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旧疾3 年未再明显反复。他介绍的相近证型胃脘痛患者,大多也都是用此方为主,略作加减,治疗效果也都基本满意。 按语:该患者自幼务农,忍饥劳作,饿甚饱食,冷热不避,也就成了 “家常便饭”,久而久之,自然 “肠胃乃伤”。病久正虚,仍然坚持劳作,故见其形体偏瘦,精神略显疲惫。用药以健脾和胃、制酸止痛之剂,应属对证。如其本人所说:“只要胀气、胃痛消除,我精神精力很快恢复。” 这也是因人对证施治,用药正中肯綮,所以治之效果满意。更可贵的是,患者明白自己的毛病是因何而起,医者点到,随即注意。故旧疾治愈后疗效巩固,3 年未出现明显反弹。要说功劳,应归功于患者本人。 7.胆胃不和,痰热嘈杂 梁某,女,47 岁。2012 年11 月3 日首诊。自诉:“胃中时常嘈杂,即使是刚吃完饭,依然感到不适。夜间难以入睡,有时呕吐苦水、酸水,胃部感到很难受,还不时出现头闷、眩晕、两胁痞满,甚至神情郁闷。做过多项检查,只确诊了‘反流性胃炎’,其余未见异常。如此已有3 年之久,吃药打针,治疗无明显效果。若遇饮食肥腻、辛辣、寒凉及饮酒与心情不好时,嘈杂欲呕、脘胁痞闷、眩晕失眠等症随之加重,是不是更年期反应?” 刻诊:视其形体偏胖,精神略显微烦,面色如蒙垢尘,两颧骨处隐隐淡暗微青;舌质乏泽,边有齿痕明显,舌苔暗黄微腻;切其脉,弦滑微数,右关尤为明显。辨证:痰热上扰,胆胃不和。治法:清热祛痰,和胃降逆。方用温胆汤为主加味。清半夏9g,竹茹18g,枳实12g,茯苓18g,陈皮12g,甘草6g,黄芩、漂白术、酸枣仁各15g,木香、砂仁(后下)各9g,厚朴12g,生牡蛎30g,生姜3 片,大枣3 枚,3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三煎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药渣宽水再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尽量保持心情平和,饮食要偏于清淡、温和容易消化,勿人为熬夜,劳逸适度。 温胆汤主要作用为祛痰降逆,和胃止呕。常用于胆胃不和,痰热上扰,眩晕不寐、嘈杂欲呕、口苦胁满等症。加黄芩以清三焦之热;加漂白术以燥湿健脾;加酸枣仁以疗胆虚不寐;加木香、砂仁、厚朴以理气和胃降逆;加生牡蛎以祛痰、潜阳、平眩。寄希痰热降、肝胃和、虚阳上潜得以平息,胃中嘈杂去,眩晕不寐除。此类胃脘痛虽不算多,但时而有之。每用此方因人加减治之,效果尚可。 11 月9 日二诊。自诉:“服药效果可以,起码这三四天嘈杂痞闷减轻,夜能入睡,头脑也感觉清醒了许多。” 复诊其舌脉,似无明显变化,可能是病久之故。原方续服5 剂,煎服法及注意同首诊。 半月后患者电话告知:“老先生,我的毛病已基本治愈,谢谢您的费心。这些年药也吃够了,如有反复,还会再去麻烦您的。” 按语:如梁某病症相似者,不愿吃汤药的,亦可用左金丸以竹茹、酸枣仁各15g,生牡蛎30g,煎水送服,口感、疗效均可。但无汤药对证加减灵活、效果理想。同样病症,治法很多,凡能对证用药,切中病机的,大多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取向狙击
盛爱小萝莉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天下男修皆炉鼎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