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林汐问价。 沈昼比划了一下,林汐惊喜:“才五十?这么划算的?” 一台全新的也要八十多块,还得是有票才能买。所以二手的收音机的行情也不错,价格不会太低。 沈昼解释:“机器原来坏的,我收来之后修的,好歹给你个友情价呢!” 林汐乐呵呵地赶紧付钱,还不忘说:“你乐意听点啥?到时候我也友情的给你多放点!” 沈昼一听这敢情好,就说:“那就放点沙家浜,还有奇袭白虎团啥的,我乐意听京剧!” “行,赶上人家频道放,我就给你播上!” “够意思!” 当天晚上,林汐刚吃完饭,家里就被一群孩子抢占了。 八点钟,收音机正播《小喇叭》,有人讲西游记,林汐推门进屋的时候,正好讲到神猴出世。 林汐无奈苦笑,村里没电视,收音机都少,孩子逮个儿童节目,也是稀罕得不得了。 林秋坐在最近的位置,听得来劲儿,不过节目只有半小时,没听够。 林汐正经听了两天,掌握了节目播放的时间规律后,终于在某一天的早上开始转播。 广播站的麦克风对准了收音机的喇叭,就全村都听到了声音。 “现在开始播放早间新闻……” 收音机里播音员的声音响彻整个村的上空,乡亲们一听,觉得有趣。 村里没人盯报纸,如今听到外面的消息,都觉着新鲜。 “听说城里那些大厂子,或是部队,也是这么普及实时新闻的呢!” 郭长城满意地点头,村里人就是素质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林汐这么一整,起码大家也能涨涨见识。 赵桂珍见郭长城这么骄傲,就说:“那你把人家林知青的收音机钱给报销了多好,人家为了村里,可是自掏腰包的呢!” 一提钱,郭长城彰显老抠儿本色,立马反驳:“这不是村里没闲钱么!” 赵桂珍都不好意思揭穿,他就是不舍得花公账里的钱。 刘家圪的广播站因为林汐有了新面貌,县里来村里视察的时候,喇叭里说着欢迎话语,格局拔得贼高。 领导们觉得原来的村子旧貌换新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郭长城也明白,不能光精神层面搞发展,生产层面也得搞。 但……难就难在村里的土地不是那么肥的,年年的产出也只是勉强够交公,再多上交一点,乡亲们就不够吃。 所以送走了视察的领导以后,郭长城还是犯愁生产的事。 林汐其实也是有想法的,村里都是旱田,年年用的化肥就不少,最后土壤盐碱板结,再加上气候问题,每年产出的季节就那么几个月,春季耕种不产出,冬季连土地都上冻,更不用说产量。 所以无论怎么忙,产量也就那样,没啥提升。 不过林汐从空间找到了灵感,她的空间就是个大温室,一年四季都是一个温度。 如果把村里也搞上温室,做反季栽培,不光能对土壤有个针对性的改良,还能根据习性来选择作物培育,确保一年四季持续有产出,不受土壤和季节的局限。 只要弄得好,温室就能无限接近她的空间状态,就算没有灵溪的作用,产量应该也不错。 不过林汐觉得自己的想法只是初步构想,毕竟她不是农学方面的人才,所谓隔行如隔山,想法再好,也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来验证,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郭长城听了林汐的想法以后,觉得不能想起一出是一出,但还是对林汐的想法给了肯定,只是不鼓励。 林汐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郭长城肩上担着责任,不能拿全村人的收成去冒险。 不过…… 沈昼被郭长城派来了,说是支持林汐搞小范围试验,给拨了些各式样儿的种子,帮着研究下把温室盖起来。 “我姨父说了,用料啥的他都能给掏来,不让你搭钱,只你要能让咱村产量上去,那就是咱村最大的功臣。” 林汐倒也没想到郭长城还挺重视这事,种子那么重要的东西都给她拨下来了。 现在她不想研究,也得试试了。 为了达到量产的目的,这次完全不能借助空间的力量。 专业知识不是闭门造车就能研究出来的,得靠专业书籍才行。 县里没有图书馆,林汐不得不重回省城。 上次回省城还是为了吃瓜看热闹,这次回来,她能做的事也不少。 第40章 竟然去了那? 说到去省城,沈昼很是积极。 之前被举报,他在当地已经被纠察队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当地出货。 但是去了省城就不一样,纠察队的手再长,也伸不到省城。 就是…… 林汐知道沈昼是苦于无货可出,乡亲手里的存货一个春节就出个干净,现在地里还没产出来啥呢,沈昼想收货也是紧紧巴巴。 “我亲戚在省城可以给货,我打个电报,到时候可以直接送货到门口。”林汐胡诌着。 沈昼一听,精神振奋。 年前林汐的那批水果就很够看的,人家亲戚肯出手,他也没什么不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取向狙击
致重峦(高干)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鉴昭行
大胆色小子
盛爱小萝莉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