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华娱之生于1984 > 第295章

第295章

。 生活不易,乱世中活着更是件艰难的事,希望这些流民能明白边军的苦心,不要让他失望。 于是,被带到旧军营的流民们,眼睁睁地看到边军将士抬了一个个大木桶进门,木头盖子都遮掩不住里面散发出的饭菜香。 人群中不自觉响起了吸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如海一般一浪接着一浪。 “爹,他们是要给咱们饭吃吗?” 熊二山满眼希冀。 自从被带进城后,他们就被分成几组分别盘问,他和父亲兄弟们被拉进一处房子,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排石头床,没过一会儿床就暖和了。 押送他们的边军说这叫“火炕”,是能烧火的,煮饭的时候会带着热起来,一晚上都不会凉。 熊二山从没见过这样神奇的物件,看向那灰扑扑的石头的目光满是敬畏。 以前就听说塞外苦寒,可远在中原也不觉得什么,直到逃难这一路,众人对这“苦寒”二字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尤其是越靠近边城,天气就越加寒冷。他们赶来的前一日还遇上了风雪,差点有同伴被冻死在路上。吃过了天气的苦头,一众流民对未来忽然有些悲观。 这么冷的天气,就算边军愿意收留他们,可哪里去找取暖的柴薪? 以前看那些世家救济流民,不过也就是一日施舍些粥饭,住的地方是不管的,不是自己找些山神土地庙蔽身,就是自己搭建些窝棚凑活。以中原的气候尚不好挨,更别说边地了。 现在可好了,这房子有火炕,只要大家勤快点去拾些柴火回来,冬天也能扛过去了! “真香!真香!这是啥肉啊!” 他一早就闻到那勾人的味道,那是肉的荤香,他以前去叫租子的时候,在管事房的外间闻到过。 像他这样的庶民是吃不起肉的,能填饱肚子都件艰难的事,好容易养出来的鸡鸭,那都是要上交给东家抵扣税赋。 “既是抬进物资,那……咱们能不能吃上?” “不可能。” 熊老头斩钉截铁地道。 “咱们这二百多号人,一顿得多少粮食,边军的粮草都是有数的,可经不起咱们消耗。” “给咱们安顿了住的地方就很不错了,这多半是人家自己要吃的。” “啊……” 熊大山的儿子一脸失望。 小孩的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大木桶,口水都要流出嘴巴。 “爷,他们都吃肉的吗?那不就跟村里管事一样了?那我以后也要当兵。” “哈,你想当兵?谁要你啊。” 他二叔一脸嘲笑。 “你看人家当兵的都多壮实,咱们不行的。” 正当人群紧张地等待之时,一个身量高大的边军走进了屋子。他身后还跟着另外一队人马,手中抱着一个木箱,里面放的都是碗筷。 “来,排队,一人一碗,都有份,谁也不许抢!” 此话一出,人群中立刻爆发出欢呼声。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民们很快排好了顺序。他们让老人和孩子站在前面,女人中间,壮年的汉子都自觉排在最后面站定,这一路颠沛流离的情谊可不是假的。 他们是真没想到,这些军爷不但给他们安排了住处,还愿意给他们饭吃!从中原逃难到边城,他们已经很久没吃过一顿饱饭了! 激动之后,人群忽然又迅速安静了下来。 苦难让人们变得隐忍,谨慎,内敛,生怕有任何过激的情绪惹恼了边军,这顿期待已久的美食便要烟消云散。 王伙头打开木桶盖子,一阵浓郁的香气钻进了每个人的鼻子。 熊二山用力吸气,是肉的荤香,还混着蔬菜的清新味道,却又比他之前在管事那里闻到的味道更浓郁更鲜香,口水都开始不自觉地泛滥。 他站在队尾,眼巴巴地看着前面的人依次取餐。 一个膜和一碗汤菜,许多人都是就地坐下,狼吞虎咽地往嘴巴里填,一时之间,偌大的空间就只剩咀嚼吞咽的声音。 轮到熊二山的时候,他原本以为那桶里最多只剩些肉汤,整块的肉菜一早就给分没了。结果接过碗一看,里面竟然端正漂着一块带肉的骨头,荤香扑鼻。 熊耳山猛地抬头,却见对面的边军朝他笑笑。 “吃吧,今天是除夕,大家都有份。” 除夕…… 熊二山捧着骨头汤菜,忽然眼睛有些酸。 以前每到过年,家里并没什么热闹喜庆的气氛,因为除夕是主家收税赋的最后期限,若是凑不出钱,那便要用家里的东西或者人去抵。 年关,年关,对于寒门庶民来说,年便是一道关口,迈过去才可能有下一年的活头。 熊二山长这么大,这是头一次过年有人给他东西,心里这个五味杂陈。 一路的人情冷暖,让这碗有肉有菜的汤食变得无比珍贵。