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经见过司马烨,觉得此人并不像表面上的那样鲁莽狂妄,而是一个外粗内细,心思诡谲之人。 和温文尔雅的司马良不一样,司马烨身为皇室子弟,从一开始就没有尝试过笼络他这位陆家的继承人,似乎早已认定他们陆家不可能为司马皇室所用。 陆时己将这个观察通禀过父亲,彼时陆涛沉吟半响,却并未再多说什么。 陆时己相信父亲的心中肯定有了谋断,陆涛是他见过最善于暗中谋划的人,既然司马皇室出了这样的人物,父亲不可能不动手。 你看,如今司马烨不是倒行逆施,失了天下人心,将起事的大好把柄送到他们陆家手上了吗? 父亲果然是深谋远虑,算无遗策的。 正想着,他就见自己的小厮青岩急匆匆地进来,将一份密报递到了他的手上。 “郎君,岐江城来的消息。” 陆时己结果密信,打开扫了一眼,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 父亲请舅父去定安城斡旋,若是封家有意,便要给他结一门亲事…… 为什么是……定安城? 陆时己的目光定格在密信上的某一处,脑中第274章 崔安走的那天,坐的是陆家的大船。就像陆涛承诺的那样,此次他前往定安城,陆家不但出了船队,还给崔安配了随行护卫。远在鼎丰城战场的亲外甥陆时己也送来了一队仆从和随扈。 收人的时候崔安没想太多,欣然接受了陆时己送来的人马。 外甥在信上也说得明白,现在外面的世道乱得很,他格外担心舅父的安全,这些仆从都是经过训练的,关键时刻能护着舅父平安。 崔安觉得很暖心,总算没白疼那小子一场。反倒是陆时己的亲爹陆涛,在听到自己儿子给小舅子塞人,蓦地轻笑一声。 “他倒是乖觉,知道先发制人,总算没枉我这些年的教导。” 一旁的陆备听他这样说,抬头看了兄长一眼。 “你这样放任阿佐出手,不怕他真的坏了大事?毕竟咱们派过去的人并没有想要动手的打算,阿佐可是拿出了他的心腹。” “我听说那孩子在边城颇受看重,封家最近出的许多新东西都是他的手笔,一旦他出事,崔安回不来倒是小事,我怕封伯晟和他那个儿子要翻脸。” 听他这样说,陆涛微微一笑。 “翻脸便翻脸吧,迟早的事,我们早晚是要和封家对上的。” “若是能早早剪除对方这一助力,也算阿佐给家族立功了。” “以前我一直担心他优柔寡断,不是个杀伐决断的性子,这次正好借此逼他一逼,希望他不枉我培养他一场。” “那若是阿佐败了呢?” 陆备轻声问道。 他伸手拨了拨一旁的香炉,整个人斜倚在座椅上,袅袅的烟气遮住了他的表情,让人看不出他的心思。 陆涛放下手中的书卷,抬头朝着陆备的方向望了一眼,语气出乎意料的冷淡。 “若是败了,那便要想想到底为什么败。” “占尽先机还不能压制对方,这样的孩子真的能承担起整个陆家么?” “双子双子,天下又不是只有一个,好处便在这里了。” 崔安可不知道陆氏兄弟的算计。他登上陆家的大船,扬帆起锚,一路朝着定安城前进。 南水古道蜿蜒曲折,一路向西,几乎涵盖了业朝大半的土地。中原因为混战的缘故,城池和建筑都有些灰头土脸的,焦土残垣比比皆是,比不得南郡精致富庶。 可进了边军的地盘,一切却又变得不一样了。 如今已然是深秋,高山田野一片荒凉景象,光秃秃的树林再也遮不住边城整齐的水泥房,一座座整洁静谧的小城开始进入崔安的视野中。 干净平整的村路,偶尔能听到犬吠鸡鸣,以及娃们的笑闹声。崔安闲暇的时候,也会饶有兴致地观察边城的风情。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就看出些门道来。 边城很少有像岐江城那样繁华热闹的城池,崔安一路上最多见的,其实只是些军屯村落,看上去都不甚起眼。 但就是这些小村,一到饭点,户户家家都会燃起炊烟,偶尔还能听到小童朗朗书声,与中原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 关于读书这件事,崔安一开始其实是被吓了一大跳的。 他是真没想到边城的人竟然会让孩子读书,这在中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世家才拥有书籍,才有识字做文的机会。 不过转念一想,定安城中既然已经开始售卖“报纸”,那再多造些书籍好像也没甚特别的。抛开内容不论,若是能把《定安报》都装订成册,倒是比一卷竹简能够刊载的东西要多许多。 说起报纸,最开始流入南郡的时候,着实是引发了一场动荡。 虽然中原战事吃紧,陆家的嫡支也加入对抗□□的世家联军,但整体说来,鼎丰城的混乱距离南郡还有段距离,岐江城秉承南郡文秀之风,该赏花赏花,该论道论道,根本看不出任何战争的影响。 