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我母家。” “本宫知道,所以你的条件。”棠宁沉声道。 崔少夫人说道:“我要一道封王的圣旨,无论此后世家如何,朝中陛下与他们之间输赢胜负,我儿都要得一世袭王位,三代之内不降爵,除此之外,将鸢州、靖州,安州划为我儿封地,白家赐侯爵之位,赏丹书铁卷。” 棠宁皱眉:“不可能,藩王之乱才刚过,陛下不会答应封藩之事,况且你要的地方几乎囊括整个大魏与西疆接壤半境,若真给了你们,就等于将大魏西南一半都给了你和白家。” 崔少夫人十分平静:“可那几处本就是偏荒之地,除了鸢州之外,另外两州更是常年都有西疆各部滋扰。” 棠宁眉心紧蹙。 崔少夫人劝说:“娘娘,我与兄长助您,是提着全族人的脑袋办事,您总要让崔家和白家上下得到足够的报酬才是,否则如今世家强势之下,谁肯冒险帮您和陛下?” “况且现在这种情形,世家摆明了是趁火打劫不会善罢甘休,若是不能尽快让陛下脱困,娘娘觉得您还能稳得住京中多久?还有陛下被困南齐险地,他又能支撑多久?” “您别忘了,西北战事燎原,南齐兵力若不能北上,怕是狄将军的镇安军也扛不住多久,一旦落雁关被破,北陵长驱直入,皆是别说西南西北,就是整个大魏都会落入他国之手。” 第840章 崔少夫人的话每说一句都如重锤,砸得棠宁心神晃动,她虽然没有直接答应她,可眼底的犹豫和迟疑显然是已经被她说动。 崔少夫人再接再厉:“娘娘细想,跟陛下的安危,整个大魏江山社稷比起来,区区西南荒芜之地舍了也不会太过影响大局。” “况且无论是崔家还是白家,就算封王封侯依旧还是魏朝臣子,必会效忠娘娘和陛下,娘娘何必担忧?” 棠宁脸色变化不断,像是衡量了片刻才片开口。 “封王、封侯,本宫可以答应,只要白家愿送钱粮前往睦南关,且助陛下脱困,就是丹书铁卷本宫也能做主赏给白家,但是鸢州、靖州、安州为封地的事情必须得等到陛下从南齐脱困才行,且封王圣旨也要届时才能一并给你们。” “皇后娘娘……” 崔少夫人闻言就皱了眉头想要说话,却不想被棠宁直接打断, “此事没得商量。” 棠宁直视于她沉声说道:“别说崔家如今还在京城,本宫突然封你们为王,不用你做什么世家之人都能察觉其中蹊跷,若届时他们插手或是见势不妙动了手脚,白家难以成事。” “而且突然封王,还要单独给西南三州为封地,宗亲那边也绝不会同意,眼下梁广义他们咄咄逼人朝中已经够乱了,本宫不可能再给他们和宗亲闹事的借口,让他们借此来为难本宫。” “至于其他……” 棠宁眼神清透,神情也没了之前慌乱,一双黑眸显得格外冷静。 “你如今说了这么多,也不过是空口白话,白家远在鸢州,此去南地更是千里之遥,谁能知道你们会不会履行承诺,万一你们只是察觉本宫处境堪危,想要趁火打劫空手套白狼,那封王的圣旨一旦给出去就再难收得回来。” “谁能保证你们会说到做到,又有谁能保证白家当真如你所说,到时候万一你们得了好处却突然反悔,本宫不仅不能救了陛下稳了朝堂,甚至还会成为大魏的罪人。” 崔少夫人沉声道:“皇后娘娘不信我?” 棠宁淡声回了句:“你也不信本宫。” 二人目光对视,显然都在衡量对方话中真假,以及各自心中底线。 崔少夫人脸上沉了几分:“皇后娘娘这般就不怕我和兄长不帮您?” 棠宁:“怕,但我更怕你们将来反水。” 她说的毫不客气,也直白的让人无言以对。 “如今本宫虽在困局,世家之人看似占了上风,但本宫不是没有一拼之力。” “本宫知道如你们崔家还有梁家这些世家,手里都暗中养的有私兵,甚至还豢养了一批死士,梁广义他们动手之前恐怕就留了后手,但是本宫不惧。” 棠宁神色冷漠,眼底也是划过抹厉芒。 “陛下离京之前将京中兵力尽皆交给本宫,本宫不是没有一搏之力,本宫是顾全大局,顾全陛下和南北战事才不想跟他们鱼死网破,他们心里同样也很清楚,殊死相斗时输的未必就是本宫。” “世家之人闹出这么多事情,为的不过是能够重入朝堂,能够恢复世家鼎盛,他们也不愿意让南北战事大败毁了大魏,同样他们也不会真的将本宫逼到绝境。”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大魏若是败給北陵,亦或是被北陵夺了政权,那如今世家那些人在朝堂之上所争名利就全部都会化作飞灰。 北陵狄戎茹毛饮血粗鄙野蛮,他们可不像是魏朝和南齐那般重用文人,甚至还极有可能会觊觎世家富贵,届时世家未必能在他们手下保全自己。 就算世家有些底牌能够勉强全身而退,可是再想要像是如今这样显赫于朝几乎不可能,他们如今的族人甚至是接下来几代之人都可能只能偏安一隅,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八十年都未必能再寻到机会入朝。 这对于见过权势又曾高高在上的世家之人来说又怎们可能忍受。 棠宁的声音平静,但所说的话却是笃定至极。 “世家与本宫之间,只在于博弈,他们也不愿意跟本宫两败俱伤,本宫比之他们不足的只有陛下这个软肋,可他们也清楚若真逼急了,本宫宁肯毁了这皇城,大家谁都休想好过。” “所以还望夫人能够明白,本宫愿意跟你谈,是因为本宫不想走到那一步,也想要陛下能够安全从南齐脱身,但是这并不代表本宫就要由得你和你兄长拿捏。” 崔少夫人原本瞧见外间局势,只觉得自己提出的条件皇后肯定会答应下来,也从未想过她会拒绝,可如今她却发现她还是太过小看了皇后。 她哪怕身处困局,也依旧冷静,而且皇后也的确如她所说,手里握着京中数万兵权。 殊死相搏,撇开两败俱伤,皇后和世家谁胜谁负还是未料之数。 崔少夫人没了刚才强势,退让了半步:“可是皇后娘娘,您不信我们,我们也怕您会鸟尽弓藏,我和兄长拿着全族人的命跟您冒险,您总要给我们一个保障。” 棠宁闻言皱眉片刻,退了半步:“本宫可以先将丹书铁卷赐给你和白家,再写一封手书送往鸢州,命鸢州上下府衙官员暂且听从白家行事。” “至于封王和西南封地的圣旨,本宫也可以先行拟好交由你过目,但旨意要等陛下顺利从南齐脱身,南地战事结束之后再加盖玉玺皇印下发。” 崔少夫人闻言脸色动了动。 棠宁认真说道:“夫人若是愿意,本宫即刻拟旨,若是不愿,那今日便当你未曾来过。” 崔少夫人见状就知道这已经是皇后的底线,她若再不愿意,今日之事怕也谈不下去了,不过皇后所说的也已经算是达到了她想要的结果,她退后半步,神色恭敬地朝着棠宁说道: “臣妇定会告知兄长,让他全力以赴助陛下脱困。” 棠宁见她答应下来也是猛地松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欢愉:“陛下若能周全,本宫定会记得夫人与白家之恩。” 第841章 棠宁并非糊弄崔少夫人,为了让她相信自己诚意,她直接唤了月见取了笔墨过来,当着崔少夫人的面就直接将鸢州官员暂由白家调派的东西写好,一封直接交给鸢州府衙之人作为宫中旨意,一封则是给白家作为信物。 待这两样写完之后,棠宁没有停下来,反而取了明黄缎帛,提笔继续写了起来。 等片刻写完之后,她便取过月见手中捧着的玉玺皇印,朝着刚才所写的三样东西上面一盖。 等做完之一切,她才将东西全部交给了崔少夫人,朝着她说道: “你方才既说你有特殊的手段能够联系到兄长,那这些便直接给你,那两封圣旨可以交给你兄长让他暂管鸢州政务,让府衙之人配合他行动,若有所需之时也能调动鸢州驻兵和官衙之人,助你兄长尽快前往睦南关解救陛下。” “至于丹书铁卷,此物本该由礼部对正功绩,再由陛下书写后命人刻凿而成,但眼下时间紧迫,来不及做这些,且鸢州之事也不好惊动太多人,所以本宫便以此替代。” 