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白一阵的。 作为神经外科的医生专家,他们在全国的神经学领域不能说领头羊的存在,那至少也是翘楚级别的。 此时无比自信的方案,却没在病人身上得到反馈,可想而知他们的震动是多么的强烈。 尤其是刚才,两人还大言不惭的跟李向南说的有板有眼的,就差让他等着章之洞醒过来打对方的脸了。 可是事情,却似乎事与愿违。 章之洞没醒,一点转醒的迹象都没有。 如果不是心电图检测仪上的心跳跳动的指数有上升一点点的趋势,他们怀疑刚才这一通治疗,是假的,是白做的。 一旁的朱小海倒是没有那么多心里活动。 他年纪比万新春和陶言要小十几岁,也才四十多,之所以能够跻身神经学领域的前列,那都是凭借自己不停的做手术做出来的,是完全凭经验和技术说话的。 刚才在会议室里,他就一直坚持让李向南参与进治疗里,集思广益,兴许可以有不一样的治疗方案,这对于及时救回来章之洞有重要意义。 可不管怎么说,都被万、陶两人以行业权威、中医泰斗以及对西洋设备的不放心为由驳回去了。 朱小海也只能去打配合,帮着做工作,实际上看到李向南带着人闯进来时,他还是很欣慰的。 现在看到万陶两人的办法对于章之洞的诊治并没有作用,心里才终于有了丝后怕和庆幸。 后怕和庆幸的是,如果章之洞被送来的,不是这燕大影像楼,而是其他的医院。 那么恐怕不会有李向南进来建言献策,大伙儿肯定会在针灸法治疗无用之后束手无策。 幸好有这小子啊! 此刻的手术室外头。 “嘶,章省长没醒?” 听到身边一群吸气之声,顾秘书转了转头,小声道:“尹秘书,别着急,你领导肯定能醒过来的!我们要有信心!” 说完,他以前辈的姿态拍了拍章之洞的这位随身秘书,转头跟沈千重对视了一眼,轻声道:“沈部长,看来你的判断的确有根据!李向南这小子肚子里的确有货,我看的出来,他对于自己的治疗方案,很可能早就有准备了!” 柳立庭振奋的笑了笑。 沈千重谦虚道:“顾秘书,让我们继续看吧!” 顾秘书和周围的领导对视了一眼,心下却也燃起了一份好奇,紧张又忐忑的看向了手术室里。 此时此刻,里头却有些安静。 李向南瞧了瞧万新春和陶言看似在等待着什么,却已然有些难堪的脸,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却也没在他们的团队面前去说多么让人下不来台的话。 这就是格局! 而是淡然的笑了笑,走上前道:“万医生陶医生,如果章省长本身没有高血压,那么你们两人的治疗绝对是正确的!我也赞同你们使用中医的针灸疗法对他进行治疗!” 作为‘对手’,李向南竟然率先肯定了他们的付出,这让万新春和陶言听了,脸上一阵尴尬,更不好意思这个时候去说什么大话了。 朱小海却听出了李向南话语里蕴含的信息。 “小李,你的意思是,章省长的病情,其实还有深层次的原因?你不妨跟我们说一说!” “朱医生,那当然有!”李向南点了点头,没有先解释,而是先招了招手,唤来桂景,询问道:“万医生,陶医生,可以收针了吗?” 两人不太明白他想干什么,默默对视了一眼。 陶言撇过了头。 万新春眼神有些灰暗。 医生这一行,比较忌讳的是在自己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被同行挑刺打脸,还顺利打下来了! 可现在如果继续坚持自己这没用的针灸疗法方案,也于事无补! 章之洞仍然救不回来! 他们心里头再生气,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发出来。 情况不允许,病人的身份更不允许。 外头还有那么多领导等着,一分一秒都是治病救人的关键! “收针吧!”沉思几秒钟,万新春挥了挥手,带着自己的团队开始拔出银针。 两分钟之后,章之洞身上的银针全数被拔除干净。 李向南朝桂景喊道:“注射甘露醇!” “你要干啥?” 这时,一直铁青着脸的陶言却忽然出声,想去阻拦桂景。 李向南却把她的肩头一按,轻声道:“桂姐,你做你的!” “你……”看到这家伙似乎一点不在意自己的意见,陶言脸上顿时腾起了一片火气,直接拿身子挡住了桂景。 “陶医生,你难道就不想知道章省长的为什么会昏迷?