服。 “这茶桌我们每人定两个!至于茶器,还有那些小的物件,对了,尤其是那个麻将,我们也要定一些。 不过您这店面太小,我们想到生产的地方去看一看,亲自下定。” 沈桃:“正有此意!正好我要返回屏县,不如和我一起?” “求之不得!” 沈桃交代了鲁婶几句,就带着冯茗,还有几位商人一起返回屏县。 这是她拉到的第一波商人,招待起来十分用心。 到了屏县,她把几人安置在客栈住下。 随后把他们带到茶器店。 这几位商人一口气订了三千套不同品类的茶器。 把掌柜乐得合不拢嘴。 离开茶器店,沈桃又带他们分别去了刘大头和赵木匠家。 最后一站才是黑风寨。 让他们好好体验了一把游玩的乐趣。 商人感叹:“这几年我来过孟蒲县不下二十趟,还从来不知孟蒲县旁边还藏着一个屏县。 不虚此行啊! 沈掌柜,这次的货可要尽快给我赶出来。 若是赚到银子,下次不用您带,我亲自过来订货!” 沈桃收了定金,把商人送回客栈。 本以为下一波商人遥遥无期,没想到这波商人还没走,又有新的商人上门。 而且还是大山在孟蒲县找了马车,亲自带来的。 沈桃分身乏术,只好让大奎带着四处游走。 大奎还没忙完,刘婶又送商人回来了。 这下鲁齐也被派出去忙活。 沈桃心想,孟蒲县拢共三个人看店。 这总往回跑,那里肯定忙不过来。 更何况,从孟蒲县雇佣马车,这银子不都让孟蒲县的人赚去了吗?! 肥水哪儿能让外人田。 组建车队势在必行。 一方面拉客人往返孟蒲县和屏县。 再一方面,等出货了,还要往码头送货。 要是买车队,沈桃还要派人专门打理车队。 她黑风寨现在根本忙不过来,哪儿还分得出人手打理车队? 不如…… 现在农忙已经过去,不如借助徐以德的力量,召集屏县有马车、驴车、牛车的人家组成一个车队! 他们能赚到钱,黑风寨也省事。 沈桃把活儿分配下去,急匆匆去找徐以德。 徐以德今天没坐堂,一反常态地给里长们开会呢。 主要是召集村民去山上寻泉眼,防止干旱。 沈桃等了许久,里长们才领了任务三三两两离去。 徐以德不常干正事,多干一点,都能累虚脱,整个人瘫在椅子上。 衙差禀告:“徐大人,沈姑娘已经等候您多时,您要不要见一见。” 一听沈桃来了,徐以德立马坐直,扶了扶官帽,“那是要见的,快让她进来,上茶上茶。” 衙差出门小声对沈桃道:“大人要见您,快去吧。” 一进门,沈桃踱着小碎步行礼,“大人,好久不见。” “沈姑娘你来了怎么不吱声,在外面等久了吧。” 沈桃现在是大忙人,她也不客套,直奔主题。 她洋洋洒洒讲了一大堆。 徐以德拄着下巴听得认真,越听越激动,两个眉毛挑得来劲儿。 “你是说……你是说,你把孟蒲县的商人拉到咱屏县了? 而且还在咱屏县订了货? 你还想在屏县开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好好好!太好了! 孟蒲县那个冯小眼儿每次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仗着他们孟蒲县有码头处处压我一头。 现在好了,他们孟蒲县的商人都是咱的了! 沈姑娘,只要你能干的起来,你是要地给地,要人给人! 哈哈哈哈……冯小眼儿,看你下次还怎么牛!” 第199章 徐以德的支持 孟蒲县的县令叫冯家照,眼睛很小,徐以德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冯小眼儿。 只是徐大人啊,你这关注点是不是错了…… 咱的目标是改善民生,而不是气冯小眼儿。 其实,在徐以德心里没啥区别。 改善民生,顺便气死冯小眼儿。 徐以德美够了才问沈桃:“沈姑娘,你来找我,到底是有啥需要支持的?” 沈桃道:“当务之急是组建一支运货队。 我想借您的名声,号召家里有马、牛、驴车的百姓,趁着农闲时出来拉活,有车厢能拉人的优先。” 徐以德大手一挥,“好办,我可以让师爷拟告示贴出去。 只是这价格如何定?在哪里领活?” 沈桃沉吟片刻道:“目前有不少货要送到孟蒲县,我在孟蒲县有个农家院,正好可以用来囤货。 价格嘛,就按市场上拉货的价格算,银子我来结。 至于拉客人往返孟蒲县和屏县的,一来一回得一天时间,价格定七十文吧。 他们直接与商人现结。 这事一定要和运货队的人说清楚,不能随意抬高价格。 