崔少夫人看着手中的东西,目光落在那张绢帛上所写的字迹,就听棠宁说道: “崔少夫人应该明白此物份量,也足以让你兄长和白家安心,待到陛下从南齐脱身安全归京之后,白家便可凭此物来换他们想要的丹书铁卷,届时封王、封侯的旨意也会一并给你们。” “这便是本宫给你们的诚意。” 崔少夫人握着手里的东西,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抬头看着皇后将玉玺皇印收起来交给身旁的月见,而月见则是小心将其放置妥帖,她扫了一眼后便快速收回目光,捧着手中之物跪下恭敬道: “皇后娘娘放心,臣妇会立刻将东西送往鸢州,兄长之前便已派人去往睦南关附近的雍城,只要东西到了鸢州兄长传讯之下,那些人和粮草银钱一日内能送到睦南关。” 棠宁怔了一下,随即忍不住深深看了崔少夫人一眼:“你和你兄长倒是深谋远虑。” 崔少夫人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棠宁也没为难她,东西给了之后就让崔少夫人先行离宫尽快送东西去鸢州,有消息后再入宫告诉她。 崔少夫人从殿中出来时脚步不快,还没到门前就隐约听到里间那个名叫月见的婢女出声。 “娘娘,崔家和白家这摆明了就是趁火打劫,他们怕是早就料到有今日,想要借着世家逼迫造势时从中谋利,否则那白家怎会早早就将粮草银钱送到了雍城。” “而且南下的官船刚沉,他们就闹出这么一通,他们是怎么提前料到朝廷会缺钱粮,会不会……” 月见的话没说完,可那未尽的意思很明白,显然是怀疑官船沉凿之事与崔、白两家有关。 崔少夫人微眯着眼,就听到里面传出皇后的声音。 “不会,本宫命人送钱粮南下时,官船未经任何人之手,别说是崔家、白家,就是梁广义他们也没本事插手,至于白家那些钱粮,大魏和南齐突然交战,鸢州又离睦南关不算太远,如白家那般望族早早筹集钱粮以备不时之需也不算奇怪。” “官船沉凿应该是意外,那么大的动静白家得了消息也正常,崔夫人是个精明之人,她兄长自然也不会太差,他们早早料到沉船之后本宫会被世家借机逼迫,想要从中谋利也正常。” 皇后声音有些不太清楚,但没了刚才果决冷静。 “不管崔家和白家想要什么,本宫此时反而庆幸他们已将钱粮送到雍城……” 鸢州离睦南关虽不算太远,可就算疾行之下也需六、七日,若是算上筹集粮草,路途押运,恐怕没个十来日是根本到不了睦南关的,再加上从京中送信去鸢州,白家得了东西才肯动身,这一来一去二十几日,还不知南齐那边会生多少变故。 可如今白家的东西就在雍城,京中的东西以八百里加急送往鸢州,白家得了之后就能传讯命人将东西送到睦南关,其中少说也能剩下大半时间,对于被困的萧厌来说可不就是万幸吗? 崔少夫人捏着手里的东西,眼底划过抹奇怪神色。 “夫人?”潘喜见她站在门前不动,疑惑抬头:“夫人可是还有什么事?” 崔少夫人笑了笑:“没什么。” 她抱着手里的东西踏出永昭宫的大门,然后就一路出了宫,回了崔家之后不久,皇后给她的东西便送了出去,棠宁派去的暗卫也亲眼看到崔家的人将东西快马加鞭送往鸢州,随行跟了二百里路才返回京城。 谁也不知道皇后和崔家私下“交易”,世家那边咄咄逼人丝毫未曾停歇,朝中剑拔弩张愈盛,宫中情形也越发不好,棠宁三五不时招崔少夫人进宫一趟询问白家之事,怎料好不容易扛过十余日,南地突传噩耗。 被困南齐的萧厌意欲突围却遭强攻,重伤后失踪。 睦南关副将岑光闻讯斩杀病重的尹老将军,囚禁萧缙安父子。 消息秘密传回京城时,别说梁广义难以置信,就连其他世家之人也都是震惊。 “岑光疯了不成,他想干什么?!” 