这件事情如果还按你们的治疗方案去走,你们不光救不活他,还会直接延误病情!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你想清楚了!” 李向南就这么站着,直视他的双眼,冷静锐利的眼神在对方脸上如刀剑一般削刻着。 这眼神看的陶言一阵心虚。 万新春伸手想去拉他。 李向南却猝然转头提醒他:“万医生,让陶医生自己决定,如果他说自己可以对章省长的性命负责,不需要我李向南出手相助,那我立即带着我的人离开!” “……” 这话一出,万新春的嘴角都抽动了两下。 这样的承诺,谁敢做啊! 更何况是现在,他们的方案明显已经不行了。 水平孰高孰低,谁更加自信,几乎场中的人全都能够看的出来! 李向南如此坚定的站在这里,想要挽救章省长的命,他必然是有所依仗的! 一般人可没那个胆气和魄力,去大包大揽的把这么大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的。 陶言更是被他这句话憋的涨红了脸,愤怒道:“那你就能对章省长的性命负责?你就有信心把他救回来?你要是救不回来又怎样?” 啪! 一份工作证被猝然拍在一旁的工作架上。 “如果我救不回来章省长,把我这影像楼负责人一撸到底!按照医疗事故追究我的责任,该坐牢坐牢!该枪毙枪毙……” 轰! 这话一出,就连万新春和陶言团队里的许多医生助手眼睛都亮了起来,佩服无比的将眼神投射在李向南身上。 王德发王奇桂景方宇时芳全都咬了咬牙,他们心里头有团火在燃烧,斗志在这一刻冲到了顶峰。 陶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前辈,竟然在此刻从这个年轻人身上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和澎湃的气势。 这压力这气势让他抬不起头,更让他无所适从之间根本没有胆气再去跟李向南辩驳什么! 陶言惊愕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瞳孔震动,肩膀甚至还颤了颤,数秒钟的对视之后,他终于低下头,默默的让开了身子。 瞧他这幅模样,朱小海莫名觉得心里有莫名的炽热在蒸腾,他看着李向南的目光一瞬一瞬的亮起。 万新春哑口无言的低着头,心情十分复杂。 他相信此时此刻的陶言专家跟自己的心情肯定一样。 真理越辩越明。 在章之洞的病情这件事情上,他和陶言没有集思广益也没有博采众长,而是固执并偏执的选择了自认为稳妥保险的治疗方案。 可实际上,他们盲目自信的同时,也增加了章之洞病情恶化的风险。 如果不是面前的李向南主动站出来‘顶撞’反抗他和陶言,那么章之洞将被他们的‘错误’推向深渊,引发不可收拾的下场。 现在李向南以坐牢的后果抗下所有,他这看似是在对抗他们两,可却是拿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坚持治疗病人正确的道路,怒斥不公,反抗伪权威。 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李向南这是在拯救他们的医疗卫生前途,在帮他们两挽回无法收场的结局! 这个年轻人一心只为事业,一心只为救人,心中唯有一片赤诚。 可是他们两呢? 却差点因为自己的盲目自大,几次三番的鄙视李向南!葬送了章之洞的性命! 几十岁的人了,竟在这个年轻人面前输的如此彻底,心里产生的愧疚和难堪快要爆棚了。 一相比较,格局高下立判! 然而李向南只是平静的收起工作证揣进了口袋。 “桂姐,注射甘露醇!” 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促进水分排出,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他喊了一声并朝身后道:“奇哥,方宇,推扫描室!快!其余人准备手术!” “是!” 所有人立即忙碌起来。 看着章之洞迅速被推出病房,朱小海终于还是忍不住了,趁着这个时间点赶紧问道:“小李,现在能否告诉我,章省长昏迷的深层次病因到底是什么吗?” 