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穿成七零恶毒后妈 > 第144章

第144章

宝又重新在小茶几前坐下,木地板上铺着软软的毛毯,上面散着些积木、拼图。 茶几上摊着一本带拼音和插图的话本,看到了一半。 小宝捧起话本看的津津有味。 比他还大的边牧很乖地坐在旁边,陪他一起看。 小宝看书看得很认真,一本正经的样子和他可爱的外表截然不同,反而有种陆知寒的影子。 姜宁这几周忙得都没有时间给他念话本,今天难得回来得早了一点,他在沙发上坐下,把小宝抱在自己身边,“要听故事吗?” 小宝眼睛亮晶晶,“要!” 三岁的小宝识字量很有限,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连蒙带猜,看故事插图补充的。 姜宁翻开本子,“今天讲一个啄木鸟医生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颗苹果树” 陆知寒从书房出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一幕。 一大一小两个人在沙发上念童话故事,脚边趴着狗狗,构成了温馨和谐的一幕。 故事讲到最后,姜宁道:“苹果树的叶子又绿了,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对啄木鸟医生道:‘谢谢你,我现在感觉舒服极了!’” 小宝道:“啄木鸟医生太厉害了!” 陆知寒走过去,将小宝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你宁爸爸将来就是医生。” “是真的吗?”小宝眼里写满了崇拜,“宁爸爸以后也会治病吗?” 陆知寒道:“当然,以后宁爸爸是最厉害的医生。” 姜宁咳咳两声,“别说这么早。” 毕竟他现在还连实习都没有开始,不敢自称什么医生。 陆知寒道:“不过你宁爸爸还在学习中,学好了,就可以当医生治病救人了。” “那我可以去看吗?”小宝抱着姜宁的手臂,圆溜溜的眼睛里写满了崇拜和期待,“可以吗?” 带小朋友去学校这件事情姜宁从来没有想过,虽然大学校园是对外开放的,但是课堂毕竟是用来学习的,需要保持庄重肃穆。 姜宁对上那双大眼睛,要拒绝时,陆知寒道:“明天我带他过去吧,你上课,我带他在外面看看。” 姜宁无奈,“也就只能这样了。” 当天晚上,小宝开始收拾自己的小书包,往毛茸茸的包包里面塞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 糖果、饼干、果冻。 “准备那么多吃得完吗?”姜宁问。 小宝道:“因为我要分给爸爸的小伙伴。” 不过小屁孩起不了那么早,第二天姜宁睡醒了,昨天晚上兴致勃勃的小宝睡得正香。 他晃了几下。 小宝咕哝道:“爸爸困,要碎觉。” 眼见着怎么都叫不醒,陆知寒道:“你先去上课吧,我等他醒了,再带他过去找你。” “好。” 姜宁出门后过了几个小时,小宝终于睡醒了,他揉着眼睛发现姜宁已经不在了,顿时就慌了。 嘴巴一扁,眼泪咕噜噜的滚落。 “都这么大了还哭鼻子?”陆知寒道:“你约好了要出门就要按时起床。” 小宝止住眼泪,乖乖道:“知寒爸爸,我错了,下次不会了。” “嗯,去洗漱吧,”陆知寒道:“收拾好了之后带你去找你宁爸爸。” 小宝眼睛顿时又亮了起来,“我这就去!” 他自己踩着小椅子,给自己刷牙,用小毛巾把脸擦得干干净净的,换衣服穿鞋子,背上自己的小书包。 陆知寒把他套反的毛衣重新整理了一遍,抚平衣角,“你要和爸爸拉钩钩,出去到学校不可以乱跑,也不可以发出太大的声音。” “好!”小宝伸出手,“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陆知寒这才带着他出门,让司机开车去临江医学院,这儿和他之前来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但对于一个三岁的小朋友而言太新奇了,他望着窗外的教学楼,一路上问个不停。 “爸爸,我以后可以上学吗?” 三岁也到了可以上幼稚园的年纪,不过他本来想再让小宝多玩两年。 陆知寒道:“你确定你想要上学?” 小宝重重点头,“我喜欢学习!” 傻孩子。 陆知寒默默他毛茸茸的脑袋,只是希望过多几年还可以听到他这么坚定的回答。 姜宁此时正在实验楼里做实验,比起刚入学时的青涩,类似的实验做过很多次,已经熟练地闭眼都能顺利完成。 他整理好实验仪器,坐下来写实验报告时,实验室里忽然多了很多听不清的窃窃私语。 “外面的好帅啊。” “怀里的小宝宝也好可爱,脸圆嘟嘟的,眼睛好大。” 姜宁旁边的孙航碰了碰他,“宁哥,嫂子来了!” 姜宁转过头。 陆知寒抱着小宝在实验室外,隔着玻璃,他第一次见姜宁穿白大褂的样子。 他身量高,长得年轻,身上的白大褂更是为他披上了一层职业的滤镜,帅的像是偶像剧里的医生。 小宝眼睛都望直了,他看过电视里的形象,见到那件衣服,崇拜道:“爸爸真的是医生!”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姜宁连忙从实验室出来。 在他背后有无数双眼睛都看了过来,好奇地打量他们之间的关系,听到小宝宝喊姜宁爸爸时,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原来那个传闻是真的吗? 小宝抱着他的脖子,奶声奶气地道歉,“爸爸,今天早上我睡过头了,对不起。” 实验室里出来的同学都不禁被吸引的停住了脚步,实在是这小孩长得太可爱了,眼睛大,皮肤白,眼睫毛长长的像是个洋娃娃,还背了个毛茸茸的小书包。 小宝平时跟着陆知

相关推荐: 弟弟宠物   篮坛大亨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将军在上   镇妖博物馆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村夜   淫魔神(陨落神)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