他们只是想要恢复世家权势,想要重新入朝,哪怕逼迫皇后也只是为了趁着萧厌不在京城让她退让,可是他们从没想过要真的要造反! 京中兵权全在皇后手里,他们宗族亲眷都还在这里,就算要造反那也得给族中留下退路,想办法将亲眷送出京城之后再殊死一搏,而不是人还在城中就这么贸贸然动手。 冯秋荔脸色难看至极:“不怪岑将军,他信中说陛下重伤失踪之后,萧晋安父子想要带兵去南齐营救陛下,他不同意,尹豹便想趁机拿他夺了兵权,他迫不得已反击时误伤了本就重伤的尹豹致使他身亡,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 “尹豹当年驻守睦南关十数载,在睦南关一带影响太大,他死在岑将军手里,下面生了动乱,他只能先下手为强拿了萧晋安父子。” 第842章 冯秋荔这番话不仅没有安抚住众人,反而让他们脸色更难看。 尹豹那个老东西在睦南关镇守十余年,若非年迈还有当初废帝忌惮,他根本不可能回朝,他在南地的影响有多重朝中谁人不知晓,在武将之中更类似于梁广义、曹德江之类的存在。 更何况还有萧晋安父子,那可是萧厌的“姑丈”,是他半个“父亲”和兄长…… 闵安气的脸都哆嗦:“他弄死尹豹,拿了萧家父子,说是误伤谁肯相信?” 岑光还不如直接说他是想要造反! 他这番举动也跟造反没什么区别了!! 范家的人扭头看向梁广义:“梁相,那岑光不是你的人吗,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行事之前都不跟京中知会一声,他这般突然动手简直是想要将我们几家置于死地吗?!” 梁广义直接就沉了眼:“你是在质问老夫?” 他面无表情看向几人:“当初老夫让你们不要擅动,你们非得闹腾,后来老夫想要息事宁人你们百般不甘心,老夫逼不得已才帮你们收拾烂摊子,被迫跟你们同上一条船,如今出了问题便来质问老夫?” 他眼底冷漠,就差将那句“你算是什么东西”说出口,范家刚才问话那人脸色乍青乍白,闵安等人神色也不好看。 被放出来的石庆荣眼见着气氛要崩,而眼下他们不是内讧的时候,也不能得罪了最为足智的梁广义,他连忙开口: “范兄不是这意思,他只是太过震惊睦南关的事情才会一时慌了神,梁相为世家做的事情大家心中都明白,又怎会怀疑您私心。” 石庆荣说完看向冯秋荔,想要他劝说两句。 冯秋荔只得开口:“相爷,范大人他们也是太过心急,岑光行事突然,睦南关的乱局让咱们之前布置全都作废,眼下最要紧的是商议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事情,否则消息一旦传开,咱们怕都得万劫不复。” 在场众人都很清楚冯秋荔的意思,也被他那句万劫不复给说的心慌。 他们原本在京中势盛,甚至跟皇后之间的较量也占了上风,皇后并没有跟他们鱼死网破的打算,已然松口让世家几人重回朝中要职,甚至在朝堂之上也退让许多,眼见着局面大好,可睦南关的事一出,之前所有营造出来的上风都顷刻毁于一旦。 萧厌重伤失踪,尹豹身亡,萧晋安父子被擒,岑光夺了睦南关兵权等同于造反。 消息一旦传开,京中动荡先且不说,皇后知道之后第一个就会跟他们翻脸。 没了萧厌在南齐被困之下的“牵制”,届时朝中表面平和顷刻化为乌有,皇后定会以雷霆之势拿下京城,她再无顾忌大动杀戮之下,他们几家根本难以抗衡,届时怕是只有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梁广义听着冯秋荔的话压下了怒气,只沉声说道:“老夫这段时日一直有送信去南境,数次交代岑光决不可擅动,还曾叮嘱过他不能动尹豹等人。” “睦南关之事若非意外,岑光怕是已经另寻他主。” 闵安愣了一下:“你是说,有人算计我们?” 梁广义面无表情:“这段时间,你们可曾见过惠王。” 