第611章 听到朱小海的问题,李向南微微一笑,一边吩咐护士长郭芳几个护士给几人穿戴手术无菌服,一边解释道: “朱医生,按照南皖省省立医院给出的信息和章省长本身的既往病史来看,他是有高血压的对吧?” “对!”朱小海毫不犹豫的点头。 此时,一旁的万新春和陶言对视了一眼,两人也默默的竖起了耳朵。 刚才的一番交锋,两人对李向南这个年轻人态度上的表现很受触动,同是医生,这些年里他们两人对于医学上的研究还是很在意的。 不得不承认,如果李向南的医理辨析做的到位的话,他们也不介意听一听这个年轻人的道理。 “章之洞省长的病症,在医理诊断上叫做高血压脑溢血!” 可李向南的一句话,就让包括万新春陶言在内的三个医生顿时惊住。 高血压就高血压,怎么还整出脑溢血了? 这种判断和直言不讳的定论,一下子让三个医生都为之愕然。 他们是知道国人在生活水平提上来之后,高血压这种病症逐渐开始在普通大众里蔓延的。 不管是国内的医生,还是国外的各种学术论刊,都提起过高血压的病症。 所以三人都不陌生。 但是脑溢血…… 说实话,现在国内的医学水平,对于这种病症还没有多么深入的研究。 一来是本身的医学条件简陋,CT扫描机也才刚刚引入国内,更别提什么核磁共振技术、DR系统、CR、工频X光机、推车式B型超声波诊断仪、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高压氧舱、直线加速器这些大型的医疗高精尖设备了,除了李向南,一些大医院的医生很可能都没有听说过。 在诊断上,自然对于神经领域、脑部的病症带出来的一些并发症,拥有相当领域的空白。 二来,则是国内本身的医生素养也参差不齐,这不光是本身国力上的差距,没有相对富裕的土壤培养医学技术人才,另外教材陈旧落后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还有一些老医生个人医术虽然高,但受限于现实原因,以及本身的教学水平实在有限,导致医学人才其实在全国范围内来说,确实短缺。 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包括脑溢血在内的许多疾病,在国内医学领域上,还是空白的存在。 “这个名词后面有空我会专门跟几位详细解释病情成因!” 受限于时间,李向南也只能点到为止。 如果要将脑溢血这事儿解释清楚,没有个几堂课的时间是下不来的。 但这话落在朱小海三人耳里,却已然有了新的变化。 朱小海是在联想相关的知识,开始给自己头脑风暴。 而万新春和陶言则是更有些震动了! 从知识层面来说,面前的年轻人表现出来的渊博,绝对是两人望尘莫及的。 其他不说,关于脑溢血,两人真是无比陌生。 此时,两人对视了一眼,脸上青白相接之间,对李向南的态度,却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陶言看了看忙碌的外头走廊,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感觉到了自己知识贫乏差点酿成大错的后悔。 他忍了半天,瞧李向南在吩咐王德发等人准备手术器材,便难为情的催促道:“你继续说啊!” 李向南回头看是他,倒也没张口骂他早干嘛去了,现在是学术交流,犯不着,后面有的是机会揶揄这老头。 “记得早上黄科长报告的事情吗?章省长是在雪灾救灾现场昏迷的!” 万新春急切道:“是的,这能说明啥?” 李向南继续道:“身为医生,在剖析病人病情的时候,一定要鞭辟入里,大胆假设,仔细论证!章省长这事儿,我们不妨假设一下!” “小李你快说!”朱小海听到兴头上,连忙催促起来。 “章省长忧心雪灾治理,连日的工作,肯定会感觉到身体疲惫。而恰好在今天,他一定感觉到了身体上发生的异常,甚至感觉到了脑部的不适,甚至有点晕眩缺氧的症状,在还有理智的时候,一定吩咐了随行人员拿药,这个时候为了保证自己工作的连续性,不耽误整个雪灾防治的进度,他的服药剂量,绝对大大超过以前!” 李向南的话暂时停下,留给三人充裕的思考时间。 