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表情趁热打铁,故意刺激他。 是啊,蒙氏一族是从齐国而来的,便是他自身……不也是从赵国出生的么!赵高不能留在秦国,是不是赵姬和他也该回赵国去呢?年轻的君王终于发觉自己政令里的荒诞了。 嬴政的表情一变再变,看得扶苏只觉得好玩,他是许久都没见过嬴政手足无措的样子了,平日里冷淡的神情哪有现在的有趣。 嬴氏宗族历来鲜少有在朝堂担任职位的,秦国与别国不同,并不任人唯亲,而是为贤是举,所以从聚集了六国英才,济济一堂。 而今一道逐客令将这些六国才子全部逐出了秦国,嬴政才知道这个篓子捅得有多大,从一城令守,到朝廷大员几乎全部更换了一遍,然而新上任的这些毕竟不是真才实学考察出来的,难堪大任。 三日的功夫,朝堂虽不能说是瘫痪了,但维持运转十分艰难,外客早被赶出了关外,连交接工作都来不及做,接替者只能两眼一抹黑的摸索处理。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谁也弄不清楚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了,不是许多人围着一桩事情延迟不绝,就是别的事情被耽搁得根本想不起来。 眼下最要紧的是郑国治水决堤,朝廷却拿不出对策来,急得嬴政上了火,又无处发火,回到后宫还有扶苏假意体贴,实则是强忍着笑在煽风点火。 终于有个长了脑子的想到了郑国治水时,吕不韦府上有一门客李斯,曾经做过郑国的助手,把他找回来或许有救,除了郑国,治水方略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也很凑巧的,李斯写的逐客令被渭阳君呈了上来,嬴政看完后没空计较为什么这么凑巧,让蒙恬快马加鞭把外客拦下来。 李斯刚要出关就被蒙恬扣住了,他还想多说两句,蒙恬便道了声告罪,一把抓住李斯的腰带将人提上了马。 非常事情行非常之事,秦王令急速带回李斯,越快越好,蒙恬一刻也不敢耽搁,直接掳走了人。 李斯立志抱负在七国,也不矫情,嬴政召见了他,他心知肚明秦王是后悔逐客离秦了,眼下唯有补救措施。 李斯一口答应了自己去治水,但是要郑国辅佐,他说动了秦王郑国治水不为韩国谋利,郑国一心只在惠及天下百姓。 扶苏想起这段历史时十分想乐,韩王姬然真是个奇葩至极的人才,他这一生只干了三件事,正常一点的脑子都想不出来的。 首一件是在秦昭襄王年间,秦军攻占了韩国重镇野王,上党自然也成了秦国的囊中之物。韩王便力排众议把上党郡割让给了秦国,让秦国罢兵。哪知这么个没骨气的君主却有非常硬气的子民,上党人民激愤不已,转头就投降了赵国。 韩王姬然一听乐坏了,觉得秦国的敌人变成了赵国,自家的困顿就解了。 秦赵两国不久就爆发了战争,秦国大将领兵攻占上党,直逼赵国邯郸,并相持在长平。后来就爆发了最为着名的长平之战,秦国换了武安君白起,生生造就了赵国的噩梦,在长平坑杀了四十余万降卒,白起的杀神之名传遍列国,无不为之胆寒。 这件事史称移祸大邦,如果是姬然有点谋算在的话,那他接下来就完全否定了自己。 秦国没有放过韩国,眼见阳城、负黎失守,韩王突发奇想,把这两座城池献给了周天子,想让周天子号令诸侯讨伐秦国,然而想得总是很美,周天子只得到了燕楚两国象征性的回应,结果自然是大败而归了。 被韩国寄予厚望的周王朝不但被秦所灭,连象征天子的九鼎都被人家堂皇皇的搬走了,只是这鼎在路上遗失了,进而传出了小声的反驳称秦国不是天命所归。 天不天命的无所谓,被歼灭了十万大军的韩国地位一落千丈,再也不能和秦国抗衡。这个时候秦王嬴政刚即位,姬然又想到了一个治水疲秦的好主意。 那时秦国境内大旱严重,刚巧姬然就塞了个天下第一水工的郑国给秦国,也不知为何他被人用治水能牵制秦国民力的理由说服,却完全想不到一旦治水成功,秦国将获利多少。 但是韩王还是长了点脑子的,捏着郑国亲人的身家性命胁迫郑国治水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凄子开发日志
烈驹[重生]
镇痛
捉鬼大师
吃檸 (1v1)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