一旦乱收费,会引起商人反感,认为咱屏县坐地起价,后续生意难成。 领活儿的地方,我还没想好,容我想想。” 徐以德:“这有啥好想的,牲畜市场只有寥寥几户,回头我找人在市场前面盖个棚子。 每日需求多少辆车,直接在棚子里挂牌儿展示。 要是没货可拉,还可以在牲畜市场那里等着拉客人。 一来二往,拉货的都知道去那里寻车。 我这儿正好有个识字的衙差,我先给你放那儿盯着,怎么样?” 沈桃一听,心中更加感谢。 虽然黑风寨里的人都在学写字,可他们还达不到提笔就写的状态。 有个会写字的人帮忙,简直不要太好。 沈桃把事交代给徐以德后,返回黑风寨,正赶上陈宁押着两辆牛车来黑风寨送货。 车上堆着高高的货物,用麻布遮盖,绳子又捆了一遍,结结实实的。 陈宁脆生生地吆喝:“都慢着点,稳重着点啊!” 二三四五师兄跟着一起来送货,笑着打趣,“已经够慢啦,保证不会把货物颠下来。” 牛车比马车走的慢多了,一个小山头爬了将近一个时辰。 陈宁大老远打招呼:“东家,我们来送货啦!” 不过短短几日,陈宁就晒黑不少,可她看起来很开心,眉梢眼角都挂着笑。 沈桃:“行啊,都能来送货了。 正好我有事要和你谈,也省得再跑一趟。” 陈宁虽然当了管事人,但大多是管些杂事。 现在沈桃正儿八经地说要和她谈事,她非常开心。 “搬货验货交给寨中人就行,你跟我进屋。” 陈宁跟着沈桃进了她的房间。 沈桃扯过一条凳子,又给她倒了杯水,笑问:“管事比绣花累吧,后悔吗?” 陈宁大口喝水,而后笑得灿烂。 她这个岁数是青春正好时,这个笑让她像骄阳一样灿烂。 “我可不后悔,管事虽然乱,但是我管得开心。 绣花啊,我一天得在手上扎十个洞,坐一整天也不能动,烦闷死了。 倒不如现在快活。” 沈桃又和她聊了许多。 陈宁管理木匠联盟不过短短几日,倒是发现不少问题。 比如有些木匠眼高手低,明明手底下没几个人干活,张嘴就要讨一大批货。 还有的木匠耍小心思,为省木料会把搓衣板做薄。 陈宁直接拒收,为此还和人家大吵一架。 她还专门找人写了一个条款,挂在牌匾底下,声明绝不收次品! 沈桃赞叹她做得好。 “咱们还没有打开市场,所以品质一定要过关,还有一件事我想和你商量。” 陈宁:“东家你说。” “按目前的情况看,木匠活只会越来越多。上次你也看到了刘大头的茶桌,市场反应很好,订货的商人很多。 做那样的茶桌,需要成手老师傅做。 这样的话,小物件只能靠学徒来做。 即便这样,也满足不了缺口。 你看,能不能开一个木匠学堂,利用晚上的时间,召集闲暇的村民来学。 学上几个月,就可以上手干些简单的活,比如做搓衣板。 你们的压力能减小,也能保证出货量。” 陈宁一拍大腿,“我咋没想到?昨天还和我爹抱怨人手不够来着。 只是吧……一旦让村民来干,肯定有偷奸耍滑的人。 到时候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陈宁考虑的不无道理,村民没有大局观,只想着眼前的利益。 为了赚快钱,难免滥竽充数,偷奸耍滑。 沈桃沉吟半晌道:“这也好办,比如你让村民做搓衣板,先定下标准。 回头找个老实可靠的人质检。” 沈桃怕陈宁不懂质检的意思,又解释道:“质检就是检查质量,所有货品经他手过一遍。 合格的给钱,不合格的拒收。 每月还要定一个日子,组织村民上山种树。” 沈桃是时时刻刻忘不了种树这茬。 陈宁:“东家您说得对,我心里已经有了质检人选。 他是我们村最德高望重的人,而且膝下子孙众多,也不怕有人去他家找茬。” 两人交谈的工夫,老六叔来敲门了。 “老六叔,快进来。” 老六叔冲陈宁笑笑,“货已经搬下来了,你们做的可真不错。 我找人又查验了一遍,一样次品都没有!” 陈宁略带骄傲,“那是自然,我一个个过手,定是不能让次品混进来的。” 沈桃交代老六叔结尾款,顺便把一张写着订单数量的字条交给陈宁。 陈宁展开一看,激动地叫出声。 “一万……一万三千单?比上次多将近一倍了!” 沈桃笑笑,“搓衣板、孔明锁、跳棋、飞行棋、麻将加起来一共一万三千单。 等以后商人多了,单笔就能达到一万三千单。” 陈宁手心出汗,“我先回了,得抓紧安排木匠做。” 广合村,陈家。 陈宁一到家就火急火燎地把订单给他爹看。 