陶言沉思了一会儿,马上道:“所以,章省长的确出现了因为过量服用了降压药物,导致体内血压急速下降,产生了面色苍白四肢骤冷表层现象,而直接昏迷了过去!” 万新春也点头道:“我们的诊断确实没错!但小李的意思是……” “不错!我说了,他低压昏迷按照你们的诊治确实可以起到作用!还能救醒他!但千万别忽略了章省长持续昏迷的主要原因,那是高血压脑溢血!底层逻辑在这,他是先身体不适脑部出血,然后马上服药产生了昏迷!脑溢血的病症不处理,他就会长时间的昏迷下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危险!” “原来是这样!”万新春愕然,目光闪动,在消化着李向南的准确剖析。 “我服了!经过你这么一说,我彻底理解了章省长为什么用我的方法救不回来的原因了!你说治标不治本,我现在算是明白了!” 陶言脸上一片羞愧神色,对李向南的话深以为然,同时为自己的固执和偏见而感到抱歉,他憋红了脸,看向了视线转到自己身上的李向南,不好意思道: “小李,我这个老头子差点就酿成了大错!幸好你能有这样的魄力站出来,没让我们几个老家伙把错误继续下去,否则……否则……” “否则,去坐牢的那就是我们两个了啊!”万新春很是唏嘘,他看到朱小海张了张口,把手摇了摇,“朱医生之前还拼了命的劝我两多听一听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哎,说来都惭愧!” “你两个老前辈倒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就是太固执了!时代是日新月异的,做学问做技术更要与时俱进!”一旁的王德发幽幽的说。 “……”两人浑身一震,相互间看了一眼,很受震动。 陶言羞赧道:“这位小同志说的对!我们接受批评!” 王德发咧了咧嘴,和李向南相视一笑。 “哎,这方面我们确实有点故步自封了!之前我们在外头,也听说了燕京大学搞了这什么扫描机,当时还不屑一顾……”陶言又很是羞愧的说。 万新春把脸抹了抹,拉了拉陶言,问道:“老陶,我们也确实要改变过去盲目自信的想法了!小李,那章省长的大脑……这脑溢血,真能用你们的扫描机查到病灶吗?真的就这么有用?” “有没有用!待会儿就知道了……” 李向南笑了笑,正好看到王奇又推着章之洞进来了,他努了努嘴,平静道:“不用待会儿了!咱们一起看看这台手术怎么做吧!” 第612章 虽然心里早就有所准备。 但是当李向南看到章之洞的脑部CT影像的时候,心里头还是惊了一下。 “不太好处理?” 跟着进来的王奇,刚把章之洞的病床固定好,就看到了李向南脸上的表情。 这话一出,朱小海万新春和陶言瞬间心头一紧,急急忙忙的看向了李向南手里的那一张张陌生的黑白影像。 “开灯!” 没有第一时间去回答王奇的话,李向南则是吩咐护士长郭芳去开影像灯,将手里的六份角度不一的CT单用胶黏在了上头。 影像一铺开,身侧的王德发时芳桂景以及方宇就发出了微弱的一下嘶声。 就连王奇自己都皱起了眉头。 他们几人都是经常与CT影像打交道的人,这种神态一出来,就让朱小海三人觉得事情可能棘手。 不,是很棘手! 手术室里一片死寂,没有人说话,全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李向南的回应。 此刻。 李向南就站在显影灯前,仔仔细细地琢磨着那些CT影像给出的信息。 整整过去了五分钟,他才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怎么说?”王奇这几场手术都是给李向南打下手,作为器械配合。 他知道李向南一旦确定手术方式,他就得立刻进行准备。 “马上着手准备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啊?” 一句话出来后,场间里发出惊讶声音的,是陶言医生手底下的一名年岁较小的女医生。 开颅手术!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要对章之洞这位副省长进行开瓢啊! 要切开对方的头盖骨,进行相应的手术! 现在李向南的理论知识,大伙儿都信服了! 