世家几人都是面露怔愕,他们当初跟惠王联手各有心思,他们想的为替世家谋利重回往日殷荣,惠王所想要的跟他们完全不一样,是想要将皇帝取而代之。 那时候皇后逼迫太甚,他们想要联合宗亲才跟惠王夸下海口,而且也想着万不得已若能换一个皇帝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可是后来世家占了上风,皇后节节败退,他们在朝中得利,眼看着不需走到最后一步就能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世家之人自然也不愿意铤而走险去做谋逆的事情。 世家反悔之后,两边商量好的计划自然夭折。 惠王几次催促他们动手,他们都敷衍而过,后来更是百般借口不见惠王,两边就差直接撕破了脸。 石庆荣说话有些艰难:“您是说,岑光投奔了惠王?” “怎么可能!”闵安说道:“惠王有什么本事能说服岑光?那岑家老小还握在咱们手上,岑光更是远在睦南关,惠王怎么能够收服了他,让他不顾妻儿老小生死去做这掉脑袋的事情?” 梁广义没开口,冯秋荔却是迟疑道:“你们近来,可曾见过段志儒他们?” 刚才还怒然的几人神色一僵。 他们忙着朝中争利,忙着打压皇后,忙着在大好局面之下替自己和族中谋取前程,哪有功夫顾及段志儒几人,那几人虽然促成他们跟惠王“合作”,但他们到底早已经是族中弃子,更是暗中违背皇命回京。 哪怕世家在和皇后的斗法之中占了上风,段志儒几人也不可能明面上出现在京中,他们更不会花费大力气送那三人重入朝堂,所以对他们便没怎么理会,如今细想起来,好像自从石庆荣出来,他们就再没有见过段志儒三人。 冯秋荔低声道:“惠王的确不可能收服岑光,可段志儒他们是知道岑光软肋的,也知道岑家人在何处,如若……” 他话没说尽,在场几人脸上却都已经白了个彻底。 岑光并非世家出身,能被他们拿捏也是因为软肋在他们手里,南齐战事出了之后,他们便将岑家人“保护”起来以防万一,也好能确保南地有他们亲信能够跟帝后抗衡,可如若岑光的家人被人带走。 岑光能因软肋听从他们,自然也能因软肋听从惠王。 而且他们此时也想明白其中关键,惠王当初最早合作的就是段志儒三人,那三人野心勃勃也绝非为了世家,他们被迫上了贼船之后得了好处就翻脸不认人舍了他们和惠王,惠王他们自然也可破釜沉舟逼着他们不得不动手。 睦南关反了,萧厌失踪,他们若不动手就只能等死。 惠王等人是在逼他们。 梁广义寒声道:“老夫早就跟你们说过,别去招惹惠王,皇室的人有谁能没野心,他安分守己这么多年不过是形势所迫,如今被你们激起了心思,又怎么可能愿意善罢甘休。” “他简直是疯了……” 屋中众人都是心寒胆战时,外间响起敲门声,片刻有人低声站在门外急声道: “相爷,惠王来了。” 第843章 “他怎么还敢来!”闵安猛的起身。 “这个杂碎!” “无耻小人!!” 其他人也都是纷纷咬牙,惠王往年装的老实忠厚不问朝政,后来与他们“合谋”时也是事事以世家为先,可谁能想到他居然能跟段志儒三人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暗中唆使岑光倒戈背刺世家。 如今他居然还敢来找他们?! 冯秋荔拦着暴怒的几人,沉声道:“他此时过来,恐怕是已经知道睦南关的消息到了我们手里,岑光已经反了,局面早已不再我们掌控之中,你们就算再怒又能如何,难道还能杀了惠王不成?” 见闵安几人脸色铁青呼吸急促,冯秋荔声音缓和了几分: “眼下情况已不比之前,咱们脚下退路已断,进退都是万丈深渊,与其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暴怒伤了理智,倒不如冷静下来好生想想,我们接下来要怎么样才能保全自身,保全我们几家身后那无数族人亲眷。” 