陈木头:“乖乖,刚做完七千多单,又来了一万多单!” “爹,东家和我商量了一个事。” “啥事?” “听东家的意思,以后订单会越来越多。 就算把所有木匠都召集在一起,人手也根本不够用。 要不咱开个木匠学堂,教村民手艺。 把简单的刨木头,做搓衣板这样的活儿包给村民。 咱们压力也小了,村民也能赚到钱。” 陈木头叹口气,“啧~大家伙现在看咱赚钱也眼红,好多人过来打听,想来做工。 你要是一招呼,全村的人都得来。 谁好谁坏咱也分不清,到那时不乱成一锅粥了。” 陈宁坐车的一路早就想好的对策,她道:“咱先不说学会后给他们分活儿干,木匠学堂也象征性收点铜板。 而且要让他们自备工具来学。 木匠工具一套下来也不便宜呢,若是诚心想学的人,自然会买工具,交银子来学。 花了银子就会上心,不会浑水摸鱼。” 第200章 筹建木匠学堂 陈宁眼睛亮晶晶的,询问陈木头的意见。 陈木头苦笑,“唉!你现在是管事人,东家也认可你,喜欢你。 你想做什么,你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大不了我给你兜底。” 到底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虽不愿意她东奔西走抛头露面。 可谁叫她喜欢呢? 他这个当爹的也只能支持。 陈宁:“好,我这就去找赵爷!赵爷为人刚正,这个消息由他来公布,相信没人会反对。 后期我还要请赵爷来给我坐镇,把一把质量关。” 赵长顺是广合村的里长,今年六十多岁,他成亲早,已经当上太爷爷了。 他读过私塾,膝下八个儿子,两个女儿。 目前有六个儿子留在广合村种地,另外两个在屏县当掌柜,也算是出人头地。 他的两个女儿也嫁得好,老大是商人妇,老二嫁到屏县,是秀才娘子。 赵爷虽一把年纪了,但也没闲着,经常组织村民挖渠,打井。 前两年天旱,村里正是靠井水浇田,硬是没因为干旱而少了收成。 故而,村民对他的话无比信服。 陈宁是个懂礼数的,提了一瓶酒来看望他老人家。 村里人思想保守,讲究什么爹娘在不分家。 赵爷儿子多,家里住不下,他老早就分家了。 分家也有分家的好处,不仅没有家长里短的矛盾,八个儿子都愿意孝敬老人。 别看现在屋里空落落只有老两口,可一到逢年过节,家里热闹着呢。 陈宁叫门:“赵爷,在家吗?” 赵爷的老伴开门,“呦,是宁丫头来了,老头子在屋里躲阴凉呢!” 陈宁进门果然看到赵爷坐在躺椅上摇扇子,手里拿着一本书。 “宁丫头过来了。” “赵爷,给您带的酒。” 赵爷起身坐直,“来就来,咋还拿东西。不过啊,要是别的东西,老头我就让你带回去了。 可你带的是酒,老头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陈宁笑笑,“拿来就是孝敬您的。” 赵爷打开塞子闻了闻酒味,“嗯,香!对了宁丫头,听说你家弄了个木匠联盟,你帮着你爹管事,见天忙着呢。 今天咋有空来看我这老头子?” “赵爷,您可不老,我今天来是想请您帮忙的。” 陈宁把事情原委一说,后又补了一句,“等他们学个一两月,能刨木头,我就给他们分些简单的活做。 我还想请您出山,给我把关质量呢! 您老爷子说一不二,是咱村最有威信的人。 这事除了您,谁也干不了。” 赵爷被彩虹屁拍得舒坦,“宁丫头,你说的可是好事。 若村民都学了手艺,能跟着干些活,家里就多一个进项。 数九寒冬的天,都有活干有饭吃,这日子就有奔头。 这事包在你赵爷身上,一会儿我就挨家挨户去说说。 倒是你这个木匠学堂啥时候开课?” “得给大家准备工具的时间,五天以后吧,每天晚上到我家,让我爹教。 过阵子,我再请请其他木匠。” “好!那宁丫头

相关推荐: 虫族之先婚后爱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缠绵星洲(1v1虐爱)   媚姑   心情小雨(1v1强制)   小怂包重生记(1v2)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下弦美人(H)   我以力服仙   阴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