可他的技术,真的能做到开颅后确保章省长不会出意外吗? 要知道,不管是从现在的文献上来看,还是科研医刊里来看,在国内进行开颅手术的人,到现在也没有听说过,亲眼看到的更是没有! 上一次知道开脑的,还是听说华佗要给曹操开颅,还被杀掉了! 这一次…… 隐隐间,周围不光有哗然,也不停有忐忑不安的怀疑声质疑声出现。 “安静!”朱小海轻声喝道。 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那几个穿着军装的助手医师都没作声,眼里只有佩服和好奇,说话的是万医生和陶医生的团队。 这会儿他气场一出来,便震慑住了那群胆气和魄力稍逊的医生。 现在不是会议讨论的时候,既然选择了相信李向南,那就毫无条件的支持他,更要为手术的进行保驾护航。 如此重要的手术,医生们更要求安静的环境,于是他毫不犹豫道:“你们先离开吧!这里有我们就够了!小席,你们也出去!” “是!”站在他身后的几人立即转身离去。 万医生和陶医生团队的人全都看向了他们的主治医师。 “出去吧!这里人太多了,给李医生一点空间!现在能做这台手术的人,也只有李医生了!各位放心吧!我们要相信他!” 万新春摆摆手,吩咐众人离开。 陶言也挥挥手,没有说话。 既然两位都这么说了,团队的人也不好说什么,悻悻然全都走了出去。 场间一空,环境立时变的好了许多。 “李医生,莫介意,这群助手医生,跟我们两一样,见识还不太够!有点惊疑,理解一下!”万新春马上解释道。 “无妨!”李向南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而生气,他更在乎的是马上的手术,便吩咐道:“老样子,德发副刀,方宇监控,奇哥器械,时姐桂姐支援!桂姐,备皮吧!” 一看他说完手术方案之后,立即就开始吩咐人准备,一切做的都有条不紊。 而且他的队员们配合的如此默契,朱小海三人默默的对视了一眼,都感到了团队配合的差距。 这样的默契,绝对是一桩桩大手术中磨合的。 既考验着发号施令的人的素养,更考验着团队其余人的基础技术,缺一不可。 而趁着桂景给章省长剔着脑袋上病灶区域的毛发,朱小海赶紧问道:“小李,章省长具体是哪里出血了?这开颅手术有没有什么讲究?” 看到他见缝插针的学习知识,李向南轻轻的点了点头,也没有吝啬,微微的解释了一番。 这脑出血的手术方法主要取决于出血原因、出血量、出血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来进行判断的。 主要的方式有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腔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以及最为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 前几种对于技术和设备的要求非常高。 现在来说,想要实施这样的治疗方案完全是白搭。 李向南只能选择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 而这种手术,也不是一概而论的,随随便便哪种病情都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去进行。 病情从级的神智基本清楚到级的深度昏迷选择的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 如果病人属于级的去脑强直,濒死状态,这种情况可以不用手术了,直接让病人家属签署放弃治疗同意书就可以了。 正常情况下,可以针对CT的扫描结果,大致判定出血部位,进行相应的手术准备。 比如壳核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小脑出血、脑桥出血几种情况,采用的手术方案是不同的,不能一以概之。 当李向南草草的解释完毕之后,手术里的所有人,甚至是昔日的同伴,王德发王奇,以及朱小海三人,都被李向南渊博的知识彻底折服了。 