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的官员结成儿女亲家,因为靠着子侄关系,获得去太学读书的机会。 而平民百姓,则入学无门。 在各地州府,出了府学、县学,好歹尚且有书院可供选择,可是京中没有门路,可真是一点法子都没了。 还有些人甚至会将自己的孩子留在祖宅,在外地学习,待到满腹经论,再回京参与省试。 若是在京城也有一个书院……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李意清便静不下来了。 李意清对元辞章道:“如果在城南开办一座城南书院,那么京城中便有无数普通孩童也有了断文识字的能力,跳出农商匠人的循环,试试走科举这一条路。” 有路可选不选和无路可选,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元辞章静静地看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温柔与鼓励。 得到元辞章肯定的神色,李意清的胆子大了许多,她厘清自己的思绪,继续道:“其二,城南的永昌河清淤完毕,未来越来越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京城中人们碍于偏见,或是刻板影响,也不愿意来到城南。有了书院,则不必担心,向学之心很快就能打破四方的壁垒。” 哪怕城南名声不好,但是富户为了自己的子孙可以读书识字,自然会掂量两者轻重。 第29章 “你究竟是在夸花,还是……夸我?” 李意清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 元辞章看她神采奕奕, 笑意灿然,也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他道:“殿下既然心中有了主意, 可要我推荐一些学官?” 此处的学官,便是指教书育人的夫子。夫子是学生对师长的敬称,而同在官职上,则称为学官。 “学正的人选,我心中已经有了考量。”李意清微微迟疑,出声道,“不过偌大的书院开展, 我确是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又需要哪些人手。” 元辞章道:“这不难, 过些日子腊八, 可备上一些节礼去国子监走一圈, 拜访恩师, 再其次,还有不到一个月咏赋就该回来了, 如果你想,我们可以启程去海州白鹤书院接他回来。” 顿了顿, 他声音放低了一些。 “还有江宁书院。” 李意清闻言,微怔。 今年是她进门的第一年,于情于理,都要去元氏祖宅那边走一趟,认个门。 自打从元辞章口中得知元太夫人这一路的艰辛, 李意清对祖宅的元氏, 并没什好感。 她是公主, 若是不想去,旁人不敢说些什么。 只是难保别人不会对元辞章指指点点。 * 元辞章看出李意清的踌躇, 轻声道:“不想去也没关系,不必理会他人的看法。” 李意清静静回看他。 元辞章被她看得耳根泛热,微微偏开视线,道:“反正我素日也甚少来往。” 两家本就联系渐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事。 李意清心底一股暖流微微流淌,她将怀里凉掉的汤婆子递给元辞章,笑意盈盈地道:“我还没去过江南呢,现在有了机会,自然要去看看。” 元辞章接过汤婆子,上面还残留着一点她身上的余温。 李意清道:“江宁玩够了,还有扬州,我记得你曾在扬州江上作诗。湖光水色静如镜,山色倒映碧波清……” 元辞章道:“年少无知,临水而发,殿下莫要取笑了。” “状元谦虚,”李意清忍不住摇头,像是想起了什么,道,“你第一次写的《咏桃》,为什么不写尾联?” 元辞章看着她。 为什么不写尾联,因为他的心是乱的。 可罪魁祸首浑然不觉,道他“徒有虚名”。 李意清道:“你不会是不记得了吧?” “是,”元辞章面不改色,顺势认下了这个托词,“时间很久,记不太清了。” “可是我还记得,‘桃枝嫣红春意长,清雅脱俗自飘香。’”李意清记性很好,即便隔了半年时间,依旧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出来,“乍一看是写桃花,却上片含意,下片含清。元辞章,你究竟是在夸花,还是……夸我?” 元辞章被她搅得心乱。 他再一次重复,像是说给自己听一边,低声道:“殿下,我是真的记不清了。” “状元牢记四书五经,《战国策》一章一目皆牢记于心,”李意清似笑非笑,“不过既然你说你不记得了,我就信你。” 元辞章松了口气。 * 等两人回到公主府,天已经黑透了。 毓心和茴香守在门口,看见马车回来,道:“怎么去了那么久。” 李意清接过毓心递来的新汤婆子,紧紧抱着。 “太清观之后,我们去了城南一趟。” 毓心愣了愣,“去了城南?” “是,”李意清看出她眼中的担忧,笑着安抚她道:“不必担心,城南已经大不一样了。” 毓心语气有些复杂,应和道:“……是吗?” 上次回来后,她
相关推荐: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吃檸 (1v1)
凄子开发日志
烈驹[重生]
大胆色小子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