熊二山憋了半天也只挤不出一句像样的感谢话,干脆说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军爷,俺想打听一下,你们还招兵么?” “俺能吃苦,不怕死,你看俺从军成不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端午节家里聚会,莫得时间码字,更晚啦……抱歉抱歉第246章 想加入边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边军可是很多边城少年郎心中的梦想。边军装备好,伙食好,立下战功还有奖励,走到哪都能受人尊敬。 “张三牛你知道吗?那以前就是我们村里出去的,他们家穷不说,家里弟兄还多,一家子人在土里刨食,实在养不起七八个半大小子,这才让几个身体不那么壮实的出去自谋生路。” 一个中年汉子蹲在招兵部门口,一边砸吧着旱烟袋,一边对周围的人念叨。 “三牛不灵巧,四处打了两年短工,便不得已投了军。” “那时候边军多苦啊,要吃没吃、要穿没穿,手里拿的兵刃还都是前朝的,说不得一场仗打下来,人就回不来了。” “要说这人啊,就是命。当初老张家不要的娃子,现在混得反而是他最好。不但给自己在定安城里置了个小院落,现在又把婆娘和娃都接了过去,连家里的女娃都进了学房。三牛子现在大公子麾下的黑甲军做骑卫,正经的官身呢!” 他这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羡慕不已。 张三牛的传奇事迹许多军伍人家都听说过,谁不想自家孩子也能有这等出息啊。 当兵自然是要上战场的,打仗才能拼得军功,才能换得奖励,才能有咸鱼翻身,青云直上的大机缘。只要作战勇猛,伤了也不怕没得治,听说城里正在建设新医馆,专治战场上受伤的兵丁;若是落下了残疾,封家还会给安顿进工坊上工,油坊、铁坊、汤坊都是不错的选择,后半生足以衣食无忧。 这样的好差事,足以让边城居民趋之若鹜。尤其是家里男丁多的,若是有一两个能混出头,便能帮扶起兄弟姐妹,决计是个好机会。 只是现在边军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有很多外来移民家的子弟,想凭借从军为自己争得立足之地,以前喊着都没人过来招兵部,现在时不时就要排起长龙。 入伍边军首先要身体合格,祖上没有叛国通敌的行为,入伍后,还要读书识字和术数,学得好可以进入岸炮营或是船手,层层筛选,不合格的会被遣返回家。 大家对这样的要求也十分理解,边军多了岸炮手、陌刀队和水师,对于将士的资质和悟性也提高了要求。培养一个兵丁要花费不少的粮饷,和以前那种放养完全不同,精挑细选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谁家要是有个娃子能入选海船或是岸炮营,那可是件顶顶光彩的事,没过几日便会有媒人上门说亲。能进这两个地方证明娃子足够优秀,说不定一场战事下来便有了晋升的机会。岸炮营到目前未尝一败,海船更是许多人家见都没见过的东西,比起步卒和骑兵风光太多了。。 对于众人踊跃报名参军的热情,宁锯子表示十分羡慕。 他也想要人手啊! 虽然九凌城的学房开设了不少学习班,可以目前的进度来说,想要完成产业基础还是有些难度的。 产业工人和当兵的标准不同,需要具备一定的物化理论和技能。最重要的,他很希望从现有的人手中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成手,扩大自己的科研团队。 想要真正推动科技线,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还要许多人团结在一起,集思广益,并且让科学成为世人共同的信仰。 宁非固然能够直接拉动技术线,可后续的配套产业和制造技术跟不上,他的很多想法并不能付诸现实。 何况他也不是百科全书,每个技术都能精通,许多领域都了解得似是而非,也不是没有闹出过笑话。 就比如说造船这件事,宁锯子就在上面结结实实地栽了两个大跟头。 他开始的时候,想要一步到位直接使用钢铁造出大船,毕竟现在墨宗的坩埚炼钢已经熟练,产量也比之前有大幅提升,按照他的设想,只要再想办法造出蒸汽机,那么万吨巨轮也不在话下。 可是很快,宁锯子就被打脸了。 蒸汽机刚刚有了个眉目,可适用船身的铁板因为焊接不严,导致大面积漏水,刚刚成型的船架子直接沉入了船坞外的乌知河。 为了打捞沉船,墨宗和边军花了好大的力气,历时一个多月,拖上来船体在接缝处已然有了锈蚀的痕迹,看得宁锯子颜面无光。 防腐做得不过关,便是能真能造出蒸汽机,这船也不过是一次用品。每出去一趟,回来还要重新除锈再组装。 丢脸!真是太丢脸了!那几日的宁锯子垂头丧

相关推荐: 勾引妹夫   鬼面修罗(父子)   快穿之妙不可言   艳嫁录(1v1h双洁先婚后爱)   杨梅(父女1v1)   公公的性福生活   穿成渣A从良后艳福不断(百合ABO)   梨涡(骨科产奶H)   调教矜持的处女   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