没人再说话,而是静静消化着李向南给出的那些知识点。 谁能想到,活了陶言万新春这五十来岁的老前辈老医生,竟也能在手术室里接受超越了时代的前沿知识? 震动和鼓舞都不足以说明他们此刻心里的澎湃心情! 可是,现在的前部准备完成了,知识储备也拥有了,真正难的步骤才到! 面对章省长被剃光头发的脑袋,这里的每一个人心都揪了起来。 尤其是当李向南握着开颅专门用的开颅钻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点傻眼,眼皮子狂跳。 可李向南却握着这把开颅电钻,镇定自若:“开始吧!” 第613章 说到这开颅电钻,李向南倒还真有些惭愧。 因为这东西是让郑乾老师去借的。 还是跟协和医学院借的。 这几个小时,他除了在门口等章之洞和那几个专家,还在等郑乾从协和回来。 两世为人,这个时候的信息差就凸显出来了。 这个时候的信息相对闭塞,大伙儿自然是不太清楚国家在神经外科和脑科方面的发展的,实际上现在丰登人医的神经外科发展的相对较好。 协和在神经外科的发展也还可以,跟丰登相互交流学习之后,就专门研究了这种开颅的电钻。 神经外科做开颅手术的技术,由手摇钻一电钻—线锯—铣刀一步步在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先进。后期用铣刀不光省时省力,而且颅骨板障不出血,对病人的恢复很利好。 但现在国内还没发展到用铣刀的地步,李向南也只能就地取材,用这电钻进行开颅手术。 不好意思的是,李向南这次开颅手术,要赶在协和和丰登之前完成近现代全国首例开颅手术了。 现场的气氛那是高度紧张,通电后的电钻发出嗤嗤的低响,好似在提醒人们它的存在。 每一个人都紧张无比,就连身为副手的王德发都不停的在吞咽口水。 王奇、方宇、时芳桂景那说不紧张是假的。 有脑子的都知道,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除了心脏,那就是大脑了。 可大脑,又因为拥有比心脏更关键的神经通路和血管,以及掌控全身活动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维持情感的思维活动的各部分脑干结构组成,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没有之一。 在这里动手术,风险、压力那都是空前巨大的,需要医生的经验技术,更是高超丰富。 现在,这几个同伴将自己的前途和信任一并交给了李向南,等于是孤注一掷了。 而周围的朱小海万新春和陶言三人,看到这电钻的一瞬间,感觉整个人的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儿了,是真对李向南的魄力有了具体的感受! 好家伙! 这是真要去钻章之洞的脑袋了啊! 说要开颅,还真就要开颅了! 同样身为神经外科的医生,看到同行如此有胆气有魄力,还亲临现场看人手术,这种视觉感官上的刺激和冲击猛烈到让三人头皮发麻。 “方宇,麻药状况如何?”李向南在调试电钻的同时,更没忘记关心整体的进度。 “稍等,在测试疼痛区域,确认麻药效果!”方宇正在使用仪器对章之洞的身体进行测试,完毕之后朝他点点头:“好了小李!” 李向南点了点头,朝四周道:“三位专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干扰手术的进程!” 朱小海点点头,很是快速的摆摆手,“放心,你搞你的!” 李向南没有赶走他们是有考虑的。 将来的手术室里,为了监督医生们的手术过程,最大程度的保护他们,防止医患纠纷,会设立多台摄像头监视仪对现场进行摄像,起到记录仪的作用。 现在没有这个条件,让这三个专家在这里,既作为参与者监督现场手术,也可以让他们学习一定技术方面的知识,做到手术公开透明的效果。 毕竟如果出了事情,他也好解释,还有个人证在这里。 “嗯!”李向南放下调试好的电钻,用铅笔按照CT照上的病灶区域,开始在章之洞的脑袋上圈定下钻区域,几分钟之后便计划好了,又马上跟王德发这位副手叮嘱注意事项和等会如何配合。 