闵安他们原本满是怒气的脸上凝滞了几分,有人忍不住说:“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冯秋荔平静说道:“梁相觉得呢?” 梁广义深深看了冯秋荔一眼,这才开口:“惠王虽然拿住了岑光,但他想要成事光凭他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否则他大可以直接动手,而不是等着睦南关消息传进京中之后再来找我们。” 石庆荣迟疑:“相爷的意思是说,惠王还是想要跟我们合作?” “不是他想,而是他不得不跟我们合作。” 梁广义说道:“惠王当初之所以不慕皇权并非他没有野心,而是他手中的确没有足够夺权的底气,他这些年韬光养晦就算暗中准备了一些,但单凭他手中之物根本就对付不了皇后。” “眼下萧厌失踪,京中兵力全在皇后手里,一旦睦南关消息传进京城,皇后绝不可能会坐以待毙,之前被压下去的那些藩王也不是惠王一人就能抵挡得了的,惠王能做的就是赶在消息扩散之前直接拿下皇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梁广义的话让屋中几人都是脸色变化。 皇后手中兵力先且不说,就说各地藩王。 之前萧厌强行派兵镇压,那时他是皇室正统为人也极为强势,杀一批,威吓一批,这才压下了那些心思各异的藩王让他们不敢作乱,可如今萧厌失踪,睦南关动乱,那些被压下去的藩王定不会放过这机会。 惠王手中兴许有些底气,但武将之中无人扶持,他只有岑光和睦南关那些兵力,先不说岑光不可能带兵入京助惠王登基,就算是他们真的疯了放弃边关无视南齐威胁带兵归京,惠王名不正言不顺也压不住藩王动乱。 更何况还有西北战事。 惠王要的是皇位,不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狼藉的朝廷,他想要压住乱局就必须名正言顺,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拿下皇后之后,以皇后之名手持玉玺皇印,“暂代”失踪的帝王接管朝堂。 梁广义说道:“惠王一个人拿不下皇后,岑光也不可能撇下南地战事入京助他,他想要成事就必须借我们几家的力,否则他也不会故意让人将睦南关反叛的消息传给我们。” 冯秋荔在旁温声道:“相爷说的是,惠王今夜过来十之八九是前来借力。” 闵安他们脸上神色变化,片刻才有人咬牙。 “他坑了我们,我们还要助他?” “对啊,他这般阴险,如果真让他得偿所愿了,我们怎么办?” “惠王他万一过河拆桥,我们怎么可能还有好日子过!” 梁广义看着他们:“我们不是助他,而是没有退路。” 屋中几人都是攥紧了拳头。 冯秋荔看着他们满是悲愤不甘的脸突然出声:“其实也不用太过悲观,惠王想要借我们的力,总要付出些东西,况且他今日算计我们,说到底是自觉不如我们几家。” “我们如今在朝中的势力远胜于他,就连手中所拥有的东西也不是惠王一人可比,今日被迫与他合作乃是形势所逼,可只要渡过这次危机,将来的事情谁能说的清楚。” 闵安他们“唰”地抬头看向冯秋荔,就见他眸色清冷眼底带着几分野心仿佛意有所指,他们原本愤然不甘的心中猛的一颤。 是啊,惠王百般算计他们,志得意满以为胜券在握。 可是将来的事情,谁能说的准? 那皇位到底落在谁手里还说不一定,到时候过河拆桥的未必是惠王。 …… 惠王知道睦南关消息入京之后,就猜到今夜梁家不会太安静,他这个时候过来见梁广义他们恐怕也会遭些冷嘲热讽。 