直到来自边城的报纸出现在城中。 实话实说,南郡对于边城一直是不怎么看得起的。毕竟一个是天下文盛之地,百年间名士尽出;另外一个则苦寒偏远,时不时便要遭受胡骑袭扰,两者之别如云泥。 可是最近,边城的变化却迅速颠覆了人们的认知。风靡中原的花皂是边城过来的,细密柔软的西海布也是来自边城,更别说边军出击胡骑大获全胜,用岸炮击沉贺岳船队,在白鹭口隔海造盐,听着就跟醉汉吹牛没什么两样。 可这些东西加起来,都比不上报纸对于南郡居民的冲击。 南郡山水秀第275章 身为《东山群雄传》的忠实读者,崔安到底没能等到自家采买回来那本他心心念念的单行册,就急匆匆踏上了前往定安城的旅途。 不过也没什么遗憾的,毕竟《定安报》就是从定安城流出来的,若真有单行册发售,那在定安城的人肯定能拿到第一手,说不定比行商入货的速度还要快上许多。 有了这样的认知,崔安的这趟旅程就变得格外有期待了。 他一直是游离于家族之外的“闲人”,又因为崔映雪的事,对于长辈和姻亲陆家多有不满,向来不参与宗族政事,反倒是与城中的匠人们从往过密。 他长兄怒其不争,但也拿他毫无办法。 毕竟当年,家族给崔安娶回来的柳氏性情暴躁,举止放荡,两人八字不合,见面就打,崔安一怒之下,索性搬出了崔家祖宅。 他的婚事是崔柳两家的盟约,中间还牵扯陆家,在践约前不能斩断。 可让他天天对着柳氏那张趾高气昂的马脸,那也是不可能的。都是世家出身的嫡支嫡脉,谁也不比谁卑贱,何必受她那份鸟气?! 崔安善书画,名下又经营着一些店铺,不靠公中补给也足够一世衣食无忧。 现在除了逢年过节,他轻易不回祖宅,也懒得打听柳氏女又闹出什么荒唐事。 崔家人觉得崔安不成器,他却觉得整个家族都不清醒。 如今崔家真是一年不如一年,成了被陆氏豢养的金丝雀,除了联姻好像也没有别的什么用处,几代族长包括他亲兄长都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性子,偏还敏感多疑,遇事习惯让陆家顶在前头。 崔安一早便看出来,自家宗族颓势已现,族人却依旧沉溺于旧日荣光,以为“崔”字写在世家谱系第二页,他们便真是一家之下,万姓之上的第二世家。 殊不知,离开了陆家的庇护,崔家人连二流都算不上!崔家有多少年没出个像样的人物了!?文不成武不就,都躺在家族的名声下吃祖荫。除了代代精心培养,嫁入陆家的小娘子们,崔家还有什么拿得出手? 崔家,不过就是给陆家配种繁育的母鸡而已,还不如日日在外奋发谋生的匠人。 他这样的认知,越是靠近定安城就越强烈。 边城苦寒干冷,按说环境和气候都比不得中原养人,但这些生活在边城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是混沌度日的,各个都精神抖擞,走路带风,生机勃勃。 这样的场面,他在岐江城,在崔氏祖宅已经很少看得到了。 崔安格外喜欢这种风貌。 他觉得岐江城安逸的像滩死水,隐藏在繁荣下的都是僵化和死气,大家都是带着面具在生活,按部就班,没有希望也没有力量。 而边城就不同了。 这一路上大船路过几个码头,他看到一些女子在岸边清点货物,她们的手中都拿着与《定安报》一样材质的册子,不时还会在上面写写画画,记录着什么。 女子竟然会术数?这可是件稀罕事啊! 便是在南郡,也只有大世家的小娘子会学些粗浅的算数本事,只为将来为宗妇之后掌管中馈,一般小门户出来的可是没有这等机缘! 还有村屯中传来的读书声,太阳落山若是靠岸补给,便能听到村中有讲《东山群雄传》,讲的那叫一个抑扬顿挫,生动精彩。 再仔细看,却发现讲书的也不是什么名士贤达,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农家汉子。崔安自己就是书迷,《定安报》上的《东山群雄传》也不知道回味了多少遍,只一耳朵便听得出,这汉子竟然是完全照搬了报纸上的原文! “你也是……诗书传家?” 有一次,他实在耐不住好奇心,压低了声音试探对方。 崔安是个贴心人,他觉得这汉子八成是没落世家子弟,为生活所迫才来到边城。若是直接问人家是世家中的哪一个姓氏,等于照着人家伤口猛戳,于是他便转换了一种委婉的问法
相关推荐:
就爱X坏爸爸(高H)_御书屋
笨蛋美人总被阴郁bug觊觎[快穿]
冒牌女王的操汉生涯_御宅屋
寡嫂(双性NTR)
满足你(高h甜文)
溺海(校园 1v1h)
无限游戏失败之后(强制爱 粗口)
并轨(一妻二夫,年代高H,1V2)
少女催眠实录NPH
笼养(禁忌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