他的声音很大,并没有忌讳万新春和陶言还在这里。 刚才两人的表态已经充分表明了他们忏悔的态度,这么大年纪跟自己低头道歉,一定程度上来说,自己是折服了两人。 这会儿他也有意去将手术的要点和开颅的技术要求、细节,剖析的透彻,相当于现场教学了,不光让德发几人清楚,也让万新春陶言朱小海三人熟知。 “滋滋滋……” 电钻的声音再一次从李向南手里响起。 周围霎时响起凝重的呼吸声,所有人再度将目光投射在了李向南的脸上。 前期的所有工作全数落定了,他看了看王德发,轻声问道:“德发,准备好了没有?” 时芳替他擦去额头的汗,轻声安慰道:“没事儿,德发,你一定行的!” “嘶!”深深的吸了口气,王德发朝对面眼神咄咄看着自己的李向南点了点头,“我可以的!你刚才说了那么多,我都记住了!” “好!”李向南没有回头去看已经缓缓忍不住起身站在四周翘首以盼的三个专家,而是低头全神贯注的握着电钻,抵近了章之洞的后脑,低吼道:“开始!” “是!”王德发几人迅速进入了状态。 “呼!” 陶言默默的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低头看了看自己略微发着抖的腿,有些汗颜。 这么多年的行医生涯,他竟然紧张到了这个地步,着实有些不可思议。 心理素质上他并不差,想了想之后,知道自己这是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造成的。 第一次知道开颅血肿清除术就算了,当场被科普的同时,竟然还当场被现场手术教学。 一切来的太快,那种全方位的冲击,实在是没那么容易接受。 今天李向南这小伙子,带给他的震撼,真的已经无法用言语去形容了。 而且现在,越看他越是惭愧,越看越是后怕! 这要是自己还固执的坚持自己的作风和偏见,真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样的下场。 他转头去看万新春,发现他竟然比自己还要震撼。 对方踮着脚,双手捏着拳压在身侧,长长的伸着脖子,生怕看不清楚李向南的动作,眸子里有泪花在泛滥,神情很是激动。 陶言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万啊老万,看来我们这些老杆子确实落后了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不是一句感慨啊!这是现实啊! 陶言看着专注的李向南,和这一帮同样优秀的医生同伴,内心里既欣慰又感觉到了差距。 而此时此刻。 手术室的外头,早已经一片焦灼了。 黄宁雷抓着一个陶言团队的医生,几乎快要吼出来了。 “你说什么?陶医生阻止李向南去救省长?” 第614章 关心则乱,不是一句空话。 身为曾经李向南下乡支医的队长,黄宁雷对李向南的关注关心比沈千重这位卫生部部长还要具体还要深沉。 今天他作为随行人员来帮着协调工作,可不管在会议室里跟沈部长参与讨论给章省长确定治疗方案,还是在刚才在手术室外头等着,他都清晰的知道陶言和万新春两个专家对于李向南的态度的。 他知道李向南的能力和为人,更清楚对方的医术,说实话早就对陶万两人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感到不爽了! 心里头的火一直在压抑着,对他们的意见也一直在保留着。 身为卫生部联络科的科长,他清楚自己的职责,但更知道何为正道! 此刻,因为手术需要,不管是消毒间的门还是着手术室的大门都被迫关上了,顾秘书听不到里头的动静了,他黄宁雷站在后头更听不到了。 所以在陶万两人的医生助手团队出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冲上去询问手术中的情况。 可谁
相关推荐:
我是小野貓(H)
【末日】小鹿爱吃桃子
黑你一辈子[黑子总受]
单身女士夜生活指北(熟男熟女,1V1H)
您已加入红楼选秀套餐[清穿]
帝仙
(快穿)据说变淫荡后会死
慢飞(h)
宠物帝国(H)
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