他带着王怀鲁和段志儒他们过来时,早有准备应对世家那些人的震怒甚至谩骂,可谁知道见到梁广义几人时,他们面上虽然冷漠,却并未曾对他有太多讥讽,只其中两人嘲讽了一句他好手段,对着段志儒三人冷眼相待。 梁广义便直接问他想要什么。 惠王心中疑窦丛生,到底还是忍不住解释了一句:“梁相,岑光之事非本王所愿,若非迫不得已本王也不会走这一步。” “本王是诚意与世家合作,不惜拿着整个惠王府冒险,可是闵大人他们却背弃之前诺言想要舍掉本王,本王也是被逼无奈……” 梁广义挥手就打断了惠王的话:“朝中之事本就是各凭手段,王爷能说服段志儒他们背弃宗族帮你拿下岑光是王爷的能耐,你不必跟老夫解释,老夫只想知道王爷闹出这么大动静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睦南关的消息瞒不住皇后,最迟两三天她必定会知晓陛下失踪、岑光造反的事情,以皇后的心性察觉危机之下,她定会第一时间派兵拿下所有让她觉得有威胁之人,好能确保京城还在她手中,而届时王爷和我们几家必定首当其冲。” “王爷今夜过来总不会是为了睦南关和岑光的事情跟我们道歉,你想做什么大可直言,无需跟我们兜圈子。” 第844章 预想中的冷嘲热讽半点没有,梁广义直白的让惠王惊愕。 看着屋中其他几位世家之人虽然神色冷漠,但未曾反驳梁广义的话,显然是默许了梁广义出面替他们“谈判”。 惠王沉默片刻便也歇了试探的心思,直言说道: “陛下失踪,皇室群龙无首,皇后一介女流难以掌控朝堂安稳民心,本王欲代陛下暂掌朝堂,还望诸位相助。” 石庆荣闻言直接就嗤笑了声,毫不犹豫扯了惠王口中的遮羞布:“是暂掌朝堂,还是取而代之?” 惠王抿抿唇。 冯秋荔在旁开口:“王爷,你今日既然来寻我等,想必是想要我等与你同上一船,既然如此你便要与我等说清楚你到底是何心思,到了这种时候你还遮遮掩掩,我等怎可能放心帮你?” “你若真只是想要暂掌朝堂,那不必来寻我们,皇后虽然是女流却也不缺帝王睿智,陛下不在京中这段时间朝堂清明群臣信服,皇后就算继续掌权也足以压下朝堂动乱。” 惠王听出冯秋荔话中没说明的意思,忍不住冷了眉眼:“世家跟皇后早无修好之可能,皇后掌权绝不会放过你们。” “那是之前。” 梁广义神色冷淡,坐在冯秋荔身旁开口。 “世家的确与皇后不睦,之前为替自己谋利也跟皇后有些冲突,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陛下失踪,岑光造反,朝堂上下动荡不安,只要我们几家能舍得下脸面剖骨削肉,甚至舍弃朝堂利益主动跟皇后服软,愿意摒弃前嫌帮她稳住朝堂。” “老夫可以告诉皇后,老夫愿意辞去相位,且我们几家皆将朝权归还皇后,待朝中平定后携全族远离朝堂京中,惠王觉得皇后在这种时候可会愿意拼着天下大乱赖动我们?” 惠王脸色瞬间黑了,王怀鲁他们更是纷纷变色。 段志儒急声道:“你们疯了?世家这么多年在京中积攒,你们居然舍弃?” 梁广义:“总比被人利用之后尸骨全无来得好。” 惠王沉声道:“本王并非利用……” “王爷连真正的心思都不敢与我等直言,能跟段志儒他们利用岑光背刺逼迫我等,还敢说不是利用?” 梁广义打断了惠王的话,眸色沉冷:“本相不想听王爷那些辩解之词,也不想跟王爷争辩我们之间谁对谁错,王爷既想利用世家之力,那就拿出你能给的诚意来,否则王爷就请回吧,世家的前程将来如何自有本相担着,不需王爷
相关推荐:
孤男寡女
盖世神医叶秋白冰
甜甜的[竹马竹马]
恶毒女配身后的极品男人
粉绸
老千生涯
娇滢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
带着化妆品穿到古代赚大钱!
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